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子石化爆炸事故
独山子石化分公司“1.17”伤亡事故

The best investment is to invest in yourself, because this is the only investment that you can be sure of earning
without losing money.勤学乐施天天向上(页眉可删)
独山子石化分公司“1.17”伤亡事
故
2007年1月17日,独山子石化分公司铁管处在南站跨铁路灯桥进行更换故障灯作业过程中,发生一起高空坠落亡人事故。
一、事故经过
1月17日,独山子石化分公司铁管处电务段开具高空作业票,更换南站灯桥的5个故障灯。
15时30分,电工殷某(男,44岁,电工)佩戴防护用品从西侧登桥作业(该灯桥全长52米,宽82厘米,距地面高度14米,桥横梁防护栏高度为1.5米,横跨七股铁道,灯桥东西两侧距末端3米处各设计有爬梯方孔洞一个,孔洞尺寸为82x50厘米,人员作业爬梯在灯桥西侧)。
电务段电工李某和南站货检员杨某在地面进行监护,殷某从西向东依次换灯,于16时30分左右更换完处于灯桥最东端故障灯,并在灯桥东端要求通电试灯。
试灯完毕后,殷某从桥东端往西折回时,从距东端3米处的爬梯预留孔洞坠地,当场死亡。
二、原因分析
1、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基层单位存在安全工作不落实。
2、现场存在安全隐患,预留孔洞没有任何安全防护措施。
独山子石化公司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独山子石化公司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独山子石化公司二〇〇八年六月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保护独山子石化公司员工、相关方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护环境、减少财产损失,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事件,根据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编制本专项预案。
本预案主要包括总则、应急事件和应急预案体系、应急准备、应急响应、现场恢复等内容。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应对突发重大事件(事故)管理办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应急预案编制通则》《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集团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独山子石化公司《应急管理规定》独山子石化公司《突发性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3 危险性分析独山子石化公司以下装置或区域为公司级重点火灾、爆炸要害部位,当发生火灾、爆炸时,极易产生特别严重伤害和损失:——炼油厂各生产装置;——炼油厂罐区;——乙烯厂生产装置;——乙烯厂罐区(包括油罐区何球罐区);——乙烯厂TEAL区(两聚);——乙烯厂轻烃卸车场;——原油、成品油装卸栈桥;——铁路物资专用线;1.4 应急工作原则1.4.1 以人为本,关爱生命。
抢救员工生命为第一位,做到先抢救人员、保护环境,后抢救生产设施;同时疏散无关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所有应急人员应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处理事故。
1.4.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所有应急人员必须服从统一指挥,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充分发挥各专业应急机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快速控制事态,将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1.4.3 预防为主,隔离为先。
高度重视安全隐患的评估治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做好应对应急事件的各项准备。
出现应急事件时,彻底切断工艺物料来源是处理事故、防止事态扩大的首要原则。
石化行业安全生产事故案例

他们错在哪里?
建议: (1)动火前必须办理用火作业票。 (2)罐必须清洗置换彻底。 (3)测爆合格后方可动火。
案例四 2003年12月23日重庆井喷事故。 2003年12月23日21时57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钻井二公司川钻12队承钻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罗家16H井发生一起井喷特大事故,造成243人死亡(职工2人,当地群众241人),直接经济损失9262.71万元。
4、其它 (1)输送系统与储存系统的设备、容器必须接地,接地点必须均布,间距不得大于18m。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0Ω。接地引下线必须采用断接卡连接方式,断接卡的接触电阻不得大于0.03Ω。断接卡必须用2个大于M10的螺栓连接。 (2)输送系统与储存系统的所有管线必须接地。所有的法兰、阀门必须进行跨接,跨接电阻应小于0.03Ω。 (3)必须保证脱气系统的脱挥率,避免罐内出现大量可燃气脱挥现象。 (4)经常检查料仓及其它容器设备的过滤器,坚决避免过滤器堵塞现象。 (5)布袋过滤器必须是防静电过滤器,用于布袋固定的金属紧箍必须接地。 (6)输送管道内不得有毛刺、突出物。 (7)各种临时接料口下部接料容器必须接地,不准使用不接地的金属容器或绝缘容器接料。 (8)粉体物料包装口应安装离子风静电消电器。 (9)当停止粉体料仓(罐)进料时,不得停止进入料仓(罐)输送风量和松动风量。 (10)料仓内壁不得涂有绝缘性涂层。 (11)操作人员在料仓(罐)内外进行各种操作时必须穿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工作鞋,防止人体静电放电引燃可燃粉尘。 (12)清理料仓(罐)时,一定要使用防爆工具,杜绝使用非防爆工具进行清理。
中国石油事故案例
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回顾事故案例 牢记事故教训 消除安全隐患 确保安全生产
危化品-典型事故案例

