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大气与园林植物

合集下载

第五章_大气与园林植物

第五章_大气与园林植物

第五章_大气与园林植物第五章大气与园林植物地球表面大气圈,能维持地球稳定的温度,减弱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

下部16km对流层中的水汽、粉尘等在热量的作用下,形成风、雨、霜、雪、露、雾和冰雹等,调节地球环境的水热平衡,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

工业化发展造成城市大气污染,危害人类和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而园林植物具有净化城市空气的重要作用。

第一节城市大气环境(一)O2的生态作用大气中的氧主要来自植物光合作用,少部分来自于大气层的光解作用,即紫外线分解大气外层的水汽放出氧。

氧气是生物呼吸的必需物质。

种子萌发,参与氧化过程,与氧原子结合。

作用:呼吸,分解动植物残体来源:光合作用、大气层的光解作用臭氧的形成:光解作用,雷击产生植物与氧植物与动物一样呼吸消耗氧,但植物是大气中氧的主要生产者。

植物光合作用中,每呼吸44g CO2,能产生32g O2。

白天,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比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氧气大20倍。

据估算,每公顷森林每日吸收1吨CO2,呼出0.73吨氧;每公顷生长良好的草坪每日可吸收0.2吨CO2,释放0.15吨O2。

如果成年人每人每天消耗0.75 kg氧,释放0.9 kg CO2,则城市每人需要10 m2森林或50 m2草坪才能满足呼吸需要。

因此植树造林是至关重要的,不仅是美化环境,更主要的是给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净化的空气环境。

(二)CO2的生态作用CO2与植物植物在光能作用下,同化CO2与水,制造出有机物。

在高产植物中,生物产量的90—95%是取自空气中的CO2,仅有5—10%是来自土壤。

因此, CO2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各种植物利用CO2的效率不同,C3植物(水稻、小麦、大豆等)对CO2的利用效率低于C4植物(甘蔗、玉米、高粱等)。

空气中CO2浓度虽为0.032%,但仍是高产作物的限制因素。

这是因为CO2进入叶绿体内的速度慢,效率低。

在强光照下,作物生长盛期,CO2不足是光合作用效率的主要限制因素,增加CO2浓度能直接增加作物产量。

园林植物与大气2

园林植物与大气2

——透风系数<0.3,疏透度<20%。
——大部分风从林带上越过,动能消耗少。 ——背风面近林缘平静弱风区,距15倍树高处风达 80%,20倍树高处风速>100%,20-30倍处高风 速区。 有效防风距离为树高的10—15倍(相对风速80%)
紧密结构
疏透结构:
结构:由主要树、辅佐树种或灌木组成的3层 或2层林冠。
一、风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
1、适度的风是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因素 适度的风可以保持园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 适度的风促进地面蒸发和植物蒸腾,降温,提 高植物对养分、水分的吸收效率。 风有助于花粉或种子扩散 风能保持植物群落内,枝叶间适宜的相对湿度, 抑制病虫害发生。
风播 松 杉 榆 槭 杨 柳 桦
二、吸收有害气体
1、园林植物吸收有害气体途径
以气态的形式在植物本身的气体交换过程中通过
叶片上的气孔等进入植物体;
以液态的形式进入,即大气中的污染物遇到水分
或叶面上的湿气后溶解再以渗透等形式被叶片、
枝条等吸收。
植物类型
常绿针叶种
植物吸收SO2能力比较
植物名称
华山松 云 杉 侧 柏 构 树 合 欢 黄 杨
透风系数>0.6,疏透度>60%。
一部分从下层通过,一部分从林带上面绕行。 下层风速有时比旷野还大。 最小弱风区出现在背风面3—5倍树高处。防风 效能不强。
通风结构
总的来说: 防风林带的结构以稀疏结构为最佳
林带上下均匀,能使大部分气流穿过,使气流 的能量大量消耗掉。 过密和过稀时,气流受到阻力小,防风效能 低。
126.3
0
1.0 0.5
小片树林
零星树木 小片树林

