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转基因技术

植物转基因技术
植物转基因技术

植物学报 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2013, 48 (1): 10–22, https://www.360docs.net/doc/8f804851.html,

doi: 10.3724/SP .J.1259.2013.00010

——————————————————

收稿日期: 2013-01-03; 接受日期: 2013-01-09 基金项目: 转基因专项(No.2008ZX08001-004) E-mail: ccchu@https://www.360docs.net/doc/8f804851.html,

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 机遇还是挑战?

储成才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北京 100101

摘要 转基因生物技术是一项全新的育种技术, 也是当前国际上进展最快、竞争最激烈的研究领域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生物技术育种诞生以来, 转基因作物的商品化应用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就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该文就世界上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及产业化现状、几个主要转基因作物安全性案例及最终结果, 以及如何科学推进我国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等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以期帮助公众科学地理解和面对转基因生物技术所带来的育种技术上的革命。 关键词 作物, 转基因作物, 生物技术育种, 商业化, 生物安全

储成才 (2013). 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 机遇还是挑战? 植物学报 48, 10–22.

矮秆育种的推广和杂交水稻技术的应用, 使我国粮食产量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连续30多年稳步提高。然而近10多年徘徊不前的粮食单产表明, 传统的育种技术已难以承载我国未来粮食安全面临的巨大挑战。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可用耕地和水资源的日益紧缺、生物及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生态环境压力的持续加大以及农业生产劳动力数量的急剧下降等国情都时时警醒我们, 中国已进入更加依靠科技创新以保障粮食供给、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新阶段。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转基因技术经过短短30年的发展, 已成为新的科技革命的主体之一, 相关研究的进展和突破也大大加速了农作物更新换代的速度及种植业结构的变革, 转基因技术因此也被认为是继工业革命、计算机革命后的第3次技术革命(Abelson, 1998), 正推动生物经济的形成: 一个基因一个产业, 一项技术一项产业。正因为如此, 美国、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以及大型跨国公司如孟山都(Monsanto)、杜邦-先锋(DuPont Pioneer)、先正达(Syngenta)、拜耳(Bayer)及巴斯夫(BASF)等投巨资开展新基因的挖掘、转基因技术研发以及水稻(Oryza sativa )、玉米(Zea mays )、大豆(Glycine max )等基因组学研究, 目的就是取得并控制基因及相关技术的知识产权。一些发展中国家更是抓住生物技术发展的良好机遇大力

发展转基因育种产业。因而, 农业生物技术已成为国际科技竞争乃至经济竞争的重点, 同时也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赶超世界科技前沿难得的突破口。

1 转基因技术是发展最为迅速的农业生

物育种技术

转基因技术是通过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生物体基因组中, 借助导入基因的表达, 引起生物体性状可遗传变化的一项技术。1983年, 几个实验室几乎同时通过农杆菌方法成功获得转外源基因植物(Bevan et al., 1983; Fraley et al., 1983; Herrera- Estrella et al., 1983; Murai et al., 1983)。到1987年, 短短4年时间, 第1例抗虫转基因番茄(Solanum lyco- persicum )就在美国进行了田间实验。1994年美国农业部(USDA)和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第1例转基因作物——延熟保鲜转基因番茄进入市场。1996年, 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60万公顷。在随后的十几年中,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 已成为近代育种史上发展最快、效率最高的作物改良技术。2011年, 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超过1.6亿公顷, 比1996年增加94倍, 16年累积种植面积为12.5亿公顷。按种植面积计算, 全球75%的大豆、82%的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32%

的玉米

储成才: 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 机遇还是挑战?11

以及26%的油菜(Brassica napus)是转基因品种。耐除草剂性状是转基因作物的主要性状。2011年, 耐除草剂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甜菜(Beta vulgaris)以及苜蓿(Medicago sativa)的种植面积达9 390万公顷, 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59%, 具抗虫性状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2 390万公顷, 占总种植面积的15%。聚合2种或3种性状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4 220万公顷(James, 2011)。

截至2011年, 全世界已有29个国家进行了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生产, 10个为发达国家, 19个为发展中国家。其中9个国家的种植面积超过200万公顷, 发展中国家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的49.9%(James, 2011)。预计2012年, 发展中国家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将超过发达国家。美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转基因作物种植国家, 2011年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6 900万公顷, 约占全球转基因种植总面积的43%。转基因作物涵盖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南瓜(Cucurbita moschata)、番木瓜(Carica papaya)、苜蓿和甜菜。2011年一个引人注目的事件是, 在转基因植物的发源地欧洲, 西班牙、葡萄牙、捷克、波兰、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这6个欧盟国家种植了创纪录的11.45万公顷的Bt抗虫转基因玉米, 比2010年增加了26%, 并且瑞典和德国也小规模种植了含新型淀粉组成的转基因马铃薯“AMFlora”。同时, 日本也批准了美国抗病毒番木瓜用于新鲜水果/食物消费。2011年, 澳大利亚棉花种植面积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大值, 其中99.5%为转基因棉, 转基因棉的95%为抗虫和耐除草剂复合性状品种。此外, 澳大利亚还种植了约14万公顷的耐除草剂油菜(James, 2011)。

在发展中国家, 作为“金砖四国”之一的巴西, 2003年才开始推动转基因作物发展。巴西以政府为主导, 抓住生物技术发展和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机遇, 大力推进转基因作物产业化。2007年巴西颁布支持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法案, 并投资达70亿美元(其中60%来自政府, 40%来自企业)开始实施为期10年的专项, 其国家生物安全委员会(CNBS)直属总统办公室, 负责制定政策并作为最高仲裁机构。2011年, 巴西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上升到全球第2位, 主要包括大豆、玉米和棉花, 总面积达3 030万公顷, 占全球种植面积的19%, 成为全球转基因作物增长的引擎。2009年, 巴西农业科学院与德国巴斯夫公司共同研制的抗咪唑啉酮(Imidazolinone)除草剂大豆获准商业化种植。2010年通过快速审批制度批准了8个转基因产品, 2011年又额外审批了6个。2011年, 该国首次批准了聚合抗虫和耐除草剂2种性状大豆的生产。值得注意的是, 2010年拥有巴西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抗病毒大豆获批商业化生产(水稻和大豆为拉丁美洲的主要产品), 证实了该国研发、生产及审批新型转基因作物的能力(James, 2011)。目前, 农产品出口约占巴西出口总值的35%, 而大豆及其加工品出口占其出口总值的27%, 达165亿美元。可以说, 农业的成功是近年巴西经济快速起飞的重要标志之一。

同为“金砖四国”之一的印度, 2011年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达1 060万公顷, 占其棉花总种植面积的88%, 2002–2010年期间Bt棉花为印度农民增收94亿美元。非洲的南非、布基纳法索以及埃及共计种植250万公顷转基因作物, 肯尼亚、尼日利亚以及乌干达已经开始了转基因作物的田间实验(James, 2011)。

目前, 转基因作物已在全球五大洲推广应用, 在减少农药施用、降低病虫害损失、改善环境、减少劳动力投入上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11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子销售额约为130亿美元, 而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最终产品年产值为1 600亿美元(James, 2011)。我国虽是种植转基因植物最早的国家之一, 但相比其它国家, 种植面积在世界上的排名已从2005年之前的第4位下降至2006年的第5位和2011年的第6位, 先后被同为“金砖国家”的巴西和印度赶超。

2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具有良好的技术储备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国家之一, 已初步建立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包括基因克隆、功能鉴定、遗传转化、品种选育、安全性评价及应用推广等完整的转基因植物研究和产业化体系, 拥有高产、抗病虫、抗除草剂、抗旱耐盐、营养品质改良等重要基因、调控元件及转基因技术等自主知识产权。水稻、棉花、玉米等主要作物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已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虽与美国相比整体实力仍有差距, 但大幅领先于其它发展中国家。

我国的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经历了早期的跟踪国际科技前沿(1986–2000年)和近期的自主创新(2001–

12 植物学报 48(1) 2013

现在)2个阶段。早期阶段主要从事建立和优化包括水稻、小麦(Triticum aestivum)、大豆和棉花等不同作物的组培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李向辉, 1990; 卫志明和许智宏, 1990; 陈志贤等, 1994; 王国英等, 1995, 1996; 卢爱兰等, 1996; 梁辉等, 1999; 易自力等, 2000, 2001); 水稻等重要农作物遗传图谱的构建(毛龙和朱立煌, 1993; 张志永等, 1998); 对国际上已有相关研究的重要功能基因进行优化并开展转基因功能验证及大田试验,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Bt基因的克隆优化和转基因抗虫棉的创制与推广(谢道昕等, 1991; 郭三堆, 1992; 郭三堆等, 1992), 以及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创制并应用的转基因抗病毒烟草等(周汝鸿和方荣祥, 1993)。这一阶段的工作为我国后期生物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21世纪, 随着我国在生物技术研究领域投入的加大, 以及一批在生物技术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学有所成的学者的回国加盟, 在前期工作积累的基础上, 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研究进入了以基因组测序、重要农艺性状功能基因的定位及克隆和鉴定等为主的自主创新期。

我国牵头或参与组织完成了包括水稻(Feng et al., 2002; Yu et al., 2002)、黄瓜(Cucumis sativus) (Huang et al., 2009a)、白菜(Brassica rapa)(Wang et al., 2011b)、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Xu et al., 2011)、谷子(Setaria italica)(Zhang et al., 2012a)、番茄(Sato et al., 2012)、二倍体棉花(Gossypium raimondii)(Wang et al., 2012a)等重要农作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A、D二倍体小麦基因组草图也已完成(凌宏清等, 贾继增等, 私人通讯)。此外, 还开展了一些经济作物如西瓜(Citrullus lanatus)和柑橘(Citrus sinensis)等和独特资源植物如小盐芥(Thellungiella salsuginea)的测序及功能基因的克隆和鉴定工作(Guo et al., 2012; Wu et al., 2012; Xu et al., 2012)。

在重要农作物(特别是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方面也取得重要成果, 已建成包括水稻大型突变体库、全长cDNA文库、生物芯片及转录组检测等功能基因组研究平台。更为重要的是, 分离克隆了一大批控制高产、优质、抗逆和营养高效等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 如控制水稻籽粒大小及粒型基因GW2 (Song et al., 2007)、GW5 (Weng et al., 2008)、GS3 (Fan et al., 2009; Mao et al., 2010)、GW8 (Wang et al., 2012b)和qGL3 (Qi et al., 2012; Zhang et al., 2012b); 大穗基因LP (Li et al., 2011b)、控制直立密穗基因DEP1 (Huang et al., 2009b)和DEP2 (Li et al., 2010a); 控制水稻株型基因MOC1 (Li et al., 2003)、EUI1 (Luo et al., 2006; Zhu et al., 2006)、LAZY1 (Li et al., 2007)、TAC1 (Yu et al., 2007)、PROG1 (Tan et al., 2008)、OsBAK1 (Li et al., 2009)、DLT (Tong et al., 2009, 2012)、IPA1 (Jiao et al., 2010)、OsARG (Ma et al., 2013)、LPA1 (Wu et al., 2013); 控制抽穗期基因Ghd7 (Xue et al., 2008)、RID1 (Wu et al., 2008)、DTH8 (Wei et al., 2010)和LVP1 (Sun et al., 2012); 控制水稻光温敏不育的分子调控机制(Long et al., 2008; Zhou et al., 2012); 控制广亲和基因Sa (Wang et al., 2005)和S5 (Yang et al., 2012); 影响籽粒灌浆和品质性状基因Waxy (Wang et al., 1990; Tian et al., 2009)、GIF1 (Wang et al., 2010)、PHD1 (Li et al., 2011a); 控制水稻抗性的基因, 如抗虫基因CrylAb13 (檀建新等, 2002)、Cry1Ah1 (Xue et al., 2011), 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 (Du et al., 2009), 抗病基因Pi-d2 (Chen et al., 2006)、OsNPR1/NH1 (Yuan et al., 2007; Feng et al., 2011)、Pid3 (Shang et al., 2009)、OsBBI1 (Li et al., 2011c); 耐逆基因, 如抗盐基因SKC1 (Ren et al., 2005)、OsDREB1F (Wang et al., 2008), 抗旱基因SDIR1 (Zhang et al., 2007; Gao et al., 2011)、SNAC1 (Hu et al., 2006)、OsSKIPa (Hou et al., 2009)、OsWRKY30 (Shen et al., 2012), 耐低温和耐旱基因OsbZIP52 (Liu et al., 2012); 控制营养高效吸收利用的基因, 如磷营养高效基因OsPFT1 (Yi et al., 2005)、OsPHR2 (Zhou et al., 2008a)和LTN1 (Hu et al., 2011), 钾吸收利用基因AKT1 (Xu et al., 2006), 锌高效利用基因OsMT1a (Yang et al., 2009); 新型高效抗除草剂EPSPS基因(Jin et al., 2007; Yan et al., 2011)等。除了在水稻功能基因组学上的进展以外, 在其它作物如玉米、小麦及大豆等的重要功能基因鉴定及生物技术育种改良等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Liao et al., 2008; Zhou et al., 2008b; Lai et al., 2010; Cao et al., 2011; Hao et al., 2011)。在植物基因调控元件的分离鉴定(谢迎秋等, 2000; Chen et al., 2001; Si et al., 2002, 2003)、高通量基因克隆鉴定技术(Liu et al., 2002,

