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基地资料及设计要求

竞赛基地资料及设计要求
竞赛基地资料及设计要求

2011成都双年展·“物我之境:国际建筑展”

“田园/城市/建筑——‘兴城杯’高校学生设计竞赛”

附件3:竞赛基地资料及设计要求

1 地块概况:

1)基地设计背景:

2009年底,成都市提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全力推进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规划建设工作。2010年7月,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基本完成,其重要组成部分十陵片区打造工作将率先启动。

2)基地概况:

本竞赛拟建基地为十陵片区,位于东部新城东北角(下图右),因片区内分布着明代的数座王陵墓群而得名“十陵”。作为成都市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片区将率先启动打造工作。其基本情况如下(下图左):

——规划范围:成洛路以南、成渝高速路以北,十洪大道以东、四环路以西片区。

——总用地面积:总面积约10 k ㎡。其中规划建设用地总量约2 k ㎡,生态绿地约8 k ㎡。

3)十陵片区分区规划意向:

按照适度分区的原则合理确定生态功能区、开发建设区等。生态功能区可细分为湿地功能区、

林地功能区等;建设开发区可细分为历史文化旅游街区等;各功能区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结合功能分区、交通系统等确定起步区范围,起步区建筑用地为2 k㎡。

2 地块设计要求:

1 相关说明:

以下设计建议由竞赛组织方提出,希望有助于参赛者更好地了解片区的打造目标和发展定位,由此结合片区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做出具有鲜明主题和特色的设计方案。当然,组织方期待参赛者提交出多样化的精彩设计方案,因而参赛者并非必须遵循以下设计建议。

2 片区打造目标与发展定位:

计划将十陵片区打造为独具特色、自然、壮观、时尚、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新区。

十陵片区的打造目标:

——体现自然之美的生态本底;

——体现恢宏壮观的整体形象;

——体现时尚健康的现代文明;

——体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体现城市新区的特色与活力;

——体现片区的可持续发展。

十陵片区的发展定位:

——中心城东部重要生态廊道、城市建设生态本底和城市东部新区最大的生态绿地;

——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

3 片区与城市功能的整合:

(1)十陵片区的产业业态、空间形态、交通组织等应与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相衔接。充分考虑规划实施的过程性、投资主体的多样性,注重整体规划完整性与项目建设多元化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以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的分期实施,实现片区的可持续发展。

(2)十陵片区应保持8 k㎡生态绿地的相对完整,结合成都市城市建设发展进程分析绿地系统演替,在城市绿地空间整体格局基础上结合片区自然资源、场地禀赋等进行设计。片区内的绿道慢行系统建设应与东部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绿道有机结合。

(3)应注重片区内外部交通的组织衔接关系。内部应形成完整的交通体系,外部应与城市轨

道交通线路、站点衔接,保障交通的安全、高效。

(4)应符合四环路绿带控制要求。片区东侧四环路500m范围内现为基本农田,规划建设按两类标准进行控制并与龙泉驿区“198”地区规划相衔接。(a)禁建区:指道路两侧200m区域,禁止建设除道路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以外的其它任何项目;其中道路红线两侧50m区域为防护林带,可不连续。(b)限建区:指道路红线两侧200m至500m区域,禁止建设工业项目及房地产项目,可按“198”地区实施规划建设适量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项目,建筑高度不超过15m。

4 设计要求:

(1)注重自然生态:

——应注重十陵片区内台地、水系和良好生态植被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充分体现区域自然之美的生态本底;

——合理利用东风渠、青龙湖等水体。片区内水面面积不得减小,可根据地形、景观塑造需要扩大水面,还可考虑利用湿地整合区域内水体资源,形成特色与亮点。应明确东风渠、青龙湖等水体周边建筑、景观等相关控制要求(东风渠两侧绿带控制不小于50米)。

(2)考虑历史文化:

——在片区发展定位、规划布局、景观设计等方面应注重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应运用多种设计手法处理好现代建筑、景观风貌与现有文物保护单位的关系;

——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如石头街、水街等)并与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0.8 k㎡核心岛、生态绿地核心景区有机联系;

——片区内慢行系统的设计应串联重要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存等要素。

(3)体现现代特色:

——作为城市新区,十陵片区的规划布局、建筑风貌、景观设计应体现时代精神,展示现代文明;

——在营造生态景观的同时,展现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基础的城市新区特色与活力;

——充分考虑片区内各类配套设施建设,明确片区为成都市提供城市级配套设施,为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提供片区级、居住区级配套设施以及公园内部配套设施。

5 设计依据

(1)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国家、行业规范和标准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成都市城乡规划条例》

(2)相关参考资料

——《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成都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建设导则》

——《成都市东部文化创意战略功能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

3 竞赛详细设计要求:

1 设计内容:

参赛者可根据组织方提供的基地条件,任意选择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景观等层面考虑命题,探讨“田园/城市/建筑”的核心价值及其在当代成都城市环境中的实践可能。

(1)片区整体空间:

十陵片区有约8 k㎡生态绿地,设计方案上应保持其相对完整,充分把握10 k㎡设计范围的空间尺度,景观营造不宜破碎化和过度人工化,空间形态宜体现恢宏壮观的整体形象。

(2)主要建设任务:

区域内规划2 k㎡的建筑用地,其中2/3的用地为开发用地,可用于居住区及其配套设施的开发,其余1/3的用地用于公共建筑与商业建筑等其他功能。

功能配置如下:

