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关系的解读(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培训)

合集下载

《永久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工作方案》

《永久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工作方案》

《永久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工作方案》目录一、前言 (2)1. 工作背景 (2)2. 工作意义 (3)3. 工作目标 (4)二、调整划定原则 (5)1. 坚持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决策部署 (6)2.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 (7)3. 坚持科学规划、精准划定的原則 (8)三、调整划定任务 (9)1. 明确永久基本农田总规模和定位 (10)2. 界定永久基本农田权利 (11)3.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管理责任 (12)四、调整划定工作方案 (13)五、监督管理 (15)1.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16)2. 加强制度建设 (17)3. 加强资金管理 (18)六、工作保障 (19)1. 明确责任主体 (20)2. 加强组织领导 (21)3. 加大宣传力度 (22)七、预期效果 (23)八、附件 (24)1. 相关法律法规清单 (25)2. 数据调查报告 (25)3. 方案实施方案 (26)4. 其他相关附件 (27)一、前言前言。

紧密结合我区实际,依据农业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旨在通过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提高农田利用效率,促进合理布局和集约化经营,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受损耗,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1. 工作背景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强调守住耕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对于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优化调整生产布局、提升土地资源效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永久基本农田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底线,其调整划定工作遵循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旨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保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在此背景下,开展《永久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工作方案》是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与提升土地资源管理水平的决策部署,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农业体系的必要举措。

基本农田划定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机制

基本农田划定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机制

基本农田划定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机制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场所,也是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我们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对资源的需求量非常大,而目前土地资源匮乏,使得国家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基本农田是耕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国家的粮食安全、农民的利益都有着至直接的影响,在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要了解基本农田规定的重要性,将二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标签:基本农田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机制一、基本农田划定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基本农田的内涵分析基本农田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而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基本农田是耕地的最低需求量,是保命田、吃饭田。

基本农田与一般农田相比,基本农田的生产能力高,面积连片性高,区位条件好,也就是说在划定基本农田时,首先要考虑耕地的质量情况,质量等级最高的应该优先划入基本农田。

其次要考虑耕地的连片性程度,对于同等级的耕地,集中连片程度高的耕地更容易管理。

第三,要考虑区位条件,如交通沿线、城镇建设用地周边的耕地,这些耕地有良好的交通设施条件,应当优先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而那些需要退耕还林、还湖、还牧的耕地,不应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不同地区,结合当地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安排在一段时间内土地资源的合理应用。

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对目前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通过对土地结构的调整而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应用管理。

想要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的配置,就需要从时间、空间、数量和用途上对其进行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土地的规划和建设对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有着促进作用,而且可以根据总体规划对城市用地进行管制,可以将制定的土地管理制度落实到实际,从长远的角度来讲,土地总体规划属于长时间才可以完成的,其战略性比较强,是土地管理的长效机制。

某省基本农田划定技术操作培训教材(PPT 116页)

某省基本农田划定技术操作培训教材(PPT 116页)

定工作。2010年国土资源部耕地司在全国八个省份开展了基
本农田划定试点工作。
国家相关文件要求
一、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背景
我省开展情 况
为更好的指导帮助各地开展永久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工作 ,省厅在2010年 9月份开展了我省的试点工作,选择了基本 农田开展工作较扎实的新野县、孟州市作为试点,分别由省 国土资源调查规划院和河南省中纬测绘规划信息工程有限公 司牵头进行了两县市的试点工作编制,并与2010年10月中旬 完成试点初步成果,2010年11月底参加国土资源部在南宁召 开的基本农田试点划定工作交流会,我省试点工作得到了部 领导的肯定,我们的一些做法和建议也被部基本农田划定技 术组采纳,为《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目录
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背景 划定编制依据及基本要求 基本农田划定任务 基本农田划定技术流程 基本农田划定具体操作步骤 有关问题的探讨
一、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背景
为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
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要
求,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先后下达《关于划定基本农田实行
落实
6
调整划定后的基本农田的保护期限,与修编后的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致。在此期间,全乡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调整、补
充等工作,执行本方案的有关规定;
期限
二、项目编制依据及基本要求
7
修编后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建设用地区内,基本农田
缓冲区,不再保留基本农田;
避让
8
县级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划定工作,以县为单位,由县国土资
一、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背景 要求
按照省厅工作部署,为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这项工作, 举办了这次技术培训班,省厅制定了《河南省划定永久 基本农田工作方案》,要求尽快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 在省厅规定的时间完成划定工作。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有关要求专题培训课件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有关要求专题培训课件

