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PPT

合集下载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

《绪论篇》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对外汉语教学的不足:只突出了主要的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一—第二语言教学。

而且对象也不只外国人,还包括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

“对外”二字也无法对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同行所使用。

P4教学与教育P8第二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P9 (任务=研究什么,目的是什么)对外汉语教学系统的内部因素:学习与教学活动的主体一一学习者和教师;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客体一一所教的目的语;学习与教学活动本身一一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

P9学科体系P15重要第三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它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分支学科。

P21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以语言对比为基础;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集中、强化的教学。

(共6点)P21—P22二、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对外汉语教育史一门专门的学科,是综合的学科,又是一门应用的学科。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与争论三个争论:“小儿科”论(学科否定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学科”论“应用语言学学科”论:首先,第二语言教学所“应用”的理论不仅是语言学,还有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单单应用语言学理论解决不了语言教学的所有问题。

第二,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决不仅仅是“应用”,而是“应用和启示”的关系;第三,“应用语言学”这一名称非常笼统,不能明确地表示出本学科的内容。

学科定位:对外汉语教育学学科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

第二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第一节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对外汉语教学真正发展成为一项事业、成为一门学科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ppt(1)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ppt(1)

课程主要内容 一. 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国内/国外,学 科任务与性质。 二. 学科理论基础 —— 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 三. 本学科理论与教学----总体设计、课程设置与大 纲研制;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 四.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对比分析、偏误分析、中 介语研究 五. 对外汉语教材问题。 注意: 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教与学、内容 与方法。
第二节 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特点 一.历史 日本、朝鲜、越南 西欧、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 北美、北欧、东欧、澳洲、非洲、拉丁 美洲 二.现状与特点: (1)学习汉语人数 (2) 对对汉语教学的认识 (3) 教学的层次
第三节 有关对外汉语 教学学科的名称 一. 基本概念 1. 第一语言first language与第二语言 second language: 2. 母语mother tongue与外语foreign language: 3.本族语native language与非本族语nonnative language: 4. 目的语target language:
三. 汉语本体研究 (一)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 1. 语音:音节少,好念、好记;声调语言,但有规 律。 2. 词汇:多数词是一、两个音节;词义与语素有 关;语素组合规律强,便于记忆。 3. 语法: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 (二)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难点 1. 语音方面: 难音;声调、送气与否有区别意义的 作用;同音字、同音词较多。 2. 词汇方面:虚词;近义词、同义词难理解、熟语、 成语难运用。 3. 语法方面:词与句法成分关系;语序的灵活;虚词;多项定语、 状语的用法;补语的运用;特殊句式等。 4. 汉字方面: 汉字的三难。
3. 语言具有生成性(心理属性) 启示: (1)培养创造性运用汉语的能力。 (2)处理好教学中的 “死”与“活”问题。 4.语言是交际工具(社会属性) 启示: (1) 培养汉语交际能力。 (2) 语言课是技能课、工具课。 5. 语言是思维工具(心理属性) 启示: (1)让学生了解汉民族思维的特点。 (2)培养用汉语思维、用汉语表达的能力。 6.语言是人类独有的生理特征产物(心理属性) 启示: (1) 语言是可以学会的。 (2) 学习者的心理与生理因素影响着语言学习。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

《绪论篇》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对外汉语教学的不足:只突出了主要的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二语言教学。

而且对象也不只外国人,还包括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

“对外”二字也无法对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同行所使用。

P4教学与教育P8第二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P9(任务=研究什么,目的是什么)对外汉语教学系统的内部因素:学习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和教师;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客体——所教的目的语;学习与教学活动本身——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

P9学科体系P15 重要第三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它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分支学科。

P21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以语言对比为基础;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集中、强化的教学。

(共6点)P21—P22二、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对外汉语教育史一门专门的学科,是综合的学科,又是一门应用的学科。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与争论三个争论:“小儿科”论(学科否定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学科”论“应用语言学学科”论:首先,第二语言教学所“应用”的理论不仅是语言学,还有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单单应用语言学理论解决不了语言教学的所有问题。

第二,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决不仅仅是“应用”,而是“应用和启示”的关系;第三,“应用语言学”这一名称非常笼统,不能明确地表示出本学科的内容。

学科定位:对外汉语教育学学科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

第二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第一节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对外汉语教学真正发展成为一项事业、成为一门学科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

