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近代以来海军的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福建近现代史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福建近现代史的社会调查报告摘要: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数百年来的风风雨雨告诉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海上力量的复兴,强国必须强海。
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福建,使得福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闽在海中”概括了福建在航海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移民的性格铸造了福建人四海为家、向海外拓殖、敢于拼搏的精神。
福建文化孕育了一代代的福建名人,出现了一批开眼看世界的先驱者。
各种文化遗址见证了福建人民的智慧结晶和爱国精神。
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的福建在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字:对外文化交流;移民性;著名人物;历史事件;古城;闽台关系;海峡西岸经济区一、近现代福建对外文化的交流闽文化,东亚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支撑。
一提起它,我们就会想起誉满海内外的妈祖信仰、推进佛教中国化的闽僧、曾支配官方意识形态长达700年之久的闽学。
福建作为闽文化的发展基地,在对外文化交流上有着重要影响。
近代以来,五口通商使福建被迫开放,福州、厦门相继成为通商口岸,在西方列强的强迫下,中国掀起了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船政文化开始兴起,福建船政由此发展,。
尽管福建对外封闭了百余年,但是却没有间断对外交往的步伐。
福建社会的移民性,使福建走向海洋,走向世界。
开风气之先的有识之士对福建与海外文化交流的贡献,像其时任福建巡抚的徐继畲,他精心编制了《瀛寰志略》,该书是当时中国人介绍世界史地知识水平最高的一部著作,为当时许多追求新知识的进步人士提供了关于西方先进知识。
19世纪中叶,外国传教士纷至沓来,他们在福建通过建立教会、办学校、办医院来取得社会各个阶层的支持,通过教育和创办印刷事业,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先进理念迅速地传播到福建各地。
教会推动了福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推动了福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近现代福建的著名人物福建人杰地灵,孕育了一代代有识之士,尤其在近现代出现了一批影响中国历史的风云人物。
社会实践

从黄水走向深蓝世界传统舆论认为,中国是个真正意义上的大陆国家,永远不可能拥抱海洋。
可从古时起,中国人从来都没有停止眺望海洋,即便海洋曾给自己带来莫大的耻辱。
郑和下西洋、北洋水师的勃兴与覆灭、新中国由重视陆军到看重海军,一个个标志性的事件为我们描绘了中国海军所走过的极不平凡的道路。
回首过往不只是为了记住屈辱和仇恨,同时也是为了知道自己现在的位置,是为了接下来走得更稳健、厚重。
辉煌消失后的屈辱——北洋水师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
经过两次鸦片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洋务运动的内容很庞杂,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而以“自强”为名,兴办军事工业并围绕军事工业开办其他企业,建立新式武器装备的陆海军,是其主要内容。
从60年代开始开办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等近代军事工业。
其中,江南制造局是中国第一个较大的官办军工厂,1865年由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全厂约2000余人,主要制造枪炮、弹药、水雷等军用品,同时还制造轮船,1867年后开始制造船舰。
福州船政局是清政府创办的规模最大的船舶修造厂,1866年由左宗棠在福州创办,全厂约1700余人,以制造大小战舰为主。
安庆内军械所是清政府最早开办的近代兵工厂,1861年12月由曾国藩在安庆创建,厂子规模不大,主要制造子弹、火药、炮弹等武器。
除创办上述一类工厂外,还派遣留学生学习技术。
但是,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资金、原料、燃料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于是,洋务派在“求富”的口号下,从70年代起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方式,开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唐山各庄铁路、上海机器织布局、兰州织呢局等民用企业。
联系实际谈谈中国海权发展

