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老年病人膝关节手术围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护理课件

中国老年病人膝关节手术围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护理课件

麻醉中监测与管理
监测生命体征
在麻醉过程中,密切监测 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 率、血压、呼吸等指标, 确保患者安全。
维持循环稳定
在麻醉过程中,注意维持 患者的循环稳定,防止出 现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并 发症。
合理用药
在麻醉过程中,合理使用 药物,注意药物的相互作 用和副作用,确保患者安 全。
03
老年病人特点与护理
总结词
呼吸抑制是麻醉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和 低氧血症。
详细描述
呼吸抑制的原因可能包括麻醉药物的副作用、神经肌肉疾病 、呼吸道梗阻等。在围术期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深 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呼吸抑制。
循环波动
总结词
循环波动是指围术期心血管系统的不 稳定状态,可能导致低血压、高血压 、心律失常等。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老年病人膝关节手术围术期麻醉管理 需综合考虑病人身体状况、手术需求 和麻醉风险,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 。
术后加强护理和康复指导,促进病人 尽快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术中密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及时处 理各种并发症,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 行。
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老年病人膝关节手术围术期麻醉管理将更加精准和个性 化,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和病人满意度。
中国老年病人膝关节手术围 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护理
课件
目录
• 引言 • 膝关节手术麻醉概述 • 老年病人特点与护理 • 围术期护理措施 •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 年病人膝关节手术数 量逐年增加
围术期麻醉管理对手 术成功与否具有重要 影响
老年病人常伴有多种 基础疾病,手术风险 较高

中国老年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ppt课件

中国老年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ppt课件

24
2.4术中输液输血管理
25
2.4.1液体的选择

首选乳酸林格液或醋醉林格液 肾损伤、肾功能不全、严重脓毒症患者慎 用羟乙基淀粉
26
2.4.2目标导向液体管理策




目前可用导向液体管理指标包括SVV、PPV、PVI以及液体 冲击试验+维持液体输注量1-2ml/(kg.hr)方案 不同体位、腹内压或胸内压等因素会影响诊断心脏前负荷 不足的值 液体冲击试验中小容量体液持续输液方法 缺乏监测设备,全麻时预防性连续给予去氧肾上腺素 [0.5~1.0µg/(kg.min)],或去甲或甲氧明可减少输液量 患者容量充足 如果平均动脉压<80%(平静状态)给予缩 血管药物,如果血压>80%(平静状态)而SVI低于25ml (跳.m2)可给予正性跳肌力药
18
2.2老年患者麻醉方式及麻醉用药选择
19
2.2.1老年患者麻醉方式选择

最近国际共识:优选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全静脉麻醉在术后识知保护方 面具有优势
20
2.2.3麻醉药物选择




老年患者的麻醉药物选择以不损害脏器功 能为原则 对于脆弱肺功能以及高龄(>75岁)患者最 好选用短效镇静、镇痛药物 诱导应选择对循环抑制较轻的药物如依托 咪酯 慎用即刻进行气管插管以刺激循环的做法 椎管内麻醉或外围神经阻滞优选罗哌卡因
35
2.6.2术中肺通气与换气功能监测