案例6:
上海 远大化工爆炸1人死亡 2006年7月28日
地处上海市宝山区的远大化工有限公司发生双氧水生产装 置爆炸事故,致1人死亡,多人受伤。 据事故联合调查组的初步原因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双 氧水直接接触碱液(高位集料槽中含有双氧水溶液的工作液沿 唯一管道排入循环工作液贮槽,加之系统严重异常导致含碱液 的工作液进入该设备,导致爆炸)。
景。
悲 哀 伤残、生命和财产损失的高 其 不 幸 事故,事过境迁,回顾反思, 付出了以鲜血、 事故,事过境迁,回顾反思, 付出了以鲜血、伤残、 怒 斥 其 事 实 昂代价。 昂代价。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亡羊补牢取 为时不晚 , 汲 , 其 教 训 事故教训是宝贵财富,不遗忘, 事故教训是宝贵财富,不遗忘!要汲取
二、事故发生后,采用向设备内直接充灌纯氧的应急救援方法,应 事故发生后,采用向设备内直接充灌纯氧的应急救援方法, 当慎重,当心次生事故! 当慎重,当心次生事故!
案例2:
上海 丙烯酸储罐爆炸 2006年11月13日
10月31日,上海华谊丙烯酸有限公司丙烯 酸装置停车检修,T4204B丙烯酸储罐温度自11 月3日起从25℃渐升至75℃,于11月13日3:50发 生爆炸,罐顶15块碎片炸飞,罐壁内凹。
四是监管手段不适应 监管队伍组织建设、业务建设、作风建设、装备建设
等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监管难以做到全面科学。
案例5:
江苏·射阳 化工厂爆炸22人死亡 2006年7月28日
江苏省射阳氟源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致 22 人死亡,29 人受伤,其中5人重伤,7000余 名群众被紧急疏散,直接经济损失1938.55万元。
•
根据目前事故初步调查的情况,该事故暴露出河北克尔公司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装置本质安全水平低、工厂布局不合理。装置自动化程度低,反应温度缺乏有效、 快捷的控制手段;加料、出料、冷却等作业均需人工操作,现场操作人员多。一车间 与二车间厂房均采用框架砖混结构,同向相距约25米布置,且中间建有硫酸储罐。一 车间爆炸后波及到二车间,造成厂房损毁和重大人员伤亡。 二是企业安全管理不 严格,变更管理处于失控状态。河北克尔公司在没有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的情况下,擅 自改变生产原料、改造导热油系统,将导热油最高控制温度从210℃提高到255℃。 三是车间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专业素质低。包括车间主任在内的绝大部分员工为初中 文化水平,对化工生产的特点认识不足、理解不透,处理异常情况能力低,不能适应 化工安全生产的需要。 四是厂区内边生产,边建设。事故企业边生产,边施工建 设,厂区作业单位多、人员多,加剧了事故的伤亡程度。 五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不认真。2011年6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布了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对重 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在隐患排查治理 工作中将其作为重点进行排查,切实消除安全隐患。但从此次事故的初步调查情况来 看,该企业在隐患排查中没有发现生产工艺所固有的安全隐患和变更生产原料、提高 导热油最高控制温度等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对此国家安监总局要求,各地认真吸 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并请各省级安全监管局于2012年5月 1日前将对涉及爆炸性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开展专项安全检查的情况上报国家安 全监管总局。 据了解,河北克尔公司系民营企业,成立于2005年 2月。该公司 2009年3月开工建设的年产10000吨恶二嗪、1500吨2-氯-5-氯甲基吡啶、1500吨西林钠、 1000吨N-氰基乙亚胺酸乙酯项目,总投资2.17亿元。公司现有职工351人,2010年9月6 日取得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
某BDO公司乙炔爆炸事故

