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与欧债危机

合集下载

欧债危机

欧债危机

欧债危机,全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指自2009年以来在欧洲部分国家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

欧债危机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延续和深化,其本质原因是政府的债务负担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范围,而引起的违约风险。

外部原因1 金融危机中政府加杠杆化使债务负担加重2 评级机构不断调低主权债务评级,助推危机进一步蔓延。

内部原因1,产业结构不平衡:实体经济空心化,经济发展脆弱2,人口结构不平衡:逐步进入老龄化3,刚性的社会福利制度4,法德等国在救援上的分歧令危机处于胶着状态根本原因1,货币制度与财政制度不能统一,协调成本过高。

2,欧盟各国劳动力无法自由流动,各国不同的公司税税率导致资本的流入,从而造成经济的泡沫化。

3,欧元区设计上没有退出机制,出现问题后协商成本很高。

高盛扮演角色:高盛公司为希腊量身定做的“货币掉期交易”方式,为希腊掩盖了一笔高达10亿欧元的公共债务,以符合欧元区成员国的标准。

有分析指出,高盛行为背后是欧美之间的金融主导权之争。

表面上来看,高盛在希腊债务危机中的角色是金融机构和主权国家之间的利益纠葛,但是从深层次来看,这是一种阻止欧洲一体化战略在经济上的表现。

解决途径第一,提高德国公共支出和预算赤字。

第二,扩大当前的7500亿欧元紧急救助基金规模。

第三,欧洲央行应扩大债券购买规模。

第四,“PIIGS”减少财政支出。

(1)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2)申请和接受援助(3)组建技术性政府(4)发展经济(5)实施一揽子政策(6)缔结政府间条约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三途径:贸易途径、金融途径、非接触性传导贸易途径:欧债危机造成的财政紧缩和消费萎缩、欧元贬值、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是此次危机影响中国对外贸易主要因素。

金融途径:主要通过引发欧元资产贬值、短期投机资本流入和直接投资下降3个因素影响中国经济。

非接触性传导:事实上欧债危机还通过非接触性传导的途径影响中国经济。

具体说就是,欧债危机通过影响投资者信心,甚至引发“羊群效应”,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拉美债务危机与欧债危机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拉美债务危机与欧债危机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拉美的债务危机与欧债危机的区别与联系及对我国的启示国贸2班—吴娜—1022530表面上看,两次债务危机的病症相似,都是由一国首先宣布无力偿付外债,然后引发周边相关经济体债务危机。

首先,这两次债务危机中的债务国对债务货币都没有控制权。

拉美的债务是美元,欧洲的债务是欧元。

其次,两次债务危机都源于廉价信贷。

南欧国家成为欧盟成员国后,享受了类似德国的利率水平,因此大肆举债。

同样上世纪70年代,大量美国银行向拉美国家提供贷款,有些银团贷款参加银行达500家之众。

再次,两次债务危机都与全球衰退相巧合。

但是两次债务危机的病理、病因又各有特点,我将从环境背景、债务负担、财务状况和缓解危机对策四个方面.对比分析欧洲发达国家债务危机与拉美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

1、环境背景外部因素是造成两次危机的重要原因。

从外部看,西方发达国家自50年代初的经济繁荣期到70年代中期走向终结,普遍陷入“滞涨”,对债务国形成了严重的冲击。

两次石油大幅提价,不仅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产油发展中国家面临严重的国际收支赤字,同时还诱发了世界经济衰退。

在世界经济衰退中,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了转嫁危机,纷纷实行严厉的贸易保护主义,利用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减少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使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价格,尤其是低收入国家主要出口的低产品价格大幅下跌。

发展中国家出口收入突然下降,导致偿债能力下降。

英美等主要发达国家还纷纷实行了紧缩货币政策以克服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致使国内金融市场利率提高。

