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变量之间的关系导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变量之间的关系导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变量之间的关系导学案

第四章变量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获得探索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什么是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并能举出反映变量之间关系的例子。

3.能从表格中获得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能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表格中的资料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预测。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

【学习重难点】重点:能从表格的数据中分清什么是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以及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情况。

难点:对表格所表达的两个变量关系的理解。

【学习过程】

模块一预习反馈

一、学习准备

1.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中,很多东西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你能从生活中举出一些发生变化的例子吗?

二、教材精读

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支撑物高度为70厘米时,小车下滑时间是多少?

(2)如果用h表示支撑物高度,t表示小车下滑时间,随着h逐渐变大,t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3)h每增加10厘米,t的变化情况相同吗?

(4)估计当h=110厘米时,t的值是多少,你是怎样估计的?

(5)随着支撑物高度h的变化,还有哪些量发生变化?哪些量始终不发生变化?

在“小车下滑的过程”中:支撑物的高度h和小车下滑的时间t都在变化,它们都是。其中小车下滑的时间t随支撑物的高度h的变化而变化。支撑物的高度h是,小车下滑的时间t是。

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小车下滑的距离(木板的长度)一直变化。像这种在变化过程中的量叫做。

2.我国从1949年到1999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如下(精确到0.01亿):

(1)如果用x 表示时间,y 表示我国人口总数,那么随着x 的变化,y 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2)X 和y 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3)从1949年起,时间每向后推移10年,我国人口是怎样的变化?

(4)你能根据此表格预测2009年时我国人口将会是多少?

在“人口统计数据”中:时间和人口数都在变化,它们都是 。其中人口数随时间的

变化而变化。时间是 ,人口数是 。

归纳:借助表格,我们可以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模块二 合作探究

1.研究表明,当每公顷钾肥和磷肥的施用量一定时,土豆的产量与氮肥的施用量有如下关系:

(1)上表反映了

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当氮肥的施用量是101千克/公顷时,土豆的产量是多少?如果不施氮肥呢?

(3)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氮肥的施用量是多少时比较适宜?说说你的理由。

(4)粗略说一说氮肥的施用量对土豆产量的影响。

模块三 形成提升

某电影院地面的一部分是扇形,座位按下列方式设置: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第5排、第6排各有多少个座位?

(3)第n 排有多少个 座位?请说明你的理由。

模块四 小结反思

一、本课知识

1. 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不断变化的量,叫做 ;如果一个

变量y 随另一个变量x 的变化而变化,则把x 叫做 ,y 叫做 。即先发

生变化的量叫做 ,后发生变化或者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量叫做 。

2.常量: 。

二、我的困惑;

72

68 64 60 座位数 4 3 2 1 排数

第二节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某些图形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发展符号感。

2、能根据具体情景,用关系式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3、能根据关系式求值,初步体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数值对应关系。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

【学习重难点】重点: 1、找问题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2、根据关系式找自变量和因变量

之间的对应关系。

难点:根据关系式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学习过程】

模块一预习反馈

一、学习准备

(1)如果△ABC的底边长为a,高为h,那么面积S△ABC=____ ____.

(2)如果梯形的上底、下底长分别为a、b,高为h,那么面积S梯形=_________

(3)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 ,高为h ,面积S圆柱=_____________V圆柱=__________;

二、教材精读

1.如图所示,△ABC底边BC上的高是6厘米.当三角形的顶点C沿底边所在直线向点B运动时,三角形的面积发生了变化.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

_______.

(2)如果三角形的底边长为x (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y (厘

米2)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当底边长从12厘米变化到3厘

米时,三角形的面积

从________厘米2变化到_______厘米2.

归纳: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另一种方法:利用。我们可以根据任何一个的值求出相应的应变量的。

2.如图所示,圆锥的高是4厘米,当圆锥的底面半径由小到大变化时,圆锥的体积也随之而发生了变化。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__,

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

(2)如果圆锥底面半径为r (厘米),那么圆锥的体积V(厘米3)与

r 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

(3)当底面半径由1 厘米变化到10厘米时,圆锥的体积由______

厘米3变化到______厘米3.

模块二合作探究

3.如图所示,长方形的长为12,宽为x,则

(1)若设长方形的面积S,则面积S与宽x之间有什么关系?

(2)若用C表示长方形的周长,则周长C与宽x之间有什么关系?

(3)当x增加一倍时,长方形的面积S 是如何变化的?周长C又是如何变化的?说一说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模块三形成提升

1、某种长途收费方式为按时收费,前3分钟收费1.8元,

以后每加一分钟收费1元,求:

(1)当时间t 3分钟时的费y (元)与t (分)

之间的关系.

(2)计算当时间分别为5分、10分、30分、50分的费。

2.(1)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用关系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其中的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关系式中,耗电量每增加1 KW·h,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___________。当耗电量从1 KW·h增加到100 KW·h时,二氧化碳排放量从_______增加到_____________。

模块四小结反思

一、本课知识

1.会用关系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能利用关系式求值。

二、我的困惑:

第三节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1)

【学习目标】

1. 经历从图象中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

2.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图象上的点所表示的意义。

3. 能从图象中获取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

【学习重难点】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图象上的点所表示的意义。

并能从图象中获取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

难点:能从图象中获取变量间关系的信息,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学习过程】

模块一预习反馈

一、学习准备

1.收集一个图像

二、教材精读

1.温度的变化,是人们经常谈论的问题,请根据图形,回答下列各题:

(1)上午9时的温度是多少?12时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天最高温度是多少?是在几时达到的?最低温度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大?从最低温到最高温度经历了多长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什么时间围温度在上升?在什么时间围温度在下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的A点表示是什么?B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能预测次日凌晨1时的温度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又一种方法: .这一方法的特点:

注意事项:在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方向的数轴(称为横轴)上的点表示。用竖直方向的数轴(称为)上的点表示。

模块二合作探究

沙漠之舟——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1)一天中,骆驼的体温的变化围是?体温从最低上升到最高需要多少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16时到24时,骆驼的体温下降了多少?

(3)在什么时间围骆驼的体温在上升?什么时间围骆驼的体温在下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看出第二天8时骆驼的体温与第一天8时有什么关系吗?其他时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点表示的是什么?还有几时的温度与A点所表示的温度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骆驼的趣事?与同伴进行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模块三形成提升

1. 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水中不断加盐粉末同时加以搅拌,能正确加入的食盐量W与所得溶液质量分数(质量分数是指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关系的图像是图中的()

2. 如

图,向高为H的圆柱形空水瓶中注入水,表示注水量y与水深x的关系的图像是图中的()

3.某农民带了若干千克自产的土豆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些零用钱备用,如用y表示该农民身上的总钱数(元),x表示所售出的土豆的重量(千克),如图所示,结合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农民自带的零钱是_______元;

(2)降价前他每千克土豆的出售价是_______元;

(3)降价后他按每千克0.4元将剩余的土豆售完,

这时他手中的钱(含备用零钱)是26元,问他一共带了 ________千克土豆。

模块四小结反思

一、本课知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