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水土流失预测

合集下载

建筑石料采石场水土流失预测

建筑石料采石场水土流失预测

建筑石料采石场水土流失预测1.1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划分由于本工程是二期工程,在原有的基础上可直接进行开采,矿山办公室、机修房、仓库、炸药库、破碎场等均以建成,本水保方案不做考虑。

本方案只需对运营期和自然恢复期的水土流失进行预测。

在运营期由于施工活动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加剧;在自然恢复期,因施工破坏而导致水土流失的各种因素在各项水土保持实施后逐渐消失,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功能日益得到恢复和发挥,水土流失量将逐渐减少,直至达到新的稳定状态。

下面首先对各时期水土流失产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1)矿山建设运营期的活动主要有覆盖残坡积层的剥离、临时堆放及采石等,严重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壤植被,导致土壤结构破坏,林草等水土保持设施同样遭到破坏,降低了土壤的抗冲性,在降雨及径流作用下,加剧新的水土流失。

(2)自然恢复期虽然扰动地表活动已停止,水土流失减弱,但因绿化区域的地表土尚未稳定,绿化措施尚未完全发挥保持水土的功能,水土流失程度仍高于原状,因此,自然恢复期也作为水土流失预测时段。

根据建设生产类工程特点,结合本项目水土流失产生的因素与环节分析,确定本工程水土流失预测时段为运营期5年和自然恢复期2年。

1.2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和方法1.2.1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工程建设期间需实施大面积的土石方开挖、临时土方堆置等施工活动,人为侵蚀较严重,因此工程建设期的预测内容包括:(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预测;(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预测;(3)弃土、弃石、弃渣量;(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

1.2.2预测方法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受工程所在区域水文、气象、土壤、地形地貌和植被等自然因素影响外,还受各项施工建设活动的影响,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50433-2008),确定其水土流失预测方法见表7-1。

表7-1 水土流失预测方法1.3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1.3.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工程建设过程中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主要是石料场开采、表土临时堆场、临时道路等,通过查阅工程的设计图纸的技术资料,结合征地使用范围,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工程建设期开挖扰动地表、损坏土地和破坏林草植被面积分别进行统计:工程建设过程中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面积5.05hm2,损坏植被面积1.64hm2。

阐述水土流失的预测方法及防治措施

阐述水土流失的预测方法及防治措施

阐述水土流失的预测方法及防治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的脚步逐渐加快,在高速公路施工中,常会遇到高填深挖、开凿隧道、架设桥梁等工程。

其中,如开挖导致破坏地表植被,造成原有地表土与地表植被之间的平衡关系被打破,表土层的抗侵蚀能力减弱,从而形成水土流失。

又如在挖掘隧道及大挖方段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挖方量大于填方量,多余的土石方因受地形和运输条件的限制,不得不就地进行废渣处理。

而施工工程中及完工后,对取土坑、弃渣场等的土石渣料处理不当也都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现象。

一、高速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一)对河流的危害若是不能及时而有效的处理号高速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弃渣,那么这些弃渣就很有可能会在雨水的作用下进入到下游的河道当中,从而增加下游河水当中的含沙量。

而这些泥沙在流速较缓的河道口或港湾沉积下来,就会造成河床淤积。

(二)对工程沿线水环境的破坏由于施工填挖方造成的弃土以及裸露的填挖方边坡一旦遇到大雨冲刷,泥土随雨水流失,会使工程沿线水域的悬浮物增加,造成水体混浊,在一定时间内对饮用水水源造成不良影响。

(三)对工程本身造成的安全隐患在施工中,路基和开挖边坡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产生严重的松动散落现象,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治,那么在运行期间极易造成公路的坍塌、滑坡等事故。

(四)对土地资源的危害若不采取相关防治措施,降雨侵蚀所产生的泥沙就会直接流向工程区附近的农田,形成“沙压农田”。

而一部分细小的泥沙则会向河流下游扩散,形成“黄泥水”,扩大危害范围。

(五)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以上对土地及水域造成的危害综合交叉,将会对工程沿线的生态环境造成更为严重的破坏,其后果无法估量。

二、对工程中水土流失的预测方法由于我国目前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定位观测和动态监测数据十分缺乏,加之所用水土流失面积不准确、所取土壤侵蚀模数明显偏小、预测年限不当等问题,从而导致预测结果偏差较大。

