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测试卷(含答案)

高二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测试卷(含答案)
高二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测试卷(含答案)

华池县职业中专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月考试

高二《选修3·旅游地理》 命题:张一弓 一、 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现代旅游六要素中核心要素是:( )

A.宿 B.游 C.娱 D.行

2.现代旅游六要素中基本条件是:( )

A.宿 B.游 C.娱 D.行

3.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需具有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

A.要有自由支配的收入 B.要有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C.要有出游的时间 D.要大学毕业,有一定文化素质

4.现代旅游,就目的性来讲,占绝对优势的是:( )A.探亲访友 B.娱乐、消遣 C.科学考察 D.采风问俗

2010年5月1日,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期间约有7000万人次的游客,其中海外游客约有350万,世博会为上海创造了3100亿人民币的旅游收入。据此答5-6题

5.材料反映了现代旅游的一个特点:( )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C.旅游形式的多样性 D.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6.入境旅游对中国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①回笼货币,稳定市场 ②增加外汇收入 

③平衡国际收支 ④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④

7.下列关于旅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旅游可以增加旅游者的生活阅历,提高旅游者的文化素质

B.旅游可以强身健体,提高旅游者的身体素质

C.旅游可以饱览祖国河山,感受历史文化,提高旅游者的道德素质

D.旅游可以引导超前消费,不利于旅游者传统美德的养成

8.旅游资源的核心是:( )

A.具有经济价值 B.可以开发利用

C.产生社会效益 D.对旅游者有吸引力

9.下列事物或现象中,不是旅游资源的是:( )

A.旅游饭店 B.上海的东方明珠

C.大型商贸会 D.蓬莱阁的海市蜃楼

10.下列旅游资源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类型的有:( )

A.安徽黄山 B.傣族泼水节 C.桂林山水 D.青海的青海湖

11.下列我国的世界遗产中,全部属于自然遗产的是:( )

A.泰山、黄山、龙门石窟

B.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泰山、长城

C.北京故宫、庐山国家公园、平遥古城

D.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12.下列世界遗产与其所在省区的连线,对应正确的是:( )

A.大足石刻——重庆 B.黄龙——安徽

C.龙门石窟——云南 D.丽江古城——山西

13.关于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资源通常划分为自然景观和天然景观两种类型。

B.自然景观更多的表现在教育性旅游方面。

C.人文景观对于探险、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D.人文景观更多的表现在教育性质旅游等方面。

14.关于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对优美自然环境资源的被认识、提升其文化内涵具有重

要影响

B.人类活动对一些旅游景点、景区的形成起主导作用

C.人类活动对旅游景区的影响,只有在单纯的人造的景区中可以

体现

D.在古代,我国的规划师与建筑师追求“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

15.如果按照纬度从南到北排列,正确的顺序是:( )

A.平遥古城皖南村落开平碉楼避暑山庄

B.避暑山庄平遥古城开平碉楼皖南村落

C.开平碉楼平遥古城避暑山庄皖南村落

D.开平碉楼皖南村落平遥古城避暑山庄

16.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我国旅游市场异常火爆。读“中国重点城市旅游实力比较图”,有关图中各城市的叙述是:( )

A.上海、广州、深圳是发展中旅游城市

B.大连旅游人次比值大于西安

C.大连、西安的旅游资源类型相同

D.北京的旅游实力是最强大的

17.有“山石一是座佛,佛是一座山”之称的乐山大佛,观赏要求是:( )

A.把握观赏时机 B.发挥想象,移情于景

C.特定位置远眺 D.置身其中,求质求真

18.“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反映了泰山的:( )

A.形象美 B.色彩美 C.动态美 D.朦胧美

19.自然景观的美感是多方面的,在自然景观构成中:( )A.地貌是基础 B.水文是基础 C.植物是基础 D. 动物是基础20.与云南元阳梯田景观形成有关的自然因素是:( )

①来自印度洋的水汽带来降水 ②来自怒江的水汽带来降水

③人类修渠灌溉 ④山地崎岖,海拔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1.关于把握观赏自然美景良机的正确叙述是:( )

A.到黄山、庐山旅游,秋季的观赏效果最佳

B.游览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选择雨过天晴的时候最佳

C.观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宜选择阳历8月1 8日

D.反映哈尔滨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夏季的观赏效果最佳

读我国山水风景区最宜欣赏时间与纬度关系图,回答22-23题:

22.我国南北方山水风景区欣赏时机主要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3.按规律推理,④处欣赏时间较短的原因可能是:( )

A.纬度低 B.地势高 C.雨季长 D.气温高

24.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

PQ

为陆地。读该图,判断下列四项,属于X地所在国的是:( )

A.澳大利亚大堡礁 B.泰姬陵 C.好望角 D.格林尼治天文台

25.下列不属于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的是:( )

A.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活动 B.旅游者

C.旅游设施和服务 D.旅游交通条件

26.旅游活动的规模与环境承载量的关系是:( )

A.活动规模不受环境承载量限制

B.活动规模应小于环境承载量

C.活动规模与环境承载量应相适应

D.活动规模越大,环境承载量也越大

27.旅游地造成生态结构失调,导致环境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是:(

)

A.修建道路、旅店、餐馆等服务性设施所致

B.旅游地居民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所致

C.旅游者的触摸、拍照等所致

D.个别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所致

28.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

A.动植物资源的利用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C.保护旅游资源 D.制定旅游法

29.在进行旅游景区规划过程中,保护和营造旅游资源特色的工作有:(

)

①研究旅游区的历史文化格局 ②设计保护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方

案 ③营建高雅的旅游环境 ④改善交通条件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11年五一假期期,安阳市某高中的张三想约几个同学一起外出

旅游。李四提出去香港,王五提出最好去海南三亚,麻六想去日本,

侯七提出去嵩山。但他们每人只有五百元的花费,又想让旅行社全

包。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据此回30-32答。

30.他们最宜选择的旅游风景地是:( )

