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理解性默写

”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两句来表达过
”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
”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
”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理解性默写
●1.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表达出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而御六气之辩”。 ● 4.《逍遥游》中庄子认为修养最高的人应该达到的境界的三句是“
● 5.《逍遥游》中“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两句写出了小年的短暂的寿命。
● 6.《逍遥游》中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两句是“
”
● 7.逍遥游中用“ 待的大与小。
”两句写出了水与舟的关系表明了有所
● 8.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
,
”。
●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
,
”。
● 3..《逍遥游》中真正的无所待即无所凭借应该达到时空无际的境界的两句是
“
,
”。
● 4.《逍遥游》中庄子认为修养最高的人应该达到的境界的三句是
“ ,,
”。
● 5.《逍遥游》中“
,
”两句写出了小年的短暂的寿命。
● 6.《逍遥游》中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两句是“
”。
● 13.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
句子分别是:“
”。
●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 “___使__秦_复__爱__六_国__之__人___ ,____则_递__三__世_可__至__万__世_而__为__君___ ,___谁__得_而__族__灭_也__?”)
高中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题精选 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题精选附答案1.《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身欲言而语止,心欲辩而辩忘。
”2.《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昔三百余岁,XXX断续;今五十余岁,诗赋已成章。
”3.《归去来兮辞》诗中XXX用“羡余昔之可怜,一旦俯首皆白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4.《归去来兮辞》用“家书抵万金,但数十来纸;巧言令色,买卖千万贯。
”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5.《归去来兮辞》写XXX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6.《归去来兮辞》中写XXX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形得到了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7.《归去来兮辞》中XXX用“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山岛稍霁。
”两句用自然的形象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仕,对XXX道路做了适当的总结。
8.《归去来兮辞》中XXX回到田园中谈及劳动的内容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9.《归去来兮辞》诗中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10.《归去来兮辞》中XXX“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11.《归去来兮辞》中XXX用“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12.《滕王阁序》当中用“登高望远,自以为是,眺望山河,瞻仰灵异,俯视人文,观览胜景。
”写出了秋天的山水美景。
13.《滕王阁序》中用“登封市饶颜色,鸡栖几度偏逢。
”,“黄发垂髫,少无适俗韵;性本爽直,情转深沉绵。
”写出了滕王阁的高峻色彩和宏伟气势。
14.在《滕王阁序》中,作者写道:“洪州之地,涌泉为竹,名流所居。
”描述了洪州地区名门望族众多的情况。
15.作者在《滕王阁序》中运用“秋水秋空,萧瑟万古之音;九华帐里梦魂惊,沧海月明珠有泪”的描写手法,将秋景与孤鹜融为一体。
必修五理解性名句默写

必修五名句默写1.《归去来兮辞》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和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含义相同的两句诗是,。
2.《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
”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3.《归去来兮辞》用“,。
”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4.《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描写,且表现陶渊明高洁情趣的句子是,。
5.《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心得到了得到很大的安慰,表现他精神上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清贫,表现其淡泊明志的句子“,。
”6.《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两句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7.《归去来兮辞》诗中用“,”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8.《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9.《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10.《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表现作者归心似箭的两句“,11.《归去来兮辞》中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
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12.《归去来兮辞》中“,。
”两句写天色已晚,作者流连忘返,因为作者想借孤松以咏怀,喻自己卓然独立的坚贞气节。
13.《归去来兮辞》中“,”两句写妻子没有出来迎接,但比谁都盛情,准备了丰盛的酒菜,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14.《归去来兮辞》表现诗人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15.《归去来兮辞》中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现自己快然自足于隐居生活,与亲戚们愉快地谈心,怡然自得地读书弹琴的句子是:,16.《滕王阁序》中用“,。
”写出了秋天的山水美景,被称为“写尽九月之景”。
17.《滕王阁序》中写描写当地繁华富庶,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是“,,,。
必修5理解性默写(精选校对打印版)

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精选默写答案:1. 既自以心为形役2.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3.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4.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5.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6.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7.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8.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9.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10.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1.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12.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13.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14.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15.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6.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17.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8.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19. 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0.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21.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2.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23.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24.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5.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6.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27.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28.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29.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0.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1.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32.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3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5.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36.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7.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38.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39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40.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4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4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43.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44.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45.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高中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题.doc