建议用二维法对水土流失量进行预测。

在时间上,应根据其施工期间的施工内容、水保措施情况,来预测本阶段内产生的水土流失量。

水土流失预测

水土流失预测

第7章水土流失预测7.1预测的目的原则7.1.1预测目的根据项目建设施工特点,在调查和计算出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损坏、扰动地表植被面积,弃土、弃渣的来源、数量、堆放方式、地点及占地面积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水土流失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论证,采用科学合理的预测方法,对造成水土流失的形式、强度、数量、危害等进行调查评价,为合理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总体布局及各单项防治措施设计,有效防治新增水土流失提供依据,也有助于保障项目将来的安全运营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7.1.2预测原则根据本工程建设所产生水土流失特点,水土流失预测的原则如下。

(1)本工程已经开工建设,且已近完工,应对施工期水土流失量进行调查,自然恢复期进行预测,每个预测(调查)单元的时段按最不利的情况进行考虑,超过雨季长度的按年计算,不超过雨季长度的按占雨季长度的比例计算。

(2)本方案所有的预测(调查)方法、预测(调查)内容和预测(调查)结果等,均是以“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正常的设计功能,无水土保持工程条件下可能产生的土壤流失量与危害”为前提进行的预测分析。

(3)项目建设水土流失预测(调查)将根据项目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本方案将主要对因项目建设而扰动破坏原地表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结合土壤侵蚀原理进行定量分析。

7.2水土流失特点分析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本项目由于施工期土石方开挖、填筑、堆放等,扰动原地貌,占压土地,破坏原有植被,造成土体结构疏松,使其水土保持功能降低或丧失,加剧了区域内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

该项目建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新增水土流失其主要特点如下:(1)土方开挖及搬运量大本项目产生废弃土石方22935m3,废弃土石方堆放在渠道两侧边坡,土体松散,且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在降雨天气极易发生水土流失。

(2)地表扰动范围呈线状分布本工程所扰动地表面积较其它项目相对较分散,主要分区钦北区及灵东区,扰动区域线状分布。

(3)扰动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按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标准,项目区属以水力侵蚀为主的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允许值为500t/km2.a,施工期间的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

水土流失影响预测与评价

水土流失影响预测与评价

水土流失影响评价及防治措施防治责任范围及分区根据上述分区原则与依据,结合项目特点,将项目划分成5个水土流失一级防治区,即开采区、工业场地区、办公生活区、连接道路区。

水土流失预测1.扰动地表、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预测项目施工将改变原有地貌,损害或压埋原有植被,不同程度地对原有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设施造成破坏,造成工程区水土流失量的增加。

工程总征占地面积即为项目扰动及损坏地表面积,为7.931hm²。

2.水土流失量预测1)预测内容根据本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水土流失的环节情况,水土流失预测主要是针对工程建设及生产运行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预测项目建设及自然恢复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

2)预测范围根据相关规定,工程水土流失预测范围为工程建设扰动地表的范围,即工程的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范围之和。

根据各分区的扰动时段、扰动形式总体相同,扰动强度和特点大体一致的要求,可将整个工程扰动区划分为矿山开采防治区、矿山运输公路防治区、碎石加工防治区和办公生活防治区等4个预测分区进行水土流失预测。

3)预测时段与单元本工程为建设生产类项目,预测时段包括建设期、生产期和自然恢复期。

根据项目区的特点,对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预测时段。

每个预测单元的预测时段按最不利的情况考虑,超过雨季(4 月-9 月)长度的按一年计算,不超过雨季长度的按占雨季长度的比例计算。

本项目预计开工时间为2019 年9 月,完工时间2019 年12月,建设期预测时段按0.3 年计。

生产期只预测弃渣量,不做水土流失量预测。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确定自然恢复期为 2 年。

4)预测方法本项目采用扰动地表造成的土壤流失量计算公式如下:式中:W--扰动地表土壤流失量(t);i--预测单元(1,2,3,…,n);k--预测时段,1,2,指建设期和自然恢复期;Fi--第i 个预测单元的面积(km²);Mik--扰动后不同预测单元不同时段的土壤侵蚀模数(t/km²•a);ΔMik--不同单元各时段新增土壤侵蚀模数(t/km²•a);Mi0--扰动前不同预测单元土壤侵蚀模数(t/km²•a)。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作者:————————————————————————————————日期: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第一部分水土流失基础知识❖第二部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类型❖第三部分水土流失预测第一部分水土流失基础知识❖一、土壤侵蚀类型❖二、术语一、土壤侵蚀类型❖按导致土壤侵蚀的外营力种类划分❖1、水力侵蚀❖2、风力侵蚀❖3、重力侵蚀❖4、冻融侵蚀❖5、冰川侵蚀❖6、混合侵蚀❖7、化学侵蚀❖8、生物侵蚀1、水力侵蚀土壤及其母质或其它地面组成物质在降雨、径流等水体作用下,发生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水力侵蚀的主要形式包括:雨滴击溅侵蚀面蚀:层状面蚀、砂砾化面蚀、鳞片状面蚀、细沟状面蚀(深、宽均不超过20cm)沟蚀:(1)黄土地区的侵蚀沟❖浅沟—深度达1m左右,宽深比接近1。

