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知识科普(2)-运营及构成部分

地铁知识科普(2)-运营及构成部分
地铁知识科普(2)-运营及构成部分

百灵

地铁知识科普(2)——地铁运营及构称

[键入文档副标题]

lenovo

[选取日期]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城市轨道交通 (2)

1.1城市轨道交通的申报条件 (2)

1.2 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设计阶段 (2)

第二章供电系统 (3)

2.1供电系统的组成 (3)

2.2城市电网对地铁的供电方式 (3)

2.2.1 细说城市电网对地铁的供电方式(了解) (5)

2.3 牵引供电系统 (7)

第三章基本设备 (8)

第四章基本建设 (8)

4.1 固定资产 (9)

4.2基础建设项目构成 (9)

4.3基本建设程序 (10)

第五章地铁运营及构成 (11)

5.1 按系统功能划分 (11)

5.1.1运营与地铁信号系统 (11)

5.1.2 车站自动售检票(AFC)系统 (12)

5.1.3 设备监控(BAS)系统 (12)

5.1.4 防灾报警(FAS)系统 (13)

5.1.5 地铁供电系统 (13)

5.1.6 控制中心(OCC) (13)

5.2按专业划分(部分待定) (13)

5.2.1 地铁车辆 (13)

5.2.2车辆段 (14)

第六章青岛地铁(部分待定) (14)

6.1 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结构组成 (14)

第一章城市轨道交通1.1城市轨道交通的申报条件

1.2 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设计阶段

第二章供电系统2.1供电系统的组成

2.2城市电网对地铁的供电方式

牵引供电系统和供配电系统的电源电压一般是一致的。

分散式供电只比集中式供电少建主变电所,电源直接从城市电网引入

图2.1集中式供电地铁供电系统构成框图

图2.2 分散式供电地铁供电系统构成框图2.2.1 细说城市电网对地铁的供电方式(了解)

城市电网对地铁的供电方式可分为以下3种形式。

2.分散式供电

在地铁沿线直接由城市电网引入多路地铁所需的电源而构成的供电系统,称之为分散式供电。这种供电方式多为10Kv电压等级。因为我国各大城市的电

2.3牵引供电系统

根据用电性质的不同,地铁供电系统可分为两部分:由牵引变电所为主组成的牵引供电系统和以降压变电所为主组成的动力照明供电系统。

2.3.1 牵引供电系统运行方式

第三章基本设备

第四章基本建设

4.1 固定资产

4.2基础建设项目构成

4.3基本建设程序

标准,进行简要的经济效益分析,经审批后作为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应与批准的喻可欣性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建议书(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级单位的委托书)为依据,通过测量、地质勘探(桥梁、隧道及不良地质地段等),在认真调查研究、战有必要资料袋基础上,对不同建设方案从经济上、技术上进行综合论证,提出推荐建设方案,经审批后作为测量以及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依据。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投资估算与初步设计概算之差,应控制在10%以内。

图基本建设程序流程图

第五章地铁运营及构成

城市地铁工程主要由土建工程和系统工程两大部分构成。其中土建工程又分为车站和区间土建工程以及物业开发等;系统工程又可分为轨道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电力系统、供电牵引系统、屏蔽门系统、防灾报警(FAS)系统、设备监控(BAS)系统、电力监控(SCADA)系统、人防系统、车辆段及车辆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环控通风系统、控制中心、电梯和自动扶梯等。

5.1 按系统功能划分

5.1.1运营与地铁信号系统

地铁布局:“运营协调与应急指挥中心(COCC/TCC)”-“线路控制中心(OCC)-“车站”-“车辆段”-“线路”-“列车”。该布局涉及岗位如图所示。

图系统运营与控制涉及岗位图

城市地铁信号系统该系统一般采用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主要由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TS)、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ATP)和列车自动运行子系统(ATO)组成。

ATC系统的设备应技术先进、性能可靠、操作简便、维修方便,并具有成熟的运用经验,系统必须保证每日24h连续工作。

ATS子系统由控制中心、车站和车辆段ATS设备组成;ATP子系统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的系统;ATO子系统是自动控制列车运行的设备,应确保工作状态正确。

5.1.2 车站自动售检票(AFC)系统

现代城市地铁一般采用非接触式智能卡(IC卡)自动售检票系统,该系统能对车票进行各类处理,包括车票的编码、发行、读写和安全处理,并具有车票加密功能和防伪功能等。

车站售检票系统涉及岗位:

5.1.3设备监控(BAS)系统

其功能是对地下车站、区间通风、空调、给排水、照明、自动扶梯等设备的运行进行自动化管理,使设备达到安全运转、节省能源、方便管理,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地下环境。

5.1.4 防灾报警(FAS)系统

其功能是对全线火灾、水灾、地震、行车及人为事故等灾害进行可靠的监视及报警。

5.1.5 地铁供电系统

见第二章

5.1.6 控制中心(OCC)

ATC、SCADA(电力监控系统)、FAS、BAS、AFC等全线各自形成网络,均在OCC处设中心计算机,实行统一指挥,分级控制。具体的讲,就是地铁操作控制中心(OCC)作为地铁线路运营的中枢神经,是行车调度员、电力调度员以及环控调度员对全线的行车组织、电力供应和环境控制进行集中指挥的操作中心,其对线路的安全运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5.2按专业划分(部分待定)

5.2.1 地铁车辆

地铁车辆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设备。地铁车辆应具有先进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应满足容量大、安全、快速、美观和节能的要求。地铁车辆有动车(M,Motor)和拖车(T,Trailer)、带司机室车和不带司机室车等多种形式。动车本身带有动力牵引装置,拖车本身无动力牵

引装置;动车又分为带有受电弓的动车和不带受电弓的动车。

地铁车辆在运营时一般采用动拖结合、固定编组,形成电动列车组。由于它本身带有动力牵引装置,兼有牵引和载客两大功能,因此和铁路列车不同,不需要再连挂单独的机车。

5.2.2车辆段

车辆段的主要业务:

1. 列车在段内调车,停放,日常检查,一般故障处理和清扫洗刷。

2. 车辆的技术检查,月修,定修,架修和临修试车等作业。

3. 列车回段折返乘务司机换班。

4. 内设备和机具的维修及调车机车的日常维修工作。

5. 紧急救援抢修队和设备。

车辆基地设备:包括运输设备、升降设备、清洗设备、修理加工设备、测量设备、实验设备。大多数设备都是自己做一般维护,大修均由专业厂商来做。

(工务通号部-通号车间-信号车辆段检修

第六章青岛地铁(部分待定)

6.1 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结构组成

图1.1青岛地铁集团组织构成图

青岛地铁详细公司结构及岗位职责信息见

《运营分公司组织架构及定岗定编方案.Pdf》

图北京地铁运营公司组织结构图

轨道交通基础知识

1、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简史 国内外各大城市的发展经验证明: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自英国伦敦1863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以来,全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300多座城市修建了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仅仅30余年时间,但目前发展势头迅猛,已有30多个大城市正在建设和筹建自己的轨道交通,2010年前,中国仅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的轨道交通总长度就将达到1000km以上。 2、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 城市轨道交通顾名思义就是车辆在轨道上行驶并主要用于城市公共客运的 交通系统。火车,有轨电车等等都属于轨道交通,前者属于较长距离的城际间的交通,后者是低速行驶于街市的公共交通,但两者都不属于通常所说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一般来说,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分类:按构筑物的形态或轨道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划分,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三类:(1)地下铁路:位于地下隧道内的那部分铁路称为地下铁路; (2)地面铁路:位于地面的铁路称为地面铁路; (3)高架铁路:位于地面之上的高架桥的铁路称为高架铁路。 按服务范围和列车运营组织方式划分,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三类: (1)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范围以中心城区为主,包括城市与郊区、机场之间的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通常站间距在l~2km以内。 (2)区域快速铁路(Regional Express Railway,Regional Metro):服务范围包括城市郊区的轨道交通系统,通常站间距较大,含有地面线路或高架线路。例如德国的S—Bahn,巴黎的RER,旧金山的BART,上海的R线。 (3)市郊铁路(Suburban Railway): 是指位于城市范围内、部分或全部服务于城市客运的那些城市间铁路,通常其所有权不属于所在的城市政府,而由铁路部门经营,主要运送城市郊区与闹市区间的乘客,故也称通勤铁路。这种铁路通常在郊区采用平交道口形式,在市区为高架或地下铁路。其站距长,运营组织方式与城市间铁路相近,可开行不停靠全部或部分中间站的直达列车;为减少环境污染,多采用电气化牵引方式。纽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的市郊铁路都很发达,营业里程达到2000km以上。

