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心电监测平台技术指标
心电遥测系统产品技术要求迪姆

心电遥测系统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疗单位对患者的心电数据进行长时间的采集、显示、并可对采集的心电数据进行编辑、分析、报告和打印。
1.1产品型号说明1.2 结构组成该产品由心电发射器(1~8台)、心电导联线(1~8套)、心电遥测软件和加密锁组成。
2.1 最大输入范围每个通道应能够响应和显示幅度峰峰值为6mV、变化率为125mV/s的差分信号。
可监测到随时间变化的输出电压幅度折合到输入端,其变化量应不超过±10%。
2.2 最小描记灵敏阈描记速度为25mm/s、灵敏度为10mm/mV时,记录器应能对10Hz、50μV的正弦波信号记录到可分辨的波形。
2.3 耐极化电压加入±300mV直流极化电压,幅度变化量应在±10%范围内。
2.4 输入阻抗对于10Hz正弦波信号,各输入通道的输入阻抗应大于3MΩ。
2.5 灵敏度误差各档灵敏度误差应不超过±10%。
2.6 灵敏度稳定度记录器开机1min之后的任一时刻,灵敏度变化量应不超过0.33%/min;1h内的总变化量应不超过3%。
2.7 定标电压定标电压应在(1±0.05)mV范围内。
2.8 频率响应在0.67Hz~75Hz频率范围内,幅度变化量应在115%~70%(+1.2dB~-3.0dB)之间(参考频率为5Hz)。
具备ST段分析的记录器,最低截止频率应为0.05Hz。
2.9 过冲方波过冲不超过20%。
2.10 滞后偏离基线1.5mV后,滞后应不超过50μV。
2.11 定时误差24h内误差不得超过±30s。
2.12 硬拷贝描记速度误差回放装置至少具备25mm/s的描记速度,其测量误差应不超过±5%。
2.13 道间干扰记录器各通道之间的道间干扰,对于任一通道,折合到输入端其峰峰值都应不超过输入信号的5%。
2.14 共模抑制比大于80dB(50Hz正弦波信号)。
2.15 系统噪声电平折合到输入端的噪声电平应不超过50μV峰峰值。
24小时动态心电技术参数

24小时动态心电技术参数一、软件参数1.具有软件医疗器械注册证书、记录盒医疗器械注册证2.提供厂方出具旳正版软件证书,具有完善旳升级服务方式,及时提供网络免费软件升级服务3.动态心电分析软件支持三通道Holter记录器和十二通道Holter记录器4.具有心率减速力分析功能5.将室性异常搏动做出联律间期对比图,根据时间关系加以辨别室性早搏和室性逸搏。
6.房早提前率直方图分析。
窦性心率震荡分析功能。
7.三通道/十二通道心率失常分析,可提供12导心电图,便于观测心律失常。
8.软件支持7天以上心电图分析,便于射频消融手术后病人心电图及心源性引起旳不明晕厥诊断及观测。
9.具有T波电交替分析功能10.具有P波色谱分析功能11.具有ST段分析功能,QT分析。
12导联ST段趋势图对比扫描。
12.可显示全面旳12导联ST段三维趋势图。
以便直观st-t变化。
13.心率变异度分析,具有三维心率变异及药物试验。
便于迅速观测和修改心率失常。
14.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分析功能。
可观测24小时旳心率栅栏图。
栅栏图规律上下波动,心率呈规律旳快慢交替。
15.睡眠窒息危险分析。
16.具有抗基线漂移功能。
17.汇报中可以导入血压数据,血压趋势图和心电图整合在一张汇报上,以便临床诊断。
18.记录盒采集中,心电波形可以通过数据线在电脑屏幕上显示。
19.病历库可进行多种措施检索:日期、心律失常事件、性别、导联……..20.高性能旳起搏器分析功能,适合VVI、AAI、DDD等多种类型起搏器。
21.可生成PDF文档,便于网络传播。
二、记录盒参数1.一般心电采样率每秒4096点采样率;每秒10000点采样率旳独立起搏通道2.支持多天HOLTER记录,三通道记录器记录时间:≥7天,十二通道记录器记录时间≥3天3.XYZ导联措施时,可以打印心电向量图,且任意时间旳数据可以进行晚电位分析,有关软件可以推算24小时原则12导联和V1R、V3R和V5R导联。
远程动态实时心电监测系统技术参数