储成才: 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 机遇还是挑战? 13

2005; Lin et al., 2003; Liu and Chen, 2007; Li et al., 2010b; Wang et al., 2011a)、无标记系统(Bai et al., 2008)等转基因技术研发上也做了大量工作。这些重要基因和调控元件不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也为分子设计育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现已批准转基因棉花、番茄、甜椒(Capsicum frutescens)、矮牵牛(Petunia hybrida)、杨树(Populus alba)和番木瓜的商业化生产, 但实际上仅有转基因棉花和番木瓜真正进入市场应用。1997年, 我国批准转基因抗虫棉商业化生产伊始, 美国孟山都公司转基因棉花占中国抗虫棉市场的95%。2011年我国抗虫棉种植面积达到390万公顷, 占全国棉花总种植面积的71%, 目前自主抗虫棉品种已占中国抗虫棉市场的95%以上(Lu et al., 2012)。至2011年, 全国累计种植抗虫棉约2 500万公顷, 14年的应用, 减少农药用量80多万吨, 新增产值440亿元, 农民增收250亿元。单因种植抗虫棉, 每年减少的化学农药使用量, 相当于我国化学杀虫剂年生产总量的7.5%左右; 棉农的劳动强度和防治成本显著下降, 棉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可以说转基因棉花在减少农药投入、增加产量和农民增收方面起了重要作用(Huang et al., 2002, 2005; Wang et al.,2009)。

我国在玉米和水稻的分子改良上也有非常好的技术储备, 2009年批准了抗虫转基因水稻和转植酸酶玉米, 但仍未进入商业化生产应用。可以说, 中国的农业生物技术在基础性研究领域与国际前沿水平相距较小, 但在应用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 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技术产品消费市场之一。因此, 如何充分利用我国在该领域技术上的优势, 培育革命性新品种并推动其产业化进程, 对保障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需要通过科学来回答

转基因作物自商业化以来, 一直面临着安全性的质疑, 公众最为担心的是转基因植物是否能够通过花粉与近源种杂交从而产生对农业有害的超级杂草, 以及转基因作物和由此衍生的转基因食品对动物和人类会否产生直接的危害?从科学角度来说, 这些质疑是合理的, 也需要且只能通过科学来回答。有关转基因安全性最为典型的有以下几个案例。

1999年康奈尔大学Losey指称, 用拌有转基因抗虫玉米花粉的马利筋(Asclepias curassavica)叶片饲喂帝王蝶(Danaus plexippus)幼虫, 发现幼虫生长缓慢, 死亡率高达44%, 从而认为抗虫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昆虫产生威胁(Losey et al., 1999)。由于该实验是在室内进行的, 不能反映田间情况, 且没有提供花粉量的数据而遭到同行科学家的质疑(Beringer, 1999; Crawley, 1999)。上世纪90年代初, 加拿大公众也担心早期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的种植会导致超级杂草的产生, 造成生态灾难。Crawley等(1993)通过详细的研究证明, 转基因油菜与普通油菜相比在自然生态种群中没有任何生存优势。我国种植转基因抗虫棉伊始, 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后来的研究发现, 抗虫棉的种植不仅显著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 而且由于农药使用量的减少, 捕食性天敌数量增加, 其它害虫如蚜虫的数量也显著减少, 有助于通过区域性天敌控制害虫, 促进生物防治, 改善生态环境(Lu et al., 2010, 2012)。

2001年Quist和Chapela宣称, 在墨西哥南部Oaxaca地区6个玉米样本中发现了一段CaMV 35S启动子序列, 以及一段与Novartis种子公司转基因抗虫玉米所含“Adh1基因”相似的基因序列(Quist and Chapela, 2001)。后来证明所测出的CaMV 35S启动子为假阳性(Christou,2002; Kaplinsky et al., 2002)。随后, 墨西哥科学家于2003和2004年连续2年对从Oaxaca地区125个玉米田块收集的153 746份材料逐一进行检测, 证明墨西哥任何地区的材料里都没有发现CaMV 35S启动子和来自农杆菌的NOS termina-tor(Ortiz-García et al., 2005)。

2012年9月, 法国卡昂大学Séralini等发表了一项毒理学研究, 表明转基因玉米和农达除草剂会引起实验室大鼠的乳腺肿瘤, 并可能导致其过早死亡(Séralini et al., 2012)。这篇文章一经发表就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为此, 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 由监管产品部门负责人担任主席, 小组成员包括生物统计学、实验设计、哺乳动物毒理学、生物技术、生物化学、杀虫剂安全评价和基因修饰生物安全评价相关的专家, 对该论文的相关研究工作展开深入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该研究中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诸多重要细节被省略, 仅凭文章给

14 植物学报 48(1) 2013

出的信息并不能得出相关结论, 不能作为评估转基因玉米健康风险的有效依据(http://www.efsa.europa. eu/en/efsajournal/doc/2986.pdf, European Food Safe- ty Authority, 2012)。法国卫生安全管理局(ANSES)和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BfR)等也进行了详细的论证, 总体结论认为, 研究设计、结果描述和统计方法等存在不足, 无法支持其结论(https://www.360docs.net/doc/8f804851.html,/ seed%20site%202012/Locations/ansesnk603.html)。

迄今我国仍然没有批准大宗转基因粮食作物的种植, 但进口数量逐年增长。目前我国大豆消费超过80%依赖进口。我国2003年开始进口大豆, 并逐年增多, 2011年进口量达到5 260万吨。海关总署数据(https://www.360docs.net/doc/8f804851.html,/default.aspx?tabid=400)显示, 2012年前11个月已进口大豆5 249万吨, 比去年同期增长11%, 进口大豆主要来自美国、巴西和阿根廷, 大多数是转基因产品。我国年进口转基因油菜籽大约350万吨。2010年我国首次批准150万吨转基因玉米的进口, 2011年玉米进口量增长了57%, 2012年前11个月进口比2011年同期增长318%, 进口量迅速攀升(Rapoza, 2012)。也就是说, 转基因食品已经大量地摆上了我们的餐桌。

那么转基因食品有没有安全性问题?人们更关心的应该是已经大量进入到我们生活中的转基因作物, 如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棉花等。它们分别转入了什么基因?是否会影响人体健康?是否会给环境带来不良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用科学来回答。

目前进入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玉米和棉花, 主要转入的是Bt抗虫基因和EPSPS抗除草剂基因, 而大豆主要转入的是EPSPS抗除草剂基因。以转基因Bt 抗虫作物为例, Bt蛋白为什么能够杀死昆虫?Bt进入昆虫的消化道, 昆虫的消化道是碱性环境, Bt蛋白和昆虫消化道上的受体结合, 引起肠穿孔, 从而导致害虫生长缓慢, 直至死亡。人的消化道结构和昆虫不一样, 而且人的肠道环境是酸性的, Bt蛋白进入胃中后很快在胃液中被消化降解为氨基酸, 对人体消化道没有任何作用。也就是说, Bt基因的杀虫功能具有很强的选择性, 只在鳞翅目昆虫的碱性消化道中发挥作用, 对人和哺乳动物都不会产生影响(Shelton et al., 2002)。抗除草剂性状由于其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成为作物的第一大改良性状。2011年抗除草剂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甜菜以及苜蓿种植面积达

9 390万公顷, 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的59%。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抗除草剂基因是从根瘤农杆菌中分离的编码455个氨基酸的抗草甘膦基因CP4- EPSPS。安全性评价表明, CP4-EPSPS蛋白在哺乳动物消化系统中极易分解, 小鼠经口食入高达572 mg·kg–1(高于转基因大豆、玉米等植物中的1 300倍)的CP4-EPSPS蛋白, 亦无不良影响, 其在胃中的半衰期小于15秒, 在肠系统中小于10分钟。以上结果结合种子成分分析及动物营养研究表明, 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对人和动物是安全的(Harrison et al., 1998)。

联合国粮农组织2007年的数据显示, 美国当年大豆产量的41%用于出口, 其余主要用于美国国内消费, 其中93%为食用; 美国每年生产玉米达3亿3千多万吨, 其中仅有17.5%用于出口, 而美国国内食用消耗占28.7%。迄今为止, 美国已种植转基因作物16年, 包括婴儿食品在内, 美国市场转基因食品已超过

3 000种, 直接使用人数超过2亿人。可以说, 美国既是转基因作物生产大国, 也是转基因产品消费大国。16年的历史应该是空前规模的人体实验, 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发现1例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事故。

按照食品安全定义, 一方面转基因食品不含有毒有害物质, 更不要说量的问题。从科学上来说, Bt蛋白不是有毒物质, 且在作物籽粒中的含量约为2 μg·g–1, 这个浓度甚至低于国家稻米中农药残留标准。所以说, 转基因食品并不构成食品安全问题。更何况, 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及产业化受到严格的安全管理。在中国, 为了规范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及产业化, 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2002年农业部又出台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审批办法》等多项管理办法, 从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人体健康和农产品贸易秩序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并设立专门的研究课题, 对转基因安全性进行方方面面的综合评价以及长期的跟踪研究。转基因植物食用安全评价内容涵盖营养学、毒理学、致敏性及结合其它资料进行的综合评价。仅毒理学评价就包括对外源基因表达蛋白的毒理学评价, 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因基因修饰而改变特性所产生的潜在毒性效应评价(全食品毒理学评价包括亚慢性毒性实验, 如果必要, 还

储成才: 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 机遇还是挑战? 15

需参照传统毒理学方法进行其它必要的毒理学实验, 如生殖发育毒性、慢性毒性/致癌性评价等) , 外源蛋白与已知有毒性的蛋白和抗营养成分在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上的特征比较, 动物经口毒理学实验(急性毒性实验), 外源蛋白在加工过程和胃肠消化系统的稳定性, 外源蛋白在可食部位的含量, 并结合人群的暴露水平和已有的科学数据, 进行食用安全性的评估。可以说, 我国的转基因植物食用安全评价原则和技术指标要求涵盖了食品法典委员会等组织颁布的转基因作物食用安全评价指南里的所有内容。

4结束语

转基因作物已经推广了16年, 为什么公众对转基因作物和食品的安全性越来越关注?从好的方面看, 说明转基因食品已经真正走入了大众的生活, 公众需要了解有关转基因技术、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等方面的知识。当今时代, 网络技术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信息量非常庞大, 大量报道可以不经核实不受限制地迅速传播, 而其中相当一部分信息缺乏科学依据。这时候, 最需要的是政府部门及时发布权威性科学信息, 让公众理解转基因技术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性和科学依据, 以避免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过度担心。同时, 科学家也有责任走出象牙塔, 走向公众, 积极进行科普宣传, 让公众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安全性管理和评价过程的严密性。

总之, 全球转基因作物产业在激烈争论中迅速崛起, 也许激烈争论的实质并非简单的对“转基因安全性”的歧视和偏见,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治、经济和利益等诸多方面的博弈。政府部门需要科学审慎, 积极面对, 权衡利弊, 做出科学决策。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是以科学为基础的, 因而, 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广大民众要相信科学, 相信政府决策部门。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 加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的巨大压力, 转基因作物的应用是难以逆转的趋势。如果中国一方面大量进口别国的转基因产品, 另一方面又限制自主产品走向商业化应用, 势必影响我国生物技术育种的健康发展, 使我国失去发展现代农业、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良好机遇。

参考文献

陈志贤, 范云六, 李淑君, 郭三堆, 焦改丽, 赵俊侠(1994).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移tfdA基因获得可遗传的抗2,4-D棉株.

中国农业科学27(2),31–37.

郭三堆(1992). CryIA基因的人工合成. 中国农业科学26(2), 85–86.

郭三堆, 洪朝阳, 王京红, 王明波, 俞梅敏, 范云六(1992).

苏云金芽孢杆菌鲇泽变种7-29杀虫蛋白质结构基因的改造和表达. 微生物学报32, 167–175.

李向辉(1990). 我国重要禾谷作物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研究进展. 生物工程进展(5), 35–38.

梁辉, 唐顺学, 张弛, 赵铁汉, 李良材, 欧阳俊闻, 田文忠, 王道文, 贾旭(1999). 提高小麦基因枪法转化频率的研究.

遗传学报 26, 643–648.

卢爱兰, 陈正华, 孔令洁, 方荣祥, 寸守铣, 莽克强(1996).

抗芜菁花叶病毒转基因甘蓝型油菜的研究. 遗传学报 23, 77–83.

毛龙, 朱立煌(1993). 水稻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零等位现象的分子基础研究. 遗传学报20, 324–333.

檀建新, 张杰, 宋福平, 陈中义, 王开梅, 黄大昉(2002). 苏云金芽孢杆菌CrylAb13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研究. 微生物学报42,40–44.

王国英, 杜天兵, 张宏, 谢友菊, 戴景瑞, 米景九, 李太源, 田颖川, 乔利亚, 莽克强 (1995). 用基因枪将Bt毒蛋白基因转入玉米及转基因植株再生. 中国科学(B辑)25, 71–76.

王国英, 张宏, 丁群星, 戴景瑞, 谢友菊(1996). 几种玉米基因转移技术的研究及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生物工程学报12, 45–49.

卫志明, 许智宏(1990). 大豆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植物学报32, 582–588.

谢道昕, 范云六, 倪万潮, 黄骏麒(1991).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杀虫晶体蛋白基因导入棉花获得转基因植株. 中国科学(B辑) 21, 367–373.

谢迎秋, 朱祯, 吴茜, 徐鸿林, 孟蒙, 刘玉乐(2000). 一种强启动子的分离与功能. 植物学报 42, 50–54.

易自力, 曹守云, 王力, 储成才, 李祥, 何锶洁, 唐祚舜, 周朴华, 田文忠(2001). 提高农杆菌转化水稻频率的研究. 遗传学报 28,352–358.

易自力, 王力, 曹守云, 李祥, 周朴华, 田文忠, 储成才(2000). 提高籼稻基因枪转化频率的研究. 高技术通讯10(11),12–15.

张志永, 陈受宜, 盖钧镒, 胡蕴珠, 智海剑(1998). 栽培大豆品种间RAPD标记的多态性分析及聚类分析. 大豆科学17, 1–9.

周汝鸿, 方荣祥(1993). 烟草抗花叶病新品系“转基因NC89”

16 植物学报 48(1) 2013

的田间选育和应用. 作物杂志 (1), 25–25.

Abelson PH (1998). A thir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Sci-ence279,2019–2109.

Bai XQ, Wang QY, Chu CC (2008). Excision of a selective marker in transgenic rice using a novel Cre/loxP system controlled by a floral specific promoter.Transgenic Res 17,1035–1043.