——居住区公共配套设施,如社区综合服务楼(包括社区服务中心、综合健身楼、文化活动中心三种类型),幼儿园、养老院、农贸市场等;

——公园绿地的公共服务建筑或景观小品(包括公共厕所等);

——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园(在个别小地块中设计);

——片区内的地标性建筑或景观。

――相关遗址博物馆

参赛者可任意选择以上一项或多项建设任务展开设计,并自行决定其尺度和特征。在基地范围内,应有一项地标性建筑或景观,在形象上及功能上体现十陵片区的自身特色。

(3)道路网:

——片区内完整的交通体系,步行交通(包括自行车)与机动车交通、公共交通与静态交通的安排与组织;

——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合理完善的步行交通(包括自行车)系统;

——具有生态、景观、文化、游憩、交通等多种功能的绿道慢行系统。

2 建筑设计

首先希望参赛者根据所提供的基地资料,对“田园城市”这一主题进行解读,并结合成都以及东部新城进行一定的分析来支持各自的解读。

依据前期的分析与概念的解读,参赛者可以在十陵片区中提出概念性的规划方案或城市设计方案,体现对“田园城市”的具体思考与理解。

参赛者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确定建筑的定位与规模控制,选择合适的用地范围进行建筑单体的深入设计,探讨“田园城市”对建筑的形态与空间的影响以及建筑单体在这一大概念下的发展方向。

建筑规模与功能在满足基本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自行分析确定,并依托于参赛者的概念规划。设计中可以对原有地形进行合理的利用与改造,同时要处理好新建筑与保存的王陵遗址之间的关系。

组织方期待参赛者提交出多样化的精彩设计方案,提交具有鲜明主题和特色的成果,因此,参赛者可从城市设计层面上,进行多处公共建筑及空间的关联性设计。最终的成果包括概念性的规划以及具体的单体设计方案。要求表达完整清晰,表达方式与图纸比例自定。十陵片区的详细图纸将会在资料附件中给出。

3景观规划设计

首先希望参赛者根据所提供的基地资料,对“田园城市”这一主题进行解读,并结合成都以及东村进行一定的分析来支持各自的解读。

依据前期的分析与概念的解读,参赛者可以在十陵片区中提出概念性的景观规划方案,方案要求体现对“田园城市”的具体思考与理解。

参赛者在概念规划的基础上,可以选择重要景观区域进行详细的区域景观设计,也可以选定片区内的某一区域进行景观建筑的设计,探讨“田园城市”概念下的景观发展策略。

景观设计中要注意对原有地形的合理利用与适当改造,同时要处理好新的景观与原有王陵遗址的相互关系。

最终的成果包括概念性的规划以及具体的区域景观设计方案。要求表达完整清晰,表达方式与图纸比例自定。十陵片区的详细图纸将会在资料附件中给出。

4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

首先希望参赛者根据所提供的基地资料,对“田园城市”这一主题进行解读,并结合成都以及东部新城进行一定的分析来支持各自的解读。

依据前期的分析与概念的解读,参赛者进行概念性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要求体现对“田园城市”的具体思考与理解。

参赛者既可以参考控制性规划的提出的规划思路和建议,也可提出新的创意与概念。规划设计中的指标参照上述,各个建筑功能的规模自行分析后确定。

参赛者在十陵片区整体规划的基础上,需要针对规划核心区域进行详细的城市设计,探讨“田园城市”这一概念对城市公共空间形态发展的影响。

规划与城市设计中要注意对原有地形的合理利用与改造,同时要处理好城市设计与原有王陵遗址的相互关系。

最终的成果包括十陵片区的整体规划以及核心区域的详细城市设计方案。要求表达完整清晰,表达方式与图纸比例自定。十陵片区的详细图纸将会在资料附件中给出。

十陵片区CAD图纸及东部新城规划图见附件4.

电子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1. 电子琴 (2) (1.1 )设计要求 (2) (1.2 )设计的作用. 目的 (2) (1.3 )设计的具体实现 (3) (1.4)心得体会、存在问题和进一步的改进意见等 (7) (1.5)附录 (8) (1.6 )参考文献 (9) (1.7 )附图 (9) 2. 温度控制电路 (10) 2.1 )设计要求 (10) (2.2 )设计的作用. 目的 (10) (2.3 )设计的具体实现 (10) (2.4)心得体会、存在问题和进一步的改进意见等12 (2.5)附录 (12) (2.6 )参考文献 (13) 3. ...................................................... 信号发生器13 (3.1 )设计要求 (13) (3.2 )设计的作用. 目的 (13) (3.3 )设计的具体实现 (14) (3.4)心得体会、存在问题和进一步的改进意见等 (17) (3.5)附录 (17) (3.6 )参考文献 (17) 4. ...................................................... 音频放大器18 (4.1 )设计要求 (18) (4.2 )设计的作用. 目的 (18) (4.3 )设计的具体实现 (18) 4.4)心得体会、存在问题和进一步的改进意见等 (21) (4.5) .......................................... 附录21