美国货币市场利率显著提高,吸引大量国际资金流向美国,又引起美元汇率的大幅提高。

高利率形成的美元汇率上浮大大加重了债务国的偿债负担。

另外,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主要发达国家国内紧缩货币,信贷资金需求萎缩,因而转向对发展中国家放款,拉美国家积累了大量的外部资金。

然而1982年以后,国际贷款的风险增大,国际商业银行随即大幅减少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加剧了拉美国家的资金周转困难,对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经济大事件

经济大事件

经济大事件经济大事件是指对全球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重大事件,通常包括贸易政策、货币政策、金融政策、全球经济危机等方面的事件。

这些事件往往会影响整个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对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市场进出口、国际贸易关系等方面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重要的经济大事件:1、美国次贷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次贷危机是一场由次贷市场繁荣引起的金融危机。

危机的根源在于一些不良的房屋贷款,这些贷款投资于房地产市场。

大量的不良贷款波及了整个金融市场,导致银行倒闭、财富缩水、企业破产等一系列破坏性影响。

这次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促使政府和监管机构对金融市场做出了更加谨慎的监管措施。

2、中国加入WTO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世界经济史上的重要事件。

中国加入WTO,引领着中国向着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并与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融合。

中国对外开放的全面推进逐渐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

3、欧债危机2009年至2012年,欧债危机爆发,这是欧洲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欧债危机的源头在于一些欧洲国家的债务危机,债务危机的导火索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欧洲经济的冲击。

欧洲国家一些国家的债务难以偿还,这导致许多大型银行失去信心并纷纷破产。

欧债危机冲击了全球金融市场,全面推进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主导着欧洲国家的经济政策。

4、美国税改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了一项大规模减税改革计划,这是美国70多年来最重要的税收改革之一。

通过这项税改,企业和个人税率大幅减少,并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税收减免和激励措施。

这项改革计划极大地刺激了美国企业的投资活动,并激发了经济增长,带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

5、英国脱欧2016年,英国召开公投,宣布决定脱离欧盟,英国脱欧是近年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大事件之一。

脱欧后,英国将不再享受欧盟成员国的贸易优惠待遇,自贸协定的谈判和建设将在未来数年内继续进行。

经济金融事件分析案例分享

经济金融事件分析案例分享

经济金融事件分析案例分享一、简介经济金融事件对各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影响深远,随着全球化的推动,国际市场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密切。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各个国家的经济金融事件,了解其内在原因,深入挖掘其对市场的影响。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世界经济金融事件做出分析。

二、欧债危机欧债危机是指由于欧洲部分国家过度依赖公共债务,以致其中某些国家(例如希腊、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财政危机爆发,其债务的可持续性变得十分疑虑,引发了欧洲区域性金融危机。

欧债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欧元区成员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变革不及时、机制不健全。

在繁荣时期,欧元区国家政府为了扩大自己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提高自身国内生产总值,通过减轻税收、增加社会福利支出等方式来刺激自己国家的经济增长,公共债务负担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

当繁荣时期结束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欧元区成员国需要维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刺激本国的经济增长,却难以通过财政政策实现。

欧债危机对欧洲区域性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许多欧元区成员国的资产价格下跌,信贷风险增大,同时欧元区银行同样深受其害,可能面临资产评估抛售等风险。

三、美国次贷危机2007 年,美国次贷市场崩盘,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是由于美国几家大型银行在对抵押贷款进行打包销售时,超过了市场所能承受的范围,导致抵押贷款的违约率和信贷违约概率上升,次贷市场崩盘波及了整个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领域。

美国次贷危机告诉我们,银行业在进行金融创新时需要更多的关注潜在的风险,警惕资产泡沫化的情况,以避免类似的风险骨牌效应在全球范围内扩散。

四、中国股市剧烈波动从2015年6月中旬开始,中国A股市场开始剧烈波动,并一直持续到2016年初,这一事件被普遍认为对全球股市和金融市场甚至商品市场造成了巨大影响。

