工厂化养殖废水处理技术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简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一种利用循环水系统进行养殖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水循环使用,不仅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还能够提高养殖效率。
本文将介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原理、优势以及应用领域。
原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主要依赖循环水系统,其原理如下:1.水源供应:养殖场需要有稳定的水源供应,可使用自然水源或人工供水。
2.净水处理:养殖水需要进行净化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有害物质,保证水质达到养殖所需的标准。
3.循环水系统:将净化后的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养殖池或缸中进行养殖,同时通过排水系统将污水排出,形成闭合循环。
4.水质监测:循环水养殖过程中需要对水质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水质达到养殖所需的要求。
如有必要,可以使用水质处理设备进行调节。
优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相比传统养殖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节约水资源:采用循环水系统能够有效地减少水的消耗。
养殖过程中,只需要补充少量的水,大部分水可以循环使用。
2.提高养殖效率: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能够提供恒定的水质环境,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同时,定期监测水质,及时调节和处理,可以减少疾病传播风险,提高养殖效果。
3.环境友好:减少水的消耗意味着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压力,同时通过良好的水质调节和处理,可以减少养殖过程中的废水排放,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较小。
应用领域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在多个养殖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下为常见的应用领域:1.鱼类养殖:无论是淡水鱼还是海水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都能够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2.海鲜养殖:对于海洋中的贝类、虾类等海鲜,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能够模拟海洋环境,提供适宜的养殖条件,促进生长和繁殖。
3.水生植物养殖:如水稻、水果和花草等水生植物,通过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可以实现节约用水和提高产量的目的。
4.藻类养殖:藻类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通过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可以大量生产藻类,用于食品、药品和能源等领域。
结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一种节约水资源、提高养殖效率的养殖方法。
鳗鲡工厂化养殖的尾水处理技术初探

第43卷㊀第1期2024年2月黑龙江水产Northern Chinese FisheriesVol.43No.1February 2024文章编号:1674-2419(2024)01-0084-03作者简介:廖庆斌(1984.9-),男,汉族,福建人,大学本科,上杭县农业农村局助理工程师㊂研究方向:水产养殖㊂Email:622838700@㊂鳗鲡工厂化养殖的尾水处理技术初探廖庆斌(上杭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福建上杭364200)摘㊀㊀要:规模工厂化水产养殖,养殖尾水直接排放,存在一定的生态环保风险㊂上杭县永鑫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是一家鳗鲡(Anguilla japonica )工厂化养殖场,养殖面积16000m 2,通过加强养殖水质管理,对养殖尾水进行物理过滤㊁沉淀㊁微生物降解㊁曝气㊁种植水生植物及投放滤食性鱼类净化后,排放达到‘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二级标准㊂实践证明,采用生物性尾水处理模式有效可行㊂关键词:鳗鲡(Anguilla japonica );尾水;生物性处理;达标排放中图分类号:S965.223;X714文献标志码:C㊀㊀水产养殖尾水中存在着大量的养殖对象排泄物以及残存饵料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分解会产生氨氮㊁亚硝酸盐㊁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污染生态环境㊂随着人们对生态文明的重视,水产养殖的尾水处理方式逐渐得到关注,于是,探索一种操作简易㊁低成本㊁有效可行的尾水处理模式势在必行㊂上杭县永鑫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是一家鳗鲡(Anguilla ja-ponica )工厂化养殖场,于2020年7月注册,注册资金1000万元㊂该公司位于福建省上杭县旧县镇河东村,占地面积53亩,养殖用水为溪流水和地下水,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且无污染㊂2021年进行普通工厂化升级改造,改建砖混结构养殖池55口,有效养殖水面面积16000m 2,平均深度1.2m;新建镀锌管钢架温室大棚17600m 2;尾水处理设施4100m 2,分别建设沉淀池㊁微生物处理池㊁水生植物处理池等功能性设施,经2022~2023年养殖周期运行实践,养殖尾水排放达到‘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 /T 