氧气指数 ≤300mmhg时应分别对患者通气 功能 肺血管阻力以及肺动脉压,心功能 状态进行分析和处理
36
2.7术中体温监测与维护


术中低体温导致患者术后伤口感染增加, 伤口愈合延迟。围术期出血量显著增加, 心血管事件增加,苏醒延迟,有怨气肿瘤 发病率快等 术中最低体温不低于36℃

老年患者围麻醉期循环管理 ppt课件

老年患者围麻醉期循环管理 ppt课件
麻醉循环管理三要素:
血压、心率和节律、组织灌注
➢ 老年患者因为器官脆弱,需要维持适当的血 压基线水平 ~ +20%
➢ 同时维持全身氧供需平衡(较慢的心率),
干预治疗遵循降低氧耗,增加氧供原则
➢ 实施目标导向液体策略,防止容量输注过负荷
导致低灌注的血管因素
血管阻力
血管弹性
低灌注dosage* ASA 3-5 vs. ASA 1-2
1.32 [1.13–1.56] 1.55 [1.22-1.99]
P-Value <0.0001 <0.0001 <0.0001
0.0008 0.0004
* Fentanyl dosing categories: 1= 0-1.50 µg/kg; 2= 1.51-5.00 µg/kg; 3= >5 µg/kg Anesth Analg 2005;10:622-8
流动力学平稳对液体输注的过度依赖,为限制性液体管理方案的实施提供可能。
甲氧明应用剂量及方法
微量泵注
➢ 配置:体重*0.6mg/50ml,或 1mg/ml ➢ 预负荷0.5~1mg,泵速1.5~4ug/kg/min,可根据
具体情况调整泵速 ➢ 如:60kg…..5mg~10mg/h,即2支稀释到50ml,12~25ml/h
患者管理
“三低”病人(低血压/低BIS/低MAC)住院时间及死亡率增加
• 前瞻性、单中心 • 24120 病人 • 术中平均MAP, BIS, MAC • 同时具有“三低”情况的风险比 • 终点事件: “三低”维持时间
延长的住院时间 30天死亡率
麻醉期间三低现象与术后死亡率的关系
结论:
低MAC时,低MAP是死亡高度预 警因素。当同时伴有低BIS时,死亡 风险更高

中国老年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解读ppt课件

中国老年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解读ppt课件
● 脆弱心功能早期预警监测及干预
ECG (II+V5,心肌缺血检测80%)●心率及心律(术中基线心率维持)
●血压(20%,脆弱脑:基线血压以上) ●心脏前负荷:容量指标SVV,PPV,SV%等;压力指标:CVP,PAWP:慎重●SVI/CI
●ScvO2/SmvO2 ●血乳酸●DO2/VO2 ● cTnI ●其它。
● 顾问团
刘进、熊利泽、吴新民、俞卫锋、邓小明、李天佐
完整版ppt课件
2
CSA-老年人麻醉学组 20122015
完整版ppt课件
3
总纲
老年患者术前访视与风险评估 老年患者的术中管理 老年患者麻醉后恢复室(PACU)管理 老年患者急性术后疼痛管理 老年患者术后重症治疗
完整版ppt课件
4
二、老年患者的术中管理
● 脆弱肾功能
慎用胶体溶液● GDT容量管理●基线血压(缩血管药物 非禁忌)● SVI/CI维护
● 脆弱肝功能
慎用胶体溶液●GDT容量管理●缩血管药物使用维持血
压●TEG导向出凝血管理
完整版ppt课件
20
术中常见心律失常病因分析与处理
●常见心律失常:
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房颤等
●常见原因:
缺氧●电解质异常●二氧化碳蓄积●麻醉镇痛深度过浅 ●低血容量●急性大量失血●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
术中输血与凝血管理
原则
●微创、低创伤性手术以降低围术期大量出血的风险 ●尽量限制异体血的输注 ●非肿瘤外科手术强烈建议自体血回收 ●输注异体血前,血红蛋白浓度测定 ●大出血时强化凝血因子补充,有条件TEG导向出凝血管理 ●强化体温维护以降低出血量和异体血输注风险
完整版ppt课件
18
基于全身氧供需平衡的血流动力学管理

