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创新型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争做创新型人才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培育创新型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创新体系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保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说,创新型人才正以前所未有的时代需求承载着推进国家自主创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创新型人才指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像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具体有以下几个特征:(1)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2)有很强的自我学习与探索的能力;(3)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拥有广博而扎实的知识,有较高的专业水平;(4)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与他人合作或共处;(5)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承担艰苦的工作。

怎样成为创新型人才?具有爱国,奉献,创新精神是打造创新型人才的核心条件。读书,思考,实践三位一体是打造创新型人才的根本条件。

1、读书是创新的基础

首先要学习自己领域和相关领域的基础与专业知识。如果一个人真有知识,他一定对自己所研究的内容及方向中的基本理论掌握得很透彻,能够清楚明白地解释其中的基本理论问题,知道这个方向上的前沿问题是什么,哪些方面没有解决,可能的突破口在哪里;对于技

术研究,能够透彻而熟练地掌握该技术的原理和关键点,掌握该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障碍;从事开发、创业时,一定能预测未来的发展需求,知道未来急需什么,这种急需的主要瓶颈是什么,以及如何创造条件实现创新。一个真正的人才,应该能够不断地创造新知识,发明新技术,开拓新产业,制造新产品。

其次要学习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尤其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此来塑造人们的政治思想、精神素质、思维模式、学习方法、品德意志。人们的这些品质以及一切智慧和才能,都是通过人文科学塑造的。人文科学对于人的意识、思维的启迪作用远远高于自然科学,它的纷繁复杂的变化塑造着人们的自然意识能力。所以,人文科学塑造人,自然科学像使用程序一样使用人。一些大科学家,如爱因斯坦、薛丁格、钱学森、周光昭等,都是自觉地被塑造,又在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不断积累,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最后要学习实践技能和本领。要熟练地掌握必需的科学实践技能和方法,因为任何真理都要通过实践才能证实。众所周知,克鲁科斯在做放电管实验时,已经发现了辐射效应,但是由于他的方法不当,并没有分离出产生辐射的X光。后来伦琴重做这个实验,他改进了方法,发现了X光,并以此获得诺贝尔奖。

2、思考是创新的钥匙

思维是人的大脑对感觉现象的分析、比较、判断、推理并得出结论的过程。人才的培养除了品德和知识的培养外,最重要是思维模式和能力的培养,形成优良的科学思维是最重要的,有了好的思维模式

就一定有好的才能。在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形成过程中,人文思想的影响非常大。中国人的思维方法(或传统的思维方法)往往带有封闭性、单一性、随和性,总是在自己已有的观念中思考问题,倾向于传统的认识,追求稳妥的思维方法,很少能换位思考,总希望自己的想法和别人一样,力图维护权威、领导的意见,不敢大胆质疑和提出反面观点,压抑着人们的开拓精神,阻碍着追求真理的思想发挥,严重影响着创新型人才和成果的涌现。中国人的传统思维还受到奴役性的影响。他们不敢超越范围去思考,逆来顺受,认为“上边”来的都是正确的,权威的话都是真理,不敢奇思妙想,标新立异,不敢否定“理论”,虽然有过反抗(如农民起义),但最终还是走上传统的思维套路。所以,这种基于维护权利的思维模式是一种枷锁,扼杀了敢于维护真理、维护客观规律的先进思想的出现。用传统思维培养一些好人,培养一些能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人是可以的,但是在21世纪,在新科技革命中,要造就大批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顶天立地的世界大师是不可能的。所以,要通过教育使科学的辩证思维深入到每个人的灵魂,使“实践论”、“矛盾论”这些科学的理论成为中国人民的思维模式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世界科技革命中奋勇向前,杰出人才层出不穷,领军人物大批成长,使“钱学森之忧”不再出现。只有辩证思维才是最高形式的思维,也是最科学的思维。辩证思维是以感性认识(形象思维)为基础,在对立统一的规律下,进行辩证地思维。

一个创新型人才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认识的能动作用强,它不仅表现在能够通过辩证思维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提出思想,在实践思想的过程中提出正确的方案,做出决策,并且通过实践获得预想的结果。通过实践来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感性认识通过辩证思维发展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又通过辩证思维能动地指导实践,在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创造新知识和新成果,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也就是科学辩证思维的全过程。在辩证思维的过程中,主要是从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条件进行分析,分析矛盾的性质、矛盾各方面的特殊性、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尤其重要的是思考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使事物的发展在我们创造的条件下向所期望的方向转化,创造新理论,获得新成果。只要我们具备了这样的辩证思维本领,就具备了创新的能力,就可以成为领军人物,成为创新型人才。

3、实践是创新的根本途径

我们有了那么多好的素质,学习了那么多的知识,具有了科学的思维模式,要成为创新型人才还应做些什么呢?实践,只有经过实践,最终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实践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除了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之外,还要有明确的学术方向。学术方向可以变化,但它必须在研究进程中变化,在科研进展需要时变化,或是为了突破传统引领未来时变化。

实践需要选择既定方向中的前沿课题。这个前沿可以是某个科学领域的前沿,某个重要方向上的前沿,或是国家战略急需的前沿,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沿,人民生活急需的前沿,生产力发展瓶颈的前沿。

总之,应该是一个有理论意义的或有实践应用价值的重要课题。一般情况下不要追求热门,因为凡是热点问题,一定有很多人思考过、研究过,要想创新,一定要查阅大量资料、文献,熟悉已经完成的工作和别人正在进行的工作,然后再选择自己独立的课题。要创新很困难。

实践需要在课题中选择一个明确的问题。“科学始于问题”,有了明确的问题才能产生理论,而理论只是一种假设,是用来试图解决问题,还不是真正的知识,只有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才是正确的,才能推动科学的发展。所以,一定要培养自己在学习和实践中发现问题的能力。有了问题还只是感性认识阶段,只有在为了解决问题而产生思想时,才开始进入理性认识阶段。在实现思想的过程中提出方案,并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才真正达到了理性认识,真正掌握了事物的本质。但是,实现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并不是最终目的,要引导它进一步深化,通过人为创造条件,使事物的发展向有利于我们的目标转化,这个过程就是创新。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任何规律都是有条件的,有条件的同一性,并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不断创造新事物,不断完成新成果,才是不断前进、不断创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所以,一个人的思想不能停滞,不能僵化,要不断地创造条件引导事物的发展向自己期望的方向转化,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是科学发展的辩证思维本质。

实践需要充分认识自己,充分利用客观条件,知己知彼,量力而行,还要留有余地,以应付突然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