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温度对锅炉的影响
锅炉运行技术问答

锅炉运行技术问答1、为什么在锅炉启动过程中要规定上水前后以及压力在0.49mpa和9.8mpa时各记录膨胀指示值一次?答:因为锅炉上水前各部件都处于冷态,膨胀为零,当上水后各部件受到水温的影响,就有所膨胀。
锅炉点火升压后0~0.49mpa 压力下,饱和温度上升较快,则膨胀指示值也较大;0.49~9.8mpa压力下饱和温度上升缓慢,但压力升高应增大。
由于锅炉是由许多部件的组合体,在各种压力下,记录下膨胀指示,其目的就是监视各受热承压部件是否均匀膨胀。
如果膨胀不均匀,易引起设备变形和破裂、脱焊、裂纹等,甚至发生泄漏和引起爆管。
所以要在不同状态下分别记录膨胀指示,以便监视、分析并发现问题。
当膨胀不均匀时,应及时采取措施以消除膨胀不均匀的现象,使锅炉安全运行。
2、为什么生火期间要定期排污?答:操作规程规定,当压力升至0.3mpa时,水冷壁下联箱要定排一次,其作用如下:第一个作用是排除沉淀在下联箱里的杂质;第二个作用是使联箱内的水温均匀。
生火过程中由于水冷壁受热不均匀,各水冷壁管内的循环流速不等,甚至有的停滞不动,这使的下联箱内各处的水温不同,使联箱受热膨胀不均。
定期排污可消除受热不均,使同一个联箱上水冷壁管内的循环流速大致相等;第三个作用是检查定期排污管是否畅通,如果排污管堵塞经处理无效,就要停炉。
3、锅炉点火初期为什么要定期排污?答:此时进行定期排污,排出的是循环回路底部的部分水,不但使杂质得以排出,保证锅水品质,而且使受热较弱的部分的循环回路换热加强,防止了局部水循环停滞,使水循环系统各部件金属受热面膨胀均匀,减少了汽包上下壁温差。
4、为什么锅炉启动后期仍要控制升压速度?答:此时虽然汽包上下壁温差逐渐减小,但由于汽包壁金属较厚,内外壁温差仍较大,甚至有增加的可能。
另外启动后期汽包内承受接近工作压力下的应力,因此仍要控制后期的升压速度,以防止汽包壁的应力增加。
5、锅炉启动过程中如何控制汽包水位?答:锅炉启动过程中,应根据锅炉工况的变化控制调整汽包水位。
影响锅炉热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排烟损失和不完全燃烧损失

影响锅炉热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排烟损失和不完全燃烧损失强化燃烧,以减少不完全燃烧损失(1)合理设计,改造炉膛形状;(2)组织二次风,加强气流的混合和扰动;(3)要有足够的炉膛容积。
(二)减少排烟损失(1)控制适当的空气过剩系数;(2)强化对流传热。
排烟热损失,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在锅炉各项热损失中所占比例较大,实际运行中其变化也较大,因此尽力降低这两项损失是提高锅炉热效率的关键。
1.降低排烟热损失1)防止受热面结焦和积灰由于溶渣和灰的传热系数很小,锅炉受热面结焦积灰会增加受热面的热阻,同样大的锅炉受热面积,如果结焦积灰,传给工质的热量将大幅度减小,会提高炉内和各段烟温,从而使排烟温度升高,运行中,合理调整风,粉配合,调整风速风率,避免煤粉刷墙,防止炉膛局部温度过高,均可有效的防止飞灰粘结到受热面上形成结焦,运行中应定期进行受热面吹灰和及时除渣,可减轻和防止积灰,结焦,保持排烟温度正常。
2)合理运行煤粉燃烧器大容量锅炉的燃烧器一次风喷口沿炉膛高度布置有数层,当锅炉减负荷或变工况运行时,合理的投停不同层次的燃烧器,会对排烟温度有所影响,在锅炉各运行参数正常的情况下,一般应投用下层燃烧器,以降低炉膛出口温度和排烟温度。
3)注意给水温度的影响锅炉给水温度降低会使省煤器传热温差增大,省煤器吸热量将增加,在燃料量不变时排烟温度会降低,但在保持锅炉蒸发量不变时,蒸发受热面所需热量增大,就需增加燃料量,使锅炉各部烟温回升,这样排烟温度受给水温度下降和燃料量增加两方面影响,一般情况下保持锅炉负荷不变,排烟温度会降低但利用降低给水温度来降低排烟温度不可取,会因汽机抽汽量减小使电厂热经济性降低。