谢 谢!
电话:010-66558193 18506381961
邮箱:2432419680@
陆昊部长在2019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明确要 求,“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建设,提高永久基本农田 占用审查与补划效率。”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工作依据
《关于全面实行永久基本农 田特殊保护的通知》(国土 资规〔2018〕1号) 《关于加强和改进永久基本 农田保护工作的通知》(自 然资规〔2019〕1号) 《关于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 备区有关问题的通知》(自 然资办函〔审核上报成果
按照县级自核、市级论证、省级验收的 程序,逐级对储备区划定成果进行审核。 县级要结合实地核实情况,编制储备区 划定方案,建立储备区数据库,利用质 检软件完成自核;市级对划定方案进行 论证并进行逐图斑审核;省级负责对上 报成果进行验收,并以县级行政区划为 单元,汇交到部,验收一个,汇交一个。
从全国现有耕地中扣除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得到未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面积5170766万亩扣除与矿业权重叠面积108557万亩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叠面积88424万亩已完成建设项目用地审批面积121217万亩25度以上坡耕地面积365256万亩得到储备区资源潜力面积4509252万亩矿业权范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5度以上坡耕地等相互之间存在重叠部分其中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232534万亩大多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完成后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高于各地耕地平均质量等别面积2271310万亩
划定资源潜力评估成果下发
储备区资源潜力情况:从全国现有耕地中扣除已划定 的永久基本农田得到未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面积 51707.66万亩,扣除与矿业权重叠面积1085.57万亩, 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叠面积884.24万亩,已完成建 设项目用地审批面积1212.17万亩,25度以上坡耕地 面积3652.56万亩,得到储备区资源潜力面积 45092.52万亩(矿业权范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5 度以上坡耕地等相互之间存在重叠部分),其中,已 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2325.34万亩(大多为永久基本 农田划定完成后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高于各地耕 地平均质量等别面积22713.10万亩。

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划定与保护

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划定与保护

4中 2017年 第11期(总第565期)CHINESE & FOREIGN ENTREPRENEURS107Managemengt World 【管理世界】一、基本农田概况简述目前,耕地保护现状非常严峻,尤其是基本农田。

所以,要充分了解,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一些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调整。

在国家整个发展形势中,应该将基本农田上升到永久性的概念上来。

根据国家相关的管理规范可知,永久性基本农田主要是指基本农田中质量高、土壤肥沃,并且机械化应用水平比较高的农田。

所以,以这个角度而言,永久性农田就是生产能力高的农田。

针对永久性农田,相关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并制定出相应的规划制度措施,严格落实到工作中。

在耕种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保证耕地的肥力。

二、永久性基本农田的规划1.农田规划的主要作用首先,农田规划有利于保护基本农田的面积不受侵夺,确保农田数量的稳定。

在规划过程中,要从某区域实际人口与农业整体生产状况出发,预测未来的发展情况,并以这次预测结果为依据,确定实际所需农田面积。

与此同时,依据相关部门颁发的保护性指标来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严格保护基本农田。

其次,农田规划有利于提高农田使用的科学性,避免农田肥力的流失。

大多数情况下,在对农田规划时都将优质的农田定为永久性的基本农田,这是根据相关条例规范进行的。

此外,条例中还有一些关于特殊耕地的管理事项,在规划中也要给予注意。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对不同属性的农田的质量进行规划,最终达到农田高质量的目的。

2.农田划定的基本原则首先,注重某一区域土地利用的整体性。

对于城市规划部门所做的规划章程,一定要尽力协调,使双方的工作可以相互促进。

并将土地的总体性规划作为划定农田的根据,存进双方达到相互依存的状态,从而提高划定农田的稳定性。

其次,以区域内的人口数量和社会发展整体情况为依据,划归时一定要从生活实际出发。

保护农田是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以及长期工作,从这一点来讲,农田的划定要综合考虑人口数量、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

国土资源部解读《关于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解读《关于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解读《关于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的通知》佚名【期刊名称】《云南农业》【年(卷),期】2016(000)010【总页数】2页(P8-9)【正文语种】中文8月4日,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联合发布《关于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出台的背景是什么?重点提出哪些要求?作出哪些部署?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6年要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并实行特殊保护。

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106个重点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论证审核工作提前完成,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7月7日,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在杭州联合召开全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现场交流会,总结并交流了重点城市周边划定工作经验,对全面划定工作作出部署。