某BDO公司乙炔爆炸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9年4月29日20时左右(北京时间),在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某BDO公司停车检修期间,由(独山子炼建公司)负责的BDO装置维修的施工现场,在未采取可燃气体分析的情况下,由于现场操作人员未及时发现乙炔气体泄漏,维修人员在使用钻具时产生火花导致乙炔爆燃,致使新疆炼化集团有限公司工人张某受重伤,经抢救无效于4月30日凌晨1时左右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1、检修人员对乙炔性质不够了解,乙炔的爆炸范围广为2.5%-82%,引起爆炸的能量低。
2、违规操作,在使用钻具之前没有做可燃气体分析和开具动火作业票。
3、岗位操作人员巡检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乙炔气体的泄漏。
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增加安全意识和防护。
2、开展安全事故分析会,总结经验,防止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防腐蚀作业常见安全事故及对策

防腐蚀作业常见安全事故及对策防腐蚀作业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危险性都很强的特殊行业。
防腐蚀施工直接使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化学品,具有非常大的安全隐患,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生命和财产安全、环境安全,它既有满足一般施工安全的要求,又要具有一定的化学品安全使用知识,满足防腐蚀业安全的特殊要求。
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之一就在于不了解防腐蚀业的特殊性,没有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程进行操作。
1常见安全事故防腐蚀作业中,常见的安全事故主要有爆炸、火灾、中毒、高空坠落、触电、机械伤害等。
1.1爆炸2006年10月28日,安徽某公司在中石油独山子石化对在建的10万立方米原油储罐进行防腐蚀作业时发生爆炸,造成13人死亡,11人受伤。
事故原因为防腐蚀涂料中的有机溶剂挥发,被电气火花引爆。
2007年7月27日,重庆某公司对一个曾储存国氯酸钠点解液的闲置槽罐内进行防腐处理,5名工人在槽罐内进行防腐蚀作业,引发燃烧爆炸,5名工人均死亡。
事故原因为工人所持工具与罐体接触时产生火星,引燃了罐体内残留的可燃性气体。
1.2火灾2007年11月8日,吉林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在对乙苯装置做防腐保温施工时,乙苯装置导热油发生泄漏,引起火灾,造成4人死亡。
2008年6月25日,某电厂二期脱硫工程烟囱内套筒安装定位工程中,施工人员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引燃玻璃钢内套筒的外保温层和粘接、防腐蚀材料,导致火灾,造成1人死亡,1人失踪。
1.3中毒2007年9月26日,昆明某公司在维修清洗管道时,9人中毒,1人在送到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是管道内通风不够。
2009年7月28日,河南某公司3名工人在北京石景山某污水井中施工时,发生沼气中毒事故。
事故原因是违规操作。
事故发生前,业主方已经给工人准备了水泵,让他们将水抽出来之后再作业,但工人在业主方和施工方领导都不在场的情况下,先后下井,造成中毒。
1.4高空坠落2009年7月18日,河南某公司在承接的石家庄某公司防腐工程作业时,1名作业人员在高空坠落后死亡。
新疆独山子在建原油储罐“”特大爆炸事故

新疆独山子在建原油储罐“10.28”特大爆炸事故2006年10月28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独山子石化分公司在建的10万立方米原油储罐内浮顶隔舱在刷漆防腐作业时发生爆炸。
事故造成13人死亡,6人受轻伤。
一、企业概况该工程是由安徽省防腐工程总公司承包施工。
安徽省防腐工程总公司成立于1989年12月31日,注册资金1500万元,注册经济类型为集体经济;2002年6月28日,获建设部颁发的防腐保温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2004年12月28日,获安徽省建设厅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二、事故经过2006年10月28日,安徽省防腐工程总公司27名施工人员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独山子石化分公司原油储罐浮顶隔舱内进行刷漆作业,其中施工队长、小队长及配料工各1人,其他24人被平均分为4个作业组。
防腐所使用的防锈漆为环氧云铁中间漆,稀料主要成分为苯、甲苯。
当日19时16分,在作业接近结束时,隔舱突然发生爆炸,造成13人死亡、6人轻伤,损毁储罐浮顶面积达850平方米。
三、事故原因1.事故的直接原因:在施工过程中,安徽省防腐工程总公司违规私自更换防锈漆稀料,用含苯及甲苯等挥发性更大的有机溶剂替代原施工方案确定的主要成分为二甲苯、丁醇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在没有采取任何强制通风措施的情况下组织施工,使储罐隔舱内防锈漆和稀料中的有机溶剂挥发、积累达到爆炸极限;施工现场电气线路不符合安全规范要求,使用的行灯和手持照明灯具都没有防爆功能。
电气火花引爆了达到爆炸极限的可燃气体,导致这起特大爆炸事故的发生。
2.事故的间接原因:负责建设工程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存在严重问题。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制定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规程,没有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员,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作业现场管理混乱,在可能形成爆炸性气体的作业场所火种管理不严,使用非防爆照明灯具等电器设备,施工现场还发现有手机、香烟和打火机等物品;且施工组织极不合理,多人同时在一个狭小空间内作业。
新疆独山子在建原油储罐“”特大爆炸事故