Beringer JE (1999). Cautionary tale on safety of GM crops.

Nature 399, 405–405.

Bevan MW, Flavell RB, Chilton MD (1983). A chimaeric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 as a selectable marker for plant cell transformation. Nature304, 184–187.

Cao AZ, Xing LP, Wang XY, Yang XM, Wang W, Sun YL, Qian C, Ni JL, Chen YP, Liu DJ, Wang X, Chen PD (2011). Serine/threonine kinase gene Stpk-V, a key member of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gene Pm21, con-fers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in wheat. Proc Natl Acad Sci USA108, 7727–7732.

Chen S, Qu N, Cao SY, Hermann B, Chen SY, Tian WZ, Chu CC (2001). Expression analysis of gdcs P promoter from C3-C4 intermediate plant Flaveria anomala in trans-genic rice. Chin Sci Bull46, 1635–1638.

Chen XW, Shang JJ, Chen DX, Lei CL, Zou Y, Zhai WX, Liu GZ, Xu JC, Ling ZZ, Cao G, Ma BT, Wang YP, Zhao XF, Li SG, Zhu LH (2006). A B-lectin receptor kinase gene conferring rice blast resistance. Plant J46, 794– 804.

Christou P (2002). No credible scientific evidence is pre-sented to support claims that transgenic DNA was intro-gressed into traditional maize landraces in Oaxaca, Mex-ico. Transgenic Res11(1), iii-v.

Crawley MJ (1999). Bollworms, genes and ecologists. Na-ture400, 501–502.

Crawley MJ, Hails RS, Rees M, Kohn D, Bxton J (1993).

Ecology of transgenic oilseed rape in natural habitats.

Nature 363, 620–623.

Du B, Zhang WL, Liu BF, Hu J, Wei Z, Shi ZY, He RF, Zhu LL, Chen RZ, Han B, He GC (2009).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ph14, a gene conferring resistance to brown planthopper in rice. Proc Natl Acad Sci USA106, 22163–22168.

Fan CC, Yu SB, Wang CR, Xing YZ (2009). A causal C-A mutation in the second exon of GS3 highly associated with rice grain length and validated as a functional marker.

Theor Appl Genet118, 465–472.

Feng JX, Cao L, Li J, Duan CJ, Luo XM, Le N, Wei HH, Liang SJ, Chu CC, Pan QH, Tang JL (2011). Involve-ment of OsNPR1/NH1 in rice basal resistance to blast

fungus Magnaporthe oryzae. Eur J Plant Pathol131, 221–235.

Feng Q, Zhang YJ, Hao P, Wang SY, Fu G, Huang YC, Li Y, Zhu JJ, Liu YL, Hu X, Jia PX, Zhang Y, Zhao Q, Ying K, Yu SL, Tang YS, Weng QJ, Zhang L, Lu Y, Mu J, Lu YQ, Zhang LS, Yu Z, Fan DL, Liu XH, Lu TT, Li C, Wu YR, Sun TG, Lei HY, Li T, Hu H, Guan JP, Wu M, Zhang RQ, Zhou B, Chen ZH, Chen L, Jin ZQ, Wang R, Yin HF, Cai Z, Ren SX, Lü G, Gu WY, Zhu GF, Tu YF, Jia J, Zhang Y, Chen J, Kang H, Chen XY, Shao CY, Sun Y, Hu QP, Zhang XL, Zhang W, Wang LJ, Ding CW, Sheng HH, Gu JL, Chen ST, Ni L, Zhu FH, Chen W, Lan LF, Lai Y, Cheng ZK, Gu MH, Jiang JM, Li JY, Hong GF, Xue YB, Han B (2002). Sequence and analysis of rice chromosome 4. Nature420, 316–320.

Fraley RT, Rogers SG, Horsch RB, Sanders PR, Flick JS, Adams SP, Bittner ML, Brand LA, Fink CL, Fry JS, Galluppi GR, Goldberg SB, Hoffmann NL, Woo SC (1983). Expression of bacterial genes in plant cell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0, 4803–4807.

Gao T, Wu YR, Zhang YY, Liu LJ, Ning YS, Wang DJ, Tong HN, Chen SY, Chu CC, Xie Q (2011). OsSDIR1 overexpression greatly improves drought tolerance in transgenic rice. Plant Mol Biol76, 145–156.

Guo SG, Zhang JG, Sun HH, Salse J, Lucas WJ, Zhang HY, Zheng Y, Mao LY, Ren Y, Wang ZW, Min JM, Guo XS, Murat F, Ham BK, Zhang ZL, Gao S, Huang MY, Xu YM, Zhong SL, Bombarely A, Mueller LA, Zhao H, He HJ, Zhang Y, Zhang ZH, Huang SW, Tan T, Pang EL, Lin K, Hu Q, Kuang HH, Ni PX, Wang B, Liu JG, Kou QH, Hou WJ, Zou XH, Jiang J, Gong GY, Klee K, Schoof H, Huang Y, Hu XS, Dong SS, Liang DQ, Wang J, Wu K, Xia Y, Zhao X, Zheng ZQ, Xing M, Liang XM, Huang BQ, Lü T, Wang JY, Yin Y, Yi HP, Li RQ, Wu MZ, Levi A, Zhang XP, Giovannoni JJ, Wang J, Li YF, Fei ZJ, Xu Y (2012). The draft genome of watermelon (Citrullus lanatus) and resequencing of 20 diverse accessions. Nat Genet45, 51–58.

Hao YJ, Wei W, Song QX, Chen HW, Zhang YQ, Wang F, Zou HF, Lei G, Tian AG, Zhang WK, Ma B, Zhang JS, Chen SY (2011). Soybean NAC transcription factors promote abiotic stress tolerance and lateral root formation in transgenic plants. Plant J68, 302–313.

Harrison LA, Bailey MR, Naylor MW, Ream JE, Hammond BG, Nida DL, Burnette BL, Nickson TE, Mitsky TA, Taylor ML, Fuchs RL, Padgette SR (1998). The ex-pressed protein in glyphosate-tolerant soybean, 5-enol-

储成才: 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 机遇还是挑战? 17

pyruvylshikimate-3-phosphate synthase from Agrobacte-rium sp. strain CP4, is rapidly digested in vitro and is not toxic to acutely gavaged mice. J Nutr126,728–740. Herrera-Estrella L, Depicker A, van Montagu M, Schell J (1983). Expression of chimaeric genes transfered into plant cells using a Ti-plasmid-derived vector. Nature303, 209–213.

Hou X, Xie KB, Yao JL, Qi ZY, Xiong LZ (2009). A homolog of human Ski-interacting protein in rice positively regulates cell viability and stress tolerance. Proc Natl Acad Sci USA106, 6410–6415.

Hu B, Zhu CG, Li F, Tang JY, Wang YQ, Lin AH, Liu LC, Che RH, Chu CC (2011). LEAF TIP NECROSIS1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multiple phosphate starvation responses in rice. Plant Physiol156, 1101– 1115.

Hu HH, Dai MQ, Yao JL, Xiao BZ, Li XH, Zhang QF, Xiong LZ (2006). Overexpressing a NAM, ATAF, and CUC (NAC) transcription factor enhances drought resistance and salt tolerance in rice. Proc Natl Acad Sci USA103, 12987–12992.

Huang J, Hu R, Rozelle S, Pray C (2005). Insect-resistant GM rice in farmers' fields: assessing productivity and health effects in China. Science308, 688–690.

Huang J, Rozelle S, Pray C, Wang Q (2002). Plant bio-technology in China. Science295, 674–676.

Huang SW, Li RQ, Zhang ZH, Li L, Gu XF, Fan W, Lucas WJ, Wang XW, Xie BY, Ni PX, Ren YY, Zhu HM, Li J, Lin K, Jin WW, Fei ZJ, Li GC, Staub J, Kilian A, van der Vossen EAG, Wu Y, Guo J, He J, Jia ZQ, Ren Y, Tian G, Lu Y, Ruan J, Qian WB, Wang MW, Huang QF, Li B, Xuan ZL, Cao JJ, Asan, Wu ZG, Zhang JB, Cai QL, Bai YQ, Zhao BW, Han YH, Li Y, Li XF, Wang SH, Shi QX, Liu SQ, Cho WK, Kim JY, Xu Y, Heller-Uszynska K, Miao H, Cheng ZC, Zhang SP, Wu J, Yang YH, Kang HX, Li M, Liang HQ, Ren XL, Shi ZB, Wen M, Jian M, Yang HL, Zhang GJ, Yang ZT, Chen R, Liu SF, Li JW, Ma LJ, Liu H, Zhou Y, Zhao J, Fang XD, Li GQ, Fang L, Li YR, Liu DY, Zheng HK, Zhang Y, Qin N, Li Z, Yang GH, Yang S, Bolund L, Kristiansen K, Zheng HC, Li SC, Zhang XQ, Yang HM, Wang J, Sun RF, Zhang BX, Jiang SZ, Wang J, Du YC, Li SG (2009a). The genome of the cucumber, Cucumis sativus L. Nat Genet41, 1275–1281.

Huang XZ, Qian Q, Liu ZB, Sun HY, He SY, Luo D, Xia GM, Chu CC, Li JY, Fu XD (2009b). Natural variation at the DEP1 locus enhances grain yield in rice. Nat Genet

41, 494–497.

James C (2011). Globel status of commercialized biotech/ GM crops: 2011. ISAAA Breif No. 43. 2011.

Jiao YQ, Wang YH, Xue DW, Wang J, Yan MX, Liu GF, Dong GJ, Zeng DL, Lu ZF, Zhu XD, Qian Q, Li JY (2010). Regulation of OsSPL14 by OsmiR156 defines ideal plant architecture in rice. Nat Genet42, 541–544. Jin D, Lu W, Ping SZ, Zhang W, Chen J, Dun BQ, Ma RQ, Zhao ZL, Sha JY, Li L, Yang ZR, Chen M, Lin M (2007).

Identification of a new gene encoding EPSPs with high glyphosate resistance from the metagenomic library. Curr Microbiol55, 350–355.

Kaplinsky N, Braun D, Lisch D, Hay A, Hake S, Freeling M (2002). Biodiversity (Communications arising): maize transgene results in Mexico are artefacts. Nature416, 601–602.

Lai JS, Li RQ, Xu X, Jin WW, Xu ML, Zhao HN, Xiang ZK, Song WB, Ying K, Zhang M, Jiao YP, Ni PX, Zhang JG, Li D, Guo XS, Ye KX, Jian M, Wang B, Zheng HS, Liang HQ, Zhang XQ, Wang SC, Chen SJ, Li JS, Fu Y, Springer NM, Yang HM, Wang J, Dai JR, Schnable PS, Wang J (2010). Genome-wide patterns of genetic varia- tion among elite maize inbred lines. Nat Genet42,1027– 1030.

Li C, Wang Y, Liu L, Hu Y, Zhang F, Mergen S, Wang G, Schlappi MR, Chu C (2011a). A rice plastidial nucleotide sugar epimerase is involved in galactolipid biosynthesis and improves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PLoS Genet7, e1002196.

Li D, Wang L, Wang M, Xu YY, Luo W, Liu YJ, Xu ZH, Li J, Chong K (2009). Engineering OsBAK1 gene as a mole- cular tool to improve rice architecture for high yield.Plant Biotechnol J 7, 791–806.

Li F, Liu WB, Tang JY, Chen JF, Tong HN, Hu B, Li CL, Fang J, Chen MS, Chu CC (2010a). Rice DENSE AND ERECT PANICLE 2 is essential for determining panicle outgrowth and elongation. Cell Res20, 838–849.

Li M, Tang D, Wang KJ, Wu XR, Lu LL, Yu HX, Gu MH, Yan CJ, Cheng ZK (2011b). Mutations in the F-box gene LARGER PANICLE improve the panicle architecture and enhance the grain yield in rice. Plant Biotechnol J9, 1002–1013.

Li PJ, Wang YH, Qian Q, Fu ZM, Wang M, Zeng DL, Li BH, Wang XJ, Li JY (2007). LAZY1 controls rice shoot gravitropism through regulating polar auxin transport. Cell Res17, 402–410.

Li W, Zhong S, Li G, Li Q, Mao B, Deng Y, Zhang H, Zeng

18 植物学报 48(1) 2013

L, Song F, He Z (2011c). Rice RING protein OsBBI1 with E3 ligase activity confers broad-spectrum resistance against Magnaporthe oryzae by modifying the cell wall defence. Cell Res21, 835–848.

Li XY, Qian Q, Fu ZM, Wang YH, Xiong GS, Zeng DL, Wang XQ, Liu XF, Teng S, Hiroshi F, Yuan M, Luo D, Han B, Li JY (2003). Control of tillering in rice. Nature 422, 618–621.

Li YD, Chu ZZ, Liu XG, Jing HC, Liu YG, Hao DY (2010b).

A cost-effective high-resolution melting approach using

the EvaGreen dye for DNA polymorphism detection and genotyping in plants. J Integr Plant Biol 52, 1036–1042. Liao Y, Zou HF, Wang HW, Zhang WK, Ma B, Zhang JS, Chen SY (2008). Soybean GmMYB76, GmMYB92, and GmMYB177 genes confer stress tolerance in transgenic Arabidopsis plants. Cell Res 18, 1047–1060.

Lin L, Liu YG, Xu XP, Li BJ (2003). Efficient linking and transfer of multiple genes by a multigene assembly and transformation vector system.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0,5962–5967.

Liu CT, Wu YB, Wang XP (2012). bZIP transcription factor OsbZIP52/RISBZ5: a potential negative regulator of cold and drought stress response in rice. Planta235, 1157– 1169.

Liu YG, Chen YL (2007). High-efficiency thermal asym- metric interlaced PCR for amplification of unknown flanking sequences. Biotechniques43, 649–650.

Liu YG, Chen YL, Zhang QY (2005). Amplification of ge-nomic sequences flanking T-DNA insertions by 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eth-ods Mol Biol286, 341–348.