❖切沟:深度可达5~50m,沟宽远小于沟深,一般3~10m。

❖冲沟:沟道横断面为“U”字型。

❖河沟:沟头接近分水岭,沟道横断面为“U”字型或复“U”字型。

沟蚀:(2)土石山区的侵蚀沟❖荒沟:受基岩限制,侵蚀沟宽而浅。

山洪侵蚀波浪侵蚀2、风力侵蚀❖风力侵蚀系指土壤颗粒或沙粒在气流冲击作用下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一系列过程,以及随风运行的沙粒在打击岩石表面过程中,使岩石碎屑剥离出现擦痕和蜂窝的现象。

❖风力侵蚀主要表现为风蚀和风积。

风蚀形式:❖吹蚀:风将地面的松散沉积物或基岩上的风化产物吹走,使地面遭到破坏。

❖磨蚀:风沙流以其所含沙粒作为工具对地表物质进行冲击、磨蚀的作用。

风积作用:风沙流运行过程中,由于风力减缓或地面障碍等原因,使风沙流中沙粒发生沉降堆积时称为风积作用。

经风力搬运、堆积的物质称为风积物。

❖风沙流中沙粒运动的3种形式<5% 起沙风速❖输沙率气流在单位时间单位宽度或面积所搬运的沙量叫做风沙流的固体流量,也称输沙率或风沙流强度(单位为g/cm· min或g/cm2· min)。

第七章 水土流失预测

第七章 水土流失预测

第七章水土流失预测7.1 预测目的通过对项目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数量和危害进行预测,进一步明确新增水土流失的时空分布,为此次亚泰山语湖项目的方案编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7.2 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分析亚泰山语湖项目处于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沿江街道东至蓝海路,南至侨康路,西至永固路,北至永新路地块。

项目建设区属于中低山丘陵区,植被覆盖率较高。

在项目工程生产建设过程中,破坏了原有地貌并造成水土流失。

项目建设场地的平整、建筑物基础的开挖等施工活动,将破坏原有地貌和扰动原有地表,这样便使原本处于稳定状态的土地水土流失加剧。

项目工程生产建设过程中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为土地占用、植被破坏与土石方挖填。

7.3 水土流失预测单元划分根据本次项目地区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特点,将水土流失区划分为建(构)筑物区、道路广场区、水域景观与绿化区、施工生产生活区、临时堆土区5个分区进行预测,具体分区情况见表7-1。

表7-1 分区情况7.4 预测范围和时段 7.4.1预测范围(1)预测范围本项目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包括建(构)筑物区、道路广场区、水域景观与绿化区、临时堆土区等占地区域。

(2)预测面积项目建设施工期预测,本项目区实际扰动面积为70100㎡;其中建(构)筑物区21000㎡,道路广场区13600m2,水域景观与绿化区28100㎡,施工生产生活区1900㎡,临时堆土区5500㎡。

本工程预测范围与面积详见表7-2。

表7-2 预测区的水土流失预测面积统计表7.4.2预测时段建设类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时段按一般原则可分为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三个阶段。

由于本次亚泰山语湖建设项目的施工期较长,且施工准备期扰动形式与施工期相近,故本方案水土流失预测时段主要按施工期进行预测。

水土流失预测按具体项目施工经历雨季的时间,以最不利时段进行预测。

经调查,本次亚泰山语湖项目所处地区江苏省南京市的雨季集中在6月~8月份(3个月),为水土流失最不利时段。

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和方法

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和方法

预测内容和方法预测内容水土流失预测的目的是为了分析工程施工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及其潜在的水土流失危害,掌握工程施工过程中新增水土流失发生的重点时段及重点部位,为合理布设各项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规定,水土流失预测主要内容包括:(1)原地貌、土地及植被破坏情况的预测;(2)弃土、弃石、弃渣量;(3)损毁水土保持设施面积;(4)可能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

预测方法(1)原地貌、土壤、植被的扰动和破坏面积预测采用统计计算和实地调查法,通过分析主体工程的设计资料,结合现场勘察,对施工中场地平整开挖、占压土地、破坏林草植被的种类、数量、程度及面积分别进行调查统计。