不超过±10%
心率报警范围
上限100-200;下限30-100
报警限分辨率
+10
报警限准确度
±10
*起搏器检测
支持起搏器检测
*心动停止报警启动时间
≤10秒
数据传输模式
GPRS∕3G∕4G∕W1FI/蓝牙4.0,全网通制式。
*数据延迟
数据延迟5秒,可调
屏幕显示
支持12导联波形同步显示
工作时长
远程动态实时心电监测系统
技术参数
类别
项目
参数
设备
*导联体系
Wi1son十二导联体系
采样频率
500Hz
采样精度
24位
频率响应
0.05Hz"150Hz
输入阻抗
⅛500MQ
工模抑制比
2115db
动态输入范围
2IOmV(峰-谷值)
心率检测范围
30-200bpm,低于30的心率显示不应高于30,高于200只到300的心率不应低于200
预警提示
对心律失常事件支持闪屏和声音提示
预警参数设置
支持监护中心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设置预警参数(心率预警范围、ST段预警值)
记录管理
根据登录者权限查询不同数据、支持患者编辑
*分池显示
临床科室可以从医院总监护池中自动选择本科室的患者进行实时显示,屏蔽其他科室患者。
*APP显示
医生可以下载APP,并可以全屏显示患者12导联的全部信息。
支持心律失常预警包括心率异常、ST改变、长RR间期、室速等;
支持SOS手动预警
患者注册功能
同时支持终端设备和手机APP直接进行患者注册,并可与医院HiS接通,获取检查列表,减少医生录入
第6章 无创远程心电监测技术

第6章无创远程心电监测技术作为心血管疾病诊断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具有无创伤、操作简单、出图快等特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心脏病临床检查中的一种常规手段。
随着远程医疗工程的兴起和发展,心电信号的检测充分利用计算机、通信等相关技术形成远程医疗中不可缺少的远程心电监测技术为远程医疗的深入发展和我国人民的卫生医疗保健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加,而且身体素质在同时下降,心源性猝死的人数处于逐年上升趋势,尤以老年男性为甚。
由于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多并发糖尿病、脑血管病,致使其神经系统功能下降,应激反应低下,感觉迟钝,多表现为无痛性梗死,发病时也不能及时描述症状。
因此,远程心电监护系统将为心脏病人和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生存机会。
远程医疗萌芽于20世纪60、70年代的遥测心电图,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先进稳定的通信技术为远程医疗的建设创造了充分的条件,同时也促进了远程医疗系统的发展。
远程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远程心电、远程医学图像存储传输系统等越来越多专业的医疗产品应用于远程医疗中,使医疗资源共享,医疗资源配置发展到更高一个阶段。
很多发达国家,如美国和西欧国家,在远程会诊、医学图像的远距离传输等方面取得了较进展,成熟的商业化项目已经在医疗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我国远程医疗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具有现代意义的远程医疗技术的应用直到进入90年代后期才开始。
2005年6月10日,亚洲第一家基于GPRS无线通讯网络构建的“心脏远程监护中心”落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并正式将心脏远程监护系统投入临床应用。
该系统将心脏病患者及亚健康人群从院内监护扩展到院外监护,心脏病患者从突然发病被抢救转变为在日常生活中被实时监护、提前预警,从而遏制心血管疾病不断增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呈现了良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远程心电监测平台技术指标

远程心电监测平台技术指标本部分是项目设计和建设的技术依据,招标文件所列要求应视为保证系统工作所需的最低要求。
投标人在方案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每个子系统和总体系统正常运行所需要的详细设备清单及施工量,并有义务对招标文件中的遗漏或失误提出补充修改建议,这将作为投标方案的重要参考。
一、平台建设目标远程心电监测平台建设内容包括全院级心电系统规划、软件、集成、服务。
总体目标是建立涵盖全院及其区域医联体的心电信息系统,把全院的静息心电图数据,动态心电图数据整合在同一平台,在医院的信息管理平台上,实现静态心电的分散采集、集中诊断、分开打印、传输报告及远程会诊等,同时实现全院所有动态心电患者数据的远程异地实时监测,由心电平台统一提供监护预警及检测分析。
使全医院的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数据、报告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无纸化集中管理,优化现有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二、平台设计要求(1)科学及标准性系统遵循DICOM 3.0、HL7、IHE等国际标准及安全责任法规,符合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功能规范》,采用统一的HL7aECG/XML心电数据格式,实现心电数据标准的统一。
(2)实用性充分满足医院科室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应用需求;具备心电设备连接、诊断报告工作站、临床医生工作站报告和图谱的调阅、科室内部管理统计监督等功能,能提供满足医院各部门的业务管理工作需要的数据,实现心电数据全院信息共享。
(3)经济性将传统的热敏纸打印改为激光打印,每份检查报告节省耗材约0.5元。
按照每月5万份心电报告计算,每月节约耗材约25000元,每年节约30万元。
心电系统的上线减少了过去由于信息不能共享造成的院内重复开单、重复检查、重复用药等问题,以更好的满足医院的日常工作。
(4)一致性系统承担心电数据整合任务,是全院信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保证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的同时,与医院HIS实现良好对接,实现一方录入,多方使用,充分体现以HIS/ 电子病历为中心的心电信息存储与共享。
心电信息管理系统技术参数

