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县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湖南省衡阳县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湖南省衡阳县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衡阳县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分值:110分 时量:90分钟

一 选择题 (共12小题,每题4分,1—8题为单选,9—12题为多选,全选对的

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的物理思想与方法对物理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关于物理思想与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 A .质点和点电荷是同一种思想方法 B .重心、总电阻都体现了等效替换的思想

C .加速度、电场强度、电势都是采取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

D .我们所学的概念,诸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就是牛顿首先建立起来的。

2.以从塔顶由静止释放小球A 的时刻为计时零点,t 0时刻又在与小球A 等高的位置处,由静止释放小球B 。若两小球都只受重力作用,设小球B 下落时间为t ,在两小球落地前,两小球间的高度差为Δx ,则

x

t

?-t 0图线为( )

3. 如图所示,竖直墙壁上固定有一个光滑的半圆形支架(AB 为直径),支架上套着一个小球,轻绳的一端悬于P 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已知半圆形支架的半径为R ,轻绳长度为L ,且R

B .F 1 保持不变,F 2先增大后减小

C .F 1 先减小后增大,F 2保持不变

D .F 1 先增大后减小,F 2先减小后增大

4.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v 时发生位移x 1,紧接着速度变化同样的△v 时发生位移x 2,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 A .(△v)2????

??+2111x x B .1

22)(2x x v -? C .(△v)2???? ??-2111x x

D .122)(x x v -? 5.一质量为m 的物块能在倾角为θ的足够长斜面上匀减速下滑.在

初始状态相同及其他条件不变时,只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如图所示,则物块减速到零的时间与不加恒力F 两种情况相

比较将( )

A .变长

B .变短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6.斜面上有m 1和m 2两个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两物体间用一根轻质弹簧连接,恰好能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弹簧的长度大于原长,则μ1<μ2 B .若弹簧的长度小于原长,则μ1<μ2 C .若弹簧的长度大于原长,则μ1>μ2 D .若弹簧的长度等于原长,则μ1>μ2

7.我国高铁技术迅猛发展,现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目前正在修建中的银西高铁,横跨陕

甘宁三省区,根据地形设计一弯道半径为3280m,限定时速为144km/h (此时车轮轮缘不受力)。已知我国的标准轨距为1435mm ,且角度较小时,tan sin θθ=,重力加速度g=10m/s 2,则高速列车在通过此弯道时的外轨超高值为 ( ) A .8cm B .7cm C .9cm D .11.2cm

8.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用两细线悬挂于A 、B 两点,小球可视为质点,水平细线OA 长1L ,倾斜细线OB 长为2L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现两细线均绷紧,小球运动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多少为g ,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剪断OA 现瞬间,小球加速度大小为tan g θ

B. 剪断OB 线后,小球从开始运动至A 点正下方过程中,重力功率最大值为1323

mg gL C. 剪断OB 线瞬间,小球加速度大小为sin g θ

D. 剪断OA 线后,小球将来回摆动,小球运动到B 点正下方时细线拉力大小为

()32cos mg θ-

9.如图所示为A 、B 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时间(x -t )图象.A 质点的图像为直线,B 质点的图象为过原点的抛物线,两图象交点C 、D 坐标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B 相遇两次

B .t 1~t 2时间段内B 质点的平均速度与A 质点匀速运动的速度 相等

C .两物体速度相等的时刻一定在t 1~t 2时间段内的中间时刻

O

x 1 x 2

x/m A

D

C B

t 1

t /s

t 2

D .A 在B 前面且离B 最远时,B 的位移为

12

2

x x 10.如图,一质点以速度v 0从倾角为θ的斜面底端斜向上抛出,落到斜面上的M 点且速度水平向右.现将该质点以2v 0的速度从斜面底端朝同样方向抛出,落在斜面上的N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落到M 和N 两点时间之比为1:2 B 、落到M 和N 两点速度之比为1:1

C 、M 和N 两点距离斜面底端的高度之比为1:2

D 、落到N 点时速度方向水平向右

11.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利用斜面做了上百次实验。如图所示,让小球从斜

面上的不同位置自由滚下,测出小球从不同起点滚动的位移以及所用的时间。若比值为

定值,小球的运动即为匀变速运动。下列叙述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 .当时采用斜面做实验,是为了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 B .小球从同一倾角斜面的不同位置滚下,比值

有较大差异

C .改变斜面倾角,发现对于每一个特定倾角的斜面,小球从不同位置滚下,比值

保持对应的某一个特定值不变

D .将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结论合理外推至当斜面倾角为90°时,比值也将保持不变,

因此可认为自由落体运动为匀变速运动

12.如图所示,长约1 m 的两端封闭的竖直玻璃管中注满水,玻璃管内有一质量为0.1 kg 的红腊块能在管内浮动.假设t =0时,红蜡块从玻璃管底端开始向上浮动,且每1 s 上升的距离都是30 cm ;从t =0开始,玻璃管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向右平移,第1 s 内、第2 s 内、第3 s 内通过的

水平位移依次为5 cm 、15 cm 、25 cm.y 表示红蜡块竖直方

向的位移,x 表示红蜡块随玻璃管通过的水平位移,单位均为m ,t =0时红蜡块位于坐标原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2 s 时红蜡块的速度大小为0.3 m/s