A.日本 B.三亚 C.香港 D.嵩山

31.选择的主要理由是:( )

A.旅游费用 B.交通条件 C.身体状况 D.旅游安全

32.影响旅游地选择的最主要的主观因素是:( )

A.旅游者的动机和偏好 B.旅游者的资金和闲暇时间

C.旅游者的出游方式 D.旅游地的美学价值

某旅行社组织了“重走霞客路”大型旅行考察活动。下为考察路

线示意图,据此回答33—35题。

33.旅行团在黄山、衡山、泰山、华山考察中都能见到的自然带是:( )

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B.山地针叶林带

C.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D.山地冰雪带

34.旅行社在本次考察中设计了下列主题活动,其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

A.a—c:喀斯特地貌之旅 B.c—d:江南奇山异水之旅C.d—f:南北景观之旅 D.g—f:西北大漠戈壁之旅35.旅行考察队沿线四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其中合理的: ( )

A.甲地——立足气候优势,发展花卉生产

B.乙地——利用土地优势,发展粮食生产

C.丙地——瞄准国际市场,发展出口农业

D.丁地——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立体农业

36.风景区不少摊贩出售景区内捕杀和采挖的动植物资源,如此会造成:( )

A.环境污染 B.对正常社会秩序产生冲击

C.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D.生态环境失调,资源枯竭37.目前,许多地方提出了“绿色旅游”的口号,主要是针对:( )

A.旅游活动对动植物的破坏

B.旅游活动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C.旅游活动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D.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8.河南省某著名景点旅游旺季游客爆满,非常拥挤。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增加淡季的吸引力

B.和周边景区合作,做到客流的协调

C.实行限时游览

D.禁止游客旺季前来游览

2004年2月13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宣布,我国的广东丹霞山、河南云台山、云南石林、黄山、庐山、嵩山、张家界、五大连池等八处为“世界地质公园”。回答39-40题。

39.其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五大连池B.石林 C.嵩山 D.庐山

40.其中离我国主要的旅游消费市场较近且接待能力较强的是:()A.五大连池 B.嵩山 C.石林D.庐山

二、 主观题部分(共40分)

41.读A、B、C、D四国某年旅游业资料表,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国家国际旅游

收入(亿

美元)

出口总额

(亿美

元)

国内生产

总值(亿

美元)

国际旅游就

人数(万

人)

就业总

人数

(万

人)

A150300 1 50075 1 500 B120400 1 00050 1 000

C200 1 000 5 00030015 000

D80320 1 00095950

(1)从表中可以看出,国际旅游收入最高的是国,国际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值最高的是国,达%,反映出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的 发展。

(2)国际旅游收入占出口总额比重最高的是 国,反映出发展跨国旅游能够增加国家的 收入。

(3)国际旅游就业人数最多的是国,国际旅游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比重最高的是国,反映出发展旅游业能扩大。

(4)在国际旅游就业人口中,人均旅游收入最高的国家是

国。

4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黄山,1985年入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2月入

选“世界地质公园”。这里山峰劈地摩天,云凝碧汉,气象万千;

青松苍郁虬劲,千姿百态;烟云翻飞飘渺,浩瀚似海;巧石星罗棋

布,惟妙惟肖;温泉终年喷涌,五色无嗅,可饮可浴。

300(1)黄山位于______省南部的江南丘陵,地处我国地势的第_____级阶梯,由______岩构成,植被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

(2)黄山的标志性景观是______________。

(3)黄山“四绝”中,属于气象与气候景观的是___________。从旅游资源的类型来看,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观赏到“黄山云海”,最佳季节是_______,最佳天气是_______。

(5)游览黄山的“怪石”时,欣赏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时必须_________。

43.(10分)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海南省2009年各月接待游客数量统计表。

材料二 三亚市拥有海南岛最美丽的海滨风光,被称为“东方夏威夷”。在约两百公里的海岸线上密布亚龙湾(又称“天下第一湾”)、大东海、鹿回头公园、天涯海角、海山奇观、南山文化旅游区等闻名中外的旅游景点。下面为三亚市旅游景区分布图。

(1)简析海南省接待游客数量的季节特征,并说明其原因。(4分)

(2)据题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三亚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做简要评价(6分)

44. (10分),简答

(1)请说出河南省内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

(2)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的五岳剑派分别在现在得哪个省。

(3)旅游安全高于一切,假如日本地震时你正好在日本东部沿海城市仙台旅游,你该怎么办?

问答题参考答案

41.读A、B、C、D四国某年旅游业资料表,回答下列问题(10分)(1)从表中可以看出,国际旅游收入最高的是 C 国,国际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值最高的是B国,达12%,反映出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的 国民经济 发展。

(2)国际旅游收入占出口总额比重最高的是 A 国,反映出发展跨国旅游能够增加国家的 外汇收入。

(3)国际旅游就业人数最多的是C国,国际旅游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比重最高的是D国,反映出发展旅游业能扩大就业。

(4)在国际旅游就业人口中,人均旅游收入最高的国家是 B

国。

42.共10分,每空1分

⑴安徽三花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⑵迎客松

⑶云海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⑷夏季雨过天晴

⑸选择特定的观赏位置

43.共10分

(1)冬季接待游客较多(2分)

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而海南温度适宜,是避寒度假的理想

目的地(2分)

(2)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较好,游览价值高;处在海南岛最南端,临海,地理位置优越,有高速公路、飞机场,交通便捷;靠近珠三角、港澳、东南亚等地区,市场距离近;经济较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景区空间大,旅游容量大。(答出3点即可得6分)

44.共10分

(1)龙门石窟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每空1分)

(2)北岳恒山山西,南岳衡山湖南,西岳华山陕西,东岳泰山山东,中岳嵩山河南(每答对一省份1分)

(3)例如:保持镇定;远离高层建筑,不能乘坐电梯;离开海岸;尽量往高处跑,以躲避海啸等(3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专题复习试题