(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的计算采用统计计算和调查法,根据工程资料,结合项目建设区地类,并根据湖南省的水土保持相关文件,统计计算出项目建设造成的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

(3)弃土、弃石、弃渣量的调查统计:建设期产生的弃土、弃石、弃渣量按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资料进行预测。

(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调查统计:分析工程建设造成的对原生地貌的破坏,弃土和弃渣的堆积等实际情况,结合工程的设计资料,对比周边地区,分析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

(5)对本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的预测方法水土流失预测的方法较多,包括同类工程实测资料类比法、地方经验方程计算法、监测小区实测资料法、人工模拟降雨小区试验法、专家估判法、航空照片资料判别法等,各方法均有一定的优缺点,亦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并考虑预测方法的可操作性,对因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采用类比法与实测相结合的方法。

其中水土流失按以下公式进行预测。

式中,Wi —预测单元水土流失量,t ; n —预测单元,1,2,3,……,n-1,n ;F i —第i 个预测单元面积(弃渣、表土堆置及临时堆渣指堆积外表面积,分平面面积和坡面面积),km 2;M i —不同预测单元的土壤侵蚀模数,t/km 2.a ; T i —预测时段,a 。

水土流失影响预测与评价

水土流失影响预测与评价

水土流失影响评价及防治措施防治责任范围及分区根据上述分区原则与依据,结合项目特点,将项目划分成5个水土流失一级防治区,即开采区、工业场地区、办公生活区、连接道路区。

水土流失预测1.扰动地表、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预测项目施工将改变原有地貌,损害或压埋原有植被,不同程度地对原有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设施造成破坏,造成工程区水土流失量的增加。

工程总征占地面积即为项目扰动及损坏地表面积,为7.931hm²。

2.水土流失量预测1)预测内容根据本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水土流失的环节情况,水土流失预测主要是针对工程建设及生产运行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预测项目建设及自然恢复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

2)预测范围根据相关规定,工程水土流失预测范围为工程建设扰动地表的范围,即工程的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范围之和。

根据各分区的扰动时段、扰动形式总体相同,扰动强度和特点大体一致的要求,可将整个工程扰动区划分为矿山开采防治区、矿山运输公路防治区、碎石加工防治区和办公生活防治区等4个预测分区进行水土流失预测。

3)预测时段与单元本工程为建设生产类项目,预测时段包括建设期、生产期和自然恢复期。

根据项目区的特点,对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预测时段。

每个预测单元的预测时段按最不利的情况考虑,超过雨季(4 月-9 月)长度的按一年计算,不超过雨季长度的按占雨季长度的比例计算。

本项目预计开工时间为2019 年9 月,完工时间2019 年12月,建设期预测时段按0.3 年计。

生产期只预测弃渣量,不做水土流失量预测。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确定自然恢复期为 2 年。