9101-2007)二级标准[1]㊂1㊀加强养殖水质管理1.1㊀调节水质及排污养殖水质管理是鳗鱼饲养过程中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㊂鳗种入池后,通过投饲,增加池水营养源的积累,约7d 后才排污,目的是尽快把浮游植物培养起来,使水质保持相对稳定㊂必要时可全池泼洒高锰酸钾,泼洒浓度2mg /L ~3mg /L,可杀死浮游动物,改良水质㊂排污要根据天气㊁鳗种密度㊁投饲量来决定,一般在上午投饲后1h ~2h 开始排污㊂水温20ħ左右,鳗鱼摄食正常,水质良好时,每周排污1次,每次排水5cm;2周左右下池清底大排污,排水10cm㊂水温在20ħ以上时,3d ~5d 排污1次,每次排水15cm,每周大排1次;若放养密度小,也可以10d 排污1次㊂无论每次排水多少,都应缓慢补充新水,以免引起鳗池水温变化和流水过速影响鳗鱼食欲㊂1.2㊀单池处理回收在每口养鳗池旁增设附属池,形成养鳗池+附属池的单池处理回收结构,将鳗鱼粪便等固态物在附属池中沉淀,上层清水回收利用,沉淀物+底层浑水排入尾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㊂在养殖池两对角配水车式增氧机,池中央设集污口㊂集污口以底部暗管连接附属池,以附属池内的插管控制养殖池排污和维持水位㊂附属池依次设集污区㊁缓冲区和净水区,各功能区以隔墙相连,中上部设过水管,池底㊃48㊃埋相连的排污管,外接养殖区排污主沟㊂排污管在各功能区设排污口,以插管控制排污㊂净水区末端配气浮机组(简易型)㊂水车式增氧机沿养殖池壁击水,使池水形成旋流,在池中央集污,通过养殖池底的排污管,将粪污等固态物+水的混合物排入附属池,并逐级沉淀至附属池的各功能区,集污量从大到小为:集污区>缓冲区>净水区,沉淀物+底层浑水通过各功能区插管,定时排入尾水处理回收系统集中处理㊂上清水通过中上部的过水管,逐级流至净水区,经气浮机组提回养殖池,实现养殖池水经附属池处理后回收利用㊂水车式增氧机沿池壁击水,既能增氧,又能实现池中央集污,利于排污㊂附属池各功能区之间的底部相通㊁中上部过水设计,有利于污物的沉淀排放和清水回流㊂采用气浮机组回收清水,既能提水,又能增氧㊂达到了一池多能,即节省用水,又有效排污,还能增氧的多重功效㊂2㊀尾水处理方法尾水处理工艺:养殖尾水ң物理过滤ң沉淀池ң微生物处理池ң水生植物处理池2.1㊀物理过滤安装一台日处理100t养殖尾水的自动反冲式沙滤罐,可过滤直径为30μm~75μm的颗粒,鳗鲡排泄物及较大颗粒废物被过滤㊂每月反冲㊁清理沙滤罐1次,半年更换过滤沙㊂经沙滤罐处理后的养殖尾水排入沉淀池㊂2.2㊀沉淀池沉淀池一个,面积为2050m2,池内硬化,池底中间设锅底形集污坑㊂通过在池内对角安装2台0.75kW车轮式增氧机,不仅可以提升水体溶氧,还可以利用水流作用,将颗粒废物排入集污坑定期收集,经暴晒后用作厂内花卉㊁苗木等的有机肥㊂投放全长约12cm的鲢300尾,全长约15cm的鳙30尾㊂全程不投饵,不施肥㊂经沉淀处理后的养殖尾水排入微生物处理池㊂2.3㊀微生物处理池微生物处理池一个,面积为1020m2,流化床填料200m2,配备1台功率为7.5kW的三叶罗茨鼓风机进行曝气㊂沿池内壁在距池底6cm处及池中点底部设微孔曝气管,鼓风机通过硬质气管连接微孔曝气管,以气阀分配,控制气量㊂施用EM菌发酵制剂㊂先把塑料桶装入50kg无菌干净的水,取10kg水加热溶化2kg红糖,溶化后倒进塑料桶内,待红糖水常温后将1kg EM菌加入其中,搅拌菌液密封起来,温度控制在30ħ~40ħ,发酵7d;EM菌液兑水1ʒ1稀释后喷洒水面,视水质情况开始15d 喷洒,以后为1个月1次,水质较差的时适当缩短泼洒时间,EM菌可降低尾水中氨㊁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的含量㊂经微生物发酵处理后的养殖尾水排入水生植物处理池㊂2.4㊀水生植物处理池微生物处理池1个,面积为1030m2㊂配备拦挡植物外溢装置,种植净水性水生植物浮萍300m2㊂浮萍可吸收水中的营养盐类,其根系微生态环境可以净化水质,并且通过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溶解氧㊂经水生植物处理池后,养殖尾水排放外界㊂3㊀尾水达标排放效果根据龙岩龙津环境检测有限公司2022年3月8日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 (2022)LJJC-BGW0241⓪及2023年5月11日监测数据,养殖尾水排放达到‘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1-2007)二级标准㊂检测数据具体见表1㊁表2㊂表1㊀养殖鳗鲡尾水处理后的检测报告(2022年3月8日)Table1Test report of cultured Anguilla japonicatail water treated(March8,2022)采样名称检测项目计量单位实测值二级标准上杭县永鑫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排放口尾水pH值/7.8 6.0~9.0悬浮物mg/L5ɤ100化学需氧量mg/L9ɤ25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mg/L 2.0ɤ15总磷mg/L0.63ɤ1.0总氮mg/L 4.35ɤ5.0总余氯/0.08ɤ0.2硫化物mg/L0.005ɤ0.5总铜mg/L0.095ɤ0.2总锌mg/L0.02ɤ1.0㊃58㊃表2㊀养殖鳗鲡尾水处理后的检测报告(2023年5月11日) Table2Test report of cultured Anguilla japonicatail water treated(May11,2023)采样名称检测项目计量单位实测值二级标准上杭县永鑫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排放口尾水pH值/7 6.0~9.0悬浮物mg/L5ɤ100总磷mg/L0.07ɤ1.0总氮mg/L0.5ɤ5.04㊀结论4.1㊀尾水处理达到排放标准该养殖场的尾水处理工艺技术可行,养殖尾水排放达到‘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1-2007)二级标准㊂可安装尾水总磷㊁总氮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养殖尾水排放情况㊂可建设自动化控制施放净水剂方法处理养殖尾水,养殖尾水总磷稳定在0.5mg/L以下,保障鳗鱼养殖尾水稳定达到淡水池塘养殖一级排放标准,实现养鳗业和环境保护的双赢㊂4.2㊀尾水处理成本较低根据养殖场财务报表,2021年投入养殖尾水处理的运行费用,如购买微生物制剂EM菌㊁滤食性鱼类,电费及人工工资共计3万元,相比使用化学方式处理,成本大幅降低㊂鉴于以上分析,生物性尾水处理模式的几个优点㊂1)可以就地取材对周围环境稍加改造就可以应用,成本较低;2)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化学的方法有时不能彼此兼顾,会发生二次污染现象;3)可以循环再利用,达到一种良性循环[2]㊂总之,尾水处置技术设施只能因地制宜,尽量降低成本,操作上简便易行,并结合尾水处置的具体过程,适度利用动植物的生命代谢过程,达到产业兴旺和生态环保㊂参考文献:[1]王甘翔,沈小兔,杨庆,等.