园林生态学--第五章 大气与园林植物

园林生态学--第五章 大气与园林植物
叶片受害与叶龄的关系:在一定浓度的SO2 范围内, 叶片的受害与叶龄有关。其受害的先后顺序是成 熟叶,然后是老叶,最后是幼叶。这是因为幼叶的抗 性最强,成熟叶最敏感,老叶介于两者之间。
22

对SO2 敏感的植物:落叶松、向日葵、梨、雪松、 苹果、复叶槭等。
对SO2 抗性强的植物:大叶黄杨、夹竹桃、女贞、 臭桐、凤仙花、菊花、一串红、牵牛花、金盏菊、 石竹、青蒿等。
较强者: 温州蜜柑、广玉兰、香樟、棕榈、海桐、 蚊母、珊瑚树、龙柏、罗汉松、梧桐、石榴、白 蜡、泡桐、白杨、八仙花、美人蕉、蜀葵。
23
(2) HF 当植物吸进HF后,常在叶片尖端和 边缘积累,到足够浓度时,使叶肉细胞产生质 壁分离而死亡。故它引起的伤斑大多是在 叶尖、叶缘,少脉间。其伤斑成环带分布,然 后逐渐向内扩展,颜色呈暗红色。严重时叶 片枯焦脱落。
42
上层配以稀疏的乔木, 下层主要为低矮的小灌 木,如瓜子黄杨、金叶 女贞等密植的形式形成 模纹花境开敞的空间。 模纹花境式为小灌木密 集组成.由于大多数机动 车排气管高度为30~40。 m,尾气由此高度排出 并向周围扩散。 模纹花境式绿化较低矮, 故其污染物很快地扩散, 进人灌木林中的污染气 体较少。这类绿化景观 效果较好,但群落自身 的生态功能较为低下。
包括雨、雪、雹、雾各种形式。
我国酸雨灾害特点:南方比北方严重;冬春季 比秋夏季严重;逐年加重。
10
11
被酸雨灼烧后的树枝
12
13
酸雨对雕塑的影响
14
15
江苏省13个省辖城市工业废气排放情况对比图
16
四、城市环境对空气污染的影响 1、风与湍流
水平方向:风向决定着空气中污染物的输 送方向;风速决定着空气中污染物的扩 散稀释速度。

景观园艺植物的识别与分类(景观园艺)

景观园艺植物的识别与分类(景观园艺)

春季景观
代表景观:杭州太子湾公园
代表植物:迎春、丁香、牡丹、刺 槐、紫藤、油菜花、二月兰等
夏季景观
代表景观:杭州西湖曲院风荷
代表植物:荷花、石榴、香蒲、萱 草、紫薇、合欢等
秋季景观
代表景观:北京香山公园
代表植物:元宝枫、山楂、菊 花、银杏、桂花、香橼等
冬季景观
代表景观:吉林雾淞岛
代表植物:红瑞木、腊梅、火 棘、山茶、金橘、大王椰子等
观赏植物识别与分类
分类 方式

一 根据形态特征
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姿态各异。按园林植 物习性及形态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类:
02 灌木
03 藤本
01 乔木
04 花卉04
花卉
05 草坪及 地被植物
01 乔木
• 树体高大的木本植物, • 通常高度在5m以上 • 具有明显高大的主干
01 乔木的分类
01
依成熟期的高度: 大乔木(20m) 中乔木(11~20m) 小乔木(5~10m)
提供生态支持
乔木可以为其他植物生长提供 生态上的支持。如耐荫植物、 附生植物。
02 灌木
• 树体矮小 • 主干低矮或无明显主干 • 分枝点低的树木 • 通常高5m以下
02 灌木的功能
• 大灌木可构成闭合空间或屏蔽视线,也可用于构图 中心和视线焦点,作为主景或引导视线之用。
• 中灌木能围合空间或作为高大灌木与小乔木、矮小 灌木之间的视线过渡。同时,中灌木高度与视平线 平齐或更低,在空间设计上形成矮墙、篱笆及护栏 的功能。
鸢尾、芍药等
宿根花卉
2
球根花卉也是多年生,地 下茎或根膨大呈球状或块 状,如百合、郁金香、水
仙、大丽花等
球根花卉