B .前3 s 内红蜡块的位移大小为45 5 cm

C .红蜡块的轨迹方程为y 2=9

5x D .红蜡块在浮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力是0.01 N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

13.(6分)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1)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5v = m/s ,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6v = m/s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 = m/s 2

14.(9分) 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只记录了小球运动途中的A 、B 、C 、D 、E 、F 、G 点的位置,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均为?t=0.50s 。取A 点为坐标原点,以+x 方向表示水平初速度方向、+y 方向表示竖直向下方向,实验记录如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作出x-t 图像如图1所示,小球平抛运动的水平初速度大小是 m/s ; (2)以t 为横坐标,

t y 为纵坐标。作出t t

y

-图像如图2所示,其函数解析式为59.088.4+=t t

y

: ①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是 m/s 2

②t=0.10s 时,小球的竖直分速度大小是 m/s 。

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32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4分)如图所示,斜面AB 倾角θ=30°,底端A 点与斜面上B 点相距s=10m ,甲、乙两物体大小不计,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某时刻甲从A 点沿斜面以v 1=10m/s 的初

速度滑向B ,同时乙物体从B 点以v 2=7.25m/s 的初速度滑向A ,取重力加速度g=10m/s 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甲物体沿斜面上滑的加速度大小;

(2)甲、乙两物体经多长时间相遇.

16.(18分)如图所示,质量m=1kg小球通过质量忽略不计且不可伸长的悬线悬挂于O点,B点是小球做圆周运动的最低点,悬线的长为L=0.5m,现将球拉至A点,悬线刚好拉直,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给小球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结果小球刚好能到达B点.

(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sin53°=0.8,cos53°=0.6),试求:

(1)小球初速度的大小;

(2)小球在B点开始估圆周运动时绳张力的大小;

(3)在小球从B点开始做圆周运动之后绳子能否保持始终处于张紧状态?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在x=

12m处的质元a的振动图线如图甲所示,在x=18m

处的质元6的振动图线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

的是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 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 分,最低得分为0分)( )

A .质元a 在波谷时,质元b 一定在平衡位置向y 轴正方向振动

B .若波沿+x 方向传播,这列波的最大传播速度为3m/s

C .若波沿-x 方向传播,这列波的最大波长为24m

D .若波的传播速度为0.2 m/s ,则这列波沿+x 方向传播

E .若波的传播速度为1 m/s ,则这列波沿-x 方向传播

(2)如图所示,一柱形玻璃的横截面是半径为R 的

4

1

圆弧,圆心为O 1,x 轴与半圆弧的直径垂直、相切于O 点。一单色光平行于x 轴从P 点射入玻璃,O 与入射光线的距离为d ,单色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为n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不考虑单色光经AO 面反射后的情况。求: ①若R 2

2

d =

,该单色光从P 点进入玻璃开始计 时,经过多长时间光线从AO 面射出?

②当0d →时,求该单色光照射到x 轴上的坐标。 (θ很小时,sin θθ≈,tan θθ≈)

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其中1--8题为单项选择题,9—12题为多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实验题:(共15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

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三.运算题:

题目 1 2 3 4 5 6 得分

选项 D B A D B A 题目 7 8 9 10 11 12 选项

B

D

ABC

AD

CD

BCD

13.(1)1.00;1.20;(2)2.00;

14.(1)0.50 (2)①9.76 ②1.57

15(14分)

【解答】解:(1)滑块甲沿斜面向上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a 1:

ma 1=mg (sin 30°+μcos 30°) 所以:a 1=10×(0.5+

)=12.5 m/s 2,

(2)设滑块乙沿斜面向下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a 2: ma 2=mg (sin 30°﹣μcos 30°) 代入数据得:a 2=﹣2.5 m/s 2, 滑块甲经t 1=

s 速度即减为零.

此过程向上的位移:

m

物块乙下滑时的位移大小为:x 2=s ﹣x 1=10﹣4=6m 乙的位移:

代入数据得:t 2=1s >0.8s

所以甲、乙两物体经多长时间相遇的时间是1s .

O

x

d

A

B P

16(18分)【解答】解:(1)小球从A 到B 做平抛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则Lsin53°

=v 0t

求得

代入数据解得:v 0=2m/s .

(2)小球到B 点时,由于绳子不可伸长,小球沿竖直方向的速度减为零,因此小球以水平分速度开始做圆周运动, 由牛顿第二定律

代入数据解得:F=1.8mg=18N (3)小球过B 点以后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假设小球能达到最高点,由动能定理知: ﹣mgh=0﹣

代入数据解得:h=0.2m

悬线的长为L=0.5m ,所以小球到不了与O 点等高的位置,小球来回摆动,绳子能保持始终处于张紧状态.

17.(15分)(1)(5分)ACD

(2)(10分)(2) 解析:①由几何关系得入射角?=45i (1分) 由折射定律,有γ

sin sin i

n =

,?=30γ (2分) 由正弦定理,得()i

l

i R sin sin =+γ,(

)

R l 13-=

(2分)

时间(

)(

)

c

R

n

c R

v

l t 2613-=-==

(2分)

②当0d →时,???