中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指导意见PPT课件

中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指导意见PPT课件

30 mg,1天2次
40 mg,每天1次 5 000~7 500 IU ,1天2次
预防剂量低分子量肝素使用至术前12 h停用;术前24 h需停 用治疗剂量低分子肝素,术前4~6 h停用静脉输注的治疗剂 量普通肝素
术中管理
手术室管理
建议安排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或建立专门的临床小组,特别是能 很好掌握区域阻滞技术的医师实施 建议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0~23 ℃之间,湿度控制在50%~60% 联合充气温毯和液体加温措施积极保温
术前评估与准备
深静脉血栓形成/栓塞预防
低分子量肝素和普通肝素预防DVT
有技术条件单位强烈建议术前常规 行下肢加压超声DVT筛查 参照《围术期深静脉血栓/肺动脉血 栓栓塞症的诊断、预防与治疗专家共 识(2014)》
治疗量 依诺肝素 普通肝素 预防量
1 mg/kg,1天2次
1.5 mg/kg,每天1次 APTT延长1.5~2.0倍
约3/4老年患者的死因与其并存疾病有关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率比择期髋关节置换术 高6~15倍 能完全恢复术前活动能力的仅占1/3
手术时机把握
早期手术治疗(如入院48 h内实施手术)除可减轻患者疼 痛外,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改善术后 自理能力
48h后手术
•30天全因死亡率增加41% •手术拖延时间越长,住院死亡率 越高 •肺部感染或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 发症的风险明显增加
手术延迟因素
危害-管理
•管理和医疗因素 •尽量避免因管理因素导致的 手术延迟 •强烈建议在髋部骨折后24~ 48 h内实施手术
术前评估与准备
急诊室处理 术前评估
1 h内完成初级评估,4 h内收入专科 病房 体征、病史、影像学 镇痛:牵引、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

高龄患者骨科手术围术期风险PPT课件

高龄患者骨科手术围术期风险PPT课件

2019/11/26
.
13
围术期肺功能评估-呼吸系统
骨科手术肺部并发支气症管痉挛发生率高达
15.4% 其他
并发症
围术期常见
肺炎
肺部并发症
ARDS
肺不张
肺水肿
2019/11/26
.
14
围术期麻醉风险评估-呼吸系统
• 术前筛查 • 病史与体检—占明确主导地位 • ASA 1~2级患者,如果活动耐量好,则无必要进行心肺功能筛选 • ASA 3~4级的患者,一定要做肺功能筛选试验、胸部X片、胸部
2019/11/26
.
8
高龄患者骨科麻醉围术期评估
手术风险评估
高危患者术前评估、术中评估包括骨科手术的难度、手术涉及的部位、手术操 作时间、创伤程度、出血量、外科医生
手术时机评估
围术期内科管理: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及呼吸系统及ASA分级
手术并发症评估
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房颤、术后心梗、脑梗、肺栓塞
病人
肥胖(30kg/m2<BMI<40kg/m2),控制良好的DM/HTN,轻微的肺部疾病
ASAIII 合并严重系统性疾病 病人
ASAIV 合并严重威胁生命的 系统性疾病病人
实质性功能障碍;一个或多个中度到重度的疾病。例如(但不限于):控制不良的 DM/HTN,慢性阻塞性肺病,病态肥胖(体质指数》40kg/m2),活动肝炎、酒精依赖 和滥用,植入起搏器,中度射血分数降低,ESRD接受定期血透,早产儿PCA<60周, 三个月以上的心肌梗死,CVA,TLA,TLA,或CAD/支架
.
16
手术病人病情及体格检查分级
手术病人病情及体格情况分级

评级依据

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围术期麻醉管理护理课件

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围术期麻醉管理护理课件
物理治疗
根据病情和康复计划,为病人安排物理治疗,如按摩、电刺激等, 以缓解疼痛、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
康复器械辅助
根据需要,为病人提供康复器械,如助行器、拐杖等,以帮助他们更 好地进行康复训练。
预后评估
评估指标
预后评估的指标包括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 日常生活能力等,通过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估,可以对病人 的恢复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 取适当的措施,如输血、 输液等,维持病人循环系 统的稳定。
术后护理
疼痛管理
评估病人术后的疼痛程度,采取适当的疼痛控制措施,如药物治 疗、物理治疗等,缓解病人的疼痛。
预防并发症
针对老年病人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预防肺部感染、下 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常见并发症。
功能康复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指导病人进行适当 的康复训练,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术前准备
指导病人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如 禁食、禁水、备皮等,确保手术顺 利进行。
术中护理
01
02
03
监测生命体征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 病人的生命体征,如心率 、血压、呼吸等,及时发 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维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防 止呼吸道梗阻或窒息,必 要时进行吸氧或机械通气 。
维持循环稳定
了解老年患者的既往病史,如高血压 、糖尿病、心脏病等,以及用药情况 ,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耐受性 。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 以进一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
对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检查 ,包括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 能,以及营养状况和水电解质平衡。