4)避免进入锅炉风量过大锅炉生成烟气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炉内过量空气系数及锅炉的漏风量,锅炉安装和检修质量高,可以减少漏风量,但是送入炉膛有组织的总风量却和锅炉燃料燃烧有直接关系,在满足燃烧正常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送入锅炉的过剩空气量,过大的过量空气系数,既不利于锅炉燃烧,也会增加排烟量使锅炉效率降低,正确监视分析锅炉氧量表和风压表,是合理配风的基础。
锅炉汽温的控制和调节

燃料性质的变化
锅炉运行中,经常会碰到燃料品质发生变化的情况,当燃烧品质发生 改变时,燃烧的发热量、挥发分、灰分、水分和灰渣特性等都会发生 变动,因而对锅炉工况的影响比较复杂。当燃料中的灰分或水分增大 时,其可燃物质含量必然减少,因此燃料的发热量及燃烧所需要的空 气量和燃烧生成的烟气量等均将降低。这一变化,可以从燃料量及风 量未变时炉膛出口氧量增大这一现象上反映出来。在燃料量不变的情 况下当灰分或水分增大时,由于燃料的发热量降低,将使燃料在炉内 总放热量下降,其后果相当于总燃料量减少,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 下,必将造成过热汽温的下降。如需保持过热汽温和锅炉出力不变, 必须增加燃料量保持炉膛出口氧量不变方能达到。 当燃煤的水份增加时,水份在炉内蒸发需吸收部分热量,使炉膛 温度降低,同时水份增加,也使烟气体积增大,增加了烟气流速,使 辐射式过热器的吸热量降低,对流式过热量增加。必须指出,燃料中 的水分增大时,如通过增加燃料量保持炉膛出口氧量不变,则炉膛温 度、辐射受热面的吸热量可保持不变,但由于烟气的容积和重度是随 水分相应增加的,所以烟气的对流放热将增大。 当煤粉变粗时,燃料在炉内燃烬时间延长,火焰中心上移、汽温 将升高。
锅炉受热面的传热特性
锅炉的受热面,按传热方式一般可分为辐射受热面、半辐射受热面和对流受热面三种类型。水冷壁蒸发 受热面,前屏及包复管受热面等,由于辐射换热量占主要成份,一般属辐射受热面;后屏过热器一方面 吸收烟气的对流传热,另一方面又吸收炉膛中和管间烟气的辐射传热,属半辐射受热面;省煤器及对流 烟道中的过热器、再热器等受热面由于对流换热量占主要成份,一般属对流受热面。 随着锅炉负荷的变化,炉内辐射传热量和对流传热量的分配比例将发生变化。当锅炉负荷增加时, 对流受热面的传热份额将增加,辐射受热面的传热份额相对减少,而半辐射受热面则影响较小,见图42-1。 锅炉负荷增加时,炉膛温度及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均将升高,由于炉膛温度的提高,总辐射传热量将 增加;但是炉膛出口烟温的升高,又表示了每千克燃料在炉内辐射传热量的相应减少。所以锅炉负荷增 加时,辐射吸热量增加的比例将小于工质流量增加的比例。也就是说,随着锅炉负荷的增加,辐射受热 面内单位工质的吸热量将减少,使锅炉辐射传热的份额相对下降。 锅炉负荷增加时,一方面由于燃料量、风量相应增加,烟气量增多,使流经对流受热面的烟气流速 增加,从而增大了烟气对管壁的对流放热系数;另一方面由于炉膛出口烟温升高,使烟温与管壁温度的 平均温差增大,导致对流吸热量增加的比例大于负荷增加时工质流量增加的比例,使对流受热面内单位 工质的吸热量增加,锅炉对流传热份额上升。 此外,对流受热面内工质的负荷一汽温特性变化率还与受热面所处烟气温度的高低有关。受热面布 置在远离炉膛出口处时,汽温随锅炉负荷增高而上升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对于布置在高烟温区的对流受 热面,由于烟气辐射吸热所占比例较大,使其在负荷变化时汽温变化较小,特性曲线近似于半辐射受热 面而显得比较平坦。 对于半辐受热面,由于它同时以辐射和对流两种方式传热,锅炉负荷升高时辐射传热减少而对流传 热增加,负荷降低时则反之,因而总的传热量将变化不大,使锅炉负荷变化时半辐射受热面内工质温度 的变化比较平稳。 