(4.6 )参考文献 (21) 简易电子琴设计报告 一.设计要求本设计是基于学校实验室的环境,根据实验室提供的实验条件来完成设计任务,设计一个简易电子琴。 (1).按下不同琴键即改变RC 值,能发出C 调的八个基本音阶,采用运算放大器构成振荡电路,用集成功放电路输出。 (2).选择电路方案,完成对确定方案电路的设计。计算电路元件参数并记录对应不同音阶时的电路参数值、元件选择、并画出总体电路原理图,阐述基本原理。(3).连接安装调试电路。 (4).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二. 设计的作用、目的 1. 学会用仿真软件对设计的原理图进行仿真。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锻炼学生 自学软件的能力,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 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3.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在理论计算、结构设计、工程绘图、查阅设计资料、标准 与规范的运用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最新全国生物竞赛联赛试题及答案汇总

2007全国生物竞赛联赛试题及答案

2007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卷及标准答案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90分) 1.被子植物茎中的初生维管束来源于: A.维管形成层 B.木栓形成层 C.原形成层 D.三生形成层 2.一般来说被子植物双受精时,分别与两个精子结合的雌配子体细胞是: A.卵细胞与助细胞 B.卵细胞与中央细胞 C.助细胞与中央细胞 D.中央细胞与反足细胞 3.花粉外壁的主要成分是: A.胼胝质 B.纤维素 C.果胶质 D.孢粉素 4.形成蒴果的雌蕊具有的胎座类型是: A.边缘胎座、中轴胎座与特立中央胎座 B.顶生胎座、侧膜胎座与特立中央胎座 C.中轴胎座、特立中央胎座与侧膜胎座 D.边缘胎座、侧膜胎座与基生胎座 5.羽纹硅藻的脊缝在什么部位能看到: A.环带面 B.上壳面 C.侧面 D.下壳面 6.下列结构中,属于地钱孢子体世代的是: A.胞芽 B.孢蒴 C.假根 D.精子器 7.下列藻类生活史中,孢子体占优势的异形世代交替是: A.水云 B.多管藻 C.海带 D.石莼 8.在筛管中,下面哪种成分的含量最高: A.氨基酸 B.磷酸 C.有机酸 D.糖类 9.光合产物是以( )的形式从叶绿体转移到细胞质中去的。 A.核酮糖 B.葡萄糖 C.蔗糖 D.磷酸丙糖 10,在大麦种子萌发前,将胚去除,种子中的淀粉则不能被水解。若对其施用( ) 可最有效地使种子重新获得水解淀粉的能力。 A.淀粉酶 B.赤霉素 C.碳水化合物 D.DNA酶 11.自然环境中有不少盐碱土,大部分在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的地区,以及滨海地区。过高的盐分对植物生长形成盐害,其中主要的阴离子是Clˉ,C032—和S042—,而最主要的阳离子则是( )。 A.Na+ B. Ca++ C. Mg++ D. K+ 12.在植物不同的发育阶段中,个体上不同部位的生长情况不同。在一定的时期,那些代谢旺盛、生长势较强的部位被称为该时期的生长中心。当水稻在养料供应不足时, ( )。 A.养分将平均分配而影响新形成中心的生长 B.新形成的生长中心将夺取前一生长中心的养料,抑制后者的生长 C.养分则继续供应原有中心的生长而抑制新形成中心的生长 D.养分则暂时在根部累积,待足够供应时运至中心供其生长 13.下列植物的干种子,吸水力最强的是: A.花生 B.大豆 C.小麦 D.玉米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报告题

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设计报告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A题)

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报告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A题) 摘要 本次设计的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由两个LM2596进行DC/DC变换,用8051单片机作主控芯片。输入DC 24V,输出DC 8.0V,额定输出功率为32W,采用对等互补均流方式进行电流自动分配输出,具有过流和短路保护功能,系统转换效率达到70%以上。 关键词:DC/DC变换,并联供电系统,开关电源 Abstract The design of the switching power supply module consists of two LM2596 in parallel power supply system for DC / DC converter, with 8051 as main chip. Input DC 24V, output DC 8.0V, the rated output power of 32W,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mplementary stream are automatically assigned to the current output, with over-current and short circuit protection, system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70%. Keywords: DC / DC converter, parallel power supply systems, power

电子设计大赛报告.doc

自动搬运机器人 王泽栋1 曹嘉隆1 高召晗1 杨超2 (1.电子信息工程系学生,2.电子信息工程系教师) 【摘要】 本设计与实作是利用反射式红外线传感器所检测到我们所要跑的路线,我们以前后车头共4颗红外感应传感器TCRT5000来检测黑色路线,并利用Atmel 公司生产的8位单片机AT89S52单片机做决策分析。,将控制结果输出至直流电机让车体自行按预先设计好的路线行走。以AT89S52晶片控制自动搬运机器人的行径,藉由自动搬运的制作过程学习如何透过程式化控制流程、方法与策略、利用汇编语言控制电机停止及正反转,使自动搬运机器人能够沿轨道自行前进、后退以及转弯。目的是在于让车子达到最佳效能之后,参加比赛为最终目的。自动搬运机器人运行过程中会遇到直线、弯道、停止。该设计集检测,微控等技术为一体,运用了数电、模电和小系统设计技术。该设计具有一定的可移植性,能应用于一些高难度作业环境中。 【关键词】自动搬运;黑线检测;时间显示。 1.系统方案选择和论证 1.1 系统基本方案 根据要求,此设计主要分为控制部分和检测部分,还添加了一些电路作为系统的扩展功能,有电动车每一次往返的时间(记录显示装置需安装在机器人上)和总的行驶时间的显示。系统中控制部分包括控制器模块、显示模块及电动机驱动模块。信号检测部分包括黑线检测模块。系统方框图如图1.1.1 图1.1 系统方框图 1.2各模块方案的比较与论证 (1)控制器模块 根据设计要求,控制器主要用于信号的接收和辨认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小车的到达直角转弯处的转向、时间显示。 方案一:采用MCS-51系列单片机价格低、体积小、控制能力强。 方案二:采用与51系列单片机兼容的Atmel公司的AT89S52作为控制器件