? ??+=221R x (3分)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数学(理)试题

桃江一中2019年上期入学考试试卷 高二数学(理) 命题人:胡芳举 审题人:张 兵 时 量:120分钟 总 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1,2,2,3,4A B ==,则A B = ( ) A .{}1,2,3,4 B .{}1,2,2,3,4 C .{}2 D .{}1,3,4 2.33cos cos sin sin 510510 π πππ-= ( ) A .1 B .0 C .1- D .2 1 3.如果命题p 且q 是假命题,则 ( ) A .p 、q 都是假命题 B .p 、q 中一个是真命题,一个是假命题 C .p 、q 中至多只有一个真命题 D .p 、 q 都是真命题 4.已知直线21y x =-与直线30x my ++=平行,则m 的值为 ( ) A . 2 1 B .21 - C .2- D .2 5.下列不等式的解集是R 的为 ( ) A .0122 >++x x B .02>x C .01)2 1 (>+x D . x x 131<- 6.在等比数列{}n a 中,若101,a a 是方程2 60x x --=的两根,则47a a ?的值为 ( ) A .6 B .6- C .1- D .1 7.已知空间向量a =(1,1,0),b =(-1,0,2),则与向量a +b 方向相反的单位向量e 的坐标是 ( ) A .(0,1,2) B .(0,-1,-2) C .(0, D .(0,-- 8.如图,一只蚂蚁在边长分别为3,4,5的三角形区域内随机爬行, 则其恰在离三个顶点距离都大于1的地方的概率为 ( )

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1—6单选,7—10多选,共40分) 1. 如图所示,A、B两质点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质点沿正方向做匀加速运动 B. B质点沿正方向先减速后加速 C. 经过4s,A质点的位移小于B质点的位移 D. 0~4s内,两质点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2. 测速仪上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B为固定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670m,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和B相距710m.已知声速为340m/s,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20m/s2 B. 10m/s2 C. 5m/s2 D. 无法计算 3. 在t=0时,A、B两物体在同一地点以相同的初速度沿同一方向运动,A物体 的v-t图象如图,B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运动的时间可能等于A B. 在途中B始终在A的前方 C. 在途中任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不可能相同 D. 在途中任一时刻两物体的加速度不可能相同 4. “竹蜻蜓”是一种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的传统儿童玩具,是中国古代一个很 精妙的小发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外形如图所示,呈T字形,横的一片是由木片经切削制成的螺旋桨,当中有一个小孔,其中插一根笔直的竹棍,用两手搓转这根竹棍,竹蜻蜓的桨叶便会旋转获得升力飞上天,随着升力减弱而最终又落回地面.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人根据“竹蜻蜓”的形状和原理发明了直升机的螺旋桨.下列关于“竹蜻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竹蜻蜓”从手中飞出直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始终在加速上升 B. “竹蜻蜓”从手中飞出直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始终在减速上升 C. 为使“竹蜻蜓”能以图示方向旋转上升,其桨叶前缘应比后缘略高 D. 为使“竹蜻蜓”能以图示方向旋转上升,其桨叶前缘应比后缘略低 5. 如图所示,斜面小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若再在斜面上加一物 体m,且M、m相对静止,则此时小车受力个数为() A. 3 B. 4 C. 5 D. 6 6.如图所示,一个“V”型槽的左侧挡板A竖直,右侧挡板B为斜面,槽内嵌有一个质量 为m的光滑球C,“V”型槽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直线运动的一小段时间内,设 挡板A、B对球的弹力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时量:120分钟总分:150分 命题人:徐兰汀审题人:周建兵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寥廓.(ku?) 踌躇.(chú) 恪.(kè)守勠.(lù)力同心 B.颓圮.(pǐ) 炽.(chì)烈喋.(dié)血遒劲.有力(jìng) C.团箕.(jī) 创.(chuāng)伤解剖.(pōu) 忸怩 ..(niǔní)不安 D.契.(qì)约标识.(shí) 削.(xuē)减前仆.后继(pú)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朔。 B、至于这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陨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的明证。 C、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绿草如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D、面对天疆的呼唤,翌年,毛泽东挥动了他那扭转乾坤的大手:“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 ....,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不比年轻人差。 B、他虽然在监狱里度过了三年的峥嵘岁月 ....,但出狱后仍然恶习不改,继续作恶乡里。 C、每到四月中旬漫山遍野的梨花就风华正茂 ....地绽放开来,村庄就完全笼罩在一片白色的世界里。 D、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 ....,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焉:哪里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没有 B.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善:以……为善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被 C.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比:并,列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 D.既祖.,取道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用匣子 5、下列文学常识有错的一项是:() A、词萌芽于南朝,兴起于隋唐时,到宋代进入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 B、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做。

2019届浙江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浙江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 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 政治与血缘的结合 , 看似牢不可破 , 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 建国’, 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 立家’, 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 , 就有‘ 国’ 与‘ 家’ 的对立 , 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 ‘ 家’, 只知效忠于‘ 家’, 而不知效忠于‘ 国’ 。” 材料表明 A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2. 春秋初诸侯遍行采邑(封地),中后期始行县—郡制度,“ 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战国时边地繁荣,始于郡下设县,形成郡—县两级制。以上历史现象产 生的根源是 A .诸侯争霸的推动 B.铁犁牛耕的使用 C.分封制走向崩溃 D.法家思想的推广 3.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不断改革中央机构。下列能正确反映汉、唐、明、清四朝中枢演变过程的是 A .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 B.都察院——提点刑狱司——御史台——刺史制度 C.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改土归流 D.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度——- 军机处