《对外汉语教学》课件

《对外汉语教学》课件

教学能力
• 了解对外汉语教学法 • 有系统、科学的教学方法
素质养成
• 快速适应不同学生 • 耐心、责任感和爱心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与文化融合
结合汉语教学的内容和文化背景,进行文化教育。
文化探究
通过一些文化活动、讲座等形式,探究中国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测试
1
HSK汉语水平考试
国家汉办主管的汉语考试。
《对外汉语教学》PPT课 件
这是一份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PPT课件,让我们一起了解和探讨对外汉语教 学的方方面面。
概述对外汉语教学
定义
对外汉语教学指针对非汉语 母语者进行的汉语教学。
特点
需要教师精通汉语,理解学 生背景并满足他们的需求。
目的
帮助学生获取汉语语言和文 化素养,增进汉语和其他文 化的交流。
2 提高国际竞争力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外汉语教学有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
3 增进国际形象
对外汉语教学也是展示中国文化的一种方式,有助于增进国际形象。
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及特点
对象
主要是非汉语母语国家的学生,包括儿童、青少年、 成人等。
特点
不同于汉语国家的汉语教学,需要更多关注学生语 言和文化背景,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学。
教室、实验室、网络教学环境等。
2 教学材料
教科书、课本、网络课程等。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评估与考核
课堂表现
• 听力实践表现 • 口语表现 • 讨论和问答表现
考试评估
• 期中、期末考试 • HSK汉语水平考试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1
因材施教
根据每个学生的程度和需要设计教学内容。
2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ppt课件_OK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ppt课件_OK

• (3)第二语言学习具有普遍性,人类学习第二语言的规律有很多共同之 处。研究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和规律,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意义。
17
汉语的特点与对外汉语教学(有利和难点两个方面)

19世纪20年代初,我国语言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标志是
1898年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马建忠《马氏文通》的出版。

• 例句:她穿的这件衣服好漂亮。
• 3.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下属的应用 语言学。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与一种外语教学。(杨庆华,1995)
• 4. 独立学科的标志:有持续的社会需求,有自身的研究方向、目标、学科 体系,更重要的是按照自身发展需要,不断地从别的有关学科里吸收营养。 (桂诗春,2002)
原则,目的是使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在教学法上保持一致。 • 5. 确定教学途径:划分教学阶段;进行课程设计;周课时和总课时。 • 6. 明确教师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
5
总体设计中的教学原则包括的内容:
1. 怎样处理语言要素、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之间的关系?
• ——以语法结构为纲编排教学顺序,以语言要素为中心组织语言材 料。这是建立在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基础上的“听说 法”的教学路子。

近50年来,汉语语言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果,比较深入地揭示了汉语
的特点和规律,建立了汉语语言学的理论体系,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坚
实的理论基础。

对外汉语教学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是:汉语算不算是最难学的语言?

美国国防学院把汉语和日语、韩语、阿拉伯语等具有特殊书写系统的语
言一起,定为对英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最难学的“第四类语言”。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ppt课件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ppt课件
a. 在论述具体教学问题时,较多受到听说法、结构 主义语言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b. 把实践性原则定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教 材编写中进行句型教学试验。
语言交际能力=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03填空) 言语技能:(96年术语;99年术语;2001年填 空)
听说读写的技能,听、说用于口头交际,是 理解;读、写用于书面交际,是表达。
3. 语言要素、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的关系
.
13
第一讲、对外汉语教学总论
二.建国以后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概况 (1)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1)初创阶段(20C 50’s初—60’s初) 汉语预备教育: a.1950年,清华大学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是
备学校(是我国第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高校)。 b. 1964年,改名为北京语言学院。 c. 1964年暑假,越南政府派来2000名留学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单位扩
展到23所。 d. 1965年暑假,北语为新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22所院校举办了对外汉语教
师培训班。 e. 1965年下半年,北语创办《外国留学生基础汉语教学通讯》(是我国第
.
5
第一讲、对外汉语教学总论
2. 第二语言教学包括(00年术语解释): (1)中国人学外语; (2)少数民族学汉语;(01年选择) (3)少数民族学外语; (4)外国人学中文(即对外汉语教学)
.
6
第一讲、对外汉语教学总论
3.“语言教学”和“语言学教学”的区别 (1)目的不同
语言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不是讲授语 言学知识,所以应进行大量的技能训练,培养交际能 力,而不是大量讲理论。 (2)教学内容 语言学: A. 学习语言四要素: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规则, 保证正确性。(96年填空) B. 学习语言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的使用规则——语用 规则,以保证语言的得体性。

《对外汉语教学》课件

《对外汉语教学》课件
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汉语的基本语法、 词汇和常用表达方式,提高学生 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跨 文化交际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
01
02
03
促进跨文化交流
对外汉语教学是连接中国 与世界的桥梁,有助于促 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 理解。
增强国家软实力
对外汉语教学是国家软实 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够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 力和竞争力。
对外汉语教学成功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的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如某位教师的教学经验、某个课程的 设计等。
案例分析的方法
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成功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总结其成功 经验。
案例的启示与借鉴
从成功案例中提炼出有益的经验和做法,为其他对外汉语教师提供借 鉴和参考。
05 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能力 要求