选修3旅游地理 [考纲原文]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4.旅游与区域发展。 高考题组一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欣赏 1.(2013·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 / 1 图1图2黄山云海 安徽省南部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等美景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1)游客怎样才能观赏到图2所示的黄山云海?请你提出两条建议。 (2)观景时,导游要求游客站在观景台上,除了方便观景,还有什么原因? 答案(1)选择合适的位置(站在高处俯视);选择合适的时机。(若回答具体时间,合理即可) (2)保障游客安全。 解析(1)黄山云海是一种远景阔景,在高处俯视才能获得好的观赏效果,另外,云海景观夏季出 现较多,要选择合适的观景时机。(2)观景台除了有较好的观景角度外,还能保证游客安全。 2.(·江苏地理)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是杭州西湖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 / 2 (1)西湖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赏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苏堤春晓景点的最佳做法是________。 a.置身其中,近而观之b.适当距离仰视 c.在较高位置俯视d.把握观赏时机 答案(1)数量多种类多品质高(或价值高、知名度高)组合好(任答3项)(2)d 解析(1)西湖发展旅游的优势需要调动答题基本模板:景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观或景点 的地域组合条件;景区旅游容量条件;旅游客源市场条件等。然后从图中获取信息进行具体的分 析。(2)三潭印月需要选择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观赏,雷峰夕照显然需要夕阳西下时观赏,苏堤 春晓需要春季观赏才行,因此三者观赏的最佳做法是把握观赏时机。 高考题组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规划 3.(2014·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图版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归纳

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知识归纳整理 第一章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1.旅游资源的含义: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既可以是风景的、文物的,也可以是风俗民情的。 2.旅游资源的内涵: (1)直接用于欣赏、消遣(不包括服务设施)。(2)能被旅游业开发利用。(3)能产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3.旅游资源的特性: (1)多样性 ①内容上:既有自然又有人文;既有景观又有文化;既有古迹又有现代;既有实物又有体验。 ②地域上: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各具地方特色。 ③季节上:同一旅游资源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的景观。 ④组成上:多要素相互组合。 ⑤价值上:美学价值(形式美、朦胧美、色彩美、动态美、声音美)、艺术欣赏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 (2)独特性 (3)变异性 (4)观赏性 4.旅游资源的两种基本类型: (1)自然旅游资源:自然赋予的,能使人们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或物象的组合。 (2)人文旅游资源:古今人类社会活动、文化、艺术和科学创造的载体和轨迹。 5.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价值及其保护的重要性。 (1)世界遗产可分为三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 (2)中国已有37处世界遗产(截止到2008年底)。 文化遗产:除教材上长城等24处,新增了2处:开平碉楼、福建土楼(共26处) 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武陵源、三江并流、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形地貌奇观、江西上饶三清山(7处)文化与自然遗产:泰山、黄山、峨眉—乐山大佛、武夷山(4处)

此外,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昆曲、古琴 (4)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世界遗产本身都有一段漫长的历史,不仅有它的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还有它的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5)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中国的世界遗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认识和研究它的价值十分必要,一方面可提高和深化公众对世界遗产的认知和主动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可提高旅游业管理者与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 对世界遗产,不能只从经济上去考虑它的旅游价值,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对它的保护。对保护世界遗产的态度,可概括为“三个负责”:(1)对历史负责,对创造人类高度价值和文明的祖先负责;(2)对当代人负责,不仅是中国人,也包括全世界人民;(3)对未来负责,要把它完整地交给子孙后代。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1.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1)了解景观特点 旅游者应事先对所要游览的景观有所了解,尤其是了解人文景观设计者的美学构思,以获得较好的观赏效果。如: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的太湖石、日月同辉。 (2)精选观赏点位

人教版旅游地理练习题及答案

选修三《旅游地理》练习题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平山县位于太行山东麓、石家庄西部。该县历史悠久,胜景荟萃,奇峰、溶洞、森林、草原、河湖、瀑布、温泉等自然景点100多处;国家、省、县三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0余处,类型多样,品位较高。近年来,经大规模开发建设,初步形成了驼粱、西柏坡和天台山等着名景区。目前,西柏坡至石家庄市区实现了全程高速,北京方向游客可以从京昆高速、山西方向游客可以从石太高速直接转到西柏坡高速。平山县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的旅游格局。 材料二下图示意平山县旅游景点分布。 (1)说出平山县发展旅游业的位置优势。(4分) (2)分析平山县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较高的原因。(6分)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济州岛被誉为“东方夏威夷”,为韩国的第一大岛,位于朝鲜半岛西南海域,地理位置独特,气候温和舒适,海岛旅游优势明显,旅游业发达。近年,我国到济州岛旅游的游客不断增多。下图为济州岛旅游景点分布示意图。 (1)分析近年来我国到济州岛旅游的游客不断增多的原因。(6分) (2)据图推测游客到济州岛可参与的旅游项目有哪些?(4分) 3.读江淮城市群旅游景点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说明该区域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5分) (2)针对本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为游客提出几项合理的游览建议。(5分) 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仙岛湖位于湖北省阳新县王英镇、幕阜山北麓, 距阳新县城48千米,距武汉140千米,旅游区面积180 平方千米,水域32平方千米。这里自然风光旖旎、人 文古迹众多,生态野趣横生,是湖北省政府批准的省 级生态旅游风景区,鄂赣边境的一处旅游度假胜地, 但景区自开发以来,年接待的游客较少。下图为仙岛 湖区域图。 结合图文资料分析仙岛湖风景区旅游业发展的优 势和不利条件。(10分)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山区沿河公路两侧的景观游览 图,该景观有“百里山水画廊”之称。该河段绵延56 千米,沿途重峦叠嶂,山势雄浑,树木花草四季变幻, 令人赏心悦目。 (1)指出该线路旅游的最佳季节和较理想的旅游交 通方式。(4分) (2)简述该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合理性。(6分)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2013年国庆长假期间,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 5A级旅游景区的九寨沟,变成“上不去、下不来”的 “死胡同”。其中日游客量高达4万多人,导致数千