中国股市剧烈波动的原因很复杂,其中包括外部和内部因素,如经济下滑、经济转型、公司利润下滑等。

同时,这一事件的影响也很复杂,对全球股市、金融市场、商品市场和实体经济领域的影响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浅析08年金融危机与12年欧债危机

浅析08年金融危机与12年欧债危机

浅析08年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说起08年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可谓人尽皆知了,但要具体的呢?下面我就微观经济学的一些知识来浅浅地分析下这两次危机。

08年金融危机,又名次贷危机、信用危机、金融海啸、华尔街海啸。

起因:在美国,贷款买房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美国抵押贷款市场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条件为划分界限的,根据信用的高低,分为优级和次级按揭贷款两个层次。

次级按揭贷款的借款人是指那些信用较差或收入水平较低的人。

而次级按揭贷款的利率比优惠级的高2%--3%,对于银行或者是贷款机构而言,这是一项高回报的业务。

从2000年美国政府出台低利率和减税政策后,美国房地产市场迅速膨胀,房价上涨(美国政府出台的减税政策使得居民净收入增加,房屋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供给曲线不变,因而房价上升)。

美国政府的低利率政策和从日本、中国、中东等地涌入的资金,使得美国银行有足够的钱进行低息贷款。

于是美国银行充分利用杠杆原理(用借贷来扩大交易收益)来赚得盆满钵满。

首先,房贷公司向买房者提供贷款,然后,投资银行用借来的资金以较高的价格买下房贷,命名为债务抵押债券,并把它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三A安全投资,被卖给只想承担低风险的投资者,第二部分为三B,被卖给其他银行家,最后风险最大,收益也最大的部分被卖给对冲基金和风险投资家。

对于房贷公司而言,优级按揭贷款的数量已经逐渐饱和。

于是,为了利益,越来越多的房贷机构开始转向次级贷款业务。

因为在房价逐年高涨的情况下,对于那些次级按揭贷款的借款人,如果出现还贷困难,只要将房屋出售就可规避风险。

一些贷款机构为了竞争,甚至盲目降低贷款条件。

一时间,美国次级房贷市场迅猛发展。

然而,从06年开始,美国房地产市场逐渐降温,房价下降,次级贷款利率不断提高。

导致次级贷款者还贷负担变重,于是,大量的贷款人选择放弃房贷,将房子还给银行或房贷公司。

于是,市场上代售的房子越来越多,房价越来越低(贷款人弃房行为数量的上升,使得供给曲线向右移动,贷款利率提高,使得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因而房价下跌)。

欧债危机及其影响

欧债危机及其影响

欧债危机及其影响当前次贷危机的低谷尚未度过~欧债危机开始愈演愈烈~全球经济复苏道路曲折难测~并且不排除有二次探底的可能性。

在此我们对欧债危机的产生~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做了简要论述。

具体内容如下:一、欧债危机的产生及发展次贷危机之后~为抑制经济下滑~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的实施了货币与财政双宽松的刺激政策~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与此同时~由于大规模举债~各国政府的债务负担大大提高~特别是欧洲各国人口结构与福利政策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消极影响~使得原已负债累累的欧洲各国政府债务负担加重。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在此背景下爆发。

随着欧洲各国政府财政赤字预期的上升~惠誉、穆迪、标准普尔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对财政状况不佳的希腊主权债务评级分别进行多次下调~并陆续对欧洲多家金融机构进行了评级下调~随后~葡萄牙与西班牙的国债信用也遭到了降级~10月~惠誉又进一步下调了西班牙及意大利的主权债务评级~这无疑加重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国家的融资成本~进一步削弱了投资者信心~全球资本市场随之动荡下挫~并进而再次出现银行信贷收紧~及私募投资收缩~欧债危机呈愈演愈烈之势。

目前专家认为: 20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第一阶段肇始于私营部门的私贷~标志事件是雷曼兄弟倒闭。