因地制宜治尾水示范先行促转型[J].渔业致富指南,2019,7(4):14-16. [2]李长江,李明,贺文芳,等.养殖尾水处置需要注意的问题[J].渔业致富指南,2019,24(12):40-41.Preliminary study on tail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Anguilla japonica in factory farmingLIAO Qingbin(Shanghang County Aquatic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Shanghang364200,Fujian China)Abstract:Large-scale factory aquaculture,aquaculture tail water directly discharged,there are certain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isks.Shanghang Yongxin Aquaculture Co.,Ltd.is an Anguilla japonica factory culture with a farming area of16,000m2.By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aquaculture water quality,the discharge reaches the second level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ischarge of Aquaculture Water from Freshwater Ponds after the tail water of the aquaculture is purified through physical filtration,sedimentation,microbial degradation,aeration, planting of aquatic plants and placing of filter-feeding fishes.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it is effective and feasible to adopt biological tail water treatment mode.Keywords:Anguilla japonica;tail water;biological treatment;discharge standardization㊃68㊃。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流程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一种现代化的养殖模式,通过循环利用水资源来实现高效的养殖生产。
相比传统的开放式养殖方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具有更高的环境友好性和生产效率。
在这种养殖系统中,水质管理和处理、疾病防控、经济效益的平衡等问题都需要得到有效解决。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流程,包括整个流程的概况以及涉及到的循环水系统、养殖设备和管理措施。
然后,文章将详细探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优势,包括其环境友好性、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减少资源浪费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优势。
接下来,文章将分析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
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主要观点和结果,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流程,明确其优势及挑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阐述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概述、优势和挑战,我们将促进该养殖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引。
2.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流程:2.1 流程介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一种现代化的养殖方式,通过有效管理和循环利用水资源,实现对养殖过程的控制和监测。
其基本流程包括:水质处理、鱼类生长、废物处理以及系统调节等多个环节,以确保养殖能够持续进行并达到最优的效果。
2.2 循环水系统: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的核心是循环水系统。
该系统由进水管道、过滤装置、增氧设备、温度调节器等组成。
首先,经过初步处理的自来水或井水从进水管道注入鱼缸或池塘中,然后通过过滤装置去除悬浮颗粒和杂质。
接下来,增氧设备会将空气注入鱼缸中以提高溶解氧含量。
最后,温度调节器用于维持适宜的水温。
2.3 养殖设备和管理: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使用特定的设备进行鱼类生长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设备包括:充氧设备、投料器、自动喂食器、定时排污装置等。
充氧设备用于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以满足鱼类的需求。
投料器和自动喂食器能够根据设定的时间和量为养殖物提供适宜的饲料。
工厂化养殖用水的处理方法简介

浓缩 、淡 化 、精制和提纯 的一种膜过 好 ,为生物处理提供了 良好 的应用空 殖循 环水 的处理 ,如塑 料鲍 尔环 等 。
程 。反渗透 是利用高于渗透 压反向压 间 。
力是溶 剂进 行 反向迁移 的过 程 ,借 助 半透膜 的截留作用 ,迫使溶 液中的溶 剂与溶质分开。
混凝就 是 向水 中投加 混凝 药剂 , 统 得 到 广泛 应 用 。封 闭 循 环 养 殖 系 统 按 滤 速 大 小可 分 为 慢 滤 池 、快 滤 池 和 使 水 中难 以沉 淀 的胶 体 和 微 小 悬 浮 物