超高龄患者围术期PPT优质课件

超高龄患者围术期PPT优质课件

RAecaustseurerepnataielnitmanpdafiarmmiley nt 244(6%) 42 (17%) 4.4 (3–6.4) < 0.001 3.3 (2.1–5.0) <0.001 D中Uen枢tap系illea统dnh术nise前tod常rya规odf的dmr核uisg磁ss等io检n 查to,ICSUod1e7rq3vi(s4t等%调) 查3发4现(2,0利%用) 精5神.0状(3况.3评–分7系.6统) SSP<M0S.Q0S0(1short3p.o1rta(b1le.9m–e4n.ta9l)sta<tus0.001
超高龄患者围术期死亡率及影响因素
超高龄患者围术期死亡率
• 麻醉-手术相关死亡率: 术后30天内死亡
• 60-70y 2.2. % • 70-79 y 2.9% • 80y 以上 5.8-6.2% • 90 y以上 8.4%(Hosk MP )
大手术,开胸,急诊剖腹,高达19.8% (Ackermann RJ )
超高龄患者围术期死亡率
• 美国Warner MA 报道:31例100-107岁世纪老人麻醉手 术后30天的死亡率为16%,整体上发病率和死亡率似乎与 麻醉类型无关。
• 英国Derby报道13例世纪老人30天的死亡率为31%,一年 的死亡率56% 。
• Mark C. The medical records of a consecutive series of 13 centenarians with proximal femoral fractures who presented to the Derbyshire Royal over a 20 year period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were female (M:F 2:11) and had suffer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The recorded incidence of surgical complications was low. The mortality at 30 days, 6 months and 1 year were 31%, 50% and 56%, respectivel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管理难点
老年人各脏器器官功能减退、代偿功能降低 麻醉后循环难以维持,静脉容量和血管张力的丧失进一步引起血 压下降和组织器官灌注不足 导致其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和脑卒中发生风险的增加 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和肾脏损伤发生风险的增加,从而增加 术后死亡率
循环管理难点
该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特点有以下三点: 第一,患者在麻醉后极易发生血管张力的快速下降,血压难以控 制 第二,患者合并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病史,难以控制的低血压极 易诱发广泛性脑梗塞的发生 第三,患者为高龄,其心脏代偿功能不佳,低血压易导致各脏器 低灌注性损害,甚至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
学习交流PPT
3
病例摘要
89岁女患,因“摔伤致右髋部疼痛、活动受限12小

时”入院,诊断为“右股骨颈骨折、重度骨质疏松症
、高血压病、冠心病、支气管哮喘、肺心病、多发腔
隙性脑梗塞、糖尿病“。入院后择期行“髋关节置换
术” ※ 该患者并存症多,手术麻醉风险高,术后并发症多,
发生率高,涉及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J]. 2017.
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的选择与应用
术前不伴存心脏收缩功能异常的老年患者,术中常用的血管活性药 物为缩血管药物,如去氧肾或去甲肾,或短效β1- 受体阻滞剂,如 艾司洛尔等
对于术前伴存收缩功能异常的老年患者,除使用上述血管活性药物 外,可给予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米 力农等
思 考 之二
基于该患者病情,其围术期血压应维持在术前平静状态范围内 为达到这个目标 在该病例的循环管理中,如何抉择?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联合血管活性药物持续泵注 选择上述方案的原因是什么? 血管活性药物如何选择如何使用? 对此类患者的预后有何获益?
麻醉管理着重点
该病例为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支气管哮喘、慢性肺源性 心脏病、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糖尿病
病例解析 高龄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
主要内容
★ ★ ★ ★
学习交流PPT
2
引言
我们知道,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进步,世界各国人口 的寿命都在很大程度不断延长,那么接踵而来就会带 来一系列的问题----人口老龄化 增龄老化的机体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那么为高龄患 者进行麻醉,对于医患双方均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思考 ?
系统等疾病,需加强对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以保证患者平稳度过围术期学习交流PPT4
面临的问题
呼吸系统
肝胃肠 肾
高龄患者
学习交流PPT
5
9
思 考 之一
高龄患者,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支气管哮喘、肺 心病、多发腔隙性脑梗塞、糖尿病等多种并发症
此类脏器功能极度脆弱的高龄患者 麻醉管理难点是什么? 其循环管理难点又是什么?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J]. 2017.
液体类型选择
一般情况下,乳酸林格氏溶液,或者醋酸林格氏液体为老年患者 围术期的首选液体类型
大型手术,围术期给予人工胶体溶液的术后转归不弱于晶体溶液, 可以安全使用
术前评估为高危肾功能的老年患者,应该慎用人工胶体溶液
ASA 分级与围术期死亡率
ASA分级





