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区安全管理制度(精编版)

氨区安全管理制度(精编版)
氨区安全管理制度(精编版)

氨区安全管理制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氨区安全管理制度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1、严格遵守《氨区门禁管理制度》, 对不服从氨区值班员管理的人员有权拒绝入内或是劝其离开。

2、氨区区域门口贴有明显的危险品提示标志和相关注意事项。氨区内禁止无阻火器的车辆进入。

3、进入氨区检修需要动火时, 必须办理“一级动火工作票”, 并对工作区域氨气含量进行测定, 氨含量必须小于20ppm。

4、氨区防爆区域内所有设备必须采用防爆型设计, 操作工具必须使用铜制工具或涂抹黄油的钢制工具。

5、进入氨区巡视时应佩戴酸式口罩、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鞋并随身携带防毒面具和便携式氨检漏仪。

6、进入氨区进行正常操作应正确佩戴佩戴防毒面具、防护眼镜、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鞋。并随身携带便携式检漏仪,有专人监护。

7、进入氨区进行卸氨操作时应佩戴防毒面具、防护眼镜、防酸碱橡胶手套, 穿防酸碱橡胶雨靴、防静电工作服并有专人监护。且站在上风口。

8、进入氨区进行事故处理时应佩戴正压式呼吸器, 穿防化服并有专人监护。且站在上风口。

9、应避免氨与氧化剂、酸类、卤素等接触。

10、使用的储罐最高液位夏天时不得超过罐容积的70%, 冬天时不得超过罐容积的75%, 罐内压力应低于1.4MPa, 温度在40℃以下。

11、氨区内配置安全防护用品, 由氨区值班员负责其有效性和完整性, 防护用品包括:正压式呼吸器、防毒面具、吸氧器、淋浴器、防化服、防酸碱橡胶手套、防酸碱橡胶雨靴、防酸碱口罩、防护眼镜, 2%稀硼酸溶液。

12、液氨罐区消防通道必须保持畅通, 氨区院内及卸氨区严禁堆放其它易燃物品。

13、针对液氨的特殊性和在充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害, 必须系统预防液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伤害、环境污染、腐蚀及火灾危害, 制定液氨泄漏及着火爆炸等相关事故预案,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

14、液氨报警装置警示超标报警时, 值班员应及时穿戴好防护用具, 及时启动喷淋装置, 向上级领导汇报, 在有监护人的情况下进入现场查明原因, 严禁一人单独进入发出超标报警区域。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隔绝处理, 并向车间领导汇报, 联系检修处理。

氨区内的消防设施、器材必须保证有效、完好, 任何人员禁止挪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