实用文档高中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题精选《归去来兮辞》1 、( 2015 山东)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2 、( 2015 重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的一句是“”。
3 、( 2011 四川)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里写自己回乡后喜话家常、以琴书为伴的句子是:,。
4 、《归去来兮辞》中体现诗人急于归家的热切细节:,。
5 、表示要随顺死生变化,一切听其自然,乐天知命的两句是:,!6 、写初见家门时欢欣雀跃之态的两句:,。
7 、写作者饮酒开怀,视庭柯怡然自乐的两句是:,。
8 、认识到仕途即迷途,幸而践之未远,回头不迟的两句是,。
9 、“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
《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
10 、《归去来兮辞》中诗人用“,” 来表现山野的宁静与恬淡,用“,”来强调自然的生机,让自然田园倍添诗情画意。
11 、《归去来兮辞》诗中用“,”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陈情表》1. 《陈情表》中总写自己命运坎坷的句子是: ,。
2.《陈情表》中表现作者内外无亲的句子:,。
3. 《陈情表》中李密用“,”两句要求晋武帝的怜悯他的现状并准许他的要求。
4. 《陈情表》中抒写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情深意重、感人至深的句子是:,;,。
5. 《陈情表》中通过对比说明尽孝时短,尽忠时长的句子是:,。
6. 《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为喻,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7.《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恩德的句子是:,_。
《滕王阁序》1 、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 、王勃的《滕王阁序》被誉为千古奇文,“,___;,”赞美了滕王阁所在地物珍人杰,钟灵毓秀的特点。
3 、《滕王阁序》中“,”两句描写了夕阳西下、渔歌悠扬的景象。
必修五答案版理解性默写

《回去来兮辞》1.陶渊明《回去来兮辞》起笔二句“回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神往。
2.我们常常用陶渊明《回去来兮辞》中“悟过去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两句来表达过去不行挽回,将来则可掌握。
3.陶渊明《回去来兮辞》中“问征夫从前路,恨晨曦之熹微”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曦轻微,不见前路,表现作者归心似箭。
4.陶渊明《回去来兮辞》中“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不时抬头眺望,畅享自然景色。
5.陶渊明《回去来兮辞》中“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服从愿望而行?6.陶渊明《回去来兮辞》中回首当初为了糊口而出仕,现在感觉悲痛,自责之词是:既自以心为形役,奚难过而独悲?7.陶渊明在《回去来兮辞》中以为自己走着迷路还不太远的自恕自慰之词是:实迷路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8.《回去来兮辞》表现陶渊明在回家途中,自己挣脱约束,重返自然的高兴愉快心情的句子是: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9.《回去来兮辞》中“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两句写作者在庭园中的漫步,情况交融,作者似已悠闲与自然融为一体,悠闲地享受涉及庭园的乐趣。
10.《回去来兮辞》中“云没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没心,现在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
11.《回去来兮辞》中“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两句写天气已晚,作者还手抚孤松不肯离开,12.《回去来兮辞》中写诗人驾车出游。
表现出游方式的句子是: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表现游览经过的句子是:既窈窕以寻壑,亦曲折而经丘。
表现游中所见的句子是: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表现游中所感的句子是: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13.《回去来兮辞》中写诗人自己问自己为何心神不宁,不知道要到哪儿去,表现诗人不苛求荣华与仙境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荣华非吾愿,帝乡不行期。
14《. 回去来兮辞》中描绘作者爬山临河长啸赋诗的诗句是15.《回去来兮辞》中“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数复奚疑!“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高中语文必修五理解性名句默写试卷、答案

《归去来兮辞》情景默写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表现作者归心似箭。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6、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悲哀,自责之词是: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7、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认为自己走入迷途还不太远的自恕自慰之词是: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8、《归去来兮辞》表现陶渊明在回家途中,自己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心情的句子是: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9、《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10、《归去来兮辞》中“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
11、《归去来兮辞》中“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两句写作者在庭园中的散步,情景交融,作者似已悠然与自然融为一体,悠然地享受涉足庭园的乐趣。
12、《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
13、《归去来兮辞》中“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两句写天色已晚,作者还手抚孤松不愿离去,因为作者想借孤松以咏怀,喻自己卓然独立的坚贞气节。
14、《归去来兮辞》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两句写作者辞官归家,让他激动而神往,质本洁来还洁去,菊前松下才是他孤洁灵魂的栖所。
语文必修5理解性默写