第四章大气与园林植物PPT课件

第四章大气与园林植物PPT课件

➢ 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 光能
CO2+H20
CH2O+O2 叶绿素
➢ CO2浓度高低直接影响地表温度。
14
(3)N2的生态作用
➢ N是构成生命物质(蛋白质)的最基本成分。
植物N来源:硝态氮、氨态氮
——生物固氮、雷电、火山爆发、生物分解等自 然途径
——工业固氮:
15
生态作用:
——在一定范围内,增施氮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氮过多,大量氮沉积在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中,
工业生产(46)和交通运输(51),汽车尾气 是二氧化氮的主要来源。 ➢ 危害: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危害不大,但当它转 化为二氧化氮时就具有和二氧化硫相似的腐蚀与 生理刺激作用。
7
碳氧化物:
➢ 主要成分:CO和CO2在自然情况下浓度很小,
在污染地区浓度可高达数倍。
➢ 来源:主要是汽车尾气所致。 ➢ 危害:CO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比氧化强200倍。
21
硫酸烟雾也称为伦敦烟雾,因为其最早发生在英国伦敦。它主要是由于燃煤 而排放出来的SO2,颗粒物以及由SO2氧化所形成的硫酸盐颗粒物所造成的大 气污染现象。 从化学上看是还原型烟雾, 这种污染一般发生在冬季、气温低、湿度高和日光弱的天气条件下。 硫酸烟雾形成过程中,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氧化反应主要靠雾滴中锰、 铁、氨的催化氧化过程。
➢ 气溶胶:粒径<1um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物,当 其悬浮在气体中时。——烟
➢ 雾:粒径1~100um的液滴
➢ 霾:
10
➢颗粒状污染物在空中散射和吸收阳光,使能见 度降低,夏季达1/3,冬季达2/3;并使地面 的阳光辐射减少,城市接受的阳光辐射平均少于 农村15-20%。 ➢ 粉尘颗粒是水分和有毒气体凝结的核心,形成城 市雾,影响呼吸,引发加剧支气管和肺部疾病。 ➢ 飘尘表面带有致癌性很强的化合物。

《园林生态学》教学大纲

《园林生态学》教学大纲

《园林生态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B1011118适用专业:园林课程性质:专业课开课学期:第5学期总学时:40学时教学时数:理论课40学时一、编写说明1、课程简介:主要授课内容是园林植物与城市环境及生态因子的关系;植物群落结构;植物群落动态;植物群落类型与分布;生态系统概述;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生态;城市生态评价与管理。

2、地位和任务:课程从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出发,将城市环境特点、城市植被的特点与功能、城市生态系统、景观生态及生态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知识介绍给学生,为学生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生态学基础知识,使其在园林生产实际中树立生态意识、增强生态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为生态园林、园林城市以及生态城市的建设服务。

3、总体要求:使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对园林植物和各生态因子的关系有较深印象;掌握各种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系统内能量的循环流动规律;掌握植物群落的类型、植物群落的演替成因和演替类型及群落分布规律;初步认识景观生态学中的各景观基本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在从事园林园艺工作中的生态意识,把生态学作为一个方面来考虑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相关课程有《森林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农田生态学》等。

5、修订依据:本教学大纲根据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园林专业的教学计划编写。

二、教学大纲内容绪论1、教学目的:通过对此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生态学的发展过程发展阶段,掌握生态学的一些基本定义及其研究对象,介绍园林生态学研究的几个重要方面。

2、教学内容:(1)生态学的概念(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与生态学分之(3)生态学几个发展时期(4)城市化与现代园林的发展(5)园林生态学概况3、本章的基本要求:掌握生态学几个基本概念及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了解生态学的几个发展时期及现代园林的发展,初步认识园林生态学。