科普知识竞赛题库

1、工笔是哪种绘画形式的技法(D) A.水彩画 B.油画 C.水粉画 D.国画 2、人体含水量百分比最高的器官是(C) A.肝 B.肾 C.眼球 3、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是(C) A.胃 B.肾脏 C.肝脏 D.脾 4、中国民间“送灶神”时要吃粘牙的甜食,这是为了(D) A.容易打发小孩子 B.是灶神喜欢的食品 C.甜为吉利 D.用糖粘住灶神的牙 5、下列哪种邮件如果丢失了,邮局不负赔偿责任(A) A.平信 B.挂号信 C.保价邮件 D.非保价邮包 E.特快专递邮 6、全世界最大的石佛像在(A)

A.四川乐山 B.河南洛阳 C.四川屏山 D.四川江津 7、狗热时用什么散热(B) A.皮肤 B.舌头 C.眼睛 D.耳朵 8 、现在美国国旗星条旗上有多少颗星: (C) A.25颗 B.30颗 C.50颗 D.60颗 9 、鱼、蛙、蛇等冷血动物的体温是(B) A.固定不变的 B.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 C.随体形的大小变化而变化 10、按照风俗习惯戒指带在中指上表示(B) A.正在寻找对象 B.正在恋爱之中 C.表示独身 D.表示离婚 E.表示结婚 11、智力的核心是(C)

A.机械记忆能力 B.注意力 C.抽象思维能力 D.观察力 12 、预防感冒要(ABCD) A 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B 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C 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 D 不去病家串门,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 13、预防骨折要(ABCD) A 注意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交通事故 B 上下楼梯或高空作业要注意安全 C 要避免攀高取物,防止跌倒骨折D骨质疏松症者要避免剧烈运动 14、中暑急救处理(ABCD) A 轻度中暑时,应立即撤离高温环境到通风阴凉处休息 B 饮糖盐水及清凉饮料,也可内服人丹

地铁知识科普(2)-运营及构成部分

百灵 地铁知识科普(2)——地铁运营及构称 [键入文档副标题] lenovo [选取日期]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城市轨道交通 (2) 1.1 城市轨道交通的申报条件 (2) 1.2 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设计阶段 (2) 第二章供电系统 (3) 2.1供电系统的组成 (3) 2.2城市电网对地铁的供电方式 (3) 2.2.1 细说城市电网对地铁的供电方式(了解) (5) 2.3 牵引供电系统 (7) 第三章基本设备 (8) 第四章基本建设 (8) 4.1 固定资产 (9) 4.2基础建设项目构成 (9) 4.3基本建设程序 (10) 第五章地铁运营及构成 (11) 5.1 按系统功能划分 (11) 5.1.1运营与地铁信号系统 (11) 5.1.2 车站自动售检票(AFC)系统 (12) 5.1.3 设备监控(BAS)系统 (12) 5.1.4 防灾报警(FAS)系统 (13) 5.1.5 地铁供电系统 (13) 5.1.6 控制中心(OCC) (13) 5.2按专业划分(部分待定) (13) 5.2.1 地铁车辆 (13) 5.2.2车辆段 (14) 第六章青岛地铁(部分待定) (14) 6.1 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结构组成 (14)

第一章城市轨道交通1.1 城市轨道交通的申报条件 1.2 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设计阶段

第二章供电系统2.1供电系统的组成 2.2城市电网对地铁的供电方式

牵引供电系统和供配电系统的电源电压一般是一致的。 分散式供电只比集中式供电少建主变电所,电源直接从城市电网引入

图2.1集中式供电地铁供电系统构成框图 图2.2 分散式供电地铁供电系统构成框图2.2.1 细说城市电网对地铁的供电方式(了解) 城市电网对地铁的供电方式可分为以下3种形式。

地铁基础知识

地铁工程基础知识 限界(Load Gauge) 是指列车沿固定的轨道安全运行时所需要的空间尺寸。 城市轨道交通规定有车辆限界、接触轨(网)限界、设备限界、建筑限界等。限界是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内容,它为车辆和土建设计提供控制依据,它确定轨道交通与线路有关的构筑物净空和各种设备相互关系。限界是根据车辆、行车速度等决定的。它是区间隧道、线路、轨道、桥梁、车站、信号、供电、消防、环控、屏蔽门等专业的设计依据。 车站建筑 一、功能概述 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上一种重要的建筑物,供乘客乘降、换乘和候车的场所,是地铁工程中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按功能划分, 可分为一般车站和换乘车站;按站台类型划分,可分为岛式站台、侧式站台和混合式站台车站;按设置的位置可分为地下、地面和高架车站。 一般情况下车站由站厅层、站台层、设备及管理用房、人行通道,地面出入口、通风道、通风亭等组成。 站厅层公共区是为乘客提供集散、售检票所必须的空间。站台层是为乘客提供候车、上下车和车辆停靠的空间。 设备及管理用房是为改善站内环境、进行运营管理和为乘客服务设置

的配套空间。 人行通道、地面出入口是乘客进出站所需的空间,也是车站的重 要组成部分。车站通风道、通风亭是改善车站内环境条件必不可少的建筑物。 二、设计要求 车站总平面设计包括车站、人行通道及地面出入口、通风道、通风亭等。 由于车站是解决地面进、出站乘客和换乘乘客上、下车的公共交通建筑,由此车站应具有最大限度地吸引乘客,使乘客能方便进站、迅速出站、客流流向顺畅,并具有能方便、合理地结合其他公交系统来疏解客流的功能。要实现上述功能目标必须与下列专业相适应。 1、线路专业 线路专业是决定车站走向的重要因素,根据车站功能的需要应得到线路专业最大限度的配合和支持,线路走向可根据车站功能的需要做适应调整,否则车站功能难以得到实现。 2、城市规划、交通规划专业 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是确定车站站址,地面出入口,车站埋深及车站形式的主要依据,能否充分吸引乘客,发挥大容量地下交通工程的综合效益,主要体现在车站站位及地面出入 口的设置上。合理确定车站站位对地铁车站功能的实现、地铁工程投资减少、对城市旧城改造、城市的发展、城市交通的疏解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些作用又取决于地铁车站与城市规划,交通规划

地铁基础知识

轨道交通基础知识

1.世界第一条地铁什么时候建成通车,情况如何? 答:1863年世界第一条地铁在伦敦建成通车,列车用蒸汽机车牵引,线路全长6.4 km。 2.我国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何年建成?我国第一条地铁在何年何月建成? 答:1908年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建成;1969年10月我国第一条地铁在北京建成通车,1971年投入运营。 3.轨道交通的基本类型有哪几种? 答:轨道交通模式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较多。目前,世界上轨道交通分类大体如下:按构筑物的形态或轨道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划分为地下铁路、地面铁路和高架铁路;按列车服务范围划分为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快速铁路和市郊铁路;按运能等级(大运量、中运量、小运量)及车辆类型可分为地下铁道、轻轨交通、独轨交通、有轨电车、胶轮地铁、线性电机车辆、磁悬浮;按照列车驱动力可以大致分为轮轨系统和磁悬浮系统两大类,城市铁路、地铁、轻轨、独轨属于轮轨系统,而线性电机车辆严格地说属于磁悬浮系统一类; 4.什么是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的概念及主要划分依据是什么? 答: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在不同型式轨道上运行的大、中运量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是当代城市中地铁、轻轨、单轨、自动导向、磁浮等轨道交通的总称。地铁是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车牵引的轨道交通系统,它可以修建在地下、地面或采用高架的方式,运量在3万人次/h以上;轻轨相对于地铁来说运量较小,在原有轨电车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技术改造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量在1.5~3万人次/h;主要划分依据是该线路远期的单向客运能力,而不是看其主要处在地下、地面或高架。 5.地铁旅行速度一般为多少?地铁列车的运行间隔一般为多少? 答:地铁列车的旅行速度一般不低于35km/h。设计最高运行速度大于80 km/h的系统,旅行速度应相应提高;各设计年度的列车运行间隔,应根据预测的客流量、列车编组、列车定员、系统服务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为保证地铁的服务水平,高峰时段初期列车运行间隔不宜大于6min。 6.地铁、轻轨的特点是什么? 答:地铁、轻轨有如下的特点: A.采用标准轨距的钢轨。线路铺设方式灵活,根据地形条件,既可建于地下,也可采