Liu YG, Liu HM, Chen LT, Qiu WH, Zhang QY, Wu H, Yang CY, Su J, Wang ZH, Tian DS, Mei MT (2002).

Development of new transformation-competent artificial chromosome vectors and rice genomic libraries for effi- cient gene cloning. Gene 282, 247–255.

Long YM, Zhao LF, Niu BX, Su J, Wu H, Chen YL, Zhang QY, Guo JX, Zhuang CX, Mei MT, Xia JX, Wang L, Wu HB, Liu YG (2008). Hybrid male sterility in rice controlled by interaction between divergent alleles of two adjacent gene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5, 18871–18876.

Losey JE, Rayor LS, Carter ME (1999). Transgenic pollen harms monarch larvae. Nature399, 214–214.

Lu YH, Wu KM, Jiang YY, Guo YY, Desneux N (2012).

Widespread adoption of Bt cotton and insecticide decrease promotes biocontrol services. Nature487, 362– 365. Lu YH, Wu KM, Jiang YY, Xia B, Li P, Feng HQ, Wyckhuys KAG, Guo YY (2010). Mirid bug outbreaks in multiple crops correlated with wide-scale adoption of Bt cotton in China. Science328, 1151–1154.

Luo AD, Qian Q, Yin HF, Liu XQ, Yin CX, Lan Y, Tang JY, Tang ZS, Cao SY, Wang XJ, Xia K, Fu XD, Luo D, Chu CC (2006). EUI1, encoding a putative 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 regulates internode elongation by modulating gibberellin responses in rice. Plant Cell Physiol47, 181–191.

Ma X, Cheng Z, Qin R, Qiu Y, Heng Y, Yang H, Ren Y, Wang X, Bi J, Ma X, Zhang X, Wang J, Lei C, Guo X, Wang J, Wu F, Jiang L, Wang H, Wan J (2013). OsARG encodes an arginase that plays critical roles in panicle development and grain production in rice. Plant J73, 190–200.

Mao HL, Sun SY, Yao JL, Wang CR, Yu SB, Xu CG, Li XH, Zhang QF (2010). Linking differential domain functions of the GS3 protein to natural variation of grain size in rice.

Proc Natl Acad Sci USA107, 19579–19584.

Murai N, Kemp JD, Sutton DW, Murray MG, Slightom JL, Merlo DJ, Reichert NA, Sengupta-Gopalan C, Stock CA, Barker RF, Hall TC (1983). Phaseolin gene from bean is expressed after transfer to sunflower via tumor- inducing plasmid vectors. Science222, 476–482.

Ortiz-García S, Ezcurra E, Schoel B, Acevedo F, Soberón J, Snow AA (2005). Absence of detectable transgenes in local landraces of maize in Oaxaca, Mexico (2003–2004).

Proc Natl Acad Sci USA102,12338–12343.

Qi P, Lin YS, Song XJ, Shen JB, Huang W, Shan JX, Zhu MZ, Jiang LW, Gao JP, Lin HX (2012). The novel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GL3.1 controls rice grain size and yield by regulating Cyclin-T1;3. Cell Res22, 1666–1680. Quist D, Chapela IH (2001). Transgenic DNA introgressed into traditional maize landraces in Oaxaca, Mexico.

Nature414, 541–543.

Rapoza K (2012). China Apocalypse Investors Wrong Again.

https://www.360docs.net/doc/8f804851.html,/sites/kenrapoza/2012/12/26/china

-apocalypse-investors-wrong-again/. Forbes, 2012/12/26. Ren ZH, Gao JP, Li LG, Cai XL, Huang W, Chao DY, Zhu MZ, Wang ZY, Luan S, Lin HX (2005). A rice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for salt tolerance encodes a sodium transporter.

Nat Genet37, 1141–1146.

Sato S, Tabata S, Hirakawa H, Asamizu E, Shirasawa K, Isobe S, Kaneko T, Nakamura Y, Shibata D, Aoki K, Egholm M, Knight J, Bogden R, Li CB, Shuang Y, Xu X, Pan SK, Cheng SF, Liu X, Ren YY, Wang J, Albiero

储成才: 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 机遇还是挑战? 19

A, Dal Pero F, Todesco S, Van Eck J, Buels RM, Bombarely A, Gosselin JR, Huang MY, Leto JA, Menda N, Strickler S, Mao LY, Gao S, Tecle IY, York T, Zheng Y, Vrebalov JT, Lee J, Zhong SL, Mueller LA, Stiekema WJ, Ribeca P, Alioto T, Yang WC, Huang SW, Du YC, Zhang ZH, Gao JC, Guo YM, Wang XX, Li Y, He J, Li CY, Cheng ZK, Zuo JR, Ren JF, Zhao JH, Yan LH, Jiang HL, Wang B, Li HS, Li ZJ, Fu FY, Chen BT, Han B, Feng Q, Fan DL, Wang Y, Ling HQ, Xue YB, Ware D, McCombie WR, Lippman ZB, Chia JM, Jiang K, Pasternak S, Gelley L, Kramer M, Anderson LK, Chang SB, Royer SM, Shearer LA, Stack SM, Rose JKC, Xu YM, Eannetta N, Matas AJ, McQuinn R, Tanksley SD, Camara F, Guigo R, Rombauts S, Fawcett J, Van de Peer Y, Zamir D, Liang CB, Spannagl M, Gundlach H, Bruggmann R, Mayer K, Jia ZQ, Zhang JH, Ye ZBA, Bishop GJ, Butcher S, Lopez-Cobollo R, Buchan D, Filippis I, Abbott J, Dixit R, Singh M, Singh A, Pal JK, Pandit A, Singh PK, Mahato AK, Dogra V, Gaikwad K, Sharma TR, Mohapatra T, Singh NK, Causse M, Rothan C, Schiex T, Noirot C, Bellec A, Klopp C, Delalande C, Berges H, Mariette J, Frasse P, Vautrin S, Zouine M, Latche A, Rousseau C, Regad F, Pech JC, Philippot M, Bouzayen M, Pericard P, Osorio S, del Carmen AF, Monforte A, Granell A, Fernandez-Munoz R, Conte M, Lichtenstein G, Carrari F, De Bellis G, Fuligni F, Peano C, Grandillo S, Termolino P, Pietrella M, Fantini E, Falcone G, Fiore A, Giuliano G, Lopez L, Facella P, Perrotta G, Daddiego L, Bryan G, Orozco M, Pastor X, Torrents D, van Schriek KNVMGM, Feron RMC, van Oeveren J, de Heer P, daPonte L, Jacobs-Oomen S, Cariaso M, Prins M, van Eijk MJT, Janssen A, van Haaren MJJ, Jo SH, Kim J, Kwon SY, Kim S, Koo DH, Lee S, Hur CG, Clouser C, Rico A, Hallab A, Gebhardt C, Klee K, Jocker A, Warfsmann J, Gobel U, Kawamura S, Yano K, Sherman JD, Fukuoka H, Negoro S, Bhutty S, Chowdhury P, Chattopadhyay D, Datema E, Smit S, Schijlen EWM, van de Belt J, van Haarst JC, Peters SA, van Staveren MJ, Henkens MHC, Mooyman PJW, Hesselink T, van Ham RCHJ, Jiang GY, Droege M, Choi D, Kang BC, Kim BD, Park M, Kim S, Yeom SI, Lee YH, Choi YD, Li GC, Gao JW, Liu YS, Huang SX, Fernandez-Pedrosa V, Collado C, Zuniga S, Wang GP, Cade R, Dietrich RA, Rogers J, Knapp S, Fei ZJ, White RA, Thannhauser TW, Giovannoni JJ, Botella MA, Gilbert L, Gonzalez R,

Goicoechea JL, Yu Y, Kudrna D, Collura K, Wissotski M, Wing R, Schoof H, Meyers BC, Gurazada AB, Green PJ, Mathur S, Vyas S, Solanke AU, Kumar R, Gupta V, Sharma AK, Khurana P, Khurana JP, Tyagi AK, Dalmay T, Mohorianu I, Walts B, Chamala S, Barbazuk WB, Li JP, Guo H, Lee TH, Wang YP, Zhang D, Paterson AH, Wang XY, Tang HB, Barone A, Chiusano ML, Ercolano MR, D'Agostino N, Di Filippo M, Traini A, Sanseverino W, Frusciante L, Seymour GB, Elharam M, Fu Y, Hua A, Kenton S, Lewis J, Lin SP, Najar F, Lai HS, Qin BF, Qu CM, Shi RH, White D, White J, Xing YB, Yang KQ, Yi J, Yao ZY, Zhou LP, Roe BA, Vezzi A, D'Angelo M, Zimbello R, Schiavon R, Caniato E, Rigobello C, Campagna D, Vitulo N, Valle G, Nelson DR, De Paoli E, Szinay D, de Jong HH, Bai YL, Visser RGF, Lankhorst RMK, Beasley H, McLaren K, Nicholson C, Riddle C, Gianese G, Consortium TG (2012). The tomato genome sequence provides insights into fleshy fruit evolution. Nature485, 635–641.

Séralini GE, Clair E, Mesnage R, Gress S, Defarge N, Malatesta M, Hennequin D, de Vend?mois JS (2012).

Long term toxicity of a Roundup herbicide and a Roundup-tolerant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Food Chem Toxicol50, 4221–4231.

Shang JJ, Tao Y, Chen XW, Zou Y, Lei CL, Wang J, Li XB, Zhao XF, Zhang MJ, Lu ZK, Xu JC, Cheng ZK, Wan JM, Zhu LH (2009). Identification of a new rice blast resis- tance gene, Pid3, by genomewide comparison of paired nucleotide-binding site―leucine-rich repeat genes and their pseudogene alleles between the two sequenced rice genomes. Genetics182, 1303–1311.

Shelton AM, Zhao JZ, Roush RT (2002). Economic, eco-logical, food safety,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of the de-ployment of Bt transgenic plants. Annu Rev Entomol47, 845–881.

Shen HS, Liu CT, Zhang Y, Meng XP, Zhou X, Chu CC, Wang XP (2012). OsWRKY30 is activated by MAP kinases to confer drought tolerance in rice. Plant Mol Biol 80, 241–253.

Si LZ, Cao SY, Chu CC (2003). Isolation of a 1195 bp 5’-flanking region of rice cytosolic fructose-1,6-bisphos- phatase and analysis of its expression in transgenic rice.

Acta Bot Sin45, 359–364.

Si LZ, Wang L, Cao SY, Chu CC (2002). Deletion of 93 bp far-upstream fragment of rice cytosolic fructose-1,6-bis- phosphatase promoter completely alter its expression pattern. Acta Bot Sin44, 1339–1345.

20 植物学报 48(1) 2013

Song XJ, Huang W, Shi M, Zhu MZ, Lin HX (2007). A QTL for rice grain width and weight encodes a previously unknown RING-type E3 ubiquitin ligase. Nat Genet39, 623–630.

Sun CH, Fang J, Zhao TL, Xu B, Zhang FT, Liu LC, Tang JY, Zhang GF, Deng XJ, Chen F, Qian Q, Cao XF, Chu CC (2012). The histone methyltransferase SDG724 medi- ates H3K36me2/3 deposition at MADS50 and RFT1 and promotes flowering in rice. Plant Cell24, 3235–3247.

Tan LB, Li XR, Liu FX, Sun XY, Li CG, Zhu ZF, Fu YC, Cai HW, Wang XK, Xie DX, Sun CQ (2008). Control of a key transition from prostrate to erect growth in rice domesti- cation. Nat Genet 40, 1360–1364.

Tian ZX, Qian Q, Liu QQ, Yan MX, Liu XF, Yan CJ, Liu GF, Gao ZY, Tang SZ, Zeng DL, Wang YH, Yu JM, Gu MH, Li JY (2009). Allelic diversities in rice starch biosynthesis lead to a diverse array of rice eating and cooking qualities.

Proc Natl Acad Sci USA106, 21760–21765.

Tong HN, Jin Y, Liu WB, Li F, Fang J, Yin YH, Qian Q, Zhu LH, Chu CC (2009). DWARF AND LOW-TILLERING,

a new member of the GRAS family, plays positive roles in

brassinosteroid signaling in rice. Plant J58, 803–816. Tong HN, Liu LC, Jin Y, Du L, Yin YH, Qian Q, Zhu LH, Chu CC (2012). DWARF AND LOW-TILLERING acts as a direct downstream target of a GSK3/SHAGGY-like kinase to mediate brassinosteroid responses in rice. Plant Cell 24, 2562–2577.

Wang ET, Xu X, Zhang L, Zhang H, Lin L, Wang Q, Li Q, Ge S, Lu BR, Wang W, He ZH (2010). Duplication and independent selection of cell-wall invertase genes GIF1 and OsCIN1 during rice evolution and domestication.

BMC Evol Biol10, 108.

Wang GW, He YQ, Xu CG, Zhang QF (2005). Identification and confirmation of three neutral alleles conferring wide compatibility in inter-subspecific hybrids of rice (Oryza sativa L.) using near-isogenic lines. Theor Appl Genet 111, 702–710.

Wang H, Fang J, Liang C, He M, Li Q, Chu C (2011a).

Computation-assisted SiteFinding-PCR for isolating flanking sequence tags in rice.BioTechniques 51, 421– 423.

Wang KB, Wang ZW, Li FG, Ye WW, Wang JY, Song GL, Yue Z, Cong L, Shang HB, Zhu SL, Zou CS, Li Q, Yuan YL, Lu CC, Wei HL, Gou CY, Zheng ZQ, Yin Y, Zhang XY, Liu K, Wang B, Song C, Shi N, Kohel RJ, Percy RG, Yu JZ, Zhu YX, Wang J, Yu SX (2012a). The draft genome of a diploid cotton Gossypium raimondii. Nat

Genet44, 1098–1103.