选修三旅游地理 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选修三旅游地理(湘教版) 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 一、旅游活动 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者(主体)、旅游资源(客体)、旅游服务业(中介体)。 旅游服务业的三大支柱:旅游饭店、旅行社和旅游交通。 2、基本类型: ⑴按游览区域分: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入境游和出境游)。 ⑵按旅游目的分:观光、度假保健、公务、宗教和购物。 我国,多数旅游者的旅游属于观光型;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开始步入度假保健型和购物型。 二、旅游资源 1、定义: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事物才能被称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形成的核心: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2、特性:位置相对稳定性(如收藏于博物馆的书画);物质景象组合性; 美学属性;历史文化属性;非消耗性(长存性)。 3、类型: ⑴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地质地貌—如五大连池、山水组合—如壶口瀑布、生物—如自然保护区、气象与 其他自然景观组合—如松花雪柳)。 ⑵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宗教文化、历史文物古迹、民土风情)。 (3)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 ●列举实例,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4、形成: ⑴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对景点、景区的自然特征有决定性的影响 (华山:暖温带,花岗岩;黄山、九华山:亚热带,花岗岩;丹霞地貌:红色砂岩风化、流水侵蚀; 长江三峡、玉龙雪山、黄龙:山水组合地貌)。 ⑵人类活动可以认知、提升自然环境的文化内涵(从宏观、微观角度看) (3)人类活动居主导地位的文化古迹,如我国古代建筑群,世界遗产的11座古城(其中2座在中国——平 遥古城、丽江古城)。 革命纪念地和标志物,是“红色旅游”的重要客体(红色旅游的意义:保持革命传统,发扬革命精神,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5、分布:

《旅游地理》测试题

《旅游地理》测试题 江苏盐城市解放路学校教育集团景山中学 罗华明224000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40分) 1.下列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成为濒危景点的是() ①乞力马扎罗山雪峰②澳大利亚大堡礁③大兴安岭森林④西湖风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末日旅游”的不断上升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使全球变暖的趋势减缓 B.使南北差距缩小 C.使生物更趋于多样化 D.游客量大增会进一步破坏环境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广西与东盟各国的合作迅速升温,旅游业的合作与发展明显更快。2007年,广西接待东盟国家旅游者达46万人次,而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之前的2001年只有13万多人次。据此回答3—4题: 3.广西发展旅游业的国际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 A.政策优惠,旅游资源丰富 B.交通通达度高,航空运输业发展迅速 C.广西沿海、沿边、沿江,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接合部 D.对外交流频繁,从业人员素质高 4.有利于打造广西与东盟国际旅游合作平台的措施有() ①加强国际旅游交通对接,实现旅游交通便利化②大力营建高档消费场所,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③复制各国著名人文和自然景观,营造国际氛围④举办各种形式的旅游推介会,加强国际交流与沟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我国山水风景区最宜欣赏时间与纬度关系图,回答5-6题:

5.我国南北方山水风景区欣赏时机主要在() A.春季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按规律推理,④处欣赏时间较短的原因可能是() A.纬度低B.地势高 C.雨季长 D.气温高 读下面的两幅图,“西安市国内游客构成省级变化图”和“游客对西安市及周边旅游景点到访率统计图”。读图回答7-8题: 客源比重(%) 甲乙 7.关于西安市客源市场的分析正确的是() A.山东省客源比重增长最快 B.周边省份旅游资源客源和本省客源所占比重均下降 C.在开发客源市场方面,应稳固周边地区的客源,重点争取经济发达地区的客源 D.客源吸引半径呈标准圆状递减 8.关于西安市区及周边景点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正确的是() A.壶口瀑布的游客到访率省内高于省外,主要受景点知名度的影响 B.兵马俑的游客到访率省内外均较高,主要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 C.动物园的游客到访率省内高于省外,主要受市场距离的影响 D.省内游客的到访率与景点知名度存在正相关 健康的、可持续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创新和进步的源泉,是文明发展的动力。读图回答9—10题:

2019地理大一轮复习试题:十四旅游地理(选修3)课时规范练41含答案

课时规范练41 旅游地理(选修3) 1.(2018四川内江诊断)禾木村位于新疆布尔津县北部的禾木河畔,是图瓦人3个集中生活地中最远、最大的村庄。群山环抱的开阔地上,有一栋栋的小木屋和成群结队的牧群与雪峰冰川、原始森林、草原花海、蓝天白云构成了独特的自然与文化景观。在禾木村周围的小山坡上可俯视禾木村以及禾木河的全景,远观日出、雪峰与涓涓溪流,近览图瓦人家、晨雾、屋顶上淡淡炊烟等,素有“中国第一村”的美称。 分析我国南方地区游客前往禾木村地区游览需要做的准备。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暗夜公园是国际暗夜协会为呼吁关注全球光污染,而在全球范围内评选的一些暗夜条件极佳的区域。2014年7月,我国首家以星空观测、星空摄影为主题的暗夜公园——西藏阿里暗夜公园已试运行,成为目前世界上仅有的四个暗夜公园之一,为广大游客及天文爱好者提供了观测夜空的好去处。下图为阿里地区景点示意图。 分析西藏阿里发展暗夜公园旅游的条件。 3.(2018广东肇庆模拟)龙胜民族自治县地处南岭西段,为桂林市辖县。位于东经109°43'28″至东经110°21'14″,北纬25°29'21″至北纬26°12'10″之间。稻米是当地各族人民的主要食粮。广西龙胜龙脊梯田(下图)是全国AAAA级景区,有“中国美丽田园”称号,其游览的最佳时间是每年5月至10月。2018年2月,龙脊梯田等“中国南方稻作梯田系统”成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分析龙胜龙脊梯田景观特点形成与当地水稻种植业的关系。 4.(2018安徽江淮十校联考)以“体验”为经济提供物的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新经济形式。在体验经济时代,随着旅游者旅游经历的日益丰富,旅游消费观念的日益成熟,旅游者对体验的需求日益高涨,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大众化的旅游产品,更渴望追求个性化、体验化、情感化、休闲化以及美化的旅游经历。体验式旅游是一种预先设计并组织的、游客需要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参与的、以追求心理愉悦体验为终极目标的旅游方式,游客通过与旅游产品间的互动,获得畅爽的旅游体验,实现自我价值,是旅游者消费心理走向成熟的结果。 分析体验式旅游兴起的主要原因,以及与传统旅游相比体验式旅游的特点。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近年来,“采摘游”在一些大城市周边地区兴起,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浙江建德市是全国最大的大棚草莓生产基地之一,阳春三月,天气渐暖,大量游客来到这里,摘草莓、尝草莓、赏美景。草莓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颇受人们喜爱的鲜食水果。 分析建德市草莓采摘点的分布特点及近年来“采摘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6.低碳旅游是一种倡导低碳饮食、低碳住宿、低碳旅行、低碳游览、低碳娱乐、低碳购物的旅游消费活动,而贯穿其中并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旅游者的低碳意识。下表为某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概况示意。据此完成下题。 景区交通两条线路,一是人行栈道;二是公路,为大型观光车用,票价10元 景区餐饮绿茵山庄、枫叶山庄 景区其他服务设施垃圾桶随处可见;厕所沿线适当位置均有设置,无专门净化处理设施 景区软环境景区内除票务员外,其他工作人员较少