地铁基础知识大全教学内容

8、交通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1. 对GDP 的贡献较大。 2. 对环保的贡献;有效抑制噪声、废气、废水、资源浪费。 3. 对节省资源的贡献 4. 对沿线房地产和商业的贡献 5. 对人身安全的贡献 6. 对交通运输时间的贡献 一.地铁是什么? 地铁是地下铁道的简称。它是一种独立的有轨交通系统,不受地面道路情况的影响,能够按照设计的能力正常运行,从而快速、安全、舒适地运送乘客。地铁效率高,无污染,能够实现大运量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地铁是有轨交通,其运输组织、功能实现、安全保证均应遵循有轨交通的客观规律。在运输组织上要实行集中调度、统一指挥、按运行图组织行车;在功能实现方面,各有关专业如隧道、线路、供电、车辆、通信、信号、车站机电设备及消防系统均应保证状态良好,运行正常;在安全保证方面,主要依靠行车组织和设备正常运行来保证必要的行车间隔和正确的行车经路。 为了保证地铁列车运行安全、正点,在集中调度、统一指挥的原则下,行车组织、设备、 车辆检修、设备运行管理、安全保证等均由一系列规章制度来规范。地铁是一个多专业多工种配合工作、围绕安全行车这一中心而组成的有序联动、时效性极强的系统。 地铁中采用了以电子计算机处理技术为核心的各种自动化设备,从而代替人工的、机械的、电气的行车组织、设备运行和安全保证系统。如ATC (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列车自动驾驶、自动跟踪、自动调度;SCADA (供电系统管理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主变电所、牵引变电所、降压变电所设备系统的遥控、遥信、遥测;BAS (环境监控系统)和FAS (火灾报警系统)可以实现车站环境控制的自动化和消防、报警系统的自动化;AFC (自 动售检票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售票、检票、分类等功能。这些系统全线各自形成网络,均在OCC (控制中心)设中心计算机,实行统一指挥,分级控制。地铁路网的基本型式有:单线式、单环线式、多线式、蛛网式。每一条地铁线路都是由区间隧道(地面上为地面线路或高架线路)、车站及附属建筑物组成。车站按其功能分为四种: 1、中间站:只供乘客乘降用,此类车站数量最多。 2、折返站:在中间站设有折返线路设备即称为折返站,一般在市区客流量大的区段设立,可以满足乘客需要,同时节省运营开支。 3、换乘站:既用于乘客乘降又为乘客提供换乘的车站。 4、终点站:地铁线路两端的车站,除了供乘客上下或换乘外,通常还供列车停留、折返、临修及检修使用。 二.地铁的特点 (1)快速。列车运行最高时速达80 公里,平均行车时速为36 公里,每站停车30 秒,一号线由莘庄站至上海火车站站的行车时间为39 分钟。 (2)准确。城市地面交通工具受路面交通情况或天气的影响,但地铁却不受干扰。在交通繁忙的高峰时间,地铁列车每 5 分钟开出一班,列车运营由早晨4:55 起至晚上23:26 止。 (3)安全。列车采用安全自动控制系统来操作,严格保证列车行车间隔。地铁供电采用双电源,停电可能性甚微。地铁同样重视防火措施,设有足够的灭火设施设备,各车站均安装有闭路监控系统,以便随时了解车站的情况。此外,各车站均由上海市公安局城市轨道分局的警员负责治安。(4)舒适。列车与车站均有空气调节装置,使温度与湿度保持在最舒适的范围内。列车按 6 辆编组,每辆车定员310 人,其中座位62 个,全列车可运载乘客1860 人。(5)便利。车站美

2020年科普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00题)

2020年科普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00题) 1、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是(ABCD )。 A、促进肠道蠕动 B 、低血胆固醇 C改善糖代谢 D 、减少摄入热量 2、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造了他的三大定律。这些巨人中,(BC)对牛顿力学的建立影响最大 A.达芬奇 B.伽利略 C.开普勒D .但丁 3、盛装以下哪些物品的塑料袋,应标有“食品用”、“QS'等标识(ABC) A.水果 B. 生肉 C. 熟食 D.肥皂 4、长期多喝含糖汽水可能会带来哪些危害(AB) A、肥胖B 、糖尿病 C 、感冒D 、骨折 5、如何留住蔬菜中的维生素C (ABCD) A、现购现吃 B、先洗后切 C、急火快炒 D、忌铜餐具 6、当我们口渴时,不建议大量喝(ABC) A、冷饮 B 、奶茶C 、功能性饮料D、白开水 7、错误的饮食习惯(ABCD) A、可以用零食当饭吃 B、少吃饭多吃零食 C不饿就不吃 D 、饿了就去买流动摊贩的东西吃 8 (ABCD )不宜空腹食用 A、柑橘 B、香蕉 C、苹果 D、柿子 9、世界卫生组织“通缉”的垃圾食品是(ABC )。 A、油炸食品 B 、汽水可乐类食品

C烧烤类食品 D 、肉干、香肠类食品 10、在蒸汽轮船发展的过程中,有两种推进方式,它们有(AB )。A. 螺旋桨B.桨轮C.喷汽D.帆 11、地震害分为原生灾害、次生灾害、诱发灾害,下列哪些属诱发灾害(ACE )。 A、人的心理创伤 B、爆炸 C、瘟疫 D、泥石流 E、社会动乱 12、描述地震的基本参数常用发震时刻、震中位置、震级、震源深度描述。其中(ADE )亦为表述一次地震的三要素。 A、时间 B 、震中距C、震源深度 D震级E、地点 13、识别地震谣言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地震预报不是政府发布的 B 、可向当地人民政府核实 C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说的十分准D、可向当地地震部门核实 14、农村抗震安居工程结构类型:(ABC)。 A、砖木结构 B 、砖混结构 C 土木结构D、钢筋混泥土 15、地壳的不断运动是孕育地震的温床。在这个孕育过程中,震源及其附近的物质会发生一系列的(ABCD )等方面的异常变化,这 就是地震的”前兆"现象。 A、物理B 、化学C、生物D、气象 16、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BCE )

科普知识竞赛100题题库

教育省科技馆 科学知识竞赛100题 学校:班级:: 学号:联系:邮编: 1.地球的寿命约为( B ) A.200~300亿年 B. 100~120亿年 C. 50~100亿年 D. 300~500亿年 2.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是( A ) A.0o经线 B. 0o纬线 C. 东经50o D. 西经50 o 3.人们将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称为( D ) A.莫霍面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古登堡面 4.与西湖齐名,堪称“之肺”的是( C) A.雷峰塔 B.龙井 C.西溪湿地 D.梅家坞 5.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A ) A.哥白尼 B.伽利略 C.爱因斯坦 D.牛顿 6.海洋的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D) A.69% B.21% C. 31% D. 71% 7.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大约有( D ) A.40亿岁 B.38亿岁 C.20亿岁 D.43亿岁 8.下列物品中,不是利用黏土制成的是(D ) A.唐三彩 B.“泥人”彩塑 C. 黑 D. 翡翠 9.世界上最坚硬的矿物是(D ) A.石英 B.花岗石 C. 石 D.金刚石 10. 琥珀是大自然的杰作,主要形成于( B ) A.三叠纪 B.白垩纪或第三纪 C. 第四纪 D.侏罗纪 11.下列不属于全球主要的地震带的是( D ) . .

A.环太平洋地震带 B.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C.海岭地震带 D.大西洋地震带 12. 本世纪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海啸发生于( B ) A.1960年,智利 B.2004年,印度尼西亚 C.2011年,日本 D.1908年,意大利 13. 堪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的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位于( D ) A.埃及 B.美国 C.日本 D.坦桑尼亚 14.当处于夏季时,澳大利亚处于( D ) A.春季 B.夏季 C. 秋季 D.冬季 15.闻名世界的“和下西洋”,发生于( A ) A.明朝 B.清朝 C.元朝 D.宋朝 16.如果傍晚出现火烧云,那么第二天的天气(A ) A.晴朗 B.阴雨 C. 下雪 D.落冰雹 17.人们真正发现科学的人工降雨方法,是在( D ) A.1945年 B.1946年 C.1947年 D.1948年 18.雪是一种结晶体,它的形状呈( D ) A.正五边形 B.正十二边形 C.八边形 D.正六角形 19.历史上最猛烈的闪电发生于( C ) A.坦桑尼亚 B. 埃及 C. 津巴布韦 D. 南非 20.发现彩虹形成原理的科学家是( D ) A.笛卡儿 B.伽利略 C.哥白尼 D.牛顿 21.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B ) A. 塔克拉玛干沙漠 B.撒哈拉沙漠 C.辛普森沙漠 D.纳米布沙漠 22.被称为“圣女”的气候异常变化现象称为( B ) A.厄尔尼诺 B.拉尼娜 C.厄尔尼娜 D.拉尼诺 23.世界气象日为每年的( C ) A.4月12日 B.6月5日 C.3月23日 D.5月8日 . .