语境识字法
将汉字放入具体语境中,帮助学生 理解汉字意义和用法。
汉字游戏法
设计有趣的汉字游戏,让学生在游 戏中学习汉字,增加趣味性。
文化教学方法
文化讲座法
定期举办文化讲座,向学生介绍中国文化、历史 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知识。
文化体验法
组织文化体验活动,如中国书法、中国画、中国 茶艺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文化。
跨文化沟通能力
对外汉语教师需要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用恰当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并能 够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文化障碍。
跨文化适应能力
对外汉语教师需要具备跨文化适应能力,能够适应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和他们的需求,并 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策略。

04 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与案例 分析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实践
语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ppt(1)解析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ppt(1)解析

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研究:教学法---精讲多练、实践性原则,“语文并进”,听 说读写全面要求。
3. 恢复阶段(1972 – 1977)
教学:实践性原则,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深入工厂、农村)相 结合。 二. 对外汉语教学的确立期(1978年 ---) : 1. 创建学科理论架构阶段 (80年代) (1) 学科意识,科研风气 (2) 探讨学科理论架构 (3) 科研成果明显 (4) “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原则以及“交际性原则”的提出 2. 深化学科理论研究阶段(90年代) (1) 开始探讨学习规律——语言习得研究 (2) 借鉴相关学科研究理论成果 (3) 标准化研究
第二节 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特点 一.历史 日本、朝鲜、越南 西欧、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 北美、北欧、东欧、澳洲、非洲、拉丁 美洲 二.现状与特点: (1)学习汉语人数 (2) 对对汉语教学的认识 (3) 教学的层次
第三节 有关对外汉语 教学学科的名称 一. 基本概念 1. 第一语言first language与第二语言 second language: 2. 母语mother tongue与外语foreign language: 3.本族语native language与非本族语nonnative language: 4. 目的语target language:
第四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与学科体系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任务 怎么教
教什么 怎么学 二.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 学科的结构系统----要体现学科的内容与性质特 征,核心部分是学科的理论体系。
第五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
1. 语言教学。
2. 第二语言教学。 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二. 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1.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 2.以技能训练为中心。 3. 以基础阶段为重点。 4. 以语言对比为基础。 5. 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 6. 集中、强化的特点。 三.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性质: 1. 专门学科。 2. 综合学科。 3. 应用学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特点

一 、新世纪语言教育的重要性 1、语言教育的重要作用 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育的重要性

二、 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特点 1、对外汉语教学与世界汉语教学的关系 2、世界汉语教学的现状与特点
历年考研真题
一、填空题。 1.HSK是一种_______考试。(2011,首 师) 2.HSK的全称是什么_______。(2011, 中央民族)

三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提出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

一、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
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
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

内部因素:
性;双音节化的倾向影响到语法形式;句法结构中松散的主谓结构和大量
的述补结构,还有像“把”字句、“被”字句等特殊句式。 语音方面:最大难点在于声调。汉语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汉语还有
几组送气与不送气的辅音区别。
词汇方面:有大量的同义词和近义词,还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大量 的固定四字成语,古语词。
汉字:汉字是学习汉语最大的困难所在。难认、难记、难写。
语音方面:汉语只有400多个音节,加上4声的区别,一共
也只有1300多个音节,而且汉语声、韵、调的音节组成,声调
变化都有较严格的规律。
词汇方面:词汇结构以词根复合法为主, 由大多数能独立成词的单音节语素结合而 成,词义与语素义有关。汉语构词法灵活。 词、短语、句子构造规则基本一致。

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难点 语法方面:汉语重“意”而不重“形”,以意合为主,隐形语法关系丰 富,表意灵活。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词类具有多功能

2、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
教学活动的认识过程是学生主体作用于教师主导作用的辨证统一,
这一认识活动的特点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的基本原则。

3、教学过程的模式
传授式、活动式、发现式、发展式。

4、教学原则
①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②知识传授与智能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③理论联系实际与理论知识为主导相结合的原则 ④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 ⑤统一的培养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⑥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 ⑦直观性原则 ⑧巩固性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

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
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 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
的界限来分的。
学习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和教师,包括学习者心
理、生理、学习策略等个体因素和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客体——所教的目的语,即作为第二语 言的汉语。 学习与教学活动的本身——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 堂教学和测试评估四大环节的理论与实践。

