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方文化的优势与缺失

合集下载

中西方文化存在的不足

中西方文化存在的不足

中西方文化存在的不足1.引言1.1 概述中西方文化作为两种主要文化体系,虽然各自吸取了丰富的人类智慧,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旨在探讨中西方文化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可能的改进方向。

中西方文化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西方文化在对待价值观与道德观念上存在差异。

中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宗教和哲学思想的影响。

西方文化以个人主义为核心,注重个体的权利和自由,追求个人幸福与利益最大化;而中西方文化则更加注重社群共享的价值观念,强调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

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容易引发误解和冲突。

其次,中西方文化在传统与现代价值观之间存在冲突。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科技的发展,中西方文化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现代化的挑战。

传统的观念和习俗与现代社会的需求之间产生了矛盾。

中西方文化在应对这一挑战时,需要寻找一种平衡点,以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吸纳现代文明的优点。

此外,中西方文化在交流与理解上也存在困难。

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使得中西方人士在交流中容易产生误解和隔阂。

尤其是在跨国合作和跨文化交流中,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可能会导致沟通的困难甚至失败。

因此,中西方文化理解、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是一个亟待加强的领域。

综上所述,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以及跨文化交流等方面存在不足。

然而,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了解和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加强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寻求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平衡点,以实现文化的融合与共赢。

接下来的章节将重点探讨中西方文化的不足点,并提出可能的改进方向。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说明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框架。

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概述中西方文化存在的不足,介绍文章的目的和意义,引起读者的兴趣。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将详细探讨中西方文化的不足点。

其中,2.1节将着重分析中西方文化的不足点1,比如价值观的差异、交流方式的不同等。

西方文化辩论赛辩题(3篇)

西方文化辩论赛辩题(3篇)

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西方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西方文化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思想、科技和艺术,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助力;另一方面,西方文化的涌入也引发了一系列文化冲突,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因此,本辩题旨在探讨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与融合,分析其机遇与挑战。

二、正方观点: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与融合利大于弊1. 机遇(1)推动中国文化创新:西方文化的传入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发了国人的创新意识。

在科技、艺术、教育等领域,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碰撞,产生了许多创新成果。

(2)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西方文化的传播有助于扩大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地位。

同时,中国文化也在不断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实现文化互鉴。

(3)提高国民素质:西方文化注重个人主义、民主、平等、自由等价值观,有助于培养中国人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挑战(1)传统文化面临冲击: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一些传统文化观念和习俗受到质疑。

(2)文化安全问题:过度追求西方文化可能导致文化同质化,削弱中国文化特色,引发文化安全问题。

三、反方观点: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与融合弊大于利1. 机遇(1)学习先进科技:西方文化在科技领域的先进性为中国提供了借鉴,有助于提升我国科技水平。

(2)借鉴管理经验:西方文化在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有益借鉴。

(1)文化认同危机:西方文化的涌入可能导致部分国人文化认同感降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减弱。

(2)价值观冲突: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自由、民主等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集体主义、等级观念等存在冲突。

四、辩论总结1. 机遇方面,西方文化为中国带来了创新、交流、素质提升等多方面的机遇。

这些机遇有助于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2. 挑战方面,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价值观冲突等问题不容忽视。

当代西方体育文化的优长和弊端评述

当代西方体育文化的优长和弊端评述

当代西方体育文化的优长和弊端评述随着大规模和全球化的运动体育以及竞争性体育比赛的普及,现代西方人体育文化发展到了非常完善的程度。

西方体育文化可以被视为社会重要的一部分,被广泛运用在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等等。

在这些体育文化背后,有着许多优势和弊端。

第一,西方体育文化的优势之一主要体现在它的健康方面。

运动可以帮助人们增强体质,保持健康,增强肌肉,磨练技能,增强精神力量和调节生物钟,提高自尊,激发积极性,提升排毒功能,增强免疫能力,防治心血管疾病。

此外,在运动中,人们也可以放松,减轻压力,改善健康,减少紧张和焦虑。

第二,西方体育文化的优势之二是它可以促进家庭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运动有助于提高家庭成员的沟通,激发兴趣的共同发展,增强家庭氛围。