轨道交通基础知识

轨道交通基础知识简读本 长沙市建设委员会 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长沙市建筑业协会 二〇〇六年六月

目录 一、基础篇 (1) 二、线路篇 (4) 三、轨道篇 (7) 四、车辆篇 (8) 五、设备篇 (12) 六、土建篇 (13) (不涉及) 七、通风空调篇 (20) 八、给排水篇 (27) 九、供电篇 (29) 十、通信信号篇 (32) 十一、其他篇 (37)

一、基础篇 1.世界第一条地铁什么时候建成通车,情况如何? 答:1863年世界第一条地铁在伦敦建成通车,列车用蒸汽机车牵引,线路全长6.4 km。 2.我国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何年建成?我国第一条地铁在何年何月建成? 答:1908年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建成;1969年10月我国第一条地铁在北京建成通车,1971年投入运营。 3.轨道交通的基本类型有哪几种? 答:轨道交通模式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较多。目前,世界上轨道交通分类大体如下:按构筑物的形态或轨道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划分为地下铁路、地面铁路和高架铁路;按列车服务范围划分为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快速铁路和市郊铁路;按运能等级(大运量、中运量、小运量)及车辆类型可分为地下铁道、轻轨交通、独轨交通、有轨电车、胶轮地铁、线性电机车辆、磁悬浮;按照列车驱动力可以大致分为轮轨系统和磁悬浮系统两大类,城市铁路、地铁、轻轨、独轨属于轮轨系统,而线性电机车辆严格地说属于磁悬浮系统一类; 4.什么是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的概念及主要划分依据是什么? 答: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在不同型式轨道上运行的大、中运量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是当代城市中地铁、轻轨、单轨、自动导向、磁浮等轨道交通的总称。地铁是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车牵引的轨道交通系统,它可以修建在地下、地面或采用高架的方式,运量在3万人次/h以上;轻轨相对于地铁来说运量较小,在原有轨电车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技术改造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量在1.5~3万人次/h;主要划分依据是该线路远期的单向客运能力,而不是看其主要处在地下、地面或高架。 5.地铁旅行速度一般为多少?地铁列车的运行间隔一般为多少?

地铁基础知识大全

8、交通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1.对GDP的贡献较大。 2.对环保的贡献;有效抑制噪声、废气、废水、资源浪费。 3.对节省资源的贡献 4.对沿线房地产和商业的贡献 5.对人身安全的贡献 6.对交通运输时间的贡献 一.地铁是什么?地铁是地下铁道的简称。 它是一种独立的有轨交通系统,不受地面道路情况的影响,能够按照设计的能力正常运行,从而快速、安全、舒适地运送乘客。 地铁效率高,无污染,能够实现大运量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地铁是有轨交通,其运输组织、功能实现、安全保证均应遵循有轨交通的客观规律。 在运输组织上要实行集中调度、统一指挥、按运行图组织行车;在功能实现方面,各有关专业如隧道、线路、供电、车辆、通信、信号、车站机电设备及消防系统均应保证状态良好,运行正常;在安全保证方面,主要依靠行车组织和设备正常运行来保证必要的行车间隔和正确的行车经路。 为了保证地铁列车运行安全、正点,在集中调度、统一指挥的原则下,行车组织、设备、车辆检修、设备运行管理、安全保证等均由一系列规章制度来规范。 地铁是一个多专业多工种配合工作、围绕安全行车这一中心而组成的有序联动、时效性极强的系统。 地铁中采用了以电子计算机处理技术为核心的各种自动化设备,从而代替人工的、机械的、电气的行车组织、设备运行和安全保证系统。

如ATC(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列车自动驾驶、自动跟踪、自动调度;SCADA(供电系统管理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主变电所、牵引变电所、降压变电所设备系统的遥控、遥信、遥测;BAS(环境监控系统)和FAS(火灾报警系统)可以实现车站环境控制的自动化和消防、报警系统的自动化;AFC(自动售检票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售票、检票、分类等功能。 这些系统全线各自形成网络,均在OCC(控制中心)设中心计算机,实行统一指挥,分级控制。 地铁路网的基本型式有: 单线式、单环线式、多线式、蛛网式。 每一条地铁线路都是由区间隧道(地面上为地面线路或高架线路)、车站及附属建筑物组成。 车站按其功能分为四种: 1、中间站: 只供乘客乘降用,此类车站数量最多。 2、折返站: 在中间站设有折返线路设备即称为折返站,一般在市区客流量大的区段设立,可以满足乘客需要,同时节省运营开支。 3、换乘站: 既用于乘客乘降又为乘客提供换乘的车站。 4、终点站: 地铁线路两端的车站,除了供乘客上下或换乘外,通常还供列车停留、折返、临修及检修使用。 二.地铁的特点(1)快速。

【2019年整理】科普知识竞赛试题

科普知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 50分 1、一纳米是一米的(),略等于 45个原子排列起来的长度。(C) A 十万分之一B百万分之一 C 十亿分之一 2、( )是海洋能发电的一种,但是它是海洋能利用中发展最早、规模最大、技术较成熟的一种。( A) A 潮汐能发电B波力发电C潮流发电 3、一个物体离开地球,必须沿着地球引力相反的方向( 即向上 ) 对它加力,使它作加速运动,当它达到一定速度时停止加力,它就能以惯性一直向前而脱离地球。物体在地球表面上( 即距离为地球的半径) 飞行时,这个速度为 ( ),叫做脱离速度或逃逸速度。( A) A 11.2千米/秒 B 12.2千米/秒 C 21.2千米/ 秒 4、 2004 年初 , 美国宇航局的两架火星探测车成功登陆, 他们不包括下面哪个?( C) A勇气号 B机遇号C水手号 5、汽车轮胎上的沟纹主要作用是: ( A) A 增加与地面的摩擦B排除雨水和泥水C增加车身的缓冲 6、在一个温度恒定的室内, 你赤脚站在瓷砖上觉得比站在棉花上冷,是因为 :( B) A 棉花温度较高B瓷砖导热较快C身体的错觉 7、一个人在赤道上称了一次自己的体重, 身体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又到北极去称了一次,那么:( B) A赤道重 , 北极轻B赤道轻 , 北极重C一样重 8、一个充满气的氢气球,把它放了 ,它将:( C ) A 一直向上升B升到一定高度后停止上升 C 一直升 , 最后爆炸 9、白炽灯用久了会发黑是因为:( C )A 玻璃老化B玻璃遇热变色C钨丝蒸发 10、一般说来,声音在(A)以下时环境是安静的。(A) A 50分贝B60分贝C70分贝 11、世界十大环境污染之首是: ( B) A 垃圾污染 B 大气污染C土地荒漠污染 12、城市噪音污染主要来自(A)A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B人多嘈杂C商业活动 13、补充哪种维生素有利于儿童骨骼生长?( B)A维A B维 D C维 E 14、下面提供的几种识别矿泉水真假的方法哪一种是错误的?(A) A.在日光下无色透明 B.折光率较自来水大 C.矿化度较自来水大 15、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是:( D) A. 天鹅 B. 娃娃鱼 C. 孔雀 D.丹顶鹤 16、细胞生长时,细胞壁表现一定的( C)A.可逆性 B.可塑性 C.弹性 D.刚性 17、清洁的空气中含有多少氧?( A )A. 21% B. 31% C. 41% 18、蜜蜂中的“蜂王”和“工蜂”分别是:( B) A.雌蜂、雄峰 B.雌蜂、雌蜂 C.雄峰、雄峰 D.雄峰、雌蜂 19 奥运会上的马拉松比赛的起源与什么有关?(B)A. 游戏 B.战争 C.打赌 20、不能用开水煎中药的原因是:( B ) A.开水会杀死植物性中药的有效细胞 B.开水会使淀粉和蛋白凝结 C. 开水不能和中药溶合 21、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可存活多少天?( B ) A. 80天 B. 120天 C. 150天 22、发烧时不宜喝什么饮料?(C) A. 果汁 B.白开水 C.浓茶 23、首次成功克隆哺乳动物——“多莉”的国家是:( A)A. 英国 B.美国 C.德国 24、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 D)A. 器官 B.分子 C.组织 D.细胞 25、 2002 年流行的 SARS的病原体是:( C) A. 细菌 B.真菌 C.病毒 26、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堪称生物阿波罗计划,其中中国参与测定的部分占全部的:( D ) A.50 % B. 20% C. 10% D. 1% 27、我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被称为:( A ) A.杂交水稻之父 B.中国水稻之父 C.亚洲水稻之父 28、人类的主要造血器官是:( B)A. 心脏 B.骨髓 C.脊髓 D.大脑 29、紫外线能够杀菌的主要原因是:( A) A. 破坏细菌的核酸 B. 破坏细菌的糖类 C. 破坏细菌的脂类 30、父亲的血型为 A 型,母亲的血型为AB 型,所生子女血型不可能为?(C)A.A 型 B.B 型 C.O 型 D.AB型