新疆独山子在建原油储罐“10.28”特大爆炸事故2006年10月28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独山子石化分公司在建的10万立方米原油储罐内浮顶隔舱在刷漆防腐作业时发生爆炸。
事故造成13人死亡,6人受轻伤。
一、企业概况该工程是由安徽省防腐工程总公司承包施工。
安徽省防腐工程总公司成立于1989年12月31日,注册资金1500万元,注册经济类型为集体经济;2002年6月28日,获建设部颁发的防腐保温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2004年12月28日,获安徽省建设厅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二、事故经过2006年10月28日,安徽省防腐工程总公司27名施工人员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独山子石化分公司原油储罐浮顶隔舱内进行刷漆作业,其中施工队长、小队长及配料工各1人,其他24人被平均分为4个作业组。
防腐所使用的防锈漆为环氧云铁中间漆,稀料主要成分为苯、甲苯。
当日19时16分,在作业接近结束时,隔舱突然发生爆炸,造成13人死亡、6人轻伤,损毁储罐浮顶面积达850平方米。
三、事故原因1.事故的直接原因:在施工过程中,安徽省防腐工程总公司违规私自更换防锈漆稀料,用含苯及甲苯等挥发性更大的有机溶剂替代原施工方案确定的主要成分为二甲苯、丁醇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在没有采取任何强制通风措施的情况下组织施工,使储罐隔舱内防锈漆和稀料中的有机溶剂挥发、积累达到爆炸极限;施工现场电气线路不符合安全规范要求,使用的行灯和手持照明灯具都没有防爆功能。
电气火花引爆了达到爆炸极限的可燃气体,导致这起特大爆炸事故的发生。
2.事故的间接原因:负责建设工程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存在严重问题。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制定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规程,没有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员,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作业现场管理混乱,在可能形成爆炸性气体的作业场所火种管理不严,使用非防爆照明灯具等电器设备,施工现场还发现有手机、香烟和打火机等物品;且施工组织极不合理,多人同时在一个狭小空间内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山子石化爆炸事故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一、事故经过
独山子石化分公司乙烯装置自2002年9月12日开工以来,裂解火炬时有波动。
车间多处排查,判断10-K-201四段出口放火炬仪表调节控制阀(PV12004)可能有内漏。
2002年10月2日下午16时30分至17时15分,经裂解、仪表车间相关技术人员现场检查,认为PV12004确有内漏。
下午17时40分左右,乙烯调度安排调试。
调度中心值班主任、乙烯车间副值班班长、仪表车间2名仪表工,到压缩机房外平台调试PV12004仪表调节阀。
值班主任和副值班班长关闭消音器后手阀,以防裂解气向火炬大量排放,造成分离区进料中断停工。
值班主任调试阀杆行程达到50%后,通知仪表工处理阀杆,10L203消音器突然发生爆裂,喷出的物料随之着火。
车间人员迅速用现场消防设施灭火,石化公司、乙烯厂两级调度随即启动全厂应急系统及公司一级应急预案,消防队17时49分到达现场,18时32分控制住火势,20时5分将火扑灭。
事故造成调度中心值班主任、乙烯车间副值班班长当场死亡,两名仪表工在压缩机房外平台PV12004仪表调节阀南侧被火烧伤,裂解车间操作工在压缩机房外平台北面巡检时,被火灼伤。
事发后,对PV12004仪表调节阀解体检查发现,阀内有电焊条、焊渣等施工残留物。
二、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1)设计单位违反设计规范。
事故调查组查阅设计单位——中国成达化学工程公司设计的PID图,乙烯装置PV12004调节阀及前手阀压力设计是4.03兆帕,阀后压力设计是1.74兆帕。
查设计单线图,PV12004调节阀及前手阀为 4.03兆帕,阀后及后手阀为1.74兆帕,消音器未标注。
2.间接原因:在清理PV12004调节阀时,发现该阀内有电焊条、焊渣等施工残留物,造成该阀关闭不严、内漏。
施工质量存在问题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