湘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复习提纲

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概括 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 一、旅游活动 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者(主体)、旅游资源(客体)、旅游服务业(中介体)。 旅游服务业的三大支柱:旅游饭店、旅行社和旅游交通。 2、基本类型: ⑴按游览区域分: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入境游和出境游)。 ⑵按旅游目的分:观光、度假保健、公务、宗教和购物。 我国,多数旅游者的旅游属于观光型;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开始步入度假保健型和购物型。 二、旅游资源 1、定义: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事物才能被称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形成的核心: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2、特性:位置相对稳定性(如收藏于博物馆的书画);物质景象组合性; 美学属性;历史文化属性;非消耗性(长存性)。 3、类型: ⑴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地质地貌—如五大连池、山水组合—如壶口瀑布、生物—如自然保 护区、气象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如松花雪柳)。 ⑵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宗教文化、历史文物古迹、民土风情)。 (3)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 ●列举实例,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4、形成: ⑴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对景点、景区的自然特征有决定性的影响 (华山:暖温带,花岗岩;黄山、九华山:亚热带,花岗岩;丹霞地貌:红色砂岩风化、流水侵蚀;长江三峡、玉龙雪山、黄龙:山水组合地貌)。 ⑵人类活动可以认知、提升自然环境的文化内涵(从宏观、微观角度看) (3)人类活动居主导地位的文化古迹,如我国古代建筑群,世界遗产的11座古城(其中2 座在中国——平遥古城、丽江古城)。

(完整版)高中地理选修③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③(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一、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的概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也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统称为旅游资源。 2、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象景观 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3、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1)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 (2)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间习俗的不同 (3)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 (4)人们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 4、列举实例,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多样性、地域性、观赏性与吸引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可创造性

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①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 ②科学价值 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 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2.地理位置与交通 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4.旅游地的接待能力 5.旅游地的环境容量 四、旅游景观欣赏 (一)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1.选择观赏位置 ①距离 常见景观欣赏位置把握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练习:课时作业-13选修3旅游地理含答案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练习: 课时 作业-13选修3旅游地理含 答案 课时作业13旅游地理 时间:45分钟,满分:80分 1. [2018北京卷,41]坭兴陶、宜兴陶、建水陶和荣昌陶并称中国四大名 陶。 随着全域旅游的兴起, “坭兴陶文化”成为广西钦州市旅游业发展的重 要品牌之一。 读图,简述钦州市“坭兴陶文化”主题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 (10分) 解析:可从“坭兴陶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其他旅游资源的地 域组合状 § 城di 古村咗态文代旅游区 钦州市旅游诜源分布及对外交通示童图

况、地理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 答案: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等突出,已建有相关文化设施;旅游资源丰富,地域组合好;临近珠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客源市场广阔,文化旅游需求潜力大;交通可进入性好;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2.[2018 ?东惠州二模,43]川南旅游区地处成渝腹心地带,区内旅游资源独特,是四川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为川南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i , O MrU kb^i.Jtl ? 诙 ri *io ;T 姑细.基水予勒十*山煎 頁=='■性耳 甘牌:tiff-古带耳——--JB 交迫崔 S r* / — 根据川南地区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评价该区旅游资源整体开发条件。 (10 分) 解析:分布可以先宏观、后具体方式来描述,同时要结合分布来分析开 发条件 (资源类型与价值、地域组合状况、客源市场、交通通达度等 )。 答案:主要景区遍布川南各地,总体分布较均衡;小范围内部分景区集 中,便于 集群开发;自然与人文景区在多地均有分布,地域组合较好;主要 景区邻近城市,且地处成都、重庆之间,靠近客源地;邻近交通线,但各景 区间交通线路单一,景区间联系相对不便。 (10分) 3. [2018福建泉州3月质检]全域旅游是指将一定区域内各种旅游资源进 行整 合,并组织民众围绕当地的旅游业创办相关产业,从而实现以本土资源 旅游为中心,全方位、系统化地开发保护。近年来,在我国一些现代化程度 相对落后,但生态文化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独特性保护较好的地方,尝试全域 旅游与扶贫相衔接,取得精准扶贫和返贫率低的良好效果。 说明发展全域旅游在扶贫和抑制返贫中的作用。 (10分) 解析:“各种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利于提升地域组合状况,优化资源类 型; “创 办相关产业”可带动就业,改善基础设施; “全方位、系统化地开 发保护”,利于资源开发与民众参与;“生态文化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独特性: 说明旅游资源质量高。 答案:整合优化各种旅游资源,有利于提高旅游资源的集群效应,改善 曲期直暗.舊制 口*UMF 占,字!T.导巧卜 ‘片口山务; 旬呵対直 ‘ P>lWiHlP61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整理