轨道交通基础知识

轨 道 交 通 基 础 知 识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1.世界第一条地铁什么时候建成通车,情况如何? 答:1863年世界第一条地铁在伦敦建成通车,列车用蒸汽机车牵引,线路全长6.4 km。 2.我国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何年建成?我国第一条地铁在何年何月建成? 答:1908年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建成;1969年10月我国第一条地铁在北京建成通车,1971年投入运营。 3.轨道交通的基本类型有哪几种? 答:轨道交通模式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较多。目前,世界上轨道交通分类大体如下:按构筑物的形态或轨道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划分为地下铁路、地面铁路和高架铁路;按列车服务范围划分为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快速铁路和市郊铁路;按运能等级(大运量、中运量、小运量)及车辆类型可分为地下铁道、轻轨交通、独轨交通、有轨电车、胶轮地铁、线性电机车辆、磁悬浮;按照列车驱动力可以大致分为轮轨系统和磁悬浮系统两大类,城市铁路、地铁、轻轨、独轨属于轮轨系统,而线性电机车辆严格地说属于磁悬浮系统一类; 4.什么是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的概念及主要划分依据是什么? 答: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在不同型式轨道上运行的大、中运量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是当代城市中地铁、轻轨、单轨、自动导向、磁浮等轨道交通的总称。地铁是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车牵引的轨道交通系统,它可以修建在地下、地面或采用高架的方式,运量在3万人次/h以上;轻轨相对于地铁来说运量较小,在原有轨电车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技术改造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量在1.5~3万人次/h;主要划分依据是该线路远期的单向客运能力,而不是看其主要处在地下、地面或高架。 5.地铁旅行速度一般为多少?地铁列车的运行间隔一般为多少? 答:地铁列车的旅行速度一般不低于35km/h。设计最高运行速度大于80 km/h的系统,旅行速度应相应提高;各设计年度的列车运行间隔,应根据预测的客流量、列车编组、列车定员、系统服务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为保证地铁的服务水平,高峰时段初期列车运行间隔不宜大于6min。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科普知识竞赛试题200题2017年

科普知识竞赛试题200题2017年 1. 科学揭示燃烧现象的是(C )。 A波兰的哥白尼 B.英国的牛顿 C.法国的拉瓦锡 D.俄国的门捷列夫 2.最早创造数字的是:( C ) A.阿拉伯人 B.希腊人 C.印度人 D.罗马人 3.第一个公开向神学挑战并宣告自然科学的独立的科学家是: A.亚里斯多德 B.哥白尼 C.伽利略 D.牛顿 4.发现行星运动定律的天文学家是:( B ) A.哥白尼 B.伽利略 C.开普勒 D.张衡 5.发现磁铁在线圈中运动能产生电流的科学家是:( A ) A.迈克尔·法拉第 B.爱迪生 C.贝尔 D.西门子 6.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首先制成发电机的是:( D ) A.迈克尔·法拉第 B.爱迪生 C.贝尔 D.西门子 7. 19世纪80年代,德国发明家( A )成功地制造出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A.卡尔·本茨 B.鲁道夫·狄塞尔 C.齐柏林 D.西门子 8. 19世纪90年代,德国人( B )发明了柴油机 A.卡尔·本茨 B.鲁道夫·狄塞尔 C.齐柏林 D.西门子 9. 1903年,美国人( A )制造出了飞机 A.莱特兄弟 B.富尔顿 C.福特 D.瓦特 10.德国人( C )建造了飞艇 A.卡尔·本茨 B.鲁道夫·狄塞尔 C.齐柏林 D.西门子 11. 1876年,定居美国的苏格兰人( A )试验有线电话成功 A.贝尔 B.赫兹 C.马可尼 D.摩尔斯 12.第一个研制成功原子弹的国家是:( A ) A.美国 B.苏联 C.英国 D.中国

13.目前世界上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不包括:( D ) A.印度和巴基斯坦 B.美国、英国、法国 C.中国和俄国 D.德国和日本 14.目前世界软件出口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A ) A.印度 B.巴西 C.埃及 D.中国 15.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而惟一全是海洋的板块是:( A )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 D.南极洲板块 16.九大行星中不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D ) A.水星 B.金星 C.火星 D.土星 17.我国南方的梅雨属于:( C ) A.地形雨 B.对流雨 C.锋面雨 D.雷阵雨 18.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 A ) A. 3℃ B. 4℃ C. 1℃ D. 2℃ 19.一架飞机从北京飞往乌鲁木齐,用3.5个小时,而从乌鲁木齐返航北京时,飞行速度不变,却只需要3小时,原因是:( C ) A.地球自转的影响 B.两地时差的影响 C.中纬度高空西风的影响 D.飞行线路的影响 20.决定生物由水生——陆生、简单——复杂、低等——高等的方向发展的原因:( D ) A.遗传 B.变异 C.生存斗争 D.自然选择 21.太阳系中,中心天体太阳的质量约占太阳系总质量的( D )。 A. 91% B. 93.7% C. 98.6% D. 99.8% 22.九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 A )。 A.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B.火星、水星、金星、地球、木星、天王星、土星、海王星、冥王星 C.地球、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冥王星 D.水星、金星、土星、地球、火星、木星、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

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题库

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题库 盐城工学院第三届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题库 一、选择(共500道)1、人造地球卫星围绕地球旋转 所需最小速度叫第一宇宙速度,该速度为多少千米每秒?(A )A、7.9 B 、7.8 C、7.6 D、7.5 2、汽车轮胎上的沟纹主要作用是:(A )A、增加与地面的摩擦B、排除雨水和泥水C、增加车身的缓冲D、防止轮胎被戳破3、一个充满氢气的氢气球,把它放了,它将:(C )A、一直向上升B、升到一定高度后停止上升C、一直上升,最后爆炸D、先上升后降落4、人类基因组计划堪称生物阿波罗计划,其中中国参与测定的部分占全部的:(D )A、50%B、20% C、10% D、1% 5、国际大都市都热衷于举办世博会,法国巴黎先后共举办 过(D )次世博会。A、4 B、5 C、6 D、7 6、 奥运会的五环旗象征着什么? ( C ) A、五湖四海B、五 谷丰登C、五大洲运动员的友谊和团结D、五国7、第一届马拉松全程有多长? ( B ) A、39公里B、40公里C、41 公里D、42公里8、加入国际展览局的文 件从(A )起生效。A、交存之日B、交存之日后一 个月C、交存之日后半年D、交存之日后一年9、 下面哪位著名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未曾获过诺贝尔物理学奖?