联系实际谈谈中国海权发展回顾历史,19世纪末,世界资本主义从自由走向垄断,一方面,随着生产力高速发展,资本主义国家须开拓国际贸易和海外市场,以解决国内产品过剩的问题;另一方面,生产所需原材料的匮乏,使资本主义国家须重新去瓜分世界,利用海上战争向海外扩张,以获取足够的海外资源。
为贸易而向海外拓殖,为拓殖而拼命发展海军;海洋和海军实际上已成为西方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国家战略问题。
拥有漫长海岸线的中国,发展近代海军并未能真正看清楚这一不可抗拒的时代大潮,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一种本能反应,仅仅是一种企图重新关上国门的较低层面的军事防御对策。
历史进入21世纪,中国发展海权,既不是为了抢占海外资源,更不是要寻求侵略和扩张,而是基于近代以来海上屈辱的历史顿悟,以及来自于现实中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反应,中国发展海权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
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如此广阔的“蓝色国土”,其中蕴藏的丰富海洋资源,以及在运输上、国防上可能给中国带来的便利,显然都是中国海权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海洋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45570亿元,比上年增长10.4%。
海洋生产总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
此外,中国国际贸易总量的85%以上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中国商船已经遍及世界1200多个港口,世界航运市场19%的大宗货物运往中国,22%的集装箱来自中国。
但是,无论是在可控还是不可控的范围内,中国海权都面临挑战。
中国海上地缘环境始终陷于封闭被动的状态,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海洋资源部分被他国染指开采。
中国面临着领土统一问题和多种海洋争端:与东南亚国家南沙岛屿之争、中日钓鱼岛争端、中日大陆架划界争议等。
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利益的纠葛,加上一些国家的强权干预,这些问题日趋复杂和严峻,始终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而同时,海上战略环境更不容乐观,进出大洋的第一岛链已成海上强国合围之势,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等海上生命线受控于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不光靠紧盯现实存在的客观矛盾,更要靠发展海权的主观努力,靠逐步渗透到每个国民心中的海洋观、海权观。
海上航行报告范文

海上航行报告海上航行报告范文紧张又充实的实习生活又将谢下帷幕,想必你的视野也得到了开拓,这时候需要写一份实习报告好好地作总结了。
在写实习报告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海上航行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海上航行报告1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切实加入到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当中。
航运业是实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条件,它在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将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航运事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必然对航运人员需求逐年增加,因此出现船员素质参差不起的现象;船员航海知识的欠缺严重威胁船舶航行安全及水域生态环境。
同时航海科技的发展对船员的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公约规范及规则的更新与修订要求船员不断的学习。
怎样有效提高相应船员的专业素质成为亟带解决的问题;而对于内河及远洋船员来说在船上时有大量的时间,但是上岸后由于休息、陪家人等原因不能抽出一定的时间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
最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船员在船上通过计算机应用一学习软件学习成为可能。
一、研发背景1、航海技术专业学生航海技术专业学生包括四年制本科生、三年制专科生。
专业学生虽然有较长的学习的时间,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用在了大学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上,还有一个缺陷就是在培养计划中,专业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交叉学习,导致学生学习重点偏移,忽视了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专业课程的相互关联,是学生在学习新的专业课程的时候意识到把已学过的专业知识已忘得一干二净,在课堂上往往出现老师一问三不知的情况。
课下学生又懒得去翻阅其他课本补充知识,学生的专业知识还是不完整的,学习也还是那么困难。
不只是理论学习中有这种情况发生,在实操训练中,每次都要重新学习,从头开始,训练完之后也没有地方可以去学习,所学的东西得不到巩固。
在此次实习过程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对于船舶结构、驾驶台资源管理、助航仪器的使用等知识已模糊不清,导致在与船员交流学习的过程中不能较好的沟通学习。
参观海军博物馆的活动总结

参观海军博物馆的活动总结
一、活动背景
海军博物馆是我国海军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海军发展历程、传承海军精神的平台。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增强团队成员对海军历史的认知,提升团队凝聚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二、活动过程
在活动当天,我们按照预定的时间,集合于海军博物馆门前。
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我们参观了博物馆的各个展区,包括古代海军展区、近代海军展区、现代海军展区等,详细了解了我国海军的发展历程、重要事件和先进装备。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我国海军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尤其是在近代以来,我国海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军,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活动效果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不仅对海军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海军在国家安全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活动也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凝聚力,让我们更加团结一心,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四、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例如,可以提前为团队成员提供更多有关海军博物馆的资料,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参观内容;在参观过程中,可以安排更多互动环节,提高大家参与度;在活动结束后,可以组织团队成员进行分享和讨论,加深对海军历史和文化的理解。
总的来说,本次参观海军博物馆的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有关海军的知识,也更加坚定了为国家安全和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发扬海军精神,努力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中国近代的国防建设与军事现代化