是将养殖池 同水处理 构筑物 相连所形 高 速 滤 池 。运 行 过 程 主 要 是 过 滤 和 反 相互 聚结成较 大颗粒 而 沉淀 的过程 。
自然光 照修 复及发展池塘综合养殖技 质 的一种技术 ,利用阻力截留 、重力 的预 处 理 。化 学 法 消 毒 主 要 采 用 强 氧
后 来 ,随 着 工 厂 化 养 殖 和 水 处 理 物 的作 用 ,通常 作为预 处理的一部分
技术 的不断发 展 ,封 闭式循环养殖系 在 养殖 循 环水 处 理 过程 中被 广泛 应 用 。
( )过 滤 2
最 强 。利 用 紫 外线 消 毒对 水 质 要 求 较
高 ,当浊度高于 5 、色度高于 1 ̄ 、有 05
过滤是通过过滤材料 分离水 中杂 机物 含量较 高时必须对废水进行相应 沉降 、接 触絮凝 等机理起到截留污染 化剂进行消毒,如氯系消毒剂和 o 。
( 3)混 凝
电渗析 是在直 流 电场 的 作用 下 , 以 电位差 为推动 力 ,利 用阴 、阳离子
4 海洋与渔业216 5 4l 01 . .1
交换 膜对溶液 中阴 、阳离子 的选择透 泛地 应 用 于工 厂 化 养殖 循 环 水 的处 理 ,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尾水处理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尾水处理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RAS)是依托现代工业建立起来的集工程化、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信息化之大成于一体的现代化养殖生产新模式,具有养殖设施设备先进、管理高效、养殖环境可控、养殖生产不受地域空间限制、养殖产量高、产品质量安全有保障且可做到产品连续上市,以及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良好等特点, 被国际上公认为是现代养殖产业的发展方向。
我们国家目前是水产养殖大国,但是在循环水养殖技术方面还落后于欧洲一些发达国家,近年来,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发展渔业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污染水源的问题,所以发展循环水养殖越来越受到水产养殖户的迫切需求。
我们国家这几年的循环水养殖技术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模式也开始走向成熟,在养殖经验,成套设备,水处理系统选择上越来越丰富,已经出现很多成功的循环水养殖案列,给很多水产养殖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高密度的养殖环境下,不仅一立方水能产出几十公斤的鱼类,同时排污方面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养殖用水的重复利用是循环水产养殖系统的技术核心,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利用曝气、沉淀、过滤等手段去除养殖对象的代谢产物和饵料残渣,使水质得以净化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
循环水养殖模式(RAS)中的沉淀池、过滤网只能去除可见污染物,曝气能促进水中好氧微生物的生长,从而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氨氮对水生生物的危害主要是指非离子氨的危害,非离子氨进入水生生物体内后,对酶水解反应和膜稳定性产生明显影响,表现出呼吸困难、不摄食、抵抗力下降、惊厥、昏迷等现象,影响水生生物的生理、生化指标与生长状况,严重时可导致养殖生物大批死亡。
在循环水养殖中,生物滤器是处理尾水最关键的装置,相当于系统的心脏。
在诸多项目实践中,MBBR移动床工艺效果特别明显,能有效的去除养殖尾水中的氨氮。
MBBR工艺尾水处理流程如下:尾水一一气泡浮选一一生物脱氮曝气生物滤池紫外消毒一一排放MBBR生物滤池目前所有填料有两种选择:1.聚氨酯生物填料(方块状),优点是挂膜速度快,比表面积大,缺点是寿命短,孔隙小生物膜老化后,不易脱落,影响后期除氨氮效果。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要点_概述及解释说明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要点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养殖方式,通过循环利用水体和科学管理方法,可以使养殖过程更加稳定和可控。
与传统的养殖方式相比,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具有节约用水、低排放、高产量等优势,已经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来介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
首先,在引言部分进行概述,明确文章要探讨的主题和重点。
接下来,在第二部分中将详细介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的概念、原理,以及它的发展历史和在不同领域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会详细解释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的要点,包括循环水系统设计与运行原理、水质管理与监测控制以及养殖设备与工艺技术。
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对该技术的优势进行分析,并讨论目前所面临的挑战。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发现,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包括其概念、原理、发展历史以及相关的要点解释说明。
通过对该技术的分析和评估,可以深入了解其优势和挑战,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希望通过本文能够提高人们对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的认识和了解,推动其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2.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概述:2.1 定义和原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是一种使用循环水系统进行养殖的方法。