家庭成员可以通过运动,结合起来,提升彼此之间的感情。

第三,西方体育文化还可以被用来发展社会精神。

在社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运动可以让人们共同奋斗,建立团结一致的精神。

此外,体育活动也可以培养人们的正向性格特征,如勇敢、坚韧、勇于创新等等。

另一方面,西方体育文化也有一些弊端。

第一,运动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尤其是对孩子不适宜的运动有更大的风险,如极限运动。

这些运动往往会破坏人体机能,引起疼痛和关节损伤等问题。

第二,西方体育文化也可能导致运动依赖性和滥用问题。

有些人可能会沉迷于体育活动,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运动上,而忽略其他重要的生活事务。

第三,西方体育文化也可能导致不公平的竞争,由于社会经济的不平等,在精英体育竞技领域,一些人由于拥有更多的资源而获得更多的优势,这就可能对发展中的孩子产生不公正的竞争环境。

综上所述,西方体育文化是一种多方面的文化,其优势与弊端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健康和促进家庭、社会关系的发展,但也可能产生不安全、不公平竞争等问题。

因此,应该以科学、合理的方式组织体育活动,使之更安全、合理,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浅析中西方文化的特点及差异

浅析中西方文化的特点及差异

浅析中西方文化的特点及差异中西方文化的特点及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价值观念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不同,导致了人们对于生活、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看法和态度亦不一样。

中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西方文化倾向于个人主义,注重个体的权利和自由;而中西方文化偏向于集体主义,注重集体的利益和和谐。

2.人际关系与权力结构:中西方文化在人际关系和权力结构上也有差异,西方文化更注重个人独立与自由,追求平等的权利;而中西方文化更注重人际关系的繁衍与互助,注重权力结构的稳定与层级。

3.时间观念:中西方文化的时间观念亦存在差异,西方文化较为注重现在,强调效率与精确性;而中西方文化则注重传统与历史,强调长远、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沟通方式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在沟通方式上也有较大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在语言、表达方式、交往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差异:中西方文化在语言上有着明显的区别,西方注重逻辑和语义的准确性,而中式则侧重寓意和情感的表达。

2.交往方式:西方文化注重直接和开放的交往方式,喜欢直言不讳、直接表达;而中西方文化注重间接和含蓄的交往方式,喜欢借助隐喻、暗示等方式表达。

3.个人空间:西方文化注重个人空间与隐私,对他人的触碰和侵犯较为敏感;而中西方文化则较为包容,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三、日常生活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在日常生活的方式和习惯上也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饮食习惯、礼仪规范、家庭观念等方面:1.饮食习惯:中西方文化在饮食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西方文化偏向于多样化饮食,较为开放;而中西方文化则较为注重中餐,讲究色香味形具有医学养生的作用。

2.礼仪规范:中西方文化中的礼仪规范也存在明显差异,西方文化注重个人的自由和自我表达,较为随意;而中西方文化则更注重礼貌、尊重以及细节的呈现。

论述西方文化的特点和优缺点

论述西方文化的特点和优缺点

论述西方文化的特点和优缺点西方文化是指以欧洲为起源的文化体系,广义上包括欧洲、美洲、澳洲等地的文化。

西方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与优缺点,下面将对其进行论述。

首先,西方文化的特点之一是重视个人主义。

在西方社会中,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个人主义强调每个人有自由决定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权力,这使得西方社会非常重视个人的自主性和权利。

这也表现在政治制度上,西方国家普遍采用民主制度,强调人民的权力和自由。

其次,西方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重视法治。

西方社会主张以法律为基础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关系。

法治是一个保障公正和平等的制度,它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和平等的对待。

西方社会中的法治制度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公正。

此外,西方文化也注重科学和理性思维。

科学方法在西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

西方人强调思辨和实证,通过科学方法来探索和解决问题。

这种理性思维的推崇使西方社会在科技、教育和经济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

尽管西方文化有着许多积极的特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争议。

首先,西方文化倾向于过度消费和浪费。

西方社会中,消费被视为一种主要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这种消费主义的文化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的加剧。

同时,过度消费也引发了社会不平等的问题,让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其次,个人主义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导致社会凝聚力的减弱。