高中生物竞赛知识点全资料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1665 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2、1680 荷兰人列文虎克(A. van 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3、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 Jacob Schleiden)、施旺(Theodar Schwann)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Cell Theory)”,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2017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报告

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简易水情检测系统(P题) 2017年8月12日

摘要 本设计的是简易水情检测系统以STC89C52芯片为核心,辅以相关的外围电路,设计了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水情检测系统。系统主要由5V电源供电。在硬件电路上在,用总线连接PH值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收集到的水情数据发送到单片机,单片机存储实时数据,并显示在12864LCD液晶屏上。在软件方面,采用C语言编程。通过对单片机程序设计实现对水情检测系统的水情数据的采集、显示和检测。 关键词:单片机最小系统;PH值传感器;水位传感器;AD模块 Abstract The design is a simple water regime detection system to STC89C52 chip as the core, supplemented by the relevant external circuit, designed to single-chip as the core of the water regime detection system. The system is powered by 5V power supply. In the hardware circuit, with the bus connection PH sensor and water level sensor, through the sensor to collect the water data sent to the microcontroller, single-chip storage of real-time data, and displayed on the 12864LCD LCD screen. In software, the use of C language programming. Through the single-chip program design to achieve the water regime detection system of water data collection, display and detection. Key words:single chip minimum system; PH value sensor; water level sensor; capacitance

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实验报告

2011 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各种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2、熟悉LM324运放的典型参数及应用。 3、掌握PDF 资料的查询与阅读方法。 4、掌握电子设计与调试的基本流程及方法。 二、实验内容 设计要求: 使用一片通用四运放芯片LM324组成电路框图见图1,实现下述功能: 1. 使用低频信号源产生100.1sin 2()i U f t V =∏,f 0 =500Hz 的正弦波信号,加至 加法器输入端。 2. 自制三角波产生器产生T=0.5ms (±5%),V p-p =4V 的类似三角波信号1o u ,并加至加法器的另一输入端。 3. 自制加法器,使其输出电压U i2 = 10U i1+U o1。 4. 自制选频滤波器,滤除1o u 频率分量,得到峰峰值等于9V 的正弦信号2o u ,2o u 用示波器观察无明显失真。 5.将1o u 和2o u 送入自制比较器,其输出在1K Ω负载上得到峰峰值为2V 的输出电压3o u 。 方案论证与数值计算: 由于电源只能选用+12V 和+5V 两种单电源,由稳压电源供给,而

LM324N具有宽的单电源或双电源工作电压范围,单电源:3-30V,双电源:1.5V-15V,经过试验我们选择双电源供电,所以进行电源的搭建

三角波发生部分: 方案一: 三角波发生器电路按照由方波经过积分电路得到,需要两个放大器,不满足实验要求。 方案二: 利用RC充放电模拟三角波,通过两个电位器分别来调节周期和峰峰值至实验要求的值。达到合理利用现有资源高效达到要求的目的。因此我们采用方案二。题目要求三角波发生器产生的周期为T=0.5ms,Vpp=4V的类似三角波。我们由公式T=2*R14*C1*ln(1+2*R3/R15)另外运放1端输出电压设为U,则Uo1=(R15/(R15+R1))*U。选取电容为较常见的47nf , 计算得R1=2R14;R14=0-5K,所以取R1为0-10k;得到R15=0-10K; 加法器部分

高中生物 竞赛辅导资料 专题五 光合作用 新人教版

专题五:光合作用 [竞赛要求] 1.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重大意义 2.光合作用的场所和光合色素 3.光合作用的全过程(光系统I和光系统II) 4.C3和C4植物的比较(光呼吸) 5.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饱和点、补偿点) 6.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知识梳理] 一、光合作用概述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吸收阳光的能量,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1.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可以概括为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蓄积太阳能量和环境保护为三方面。 2.叶绿体和光合色素 应注意吸收光谱只说明光合色素吸收的光段,不能进一步说明这些被吸收的光段在光合作用中的效率,要了解各被吸收光段的效率还需研究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即不同波长光作用下的光合效率称为作用光谱。 荧光现象: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而在反射光下呈红色的现象。 磷光现象:叶绿素在去掉光源后,还能继续辐射出极微弱的红光(用精密仪器测知)的现象。 3.光合作用的发现