当前,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主要面临三项任务:一是指导和推动划定工作向所有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展开,确保今年年底前按时保质完成划定工作;二是落实全面划定各项任务,推进永久基本农田“落地块、明责任、设标志、建表册、入图库”等工作,形成划定成果;三要加强永久基本农田的特殊保护。

《通知》明确了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坚持的五项基本原则:一要坚持依法依规、规范划定。

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有关规定,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调整完善确定的目标任务,规范有序开展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

二要坚持统筹规划、协调推进。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要与规划调整完善协同推进,两者互为基础、互为条件。

城市周边和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要充分衔接,划定成果要全部纳入地方各级规划调整方案,两项工作统一方案编制,同步完成。

三要坚持保护优先、优化布局。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规划调整完善要按照总体稳定、局部微调、应保尽保、量质并重的要求,优先确定永久基本农田布局,把城市周边“围住”、把公路沿线“包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四要坚持优进劣出、提升质量。

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有关政策解读与技术要求

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有关政策解读与技术要求

姜大明部长:“这次部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是在已有工作基础上的调整完善,不是另起炉灶、 再搞一套。”
(一)已有工作基础 全国总体上落实了15.6亿亩划定任务,为保 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坚持“三个不能变”:法律依据不能变、基 本原则不能变、数据基础不能变。
(二)工作新特点 划定要求更高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要像保护大 熊猫一样保护好耕地 耕地红线既包括数量也包括质量,保护耕地最 重要的是把基本农田保护好
一.准确把握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划定工作的内涵 二.准确把握新时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新特点 三.准确把握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新要求 四.准确把握与规划调整完善等工作的关系 五.准确把握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工作步骤和要求 六.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一)永久基本农田的概念 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基本农田是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经 济社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不得占用 的耕地。十七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要“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今 年中央1号文件、《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永久基本农田”即“基本农田”,一经划定,在规划期内必须 得到严格保护,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不得擅自占用和改变。
内容提要
2014年10月8日:《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永 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28号) 2015年3月30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 切实做好106个重点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有关事 项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5〕14号) 2015年10月20日:《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开展永久基 本农田划定督导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5〕131号)

坚持规划引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思考——以北京市为例

坚持规划引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思考——以北京市为例

坚持规划引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思考——以北京市为例郑姗姗;陈景;寇宗淼;张新圣
【期刊名称】《中国土地》
【年(卷),期】2024()1
【摘要】核心提示,本文总结了北京市坚持规划引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总体思路和工作亮点,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耕地保护管理机制、构建国土空间监管平台、健全完善奖补机制等对策建议。

【总页数】4页(P32-35)
【作者】郑姗姗;陈景;寇宗淼;张新圣
【作者单位】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青海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和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会议召开
2.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机制研究
3.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调整完善土地规划全省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暨土地规划调整完善工作会在郑召开李亚副省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4.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研究——以湖南省泸溪县为例
5.国土空间规划“三线”统筹划定中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探索——以鄱阳县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关系的解读湖北省国土资源厅规划处 孙 燕
2016年3月10日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情况
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关系
三、统筹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
目录:
Part 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情况
从全国层面看 2009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20.31
亿亩,比原来掌握的18亿亩数据多出了2亿亩。

但是,全国适宜稳定利用的耕地也就是18亿亩,
粮食生产的实有耕地面积并未增加。

从我省来看
二调耕地面积比基于第一次详查后逐年
变更至2009年的耕地面积多出988.35万
亩。

但湖北的粮棉油及其他农产品就是这
些实有耕地生产的。

•城镇用地增加较快
•优质耕地减少
较多
•后备耕地资源
严重不足守住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底线任务十分艰巨现行土地规划与客观实际、发展需求之间出现了一些不协调、不适应
迫切需要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完善
•规划频繁调整•土地利用布局不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国务院在研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时要求,“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和用途管制,要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尽快完成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完善工作”。

1.原方案:主要调整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建设用地规模保持不变,2015年底前要完成各级规划调整完善工作。

2.省厅向国家争取在耕地保有量中扣除不稳定耕地,降低了全省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3.因一些省份建设用地规模已经逼近天花板,需要增加规模,拟适当增加全国的建设用地规模。

4.修改后的调整方案已经征求完国家部委意见并报送国务院批准,3月底、4月
初获批并下发各省执行,全面启动调整完善。

(二)最新进展
1.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土资源工作一系列新要求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制度要求
•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求
•落实新常态下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要求
2.加快推进土地二次调查成果共享应用。