(D )A、杨振宁B、李政道C、丁肇中D、吴健雄10、计算机正确的开机顺序是:(A )A、先开显示器,后开主机B、先开主机,后开显示器C、先开主机或先开显示器都一样D、只开显示器11、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A )A、毕昇B、沈括C、蔡伦D、谷登堡12、英国科学家弗莱明与哪一种发明有关:(B ) A、狂犬病疫苗 B、青霉素 C、白日咳疫苗 D、甲肝疫苗 13、世界上最大的瀑布之一奥赫拉比斯瀑布位于南非哪个城市:(B )A、好望角B、开普敦C、德班D、安哥拉14、君子兰是哪个城市的市花:( B )A、哈尔滨B、长春C、沈阳D、兰州1/64页15、世界上三大地震带是:(B )A、环太平洋地震带、印度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B、环太平洋地震带、亚欧地震带和海 岭地震带C、亚欧地震带、北极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 震带D、印度洋地震带、北冰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 带16、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A )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 间的地方B、去楼道C、原地不动D、跳楼17、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可存活多少天?(B )A、80 天B、120天C、150天D、100天18、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D )A、器官B、分子C、组织D、细胞19、下列等重量营养素产能最多的是:(B )A、蛋白

轨道交通基础知识汇总

1、道岔:是钢轮钢轨系轨道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 2、线网密度:指单位人口拥有的线路规模或单位面积上分布的线路规模。 3、线间距:当左右线并行设置、两线路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4、折返:列车通过进路改变、道岔转换、经过车站的调车路由一条线路至另一条线路运营的方式。 5、换乘流线:指乘客下车后,换乘轨道交通的客流根据不同线路的换乘方式通过站台、站厅和通道进行换乘,最终到达另一站台上车。1、纵断面设计影响因素:①地下线结构顶板覆土厚度;②地下管线及构筑物; ③地质条件④施工方法⑤排水站设置;⑥桥下净高⑦防洪水位。2、车站总平面布局设计设置的步骤:①分析影响因素,确定边界条件;②根据功能要求构思总体方案;③确定出入口与风亭数量及位置;④绘制车站总平面布置图。3、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主要内容:①前提与基础研究。主要是对城市的人文背景和自然背景进行研究,从中总结指导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技术政策和规划原则。②远景线网规模及其架构。重点内容包括:线网合理规模、线网架构方案的构思、线网方案客流测试、线网方案分析与综合评价。 ③分阶段实施规划。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工程条件、建设顺序、附属设施规划。4、根据线路位置和客流方向,简述客流换乘站形式:两条线之间的换乘关系一般取决于两条线路的走向和站位条件,在两条交叉的线路上一般采用“十”字换乘、“T”形换乘或“L”形换乘。在两条平行的线路上,可选择“一”字换乘或“工”字形换乘。换乘站周围的客流来源和方向是在考虑换乘站关系时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一般来说,“T”形、“L”形、“工”形照顾的客流面比较大,可以使车站的客流吸引范围增大,但其客流换乘条件不如“十”形和“一”形;“十”形和“一”形换乘站可以提供良好的换乘条件,在换乘客流为主的车站应尽可能采用。5、简述车站站位的选择原则:①方便乘客使用;②与城市道路网及公交线网密切结合;③与旧城房屋和新区土地开发结合;④方便施工,减少拆迁,降低造价;⑤兼顾各车间距离的均匀性。6、客流(需求)预测的主要内容:①预测前提条件的确定;②不同预测年限运输需求总量及时空分布预测;③多方交通网络分配结果及综合交通结构目标的分析与评估;④预测结果的灵敏度分析。7、影响线路走向与路由的因素:①线路的性质、作用及地位;②客流集散点和主客流方向③城市道路网及建设情况;④线路的敷设方式和技术条件;⑤与城市发展的近、远期结合。 1、根据你对这门课的了解,如何提高轨道交通运行效率。 填空:城市轨道交通有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市郊铁路。车辆段是车辆的维修保养基地,也是车辆停放、运用、检查、整备和修理的管理单位。限界的种类: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建筑限界和接触轨或接触网限界。车站建筑类型:按运营性质,车站可分为中间站、换乘站、中间折返站和尽端折返站。线路敷设方式:地下线、地面线和高架线。设计的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总体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需求预测需要提供的输出指标:需求总体指标、流量流向指标、空间不均衡性指标、时间不均衡性指标、敏感性因素指标。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指标: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总长度L、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密度a、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日客运周转量P。线网规模的影响因素:城市交通需求规模、城市发展形态和土地使用格局、国家与地方政府的发展扶持政策。线网架构的基本类型:网格式、无环放射式及有环放射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路按其在运营中的作用,可分为正线、辅助线和车场线。线路设计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总体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车站地段线间距离:地下岛式车站、地下侧式车站、地面、高架车站线间距。车站一般有主体、出入口及通道、通风道及风亭(地下)和其他附属建筑物等组成。城市交通枢纽一般由轨道交通、常规公交、换乘通道、站厅、停车场、服务设施六个子系统组成。枢纽规划基本原则:网络化的原则、城市化的原则、可持续的原则、人性化的原则。换乘方式:站台直接换乘、站厅换乘、通道换乘、站外换乘、组合换乘。 名词解释:限界:指列车沿固定的轨道安全运行时所需要的空间尺寸。 道岔:是钢轮钢轨系轨道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 线网密度:指单位人口拥有的线路规模或单位面积上分布的线路规模。 列车折返:是列车通过进路改变、道岔转换,经过车站的调车进路由一条线路至另一条线路运营的方式。 换乘流线:指乘客下车后,换乘轨道交通的客流根据不同线路的换乘方式通过站台、站厅和通道进行换乘,最终到达另一线路站台上车;换乘其他交通方式的客流根据选择的交通方式经由不同的换乘通道到达换乘地点。 线间距:当左右线并行布置,两线路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交通枢纽是当运输对象使用某种运输工具、沿特定线路运行到达并进行换乘或转运时,能满足其改用其他运输工具或沿其他线路运行的场所 简答:车站站位选择原则:1方便乘客使用2与城市道路网及公交线网密切结合3与旧城房屋改造和新区土地开发结合4方便施工,减少拆迁,降低造价5兼顾各车站间距离的均匀性。影响选线的因素:1线路的性质、作用及地位2客流集散点和主客流方向3城市道路网及建设状况4线路的敷设方式和技术条件5与城市发展的近、远期结合。通过特大型客流集散点的路由选择:1路由绕向特大型客流集散点2采用支路连接3延长车站出入口通道,并设自动步道4调整线网部分线路走向5调整特大型客流集散点选线方案比较:1线路条件比较2房屋拆迁比较3管线拆迁比较4改移道路及交通便道面积比较5其他拆迁物比较6主体结构施工方法比较需求预测的主要内容:1预测前提条件的界定2不同预测年限运输需求总量及时空分布预测3多方交通网络分配结果及综合交通结构目标的分析与评估4预测结果的灵敏度分析线网规划的主要内容:1前提与基础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城市现状与发展规划、城市交通现状和规划、城市工程地质分析、既有铁路利用分析和建设必要性论证等2远景线网规模及其架构:重点内容包括:线网合理规模、线网架构方案的构思、线网方案客流测试、线网方案分析与综合评价。3分阶段实施规划: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工程条件、建设顺序、附属设施规划。影响纵断面设计的因素:1地下线结构顶板覆土厚度2地下管线及构筑物3地质条件4施工方法5排水站位置6桥下净高7防洪水位车站总平面布局设计的步骤:1分析影响因素,确定边界条件2根据功能要求构思总体方案3确定出入口与风亭数量及位置4绘制车站总平面布置图依据线路位置和客流方向,确定换乘关系:两条线之间的换乘关系一般取决于两条线路的走向和站位条件,在两条交叉的线路上一般采用“十”字换乘、“T”形换乘或“L”形换乘。在两条平行的线路上,可选择“一”字形换乘或“工”字形换乘。换乘站周围的客流来源和方向是在考虑换乘站关系式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一般来说,“T”形、“L”形、“工”字形照顾的客流面比较大,可以使车站的客流吸引范围增大,但其客流换乘条件不如“十”形和“一”字形;“十”形和“一”字形换乘站可以提供很好的换乘条件,在换乘客流为主的车站应尽可能采用。