● 17世纪,van Helmont ,将2.3kg 的小柳树种在90.8kg 干土中,雨水浇5年后,小柳树重76.7kg ,而土仅减少57g 。因此,他认为植物是从水中取得所需的物质。 ● 1771年,Joseph Priestley ,密闭容器中蜡烛燃烧污染了空气,使放于其中的小鼠窒 息;若在密闭容器中放入一支薄荷,小鼠生命就可得到挽救。他的结论是,植物能净 化空气。 ● 1779年,Jan Ingenhousz ,确定植物净化空气是依赖于光的。 ● 1782年,J.Senebier ,证明植物在照光时吸收CO 2并释放O 2。 ● 1804年,N.T.De Saussure 发现,植物光合作用后增加的重量大于吸收CO 2和释放O 2所 引起的重量变化,他认为是由于水参与了光合作用。 ● 1864年,J.Sachs 观察到照光的叶绿体中有淀粉的积累,显然这是由光合作用产生的 葡萄糖合成的。 ● 20世纪30年代,von Niel 提出光合作用的通式: ● 1937年,R. Hill 用离体叶绿体 培养证明,光合作用放出的O 2, 来自H 2O 。将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光诱导的电子传递以及水的光解和O 2的释放(又称希尔反应);这一阶段之后才是CO 2的还原和有机物的合成。 ● 1940年代,Ruben 等用18O 同位素示踪,更进一步证明光合作用放出的O 2,来自H 2O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反应和暗反应 根据需光与否,可笼统的将光合作用分为两个反应――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O 2的释放和ATP 及NADPH (还原辅酶II )的生成。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中,需要光。暗反应利用光反应形成的ATP 和NADPH ,将CO 2还原为糖。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不需光。从能量转变角度来看,光合作用可分为下列3大步骤: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过程(通过原初反应完成);电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过程(通过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完成);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过程(通过碳同化完成)。前两个步骤属于光反应,第三个步骤属于暗反应。 (1)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 ①原初反应:为光合作用最初的反应,它包括光合色素对光能的吸收、传递以及将光 能转换为电能的具体过程(图5-1)。 H 2O+A AH 2+1/2O 2 6CO 2+2H 2O (C 6H 12O 6)+ 6H 2O +6O 2 6CO 2+6H 2O C 6H 12O 6+6O 2 光 绿色细胞 CO 2+2H 2A (CH 2O)+2A+H 2O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报告完整版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 计报告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XXX控制系统(A/B/C题) 2017年8月12日

摘要(小四、宋体,300字以内) 关键词:脉宽;脉冲;数显;电容(小四、宋体)

XXX控制系统(A/B/C题) 【本科组】 一、系统方案 本系统主要由单片机控制模块、XXX模块、XXX模块、电源模块组成,下面分别论证这几个模块的选择。 1、主控制器件的论证与选择 单片机比较 方案一:采用传统的51系列单片机。 XXXXXX. 方案二:采用以增强型80C51内核的STC系列单片机 XXXXXX 通过比较,我们选择方案二。 方案一:采用在面包板上搭建简易单片机系统 在面包板上搭建单片机系统可以方便的对硬件做随时修改,也易于搭建,但是系统连线较多,不仅相互干扰,使电路杂乱无章,而且系统可靠性低,不适合本系统使用。 方案二:自制单片机印刷电路板 自制印刷电路实现较为困难,实现周期长,此外也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影响整体设计进程。不宜采用该方案。 方案三:采用单片机最小系统。 单片机最小系统包含了显示、矩阵键盘、A/D、D/A等模块,能明显减少外围电路的设计,降低系统设计的难度,非常适合本系统的设计。 综合以上三种方案,选择方案三。 2、XXXX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XXX。XXXX 方案二:XXX。XXXX 方案三:XXX。XXXX 综合以上三种方案,选择方案三。

3、控制系统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XXX。XXXX 方案二:XXX。XXXX 综合考虑采用XXXXX。 二、系统理论分析与计算 1、XXXX的分析 (1)XXX XXXX (2)XXX XXXX (3)XXX XXXX 2、XXXX的计算 (1)XXX XXXX (2)XXX XXXX (3)XXX XXXX 3、XXXX的计算 (1)XXX XXXX (2)XXX XXXX (3)XXX XXXX 三、电路与程序设计 1、电路的设计 (1)系统总体框图 系统总体框图如图X所示,XXXXXX 图X 系统总体框图

人竞赛抢答器实验报告

数电实验报告 姓名:侯婉思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1111 学号: 指导老师:田丽娜 四人竞赛抢答器实验报告 一.前言 现今,形式多样、功能完备的抢答器已广泛应用于电视台、商业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组织中,它为各种知识竞赛增添了刺激性、娱乐性,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对于抢答器我们大家都知道那是用于选手做抢答题时用的,选手进行抢答,抢到题的选手来回答问题。抢答器不仅考验选手的反应速度同时也要求选手具备足够的知识面和一定的勇气。选手们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74系列常用集成电路设计的高分辨率的4路抢答器。该抢答器为全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具有分组数多、分辨率高等优点。该抢答器除具有基本的抢答功能外,还具有优先能力,定时及复位功能。主持人通过控制开关使抢答器达到复位的功能。 二.实验目的 1. 学习并掌握抢答器的工作原理及其设计方法 2. 熟悉各个芯片的功能及其各个管脚的接法。 3. 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并将其加以巩固,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的缜密。 三.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设计任务 设计一台可供4名选手参加比赛的竞赛抢答器。选手抢答时,数码显示选手组号。 2.设计要求: 抢答器的基本功能: 1.设计一个智力抢答器,可同时供四名选手或四个代表队参加比赛,编号为一,二,三,四,各用一个抢答按钮,分别用四个按钮S0——S3表示。 2.给节目主持人设置一个控制开关,用来控制系统的清零(编号显示数码管清零)。 3.抢答器具有数据锁存和显示的功能,抢答开始后,若有选手按动抢答按钮,编号立即锁存,并在LED数码管上显示出选手的编号,此外,要封锁输入电路,实现优先锁存,禁止其他选手抢答,优先抢答选手的编号一直保持到主持人将系统清零为止。