选修 3 旅游地理整理 ——第四章和第五章 一、旅游设计 (一)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 1 .旅游景区的基本组成要素:景区的吸引物、旅游者、景区的服务业 三要素之间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2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1 )突出景观特色 (2 )自然美和人工美的统一 (3 )维护生态平衡 (4 )最佳综合效益 3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内容 (1 )景点设计:突出景观特色 (2 )旅游交通设计:连接主要景点,方便游览各个景点,保证便捷、经济、安全。 (3 )景区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 1 )要与交通线连接,注重交通的便利、快捷。 ( 2 )尽量在旅游景区附近选址,以方便旅游者。 二)旅游活动的设计 旅游动机 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 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 闲暇时间 旅游资源的特色 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 收集旅游地的信息 旅游服务设施和条件 旅行费用等 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 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 路 选择与居住地环境差异较大的旅游地 选择最小的旅游时间比 影响安全的因素:交通 旅游地 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水文等 社会状 况:社会治安、政治形势、当地 对旅游者的政策和 态度 旅游硬件设施 二、旅游环境保护 (一)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1 .环境问题: 保证旅游安全 影响、制约其开发利用

自然环境环境污染 对动植物资源的危害 生态破坏开发建设和游人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比如:水土流 失、滑坡、雪崩,损害天然洞穴、海岸、河岸、湖岸等。对视觉效果的破 坏 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 社会环境对文物古迹的破坏过度城市化造成的城市问题,如城市景观破坏、建筑物过于密集、交通拥挤等 2.措施:合理控制游客的流量,与旅游环境容量相协调编制旅游开发规划中相关政策、法规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禁止计划、施工中的破坏旅游环境的各种工程提倡绿色的旅游六要素 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 二)旅游者的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 1 .环境问题环境破坏破坏动植物资源 损坏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2.措施:做个生态旅游者

高二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试题

高中地理辅导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f3734122.html, 京翰教育中心 https://www.360docs.net/doc/8f3734122.html,/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级选修3旅游地理试卷(第一卷) 注意事项:1.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填在第二卷相应的位置上......................... 。 3.考试结束后,只交第二卷。 第一卷 选择题部分(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第二卷的表格中..................。) 1.下列事物或现象中,不是旅游资源的是: A .旅游饭店 B .上海的东方明珠 C .大型商贸会 D .蓬莱阁的海市蜃楼 2.旅游资源的核心是: A .具有经济价值 B .可以开发利用 C .产生社会效益 D .对旅游者有吸引力 3.下列旅游资源属于同一类别的有: ①黄山 ②秦陵兵马俑 ③故宫 ④长城 ⑤日月潭 ⑥九寨沟 A .①③④ B .③④⑤ C .②④⑥ D .①⑤⑥ 4.下列旅游资源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类型的有: A .安徽黄山 B .傣族泼水节 C .桂林山水 D .青海的青海湖 5.下列我国的世界遗产中,全部属于自然遗产的是: A .泰山、黄山、龙门石窟 B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泰山、长城 C .北京故宫、庐山国家公园、平遥古城 D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6.下列世界遗产与其所在省区的连线,对应正确的是: A .大足石刻——重庆 B .黄龙——安徽 C .龙门石窟——云南 D .丽江古城——山西 黄山以“三奇四绝”而著称于世,据此回答7~11题。 7.黄山位于: A .长江以南 B .安徽省的中部 C .地势第二级阶梯 D .温带季风气候区 8.黄山“四绝”中属于天象与气候景观的是: A .奇松 B .怪石 C .云海 D .温泉 9.黄山自然景观的最佳观赏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0.黄山从地质构造上来看属于: A .背斜 B .向斜 C .褶皱山 D .断块山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黄山是典型的高山花岗岩地貌 B .黄山是典型的高山玄武岩地貌 C .色彩美是黄山自然景观美的核心 D .在黄山自然景观中,生物景观最为重要 12.世界旅游业最发达的大洲是: A .亚洲 B .非洲 C .欧洲 D .北美洲 13.下列描述,其序号与所指名胜相符且排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山奇、水秀、石美、洞异 ②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A .①桂林 ②黄山 ③泰山 ④庐山 B .①黄山 ②桂林 ③泰山 ④庐山 C .①桂林 ②泰山 ③黄山 ④庐山 D .①泰山 ②桂林 ③黄山 ④庐山 14.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需具有的条件不包括: A .要有自由支配的收入 B .要有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 C .要有出游的时间 D .要大学毕业,有一定文化素质 15.某校师生由旅行社组织去北京旅游,这次旅游活动的主体是: A .教师与学生 B .旅行社的导游人员 C .旅游点的服务设施 D .北京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五〃一节放了七天长假,北京某中学上高中的小明想约本班几个同学一起外出旅游。王浩和李晖提出去昆明,郭亮提出最好去海南,陈敏想去武夷山,小华提出去泰山和曲阜。但他们每人只有不足一千元的花费,又想让旅行社全包。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回答判断16-19题。 16.他们最宜选择的旅游风景地是: A .昆明 B .海南 C .武夷山 D .泰山和曲阜 17.选择的主要理由是: A .旅游费用 B .交通条件 C .身体状况 D .旅游观光地 18.这次旅游活动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是: A .娱乐消遣 B .参观学习 C .市场购物 D .接受教育 19.构成旅游景区的主体是: A .旅行社 B .小明、王浩等 C .旅游景观 D .一千元的花费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 《旅游地理》全套教案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目标: 一、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1.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2.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3.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价值 二、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1.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2.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三、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初步规划与设计 2.旅游点的确定,合理的旅游路线的选择 3.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四、旅游与区域发展 1.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2.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本讲重点:旅游资源的类型与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本讲难点: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及旅游规划 考点点拨: 第一课时 一、现代旅游 1.现代旅游的特点 (1)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2)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3)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4)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2.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食、宿、行、游(核心)、购、娱 二、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拉动经济发展 (1)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2)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3)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4)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促进社会文化繁荣 (1)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2)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3)促进文化交流。 3.影响区域环境 三、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1.旅游资源的内涵 (1)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2)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事物才能被称为旅游资源。 (3)旅游资源形成的核心: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2.旅游资源的类型 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类型。 ①自然旅游资源,又称自然景观,主要有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等要素组成,其中地貌要素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大多数自然风景区都离不开地貌构景的作用。 作用:对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方面的旅游有重要意义。 ②人文旅游资源,又称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古人类遗址、古建筑、宗教文物、民俗风貌等,其中建筑景观是人文风景区构成的重要标志。 3.旅游资源的特性 (1)多样性 (2)非凡性:与同类地理事物与现象比较