现在的欧债问题则可以看成金融危机的第二阶段~即危机从市场与企业层面蔓延至政府层面~i of optical fiber intranet, extranet 24 data points, and set aside reserve. Logarithmic copper cable used for voice communications, vertical Trunk copper cable should meet 1 voice at least 1 set of twisted and must be reserved. 1, and 2# floor and the injury rehabilitation floor of cable from integrated medical floor, byrehabilitation center weak tube respectively introduction to monomer of first layer weak between, the monomer first layer weak between respectively as this monomer of equipment room, network switch do level joint Hou respectively wiring to buildings of Office regional, wiring along the layer shaft points line box Hou along slot laying in the layer ceiling, to end socket line wear plating zinc tube dark enough Yu wall Board within. 4) main distribution frame between devices (BD) located in the medical building information network center machine room, complete internal LAN connection and external broadband network connections, providing a variety of information services to the hospital. The device as a whole hospital network and external network core switch. 5) management on work areas, equipment, into the line between the wiring devices, cable and information outlet module identifies and records according to a certain pattern, such as, to facilitate communication complete the connection lines, line management of localization and translocation. 6) cable laying the vertical trunk cables along a cable tray in weak current shaft installation, horizontal trunk cable laying in the hallway ceiling along a cable tray, horizontal cables into the room, in the ceiling and put along the wall galvanized pipe underground to information outlets. Arrangement of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are as follows: regional nursing unit: 1 unit: each bed标志性事件是希腊危机。

欧债危机的解释

欧债危机的解释

欧债危机的解释欧债危机实质上是欧元区内国家间失衡所引发的国际收支危机。

由于各成员国在欧元区成立之初就已存在结构性差异,危机爆发前的十年间,“核心国家”生产、“边缘国家”消费的格局不断深化。

一旦从“核心国家”流向“边缘国家”的资金链条断裂,边缘国家的国际收支危机就被触发。

欧元区后路已断。

无论是核心国家还是边缘国家,都无法承受退出欧元区会带来的严重后果。

因此,欧元区解体对区内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一个选择。

欧元区已没有退路,不可能再退回到欧元出现之前的状况。

欧元区只有走向一体化,方能最终稳固。

欧元区需通过痛苦的结构改革,以及区内更加自由的产品和要素流动来消除国家间的失衡。

另外,还需要建成包括财政联盟在内的一系列一体化机制。

这一过程走下去,最终会让欧元区变成一个国家。

在这个过程中,欧央行会起关键作用。

在前行道路上,欧元区将长期处于危机和前进交替出现的状态。

由于政治推力和民意阻力之间的矛盾,通向一体化的道路就像是悬崖边的长征,征途上的危机恰恰是前行的动力。

因此欧元区将长期处于动荡。

这些动荡也是政治前进所必需的外在推动力。

1 债务危机只是表象欧债危机虽然被广泛的认为是一场主权债务危机,但它的病根并不在财政上。

危机前“欧猪五国”(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并非都国债高筑。

以次贷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为例,整个欧元区财政赤字与国债余额占gdp的平均比重分别是0.6%和66.2%。

但边缘国家之一的爱尔兰在同年的财政预算却基本平衡,公债也只占gdp的25%。

同年西班牙的财政盈余甚至占到了gdp的1.9%,其债务余额也只有gdp 的36.1%。

美国、英国的国债水平与欧元区没有多大区别,日本的国债余额更是已经超过了其gdp的两倍,把欧元区远远抛在了后面,但这些国家也都没有爆发债务危机。

这样看来,财政问题并非欧债危机爆发并蔓延的根源。

欧央行的成立让欧元区国家的国债从无风险资产变成风险资产,因而容易受到攻击。

理论上来说,一个国家因掌握货币发行权,总能通过多发货币的方式来兑付其国债面值,因此国债没有信用风险,可被视为无风险资产。

2007年美国8月份爆发的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

2007年美国8月份爆发的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

2007年美国8月份爆发的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简称次贷危机)不仅重创美国经济,还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巨烈震荡。