2019生物竞赛共27页

2014年广东省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 县,市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写在题右侧的括号中,或答题卡上) 1、脂类( )。 A、在大多数植物细胞中是主要的贮能物质 B、氧化分解过程中产生甘油等中间产物 C、都不溶于水而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 D、单体分别是甘油和脂肪酸 2、当生物大分子发生变性之后( )。 A、其原有生物学活性都丧失 B、都不能恢复其原结构 C、因为一级结构发生变化,都变得不稳定,易被进一步降解 D、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变得易溶于水 3、氨基酸不具有下列哪一种共性?( ) A、含有氨基和羧基 B、能脱水缩合产生2个或者2个以上肽键 C、其中一个碳原子既连接氨基也连接羧基 D、分子中既带正电荷也带负电荷 4、正常人体的内环境如图所示。渗透压不应该 A、①和④相等 B、④和⑤相等

C、②>③ D、③>⑥ 5、二氧化碳进入细胞( )。 A、必需伴随ATP水解 B、必需载体协助 C、只能发生在细胞外浓度高于细胞内浓度的条件下 D、不能通过质膜进入细胞 6、鸟类迁徙要确定路线的时候不依靠下列哪一项定位( )。 A、太阳 B、星星 C、地球磁场 D、声音 7、在动物演化过程中,眼睛的演化至少有3条独立的途径:一是由比如蜜蜂所代表的,二是比如由马所代表的,三是由下面哪一种动物所代表的?( ) A、麻雀 B、乌贼 C、螳螂 D、鲨鱼 8、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质的合成,四环素能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据此信息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两种抗生素对所有原核生物都有抑制作用 B、青霉素对所有具有细胞壁的生物都有抑制作用 C、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它只对四环素敏感,对青霉素不敏感 D、病毒没有核糖体,所以它只对青霉素敏感,对四环素不敏感 9、质粒作为遗传工程常用的目的基因载体,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天然质粒特点?( ) A、必定是环状DNA分子 B、含有复制原点 C、必定含有抗抗生素基因 D、能独立于染色体之外自主复制

电子设计大赛报告设计书

设计项目:模拟路灯控制系统 学校: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参赛人员:高庆 吴琨 王立强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方案论证与论证 2 一系统结构综述 4 二系统结构示意图 5 第三章硬件设计 5 一89C52单片机简述 6 二电源模块设计7 三恒流源电路设计7 四案件及显示模块7 五时钟电路设计8 六光电对射传感器模块设计 8 七比较电路模块设计9 八DA转换模块设计10 九交通状况检测模块设计10 十路灯故障检测及报警模块设计 10 第四章系统软件设计 一系统软件设计综述11 二各模块软件部分分述 12 14 15 第七章参考文献16

模拟路灯控制系统(I题) 【高职高专组】 摘要: 本文介绍了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模拟路灯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通过交通情况自动调节检测,路灯故障检测及报警检测,环境明暗变化检测,定时开关模块的设计控制以实现题目要求。整个系统的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性能高。实验测试结果满足要求,本文着重介绍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部分。 采用的技术主要有: (1)通过软件编程控制定时开关灯时间,报警检测; (2)光电传感器的有效应用; (3)LM311比较器的有效应用; (4)新型时钟芯片DS12C877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 80C52单片机,光电传感器,路灯控制,亮度调节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C89C52 based on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simulation street lamp control system design and realization process, through the traffic situation automatic adjustment test, street lamp fault detection and alarm test, light and shade environment change detection, timer switch module desig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topic request. The whole system of the circuit structure simple, reliable performance is high. The test results meet the requiremen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of the system design part. The technique to be used mainly has: 1. Through software programming control timing open to turn off the lights time, alarm detection; 2.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the photoelectric sensor; 3. LM393 comparator effective application; 4. New clock chip DS12C877 effective application. Key words: 80 C52, photoelectric sensor, street lamp control, brightness to adjust