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权利和自由,但在追求个人权益的同时可能忽视了社会的共同利益。

这种个人主义的文化有时会导致人们更关注自己的利益,而缺乏对社会整体的责任感。

最后,西方文化的扩散也带来了文化冲突和文化侵略的问题。

西方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其他文化产生了碰撞。

许多非西方国家对于西方文化的传播感到担忧,他们担心自己的文化受到侵蚀和冲击,失去了独特性和传统价值。

综上所述,西方文化有着重视个人主义、法治和科学理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为西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西方文化的优越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西方文化的优越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西方文化的优越文聘元·从哲学的角度分析西方文化的优越西方哲学的特点西方哲学指以古希腊思想为源头与基础的哲学体系,它也是现在最为流行、影响最广泛的哲学体系。

它大致具有以下的特点:1.它具有最为完整的形式,如上面所言,下面又包括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等,并且每一个部分又是一相相对完整的思想系统,它的完整性还在于能够对世界进行相对完整且相对准确的分析。

2.它是相对客观的思想体系,西方哲学最大的特点与优点也许是它对世界的认识与分类都是相对客观而准确的,虽然哲学是以思辨为基础的,然而那种闭门造车式的主观思辨与基于对客观世界的观察的思辨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前者可以说是一种主观的臆想,而后者则是对世界的客观分析,是一种相对客观的思想体系。

正是这个特点导出了西方哲学的第三个特点。

3.它不但能够促进人类思想的发展,而且能够促进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哲学的指导性这可以说是西方哲学最大的优势之所在,盲目地评论西方哲学与其它哲学体系如印度哲学或者中国哲学之优劣是没有意义的且不适当的,但我们却不能不承认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西方哲学不但是思想的体系,而且是指导的体系。

这种指导分为两部分:一、指导人类的行为,其中它不但指导个人的行为,而且指导国家与政府的行为。

我们知道,伦理学是西方哲学重要的一部分,第一个伟大的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是将伦理与道德当成其哲学的核心,分析何为善何为恶等。

正是这些对善与恶的分析基础性地鼎定了西方人的行为。

不仅对个人如此,对国家也是如此,一个国家应当建立什么样的政体、一个政府应当如何行为、如何分配其权力,这些向来都是西方哲学家们所最关注的内容之一,例如苏格拉底之所以被处以死刑的真正原因就在于他强烈地反对雅典几乎是无原则的、甚至以抽签形式来决定国家领导人的民主制。

而现代西方政治体制的基础之一三权分立就来自于英国哲学家洛克等人的思想。

现代西方社会的基础价值观,包括自由、民主与人权等也无一不来自于西方哲学家们的哲学思想之主张。

浅析西方文化的优势与缺失

浅析西方文化的优势与缺失

简论西方文化的优势与缺失作者:郭京楠学号:2009200533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公共管理类内容摘要西方文化之所以能在当今全球化的环境中从世界文明体系中脱颖而出,源于其深刻的逻辑本体论,其时空观、最高价值手段激发的创新精神,其自由民主、崇尚人权的普世价值,其迎合时代的能力崇拜和斗争精神以及造就其强盛国力的先进科学,其中尤以创新和科学的优势最为明显。

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西方文化为了顶住冲击,脱颖而出,又不得不调整自身以顺应时代潮流,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缺失了传统的禁欲主义、神学信仰、人文主义并面临着多元信仰缺失的危险。

关键词西方文化全球化优势科学创新缺失引言起源于古希腊文明和古希伯来文明的西方文化,在经历了罗马法治精神和基督教教义的洗礼,沐浴了文艺复兴的禁欲主义和科学兴起,以及宗教改革的政教分离的春风后,又被启蒙运动注入了现代科学民主的新鲜血液。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下,西方文化能在世界文明体系中脱颖而出占据主流地位并影响着其他民族文化,除了由于西方国家掌握着国际文化话语权外,其自身又有何优势?而在全球文化的激烈碰撞中,西方文化又有何缺失?正文一、西方文化的优势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各个文明体系的文化不断碰撞、交流、融合,各种文化在碰撞、交流与融合中有发展、也有消亡,而在这个过程中,西风东渐,西方文化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并深刻的影响着其他文化的发展,除了强调科学与创新这两大主流优势外,其文化的其它优势也是不可小觑的。