交通枢纽服务评价体系及指标:1运行效率评价:换乘顺畅性指标、换乘便捷性指标2设施布局评价:设施方便性指标、换乘安全性指标、换乘舒适性指标3效益水平评价论述:如何体现轨道交通运行效率:1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行速度的措施:(1)减少加减速时间的措施主要有:①改善车辆的加速与制动性能②合理设计地下车站线路段的纵断面。(2)减少列车运行时间:①提高车辆构造速度②采用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③提高列车的制动能力④适当延长站间距。(3)减少列车停站时间:①增加车辆的车门数及车门宽度②采用高站台或低地板车辆③组织乘客均匀分布候车④适当延长站间距⑤采用跨站停车和分段停车等列车运行方案2.提高出行速度的途径与措施:(1) 减少乘客从出行始、终点至车站的时间:①增加城市轨道交通网的密度②合理规划车站周围地区的土地使用③优化接运交通的设计(2) 减少乘坐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间(3) 减少乘客进出车站及候车、换乘时间:①尽可能采用浅埋车站或地面车站②保证通道、升降设备和售检票设备等设施的通过能力③适当增加行车密度④优化换乘站的设计 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相当一体化的规划设计思想:1、道岔:是钢轮钢轨系轨道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2、 线网密度:指单位人口拥有的线路规模或单位面积上分布的线路规模。3、 线间距:当左右线并行设置、两线路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4、折返:列 车通过进路改变、道岔转换、经过车站的调车路由一条线路至另一条线路运 营的方式。5、换乘流线:指乘客下车后,换乘轨道交通的客流根据不同线 路的换乘方式通过站台、站厅和通道进行换乘,最终到达另一站台上车。1、 纵断面设计影响因素:①地下线结构顶板覆土厚度;②地下管线及构筑物; ③地质条件④施工方法⑤排水站设置;⑥桥下净高⑦防洪水位。2、车站总 平面布局设计设置的步骤:①分析影响因素,确定边界条件;②根据功能要 求构思总体方案;③确定出入口与风亭数量及位置;④绘制车站总平面布置 图。3、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主要内容:①前提与基础研究。主要是对城市 的人文背景和自然背景进行研究,从中总结指导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技 术政策和规划原则。②远景线网规模及其架构。重点内容包括:线网合理规 模、线网架构方案的构思、线网方案客流测试、线网方案分析与综合评价。 ③分阶段实施规划。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工程条件、建设顺序、附属设施规 划。4、根据线路位置和客流方向,简述客流换乘站形式:两条线之间的换 乘关系一般取决于两条线路的走向和站位条件,在两条交叉的线路上一般采 用“十”字换乘、“T”形换乘或“L”形换乘。在两条平行的线路上,可选 择“一”字换乘或“工”字形换乘。换乘站周围的客流来源和方向是在考虑 换乘站关系时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一般来说,“T”形、“L”形、“工”形照 顾的客流面比较大,可以使车站的客流吸引范围增大,但其客流换乘条件不 如“十”形和“一”形;“十”形和“一”形换乘站可以提供良好的换乘条 件,在换乘客流为主的车站应尽可能采用。5、简述车站站位的选择原则: ①方便乘客使用;②与城市道路网及公交线网密切结合;③与旧城房屋和新 区土地开发结合;④方便施工,减少拆迁,降低造价;⑤兼顾各车间距离的 均匀性。6、客流(需求)预测的主要内容:①预测前提条件的确定;②不 同预测年限运输需求总量及时空分布预测;③多方交通网络分配结果及综合 交通结构目标的分析与评估;④预测结果的灵敏度分析。7、影响线路走向 与路由的因素:①线路的性质、作用及地位;②客流集散点和主客流方向③ 城市道路网及建设情况;④线路的敷设方式和技术条件;⑤与城市发展的近、 远期结合。 1、根据你对这门课的了解,如何提高轨道交通运行效率。 填空:城市轨道交通有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市郊铁路。车辆段是车 辆的维修保养基地,也是车辆停放、运用、检查、整备和修理的管理单位。 限界的种类: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建筑限界和接触轨或接触网限界。车 站建筑类型:按运营性质,车站可分为中间站、换乘站、中间折返站和尽端 折返站。线路敷设方式:地下线、地面线和高架线。设计的阶段:可行 性研究阶段、总体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需求预 测需要提供的输出指标:需求总体指标、流量流向指标、空间不均衡性指标、 时间不均衡性指标、敏感性因素指标。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指标:城市 轨道交通线网总长度L、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密度a、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日客 运周转量P。线网规模的影响因素:城市交通需求规模、城市发展形态和 土地使用格局、国家与地方政府的发展扶持政策。线网架构的基本类型: 网格式、无环放射式及有环放射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路按其在运营 中的作用,可分为正线、辅助线和车场线。线路设计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可 行性研究阶段、总体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车站地 段线间距离:地下岛式车站、地下侧式车站、地面、高架车站线间距。车 站一般有主体、出入口及通道、通风道及风亭(地下)和其他附属建筑物等 组成。城市交通枢纽一般由轨道交通、常规公交、换乘通道、站厅、停车 场、服务设施六个子系统组成。枢纽规划基本原则:网络化的原则、城市 化的原则、可持续的原则、人性化的原则。换乘方式:站台直接换乘、站 厅换乘、通道换乘、站外换乘、组合换乘。 名词解释:限界:指列车沿固定的轨道安全运行时所需要的空间尺寸。 道岔:是钢轮钢轨系轨道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 线网密度:指单位人口拥有的线路规模或单位面积上分布的线路规模。 列车折返:是列车通过进路改变、道岔转换,经过车站的调车进路由一条线 路至另一条线路运营的方式。 换乘流线:指乘客下车后,换乘轨道交通的客流根据不同线路的换乘方式通 过站台、站厅和通道进行换乘,最终到达另一线路站台上车;换乘其他交通 方式的客流根据选择的交通方式经由不同的换乘通道到达换乘地点。 线间距:当左右线并行布置,两线路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交通枢纽是当运输对象使用某种运输工具、沿特定线路运行到达并进行换乘 或转运时,能满足其改用其他运输工具或沿其他线路运行的场所 简答:车站站位选择原则:1方便乘客使用2与城市道路网及公交线网密切 结合3与旧城房屋改造和新区土地开发结合4方便施工,减少拆迁,降低造 价5兼顾各车站间距离的均匀性。影响选线的因素:1线路的性质、作 用及地位2客流集散点和主客流方向3城市道路网及建设状况4线路的敷设 方式和技术条件5与城市发展的近、远期结合。通过特大型客流集散点的 路由选择:1路由绕向特大型客流集散点2采用支路连接3延长车站出入口 通道,并设自动步道4调整线网部分线路走向5调整特大型客流集散点选 线方案比较:1线路条件比较2房屋拆迁比较3管线拆迁比较4改移道路及 交通便道面积比较5其他拆迁物比较6主体结构施工方法比较需求预测 的主要内容:1预测前提条件的界定2不同预测年限运输需求总量及时空分 布预测3多方交通网络分配结果及综合交通结构目标的分析与评估4预测结 果的灵敏度分析线网规划的主要内容:1前提与基础研究:具体的研究 内容包括城市现状与发展规划、城市交通现状和规划、城市工程地质分析、 既有铁路利用分析和建设必要性论证等2远景线网规模及其架构:重点内容 包括:线网合理规模、线网架构方案的构思、线网方案客流测试、线网方案 分析与综合评价。3分阶段实施规划: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工程条件、建设顺 序、附属设施规划。影响纵断面设计的因素:1地下线结构顶板覆土厚 度2地下管线及构筑物3地质条件4施工方法5排水站位置6桥下净高7 防洪水位车站总平面布局设计的步骤:1分析影响因素,确定边界条件2 根据功能要求构思总体方案3确定出入口与风亭数量及位置4绘制车站总平 面布置图依据线路位置和客流方向,确定换乘关系:两条线之间的换 乘关系一般取决于两条线路的走向和站位条件,在两条交叉的线路上一般采 用“十”字换乘、“T”形换乘或“L”形换乘。在两条平行的线路上,可选 择“一”字形换乘或“工”字形换乘。换乘站周围的客流来源和方向是在考 虑换乘站关系式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一般来说,“T”形、“L”形、“工”字 形照顾的客流面比较大,可以使车站的客流吸引范围增大,但其客流换乘条 件不如“十”形和“一”字形;“十”形和“一”字形换乘站可以提供很好 的换乘条件,在换乘客流为主的车站应尽可能采用。交通枢纽服务评价体 系及指标:1运行效率评价:换乘顺畅性指标、换乘便捷性指标2设施布局 评价:设施方便性指标、换乘安全性指标、换乘舒适性指标3效益水平评价 论述:如何体现轨道交通运行效率:1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行速度的措施: (1)减少加减速时间的措施主要有:①改善车辆的加速与制动性能②合 理设计地下车站线路段的纵断面。(2)减少列车运行时间:①提高车辆构 造速度②采用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③提高列车的制动能力④适当延长 站间距。