它通过将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使养殖过程中所需的水量大大减少,同时实现对水质的控制和管理。
这种技术基于生物、机械和化学等原理,通过合理设计和运营循环水系统,确保养殖过程中良好的环境条件,提高生物产量和健康状况。
2.2 发展历史: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并在之后不断得到了发展和推广。
最早应用该技术的是淡水鱼类的养殖行业,随后逐渐扩展到海洋鱼类、虾蟹、贝类等其他水产品的养殖领域。
近年来,由于其对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性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断增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并成为现代渔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工厂化养殖废水处理技术

工厂化养殖废水处理技术1 前言随着海水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扩大,近10年来我国海水工厂化养殖得到了迅速发展,养殖废水中所含的剩余饵料、化学品残留物、以及富含氮、磷、有机质和毒性物质的养殖生物排泄物会加剧养殖邻近海域海水富营养化程度和水质污染,引发有害赤潮等海洋问题,同时水体污染反过来制约水产养殖的发展;因此,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和循环利用逐渐受到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海水工厂化养殖废水的特点,对常规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分别进行了应用研究,取得了许多实用性成果;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后,,养殖废水中化学耗氧量COD、悬浮物SS和氨氮NH3-N等物质浓度降低,然后进行循环利用;2 水产养殖废水物理处理技术常规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过滤、中和、吸附、沉淀、曝气等处理方法,是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工厂化养殖废水的外排和循环利用处理,机械过滤、泡沫分离技术和臭氧净化处理效果较好;机械过滤由于养殖废水中的剩余残饵和养殖生物排泄物等大部分以悬浮态大颗粒形式存在,因此采用物理过滤技术去除是最为快捷、经济的方法;常用的过滤设备有机械过滤器、压力过滤器、沙滤器等;在实际处理工程中,机械过滤器微滤机应用较多、过滤效果较好;日本有一种过滤机, 其工作原理是水泵将池水吸上后,经喷洒管喷入过滤池, 过滤池内一层小颗粒沸石和一个特制过滤器, 过滤后的水流回养鱼池;泡沫分离技术泡沫分离技术已在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不仅可以将蛋白质等有机物在未被矿化成氨化物和其它有毒物质前就已被去除,避免了有毒物质在水体中积累,而且可向养殖水体提供所必需的溶解氧,对维护养殖水体生态环境有良好作用;2 3 臭氧净化臭氧在水中分解的中间物质羟基自由基·OH,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分解一般氧化剂难分解的有机物;因此, 用臭氧处理废水,既能够迅速灭除细菌、病毒和氨等有害物质, 又能增加水中溶解氧, 从而达到净化养殖废水的目的;有资料报道, 臭氧在鱼虾养殖中应用效果显着,日本伊腾慎悟用臭氧处理海水研究表明,海水中99 9%各种细菌可被臭氧消灭;臭氧与生物滤池结合, 出水中溶解氧含量高,回用可以提高养殖密度;3 电化学处理用电化学法去除水中溶解的亚硝酸盐和氨氮的研究结果表明,亚硝酸盐完全去除的时间和能耗随着传导率的增加而降低,输入电流最大为2A时,耗能最少,pH相对于输入电流和电导率来说几乎没有影响;在酸性条件下有利于亚硝酸盐的去除,碱性条件有利于氨的去除,氨的去除速度低于亚硝酸盐的去除速度;4 生物处理技术养殖废水生物处理是一种典型的稳定有机污染物的方式,包括活性法和生物膜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吸收、代谢等作用, 达到降解水体中有机物和营养盐的目的, 是目前处理溶解态污染物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养殖过程中投放的饵料和养殖生物排泄物主要是由碳、氮、磷等元素组成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生化降解性较好;因此, 可采用生物处理技术有效处理工厂化养殖废水, 其中生物菌种的效能及其固定生长方式是决定处理效果的两个重要方面;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是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主要技术之一, 它是由好样微生物及其吸附黏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所组成, 具有吸附和分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能力, 显示其生物化学氧化活性;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上发展成氧化沟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和AB法处理工艺等, Meske等通过活性污泥法处理水产养殖循环用水研究表明, NH4+-N含量不能达到回用的要求, Umbl等在水产养殖排水沟渠中用接近SBR的操作方式进行好氧厌氧处理,效果良好, Nugual等用SBR法处理海水养殖废水, 探讨盐度影响, 结果表明, 在盐度不是很高情况下,脱氮效果良好;生物膜法生物膜法主要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设备和生物流化床等,这些技术因为其微生物的多样化,在水产养殖废水的封闭循环使用中得到;筛选高效并能在海水环境中快速繁衍、生长的生物菌群是有效处理工厂化养殖废水的关键;目前, 国内外主要研究了光合细菌、玉垒菌和硝化细菌等在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9;由于固定化微生物密度高、活性强、反应速度快, 与常规的微生物挂膜生物处理技术相比, 