1、深刻的逻辑本体论一个文化所能达到的深度表现为本文化的本体论所能解释的事物的范围,它能解释的事物的范围越广,其根基扎得便越深越牢固,其外在表现出来的优势自然也就越多越强。

西方文化在解释世界时认为万事万物的根基是逻各斯,即逻辑。

基督教政教合一时期,将这个根基称之为上帝,而那时,以上帝为本体的世界观几乎能解释当时社会的一切现象,范围之广使得基督教文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

而文艺复兴时期兴起并持续至今日的科学崇拜,使得人们崇尚理性,以理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以规律来探索世界,此时西方文化的本体论——逻辑的严密性与深刻性更加显露无遗,其强大的解释力便是西方文化根基上的优势。

浅析中西方文化的特点及差异

浅析中西方文化的特点及差异

浅析中西方文化的特点及差异如果说,一个民族的共同文化就是这个民族不同阶级的人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国家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问题处理方式的总和。

那么,这些处理方式之中,一以贯之的东西就是该民族的共同心理。

共同心理一方面是共同的要求、理想,即价值观念;一方面是共同的认识、观念,主要表现为共同的思维方式。

这一切,可以总称为文化模式。

文化模式是一个包括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价值取向、审美趣味的综合体。

中西民族文化的基本差异是文化模式的差异:中华文化重和谐与统一,西方文化重分别和对抗。

中西文化各有优长,长短互见,对比简述如下。

一、相互完全独立的两种文明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是全球仅存的、相互完全独立的两种文明。

二、两种自然环境欧洲文明的源头是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是海岸地理环境孕育的产地理环境是开放的。

中国古老文明起源——黄帝、尧舜、夏商周的地理环境,为黄河、长江灌溉的平原流域,幅员辽阔、腹地纵深。

地理环境是半封闭性的。

三、商业文明与农耕文明中西民族截然不同的生存环境,产生了不同的生产形式、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

这些不同的因素又分别构成了两种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基础。

古希腊罗马的商业文明:地域有限而多山的地理条件,使古希腊的农业难以满足不断繁衍的人口的生存需求,人们不得不转向大海和山林,发展渔业贸易、畜牧业,特别是向海外的迁移和殖民征服。

华夏农耕文明:中国远古传说、神话里的大人物,没有古希腊宙斯式的神力,也少有勇士的化身,而是始作八卦、发明网罟、教民渔猎的伏羲氏,教民农作、“尝百草”发明中药的神农氏,教民养蚕的嫘祖,治水的大禹等。

足见在华夏先民的心目中,农业乃是国计民生的命脉。

四、城邦民主和集权法治以地缘政治为基础的希腊城市国家:希腊历史的关键是城邦。

城邦是一种规模有限、独立自主,并得到公民高度忠诚的共同体。

这个政治体制是希腊半岛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商业文明决定的,然而它的影响却远远超出希腊半岛,成为古代罗马共和国与近代欧洲民主制度的楷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论西方文化的优势与缺失
作者:郭京楠
学号:2009200533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公共管理类
内容摘要
西方文化之所以能在当今全球化的环境中从世界文明体系中脱颖而出,源于其深刻的逻辑本体论,其时空观、最高价值手段激发的创新精神,其自由民主、崇尚人权的普世价值,其迎合时代的能力崇拜和斗争精神以及造就其强盛国力的先进科学,其中尤以创新和科学的优势最为明显。

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西方文化为了顶住冲击,脱颖而出,又不得不调整自身以顺应时代潮流,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缺失了传统的禁欲主义、神学信仰、人文主义并面临着多元信仰缺失的危险。