Wang QY, Guan YC, Wu YR, Chen HL, Chen F, Chu CC (2008). Overexpression of a rice OsDREB1F gene in-creases salt, drought, and low temperature tolerance in both Arabidopsis and rice.Plant Mol Biol 67, 589–602. Wang SK, Wu K, Yuan QB, Liu XY, Liu ZB, Lin XY, Zeng RZ, Zhu HT, Dong GJ, Qian Q, Zhang GQ, Fu XD (2012b). Control of grain size, shape and quality by OsSPL16 in rice. Nat Genet44, 950–954.

Wang XW, Wang HZ, Wang J, Sun RF, Wu J, Liu SY, Bai YQ, Mun JH, Bancroft I, Cheng F, Huang SW, Li XX, Hua W, Wang JY, Wang XY, Freeling M, Pires JC, Paterson AH, Chalhoub B, Wang B, Hayward A, Sharpe AG, Park BS, Weisshaar B, Liu BH, Li B, Liu B, Tong CB, Song C, Duran C, Peng CF, Geng CY, Koh CS, Lin CY, Edwards D, Mu DS, Shen D, Soumpourou E, Li F, Fraser F, Conant G, Lassalle G, King GJ, Bonnema G, Tang HB, Wang HP, Belcram H, Zhou HL, Hirakawa H, Abe H, Guo H, Wang H, Jin HZ, Parkin IAP, Batley J, Kim JS, Just J, Li JW, Xu JH, Deng J, Kim JA, Li JP, Yu JY, Meng JL, Wang JP, Min JM, Poulain J, Wang J, Hatakeyama K, Wu K, Wang L, Fang L, Trick M, Links MG, Zhao MX, Jin MN, Ramchiary N, Drou N, Berkman PJ, Cai QL, Huang QF, Li RQ, Tabata S, Cheng SF, Zhang S, Zhang SJ, Huang SM, Sato S, Sun SL, Kwon SJ, Choi SR, Lee TH, Fan W, Zhao X, Tan X, Xu X, Wang Y, Qiu Y, Yin Y, Li YR, Du YC, Liao YC, Lim Y, Narusaka Y, Wang YP, Wang ZY, Li ZY, Wang ZW, Xiong ZY, Zhang ZH (2011b). The genome of the mesopolyploid crop species Brassica rapa.

Nat Genet43, 1035–1039.

Wang Z, Lin H, Huang J, Hu R, Rozelle S, Pray C (2009).

Bt cotton in China: are secondary insect infestations offsetting the benefits in farmer fields? Agricult Sci China 8, 83–90.

Wang ZY, Wu ZL, Xing YY, Zheng FG, Guo XL, Zhang WG, Hong MM (1990). Nucleotide-sequence of rice Waxy gene. Nucleic Acids Res18, 5898–5898.

Wei XJ, Xu JF, Guo HG, Jiang L, Chen SH, Yu CY, Zhou ZL, Hu PS, Zhai HQ, Wan JM (2010). DTH8 suppresses flowering in rice, influencing plant height and yield potential simultaneously. Plant Physiol153, 1747–1758. Weng JF, Gu S, Wan XY, Gao H, Guo T, Su N, Lei CL, Zhang X, Cheng ZJ, Guo XP, Wang JL, Jiang L, Zhai HQ, Wan JM (2008). Isolation and initial characterization of GW5, a major QTL associated with rice grain width and weight. Cell Res18, 1199–1209.

储成才: 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 机遇还是挑战? 21

Wu CY, You CJ, Li CS, Long T, Chen GX, Byrne ME, Zhang QF (2008). RID1, encoding a Cys2/His2-type zinc finger transcription factor, acts as a master switch from vegetative to floral development in rice. Proc Natl Acad Sci USA105, 12915–12920.

Wu HJ, Zhang ZH, Wang JY, Oh DH, Dassanayake M, Liu BH, Huang QF, Sun HX, Xia R, Wu YR, Wang YN, Yang Z, Liu Y, Zhang WK, Zhang HW, Chu JF, Yan CY, Fang S, Zhang JS, Wang YQ, Zhang FX, Wang GD, Lee SY, Cheeseman JM, Yang BC, Li B, Min JM, Yang LF, Wang J, Chu CC, Chen SY, Bohnert HJ, Zhu JK, Wang XJ, Xie Q (2012). Insights into salt tolerance from the genome of Thellungiella salsuginea.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9, 12219–12224.

Wu XR, Tang D, Li M, Wang KJ, Cheng ZK (2013). Loose Plant Architecture1, an INDETERMINATE DOMAIN pro-tein involved in shoot gravitropism, regulates plant archi-tecture in rice. Plant Physiol 161, 317–329.

Xu J, Li HD, Chen LQ, Wang Y, Liu LL, He L, Wu WH (2006). A protein kinase, interacting with two calcineurin B-like proteins, regulates K+ transporter AKT1 in Arabi- dopsis. Cell125, 1347–1360.

Xu Q, Chen LL, Ruan X, Chen DJ, Zhu AD, Chen CL, Bertrand D, Jiao WB, Hao BH, Lyon MP, Chen JJ, Gao S, Xing F, Lan H, Chang JW, Ge XH, Lei Y, Hu Q, Miao Y, Wang L, Xiao SX, Biswas MK, Zeng WF, Guo F, Cao HB, Yang XM, Xu XW, Cheng YJ, Xu J, Liu JH, Luo OJ, Tang ZH, Guo WW, Kuang HH, Zhang HY, Roose ML, Nagarajan N, Deng XX, Ruan YJ (2012). The draft genome of sweet orange (Citrus sinensis). Nat Genet45, 59–66.

Xu X, Pan SK, Cheng SF, Zhang B, Mu DS, Ni PX, Zhang GY, Yang S, Li RQ, Wang J, Orjeda G, Guzman F, Torres M, Lozano R, Ponce O, Martinez D, De la Cruz G, Chakrabarti SK, Patil VU, Skryabin KG, Kuznetsov BB, Ravin NV, Kolganova TV, Beletsky AV, Mardanov AV, Di Genova A, Bolser DM, Martin DM, Li G, Yang Y, Kuang HH, Hu Q, Xiong XY, Bishop GJ, Sagredo B, Mejía N, Zagorski W, Gromadka R, Gawor J, Szczesny P, Huang SW, Zhang ZH, Liang CB, He J, Li Y, He Y, Xu JF, Zhang YJ, Xie BY, Du YC, Qu DY, Bonierbale M, Ghislain M, Herrera Mdel R, Giuliano G, Pietrella M, Perrotta G, Facella P, O'Brien K, Feingold SE, Barreiro LE, Massa GA, Diambra L, Whitty BR, Vaillancourt B, Lin H, Massa AN, Geoffroy M, Lundback S, DellaPenna D, Buell CR, Sharma SK, Marshall DF, Waugh R, Bryan GJ, Destefanis M, Nagy I, Milbourne

D, Thomson SJ, Fiers M, Jacobs JM, Nielsen KL, S?nderk?r M, Iovene M, Torres GA, Jiang JM, Veilleux RE, Bachem CW, de Boer J, Borm T, Kloosterman B, van Eck H, Datema E, Hekkert Bt, Goverse A, van Ham RC, Visser RG (2011). Genome sequence and analysis of the tuber crop potato. Nature 475, 189–195.

Xue J, Zhou ZS, Song FP, Shu CL, Huang DF, Zhang J (2011). Identification of the minimal active fragment of the Cry1Ah toxin. Biotechnol Lett33, 531–537.

Xue WY, Xing YZ, Weng XY, Zhao Y, Tang WJ, Wang L, Zhou HJ, Yu SB, Xu CG, Li XH, Zhang QF (2008).

Natural variation in Ghd7 is an important regulator of heading date and yield potential in rice. Nat Genet40, 761–767.

Yan HQ, Chang SH, Tian ZX, Zhang L, Sun YC, Li Y, Wang J, Wang YP (2011). Novel AroA from Pseudo- monas putida confers tobacco plant with high tolerance to glyphosate. PLoS One6, e19732.

Yang JY, Zhao XB, Cheng K, Du HY, Ouyang YD, Chen JJ, Qiu SQ, Huang JY, Jiang YH, Jiang LW, Ding JH, Wang J, Xu CG, Li XH, Zhang QF (2012). A killer- protector system regulates both hybrid sterility and segregation distortion in rice. Science337, 1336–1340. Yang Z, Wu YR, Li Y, Ling HQ, Chu CC (2009). OsMT1a, a type 1 metallothionein, plays the pivotal role in zinc ho-meostasis and drought tolerance in rice. Plant Mol Biol70, 219–229.

Yi KK, Wu ZC, Zhou J, Du LM, Guo LB, Wu YR, Wu P (2005). OsPTF1, a novel transcription factor involved in tolerance to phosphate starvation in rice. Plant Physiol 138, 2087–2096.

Yu BS, Lin ZW, Li HX, Li XJ, Li JY, Wang YH, Zhang X, Zhu ZF, Zhai WX, Wang XK, Xie DX, Sun CQ (2007).

TAC1, a major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controlling tiller angle in rice. Plant J52, 891–898.

Yu J, Hu SN, Wang J, Wong GKS, Li SG, Liu B, Deng YJ, Dai L, Zhou Y, Zhang XQ, Cao ML, Liu J, Sun JD, Tang JB, Chen YJ, Huang XB, Lin W, Ye C, Tong W, Cong LJ, Geng JN, Han YJ, Li L, Li W, Hu GQ, Huang XG, Li WJ, Li J, Liu ZW, Li L, Liu JP, Qi QH, Liu JS, Li L, Li T, Wang XG, Lu H, Wu TT, Zhu M, Ni PX, Han H, Dong W, Ren XY, Feng XL, Cui P, Li XR, Wang H, Xu X, Zhai WX, Xu Z, Zhang JS, He SJ, Zhang JG, Xu JC, Zhang KL, Zheng XW, Dong JH, Zeng WY, Tao L, Ye J, Tan J, Ren XD, Chen XW, He J, Liu DF, Tian W, Tian CG, Xia HG, Bao QY, Li G, Gao H, Cao T, Wang J, Zhao WM, Li

22 植物学报 48(1) 2013

P, Chen W, Wang XD, Zhang Y, Hu JF, Wang J, Liu S, Yang J, Zhang GY, Xiong YQ, Li ZJ, Mao L, Zhou CS, Zhu Z, Chen RS, Hao BL, Zheng WM, Chen SY, Guo W, Li GJ, Liu SQ, Tao M, Wang J, Zhu LH, Yuan LP, Yang HM (2002). A draft sequence of the rice genome (Oryza sativa L. ssp indica). Science296, 79–92.

Yuan YX, Zhong SH, Li Q, Zhu ZR, Lou YG, Wang LY, Wang JJ, Wang MY, Li QL, Yang DL, He ZH (2007).

Functional analysis of rice NPR1-like genes reveals that OsNPR1/NH1 is the rice orthologue conferring disease resistance with enhanced herbivore susceptibility. Plant Biotechnol J5, 313–324.

Zhang GY, Liu X, Quan ZW, Cheng SF, Xu X, Pan SK, Xie M, Zeng P, Yue Z, Wang WL, Tao Y, Bian C, Han CL, Xia QJ, Peng XH, Cao R, Yang XH, Zhan DL, Hu JC, Zhang YX, Li HN, Li H, Li N, Wang JY, Wang CC, Wang RY, Guo T, Cai YJ, Liu CZ, Xiang HT, Shi QX, Huang P, Chen QC, Li YR, Wang J, Zhao ZH, Wang J (2012a).

Genome sequence of foxtail millet (Setaria italica) pro- vides insights into grass evolution and biofuel potential.

Nat Biotechnol30, 549–554.

Zhang XJ, Wang JF, Huang J, Lan HX, Wang CL, Yin CF, Wu YY, Tang HJ, Qian Q, Li JY, Zhang HS (2012b).

Rare allele of OsPPKL1 associated with grain length causes extra-large grain and a significant yield increase in rice. Proc Natl Acad Sci USA109, 21534–21539. Zhang YY, Yang CW, Li Y, Zheng NY, Chen H, Zhao QZ, Gao T, Guo HS, Xie Q (2007). SDIR1 is a RING finger E3 ligase that positively regulates stress-responsive abscisic acid signaling in Arabidopsis. Plant Cell19, 1912–1929. Zhou H, Liu QJ, Li J, Jiang DG, Zhou LY, Wu P, Lu S, Li F, Zhu LY, Liu ZL, Chen LT, Liu YG, Zhuang CX (2012).

Photoperiod- and thermo-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ity in rice are caused by a point mutation in a novel noncoding RNA that produces a small RNA. Cell Res22, 649–660. Zhou J, Jiao FC, Wu ZC, Li YY, Wang XM, He XW, Zhong WQ, Wu P (2008a). OsPHR2 is involved in phosphate- starvation signaling and excessive phosphate accumu- lation in shoots of plants. Plant Physiol146, 1673–1686. Zhou QY, Tian AG, Zou HF, Xie ZM, Lei G, Huang J, Wang CM, Wang HW, Zhang JS, Chen SY (2008b).

Soybean WRKY-type transcription factor genes, GmWRKY13, GmWRKY21, and GmWRKY54, confer differential tolerance to abiotic stresses in transgenic Arabidopsis plants. Plant Biotechnol J6,486–503.

Zhu YY, Nomura T, Xu YH, Zhang YY, Peng Y, Mao BZ, Hanada A, Zhou HC, Wang RX, Li PJ, Zhu XD, Mander LN, Kamiya Y, Yamaguchi S, He ZH (2006). ELON- GATED UPPERMOST INTERNODE encodes a cyto- 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 that epoxidizes gibbere- llins in a novel deactivation reaction in rice. Plant Cell18, 442–456.

Biotech Crops: Opportunity or Challenge?

Chengcai Chu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Biotechnology is a rapidly developed agricultural technique for improving crops. Despite the continuing debate on the biotech crops, the plantings of biotech crops have continued to increase in both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summary on current status of biotech crops, the debating issues of biosafety, the public concerns and possible solution, hopefully will help the public to rationally understand the biotech crop breeding and its application.