4. 宋人吴处厚《青箱杂记》载:“ 岭南谓村市为虚,柳子厚《童区寄传》云:‘ 之虚所卖之。’ ……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 之为虚,不亦宜乎?” 从中可以获悉当时 A .农村集市开始出现 B.农村集市贸易发展 C.草市经营有时空限制 D.商业市镇逐渐兴起 5. 明中叶起,松江“ 布被天下” 的局面真正呈现出来,远销全国各地和海外。但是,江南的棉纺织行业却并未出现手工工场这种集中生产方式。究其原因,可能是 A .棉纺织业出现较晚技术不够成熟 B.小农家庭副业是棉纺织业的主体 C.棉纺织品易损耗不能够集中生产 D.棉花种植分散使集中生产成本高 6. 据道光《苏州府制》记载,晚明苏州府“ 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 。该史料用来研究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可以得出的最完整 的结论是 ①商品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②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增多 ③市民阶层已经有相当数量④雇佣劳动的出现具备可能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7. 以下观点中,与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不相符合的有① “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② “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 (山泽资源)不出则财匮少” ③ “ 待农而食之,虞(山泽资源)而出之,工 而成之,商而通之。” ④ “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A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 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 这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物理试卷

桃江一中2015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物理试卷 满分100分,时量90分钟 考生注意: 1.计算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2.本卷中取g=10N/kg或g=10m/s2。 一.选择题(3分*15题=45分) 3.下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4.如图所示的电蚊拍,具有灭蚊和照明等功能.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只 有灭蚊网通电起到灭蚊作用;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灭蚊网与灯都通电同时 起到灭蚊和照明的作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这种要求的是() C 6.“094型”潜艇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潜艇当它从深海中上浮而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它 受到的海水的( ) A.压强减小,浮力不变 B压强减小,浮力增大 C.压强减小,浮力减小 D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7.我国研制的“神舟九号”试验飞船在返回地面通过大气层的飞行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 A.飞船的机械能保持不变B.飞船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飞船的势能越来越小D.飞船的外表温度会升高 8.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把重为200N的货物提到9m高的楼上,所用拉力为80N,则总功和滑轮 组的机械效率分别是( ) A.1400J 80% B.1800J 80% C.1800J 83.3% D.2160J 83.3% 10.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它先以速度v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以20 km/h的速度驶完 余下的1/3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 km/h,则v是() A.24 km/h B.35 km/h C.36 km/h D.48 km/h 9.下图所示的实验中,演示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的是( )

2019届高三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建人高复2019届高三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称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en does the man say the lecture will begin? A.At 7:30 B.At 8:00 C.At 7:40 2.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At the post office B.At the airport C.At the hospital 3.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 big travel company B. A job opportunity C.An inexperienced salesman 4.What does the man mean? A.Bill isn’t ready to help others B.Bill doesn’t want to listen to him C.Bill is actually in need of help himself 5.What does John think of his holiday? A.Wonderful B.Awful C.Boring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y didn’t the woman show up for class? A.She met a traffic accident B.She talked with the man C.There was something wrong with her car 7.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A.Have her car repaired B.Rent a car C.Buy a new car

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孔子说“学而优则仕”,而他的弟子曾参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表明儒家 A.强调学养与修养并重 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C.以“仁”为思想核心 D.注重追求功名的官本位思想 2.学者李泽厚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一般表现为重“求同”。它通过“求同”来保持和壮大自己,具体方式则经常是以自己原有的一套来解释、贯通、会合外来的异己东西,就在这种会通解释中吸取了对方,模關了对方的本来面目而将之“同化”。以下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B.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C.二程倡导“格物致知 D.顾炎武宣扬“经世致用” 3.史载,唐代的公主中改嫁者即有27人,其中有2人甚至3嫁。皇室如此,民间更为普遍,如大儒生韩愈的女儿就曾改嫁。这一现象说明该时期 A.打破儒家的伦理规范 B.封建统治思想得不到认可 C.儒家思想受佛道冲击 D.社会风气开放和民族融合 4.顾炎武批评王阳明心学是“清谈之流祸”,读书人“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终于导致明朝的灭亡。对上述顾炎武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心学导致人们道德沦丧 B.心学使儒家丧失正统地位 C.心学的流弊是空谈误国 D.心学背离理学的思想原则 5.下表反映了明末清初中国出现的西方著作类别。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大量的西方科技文化被介绍到中国 B.西方著作传播的知识以人文科学为主 C.清政府大力提倡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D.明清时期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 6.来雅典讲学的哲学家普罗塔哥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结果其著作被公焚,普罗塔哥拉被控“不敬神”,只好逃离雅典并死于途中。由此可见古代雅典 A.人文主义思想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B.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C.人们心中神的地位至高无上 D.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 7.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从理性角度研究人的哲学家,他一生都在探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从而实现了古希腊哲学由“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的转变。这从侧面反映出他 A.重视培养雅典公民的理性思维 B.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 C.已认识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 D.试图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 8.有人认为:“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作者意在说明宗教改革 A.影响的广泛性超过文艺复兴 B.与经济发展程度有密切关系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含答案详解】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以把太阳看成质点 B. 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C. 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D. 原子核很小,可以把它看成质点 【答案】B 【解析】 【详解】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太阳的大小直接影响观察结果,所以不可以把太阳看成质点,故A错误;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地球的大小对于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来说太小,可以忽略,所以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故B正确;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有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否则就无法分辨地球的转动故C错误;质点并不是体积很小,就能看成质点,而是物体自身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虽然原子核很小,有时候不能把它看成质点,故D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度为零的质点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 加速度减小,质点速度的增量一定减小 C. 加速度变大,质点速度一定变大 D. 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率一定越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加速度为零的质点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加速度减小,如果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故B错误; C.加速度变大,如果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故C错误; D.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越快,速度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故D正确。 3.一物体以a=4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任意1s内 A. 位移都是2m B. 位移比前1s增加2m