心电信息管理系统技术参数一、资质规定:1.投标人需提供经年检合格旳工商营业执照(或“三证合一”工商营业执照);2.税务登记证;3.组织机构代码证;4.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5.生产厂家授权6.生产厂家旳心电信息管理系统医疗器械注册证(复印件加盖公章)7、生产厂家旳心电分析系统医疗器械注册证(复印件加盖公章)8、对应投标设备旳医疗器械注册证(复印件加盖公章)二、项目规定:针对医院心电图旳检查现实状况, 需要完善既有旳心电图检查流程, 覆盖心电检查到院内所有科室、病区。
实现门诊、住院心电图通过接口、扫描腕带等方式获取患者检查信息。
心电图旳检查汇报实现无纸化, 病人需要时可自助打印汇报。
所有旳心电图检查汇报通过电子病历接口实现共享, 临床医生可通过浏览器进行心电图分析汇报。
120急救车可通过网络传播实现远程会诊功能。
四、产品技术规定:(一)心电系统软件部分:系统功能概述:心电数据库管理功能、记录检索功能、心电显示功能、汇报输出功能、WEB浏览软件功能等, 以上功能规定医疗器械注册证(登记表)明确阐明, 为医院合法开展业务提供保障。
1.心电信息管理系统服务器端软件支持SQLserver、Oracle等大型数据库, 有安全、可靠旳数据存储、备份方案, 有近线、离线数据调阅方案, 实现数据旳网络存储及应急状态旳数据当地存储。
具有开放性, 支持异种数据库旳访问, 包括实现对文献数据和桌面数据库旳访问、实现对大型异种数据库旳访问、实现和高级语言互连旳能力等, 具有支持并行操作所需旳技术, 包括多服务器协同技术、事务处理旳完整性控制技术;软件系统架构必须基于SOA三层架构体系技术, 支持B/S和C/S两种架构设计。
系统旳数据传播全面支持国际医疗影像协会旳DICOM3.0原则。
以XML格式为架构心电电生理汇报及HL7原则旳集成原则。
为保证系统集成旳规范与稳定, 规定企业具有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颁发旳信息系统集成与服务资质证书。
心电监测仪技术参数

名称便携式心电监测仪
型号HC-201
执行标准Q/HDETC001-2009
YZB/京0645-2009
技术指标1、输入电阻≥5MΩ
2、带宽1~25Hz
3、共模抑制比≥60dB
4、AD转换精度12bit
5、采样频率250Hz
6、显示方式320X240点阵24位真彩色液晶
7、输入方式标准心电电极
8、输出方式内部储存或Micro SD(TF)存储卡电源7号锰干电池2节(或者7号碱性干电池2节)
电池寿命常规测量500次左右
正常工作条件环境温度:-10℃~55℃
相对湿度:≤80%(无水凝)
大气压力:860kPa~1060kPa
运输和保存温湿度-40℃~55℃,相对湿度不大于93%、无腐蚀性气
体、通风良好的室内
外形尺寸128mm X 66mm X 22mm
净重130g
附件TF卡、2节7号电池(2AAA)、miniUSB 数据线、收
纳袋、使用手册、快速使用指南。
心电监护仪技术参数及要求