中国近代的国防建设与军事现代化近代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国防建设和军事现代化。
这一进程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和挑战,对于中国的发展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国近代国防建设的进程和军事现代化。
首先,在中国近代国防建设方面,清朝末年开始了自强运动。
在西方列强侵略的背景下,中国开始重视军事技术和装备的现代化。
康有为、梁启超等思想家提出了“中体西用”的观念,倡导中西融合的军事思想。
京畿大学堂等学府设立了军事科学课程,培养了一批军事人才。
然而,由于清政府内忧外患,国防建设进展缓慢。
直到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真正开始了国防建设的新时代。
在中华民国时期,国防建设受到内外因素的制约。
面对列强的压力,民国政府开始重视国防科技和军事工业的发展。
北洋政府通过引进外国专家和技术,兴办了第一批军事工厂,如秦皇岛造船厂等。
同时,军事学校也得到了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国防人才。
然而,在政治动荡和经济困难的背景下,国防建设仍然面临巨大困难。
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国防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抗日战争对于中国的国防建设和军事现代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共两党在战争中合作,共同组建了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
这些力量在游击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日本侵略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同时,中国还面临着军队装备和军事技术的巨大落差。
为了弥补这一缺口,中国开始进行军事科技的探索和研究。
毛泽东提出了“以人民战争取得胜利”的思想,强调战争的群众性和长期性。
在战争结束后,中国进入了新的阶段,军事现代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国防建设和军事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面临着内外的挑战,需要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来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中国开始制定了一系列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加强军事科技研发和装备现代化。
从1950年代起,中国就开始进行核武器研究和发展,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
随后,中国继续发展导弹、航空、海军等军事技术,提高了国防水平。
中国近代海军

对中国近代海军的认识物联网1301班潘云龙中国原无近代海军教育,1866年沈葆祯接手福建船政后提出“船政更本,在于学堂”,“不重在造重在学”,并在开设船厂的同时在福州定光寺(白塔寺)和仙塔街两处设求是堂艺局,挑选聪颖子弟入堂学习近代海军技术,由此开创了中国的近代海军教育,由此奠定了中国近代海军教育体系的基础,由这套教育系统培养出的海军人才成为了中国近代海军的中坚力量。
中国近代著名海军学校有马尾船政学堂、黄埔水师学堂、天津总医院西医学堂,其中马尾船政学堂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在船政大臣沈葆祯的主持下于1866年在福州设立。
初建时称为“求是堂艺局”,为求人才沈葆祯主持了求是堂艺局的首次录取考试,亲自为考试制定、批阅试卷,求是堂艺局首次录取考试的第一名考生就是后来成为北洋水师学堂教习的严复。
1867年马尾造船厂建成后搬迁至马尾遂改名为船政学堂,分为前后两学堂。
前学堂为制造学堂,又称“法语学堂”。
目的是培育船舶制造和设计人才,主设有造船专业。
开设有法语、基础数学、解析几何、微积分、物理、机械学、船体制造、蒸汽机制造等课程。
优等生后被派往法国学习深造。
后学堂为驾驶学堂,亦称“英语学堂”。
旨在培养海上航行驾驶人员和海军船长,主要专业为驾驶专业,以后增设了轮机专业。
下设英语、地理、航海天文、航海理论学等课程,学习优异者选送英国留学。
学生称为艺童,堂长称为监督。
同年为了培养工程绘图人才在前学堂内又附设了绘事院。
1868年沈葆祯为了培养技术工人又在前学堂内增设一所技工学校——艺圃,艺圃的艺徒半天上课半天学习,学习期限3年,毕业后择其优者随前学堂学生赴法国各大船厂实习,其余分配于船政各厂。
船政学堂的学风极为严谨,在教学中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前学堂的学生到各船厂实习,而后学堂的学生则上练船实习,船政为此专门制造和购买了数艘练船。
1871年船政学生(其中包括刘步蟾、严复、方伯谦、林泰曾等)驾驶练船“建威”完成了北起辽东南至新加坡的远洋训练。
近代环渤海地区港口城市发展特征(1858-1931)