4)预测方法本项目采用扰动地表造成的土壤流失量计算公式如下:式中:W--扰动地表土壤流失量(t);i--预测单元(1,2,3,…,n);k--预测时段,1,2,指建设期和自然恢复期;Fi--第i 个预测单元的面积(km²);Mik--扰动后不同预测单元不同时段的土壤侵蚀模数(t/km²•a);ΔMik--不同单元各时段新增土壤侵蚀模数(t/km²•a);Mi0--扰动前不同预测单元土壤侵蚀模数(t/km²•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水土流失预测
———————————————————————————————— 作者:
———————————————————————————————— 日期:
第七章水土流失预测
7.1 预测目的
通过对项目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数量和危害进行预测,进一步明确新增水土流失的时空分布,为此次亚泰山语湖项目的方案编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Fji——某时段某单元的预测面积,km2;
Mji——某时段某单元的土壤侵蚀模数,t/km2·a;
ΔMji——某时段某单元的新增土壤侵蚀模数,t/km2·a,只计正值;
Tji——某时段某单元的预测时间,a;
i——预测单元,i=1、2、3、........,n;
7.3 水土流失预测单元划分
根据本次项目地区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特点,将水土流失区划分为建(构)筑物区、道路广场区、水域景观及绿化区、施工生产生活区、临时堆土区5个分区进行预测,具体分区情况见表7-1。
表7-1分区情况
序号
预测区
分区原因
1
建(构)筑物区
主要是建筑物建设占地,其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施工方法相同。
2
道路广场区
主要包括在征地范围内场地道路广场占地,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相同,后期均进行地面硬化处理,施工方法及工艺相同。
3
水域景观及绿化区
水域景观区和绿化区为项目内绿化景观工程占地,两者的主要水土侵蚀为水力侵蚀,
4
施工生产生活区
主要用作施工过程中施工工人的生产生活区域,其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相同。
(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预测
本项目建设内容对原地貌、原土地的扰动、原植被破坏情况,在所给主体工程设计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查阅资料和图面量测、数据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测算。
(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和数量
根据项目内扰动原地貌、损坏原土地和原植被面积预测的结果,经分析统计得到;对于损坏的水土保持工程设施,通过对项目区查阅资料,统计得到。
Fi——不同的地貌单元面积,km2;
Ti——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年(a)。
因工程建设扰动地表而产生的水土流失量的预测方法和原生水土流失量的预测方法相同,采用土壤侵蚀模数法进行预测。
②扰动地表水土流失量预测
(公式7-3)
可能新增水土流失量按下式计算:
(公式7-4)
式中:W——土壤流失量,t;
ΔW——新增土壤流失量,t;
7.5 预测内容及方法
7.5.1预测内容
(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
(2)可能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数量
(3)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
(4)可能产生的弃土、弃渣量
(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预测
(6)水土流失危害预测
7.5.2预测方法
亚泰山语湖项目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水土流失,主要来源于项目建设时期土地的基础开挖和回填以及松散表土的堆放等。因此本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预测方法是按照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并结合本项目施工区水土流失调查的成果,采用侵蚀模数法和流弃比法进行预测,并根据各项预测的具体内容采用合适的方法。
5
临时堆土区
主要用于堆存剥离表土,以待后期绿化覆土使用,堆存方式一致,发生水土流失的特点、类型一致。
7.4 预测范围和时段
7.4.1预测范围
(1)预测范围
本项目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包括建(构)筑物区、道路广场区、水域景观及绿化区、临时堆土区等占地区域。
(2)预测面积
项目建设施工期预测,本项目区实际扰动面积为70100㎡;其中建(构)筑物区21000㎡,道路广场区13600m2,水域景观及绿化区28100㎡,施工生产生活区1900㎡,临时堆土区5500㎡。
表7-3水土流失预测区、时段表
序号
预测区
预测时段(年)
备注
施工准备期
施工期
自然恢复期
1
建(构)筑物区
0.75
1.17
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施工期
2
道路广场区
0.75
0.83
3
水域景观及绿化区
0.75
0.58
1

施工生产生活区
0.75
1.17
5
临时堆土区
0.75
1.17

注:本工程施工期水土流失主要预测土建阶段水土流失
结合土壤侵蚀原理,对原生水土流失量和建设期间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进行分析计算,进而得出工程建设期间新增水土流失量。
①原生水土流失量预测
原生水土流失量预测采用土壤侵蚀模数法进行分析计算:
(公式7-1)
式中:Wi——原地貌水土流失量,t;
i——不同土地利用类型;
Mi——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
水土流失预测按具体项目施工经历雨季的时间,以最不利时段进行预测。经调查,本次亚泰山语湖项目所处地区江苏省南京市的雨季集中在6月~8月份(3个月),为水土流失最不利时段。因此,预测时段根据施工时段占整个雨季的比例计算,超过雨季长度不足一年的按全年计算,未超过雨季长度的按占雨季长度的比例计算,依据本工程的施工进度安排及雨季的分布,确定水土流失预测计算时间。预测时段见表7-3。
7.2 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分析
亚泰山语湖项目处于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沿江街道东至蓝海路,南至侨康路,西至永固路,北至永新路地块。项目建设区属于中低山丘陵区,植被覆盖率较高。在项目工程生产建设过程中,破坏了原有地貌并造成水土流失。项目建设场地的平整、建筑物基础的开挖等施工活动,将破坏原有地貌和扰动原有地表,这样便使原本处于稳定状态的土地水土流失加剧。项目工程生产建设过程中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为土地占用、植被破坏及土石方挖填。
本工程预测范围及面积详见表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表7-2预测区的水土流失预测面积统计表
项目区名称
预测面积(㎡)
备注
建(构)筑物区
21000
临时堆土区在自然恢复期为水域景观区
道路广场区
13600
水域景观及绿化区
28100
施工生产生活区
1900
临时堆土区
5500
合计
70100
7.4.2预测时段
建设类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时段按一般原则可分为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三个阶段。由于本次亚泰山语湖建设项目的施工期较长,且施工准备期扰动形式与施工期相近,故本方案水土流失预测时段主要按施工期进行预测。
(3)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预测
本项目建设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主要通过项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和原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植被、气候等因子综合判定和计算得到。
(4)可能产生的弃土、弃渣量
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弃土、弃渣量主要通过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做土石方平衡分析得到。
(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