为改善过热汽温的变化特性,目前大容量高参数锅炉过热器的布置大多采用联合式过热器,即整个 过热器由若干级辐射、半辐射和对流过热器串联组成,例如本锅炉采用一级屏式过热器和二级过热器串 联而成,前者为辐射受热面,后者为半辐射受热面。由于布置得当,当负荷在较大范围内变化时均可得 到相当平稳的汽温变化特性,在30%MCR至100%时 MCR时,过热汽温仅从535℃升至540℃,变化相 当小。 再热器根据其特性,以往大多采用对流布置型式。为了改善低负荷(尤其是机组热态启动阶段)及变工 况时的再热汽温特性,本锅炉的再热器采用半辐射和对流受热面串联组成的联合型式,结合再热汽温的 调节手段,再热汽温在50%MCR至100%MCR之间均能稳定在540℃的设计值。
燃煤机组锅炉气温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运行调整概论

燃煤机组锅炉气温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运行调整概论摘要燃煤机组气温调整一直是发电厂的重要课题,明确气温变化原因进行针对性调整是抑制气温大幅度波动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锅炉运行;气温影响;调整一般来讲,在锅炉的运行过程中,主蒸气温度和再热蒸气温度对气温的影响是最大的,同时也是对锅炉机组能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首先,过热温度的气温控制主要是起到了对过热器出口蒸气温度的维持作用,并对过热器起到了一种保护的功能。
另外来说,过热蒸气温度是锅炉运行中气温系统循环中的温度最高点,如果温度过高会使过热器的内壁金属强度有所下降,从而很容易将过热器高段的内壁烧坏,影响锅炉的运行安全。
其次来说,如果过热器温度较低的话,则会使锅炉的运行效率大大下降。
据不完全统计数所据来看,锅炉气温每下降5度,则热经济性能就会降低百分之一,同时由于气温降低还会造成锅炉机轮尾部的蒸气设备温度升高,影响机组的正常安全运行。
1 锅炉气温影响的因素根據锅炉气温运行的复杂性及特性的不同,气温的影响因素分为几种不同的形式:1.1 给水温度的影响给水温度对锅炉气温的影响也是十分大的。
首先,当给水温度下降时(如:在高加的退出时),如果此时锅炉出力的温度变化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气温低的给水温度必然会导致锅炉运行所需燃料的增加,从而会使锅炉内壁的总辐射率与锅炉出口处的蒸气温度之差加大,随之辐射处的过热器出口气温也会增加。
另外,对于对流式过热器来讲,当过热器蒸气量以及传导设备温度所有增加时,势必会同时导致其出口处的气温增加。
同时,过热器蒸气量与传导设备的总温度值会使过热温度在短时间内快速升高。
这种温度值的快速升高要比锅炉自身的运行气温升高对锅炉的运行稳定性影响更大,并且会大大增加给水负荷。
另外,如果当给水温度升高时,锅炉的气温值则会下降,一般情况下来说,锅炉给水的温度每下降3摄氏度,过热器的温度就会随之升高1摄氏度[1]。
1.2 炉膛火焰中心位置的影响在锅炉运行时,随着炉膛内火焰位置的不断上升,会使炉膛出口处的蒸气温度不断上升。
司炉工试题及答案

司炉工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锅炉的三大安全附件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安全阀B. 水位表C. 压力表D. 温度计答案:D2. 锅炉的给水硬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A. ≤0.03mmol/LB. ≤0.05mmol/LC. ≤0.07mmol/LD. ≤0.1mmol/L答案:A3. 锅炉的运行中,下列哪项不是需要定期检查的项目?A. 锅炉水位B. 锅炉压力C. 锅炉温度D. 锅炉颜色答案:D4. 锅炉的燃烧效率与什么因素无关?A. 