4、教学重点与难点:生态学的基本定义和研究对象。

04大气与园林植物

04大气与园林植物
安康学院
34
第一阶段 书面作业
• 24页,第 2 题,第 3 题 • 43页,第 1 题,第 6 题 • 86页,第 4 题
• 117页,第 5 题 • 下周上课时,交作业。
安康学院
课间休息
2019年3月26,28日
安康学院
安康学院
16
园林植物减弱噪音作用
• 城市噪音标准: • 居住小区:白天55分贝,夜晚45分贝 • 城市干线:白天70分贝,夜晚55分贝 • 高大树冠、分枝多、叶茂密与低树冠植物相配 • 乔木+灌木10 – 15 m,间隔10 m,林带10 m • 交替林带与空地配置,减弱效果好 • 汽车胎噪、震动噪音,配常绿灌木 + 乔木。
04大气与园林植物
2
太阳热能
大气圈的构成
平流层
紫外线
对流层
生物圈
安康学院
3
大气的组成分
• 氮气:78.08%,生命物质的基本组成分 • 固氮——植物营养的主要来源,硝态、铵态氮 • 氧气:20.1%,生命能量代谢的主要物质 • 造氧——植物光合代谢产物,氧气来源 • 二氧化碳气:0.035% • 碳——植物的碳源,大气保温层。
• 三级标准制度: • 抗性弱——易受污染伤害,受害后难以恢复 •抗性中等——能够承受一定污染伤害,恢复慢 • 抗性强——只受轻微伤害,污染停止后易恢复 • 常见园林植物抗性表 • 抗二氧化硫SO2、抗氯气Cl2、抗氟化氢气HF • 抗臭氧O3。
安康学院
13
园林植物大气污染监测法
• 早期使用生物监测法 • 监测指示植物——种植污染敏感植物 • 污染区植物调查——调查受损状况,比较 • 地衣苔藓监测——地衣苔藓,高度敏感 • 现在使用仪器自动监测 • 日常监测、重点监测、污染区监测 • 联网监测、扩散监测、来源监测、滞留监测。

《园林植物环境与栽培》课程标准

《园林植物环境与栽培》课程标准

《园林植物环境与栽培》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园林植物环境与栽培二、适用专业园林绿化(011600)、园林技术(011500)、设施农业生产技术(010100)、现代农艺技术(010200)、休闲农业经营(010300)、循环农业与再生资源利用(010400)、植物保护(010600)、现代园艺技术(010700)、现代林业技术(011300)、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011400)三、学时与学分108学时,6学分四、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中等职业学校园林绿化、园林技术、现代园艺技术等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对园林植物环境与栽培等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知识;掌握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了解园林植物基本的繁殖方法、露地和保护地栽培的基本方法,掌握土壤培肥、科学用水、合理施肥,光能利用、温度调控、苗木繁殖等基本知识与技能,形成在生产实践中能根据植物生长发育特点对露地、保护地植物的合理配置和栽培管护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客观求实的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互助合作的工作作风,具备服务意识、职业规范意识、安全意识、审美意识、生态保护意识等职业素养。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园林植物识别》,后续或者同期开设的课程有《花卉生产技术》《园林制图》等核心课程,以及《盆景制作》《园林规划设计》等专业方向课程,为后续学习专业方向课程奠定基础,提供学习支撑。

五、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达成如下的职业素养、知识、技能目标:(一)素养目标1.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2.具备吃苦耐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工作态度;3.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协作、沟通、组织管理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4.具有根据项目或工作任务,制定目标、计划,分析和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5.具有收集、检索、信息查询和整理资料获取资源、自主学习、迁移创新的能力。

(二)知识目标1.了解园林植物环境与栽培的关系的基本要求;2.掌握植物的生长发育的基本原理与技术;3.了解园林植物栽培与科学用水、温度调控、农业气象等相关技术;4.掌握园林植物栽培与光能利用等技能;5.掌握园林植物栽培与土壤培肥等技术、原理与方法;6.掌握不同类型土壤的调节方法和肥料的鉴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