3.适应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1.完善规划主要控制指标

调整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
质量上落实耕地质量不下降的要求 •合理调整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
2.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基本农田调整 •建设用地布局调整
3.划定“三线”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生态红线,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 •多规合一
(四)主要任务
规划主要控制指标的全面调整,相当于一次重新修编。

对全省规划主要指标进行一次“重新洗牌”,以2013年底二调建设用地总规模为基数,将全省剩余建设用地规模进行重新分配,确保各地“十三五”都有合理的发展空间。

对于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将依据国土部下达的新的保护任务,结合各地现状耕地资源情况,按比例确定各地新的保护任务,基本农田保护比例适当下调,保持在80%左右。

注意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基本农田布局总体稳定的原则,二是建设用地布局更
加优化
(五)我省调整完善主要思路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Part 2
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关系
1.调整完善工作需要在规划中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三线划定都离不开永久基本农田划定,都要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进行衔接,尤其是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

将城镇建设用地周边的耕地优先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可以有效防止城市发展对优质耕地的吞噬,正确处理好城镇化发展与保护耕地的关系,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有效支撑了城市开发边界的落地。

2.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新的要求是将城镇周边、交通沿线和已建成的高标准基本农田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这需要对现有规划中基本农田保护空间布局和规模进行相应调整,同步协调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确保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空间布局更加合理。

(一)两项工作之间关系
(二)两项工作时序安排
第一步,首先优先划定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确保城镇周边。

交通沿线、已建成以及已立项高标准农田优先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

第二步,在规划主要控制指标下达前,与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同步启动城镇周边以外(即城镇规划范围以外)的交通沿线、已建成以及已立项高标准农田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工作。

也就是说,不管是城镇周边,还是城镇周边以外,交通沿线、已建成以及已立项的高标准农田都要优先划定、优先保护。

第三步,在规划主要控制指标下达后,规划调整完善成果获批前,依据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增加情况,分类制定其他耕地(即城镇周边以及城镇周边以外的交通沿线、高标准农田涉及耕地)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

第四步,在规划调整完善成果获批后,全面完成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

统筹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Part 3
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
在规划调整完善前,重点做好城市以及乡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确保城镇周边、交通沿线优质耕地和已建成以及已立项高标准农田优先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

优先划定是调整完善工作的前奏,也是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根本要求,一定要不折不扣的完成好。

同时,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涉及到调整规划基本农田布局,因此,有关内容要写入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案,并纳入同级规划调整完善方案,为规划调整完善提供基
础依据,做好调整完善工作准备。

(一)抓紧落实优先划定
规划修编阶段多划基本农田,作为永久基本农田现成的成果使用
1.多划基本农田核销使用后,实有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即:上级下达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多划基本农田剩余量)大于调整完善新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可以依据城镇周边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的面积,相应调出城镇周边以外区域原划定的基本农田,也可以保留城镇周边以外区域原划定的基本农田,作为调整完善后的多划基本农田进行管理。

2. 多划基本农田核销使用后,实有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即:上级下达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多划基本农田剩余量)小于调整完善新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城镇周边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的面积超出小于部分差值的,应在保持城镇周边以外区域原划定基本农田布局总体稳定的情况下,按照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中有关基本农田划出规定,在城镇规划范围外作基本农田“减法”,相应划出小于或等于超出部分的基本农田面积;不足以填补小于部分差值的,应在保持城镇周边以外区域原划定基本农田布局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在城镇规划范围外作基本农田“加法”,相应划入大于或等于不足部分的永久基本农田
数量。

(二)合理利用多划基本农田成果
1.将市域、县域或镇域内已经建成或者已立项的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全部优先划定为永久基本
农田。

2.将市域、县域或镇域内高速公路、铁路、一级公路等重要交通沿线的耕地优先划为永久基本
农田。

对于大部分地区,把城镇周边及周边以外的上述耕地优先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后,基本上就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划定任务。

这些成果也可以直接用于调整完善工作中的基本农田布局安排,既可以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确保规划基本农田和实地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在布局和规模上的一致。

3.各地要按照分解下达的新的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结合已经优先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成果,加
快划定城镇周边和交通沿线以外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周边和交通沿线以外的永久基本农田划
定工作可以在调整完善工作结束前完成。

调整完善工作进展加快的地区,也可以结合实际,
在调整完善结束后,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4.加强调整完善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衔接,及时共享成果。

谢谢大家!Part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