次贷危机后,各国忙于本国的经济恢复与发展中,然而2009年10月,希腊新任首相乔治•帕潘德里欧宣布,其前任隐瞒了大量的财政赤字,随即引发市场恐慌。

截至同年12月,三大评级机构纷纷下调了希腊的主权债务评级,投资者在抛售希腊国债的同时,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主权债券收益率也大幅上升,欧洲债务危机全面爆发。

这场债务危机再次使部分国家陷入灾难中。

纵观两次危机,发生原因和国家都不同,但是存在一些联系。

次贷危机由于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借款人大量违约而引起的信贷市场上的信用危机以及以次级贷款为基础资产发行的证券大面积缩水而导致的资本市场上的次级债危机。

冷静审视问题的来龙去脉,不难发现这场危机追根溯源是由美国房地产市场不断累积的资产泡沫引起的,泡沫的产生和不断堆积是危机的酝酿,泡沫轰然破灭之时就是危机爆发之日。

2009年10月,希腊新任首相乔治•帕潘德里欧宣布,其前任隐瞒了大量的财政赤字,随即引发市场恐慌。

截至同年12月,三大评级机构纷纷下调了希腊的主权债务评级,投资者在抛售希腊国债的同时,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主权债券收益率也大幅上升,欧洲债务危机全面爆发。

2011年6月,意大利ZF 债务问题使危机再度升级。

这场危机不像美国次贷危机那样一开始就来势汹汹,但在其缓慢的进展过程中,随着产生危机国家的增多与问题的不断浮现,加之评级机构不时的评级下调行为,目前已经成为牵动全球经济神经的重要事件。

首先,欧债危机的国家在遭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加重了本国的债务危机。

次贷危机加速了欧洲债务危机的发生。

部分国家在次贷危机后,并没有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而是纵容本国的泡沫,甚至在出现危机后还用ZF救助缓解危机,导致ZF举债与还债出现问题。

而一些国家为了加入欧元区,伪造债务数据,使本国财务一直处于透支状态,最终债务爆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贷危机与欧债危机、美债危机的关系
2007年美国8月份爆发的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简称次贷危机)不仅重创美国经济,还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巨烈震荡。

次贷危机后,各国忙于本国的经济恢复与发展中,然而2009年10月,希腊新任首相乔治•帕潘德里欧宣布,其前任隐瞒了大量的财政赤字,随即引发市场恐慌。

截至同年12月,三大评级机构纷纷下调了希腊的主权债务评级,投资者在抛售希腊国债的同时,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主权债券收益率也大幅上升,欧洲债务危机全面爆发。

这场债务危机再次使部分国家陷入灾难中。

纵观两次危机,发生原因和国家都不同,但是存在一些联系。

次贷危机由于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借款人大量违约而引起的信贷市场上的信用危机以及以次级贷款为基础资产发行的证券大面积缩水而导致的资本市场上的次级债危机。

冷静审视问题的来龙去脉,不难发现这场危机追根溯源是由美国房地产市场不断累积的资产泡沫引起的,泡沫的产生和不断堆积是危机的酝酿,泡沫轰然破灭之时就是危机爆发之日。

2009年10月,希腊新任首相乔治•帕潘德里欧宣布,其前任隐瞒了大量的财政赤字,随即引发市场恐慌。

截至同年12月,三大评级机构纷纷下调了希腊的主权债务评级,投资者在抛售希腊国债的同时,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主权债券收益率也大幅上升,欧洲债务危机全面爆发。

2011年6月,意大利ZF债务问题使危机再度升级。

这场危机不像美国次贷危机那样一开始就来势汹汹,但在其缓慢的进展过程中,随着产生危机国家的增多与问题的不断浮现,加之评级机构不时的评级下调行为,目前已经成为牵动全球经济神经的重要事件。