C. 末速度是初速度的4倍 D. 速度增加4m/s 【答案】D 【解析】 【详解】A.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任意1s 内的位移是不断增加的,不可能都是2m 。故A 错误。 B.由: △2241x aT ==?=4m 所以任意1s 内的位移比前1s 内位移增加4m 。故B 错误。 CD.由: △v at = 可知加速度为4m/s 2 ,任意1s 时间内,速度增加4m/s ,而末速度不一定是初速度的4倍。故C 错误,D 正确。 4.足球以4m/s 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2m/s 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s ,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假设踢球的时间内足球做匀变速运动,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是( ) A. -40m/s 2 B. 40m/s 2 C. -80m/s 2 D. 80m/s 2 【答案】C 【解析】 【详解】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 0=4m/s ; 运动员立即以12m/s 的速度反向踢出,则v =-12m/s ,方向为负。所以加速度为: 0124800.2 v v v a t t -?--= ===-? m/s 2 故选C 。 5.物体甲的速度-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位移-时间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 甲在0﹣4s 时间内有往返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12m B. 甲在0﹣4s 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零 C. 乙在t =2s 时速度方向发生改变,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D. 乙在0﹣4s 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零 【答案】B

宁夏育才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

绝密★启用前 宁夏育才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英语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白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亳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考生必须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写在草稿纸上、超出答题区域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保持卡而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I卷(选择题)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五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下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The man can't smoke at all. B.The man can smoke? C?Neither of them can smoke here? 2? Where does the woman want to go? B.The Art Museum.

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学考模拟)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考试语文试题 分值100分时量12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22道小题。 第Ⅰ卷(阅读题,共4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6分) 跪拜:从表达礼敬到自示卑贱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跪礼的涵义在唐宋之际发生了重大的嬗变。唐宋之前,中国是没有椅子的,只有一种叫做“胡床”的坐具,是贵族才使用的奢侈品。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是席地而坐。我们现在熟悉的高型坐具,如交椅、靠背椅、高凳等,都是在宋代才开始普及开来的。唐代时虽然已出现椅子,但应用不广,只限于贵族与士大夫家庭。 高型坐具的出现,改写了中国传统的礼仪方式。在席地而坐的先秦时代,中国人通行跪拜礼,跪拜是自然而然的,因为正规的坐姿就是双膝跪席,跪礼不过是挺直上身,再配上手部与头部的动作,如作揖、稽首、顿首,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而对方也须还礼答谢。这个时候的跪拜礼并没有包含尊卑之意,臣拜君,君也拜臣。跪拜只是相互表达礼敬与尊重。 秦汉以降,君臣之间方有尊卑之别,体现在礼仪上,臣拜君,君不再回拜,但尚要起身答谢。到椅子出现之后,中国人席地而坐的习惯发生改变,跪拜的动作更是带上了强烈的尊卑色彩——从椅子上到地上跪拜对方,显然透露出以卑事尊的味道。 也因此,除了“天地君师亲”,宋人基本上不用跪礼,迎别待客一般都是用揖逊、叉手之礼。宋朝臣对君,当然也有需要隆重行跪拜礼的时候,但那通常都是在极庄重的场合与仪典上,如每年元旦、冬至日举行的大朝会、三年一次的郊祀大礼,自然是极尽繁文缛节。至于君臣日常见面礼仪,当是揖拜之礼。 从元朝开始,带屈辱、卑贱性质的跪礼才推行开,清廷更是变本加厉,不