燃料种类B. 燃烧方式C. 锅炉负荷D. 锅炉颜色答案:D5. 锅炉的排污操作中,正确的做法是?A. 随意排污B. 定时排污C. 根据需要排污D. 只有在锅炉停止运行时排污答案:B6. 锅炉的紧急停机操作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立即切断燃料供应B. 立即停止送风C. 立即停止引风D. 继续维持水位答案:D7. 锅炉的水位表应该多久清洗一次?A. 每周B. 每月C. 每季度D. 每年答案:B8. 锅炉的给水温度对锅炉的运行效率有何影响?A. 无关B. 提高C. 降低D. 先提高后降低答案:B9. 锅炉的点火操作中,首先应该检查的是?A. 锅炉内部是否有残留燃料B. 锅炉外部是否有杂物C. 锅炉水位是否正常D. 锅炉压力是否正常答案:C10. 锅炉的燃烧室负压过大,可能的原因不包括?A. 送风量过大B. 引风量过小C. 燃料供应不足D. 燃烧效率过高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锅炉在运行中,水位表的水位应始终保持在最高和最低安全水位线之间。
(对)2. 锅炉的紧急停机操作中,应首先切断电源。
(错)3. 锅炉的排污操作应在锅炉运行中进行。
(对)4. 锅炉的燃烧效率与燃料的粒度无关。
(错)5. 锅炉的给水温度越高,运行效率越低。
(错)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锅炉的点火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答案:点火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锅炉内部是否有残留燃料或杂物,确保锅炉水位在安全范围内,检查燃料供应系统是否正常,检查燃烧系统是否清洁,检查安全阀和压力表是否工作正常,预热锅炉等。
超高温高压锅炉参数

超高温高压锅炉参数超高温高压锅炉参数超高温高压锅炉是一种具有高效、高温、高压特点的锅炉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力、石化等领域。
它可以产生高温、高压蒸汽,用于发电、供热、生产过程中的加热等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超高温高压锅炉的常见参数,包括蒸汽温度、蒸汽压力、给水温度、给水压力等。
1.蒸汽温度(Steam temperature)蒸汽温度是指锅炉产生的蒸汽的温度,通常以摄氏度(℃)为单位。
超高温高压锅炉的蒸汽温度通常较高,可以达到600℃以上,甚至达到700℃或更高。
高蒸汽温度可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提高发电效率,并且在一些特定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高温蒸汽进行加热。
2.蒸汽压力(Steam pressure)蒸汽压力是指锅炉产生的蒸汽的压力,通常以兆帕(MPa)为单位。
超高温高压锅炉的蒸汽压力通常较高,可以达到20MPa以上。
高蒸汽压力可以提高锅炉的发电效率,减少锅炉的体积和重量,提高锅炉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给水温度(Feedwater temperature)给水温度是指用于锅炉中加热产生蒸汽的进水的温度,通常以摄氏度(℃)为单位。
给水温度对锅炉效率和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提高给水温度可以减少锅炉的热损失,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烟气排放。
超高温高压锅炉的给水温度通常较高,可以达到200℃以上。
4.给水压力(Feedwater pressure)给水压力是指加入到锅炉中的进水的压力,通常以兆帕(MPa)为单位。