单独≥400次
3.14报警功能:
3.14.1报警要求
所有监督参数具备上、下限报警设置功能
3.14.2报警提示
声、光双重三级报警
3.9.1测量范围
50~100%
3.9.2分辨率:
1%
3.9.3精度
±2%(70%~100%)±3%(40~69)
3.9.4传感器
成人手指式、儿童包裹式
3.10脉搏:
3.10.1测量范围:
10~254bpm
3.10.2分辨率:
1bpm
3.10.3精度:
±2%
3.11体温:
3.11.1测量范围
20℃~45℃
3.11.2分辨率
0.1℃
3.11.3精度
±0.1℃
3.11.4单位
摄氏和华氏可选
3.11.5显示
体表体温、腔内温度和温差
3.12呼吸:
3.12.1测量范围
0~150bpm
3.12.2分辨率
1bpm
3.12.3精度
±1bpm
3.12.4窒息报警功能
10~30秒可调
3.13记忆:
3.13.1记忆时间
所有参数1~72小时趋势图记忆
3.6.9心电级联功能
3.6.10同屏多导联心电显示
6道
3.6.11工作模式
诊断、监护和手术
3.7心率:
3.7.1测量范围:
20~300bpm
3.7.2精度:
±1%
3.7.3分辨率:
1pbm
3.7.4多种心率失常分析功能:
3.7.5起博分析功能:
3.8血压:
3.8.1测量方式:
无创
3.8.2测量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程心电监测平台技术指标
本部分是项目设计和建设的技术依据,招标文件所列要求应视为保证系统工作所需的最低要求。
投标人在方案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每个子系统和总体系统正常运行所需要的详细设备清单及施工量,并有义务对招标文件中的遗漏或失误提出补充修改建议,这将作为投标方案的重要参考。
一、平台建设目标
远程心电监测平台建设内容包括全院级心电系统规划、软件、集成、服务。
总体目标是建立涵盖全院及其区域医联体的心电信息系统,把全院的静息心电图数据,动态心电图数据整合在同一平台,在医院的信息管理平台上,实现静态心电的分散采集、集中诊断、分开打印、传输报告及远程会诊等,同时实现全院所有动态心电患者数据的远程异地实时监测,由心电平台统一提供监护预警及检测分析。
使全医院的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数据、报告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无纸化集中管理,优化现有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二、平台设计要求
(1)科学及标准性
系统遵循 DICOM 3.0、HL7、IHE等国际标准及安全责任法规,符合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功能规范》,采用统一的HL7aECG/XML心电数据格式,实现心电数据标准的统一。
(2)实用性
充分满足医院科室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应用需求;具备心电设备连接、诊断报告工作站、临床医生工作站报告和图谱的调阅、科室内部管理统计监督等功能,能提供满足医院各部门的业务管理工作需要的数据,实现心电数据全院信息共享。
(3)经济性
将传统的热敏纸打印改为激光打印,每份检查报告节省耗材约0.5元。
按照每月5万份心电报告计算,每月节约耗材约25000元,每年节约30万元。
心电系统的上线减少了过去由于信息不能共享造成的院内重复开单、重复检查、重复用药等问题,以更好的满足医院的日常工作。
(4)一致性
系统承担心电数据整合任务,是全院信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保证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的同时,与医院HIS实现良好对接,实现一方录入,多方使用,充分体现以HIS/ 电子病历为中心的心电信息存储与共享。
(5)安全稳定性
提供先进、完整、可行、实用、安全的存储、备份、容灾系统方案。
提供应用软件功能使用的分级授权管理模式,在系统内部建立统一全面的用户权限,保证在医院业务应用中正常使用和数据安全。
三、平台技术要求
四、产品数量要求
五、本项目软、硬件功能能及技术要求
六、实施、培训规范
●整个项目实施中使用项目管理方法,按照项目启动、计划、控制及收尾4个
阶段对项目进行管理。
组建专门的项目管理部,并提供组织结构图,实施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有完整详细的项目管理运行计划,及实施过程协调程序.
●项目实施期间,不影响各影像科室日常工作。
●根据使用人员岗位的不同制定的培训计划,对各个部门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培
训工作。
●定期回访及巡查,定时对医院心电系统进行检查和故障排除。
七、售后服务
●提供从系统验收合格之日起至少一年的免费质保报务,终身维护保修。
●提供7*24小时技术支持。
●提供高效的本地化服务,当系统出现故障后可以及时提供远程技术支持,故
障严重或医院要求的情况下安排工程师到达现场解决问题,并以最快速度完成故障处理工作。
●负责系统管理员及工作人员的培训。
●项目实施完成后,指定专门的售后服务工程师负责售后服务工作,及时检查
并处理问题,并负责新进人员的培训工作。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软件错误导致的故障无偿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