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报告

题目:数控电流源设计 摘要 本设计由两部分构成:自制的稳压、稳流、输出过压保护电路和单片机控制与显示系统。稳压电源部分设置有±12V和+5V电压,为整机供电。采用大功率MOS管作为电流源调整管、用锰铜丝自制取样电阻,具有良好的调控线性和稳定性。采用价格低廉的电脑CPU专用散热器作为稳压电源模块和电流调整管的散热装置,散热效率高、性能可靠。控制核心采用内置12位A/D、D/A转换器的高性能单片机C8051F021,电路简洁、控制精度高、电流控制与测量分辨率达0.5mA。用带背光点阵式LCD显示器同时显示设定电流和实测电流数据,直观、方便。给出了多种测试条件下的实测数据,测试数据表明系统性能指标全面超越了题目的基本要求,除系统自测显示电流误差略大以外,其余发挥部分指标也已满足。另外,还增加了预置电流超限保护功能。 详细说明了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电路图、元器件参数列表和软件流程图,并附有系统操作说明书。 Abstratct This design is consist of two major parts: The self-made constant voltage power supply and the control system which is consist of singlechip and LCD display. The voltage-stabilized source which is the all machine power supply has ±12V and +5V voltage. We Use the high-power MOSFET as the current regulation device, and use the manganese copper wire self-restraint as a sample resistance, and the system has good regulative linearity and stability. The design Uses the price inexpensive computer CPU sink to take the voltage-stabilized source module and the electric current regulation device heat dissipating. The control system is made up of high performance singlechip C8051F021 which includes 12 A/D & D/A converter inside. The electric circuit is succinct and the control precision is high, the controlling resolution of current is up to 0.5mA rate. The setting current and the actual current data are showedby the lattice type LCD display at the same time. Many kinds of test data are presented under the many kinds of tests condition. The test data indicates that the system performance has achieved the demand of design in an all-round way satisfied. In addition, we have set a protecting function of the ultra limit setup of the electric current. This paper is also present The system structure, the work principle, the system hardware circuit diagram, the device parameter, the software flow chart, and the system operating manual in detail. 一、系统整体结构及方案论证 1.1 系统结构 根据题目要求,要能够实现电流步进控制、显示设定电流和实测电流大小,并且输出最大电压小于等于10伏,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1。 恒流源输出 图1-1系统结构框图 整个系统由稳压电源、恒流控制、单片机、键盘、显示器及输出过压保护<电压限制)等几部分组成。 各部分作用如下 1)稳压电源:向整个系统提高电源,包括供运放使用的±12V、供单片机使用的+5V,其中恒流源<主要功率部分)电压也由+12V提供。 2)恒流控制部分:是一受控电流源,由单片机提供控制指令电压,将12V电源转换成恒定电流。

微弱信号检测装置(实验报告)剖析

2012年TI杯四川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微弱信号检测装置(A题) 【本科组】

微弱信号检测装置(A题) 【本科组】 摘要:本设计是在强噪声背景下已知频率的微弱正弦波信号的幅度值,采用TI公司提供的LaunchPad MSP430G2553作为系统的数据采集芯片,实现微弱信号的检测并显示正弦信号的幅度值的功能。电路分为加法器、纯电阻分压网络、微弱信号检测电路、以及数码管显示电路组成。当所要检测到的微弱信号在强噪音环境下,系统同时接收到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正弦信号模拟微弱信号和PC机音频播放器模拟的强噪声,送到音频放大器INA2134,让两个信号相加。再通过由电位器与固定电阻构成的纯电阻分压网络使其衰减系数可调(100倍以上),将衰减后的微弱信号通过微弱信号检测电路,检测电路能实现高输入阻抗、放大、带通滤波以及小信号峰值检测,检测到的电压峰值模拟信号送到MSP430G2553内部的10位AD 转换处理后在数码管上显示出来。本设计的优点在于超低功耗 关键词:微弱信号MSP430G2553 INA2134 一系统方案设计、比较与论证 根据本设计的要求,要完成微弱正弦信号的检测并显示幅度值,输入阻抗达到1MΩ以上,通频带在500Hz~2KHz。为实现此功能,本设计提出的方案如下图所示。其中图1是系统设计总流程图,图2是微弱信号检测电路子流程图。 图1系统设计总流程图 图2微弱信号检测电路子流程图

1 加法器设计的选择 方案一:采用通用的同相/反相加法器。通用的加法器外接较多的电阻,运算繁琐复杂,并且不一定能达到带宽大于1MHz,所以放弃此种方案。 方案二:采用TI公司的提供的INA2134音频放大器。音频放大器内部集成有电阻,可以直接利用,非常方便,并且带宽能够达到本设计要求,因此采用此方案。 2 纯电阻分压网络的方案论证 方案一:由两个固定阻值的电阻按100:1的比例实现分压,通过仿真效果非常好,理论上可以实现,但是用于实际电路中不能达到预想的衰减系数。分析:电阻的标称值与实际值有一定的误差,因此考虑其他的方案。 方案二:由一个电位器和一个固定的电阻组成的分压网络,通过改变电位器的阻值就可以改变其衰减系数。这样就可以避免衰减系数达不到或者更换元器件的情况,因此采用此方案。 3 微弱信号检测电路的方案论证 方案一:将纯电阻分压网络输出的电压通过反相比例放大电路。放大后的信号通过中心频率为1kHz的带通滤波器滤除噪声。再经过小信号峰值电路,检测出正弦信号的峰值。将输出的电压信号送给单片机进行A/D转换。此方案的电路结构相对简单。但是,输入阻抗不能满足大于等于1MΩ的条件,并且被测信号的频率只能限定在1kHz,不能实现500Hz~2KHz 可变的被测信号的检测。故根据题目的要求不采用此方案。 方案二:检测电路可以由电压跟随器、同相比例放大器、带通滤波电路以及小信号峰值检测电路组成。电压跟随器可以提高输入阻抗,输入电阻可以达到1MΩ以上,满足设计所需;采用同相比例放大器是为了放大在分压网络所衰减的放大倍数;带通滤波器为了选择500Hz~2KHz的微弱信号;最后通过小信号峰值检测电路把正弦信号的幅度值检测出来。这种方案满足本设计的要求切实可行,故采用此方案。 4 峰值数据采集芯片的方案论证 方案一:选用宏晶公司的STC89C52单片机作为。优点在于价格便宜,但是对于本设计而言,必须外接AD才能实现,电路复杂。

电子设计竞赛报告——模板(免费)