对氨氮和某些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具有显着去除作用10,因此该技术有望成为海水工厂化养殖废水处理的重要生化处理技术;4 2 1 生物滤池在集约化养鱼装置中配用的生物滤池有平流式、升流式和降流式;生物滤池的运行最关键的部分在于挂膜, 滤料表面不能形成生物膜, 那么就无从谈起滤池对污水的处理;挂膜,从微生物学的角度来讲,就是菌体接种,既使微生物吸附在滤料表面上;生物滤池中填料是生物的载体, 填料主要有碎石、卵石、焦炭、煤渣、塑料蜂窝和各种人工合成产品等;生物滤池能连续使用, 不需要更换滤料;生物滤池设计中填料的选择也很重要, 填料的结构和表面积要有利于生物膜的生长和有机悬浮颗粒的捕集;China等用沉淀池→生物滤池→二沉池→生物过滤器工艺,其中填料为混合纤维,对河口大面积集约化养殖水体处理后可回用; Sauthier等用池塘曝气→机械滤池→紫外光消毒→淹没式生物滤池反硝化池→鱼塘回用,处理效果很好;田文华等研究用沸石作为滤料的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废水效果不错;生物转盘生物转盘由一串固定在轴上的圆盘组成, 盘片之间有一间隔,盘片一半放在水中, 另一半露出水面;水和空气中的微生物附在盘片的表面上, 结成一层生物膜;转动时, 浸没在水中的片露出水面,盘片上的水因自重而沿着生物膜表面下流,空气中的氧通过吸收、混合、扩散和渗透等作用,随转盘转动而被带入水中,使水中溶解氧增加,水质得到净化;生物转筒生物转筒是生物转盘的变型,是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在丹麦、德国发展很快;丹麦研制了单转筒型,德国则发展了多转筒型,转筒内的填料有塑料球、塑料环和波纹盘片等;有些生物转筒外还设有集气装置以增加水中溶氧量;其典型的3种生物转筒形式为:1外壳结构为硬聚乙烯塑料,内装聚氯乙烯波纹圆盘片,转筒由16只小转筒组成;2筒体外壳为钢制,筒内固定在轴上硬聚乙烯波纹的盘面呈多边形;3转筒的筒体四周装有小容器,当转筒向上转时,小容器内盛满了水,向下转动时,水被洒在塑料球上,空容器内充满空气进入水中,净化水的体积为生物转筒体积的15~25倍;生物流化床生物流化床biological fluidized beds ,简称BFBS是高负荷的一种生物膜法,应用于污水的二级处理有机物氧化、部分硝化, 用于处理有机废水和脱氮的报道;Michael等用好氧的硝化滴滤和缺氧反硝化流化床相结合的反应器, 悬浮在表面的富含硝酸盐和溶解的有机物送到硫化床,处理效果良好;Jewell等在水产养殖水体循环中利用膨胀床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同时,处理BOD5、SS和氮,出水氨氮低于0 5mg/L;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和废水的有机物氧化、硝化和反硝化处理,作为水处理方法的一项革新技术,生物流化床工艺将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水产养殖技术的自然生物处理用自然生物处理水产养殖水体主要有湿地、稳定塘和土地处理系统等,其优点是处理含氮和磷的水体,能达到比较彻底的处理效果;非集约化水产养殖的自然水域本身是一个典型湿地系统,具有良好的自净能力,只要合理利用和加强其自净能力,会有良好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鱼塘水生生态系统本身有很强的净污能力,在水产养殖水体的处理中完全可以利用鱼塘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来净化污水;5 水产养殖废水的循环利用工艺流程进行水处理装置有多种,其结构各不相同,其工艺流程也不一样,下面有几种几种典型的流程;鱼池排水→集水池塘→氧化池→沉淀池→增温增氧池→鱼池回用,这种工艺流程中氧化池为生物转筒;鱼池排水→沉淀池→升流式生物滤池→淋水塔式增氧→加热、消毒→鱼池回用,可以去除99%氨氮,新鲜水/回用水为1/9;鱼池排水→充氧→升流式石灰岩滤池→沉淀池→增氧→回用,其中新鲜水/循环水为1/5;鱼池排水→升流式碎石滤池→降流式碎石滤池→增温池→回用;鱼池排水→集水池→升流式沸石滤池→降流式沸石滤池→补充新鲜水、调温→鱼池回用;根据生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水产养殖环境工程技术,刘长发等17研究认为以水产养殖系统零污水环境排放为目标,可以对水产养殖系统进行生态工程和生态工艺设计,开发一个典型的零污水排放工厂化复合水产养殖系统;6 小结随着世界性水资源短缺和的日趋严重,今后各国将采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方式;其中,养殖废水的综合利用与无害化排放技术具有极大的研究开发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而海水工厂化养殖废水中污染物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处理工艺的复杂性;因此,在设计海水工厂化养殖废水处理工艺时,应本着高效、经济的原则,针对处理后的水质要求,有机组合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可以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达到循环水养殖的目的;。
猪场污水处理方案

猪场污水处理方案引言概述:猪场作为农业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废水处理向来是一个重要的环保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猪场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案。
本文将介绍猪场污水处理方案的四个主要部份,分别是预处理、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后处理。
一、预处理:1.1 污水采集:猪场污水主要来自猪舍的冲洗水、饮水设备的冲洗水和猪粪尿的冲洗水。
首先,需要将这些污水进行集中采集,通过合理的管道系统将其导入处理设施。
1.2 污水固液分离:猪场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和有机物,需要进行固液分离。
常用的方法有物理过滤、离心分离和沉淀。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将固体物质和液体分离,减少后续处理的难度。
1.3 调节水质:猪场污水的水质波动大,需要进行调节。
常用的方法有中和、氧化还原调节和调节pH值等。
通过这些调节措施,可以使污水的水质更加稳定,便于后续处理。