首先,欧债危机的国家在遭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加重了本国的债务危机。

次贷危机加速了欧洲债务危机的发生。

部分国家在次贷危机后,并没有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而是纵容本国的泡沫,甚至在出现危机后还用ZF救助缓解危机,导致ZF举债与还债出现问题。

而一些国家为了加入欧元区,伪造债务数据,使本国财务一直处于透支状态,最终债务爆发。

其次,两次危机都与资产泡沫有联系。

美国次贷危机由房贷问题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

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对全世界很多国家包括中国也造成严重影响。

而欧债危机呢?随着欧洲区域一体化的日渐深入,以希腊、葡萄牙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在工资、社会福利、失业救济等方面逐渐向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看齐,支出水平超出国内产出的部分越来越大。

由于工资及各种社会福利在上涨之后难以向下调整,即存在所谓的“粘性”,导致ZF与私人部门的负债比率节节攀升。

西班牙和爱尔兰债务问题的成因与希腊略有不同。

这两个国家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房地产市场迅速萧条,国内银行体系出现大量坏账,最终形成银行业危机。

而ZF在救助银行业的过程中,举债与偿债的能力均出现了问题。

欧洲国家ZF通过举债、透支方式来缓解国内的债务问题,
日积月累,债务问题越来越严重,最终形成债务危机。

最后,在危机发生萌芽状态,ZF未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遏制事态的发展,反而纵容其恶化,使危机扩大化,危机发生后,相关国家未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进行补救,而是寄希望于他国援助。

两次危机都波及到我国,延缓我国的经济发展。

由于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大,美国次贷危机后,我国沿海出口型企业大量倒闭,大量人员失业,许多出口产品转为内销。

欧债危机出现后,作为我国重要出口国,因为危机,我国对欧出口明显下滑,延缓我国经济发展。

我国外汇储备制度目前还存在缺陷,美国次贷危机出现后,我国购进大量美国债务以减轻其危机的影响范围,但是随着美国相关政策的实施,美元贬值,使中国大量美元的外汇储备缩水,我国损失严重。

而欧债危机后,中国本着构建和谐世界,大量购进欧元债券,而投资者都在大量抛售欧元,欧元信用一度下滑,面临贬值,中国又将会遭受损失。

针对以上问题,中国应该怎样才能在危机发生后损失最小?
第一,进一步坚定信心。

经过长期发展,世界经济形成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我们具备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客观条件。

各国宏观调控工具明显增多,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为增强,我们具备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手段。

国际社会愿意加强协调和合作,我们具备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共同意愿。

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渡过难关,实现我们共同确定的目标。

第二,进一步加强合作。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的大背景下发生的,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合作应对是正确抉择。

我们应该认清形势、加强沟通、相互支持、携手合作、共克时艰。

我们应该大力推动国际新兴产业合作尤其是节能减排、环保、新能源等领域合作,积极培育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

我们应该大力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充分依靠科技进步的力量,不断增强世界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

第三,进一步推进改革。

一是加强金融监管合作,尽快制定普遍接受的国际金融监管标准和规范,完善评级机构行为准则和监管制度,建立覆盖全球特别是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早期预警机制,提高早期应对能力。

二是国际金融机构应该增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救助,有关国际和地区金融机构应该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源。

三是金融稳定论坛应该发挥更大作用。

四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该加强和改善对各方特别是主要储备货币发行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的监督,尤其应该加强对货币发行政策的监督。

五是改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治理结构,提高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

六是完善国际货币体系,健全储备货币发行调控机制,保持主要储备货币汇率相对稳定,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合理化。

第四,进一步完善出口结构。

我国最近一直遭受反侵销调查,我国企业应该运用国际贸易规则保护自己权益,尤其在危机后,这种现象愈发严重,我们也需要从自己出发,不断完善出口商品结构,多出口高技术含量产品,而非劳动密集性
企业产品。

第五,完善我国的外汇储备制度,实现外汇储备多元化,避免外汇储备单一化带来严重损失。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论文版版,详细出处参考:/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11533&page=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