宽带直流放大器(C题) 【本科组】 摘要 本设计利用可变增益宽带放大器AD603来提高增益和扩大AGC 控制范围,通过软件补偿减小增益调节的步进间隔和提高准确度。输入部分采用高速电压反馈型运放OPA642跟随器提高输入阻抗,并且在不影响性能的条件下给输入部分加了保护电路。使用了多种抗干扰措施以减少噪声并抑制高频自激。功率输出部分采用分立元件搭建的甲乙类互补对称电路。整个系统通频带可达20MHz,最小增益0dB,最大增益70dB。增益步进ldB,60dB以下预置增益与实际增益误差小于0.2dB。 关键词 AGC;AD603;OPA642;功率放大;稳压电源

一、方案论证与比较 1.增益控制部分 方案一 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场效应管工作在可变电阻区,输出信号取自电阻与场效应管与对V’的分压。采用场效应管作AGC控制可以达到很高的频率和很低的噪声,但温度、电源等的漂移将会引起分压比的变化,用这种方案很难实现增益的精确控制和长时间稳定。 方案二 采用可编程放大器的思想,将输入的交流信号作为高速D/A的基准电压,这时的D/A作为一个程控衰减器。理论上讲,只要D/A的速度够快、精度够高就可以实现很宽范围的精密增益调节。但是控制的数字量和最后的增益(dB)不成线性关系而是成指数关系,造成增益调节不均匀,精度下降。 方案三 使用控制电压与增益成线性关系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用控制电压和增益(dB)成线性关系的可变增益放大器来实现增益控制(如图2)。用电压控制增益,便于单片机控制,同时可以减少噪声和干扰。 综上所述,选用方案三,采用集成可变增益放大器AD603作增益控制。AD603是一款低噪声、精密控制的可变增益放大器,温度稳定性高,最大增益误差为0.5dB,满足题目要求的精度,其增益(dB)与控制电压(V)成线性关系,因此可以很方便地使用D/A输出电压控制放大器的增益。 2.功率输出部分 此部分采用分立元件对管TIP41与TIP42搭建的甲乙类互补对称电路。 3.自动增益控制(AGC) 利用单片机根据输出信号幅度调节增益。输出信号检波后经过简单2级RC 滤波后由单片机采样,截止频率为100Hz。由于放大器通频带低端在1kHz,当工

高考生物 竞赛辅导资料

专题十九: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竞赛要求] 植物激素及其对生长发育的调节 [知识梳理] 激素定义又称化学信使,是特定细胞合成的能使生物体发生一定反应的有机分子;激素的特点有:1. 量少、作用力强;2. 寿命短;3. 特异性;4. 只能调节生物体内存在的反应,不能激发体内原本不存在的反应;5. 不能作为能量。 一、植物的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 感性运动是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如光暗转变、触摸等)而引起的局部运动。外界刺激方向与感性运动的方向无关。感性运动有些是生长运动,不可逆的细胞伸长;有些是紧张性运动,由叶枕膨压变化产生,是可逆性变化。 向性运动是植物体受到一定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光、重力等)而引起的局部运动,它的方向取决于外界刺激的方向。向性运动是生长引起的、不可逆的运动。依外界因素的不同,向性运动又可分为向光性、向重力性、向化性和向水性等。 二、植物激素 (一)生长素 1.生长素的研究历史和化学性质 向光性:① C. Francis Darwin得出结论:胚芽鞘的顶端对光敏感,顶端接受光刺激后,产生一种“影响物”,从顶端向下传递,从而引起下面部分弯曲。②P. Boysen-Jensen认为通过实验研究认为,达尔文的“影响物”应是一种从胚芽鞘顶端产生,并能扩散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在照光的时候,从背光的一面向下流动,引起背光的一侧更快地生长。③Frits Went 通过实验证明达尔文所产的“影响物”是能够扩散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命名为生长素。④Frits Went 和 K.V. Thimann胚芽鞘的弯曲程度随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2.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作用 IAA随时产生,随时被吲哚乙酸氧化酶破坏,故含量极微。IAA在植物体内呈极性运输,即只有从植物的形态学上端处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过来运输。这不是地心引力所致,而是由于各细胞的底部的细胞膜上有携带IAA的载体蛋白,顶端细胞膜上没有这种蛋白质。 IAA的生理作用: (1)刺激植物生长: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刺激细胞伸长生长,也有刺激细胞分裂的作用,如愈伤组织的形成。但超过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不但不促进,反而抑制细胞延长。这可能是过高浓度的生长素诱导细胞合成另一种激素,即乙烯,乙烯有抑制植物生长的作用。 (2)生长素和向性 向光性是生的原因是由于生长素在光下的不对称运输,近光面含量低。向地性产生的原因是根对IAA的敏感性高于茎,近地面由于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而远地侧则促进生长。 (3)生长素和顶端优势:顶芽生长占有优势,顶芽的存在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原因是顶芽和侧芽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促进顶芽的生长时,都抑制侧芽的生长。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形成一个从顶芽开始的浓度梯度,只有当生长素的浓度低到不抑制、反而促进侧芽生长时,顶端优势才不复存在。 顶端优势的存在,还有其它因素,一个重要因素与细胞分裂素有关。 (4)生长素和果实发育:通常没有授粉的花不能发育为果实,从与茎相连的地方产生离层而脱落。授粉后,子房接受了来自花粉的生长素,抑制离层的产生,使果实不脱落。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