(3)减少列车停站时间:①增加车辆的车门数及车门宽度②采用 高站台或低地板车辆③组织乘客均匀分布候车④适当延长站间距⑤采用 跨站停车和分段停车等列车运行方案2.提高出行速度的途径与措施:(1) 减 少乘客从出行始、终点至车站的时间:①增加城市轨道交通网的密度②合 理规划车站周围地区的土地使用③优化接运交通的设计(2) 减少乘坐城市 轨道交通列车时间(3) 减少乘客进出车站及候车、换乘时间:①尽可能采 用浅埋车站或地面车站②保证通道、升降设备和售检票设备等设施的通过 能力③适当增加行车密度④优化换乘站的设计 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相当一体化的规划设计思想: 1、道岔:是钢轮钢轨系轨道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 2、 线网密度:指单位人口拥有的线路规模或单位面积上分布的线路规模。3、 线间距:当左右线并行设置、两线路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4、折返:列 车通过进路改变、道岔转换、经过车站的调车路由一条线路至另一条线路运 营的方式。5、换乘流线:指乘客下车后,换乘轨道交通的客流根据不同线 路的换乘方式通过站台、站厅和通道进行换乘,最终到达另一站台上车。1、 纵断面设计影响因素:①地下线结构顶板覆土厚度;②地下管线及构筑物; ③地质条件④施工方法⑤排水站设置;⑥桥下净高⑦防洪水位。2、车站总 平面布局设计设置的步骤:①分析影响因素,确定边界条件;②根据功能要 求构思总体方案;③确定出入口与风亭数量及位置;④绘制车站总平面布置 图。3、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主要内容:①前提与基础研究。主要是对城市 的人文背景和自然背景进行研究,从中总结指导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技 术政策和规划原则。②远景线网规模及其架构。重点内容包括:线网合理规 模、线网架构方案的构思、线网方案客流测试、线网方案分析与综合评价。 ③分阶段实施规划。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工程条件、建设顺序、附属设施规 划。4、根据线路位置和客流方向,简述客流换乘站形式:两条线之间的换 乘关系一般取决于两条线路的走向和站位条件,在两条交叉的线路上一般采 用“十”字换乘、“T”形换乘或“L”形换乘。在两条平行的线路上,可选 择“一”字换乘或“工”字形换乘。换乘站周围的客流来源和方向是在考虑 换乘站关系时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一般来说,“T”形、“L”形、“工”形照 顾的客流面比较大,可以使车站的客流吸引范围增大,但其客流换乘条件不 如“十”形和“一”形;“十”形和“一”形换乘站可以提供良好的换乘条 件,在换乘客流为主的车站应尽可能采用。5、简述车站站位的选择原则: ①方便乘客使用;②与城市道路网及公交线网密切结合;③与旧城房屋和新 区土地开发结合;④方便施工,减少拆迁,降低造价;⑤兼顾各车间距离的 均匀性。6、客流(需求)预测的主要内容:①预测前提条件的确定;②不 同预测年限运输需求总量及时空分布预测;③多方交通网络分配结果及综合 交通结构目标的分析与评估;④预测结果的灵敏度分析。7、影响线路走向 与路由的因素:①线路的性质、作用及地位;②客流集散点和主客流方向③ 城市道路网及建设情况;④线路的敷设方式和技术条件;⑤与城市发展的近、 远期结合。 1、根据你对这门课的了解,如何提高轨道交通运行效率。 填空:城市轨道交通有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市郊铁路。车辆段是车 辆的维修保养基地,也是车辆停放、运用、检查、整备和修理的管理单位。 限界的种类: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建筑限界和接触轨或接触网限界。车 站建筑类型:按运营性质,车站可分为中间站、换乘站、中间折返站和尽端 折返站。线路敷设方式:地下线、地面线和高架线。设计的阶段:可行 性研究阶段、总体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需求预 测需要提供的输出指标:需求总体指标、流量流向指标、空间不均衡性指标、 时间不均衡性指标、敏感性因素指标。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指标:城市 轨道交通线网总长度L、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密度a、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日客 运周转量P。线网规模的影响因素:城市交通需求规模、城市发展形态和 土地使用格局、国家与地方政府的发展扶持政策。线网架构的基本类型: 网格式、无环放射式及有环放射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路按其在运营 中的作用,可分为正线、辅助线和车场线。线路设计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可 行性研究阶段、总体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车站地 段线间距离:地下岛式车站、地下侧式车站、地面、高架车站线间距。车 站一般有主体、出入口及通道、通风道及风亭(地下)和其他附属建筑物等 组成。城市交通枢纽一般由轨道交通、常规公交、换乘通道、站厅、停车 场、服务设施六个子系统组成。枢纽规划基本原则:网络化的原则、城市 化的原则、可持续的原则、人性化的原则。换乘方式:站台直接换乘、站 厅换乘、通道换乘、站外换乘、组合换乘。 名词解释:限界:指列车沿固定的轨道安全运行时所需要的空间尺寸。 道岔:是钢轮钢轨系轨道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 线网密度:指单位人口拥有的线路规模或单位面积上分布的线路规模。 列车折返:是列车通过进路改变、道岔转换,经过车站的调车进路由一条线 路至另一条线路运营的方式。 换乘流线:指乘客下车后,换乘轨道交通的客流根据不同线路的换乘方式通 过站台、站厅和通道进行换乘,最终到达另一线路站台上车;换乘其他交通 方式的客流根据选择的交通方式经由不同的换乘通道到达换乘地点。 线间距:当左右线并行布置,两线路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交通枢纽是当运输对象使用某种运输工具、沿特定线路运行到达并进行换乘 或转运时,能满足其改用其他运输工具或沿其他线路运行的场所 简答:车站站位选择原则:1方便乘客使用2与城市道路网及公交线网密切 结合3与旧城房屋改造和新区土地开发结合4方便施工,减少拆迁,降低造 价5兼顾各车站间距离的均匀性。影响选线的因素:1线路的性质、作 用及地位2客流集散点和主客流方向3城市道路网及建设状况4线路的敷设 方式和技术条件5与城市发展的近、远期结合。通过特大型客流集散点的 路由选择:1路由绕向特大型客流集散点2采用支路连接3延长车站出入口 通道,并设自动步道4调整线网部分线路走向5调整特大型客流集散点选 线方案比较:1线路条件比较2房屋拆迁比较3管线拆迁比较4改移道路及 交通便道面积比较5其他拆迁物比较6主体结构施工方法比较需求预测 的主要内容:1预测前提条件的界定2不同预测年限运输需求总量及时空分 布预测3多方交通网络分配结果及综合交通结构目标的分析与评估4预测结 果的灵敏度分析线网规划的主要内容:1前提与基础研究:具体的研究 内容包括城市现状与发展规划、城市交通现状和规划、城市工程地质分析、 既有铁路利用分析和建设必要性论证等2远景线网规模及其架构:重点内容 包括:线网合理规模、线网架构方案的构思、线网方案客流测试、线网方案 分析与综合评价。3分阶段实施规划: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工程条件、建设顺 序、附属设施规划。影响纵断面设计的因素:1地下线结构顶板覆土厚 度2地下管线及构筑物3地质条件4施工方法5排水站位置6桥下净高7 防洪水位车站总平面布局设计的步骤:1分析影响因素,确定边界条件2 根据功能要求构思总体方案3确定出入口与风亭数量及位置4绘制车站总平 面布置图依据线路位置和客流方向,确定换乘关系:两条线之间的换 乘关系一般取决于两条线路的走向和站位条件,在两条交叉的线路上一般采 用“十”字换乘、“T”形换乘或“L”形换乘。在两条平行的线路上,可选 择“一”字形换乘或“工”字形换乘。换乘站周围的客流来源和方向是在考 虑换乘站关系式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一般来说,“T”形、“L”形、“工”字 形照顾的客流面比较大,可以使车站的客流吸引范围增大,但其客流换乘条 件不如“十”形和“一”字形;“十”形和“一”字形换乘站可以提供很好 的换乘条件,在换乘客流为主的车站应尽可能采用。交通枢纽服务评价体 系及指标:1运行效率评价:换乘顺畅性指标、换乘便捷性指标2设施布局 评价:设施方便性指标、换乘安全性指标、换乘舒适性指标3效益水平评价 论述:如何体现轨道交通运行效率:1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行速度的措施: (1)减少加减速时间的措施主要有:①改善车辆的加速与制动性能②合 理设计地下车站线路段的纵断面。(2)减少列车运行时间:①提高车辆构 造速度②采用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③提高列车的制动能力④适当延长 站间距。(3)减少列车停站时间:①增加车辆的车门数及车门宽度②采用 高站台或低地板车辆③组织乘客均匀分布候车④适当延长站间距⑤采用 跨站停车和分段停车等列车运行方案2.提高出行速度的途径与措施:(1) 减 少乘客从出行始、终点至车站的时间:①增加城市轨道交通网的密度②合 理规划车站周围地区的土地使用③优化接运交通的设计(2) 减少乘坐城市 轨道交通列车时间(3) 减少乘客进出车站及候车、换乘时间:①尽可能采 用浅埋车站或地面车站②保证通道、升降设备和售检票设备等设施的通过 能力③适当增加行车密度④优化换乘站的设计 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相当一体化的规划设计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