关键词
西方文化全球化优势科学创新缺失
引言
起源于古希腊文明和古希伯来文明的西方文化,在经历了罗马法治精神和基督教教义的洗礼,沐浴了文艺复兴的禁欲主义和科学兴起,以及宗教改革的政教分离的春风后,又被启蒙运动注入了现代科学民主的新鲜血液。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下,西方文化能在世界文明体系中脱颖而出占据主流地位并影响着其他民族文化,除了由于西方国家掌握着国际文化话语权外,其自身又有何优势?而在全球文化的激烈碰撞中,西方文化又有何缺失?
正文
一、西方文化的优势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各个文明体系的文化不断碰撞、交流、融合,各种文化在碰撞、交流与融合中有发展、也有消亡,而在这个过程中,西风东渐,西方文化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并深刻的影响着其他文化的发展,除了强调科学与创新这两大主流优势外,其文化的其它优势也是不可小觑的。

1、深刻的逻辑本体论
一个文化所能达到的深度表现为本文化的本体论所能解释的事物的范围,它
能解释的事物的范围越广,其根基扎得便越深越牢固,其外在表现出来的优势自然也就越多越强。

西方文化在解释世界时认为万事万物的根基是逻各斯,即逻辑。

基督教政教合一时期,将这个根基称之为上帝,而那时,以上帝为本体的世界观几乎能解释当时社会的一切现象,范围之广使得基督教文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

而文艺复兴时期兴起并持续至今日的科学崇拜,使得人们崇尚理性,以理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以规律来探索世界,此时西方文化的本体论——逻辑的严密性与深刻性更加显露无遗,其强大的解释力便是西方文化根基上的优势。

2、时空观、最高价值手段激发的创新精神
西方文化的时空观是两个世界论、天人二分。

它将世界分为有限时空的世界和无限时空的世界,在每一个世界中又分为对立的两部分。

西方文化将世界分为人和人之外的外部世界,强调以人为主体,外部世界是为人这一主体服务的。

这种时空观是通过强调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来激发人的创新性与创造力的。

若将世界分为“人的世界”和“神的世界”,那么,人信仰神的目的便是“请神赐予我力量以助我征服世界、改造世界”;若将世界分为“人的世界”和“自然的世界”,那么,科学,即西方文化的最高价值手段——规律便是联系这两个世界的桥梁,西方人认为“谁拥有了规律和知识,谁就分享了上帝的能力”。

这种时空观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激励人们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去征服自然,使自然服务于人这一主体。

这种创新能力的激发,西方文化在世界各种文化中是首屈一指的,而在世界各国间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种创新精神恰是国家强大、民族兴盛所必不可少的,因此,西方文化中的这种创新精神便成功的击败了相对保守的东方文化和阿拉伯文化,成为其占据主流文化地位不可或缺的优势。

3、迎合时代的能力崇拜和斗争精神
西方文化的行为评价标准是成就,即西方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是能力崇拜,而其行为规则则是斗争精神,这两点恰恰迎合了当今全球化时代的需要,成为其文化优势。

在全球化过程中,无国界的竞争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

在竞争中,我们不看民族、不看国籍、不看肤色,我们看的是能力。

有能力便可生存发展;没能力必将被淘汰而走向死亡。

西方文化崇尚能力,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西方人
重视能力的提高,而能力增强的同时也提高了西方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赢得了其在国际社会中的文化话语权,使他们拥有了更多的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而文化入侵,反过来,恰恰又成了手段之一。

在中国社会中,入学、就业“找关系”的现象仍时常发生,而在西方社会中,则是公平竞争,择优录取,这种环境下产生的斗争精神使西方人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在他们的思想中,任何利益的取得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上发展迅速,向全世界展示了西方文化在能力崇拜和斗争精神上的优势。

4、自由民主、崇尚人权的普世价值
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精神生活与个体发展,而西方文化对“自由民主”宣扬,以及对“人权”的强调无疑成为其与各国文化竞争的重要优势。

自由,在西方文化中,是指“所有人都拥有掌握自己命运的需求和权利”1。

在美国,如果公民不满意奥巴马政府出台的政策,他可以到白宫门口抗议,而这样的自由在其他文化中是很难找到的。

西方文化中的人权,强调的是每个人作为个体的权力,而非作为一个国家、民族的集体人权,直接关心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这就对普通老百姓有了更大的吸引力,使其成为西方文化得以迅速传播发展的优势之一。

5、造就强盛国力的先进科学
以上四方面谈的都是西方文化在价值之维的优势,而其在真理之维的优势更是毋庸臵疑,其对科学的崇拜及科学上的成就有目共睹,这也是西方文化最被普遍认可的优势。