Key words crop, biotech crops, transgenic breeding, commercialization, biosafety

Chu C (2013). Biotech crops: opportunity or challenge? Chin Bull Bot48, 10–22.

———————————————

E-mail: ccchu@https://www.360docs.net/doc/8f804851.html,

(责任编辑: 刘慧君)

基因工程技术的现状和前景发展

基因工程技术的现状和前景发展 摘要 从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基因工程技术,经过30多年来的进步与发展,已成为生物技术的核心内容。许多科学家预言,生物学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学科,基因工程及相关领域的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之一。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范围涉及农业、工业、医药、能源、环保等许多领域。 基因工程应用于植物方面 农业领域是目前转基因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农作物生物技术的目的是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抗病虫害的能力。基因工程在这些领域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由于植物病毒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植物抗病基因工程也也已全面展开。自从发现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外壳蛋白基因导入烟草中,在转基因植株上明显延迟发病时间或减轻病害的症状,通过导入植物病毒外壳蛋白来提高植物抗病毒的能力,已用多种植物病毒进行了试验。?在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增强植物对细菌和真菌病的抗性方面,也已取得很大进展。植物对逆境的抗性一直是植物生物学家关心的问题。由于植物生理学家、遗传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协同作战,耐涝、耐盐碱、耐旱和耐冷的转基因作物新品种(系)也已获得成功。植物的抗寒性对其生长发育尤为重要。科学家发现极地的鱼体内有一些特殊蛋白可以抑制冰晶的增长,从而免受低温的冻害并正常地生活在寒冷的极地中。将这种抗冻蛋白基因从鱼基因组中分离出来,导入植物体可获得转基因植物,目前这种基因已被转入番茄和黄瓜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口味、口感、营养成分、欣赏价值等品质性状。实践证明,利用基因工程可以有效地改善植物的品质,而且越来越多的基因工程植物进入了商品化生产领域,近几年利用基因工程改良作物品质也取得了不少进展,如美国国际植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从大豆中获取蛋白质合成基因,成功地导入到马铃薯中,培育出高蛋白马铃薯品种,其蛋白质含量接近大豆,**提高了营养价值,得到了农场主及消费者的普遍欢迎。在花色、花香、花姿等性状的改良上也作了大量的研究。? 基因工程应用于医药方面 目前,以基因工程药物为主导的基因工程应用产业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基因工程药物主要包括细胞因子、抗体、疫苗、激素和寡核甘酸药物等。它们对预防人类的肿瘤、心血管疾病、遗传病、糖尿病、包括艾滋病在内的各种传染病、类风湿疾病等有重要作用。在很多领域特别是疑难病症上,基因工程工程药物起到了传统化学药物难以达到的作用。我们最为熟悉的干扰素(IFN)就是一类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成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在临床上已用于治疗白血病、乙肝、丙肝、多发性硬化症和类风湿关节炎等多种疾病。?目前,应用基因工程研制的艾滋病疫苗已完成中试,并进入临床验证阶段;专门用于治疗肿瘤的“肿瘤基因导弹”也将在不久完成研制,它可有目的地寻找并杀死肿瘤,将使癌症的治愈成为可能。由中国、美国、德国三国科学家及中外六家研究机构参与研制的专门用于治疗乙肝、慢迁肝、慢活肝、丙肝、肝硬化的体细胞基因生物注射剂,最终解决了从剪切、分离到吞食肝细胞内肝炎病毒,修复、促进肝细胞再生的全过程。经4年临床试验已在全国面向肝炎患者。此项基因学研究成果在国际治肝领域中,是继干扰素等药物之后的一项具有革命性转变的重大医学成果。 基因工程应用于环保方面

转基因安全性评价

转基因安全性评价对转基因植物食品未知物质风险的主要担忧有:①致病性物质的出现,即转基因生物产品食用后是否会致病;②营养成分的 变化及抗营养因子的出现,如蛋白酶抑制剂、脂肪氧化酶 的产生或含量的变化;③新的过敏原的出现,如大豆中的 致敏性蛋白和巴西坚果中的2s清蛋白¨u;④天然有毒物的产生, 如茄碱、葫芦素、Ot一番茄素等u2棚1。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有 可能会产生毒素、抗营养物质、过敏原以及致癌物质或联合致癌物质。转基因奶牛生产的激素(rbGH)在美国投入商业化使用后,使用 者很快发现这类药物导致了奶牛乳房炎发病率加繁殖率低。由于药 物的作用,奶牛新陈代谢加快,导致能耗增加而引起死亡,牛奶的 营养价值也降低了。对获准在西班牙和美国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玉 米和棉花进行针对性研究后认为,转基因作物可能引起脑膜炎和其 它新病种。也有资料证实,转基因食品可能诱发癌症并传递给下一 代以及导致失调,可能需要30年或更长的时间。转基因治疗性药物、

人体组织器官等是否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尚无法检测证实¨转基因的管理 我国对转基因产品的管理主要是针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管理。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农业部负责;卫生部依照《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负责转基因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此外,国务院还建立了由多个有关部门组成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际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研究和协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为了促进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作为其核心技术的重组DNA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必须加强安全性管理。早在1990年,中国政府就制定了《基因工程产品质量控 制标准》,成为我国第一个有关生物安全的标准和办法。1993年,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对基因工程的定义、安全等级及安全性评价的划定、申报及审批程序等作了规定。在这一技术在国际上开始进入商品化的1996年,农业部又相应制定《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具体规定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等级的划分标准,明确各阶段的审批权限,以及相应的安全性控制措施;对农业生物技术的全过程,从实验研究,到中间试验,遗传工程体及其产品的环境释放,到遗传工程体及其产品的商品化生产实施管理,其适用范围涵盖我国自己研发的工作,也

植物转基因技术

植物转基因技术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生物工程的导论论文之植物转基因技术 生物1002班郭雅莉 201041006 摘要:目前,转基因技术已经成熟,转基因作物已进入产业化阶段,而且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呈直线上升趋势。世界上已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许多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的农作物新品种,生物技术产品已应用到医药,保健食品和日化产品等各个方面,生物制药产业已成为最活跃,进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为此,我将对植物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和当代社会发展的概况进行系统阐述,同时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进行系统的讨论。 关键词:国际状况转基因技术应用安全性问题 自1983年美国在世界上首次获得转基因烟草以来,植物转基因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将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生物技术上的巨大飞跃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植物转基因技术巨大的生产潜力将为人类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将辐射性地影响人类社会、经济、技术、生活、思想等方面的发展。 然而由于人们最初对转基因技术的认识不足或不理解,以至对转基因技术存在不同的态度和看法甚至偏见,使植物转基因技术面临着不少冲击。在20世纪末,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就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反对者认为转基因作物具有很大的潜在危险,可能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造成威胁。在欧洲,转基因作物曾被一些媒体称之为“恶魔食 品”[1]。 一、国际植物转基因技术状况简介 转基因技术已在多种植物上获得成功,转基因的棉花、大豆、玉米、水稻、烟草、番茄、油菜等重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已作为商品投入市场。其进入田间实验的种类不断增加,除转基因粮食作物之外,转基因蔬菜、瓜果、牧草、花卉、林木及特用植物数量逐渐增加,基因种类和来源日益丰富,转基因性状日趋多样复杂。 在所涉及的转基因方法中,农杆菌介导法占50种,基因枪轰击法24种,DNA直接转移法2种,电击介导法2种,化学介导法1种[5]。已把一

转基因植物论文

课程名称:转基因植物及其生物安全性主讲教师:曹前进 学号 2010212569 姓名凌泽广成绩: 谈谈学习本课程后的心得及有关转基因 争论的看法 摘要:从2012年2月15日开始本学期“转基因植物及其生物安全性”的第一堂课,到即将结束于6月13日的最后一堂课,在这段时间里,我没有翘过一节课,在曹老师的指引下,我深刻的学习并了解了许多关于转基因的知识,不仅如此,也锻炼了我上课时积极思考的能力以及增添了敢于发言的勇气。对有关于转基因的利弊争论,我也有了自己的看法。我坚信,在未来的世界里,随着人们的需要,很多有限资源都满足不了,而唯有靠着科技的力量解决一系列随之产生的需要。 关键词:转基因植物心得争论 本文我将会从俩个方面进行解读,第一,关于学习本课程后的心得;第二,对于有关转基因争论,我提出了些自己的看法。 (一)学习本课程后的心得 在选修这门课之前,我完全是因为它是上午的第一节课,在有些人眼中,也许不会选择在上午的第一节课,因为好多人在早上是不愿意起床的,他们更愿意选择在床上度过自己美好的早晨,而我却认为,学习应该就从早上开始,因此在周一至周五的第一节课里,我都是有课程安排的。早上也是一天中最清醒的时候,我庆幸自己选修了这门课程,更加庆幸的是有一个好老------曹老师。 尽管从第一节课里面的位置坐得满满,到以后上课的稀稀疏疏,但这丝毫没有削落我对这门课程的喜爱,我只能说,他们不来上课是他们的损失,因为他们没有了解到曹老师的课堂是多么的有意思。她不仅给大家时间在课堂里讲解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还组织我们辩论,那次的题目是化学合成剂(如农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大家查阅资料后,在课堂里纷纷得提出自己的见解,从各个角度进行阐述,大家讨论激烈,但这也没有影响我们课后的朋友关系。 每次上课的时候,我都坐在第二排的位置,好像那已经成为了我的专座,也许是因为大家都不喜欢坐在前面吧,这样也好,上课我就可以听老师讲得更清楚了。几乎每节课,老师都会提前十几分钟到达教室,当我发现还没有多少人来时,老师就已经把多媒体打开了。我觉得老师用实际行动在告诫我们这些年轻人,一天之计在于晨。老师在上每堂课之前,我都可以感受到老师准备了很长时间。她的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值得我去学习! 我清晰的记得,老师在讲各种各类的花时,列举了很多花的图片,然后让我们一一识别,老师的讲解弥补了我有些关于生活中常见的花的知识。老师还顺便提到了华师目前开放的石楠花,还跟我们解释了石楠花为什么有一种臭味。我也清晰的记得,老师在讲解各种转基因食品时,给我们阐述了我国现阶段是用于商业用途的转基因植物,她还让我们自己去商店里寻找一些关于添加了转基因植物的食品。我还清晰的记得,老师给我们讲解各种疾病时,提到了狂犬病(又叫恐水症),然后她也解答了我的一些疑问。因为在小时候我也被狗咬过,但并没有出血,只是有点痕迹,然后老师告诉我那并不会影响你今后的生活。我还清晰的

植物叶绿体基因工程发展探析(一)

植物叶绿体基因工程发展探析(一) 摘要从叶绿体的概念、转化优点、转化主要过程及方法等方面概述了叶绿体基因工程的发展情况,介绍了叶绿体基因工程的应用,包括提高植物光合效率、合成有机物质、生产疫苗、增强植物抗性及在系统发育学中的应用等,并提出叶绿体基因工程存在的问题,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植物叶绿体;基因工程;发展;应用;存在问题;展望叶绿体作为植物中与光合作用直接相连的重要细胞器,其基因组的功能也因此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1882年Straburger观察到藻类叶绿体能分裂并进入子代细胞;1909年Baur和Correns通过在3种枝条颜色不同的紫茉莉间杂交得出,质体是母本遗传的。人们便开始对叶绿体遗传方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1988年Boynton等首次用野生型叶绿体DNA转化了单细胞生物衣藻突变体(atPB基因突变体),使其完全恢复光合作用能力,标志着叶绿体基因工程的诞生2]。叶绿体基因工程作为一种很具有发展前景的植物转基因技术,在植物新陈代谢、抗虫性、抗病性、抗旱性、遗传育种等方面都将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1叶绿体基因工程概述 1.1叶绿体简介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是一种半自主型的细胞器,能够进行自我复制,含有双链环状DNA。叶绿体DNA分子一般长120~160kb。叶绿体DNA有IRA和IRB2个反向重复序列(分别位于A链和B链),两者基因大小完全相同,只是方向相反,它们之间有1个大的单拷贝区(大小约80kb)和1个小的单拷贝区(大小约20kb)。 1.2叶绿体基因组转化优点 叶绿体基因具有分子量小、结构简单、便于遗传的特点,故相对于传统的细胞核遗传更能高效表达目的基因,这是因为叶绿体基因本身拥有巨大的拷贝数3]。叶绿体基因可实现外源基因的定点整合,避免位置效应和基因沉默;遗传表达具有原核性;安全性好,叶绿体属于母系遗传,后代材料稳定;目的基因产物对植物的影响小。利用叶绿体基因转化的这些优点,可以加快育种速度和效率,节约育种时间。 1.3叶绿体转化的主要过程 叶绿体转化过程通常分4步:一是转化载体携带外源目的基因通过基因枪法或其他转化体系导入叶绿体;二是将外源表达框架整合到叶绿体的基因组里;三是筛选具有转化的叶绿体细胞;四是继代繁殖得到稳定的叶绿体转化植物4]。 1.4叶绿体转化的主要方法 依据叶绿体转化的主要过程,生物学家相应地研究若干种叶绿体基因转化的方法,其中常用的叶绿体转化方法:一是微弹轰击法。将钨粉包裹构建完整的质粒载体,用基因枪轰击植物的各种组织、器官,然后对重组叶绿体进行连续筛选,不断提高同质化水平,最后获得所需的转基因植株5]。二是农杆菌T-DNA介导的遗传转化法。将外源目的基因、选择标记基因等构建到农杆菌的Ti质粒上,然后通过与植物组织或器官共培养,最后把所需外源基因转化到叶绿体并获得表达。三是PEG处理法。只需将构建好的质粒(含外源基因、标记基因、同源片断、启动子、终止子等)在一定的PEG浓度下与植物原生质体共培养。 2叶绿体基因工程的应用 2.1提高植物光合效率 植物的光合效率非常有限,太阳能的很小一部分可以转化为植物所需要的能量,从而转变为人类需要的产品。植物光合效率取决于Rubisco酶的丰富度。Rubisco酶一方面可以制造可溶性蛋白,另一方面也可以限制CO2合成。人们可以通过2种直接的方法提高光合速率:一是加速酶催化的循环过程;二是提高酶的特性,减少光呼吸浪费的能量6]。很多科学家正试图通过提高Rubisco酶来提高植物的光合效率,而其中拟南芥和水稻的定点整合试验取得了重大突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