近代环渤海地区港口城市发展特征(1858-1931)*黄茂内容提要:近代在西方列强远东利益角逐和侵略野心的驱使下,环渤海地区港口城市的发展从一开始就脱离了主权国家的战略轨道,陷入海权争霸与空间扩张的博弈中。
本文通过对环渤海地区开港进程中的城市空间张力分析,认为这一时期该区域呈现单体城市迅速崛起、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城市功能非延续等特征,并由此提出制海权嵌入对港口城市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力,是制约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制海权港口城市群环渤海地区环渤海地区是指位于我国北部,由“渤海黄海相合而成,起自旅顺口之老铁山,南至山东蓬莱县,为辽宁、河北、山东三省外卫,以辽东山东两半岛环抱而成”,①大致呈“c”字形的渤海湾区。
区域内港口甚多,各具优势和特色,是一个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的城市空间。
今天,环渤海地区已发展成为我国海岸线上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的又一经济热点地区。
经济热点的商贸价值和海陆界面的主权象征,使得环渤海地区港口城市的发展变迁在推动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不*本文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编号:2016M592667)阶段性成果。
①松年:《华北港口参观记》(未完),《国闻周报》第8卷第32期,1931年,第1页。
根据张利民《近代环渤海地区经济与社会研究》一书的界定,"环渤海地区是在1985年提出的环渤海圈基础上的空间位置,即从地理和行政区划上是指环绕着渤海内海的全部以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从狭义上讲包括了行政区划的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辽宁、山东三个省,如果从广义上看还包括山西和内蒙古地区”。
本文环渤海区域范围的界定参照的是民国时期《华北港口参观记》一文的观点。
近代环渤海地区港口城市发展特征(1858-1931)仅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还为区域城市的空间布局奠定了基础。
因此,研究环渤海地区港口城市的发展变迁,不能只关注近年来湾区港口城市群的发展经验,还需要关注该区域港口城市的早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近代以来海军的发展的调查报告一、摘要: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临海的国家,因此,海军作为国防力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乎到国家的安危。
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列强通过坚船利炮从海上打开我们的国门,使中国沦为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但中华民族也在坚船利炮下醒悟过来,要发展更加现代化海军与洋人对抗。
中国的海军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的,而是蜿蜒曲折的,到最后以失败告终。
每一段历史都是一面镜,以古鉴今,我们可以学到更多的道理。
而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史正是一段跨越中国最沉沦的历史。
又随着近来中国与东南亚多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争端越来越激烈,国人们对于我国现在的海军军事发展也有更多的关注。
二、关键词:近代中国海军
三、调查的主要内容
(1调查时间:2012年05月01日——2012年05月09日
(2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3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方式,由个人通过链接进行问卷填空,一共回收了87份网络调查答卷,回收率较高。
(4调查人:
四、报告正文
本次调查报告共有87人填写,其中男生占62.07%,女生占37.93%,
说明男生对海军历史更加感兴趣。
附一:中国近代以来海军的发展
每一段历史都是一面镜,以古鉴今,我们可以学到更多的道理。
而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史正是一段跨越中国最沉沦的历史。
又随着近来中国与东南亚多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争端越来越激烈,国人们对于我国现在的海军军事发展也有更多的关注,那么,现请各位完成以下问题。
谢谢。
1.你的性别?
A. 男
B.女
2.你如今的学历?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3.你读的专业类型?
A.理工科
B.文史科
C.医学
D.体艺类
4 .中国近代海军的创建阶段是什么时候?
A.1840-1865
B.1866-1873
C.1874-1888
D.1896-1911
5.清政府决定创办近代海军后,初步建立了几支海军?
A.2支
B.3支
C.4支
D.5支
6.当时最强大的海军是由谁掌控的?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林则徐
7.中国的近代军事起步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A.闭关锁国
B.经济落后
C.自负
D.自然经济的思想
8.你认为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灭的原因?(多选
A.指挥者李鸿章的战略错误
B.大臣们忙着为慈禧太后贺寿,消极对待敌人
C.当时的北洋海军太弱了
D.敌人过于强大
E.遇到恶劣天气
9.中国近代海军发展的时间?
A.1840-1949
B.1851至今
C.1949至今
D.1888-1949
10.你认为中国近代海军得以发展的原因有?
A.国外列强的攻击
B.政府的进步思想
C.国人的建议
D.领导者的聪明才智
11.从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史,你可以总结出什么?(词或句——————————————————————————————————
12.中国近代海军史的结束标志是什么?
A.中华民国的建立
B.国民党海军的全面溃败
C.北洋海军的战败
D.辛亥革命
13.你认为如今中国的海军力量在国际上能排到什么位置?
A.世界第一
B.前3位
C.前4-8位
D.8位以后
14.你认为中国拥有了航母对中国在南海争端上的作用大吗?
A.作用大
B.作用不大
C.不清楚
15.你认为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是什么?
A.妥协
B.强硬对抗
C.相互对峙
D.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