给水压力对锅炉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过低的给水压力可能导致锅炉出现故障或效率降低。
超高温高压锅炉的给水压力通常较高,可以达到50MPa以上。
5.烟气排放温度(Flue gas temperature)烟气排放温度是指锅炉排放的烟气的温度,通常以摄氏度(℃)为单位。
高烟气排放温度意味着锅炉的热损失较大,降低了锅炉的热效率。
超高温高压锅炉通常采用余热回收技术,将烟气中的热量回收利用,降低烟气排放温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给水温度对机组效率的影响

浅析给水温度对机组效率的影响在环保和节能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主题的今天,火电厂如何提高效率、注重节能不仅是顺应主流,也是在竞价上网后获得最大利润的手段之一。
标准煤耗率、汽耗率、汽轮机效率、锅炉燃烧效率等参数,是衡量机组经济性能的重要参数。
标准煤耗率简单来说,就是将不同发热量的各种煤统一折算成发热量为29308千焦/千克的“标准煤”后算得的煤耗率,也就是机组输出功率所需要消耗的标准煤煤量,主要用于在燃用不同煤种的各个发电厂之间进行热经济性比较。
bs=q0/ηb*ηp)bsn=bs/(1-ξ)式中q0——机组发电热耗率,kJ/;ηb——锅炉效率,%;ηp——管道效率,%;ξ——厂用电率,%;bs——全厂发电标准煤耗率,g/;bsn——全厂供电标准煤耗率,g/。
对于我厂330MW机组,q0可简略用下式来表示:式中,D0——主蒸汽流量h0——主蒸汽初焓hfw——给水初焓Drh——再热蒸汽流量hrh——再热器出口蒸汽焓值he——再热器入口蒸汽焓值W——机组输出功率当其他参数不变时,标准煤耗与给水焓值成反比。
要降低标准煤耗,就要提高给水焓值。
由焓熵表可知,当给水压力一定时,给水温度越高,给水焓值越高。
(如下表,假定给水压力P为15MPa)现代大容量火力发电厂都采用具有蒸汽中间再热的给水回热加热循环,用以提高经济性。
因为采用汽轮机的抽汽来加热凝结水和给水,这部分抽汽不再排入凝汽器中,因而可减少在凝汽器中的冷源损失。
同时给水回热加热提高了热力循环吸热过程的平均温度,使换热温差减少,单位蒸汽在锅炉中的吸热量降低了。
所以可有效提高机组的经济性。
给水温度,给水最终加热温度的高低对机组的经济性有直接的影响。
影响给水温度的因素很多,包括:一、高加系统是否投运:7月20日期间,为了处理#3机#6高加疏水至#7高加管道安全门及疏水管道泄漏问题,#3机组高加曾退出运行。
现将高加投退前后机组相关数据做如下比较:粗略用b=B/W 来进行比较,其中B指总煤量。
我厂锅炉再热汽温经常低的原因分析

我厂锅炉再热汽温经常低的原因分
析
我厂的锅炉再热汽温经常低,对于生产非常不利。
因此,我们需要找出这个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它。
1.供给水温度低锅炉的再热汽温度受到供给水温度的影响。
如果供给水温度低,那么再热汽温度也会低。
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进水温度或采用预热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还可以考虑加装蒸汽空气预热器来提高供给水温度。
2.连锁拉动不好连锁拉动是指锅炉中的各项参数自动调节,保证锅炉的稳定运行。
如果连锁拉动不好,那么锅炉的再热汽温度也会低。
我们需要检查一下连锁拉动的设定值是否正确,是否设有动作延迟等问题,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3.再热器内管道堵塞锅炉再热器内的管道可能会因为各种
原因导致堵塞。
这会影响到再热器的传热效率,进而导致再热汽温度下降。
我们需要对再热器内部进行清洗或更换管道,以保证其正常的传热效率。
4.燃烧调整不当燃烧调整不当也会导致锅炉再热汽温度低。