1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的意义 转基因植物育种,是利用遗传工程的手段,有目的地将外源基因或DNA构建导 入植物基因组,通过外源基因的直接表达,或通过对内源基因表达的调控,甚至通过直接调控植物相关生物如病毒的表达使植物获得新的性状的一种品种改良技术,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需要[1]。 与此同时,转基因技术使物种的进化速度远远超过生物自然变异与选择的速度,对于这种急剧的生物物种变化,自然界能否容纳和承受?自然界的其他组成部分是否会因此受到伤害或破坏?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被人们食用时,是否会向人体肠道微生物发生基因转移?是否会出现由于某种新物质的形成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或潜在影响?要消除这些疑虑就要进行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要经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和严密科学的实验程序,积累足够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判断转基因植物的大田释放和大规模商业化生产是否安全,对实验证明安全的转基因植物正式用于农业生产,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加以限制,避免危及人类生存及破坏生态环境[2]。因此,制定科学完善的安全性评价的原则与方法,对确保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及转基因技术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转基因农产品安全评价的内容 2.1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安全性 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安全性评价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转基因植物释放到田间后是否会将基因转移到野生植物中;是否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打破原有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2]。 转基因植物演变为农田杂草的可能性:转基因植物可通过传粉进行基因转移,可能将一些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或对环境胁迫具有耐性的基因转移给近缘种或杂草,如果杂草获得了这些抗性,就会变成超级杂草,使农田杂草难以控制。 基因漂移到近缘野生种的可能性:在自然生态条件下,有些栽培植物会和周围生长的近缘野生种发生天然杂交,从而将栽培植物中的基因转入野生种中。在进行转

转基因研究的现状及发展

转基因研究的现状及发展 转基因作物是当今世界各国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研究的热点,中国的转基因生物技术发展一、我国转基因作物的发展现状迅速,由于科学界对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及生态环世界上最早的转基因作物诞生于年,是一境利与弊的争论,措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施对到种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烟草。世纪年代,其进行安全管理。本文论述了转基因作物在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已逐渐成为各国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研国内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及生态环境的利与弊以及关于我国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究的热点。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1.在畜牧兽医中的应用 应用于动物抗病育种转基因技术可以用于动物抗病育种,通过克隆特定基因组中的某些编码片段,对之加以一定形式的修饰以后转入畜禽基因组,如果转基因在宿主基因组能得以表达,那么畜禽对该种病毒的感染应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或者应能够减轻该种病毒侵染时对机体带来的危害。(其用于遗传育种,不仅可以加速改良的进程,使选择的效率提高,改良的机会增多,并且不会受到有性繁殖的限制。)例如Clements等将绵羊髓鞘脱落病毒的表壳蛋白基因转入绵羊,获得的转基因动物抗病力明显提高;丘才良把一种寒带比目鱼抗冻基因成功地转移到大西洋鲑中,为提高某些鱼类的抗寒能力做了积极的尝试。 2.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用于生产药用蛋白用转基因动物的乳腺生产重组蛋白(乳腺生物反应器)可能是转基因动物的最大应用,这也是世界范围内转基因研究的热点之一。Swamdom (1992)用β-球蛋白的4个核酸酶I的高敏位点与人的两个基因相连,融合基因产生的转基因猪与鼠的原型相似。目前,把转基因动物当作生物反应器来生产药用蛋白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不仅各国政府投资,一些私人集团也不惜投入大量资金加以研究和开发。 3.转基因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1)转基因表达水平低,许多转基因的表达强烈地位受着其宿主染色体上整合位点的影响,往往出现异位表达和个体发育不适宜阶段表达,影响转基因表达能力或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从而使大部分转基因表达水平极低,极少部分基因表达水平过高。 (2)难以控制转基因在宿主基因组中的行为,转基因随机整合于动物的基因组中,可能会引起宿生细胞染色体的插入突变,还会造成插入位点的基因片段丢失,插入位点周围序列的倍增及基因的转移,也可能激活正常状态下处于关闭状态的基因。 (3)不了解哪些基因控制多数生理过程,不了解基因表达的发育控制和组织特异性控制的机制。 (4)制作转基因动物的效率低,这是目前几乎所有从事转基因动物研究的实验室都面临的问题,也是制约着这项技术广泛应用的关键。 (5)对传统伦理是一种挑战,对人类的生存有一定的负面作用等。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这些缺点的存在就否定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价值。因为它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配合其他相关的生物技术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这一技术日趋成熟,许多问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

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

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 课题申请指南 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加速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实现转基因植物研究及其产业化进程、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科技部决定启动“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国家转基因棉花中试与产业化基地”、“转基因林草新品种培育与示范”等项目的申报工作,特制定本指南。 第一章申请须知 一、申请要求 (一)申请范围与组织申报原则 1、“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项目由2000年初步进行论证的上海、广州、北京和武汉4家单位分别申请,其所在省、直辖市科技厅(科委),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司为该项目申报组织单位。各组织单位只准上报一份,组织单位应提出申报意见,并由省、部级政府部门推荐。 2、“国家转基因棉花中试与产业化基地”项目由主产棉区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建设兵团科技厅(科委)为申报组织单位,并根据指南要求,组织区域内专业研究单位进行申报。各组织单位只准上报一份,组织单位提出申报意见,并由省级人民政府推荐。 3、“转基因林草新品种培育与示范”项目由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科委),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司为申报组织单位,根据指南要求组织本地区(部门)有关单位进行申报。 (二)具体要求 1、申报工作自本公告公布之日起开始,欲申报单位必须根据《申请指南》要求参与申报活动。 2、申请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建设兵团、国务院有关部委)和申请单位应按国拨经费的1:1提供配套资金。申请单

位可以通过企业投资、银行贷款等方式(必须出据证明)自筹部分经费。国拨经费的使用按《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暂行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3、寄送申请文件的截止日期为2002年9月25日,逾期到达的申请文件恕不接受。 (三)项目实施期限 本项目实施年限为2年。 (四)申请人资格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在上述申请范围之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均可根据《申请指南》的要求申请。 二、申请文件的编制 1、申请文件编写 以中文编写,语言要求精练,所提供的数据真实、可靠。 2、申请文件的格式要求 所提供的申请文件一律用A4纸装订。 3、申请文件构成 ——申请函 ——申请人资格审查文件 ——申请书 ——附件 三、申请文件的递交 1、申请书及有关资料应有法定代表人(或委托授权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全部申请文件须包装完好,并注明申请项目、申请单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及联系人。 2、申请文件一式10份,正本1份,副本9份,在每份申请书上要注明正本和副本,正、副本分别封装,并在封面上注明。一旦正本和副本不符,则以正本为准。 3、递交申请文件的截止日期为2002年9月25日。 4、“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项目申请文件寄送地点为:中国生物工程开发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皂君庙乙七号(北京8118信箱)

关于植物转基因技术的一些读书报告

关于植物转基因技术的一些读书报告 在生物工程导论课上,我了解到了一些关于植物转基因技术的知识,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加上自己的专业在以后会有这方面的学习和发展,所以查阅了一些相应的资料,有了一些感想。 世界上首次使用植物转基因技术是1983年美国获得了转基因烟草,自 此以后,植物转基因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转基因技术已经成熟,转基因作物也已进入产业化阶段,而且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呈直线上升趋势。植物转基因技术主要应用于农业,生物和医学等领域。进行植物品种的改良,新品种的培育以及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生物药物和疫苗等。世界上已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许多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的农作物新品种,生物技术产品已应用到医药,保健食品和日化产品等各个方面,生物制药产业已成为最活跃,进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因此,人们将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生物技术上的巨大飞跃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这次技术革命将使全球农业生产发生深刻的变革,使人们看到消除饥饿与贫穷的希望。植物转基因技术巨大的生产潜力将为人类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将辐射性地影响人类社会、经济、技术、生活、思想等方面的发展。 但是,像其它新生事物的发展过程一样,由于人们最初对转基因技术的认识不足或不理解,以至对转基因技术存在不同的态度和看法甚至偏见,使植物转基因技术面临着不少冲击。在20世纪末,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 就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反对者认为转基因作物具有很大的潜在危险,可能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造成威胁。在欧洲,转基因作物曾被一些媒体称之为“恶魔食品”。甚至当前,一些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为了某些利益也对公众进行炒作和误导,夸大转基因作物的风险,使人们对转基因技术及其转基因食品由最初的争论演变为恐慌甚至存在一定的抵触 情绪。如某电视广告中所提到的:某某食用油,不含转基因成分,为健康加油;某网站新闻报道:湖北某超市惊现转基因大米等等,使人们对当前社会上对转基因技术存在的一些偏见。 在此我希望可以尽量避免偏见,对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和当代社会发展的概况进行一些比较系统的阐述,对植物转基因技术与当代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一点探讨。 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基因是生命体具有的特定遗传信息和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存在于DNA (脱氧核糖核酸)上,是控制生物性状遗传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转基因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以改造该物种的遗传特性。植物转基因技术又称植物基因工程,是把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中分离到的目的基因转移到植物的基因组中,即对植物进行遗传转化,使其在性状、营养和消费品质等方面满足人类需要的技术。应用转基因技术构建的植物为转基因植物,又叫基因修饰植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转基因植物食品。 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内容包括:目的基因的分离和鉴定、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植物细胞的遗传转化、转化细胞的筛选、转基因植物细胞的鉴定以及外

课程论文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进展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课程论文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进展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课程名称:生物工程原理 指导教师:教授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1年5月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进展 摘要:人们将所需要的外源基因(如高产、抗病虫害优质基因) 定向导入作物细胞中, 使其在新的作物中稳定遗传和表现,产生转基因作物新品种, 是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的一项新技术。本文先描述了转基因作物的发展进程,对其基因问题的研究作了讨论,并列出转基因作物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作分析,最后对此项技术作出展望。 关键词:转基因作物;DNA技术;基因导入;安全性 前言 转基因植物(transgenic plant),是指基因工程中运用DNA 技术将外源基因整合于受体植物基因组、改变其遗传组成后产生的植物及其后代。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主要在于改进植物的品质,改变生长周期等提高其经济价值或实用价值。[ 1 ]其主要范围是在作物方面,如可食用的大豆、玉米等,或者可投入生产的棉花等作物。 从表面上看来,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似乎没有任何区别,它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从1983年以来,生物学家已经知道怎样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具有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 2 ]这个基因可以来自于任何一种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这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人们可以给某种作物注入一种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特性,这是人类9000年作物栽培史上的一场空前革命。[ 3 ] 1 转基因作物的发展进程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3年,全球第一例转基因烟草在美国问世。1986年,首批转基因抗虫和抗除草剂棉花进入田间试验。1996年,美国最早开始商业化生产和销售转基因作物(包括大豆、玉米、油菜、

植物基因转化及转基因植物的分析与鉴定

植物基因转化及转基因植物的分析与鉴定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植物基因转化及转基因植物的分析与鉴定 〖实验目的〗 1.了解创建烟草突变体库的方法; 2.理解每种方法的基本原理; 3.掌握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方法以及转基因产物筛选和鉴定的基本过程。〖实验原理〗 随着越来越多植物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在此基础上开展功能基因组的研究是目前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植物插入突变体库的建立是功能基因组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也能进行正向遗传学及反向遗传学的研究。在创制突变体的策略上,传统方法是使用物理或化学诱变方法获得,其优点是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饱和突变体。与传统的物理和化学诱变方法相比,生物诱变(T-DNA和转座子插人诱变)通常可标记突变基因,从而较为容易地分离鉴定靶基因。最近数年,通过农杆菌介导的T-DNA插入突变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 烟草是植物基因组研究的一种模式植物,其突变体库的创建是烟草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大规模的突变体库平台快速全方位的了解基因组中各个基因的功能。突变体的创制是遗传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分离基因和基因功能鉴定的最要途径。通过诱导培养,使烟草产生愈伤组织,利用土壤农杆菌感染愈伤组织,实现T-DNA标签在烟草愈伤组织基因组中大量随机插人,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经过抗性筛选,诱导分化,从抗性愈伤组织获得烟草突变体再生植株,获得各突变体的纯合材料,从而建立烟草突变体的数

据库,然后分析突变性状与T-DNA的共分离关系,存在共分离的材料用适当的Tail-PCR克隆技术获得T-DNA的侧翼基因组序列,用其作探针筛选基因文库,获取目标基因或克隆,再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图实验4-1)。 T-DNA 载体构建 转化植物(T1,T-DNA杂合子)收获T2种子 筛选T2,获突变子,应为3:1分离 确定T-DNA与突变型共分离的个体 产生纯合后代 克隆T-DNA两侧的植物DNA(Tail PCR) 利用侧翼DNA序列作探针从该植物的cDNA文库中钓取基因 基因功能的验证(遗传互补测验,分离的野生基因转化突变体,回复功能)图实验4-1 T-DNA标签克隆基因的基本流程 TAIL-PCR分离法是利用多个嵌套的T-DNA插入序列特异性引物(根据T-DNA中靠近右边界处的核苷酸序列设计的引物,Tm值57-62℃和一个短的随机简并引物(AD,Tm值44-46℃)组合,以突变体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多次PCR反应,采取高温特异性扩增与低温随机扩增相间进行的方法,最后获得T-DNA插入侧翼区特异性扩增片段(实验图4-2),可作为探针,筛选分离基因。 TAIL-PCR分离法可以降低非侧翼区特异产物的背景,同时它可以产生2个以上嵌套的目的片段,与其它方法相比TAIL-PCR方法具有简便、特异、高效、快速和灵敏等特点,已经在拟南芥和水稻等植物中获得了成功及广泛的应用。