[高二地理选修3]高二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知识点

[高二地理选修3]高二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知识点 高二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知识点(一) 1.旅游资源的含义: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既可以是自然风景的、文物古迹,也可以是风俗民情的。 2.旅游资源的内涵:(1)直接用于欣赏、消遣(不包括服务设施)。(2)能被旅游业开发利用。(3)能产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3.旅游资源的特点:(1)多样性①内容上:既有自然又有人文;既有景观又有文化;既有古迹又有现代;既有实物又有体验。②地域上: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各具地方特色。③季节上:同一旅游资源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的景观。④组成上:多要素相互组合。⑤价值上:美学价值(形式美、朦胧美、色彩美、动态美、声音美)、艺术欣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2)地域性 (3)变化性 (4)观赏性⑸定向性⑹永续性和易损性⑺非凡性⑻可创造性 4.旅游资源的两种基本类型:(1)自然旅游资源:自然赋予的,能使人们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或物象的组合。分为:①地文景观类②气象气候类③水域风光类④生物景观类⑤宇宙类(2)人文旅游资源:古今人类社会活动、文化、艺术和科学创造的载体和轨迹。分为:①古迹和古建筑类②现代建筑成就类③休闲求知健身类④购物类 5.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价值及其保护的重要性。(1)世界遗产可分为三

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2)中国已有37处世界遗产(截止到2008年底)。文化遗产:除教材上长城等24处,新增了2处:开平碉楼、福建土楼(共26处) 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武陵源、三江并流、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形地貌奇观、江西上饶三清山(7处) 文化与自然遗产:泰山、黄山、峨眉—乐山大佛、武夷山(4处)把后两项填在图上:此外,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昆曲、古琴新疆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4)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世界遗产本身都有一段漫长的历史,不仅有它的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还有它的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5)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中国的世界遗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认识和研究它的价值十分必要,一方面可提高和深化公众对世界遗产的认知和主动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可提高旅游业管理者与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对世界遗产,不能只从经济上去考虑它的旅游价值,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对它的保护。对保护世界遗产的态度,可概括为“三个负责”:(1)对历史负责,对创造人类高度价值和文明的祖先负责; (2)对当代人负责,不仅是中国人,也包括全世界人民; (3)对未来负责,要把它完整地交给子孙后代。高二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知识点(二) 一、旅游的发展(记忆)划分年代历史阶段旅游需求产业特征旅游目的旅游空间1841年以前古代旅游个体需求,如古代君王巡游,文人漫游等等。前产业化阶段,未出现旅游公司。事务性出游占绝大多数出游距离较短1841年至1950年近代旅游群体需求,消费者数量和普及程度大大提高初级产业化阶段,旅游公司出现娱

2019届旅游地理答题模板突破专题含高考地理真题考试大纲

2019年选修地理旅游地理答题模板突破专题 【高考真题例举】 1、(2010年新课标卷)(10分)旅游地理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图中所示岛屿成为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10分) 旅游资源丰富(组合好);地处地中海的岛屿,气候温暖,阳光充足;有海滨浴场、海域、山地等自然旅游资源;以及世界遗产、名胜古迹等人文旅游资源。交通设施完善(有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通达性好。 2、(2011年新课标卷)读图,分析图示地区发展自驾车旅游的优势条件。 (10分)旅游地理 【答案】距主要客源地(杭州、宁波、温州等城市)路程适中,有高速公路连接;客源地居民收入高,私家车拥有量多,出游率高; 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组合好,分布集中。 3、(2012年新课标卷)42.(10分)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1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1)简述图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较完好的自然原因。(4分)

壁画容易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此地处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气候比较干旱,降水少,此处又有风沙的掩埋更有利壁画的保存。 (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6分) 限制游客的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度;加强监测和管理;数字化和多媒体展示等。 4.(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21日,我国正式公布在海南省 建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 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 优势,强烈地吸引着游客。图11示意三沙市的 地理位置。 说明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当前旅游开 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 独特性:热带海域风光;岛礁(珊瑚礁)景观。 应注意的问题:做好旅游规划;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适当配置旅游服务设施,保障生活用口供给; 处理好旅游环境容量与旅游规模的关系。 5.(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我国 著名的旅游景区,该地夏宜避暑, 冬可滑雪,吸引了大量游客。图9 示意神龙架及其周边地形,图中山 峰为神农架主峰神农顶。 说明神农架夏季、冬季均吸引游客 的自然原因。 【答案】神农架地处亚热带,(2分) 山地海拔较高,(2分) 植被繁茂,(2分) 夏季凉爽,(2分) 冬季有积雪。(2分) 6.(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Ⅰ) 近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有3位旅游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上图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 196米),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 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选修3旅游地理必备知识点大全