但大臣奏事得跪下,皇帝降旨宣答,众臣也必须跪着听训。至此,跪礼原来所包含的向对方表达礼敬与尊重之意已经淡化,而下跪者自我示卑、示贱之意则日益凸显出来。 从宋至清,跪礼的变迁,不过是时代精神蜕变的投影而已。如果比较宋代与清代的精神风貌,它们是完全不同的:宋代士臣敢振言告诫皇帝:“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至于廷争面折之事,更是不胜枚举。而清代的士大夫已经全无宋人风骨,竟以获得在圣上之前自称“奴才”的待遇为荣。 士大夫已是如此,草民更不用说了。宋代的平民见官,尽管也讲尊卑有序,但大体上还可以维持尊严,见多识广的京城之民,更是不畏官长,常抓着官府的短处不放,跟官长争长短,也不给官长好面色看,急了就写检举信,或者到京师的直诉法院——登闻鼓院控告。而清代的平民,不但见官得先跪拜叩头,老百姓向衙门呈交诉状禀词,都以“蚁”或“蚁民”自称,官府称呼其治下小民,也直接叫“蚁”。人民在官府面前表现得如此卑贱,只怕是前所未见的。 古人说,“礼者,时为大”。礼仪的应用,还是以顺应时宜为第一要义。基于此,支持对跪拜礼的恢复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有删改) 1.下列具体语境中的跪拜礼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宋覆灭后,文天祥被元人俘至大都,文天祥向蒙元丞相博罗只长揖不跪拜,既表现他不向敌人屈服的民族气节,又体现了中国文化基本的待人礼节。 B.当前古装戏从春秋剧到清宫戏,朝臣见到天子一律伏在地上叩头三呼万岁,君主高高在上岿然不动,这是违背跪拜礼的传统的。 C.西汉的张禹,曾是汉成帝的授业师,后任宰相,治理出西汉后期少有的中兴盛世。致仕家居后病重,成帝亲自探望,并在张禹床前行跪拜之礼,表现成帝对功臣的体恤。

湖南省岳阳县一中2016届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后附答案)

湖南省岳阳县一中2016届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 语文试卷 分值: 150分命题人:徐新农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鸑鷟,凤属,神鸟也……江中有鸑鷟,似凫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皡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徙的鸟,给以少皡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的意志和抉择。那么有谁能给周人带来“上天之命”呢?根据当时的社会共识,最合适的就应该是“天的使者”——凤鸟。《国语》云:“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岁即岁星,鹑火即柳宿。古人把赤凤叫作鹑,看来周人选择克商的时间也是寓有深意的。 (摘编自何丹《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桃江一中2016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作答时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请用0.5mm黑色考试专用笔和2B铅笔规范答题。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宋代厨娘好风光 历史上以烹饪为职业者,大体以男性为主。《周礼》所述周王室配备的庖厨人员近二千人,直接从事烹调的女性一个也没有。不过在唐宋时代,曾出现过较多的女厨,不论在酒肆茶楼,还是在皇宫御厨,都有从业烹调的职业妇女的身影。有幸为皇上烹调的称为“尚食娘子”,为大小官吏当差的则称为“厨娘”。使用厨娘形成了一股不小的浪潮,涌起于京都,远波至岭南。唐代房千里在岭南做过官,他所写的《投荒杂录》便记述了岭南人争相培养女厨之事。 《问奇类林》说,宋代太师蔡京有“厨婢数百人”。《清异录》则说,唐代宰相段文昌,家厨由老婢膳祖掌管,老婢训练过上百名婢女,教给她们厨艺。官僚们的家厨有这么大的规模,饮馔之精,可以想见。从另一方面看,在唐宋之时女厨似乎较受重视。 宋代廖莹中的《江行杂录》,记录了宋时京都厨娘的一些情况,与唐时岭南颇为相似。厨娘们的地位虽不高,但她们却有绝妙的技艺和超然的风度,令人瞩目。《江行杂录》说,有一告老还乡的太守,想起在京都某官处吃过晚膳,那一日是厨娘调羹,味道特别适口,留下很深印象,于是也想雇一位厨娘,摆一摆阔气。费了很大劲,才托人在京师物色到一位厨娘,年可二十,能书会算,颇具姿色。不数日厨娘即启程前往老太守府中,未及进府,在五里地以外住下,遣一脚夫先给太守递上一封信。信是她亲笔所写,字迹端正,很体面地要求太守发一四抬暖轿来接她进府,太守毫不迟疑地照办了。待到将厨娘抬进府中,人们发觉她确实不同于一般庸碌女子,红裙翠裳,举止文雅。太守大喜过望,第二天便请厨娘展露本领。厨娘随带着璀璨耀目的白金餐具,至如刀砧杂品,一一精致。厨娘换上围袄围裙,挥刀切肉,惯熟条理,有运斤成风之势。做出的菜品真个是馨香脆美,清新细腻,食者筷子举处,盘中一扫而光,纷纷赞誉。 厨娘的手艺得到来宾交口称赞,太守脸上平添不少光彩。筵宴圆满结束,厨娘还要犒赏,并且每次办宴会,要支赐给厨娘绢帛或至百匹,钱或至三二百千。太守力不能及,没过两月,便找了个理由将厨娘“善遣以还”。 如此看来,宋代厨娘确有些了不得,她们究竟是何等模样呢?我们从出土宋代砖刻上,可以一睹厨娘的风采。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四块厨事画像砖上,描绘了厨娘从事烹调活动的几个侧面。砖刻所绘厨娘的服饰大体相同,都是云髻高耸,裙衫齐整,焕发出一种精明干练的气质,甚至透出一缕雍容华贵的神态。她们有的在结发,预示厨事即将开始;有的在斫脍,有的在烹茶涤器,全神贯注之态,跃然眼前。这些画像砖出自宋代墓葬,宋人在墓中葬入厨娘画像砖,表明他们即便生前不曾雇用厨娘,也希求死后能满足这个愿望;或者生前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练习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练习 高三化学2019.09 (测试时间90分钟,共100分) 第1卷(2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I-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10个小题,共20分)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硫酸时有气体产生 ②浓硫酸可用于干燥氢气、氯化氢、碘化氢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氨气、二氧化氮气体 ③SiO2和CQ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④玻璃、水泥、水晶项链都是硅酸盐制品 ⑤蔗糖炭化的演示实验中,浓硫酸既体现了其强氧化性又体现了其脱水性 ⑥氢氧化铁胶体与氯化铁溶液分别蒸干灼烧得相同的物质 A.①④⑤ B. ①⑤⑥ C . ②③④ D .④⑤⑥ 2. 用氯气消毒的自来水配制下列溶液时,会使配得的溶液变质的是 ① NaQH ② AgNQ ③ Na^CQ ④ NaBr ⑤ FeC2 A.只有②④ B ?只有④⑤ C.只有②④⑤ D ?全部 3. 室温时,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中分别盛有M和N 两种气体(同温同压),取下弹簧夹A, 使两烧瓶内的气体接触(如图),容器内的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编号①②③④ 气体M 气体N SO : 比 4 HC1 NO 6 A.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④①②③D 4. 碳跟 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 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 说法正确的是 A .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中有碳酸钡 B .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①④③② D .洗气瓶中无沉淀产生 5. 某温度下,将Cl2通入KOH溶液中得KCl、KCIQ和KClO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f和CIO- 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被还原的C l2与被氧化Cl2的 A. 2:3 B . 3:4 6. 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11:3 D . 10:3 CH3- CH-C^CH A. 2-甲基-3- 丁炔