围术期死亡率
0.06%~ 0.08%
0.27%~ 0.40%
1.82%~ 4.30%
7.8%~23.0% 9.4%~50.7%
麻醉计划制定
麻醉医师 经验
手术情况
麻醉 方案
患者意愿
学习交流PPT
12 10
麻醉方式选择
01
02
03
➢ 气管插管 全身麻醉
老年患者麻醉方式选择
老年患者的麻醉诱导原则上推荐以静脉麻醉诱导为主,但应从小 剂量逐渐滴定给予,直至达到合适的麻醉镇静深度,麻醉镇静深 度监测有助于更好地判定麻醉药物的准确用量
老年患者对阿片类药物和镇静药物特别敏感,摆位或者操作过程 中应该谨慎给予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J]. 2017.
其麻醉管理难点在于:保持患者在麻醉手术过程中各项生命 体征的平稳,维护其心肺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从而使患 者安全度过围术期,并改善其预后
解惑
术前访视
✓ASA 分级、代谢水平、营养状况、是否可疑困难气道 ✓视力状况、精神 / 认知状况、言语交流能力、肢体运动状况 ✓是否急症手术、近期急性气道疾患 ✓过敏史、脑卒中、心脏疾病、肺脏、内分泌疾病病史 ✓用药史(包括抗凝药物等)、头颈部放疗史、 ✓既往外科病史等对患者进行评估,以期全面掌握患者的身体状态
学习交流PPT
21
目标导向液体管理策略
老年患者由于全身血容量降低,心肺肾功能减退以及静脉血管张力在 麻醉状态下的易丧失性,围术期容易为维持循环稳定而导致液体输注 过负荷
因此实施目标导向液体管理策略对于降低患者围术期心肺肾以及肠道 功能并发症,改善患者术后转归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可用的目标导向液体管理指标包括 SVV,PPV,SVI, 以及液体冲击 试验 + 维持液体输注量 1~2ml/(kg.hr)方案
该患者循环管理的难点是预防围术期低血压,维持患者循 环功能稳定,保障脏器灌注
“三低”病人(低血压/低BIS/低MAC)住院时间及死亡率增加
• 前瞻性、单中心 • 24120 病人 • 术中平均MAP, BIS, MAC • 同时具有“三低”情况的风险比 • 终点事件: “三低”维持时间
延长的住院时间 30天死亡率
➢ 喉罩通气 全身麻最
老年患者麻醉方式选择
对于老年患者脑功能的保护,推荐优选使用神经阻滞技术,其 次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腰丛+骶丛+T12 PVB))
如果选择全身麻醉,证据表明全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的术后认 知保护方面具有优势,某些特殊手术使用适当浓度的吸入麻醉 药物具有脏器保护效应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M]. 2017.
麻醉循环管理三要素:
血压、心率和节律、组织灌注
➢ 老年患者因为器官脆弱,需要维持适当的血压基线水 平 ~ +20%
➢ 同时维持全身氧供需平衡(较慢的心率),干预治疗
遵循降低氧耗,增加氧供原则
➢ 实施目标导向液体策略,防止容量输注过负荷
循环管理难点
围术期“三低”现象,即低脑电双频指数(BIS)、低血压和 低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其中低血压是导致患者术后死 亡的高危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