我国作物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f804851.html, 我国作物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作者:康国章李鸽子许海霞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22期 摘要转基因技术是作物分子生物学的核心,在降低资源投入、保护环境安全、保障粮食 供给等方面显示了巨大的潜力,已成为现今应用最为迅速的作物生物技术。本文着重阐述了转基因的概念及其与以往相关技术的异同、现今应用程度、不同时期的转基因方法、我国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历程、我国转基因的管理政策及加强科普宣传的重要性等方面,以期为人们更好地了解转基因技术、更加科学地对待转基因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作物;转基因;概念;发展历程;管理政策;科普宣传 中图分类号 S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2-0027-03 Abstract Transgenic technology is the core of crop molecular biology,and plays important and potential roles in reducing the input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protecting environmental safety,ensuring food supply,etc. This paper introduced its concept and differences from other crop breeding technologies,present utilization,its methods,its development history during China,its strict management policies,the importance of its popular science propaganda,etc,in order to help public peoples deeply understand transgenic technology,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its uti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future. Key words crop;transgenic;concept;development history;management policies;popular science propaganda 转基因作物已在全球一些国家大面积种植,在降低资源投入、保护环境安全、保障粮食供给等方面显示了巨大的潜力[1-2]。但是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它带来了全球对生物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一系列转基因的突发事件,造成公众对转基因产生误解,这可能与科研工作者注重转基因研发工作,而忽视转基因技术的信息传播与普及推广有关。因此,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科学普及。研究生是科研人才的 最主要后备军,主要培养目标之一是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随着研究水平内容的持续深入与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分子生物学在作物学各个领域已得到了广泛应用[3-4]。河南农业大学拥有河南省高校唯一一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作物学,2010年以来,作 物分子生物学已成为该校作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专业学位课程。转基因是作物分子生物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是研究基因功能、创制优异作物种质资源等的重要手段[5-6]。近年来,笔者一直担任河南农业大学作物学学科研究生的作物分子生物学课程,围绕其中重要的转基因内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讲授,取得了较好的授课效果。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在研究生授课中教学内容,介绍了我国转基因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以提高人们对转基因的认识与了解。

常见植物转基因技术

五种常用的植物转基因技术 植物转基因技术是通过各种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将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中分离的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使之正确表达和稳定遗传并且赋予受体植物预期性状的一种生物技术方法。1983年,首例抗病毒转基因烟草的成功培育标志着人类开始尝试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农作物。目前,植物转基因技术已在作物改良和育种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植物转基因技术,一些来自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的有益基因如抗病/虫基因、抗非生物胁迫性状基因及特殊蛋白基因已被转化到农作物中以改良现有的农作物和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以DNA重组技术为基础的植物转基因技术极大地扩展了基因信息的来源,打破了远缘物种间自身保持遗传稳定性的屏障。植物转基因技术已应用到玉米、水稻、小麦、大豆和棉花等许多农作物。同时,该技术也正在被尝试用于茄子和草莓等其它的作物中‘1’纠。目前,根据转基因植物的受体类型,植物转基因方法可以分为3大类:以外植体为受体的基因转化方法,如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和超声波介导法;以原生质体为受体的基因转化方法,如聚乙二醇法、电击法、脂质体法及磷酸钙-DNA共沉淀法;以种质系统为受体的基因转化方法,如子房注射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由于以原生质体为受体的基因转化方法有原生质体培养难度大,培养过程繁杂,培养工作量大且培养技术不易掌握;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差、再生频率低并且再生周期长;相关的转化方法的转化率低、效果不理想等缺点,所以该类基因转化方法未被作为植物转基因的常规方法广泛使用。本文将对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超声波介导法、子房注射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的原理、基本步骤和优缺点作以简要介绍。 1 以外植体为受体的基因转化方法 1.1农杆菌介导法 农杆菌介导法是最早应用、最实用有效并且具有最多成功实例的一种植物转基因方法。农杆菌是一类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革兰氏阴性细菌。目前,用于植物转基因介导的农杆菌是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某些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分别含有大小为200 -800bp的结构和功能相似的Ti质粒和Ri质粒。Ti质粒和Ri质粒含有3个功能区:参与农杆菌侵染植物过程的vir区、参与农杆菌基因整合到宿主植物基因组过程的T-DNA区、在农杆菌中启动质粒复制的ori区。在vir区上的vir操纵子群作用下,Ti质粒和Ri质粒能将自身的T-DNA转入宿主植物细胞内,而后将T-DNA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T—DNA是质粒上一段10—30kb 的序列,它的两端各有一段高度保守的25bp的同向重叠序列。由于T-DNA转化无序列特异性,因此可用任何基因片段代替原来的T-DNA基因片段进行。 农杆菌介导法的原理是:在农杆菌基因ehvA,chvB,pscA,and att家族所编码的蛋白和植物伤口产生的酚类物质和糖类物质的共同作用下,农杆菌识别并附着在宿主细胞壁上。virD4和virB基因编码蛋白组成的type IV分泌系统将单链VirD2-T-DNA复合体运送到宿主细胞内。此外,VirE3、VirE2和VirF蛋白也通过该系统进入宿主细胞质中。在宿主细胞质中,VirE2蛋白与VirD2-T-DNA复合体结合。在V irD2核定位信号、某些农杆菌蛋白和宿主细胞蛋白的共同作用下,VirD2-T-DNA复合体进入细胞核。在VirD2、VirE2、某些宿主细胞核蛋白如AtKu80和DNA连接酶的作用下,T-DNA被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但具体过程不详。 农杆菌介导法的基本步骤是:(1)诱导目标植物外植体;(2)构建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3)质

转基因植物的类型及安全性问题

转基因植物 班级:10级生物技术及应用 学号:103207031045 姓名:贾丽丽

转基因植物的类型及安全性问题 摘要:植物转基因技术是指把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中分离得到的基因,通过各种方法转移到植物的基因组中,使之稳定遗传并赋予植物新的农艺性状,如抗虫、抗病、抗逆、高产、优质等。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植物转基因技术方兴未艾。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主要在于改进植物的品质,改变生长周期或花期等提高其经济价值或观赏价值;作为某些蛋白质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反应器,进行大规模生产;研究基因在植物个体发育中,以及正常生理代谢过程中的功能。 关键词:转基因植物;类型;潜在危害;安全性评价 植物转基因技术就是将优良性状的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或组织,并在其中进行表达,从而使植物获得新的性状。 转基因植物有以下几种类型: 1.抗病转基因植物:如抗病毒转基因烟草 2.抗虫转基因植物:如抗虫棉 3.抗逆转基因植物:如抗旱、抗盐碱 4.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如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大豆、棉花、油菜 5.改良品质转基因植物:如转V A水稻 6转基因药品植物:如生产霍乱疫苗的胡萝卜 (一)抗病转基因植物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已成功地人工合成和改造了来自天蚕蛾的抗菌肽基因,并导入我国马铃薯主栽品米粒,获得抗病性提高I∽Ⅲ级的抗青枯病的转基因株系,现已经农业部批准在四川省进行环境释放。目前抗菌肽基因已经供给国内10多家研究单位,进行抗水稻白叶枯病、马铃薯软腐病、花生和番茄的青枯病、大白菜软腐病、柑桔细菌性溃疡病、桑树和桉树青枯病、樱桃根肿病等抗细菌病基因工程研究。 白叶枯病也是危害水稻生产的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与国外合作研制成功的转Xa21基因抗白叶枯病水稻明恢63株系已分别在安徽省和海南省进行环境释放;华中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遗传所研制的转Xa21基因抗白叶枯病水稻也分别进入中试阶段。 真菌病也是严重影响农作物生产的一类病害。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等单位合作,成功地克隆和修饰了植物来源的几丁质酶基因和葡萄糖氧化酶基因,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分别将这两个基因导入棉花,获得了抗黄萎病和枯萎病和枯萎的转基因棉花,这些株系在病圃中表现良好,现已进入中试阶段。 在抗病毒的基因工程方面,国内也取得了很好进展。北京大学克隆了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基因技术实验指导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基因技术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低温离心机、恒温振荡培养箱、超净工作台等仪器的使用。 2 学习真核生物的转基因技术及农杆菌介导的转化原理;掌握农杆菌介导转化植物的实验方法,了解转基因技术的操作流程。 二、实验原理 农杆菌是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它能在自然条件下趋化性地感染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受伤部位,并诱导产生冠瘿瘤。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可将T-DNA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因此,农杆菌是一种天然的植物遗传转化体系。人们将目的基因插入到经过改造的T-DNA区,借助农杆菌的感染实现外源基因向植物细胞的转移与整合,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出转基因植株。 实验一培养基配制 一、仪器和试剂 1、仪器: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 2、药品:Beef extract (牛肉浸膏) 5g/L ,Yeast extract (酵母提取物) 1g/L ,Peptone (蛋白胨) 5g/L ,Sucrose (蔗糖) 5g/L , 100ml ,Agar (琼脂) 100ml, MS粉,有机溶液,肌醇,Fe盐,NAA(萘乙酸),6-BA(6-苄氨基腺嘌呤),卡那霉素(kan),利福平(rif),链霉素(str)。 二、实验方法 第一组配制YEB固体培养基 1、配制250mlYEB固体培养基:先称取 Beef extract (牛肉浸膏); Peptone (蛋白胨); Yeast extract (酵母提取物); Sucrose (蔗糖);1g ;琼脂粉;将上述药品置于250ml三角瓶中,用量筒称取200ml蒸馏水将其溶解混匀,然后再定容至250ml,用NaOH调pH=。 2、灭菌:将盛有250ml培养基的三角瓶封口,在三角瓶表面写清培养基名称,用高压灭菌锅进行灭菌。

转基因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1.1转基因技术的定义 转基因技术是指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或DNA导入到生物体的细胞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稳定地整合、表达并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技术的同义词。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2]。 1.2.植物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植物转基因技术是通过各种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将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中分离的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使之正确表达和稳定遗传并且赋予受体植物预期性状的一种生物技术方法[3]。 遗传转化的方法[4]按其是否需要通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可分成两大类,第一类需要通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常用的方法有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基因枪法;另一类不需要通过组织培养,目前比较成熟的主要有花粉管通道法。 转基因技术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突破,转基因食品更是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转基因食品具有以下特性[25]:(1)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生产产值。通过转移或修饰等生物技术手段改良基因达到增产效果,促进生产的效率,节省成本,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带动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经过基因改良的大豆和普通大豆相比较,转基因大豆产量显著高于普通大豆;(2)增强食品特殊性能,强化食品功能;(3)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防治病虫害。通过种植转基因作物不仅仅大幅度提高了农作物产量,而且大大减少了除草剂和农药的使用量,这既减轻了使用大量化学物质对农业工人与害虫天敌的毒害,又维护了农田生态环境平衡,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表现出显著的优越性和不可逆转的趋势;(4)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合理补充所需营养;(5)具有保健功能,提升食品在价值,起到了预防疾病的作用。

五种常用的植物转基因技术

五种常用的植物转基因技术 杂粮作物2010 . 30(3):186~189RainFedCrops''…… 文章编号:1003—4803(2010)03—0186—04 五种常用的植物转基因技术 汪由,吴禹,王岩,李兆渡,王光霞 (1.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创新中心,辽宁沈阳110161;2.沈阳市东陵区白塔街道办事处,辽宁沈阳110167) 摘要:从原理,基本步骤和优缺点等几个方面对农杆茵介导法,基因枪法,超声波介导法,子房注射法和花粉管 通道法等5种常用的植物转基因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超声波介导法;子房注射法;花粉管通道法;原理;基本步骤;优缺点 中图分类号:$336文献标识码:B 植物转基因技术是通过各种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 方法将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中分离的目的基因整合到植 物基因组中,使之正确表达和稳定遗传并且赋予受体植物 预期性状的一种生物技术方法.1983年,首例抗病毒转 基因烟草的成功培育标志着人类开始尝试利用转基因技 术改良农作物.目前,植物转基因技术已在作物改良和育 种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植物转基因技术,一些来自 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的有益基因如抗病/虫基因,抗非生 物胁迫性状基因及特殊蛋白基因已被转化到农作物中以 改良现有的农作物和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以DNA重组 技术为基础的植物转基因技术极大地扩展了基因信息的 来源,打破了远缘物种间自身保持遗传稳定性的屏障.植

物转基因技术已应用到玉米,水稻,小麦,大豆和棉花等许多农作物.同时,该技术也正在被尝试用于茄子和草莓等其它的作物中"J.目前,根据转基因植物的受体类型, 植物转基因方法可以分为3大类:以外植体为受体的基因转化方法,如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和超声波介导法;以原生质体为受体的基因转化方法,如聚乙二醇法,电击法, 脂质体法及磷酸钙?DNA共沉淀法;以种质系统为受体的基因转化方法,如子房注射法和花粉管通道法j.由于以 原生质体为受体的基因转化方法有原生质体培养难度大, 培养过程繁杂,培养工作量大且培养技术不易掌握;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差,再生频率低并且再生周期长;相关的转化方法的转化率低,效果不理想等缺点,所以该类基因转化方法未被作为植物转基因的常规方法广泛使用.本文将对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超声波介导 法,子房注射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的原理,基本步骤和优缺点作以简要介绍. 1以外植体为受体的基因转化方法 1.1农杆菌介导法 农杆菌介导法是最早应用,最实用有效并且具有最多 成功实例的一种植物转基因方法J.农杆菌是一类普遍 存在于土壤中的革兰氏阴性细菌.目前,用于植物转基 因介导的农杆菌是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某些根癌 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分别含有大小为200—800bp的结构和功能相似的质粒和Ri质粒J.Ti质粒和Ri质粒含 有3个功能区:参与农杆菌侵染植物过程的vir区,参与农杆菌基因整合到宿主植物基因组过程的T-DNA区,在农杆菌中启动质粒复制的orj区.在vir区上的vir操纵子群作用下,rrj质粒和Ri质粒能将自身的T-DNA转入宿主植物细胞内,而后将T—DNA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J.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