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延迟开学期间精选试题一[含答案]

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延迟开学期间 精选试题(一) 分值:150分时量:150分钟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幸福真谛 黄亚果 幸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 墨子等就对幸福作了大量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2000多年来,先秦诸子的幸福观被 许许多多中国人奉为立身准则和处世圭臬。今天,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认识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仍然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幸福在《论语》《道德经》等诸子典 籍中也被称为“乐”。那么,在先秦诸子看来,幸福有着怎样的内涵呢?先秦诸子认为,物 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但相比较而言,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因此,他们 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应该更加注重心灵的知足,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于内心的幸福。老子认为,“知足之足,恒足矣”,淡泊名利、顺性无为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 也不改其乐”,他对安贫乐道的弟子高度赞赏。孟子认为,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庄子认为,幸福并非享乐的感觉,而是心灵的顿悟与超越,“与天合者,谓之 人乐”“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在先秦诸子看来,真正认清了幸福的本质、 领略了精神的高贵,就不会沉溺于物质享受,而会自觉修身行道。今天,这些观点对于丰 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礼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 “平天下”这样一个 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幸福观,强

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2021-2022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2021-2022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考试内容:必修1, 必修2, 选修3-1,选修3-2,选修3-5动量部分 满分:100分 时量: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定律就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有关下面四个实验装置,描述错误的是( ) A .卡文迪许利用装置(1)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 B .库仑利用装置(2)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C .奥斯特利用装置(3)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D .牛顿利用装置(4)总结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一物块沿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v-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5s 内的位移大小为17.5m B. 3s 末与5s 末的速度相同 C. 第4s 内与第5s 内的加速度相同 D. 前4s 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m/s 3.2021年11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 )通过决议,修改了国际单位制中的4个基本单位,进一步完善了国际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牛顿”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B. “电子伏特(eV )”表示的是电压的单位 C. “毫安时(mAh )”表示的是能量的单位 D. “功率”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表示为kg ·m 2·s -3 4.1831年8月29日,法拉第经历近十年的研究终于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把两个线圈绕在同一个铁环上(如图),一个线圈接到电源上,另一个线圈接入“电流表”,在给一个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另一个线圈中也出现了电流。之后他设计出几十个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并把它们总结成五类情况,请结合你学习电磁感应知识判断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这五类现象( ) A .恒定的电流 B .变化的磁场 C. 运动的磁铁 D .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 5.在如下图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 后,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下调节,则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增大 B. 灯L 2变暗,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C. 灯L 1变亮,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D. 灯L 2变亮,电容器的带电量增加 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入88002sin100(V)u t π= 的交变电压,副线圈对“220V 880W ”的用电器R L 供电,该用电器正常工作。由此可知( )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桃江一中2020年上学期高一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卷 时量:120分钟总分:150分 第I卷阅读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很早便与茶发生关系了。《诗经?谷风》中的“谁谓荼苦,其甘如怡”的“荼”许多人便认为是“茶”。西汉初马王堆墓葬中的随葬品中即有茶叶。不过两汉以前,茶不是作为一种饮料存在,而是一种“菜肴”。晋代郭璞为《尔雅》作的注中曾说道茶“叶可煮作羹饮”。作羹自然少不了油盐酱醋、姜桂葱椒等调料,还要用一些碾碎的米粉勾芡。现在,在某些地区还有其遗孑存在,如湘西的“擂茶”、陕西的“三炮台”、洛阳的“罐罐茶”等等,这些都是介于饮料与菜肴之间的。 