外部因素:
基础学科

语言环境

二、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体系



二 、语言学的发展与第二语言教学 (一)语言学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注意此部分讲义的内容] 1、历史比较语言学(P72) 最初是英国学者琼斯于1786年揭开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 序幕。 历史比较语言学奠基人为:丹麦语言学家拉斯克、德国语 言学家格里姆和葆朴。 19世纪中期德国学者施来赫尔提出了语言的“谱系树” 理论,并画出了印欧系谱系树形图。 德国学者洪堡特被成为普通语言学的奠基人。 2、结构主义语言学(P73) 索绪尔被公认为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
说出话语也是一种行为。认为人们所说出的话语能同时进
行三种行为,即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美国哲学家格赖斯提出了“会话含义”理论,对“会 话含义”的研究实际上是对会话中说话者言外之意的研究。
二 、汉语的特点与对外汉语教学

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 语法方面:汉语最大的特点是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 名词不变格,动词不用按人称、性、数、格、时、态来变位。 只需要改变词序,无需添加任何附加成分,形式结构简明。
第二章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的发展与现状

第一节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开始于1950年,以1978年为界分为两 个时期:

一 、“开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时期 1、初创阶段 1950年成立的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 专修班”拉开对外汉语教育的帷幕。 1958年出版我国第一套对外汉语教《汉语教科书》 2、
理、师资培训研究
第三层次:教育实践。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 学。 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①、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 ②、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 ③、以基础阶段为重点 ④、以语言对比为基础,找出难点、重点,进行分析和纠错。 ⑤、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 ⑥、集中、强化的教学,课程集中、课时密集、内容多、速度快,班级规模小。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特点
1、对外汉语教育是专门的学科
2、对外汉语教育是综合的学科 3、对外汉语教育是应用的学科
第四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与争论

一、“小儿科”论
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学科”论 三、“应用语言学学科”论 四、学科定位——语言教育学科
历年考研真题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


本章非常重要,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文化学 是对外汉语教学最直接、最重要的理论基础。语言 学和文化学主要作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和目的, 教育学和心理学主要作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和 途径。 难点:语言学在于语言学的各个学派,和其主要观 点,主要代表人物,和其所取得的成就。语言学和 对外汉语教学联系最为紧密的学派就是功能主义语 言学。概念有话语分析、会话分析、言语行为理论、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难点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填空题。 1.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规律是由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 _______等共同一决定的。(2011,首师) 2.“汉语做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英文翻译是_______。(2011,首师) 二、判断题。 1、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 (2011,首师) 三、简答题。 1、简述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特点。(2011,中央民族) 三、名词解释。 1、第二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2011,中央民族)

3、话语分析和会话分析(P79)
话语:是在交际过程中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
的自然语言,是由结构衔接、语义连贯、排列符合逻
辑来表达某个主题的连续的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
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话语分析”也称“语篇分析”是对话语的结构
与功能的分析。美国学者哈里斯于最早提出这一术语。

4、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含义理论 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言语行为”理论,指出人们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一)
一 、语言的基本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
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这是语言的本质特征。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内容
是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四个要素及其相关系统
2、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 3、语言有生成性。 4、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交际不仅是语言交际,还有非语言 交际。但语言交际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交际工具。 5、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思维可以分为技术思维、形象思维和概念思维。 6、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 7、语言是人类独有的,只有人类才具备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特殊生理基础
⑨量力性原则
三、 教学内容与教学法
教学内容与教学法也是教学论的主要组成部分。

1、教学内容与课程论 教学内容通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教材等形式体现,核心问 题是课程设置。 影响最大的课程论:学科课程论、活动课程论。

2、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启发式、多种教学法结合。 主要教学方法: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二)

一 、功能主义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1、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乔姆斯基在60年代提出“语言能力”的概念,并区分
“语言能力”和“语言表现”。
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提出“交际能力”的概念:即运用语 言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包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 情。 交际能力的四个特征:语法性、可接受性、得体性、现实 性。
1、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各种语言教育体系模式 2、对外汉语教学学科体系(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理论基础。七个基础学科: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
学、社会学、横断学科、哲学。 第二层次:学科理论——属于本学科范围内的学科理论体系包括:基础 理论和应用研究。 基础理论:对外汉语语言学、汉语习得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学 科研究方法学。其中,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研究居于学科理论研究的核心 地位。 应用研究:总体设计研究、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测试评估、教学管
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二、学科名称的讨论 1、对外汉语教学;2、汉语教学;3、汉语作为第 二语言的教学(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TCSL);4、应用语言学; 5、外语教学法;6、外语教育学;7、第二语言教 学

2、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P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