我们需要对锅炉的燃烧装置进行检查和调整,确保燃烧效率完善,并且保证供给的燃料质量合格。
5.排烟温度过高锅炉的排烟温度过高也会影响锅炉的再热汽温度。
我们可以采取加装排烟温度反馈仪来实时监测排烟温度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排烟温度。
总体来说,锅炉再热汽温度低的原因有很多,我们需要逐一排除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对锅炉的维护和保养,确保锅炉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水温度对锅炉的影响
高加于3月10日中班大修后投用,给水温度150℃比以前提高50℃左右,高加投用后可较大程度改善设备低温腐蚀的问题,提高除尘灰的流动性,有助于改善除尘器中箱体漏风回潮飞灰板结的实际状况,更有助于节约煤耗和提高锅炉蒸发量的较强效果。
在给水温度上升后,煤耗的降幅在0.3—0.4t/h,锅炉蒸发量的增幅在3t/h左右,更重要的是锅炉负荷的稳定性和迅速提升(加负荷)能力得到加强。
一、整体经济性影响
由于垃圾锅炉自身积灰特性,主汽温度偏低在一定程度遏制了机组整体效益的提升,第一方面是排烟温度上升的炉效损失,第二是蒸汽焓值下降带来的做功能力损失。
从报表反映数据来看,单纯的锅炉蒸发量、煤量不但得到改善,而且汽煤比数据得到提升,锅炉实际效率得到增长。
但发电量增长不明显, 2#机汽耗上升约1个点,由于主汽温度低增加了汽机疏水频率,管道蒸汽损失率由1.3%上升到1.6左右。
见下表:
上表中日期数据依据高加投用前1周内运行正常时期统计,煤量依据15米数据采集与3#皮带具有一致性且更精确。
汽机总汽耗-----按汽机总进汽量/总发电量计算
成本产出------电量*0.65-煤量*784计算
管损率--------(1-汽机进汽量/锅炉蒸发量)*100%
表中1#炉蒸发量突破1200吨,2#炉蒸发量达到1162吨;煤量下降、汽煤比上升但成本产出上升不明显,在考虑垃圾库存见底和12、13日中雨影响,后期需要观察垃圾质量转变对数据的影响。
二、对锅炉的影响
上表是锅炉因给水温度变化后各受热面烟温和风温(汽温),数据采集在3月6日---13日之间,选取锅炉蒸发量45t/h工况下,利用趋势线精确到秒统计的5个时间段均值。
(以1#炉分析)
1#炉高加投退前后顺烟气流向各级烟温差基本相当,省煤器因介质温度提高后烟温差收小20℃。
蒸汽介质在高低加投用前后下降约17.6℃(低过)和16.8℃(汇汽),这种下降状况由吸热介质增量和放热介质减量引起,同时纵向比较主汽温度与低过处蒸汽温差在42.6℃和43.4℃前后相差0.8度,说明数据统计期间积灰对换热的影响较小,数据可信。
在省煤器后顺烟气流向层级温差减小幅度70—30℃之间单边下降(给水温度100℃),当给水温度150℃时烟温差46.4—39.7℃之间降幅收窄且有上升,个人认为换热已趋饱和若进一步提高烟温在不增加受热面的情况下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排烟)和设备上的风险(布袋高温老化风险)。
给水温度150℃后,一二次风温有12—18℃的上升,炉膛中部和出口真实温度有27.2℃和48.6℃的下降,结合过热器至对流管间横向烟温约10℃的降幅,在炉膛一系列复杂的燃烧和换热反应后,烟温确有下降最终导致主汽温度下降。
三、总述
给水温度提高的好处很明显,特别是主汽温度有保障的情况下效果会进一步放大。
在不受雨天和垃圾库见底的情况下效果也许会更好(同期可能带来主汽温度更低的副作用),这需要后期观察。
但鉴于锅炉运行一段时间后主汽温度的现状对汽机的损害,建议适当调低给水温度确保汽机安全,在新启锅炉期间采用150℃给水温度运行。
荆州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生产部长
陈明 2017.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