必修五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必修五文言文默写答案1.《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
”既自以心为形役2.《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3.《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
”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4.《归去来兮辞》用“,。
”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5.《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6.《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心得到了得到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7.《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两句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8.《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田园中谈及劳动的内容是“,。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9.《归去来兮辞》诗中用“,。
”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10.《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1.《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12.《滕王阁序》中用“,。
”写出了秋天的山水美景。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13.《滕王阁序》中用“,。
,。
”写出了滕王阁的高峻色彩的宏伟气势。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14.《滕王阁序》中写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是“,。
”。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15.《滕王阁序》中作者用“,。
”写出了秋水秋空和秋景与孤鹜浑然一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6.《滕王阁序》中“,。
,。
”写出了人与鸟的相互映衬自然美与生活美的和谐共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逍遥游》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 并列举了三类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 问的两句是: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 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
4、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6、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 阳之浦。
7、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2、屈原采用由浅入深的方式,借世间常理表明自身 对理想志向的坚定态度。表明保持洁净之身的句子是__ ___,_____?表明保持高洁品质句子是____ _,_____?
3、渔父具有灵活的处世观,当尘世污浊,世人迷醉 时,他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 _____?借水的清浊表达灵活处世的语句是____ _,_____,_____,_____。
1、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2、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 5、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 浪形骸之外 6、当其欣于所欲,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 之将至
《滕王阁序》
1、文中着力描写深秋山水景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1、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 倩疏林挂住斜晖。
2、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 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3、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 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4、《长亭送别》中借凄凉秋景抒写离愁别恨的语句是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2.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 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事物也需要依凭外物与大鹏鸟 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临别时崔莺莺因相思煎熬而致形 体消瘦的语句是听得到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 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6、描写项脊轩庭院四周月夜美景的语句是三五之夜, 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报任安书》默写
1、司马迁在文中对生死观的阐述是_____,_ ____,_____,_____。
3、渔父具有灵活的处世观,当尘世污浊,世人迷 醉时,他的观点是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 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借水的清浊表达灵活处世的 语句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 濯吾足 。
《逍遥游》
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 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 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9、爽籁发而清风生,______________ 。
10、酌贪泉而觉爽,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 ,桑榆非晚
12、_____________,等终军之弱冠
13、_____________,珠帘暮卷西山雨。
14、_______________,物换星移几度秋。
4、李密谈及母孙二人生死相依的语句是 臣无祖母,无 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5、作者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乌鸟私 情,愿乞终养 ”。
6、文章结尾用“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来表明自己 的忠贞之情。
7、李密形象表明自己是否应诏,进退两难的句子是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兰亭集序》
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气候宜 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_________ , _________ 。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 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 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 并列举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 名。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 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 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 非之而不加沮。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 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 大鹏鸟的句子是: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
《陈情表》
1、表明家门冷落,人丁稀少,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子
嗣的句子是 , ; , 。
2、形象刻画自己缺亲无故、孤单无依的句子
是
,
;
,
。
3、陈情表文笔简洁流畅,语言生动,
用
,
,
,
形容祖母垂危之状。
4、李密谈及母孙二人生死相依的语句是
_,
;
,。
,。
5、作者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 , 。
6、文章结尾用“
1、司马迁在文中对生死观的阐述是人固有一死,或 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2、司马迁谈到《史记》的成书目的是亦欲以究天人 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不可胜计,唯倜傥非常之人 称焉 。
4、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5、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 来者。
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待的句子是抟扶 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 “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事物也需要依凭外物与大 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 凭借的句子是: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 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 是: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 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 故夫知效一官, 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3.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 用了一句来批评: _________,_________。
4、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之后,眼 力舒展,胸怀开畅,极尽视听的乐趣的语句是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7、王勃借用汉武帝宣室召见贾谊的典故,表达自己怀 才不遇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借用冯唐、 李广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两句是:“_______, ____________”。
8、王羲之记述兰亭集会盛况是:“群贤毕至,少长咸 集。”王勃也记叙了滕王阁集会的盛况:“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8、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9、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 遏。
10、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
11、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长亭送别》《项脊轩志》默写
1、____,怨归去得疾。____,____。 2、____,疏林不做美,____。____,_ ____。 3、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____,____。 4、《长亭送别》中借凄凉秋景抒写离愁别恨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5、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临别时崔莺莺因相思煎熬而致形 体消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 _。 6、描写项脊轩庭院四周月夜美景的语句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司马迁谈到《史记》的成书目的是_____, _____,_____。
3、_____,不可胜计,_____。 4、_____,礼不下庶人。 5、此人皆意有所郁结,_____,_____, 思来者。 6、《诗》三百篇 ,_____。 7、盖_____,仲尼厄而作《春秋》;____ _,_____;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8、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静结合,声 色结合,描绘了一幅晚霞之中绝美的秋江暮色图。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 人悠扬的歌声与空中大雁清脆的叫声交织成动人的交响 曲,构成一幅人与自然的和美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