西方发达国家掌握着物理、化学、天文、计算机等诸多领域的高端科技,换言之,西方文化中的规律性东西多于其他文化,而这些便是他们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西方文化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经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

在科学这一文化的真理维度上,其他文化都努力学习先进的西方文化,而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或多或少的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因此,先进的科学是西方文化渗入其他文化体系的最有效手段和最强大优势。

1【美】玛丽安娜·卡尼·黛特斯曼,乔安·克兰德尔,爱德华·N·卡尼《美国文化背景》303页,陈国
二、西方文化的缺失
随着全球化经济浪潮的到来,以及政治、经济生活的日益发展变化,西方文化在适应这一浪潮的过程中,其中的一些传统文化也在渐渐的缺失。

1、基督教传统——禁欲主义的缺失
随着全球化市场经济的到来,商品经济日益发达,而商品经济发展的前提就是刺激消费,这就与西方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基督教的传统——禁欲主义相矛盾。

于是,在日益发达的物质生活中,人们津津有味的享受着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经济发展、物质丰富,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创新精神努力的发明、生产、消费新物品,在这一过程中,已经很难看到传统的基督教的禁欲主义了。

禁欲主义正在强大的消费主义的挤压下逐渐缺失,而在绝大多数人都信仰基督教的西方国家,这种缺失不仅会使贪婪成习,而且很可能带来宗教道德的崩溃,甚至引发更严重的社会后果。

2、神学信仰的缺失
与印度文化中超越具体科学的抽象的哲学思辨不同,西方文化以具体科学作为它神学的基础,每当产生一个新的科学理论时,就会将其与宗教神学联系起来,用以服务于宗教。

然而,当科学继续向前发展,神学的根基就会被动摇,而当科学发展至它与宗教神学的联系被证伪时,神学的根基便会崩塌。

随着人们理性思维的加强,人们对神学的依恋、迷信之情也越来越淡。

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像美国这样“有90%的人声称自己信仰上帝”2的国家里,却很难在看到神学对人们的影响及约束,为了经济的增值,生产力的发展,政府及个人在科学实验上的投资远远高于在宗教神学上的投资。

拜金主义已经开始侵袭人们的心灵,神学信仰正在理性主义的光芒下渐渐缺失。

3、人文主义的缺失
过于崇尚科学、崇尚创新的西方文化,在不知不觉中渐渐丢失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现在的西方社会,处处充斥着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而发展的文化,餐饮业的“快餐文化”、电影业的“商业大片”等等,文艺复兴带来的充满人文气息的事物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艺术馆前门可罗雀而电影院前却是门庭若市,蒙娜〃丽莎的微笑再也比不过玛丽莲〃梦露的性感,这一切的一切,2【美】玛丽安娜·卡尼·黛特斯曼,乔安·克兰德尔,爱德华·N·卡尼《美国文化背景》309页,陈国
都在向我们叙述着同一个事实:西方文化中的人文主义正在缺失!
4、多元信仰面临缺失的危险
在越来越一元化的经济生活中,越来越需要人们有统一的信仰,以便于在受到经济浪潮的冲击之时可以团结一致,同舟共济。

而在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体的发展,由基督教分裂发展而来的东正教等多个宗教导致了西方社会信仰的多元化。

而这种多元的信仰使得西方社会很难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假设当经济危机发生时,浪漫的法国人可能过于乐观的估计形式而认为没有必要采取过多措施,严谨的德国人可能过于小心翼翼而希望欧盟立刻采取一系列措施,这就会引发矛盾而不利于大家同舟共济度过危机。

所以,在经济日益一元化的当今社会,西方文化中不适应这一现象的多元信仰也正面临着缺失的危险。

发挥自身优势,正视并适当调整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缺失,西方文化方能维持自己在世界文明体系中的主流地位和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资料
●王来金《全球化中文化问题研究》授课内容
●【美】玛丽安娜〃卡尼〃黛特斯曼,乔安〃克兰德尔,爱德华〃N〃卡尼《美
国文化背景》,陈国华译,2006年出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