茶的“文人士大夫化”或说“雅化”是由唐代的“茶圣”陆羽完成的。这是世界茶的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茶的著作,是茶的“雅化”的标志,至今仍被全世界的茶人们奉为经典。唐代主要饮的是饼茶,它由茶叶蒸、捣、拍、焙等方法制成,在煮茶之前还要烘烤、碾碎,在釜中煮沸而饮。在烹煮和品饮过程中,所用器具也是饮茶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陆羽还研制了十分细致考究的二十四种茶具,大都小巧玲珑,可以贮存在一个美观的笼中,携带方便。使得“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与现在仍在日本流行的茶道类似,当然那是极富诗意的艺术品。从此饮茶就多了一重意义。在这种情态下,自然会刺激诗人的想象,于是,便产生了著名的卢全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人饮茶后的感觉竟是“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甚至要乘此清风遨游蓬莱仙境。 唐代的饼茶还是比较大众化的,虽然一般平民百姓饮的还只是采下晾干即可饮用的散茶。宋代的饼茶则是特别贵族化的饮料了。尤其是官家监制的,制作时选料严格,其价格超过金玉,还往往被皇家垄断。朝中大老重臣,每逢年节,才有可能得到朝廷一、两饼的赏赐。平民饮的散茶,宋代称之为“草茶”。 冲泡散茶,虽然自古就有,但正式风行于元末明初。当时战争消耗大量的生产力,那些过度奢侈、徒耗民力的龙团凤饼,显然为民众负担不起。明初洪武间,正式停止了让民间供奉饼茶,改为散茶,日久便成为风气。散茶的兴盛也与文人士大夫审美趣味有关系。他们人生的价值取向是“清”。《尚书?尧典》上就有“夙夜惟寅,直哉惟清”的教诲。其后清介、清心、清白、清名、清廉等等,许许多多带有“清”字的价值判断为他们所向往。那么日夜相伴的茶水怎么能是浑浊不堪的呢?从宋代开始,文人饮茶如无特殊的目的,便很少加其他佐料了。宋代的饼茶也努力向清澈无色靠拢,而散茶只要茶叶的品质好、采摘及时、加工得法,“清”是完全有保障的。 到了明代,以“清”为特征的茶的风格已经形成。有人说它是“清虚之物”,把品饮茶的嗜好称

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卷 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范围:经纬网和地图、地球运动、大气环境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中虚线是晨昏线,①点以西是东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之间在纬线上的距离是2220km 。据此回答1—3题。 1.图中④点的经度是( ) A.140°E B.120°E C.40°W D.60°W 2.若此时⑤地为10时,除日界线外,地球上另一日期的分界线是( ) A.50°E B.30°E C.150°W D.130°W 3.要将该图的比例尺扩大2倍,若其图幅不变,则其表示的范围( ) A.缩小了1/4 B.缩小了3/4 C.缩小了1/9 D.缩小了8/9 4.图2为某区域内东南西北四气象站在同一段时间观测风向的结果(阴影部分表示风向出现的几率),据此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可能为( ) A.北半球反气旋 B.北半球低压 C.南半球反气旋 D.南半球高压 图3中A 点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此时全球分属两个不同的日期,且两个日期的经度范围之比为2∶1。读图完成5—7题。 5.此时北京时间为( ) A .16时 B .20时 C .4时 D .8时 6.当a 为23°26′时,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存在的是( ) A .杭州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B .开普敦进入多雨季节 C .南极长城站出现极昼现象 D .北印度洋上自东向西航行的船只顺风顺水 7.A 到北京的直线距离约为( ) 75° 70° 65° 60° 图1 图 2 图3

2021年湖南衡阳县第一中学高三3月月考(一模)英语试卷

2021年湖南衡阳县第一中学高三3月月考(一模)英语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阅读选择 When 12-year-old Taylor Smith wrote a special letter to herself last spring, to be read in 10 years’ time, she didn’t know it would be opened before even a year had passed— and that it wouldn’t be her eyes reading the words. “She had told me that she had written a letter to herself, and that she was excited that she was going to open it when she was older,”said Taylor’s mother, Mary Ellen Smith. Instead, it was opened by Taylor’s parents after she died last spring. They posted the letter to Facebook, hoping it would inspire others. It has. “We’ve gotten letters from lots of parents who have said it has encouraged them to love their kids and love each other,” said Mary Ellen Smith. In the letter, Taylor congratulated herself on graduating from high school and asked, “Are you in college?” She also wanted to know if she had been on a plane yet and if the show “Doctor Who” was still on the air. Taylor also had some words for her future kids. After considering the idea of selling her iPad and getting an iPad mini instead, she told her future self to mention to her kids that “We’re older than the tablet.” She included a drawing of an iPad for them to see. Taylor died suddenly of pneumonia (肺炎), leaving behind both her parents and an older brother. “I just want people to know just what an awesome, awesome person she was,” her father, Tim Smith said. Her mother said, “I can’t bring her back, but I’m so grateful people have been inspired by her story.” Taylor’s father read the closing g words of her letter, which said, “It’s been years since I wrote this. Stuff has happened, good and bad. That’s just how life works, and you have to go with i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