二、生物处理:2.1 厌氧处理:猪场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适合利用厌氧菌进行处理。
通过建立厌氧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等有价值的产物。
2.2 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后的污水需要进一步进行好氧处理。
好氧处理利用好氧菌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降解COD、BOD等污染物。
常用的方法有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膜法等。
2.3 消毒处理:为了杀灭病原微生物,防止疾病传播,需要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消毒处理。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病原微生物,提高污水的安全性。
三、物理化学处理:3.1 混凝沉淀:猪场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较多,需要进行混凝沉淀处理。
常用的混凝剂有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
通过加入混凝剂,可以使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凝结成较大的颗粒,便于沉淀分离。
3.2 活性炭吸附:猪场污水中可能含有一些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需要进行吸附处理。
活性炭是一种常用的吸附剂,可以有效地去除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
3.3 膜分离:膜分离是一种高效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可以实现微量物质的分离和浓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厂化养殖废水处理技
术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工厂化养殖废水处理技术
1 前言
随着海水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扩大,近10年来我国海水工厂化养殖得到了迅速发展,养殖废水中所含的剩余饵料、化学品残留物、以及富含氮、磷、有机质和毒性物质的养殖生物排泄物会加剧养殖邻近海域海水富营养化程度和水质污染,引发有害赤潮等海洋问题,同时水体污染反过来制约水产养殖的发展。
因此,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和循环利用逐渐受到关注。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海水工厂化养殖废水的特点,对常规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分别进行了应用研究,取得了许多实用性成果。
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后,,养殖废水中化学耗氧量(COD)、悬浮物(SS)和氨氮(NH3-N)等物质浓度降低,然后进行循环利用。
2 水产养殖废水物理处理技术
常规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过滤、中和、吸附、沉淀、曝气等处理方法,是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工厂化养殖废水的外排和循环利用处理,机械过滤、泡沫分离技术和臭氧净化处理效果较好。
机械过滤
由于养殖废水中的剩余残饵和养殖生物排泄物等大部分以悬浮态大颗粒形式存在,因此采用物理过滤技术去除是最为快捷、经济的方法。
常用的过滤设备有机械过滤器、压力过滤器、沙滤器等。
在实际处理工程中,机械过滤器(微滤机)应用较多、过滤效果较好。
日本有一种过滤机, 其工作原理是水泵将池水吸上后,经喷洒管喷入过滤池, 过滤池内一层小颗粒沸石和一个特制过滤器, 过滤后的水流回养鱼池。
泡沫分离技术
泡沫分离技术已在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不仅可以将蛋白质等有机物在未被矿化成氨化物和其它有毒物质前就已被去除,避免了有毒物质在水体中积累,而且可向养殖水体提供所必需的溶解氧,对维护养殖水体生态环境有良好作用。
2 3 臭氧净化
臭氧在水中分解的中间物质羟基自由基(·OH),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分解一般氧化剂难分解的有机物。
因此, 用臭氧处理废水,既能够迅速灭除细菌、病毒和氨等有害物质, 又能增加水中溶解氧, 从而达到净化养殖废水的目的。
有资料报道, 臭氧在鱼虾养殖中应用效果显着,日本伊腾慎悟用臭氧处理海水研究表明,海水中99 9%各种细菌可被臭氧消灭。
臭氧与生物滤池结合, 出水中溶解氧含量高,回用可以提高养殖密度。
3 电化学处理
用电化学法去除水中溶解的亚硝酸盐和氨氮的研究结果表明,亚硝酸盐完全去除的时间和能耗随着传导率的增加而降低,输入电流最大为2A时,耗能最少,pH相对于输入电流和电导率来说几乎没有影响;在酸性条件下有利于亚硝酸盐的去除,碱性条件有利于氨的去除,氨的去除速度低于亚硝酸盐的去除速度。
4 生物处理技术
养殖废水生物处理是一种典型的稳定有机污染物的方式,包括活性法和生物膜法。
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吸收、代谢等作用, 达到降解水体中有机物和营养盐的目的, 是目前处理溶解态污染物最经济有效的方式。
养殖过程中投放的饵料和养殖生物排泄物主要是由碳、氮、磷等元素组成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生化降解性较好。
因此, 可采用生物处理技术有效处理工厂化养殖废水, 其中生物菌种的效能及其固定生长方式是决定处理效果的两个重要方面。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是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主要技术之一, 它是由好样微生物及其吸附黏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所组成, 具有吸附和分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能力, 显示其生物化学氧化活性。