选修3旅游地理必备知识点 【构建知识体系】 一、现代旅游基本知识 1.旅游三要素: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资源;媒介—旅游业。、 2.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现代旅游由食、宿、行、游、购、娱六个基本要素构成。食、宿、行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游”是旅游六要素的核心;“购”和“娱”是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途径。六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3.现代旅游的基本特点:①旅游主体的大众化;②旅游形式的多样化;③旅游空间的扩大化;④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二、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价值、分布与欣赏 1.旅游资源的分类 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一般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1)自然旅游资源(对于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核心是地貌景观;自然过程形成;以具体形式表现),它包括:①地文景观,如云南路南石林;②水域风光,如杭州西湖;③生物景观,如黄山迎客松;④天象与气候景观,如黄山云海。 (2)人文旅游资源(表现在教育性(知识的、文化的)旅游方面的意义;核心是建筑景观;历史过程及人类活动形成;以具体形式和精神文化形式表现),它包括:①遗址遗迹,如北京故宫;②建筑与设施,如苏州园林;③旅游商品,如景德镇瓷器;④人文活动,如傣族泼水节。 2.旅游资源的特性 (1)旅游资源共性:①多样性(旅游资源极其多样,且广泛存在);②非凡性(旅游资源是同类中具有非凡特点的事物或现象);③永续性(多数旅游资源可反复使用,并且使用是无消耗的,这是与其他资源相比是最突出的特点)。 (2)旅游资源独特性: ①自然景观:A.季节性—有些自然景观随季节变换而呈现不同特色,称为季节性,如雾凇形成于冬季。 B.地域性—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自然景观的地域差异。 ②人文景观:A.可创造性—人文景观是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建设和创造的。 B.可变异性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专题复习试题

选修3旅游地理 [考纲原文] 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4.旅游与区域发展。 高考题组一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欣赏 1.(2013·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1图2黄山云海 安徽省南部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等美景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1)游客怎样才能观赏到图2所示的黄山云海?请你提出两条建议。 (2)观景时,导游要求游客站在观景台上,除了方便观景,还有什么原因? 答案(1)选择合适的位置(站在高处俯视);选择合适的时机。(若回答具体时间,合理即可) (2)保障游客安全。 解析(1)黄山云海是一种远景阔景,在高处俯视才能获得好的观赏效果,另外,云海景观夏季出现较多,要选择合适的观景时机。(2)观景台除了有较好的观景角度外,还能保证游客安全。 2.(·江苏地理)20XX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是杭州西湖

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湖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赏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苏堤春晓景点的最佳做法是________。 a.置身其中,近而观之b.适当距离仰视 c.在较高位置俯视d.把握观赏时机 答案(1)数量多种类多品质高(或价值高、知名度高)组合好(任答3项)(2)d 解析(1)西湖发展旅游的优势需要调动答题基本模板:景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观或景点的地域组合条件;景区旅游容量条件;旅游客源市场条件等。然后从图中获取信息进行具体的分析。(2)三潭印月需要选择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观赏,雷峰夕照显然需要夕阳西下时观赏,苏堤春晓需要春季观赏才行,因此三者观赏的最佳做法是把握观赏时机。 高考题组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规划 3.(2014·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室外滑雪作为一项体育与休闲娱乐项目,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滑雪场的雪可来源于自然降雪和人工取水造雪。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大型滑雪场地形和位置示意图。 指出该滑雪场选址的有利条件。 答案南方地区滑雪项目独特;近客源市场;交通便利;地形起伏和缓;用雪有保障(冬季气温低;有降雪条件;靠近水库方便人工造雪)。

2019届高三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模拟试题精练

2019届高三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模拟试题精练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阿拉斯加地区自然景观独特,既有天然形成的冰刻峡湾,又有壮观震撼的雪山和冰川,每年有4-5个月的极地天文景观观赏期,旅游自然资源极其丰富,但阿拉斯加地区旅游规模较小。 评价阿拉斯加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势并分析其旅游规模较小的自然原因。 2.浙江绍兴鉴湖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近几年,当地重点挖掘水文化,累计投入9.73亿元,沿河建设了钟堰问禅、快阁揽胜、鉴湖诗廊、画桥秋水、渔耕晚唱等景点,同时规划以陆游故里为主题,建造体现南宋乡村生活及士大夫隐居的古典诗意场所。盛夏,去绍兴鉴湖江走走,你会发现,昔日诗人笔下的绝美画境得以重现。 分析挖掘水文化内涵对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如果想在城市里看极光,全球纬度最高的首都——冰岛雷克雅未克( Reykjavik),是全球追光者的首选。每年9月至次年3月,都有众多的旅行家来到冰岛。据说,冰岛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理论上全境可见极光的国家。在这里,你最需要做的就是找个远离光污染的地方,静静地等待极光出现。下图为冰岛位置图。

试分析旅行家们选择每年9月至次年3月赴冰岛追光的原因,推测旅行家们出发前可能会做哪些旅行准备。 4.昭平县地处广西东部、漓江下游、桂江中段,森林覆盖率达85.5%,气候宜人,群山环绕,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文明县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名茶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也是国定贫困县。近年来,昭平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旅游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不断提高,其中乡村旅游是昭平县主要打造的旅游产品(如图)。 结合昭平县的旅游资源设计特色旅游产品并说明乡村旅游为昭平县脱贫致富带来的意义。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都市化和工业化的条件下,现代人面对“现代性”诸多身心问题的危机。怀旧旅游可以从时间(过去、传统)和空间(乡村、故乡)去寻求一种确定文化的归属感,来弥补现实的缺失和断裂。二十四节气除了指导农事生产和生活外,还能满足怀旧旅游的基本要求。 九华立春祭力浙江衢州首个世界昨遗。俗话说,年大不如春大。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一直被视为春季的开始。每逢立春,柯城区九华乡妙源村都会举办祭春神庙会。作为华夏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九华立春祭已在三衢大地流传了千年时光一一祭春神、敬土地、鞭春牛、迎春、探春、咬春……人们用最朴素方式来迎接春天的到来,祈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结合材料分析浙江衡州柯城区九华乡妙源村立春祭能够满足怀旧旅游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