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名词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名词解释

第一语言: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双语(或多语)现象:指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习得两种甚至多种第一语言,而且这些第一语言达到同等熟练运用的程度,这就称为双语或多语现象;

本族语:指本民族使用的语言。

目的语: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学科体系:是一门学科的结构系统,它显示构成该学科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其核心部分是学科的理论体系。

语言能力:指人们所具有的语言知识,是一种内化了的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的规则体系。

交际能力:即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包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

语法能力:指对语言规则系统的掌握,包括语音、拼写、词的组成、词汇、句子结构等规则,并掌握听说读写技能,能辨别并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也就是语言能力。

社会语言能力:指掌握语用规则,在真实的社会语境中得体的运用语言的能力。话语能力:指运用话语进行连贯表达的能力。

策略能力:交际中根据发生的情况,策略地处理语言的能力。

语言形式:通常指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的结构体系,也称语言结构。

语言功能:指语言所能发挥的作用。

话语:是在交际过程中一定环境下表示完整意义的自然语言,是由结构衔接、语义连贯、排列符合逻辑来表达某个主题的连续的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

话语分析:也成“语篇分析”,是对话语的结构与功能的分析。

言语行为:语言不仅是描写、陈述和说明客观世界,提供信息,而且人们说出话语也是一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言内行为:说话人通过发生把这句话说出来,它所直接表达的是字面的意思。言外行为:是通过一句话来表达隐含的真正意图,也就是言外之意。

言后行为:指一句话对听话人所产生的影响。

教育:广义的教育指一切能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增强人们的体质和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的身心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影响和培养的活动。

德育:指思想品德的教育。

智育:指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智力:指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

能力:包括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等。

教学: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有组织、有计划地传授与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并使学生身心获得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模式:1.传授式:即在教师主导下系统地传授书本知识的模式。

2.活动式:即在教师的辅导下,学生通过活动自己进行探究性学习的

模式。

3.发现式:即既主张学生学习最新的、系统的、有严密逻辑结构的科

学知识,同时又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发现知识、总结规律。

4.发展式:认为教学过程不只是智育的过程,而是促进人的身心全面

发展的过程。

教学原则:从一定的教育和教学目的出发,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对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课程:广义的课程指学校为学习者所提供的一切教育内容及其进程安排的总和。

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教学的科目。

课程论:对课程体系和内容、结构及其安排的规律的研究,称为“课程论”。

学科课程论:是一种以学科的知识体系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强调以各门学科知识固有的逻辑来组织课程,对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考虑不多。

活动课程论:是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包括了各方面的知识,课程的编排应与生活经验的发展顺序相一致。

教学方法:指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根本指导思想是启发式。

启发式: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己去学习。

注入式:教师单方面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语言习得关键期:指在青春期(12岁左右)以前,由于大脑语言功能策划尚未完成,左脑和右脑都能参与语言习得的这段时期。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保存和提取,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第二语言记忆:是指第二语言知识和能力的保持和再现,是第二语言学习者主动积极的过程。

形象记忆:是对已感知过的事物的表象的记忆。

逻辑记忆:对概念、判断、归纳、推理等逻辑思维过程的记忆。

情绪记忆:是对已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的记忆。

运动记忆:指对已经历过的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的记忆,常常是一种对技能的记忆。

感觉记忆:也称感觉登记或瞬间记忆,是指感知后信息保持极短时间的记忆。短时记忆:又称操作记忆,是对信息进行操作的系统,是动态系统。

长时记忆:是在头脑中长期保持的记忆,从保持一分钟以上直至终生。

识记:第二语言的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指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感知、识别并记住第二语言的知识和技能的心理过程,是建立暂时神经联系痕迹或者叫记忆痕迹的过程。

遗忘:第二语言的遗忘即记忆过的内容不能保持也不能正确地再认或重现,暂时神经联系的痕迹不能巩固。

遗忘曲线: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最快,识记后的一小时遗忘率达56%,以后就逐渐放慢,31天后遗忘率达79%,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

文化休克:也叫文化震荡症,是指在非本民族文化环境中生活或学习的人,由于文化冲突和不适应而产生的深度焦虑的精神症状。

知识文化:指跨文化交际中不直接影响准确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