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上发展成氧化沟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和AB法处理工艺等, Meske等通过活性污泥法处理水产养殖循环用水研究表明, NH4+-N含量不能达到回用的要求, Umbl等在水产养殖排水沟渠中用接近SBR的操作方式进行好氧厌氧处理,效果良好, Nugual等用SBR法处理海水养殖废水, 探讨盐度影响, 结果表明, 在盐度不是很高情况下,脱氮效果良好。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主要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设备和生物流化床等,这些技术因为其微生物的多样化,在水产养殖废水的封闭循环使用中得到。
筛选高效并能在海水环境中快速繁衍、生长的生物菌群是有效处理工厂化养殖废水的关键。
目前, 国内外主要研究了光合细菌、玉垒菌和硝化细菌等在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9]。
由于固定化微生物密度高、活性强、反应速度快, 与常规的微生物挂膜生物处理技术相比, 对氨氮和某些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具有显着去除作用[10],因此该技术有望成为海水工厂化养殖废水处理的重要生化处理技术。
4 2 1 生物滤池
在集约化养鱼装置中配用的生物滤池有平流式、升流式和降流式。
生物滤池的运行最关键的部分在于挂膜, 滤料表面不能形成生物膜, 那么就无从谈起滤池对污水的处理。
挂膜,从微生物学的角度来讲,就是菌体接种,既使微生物吸附在滤料表面上。
生物滤池中填料是生物的载体, 填料主要有碎石、卵石、焦炭、煤渣、塑料蜂窝和各种人工合成产品等;生物滤池能连续使用, 不需要更换滤料。
生物滤池设计中填料的选择也很重要, 填料的结构和表面积要有利于生物膜的生长和有机悬浮颗粒的捕集。
China等用沉淀池→生物滤池→二沉池→生物过滤器工艺,其中填料为混合纤维,对河口大面积集约化养殖水体处理后可回用。
Sauthier等用池塘(曝气)→机械滤池→紫外光消毒→淹没式生物滤池
(反硝化池)→鱼塘回用,处理效果很好。
田文华等研究用沸石作为滤料的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废水效果不错。
生物转盘
生物转盘由一串固定在轴上的圆盘组成, 盘片之间有一间隔,盘片一半放在水中, 另一半露出水面。
水和空气中的微生物附在盘片的表面上, 结成一层生物膜。
转动时, 浸没在水中的片露出水面,盘片上的水因自重而沿着生物膜表面下流,空气中的氧通过吸收、混合、扩散和渗透等作用,随转盘转动而被带入水中,使水中溶解氧增加,水质得到净化。
生物转筒
生物转筒是生物转盘的变型,是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在丹麦、德国发展很快。
丹麦研制了单转筒型,德国则发展了多转筒型,转筒内的填料有塑料球、塑料环和波纹盘片等。
有些生物转筒外还设有集气装置以增加水中溶氧量。
其典型的3种生物转筒形式为:(1)外壳结构为硬聚乙烯塑料,内装聚氯乙烯波纹圆盘片,转筒由16只小转筒组成;
(2)筒体外壳为钢制,筒内固定在轴上硬聚乙烯波纹的盘面呈多边形;(3)转筒的筒体四周装有小容器,当转筒向上转时,小容器内盛满了水,向下转动时,水被洒在塑料球上,空容器内充满空气进入水中,净化水的体积为生物转筒体积的15~25倍。
生物流化床
生物流化床(biological fluidized beds ,简称BFBS)是高负荷的一种生物膜法,应用于污水的二级处理(有机物氧化、部分硝化) , 用于处理有机废水和脱氮的报道。
Michael等用好氧的硝化滴滤和缺氧反硝化流化床相结合的反应器, 悬浮在表面的富含硝酸盐和溶解的有机物送到硫化床,处理效果良好。
Jewell等在水产养殖水体循环中利用膨胀床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同时,处理BOD5、SS和氮,出水氨氮低于0 5mg/L。
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和废水的有机物氧化、硝化和反硝化处理,作为水处理方法的一项革新技术,生物流化床工艺将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水产养殖技术的自然生物处理
用自然生物处理水产养殖水体主要有湿地、稳定塘和土地处理系统等,其优点是处理含氮和磷的水体,能达到比较彻底的处理效果。
非集约化水产养殖的自然水域本身是一个典型湿地系统,具有良好的自净能力,只要合理利用和加强其自净能力,会有良好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
鱼塘水生生态系统本身有很强的净污能力,在水产养殖水体的处理中完全可以利用鱼塘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来净化污水。
5 水产养殖废水的循环利用工艺流程
进行水处理装置有多种,其结构各不相同,其工艺流程也不一样,下面有几种几种典型的流程。
鱼池排水→集水池塘→氧化池→沉淀池→增温增氧池→鱼池回用,这种工艺流程中氧化池为生物转筒;鱼池排水→沉淀池→升流式生物滤池→淋水塔式增氧→加热、消毒→鱼池回用,可以去除99%氨氮,新鲜水/回用水为1/9;鱼池排水→充氧→升流式石灰岩滤池→沉淀池→增氧→回用,其中新鲜水/循环水为1/5;鱼池排水→升流式碎石滤池→降流式碎石滤池→增温池→回用;鱼池排水→集水池→升流式沸石滤池→降流式沸
石滤池→补充新鲜水、调温→鱼池回用。
根据生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水产养殖环境工程技术,刘长发等[17]研究认为以水产养殖系统零污水环境排放为目标,可以对水产养殖系统进行生态工程和生态工艺设计,开发一个典型的零污水排放工厂化复合水产养殖系统。
6 小结
随着世界性水资源短缺和的日趋严重,今后各国将采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方式。
其中,养殖废水的综合利用与无害化排放技术具有极大的研究开发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而海水工厂化养殖废水中污染物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处理工艺的复杂性。
因此,在设计海水工厂化养殖废水处理工艺时,应本着高效、经济的原则,针对处理后的水质要求,有机组合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可以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达到循环水养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