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冰蓄冷技术应用

合集下载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应用与经济分析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应用与经济分析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应用与经济分析冰蓄冷空调系统是一种利用低峰时段制冷,然后在高峰时段释放冷量供空调使用的节能系统。

它由冷冻机组、冷冻水蓄冷罐和冷冻水泵组成。

1. 商业建筑:冰蓄冷系统适用于商业建筑,如写字楼、购物中心和酒店。

由于商业建筑在白天需求较大的制冷量,而在夜间需求较少,因此使用冰蓄冷系统可以在夜间制冷,然后在白天使用蓄存的冷量供空调使用,减少用电峰值,降低能源消耗。

2. 工业生产:冰蓄冷系统也适用于工业生产,如制药、食品加工和化工厂。

这些厂房通常需要大量制冷,而且制冷负荷波动较大。

使用冰蓄冷系统可以利用低峰时段制冷,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成本。

3. 制冷储藏:冰蓄冷系统可以用于制冷储藏,如冷藏库、冷冻库和冷链物流。

通过在低峰时段制冷,可以提高储藏温度稳定性,减少能量损失,延长商品保质期,提高储藏效果。

1. 节能效果:冰蓄冷系统通过在低峰时段制冷,可以利用电力资源的低谷时段,提高用电效率,降低用电峰值。

与传统空调系统相比,可以节约20%至30%的用电量,降低能源消耗。

2. 耗电成本:冰蓄冷系统的冷冻机组和冷冻水泵的运行耗电量较大,在选型和设计时需考虑到运行成本。

由于冰蓄冷系统利用夜间低价电制冷,较传统空调系统能更充分地利用电力资源,从长期来看,总体运行成本可能会更低。

3. 投资回收期:冰蓄冷系统的投资成本相对较高,主要包括冷冻机组、冷冻水蓄冷罐和冷冻水泵等设备的购置和安装费用。

由于冰蓄冷系统可以降低用电峰值,减少能源消耗,从而节约用电成本,投资回收期较短,通常在3至5年左右。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应用广泛,包括商业建筑、工业生产和制冷储藏等领域。

它也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可以节约能源、降低用电成本,并在一定时间内实现投资回收。

在节能减排和提高能效的背景下,冰蓄冷空调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冰蓄冷在制冷空调中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

冰蓄冷在制冷空调中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

冰蓄冷在制冷空调中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采用冰蓄冷在制冷空调,是空调技术革命的又一卓越贡献,是解决我国特大型城市夏季电力问题的最优方案之一,也是未来楼宇空调发展的必然趋势。

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夏天用电高峰负荷,大量减少夏天高温季节停电拉闸的概率;有利于人们的和谐幸福安定工作和生活。

标签:冷蓄冷;制冷空调;应用前景冰蓄冷中央空调是指建筑物空调时间所需要冷量的部分或全部在非空调时间利用蓄冰介质水的显热及潜热迁移等特性,在常规水冷冷水机组系统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与PLC的控制,利用夜间低谷低价电力时段将冷量通过冰的形式储存起来,白天需要供冷时根据空调负荷要求释放出来的一种新颖技术制冷技术。

这样在用电高峰时期就可以少开甚至不开主机。

当空调使用时间与非空调使用时间和电网高峰和低谷同步时,就可以将电网高峰时间的空调用电量转移至电网低谷时使用,达到节约电费的目的。

一、冰蓄冷技术1、冰蓄冷空调系统。

在常规全空气空调系统中,送风温差一般控制在8~10℃,送风温度在15~18℃范围,如果系统有再热,则盘管出口空气温度可低到12℃左右。

而在冰蓄冷系统中,利用低温冷水,可将盘管出口空气温度降到4~6℃,送风温差可达20℃左右,形成所谓“低温送风系统”。

20世纪末期,我国的冰蓄冷技术日趋完善,于是全面提出冰蓄冷与低温送风相结合的技术的理论,对这种系统的特点、技术性能、设计方法以及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说明冰蓄冷与低温送风相结合的系统的优越性,这是冰蓄冷技术的重大突破,理论方面也已经很完善。

进入21世纪以后,冰蓄冷与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理论日趋成熟,在吸取了国外大量先进技术以后,2002年首次由国内设计完成的集成冰蓄冷、低温送风、变风量等多项国内国际先进的空调新技术的系统在国家电力公司所属国家电力调度中心圓满竣工,接着西北电力调度中心等电力部门都成功应用了冰蓄冷与低温送风相结合的技术。

至此,我国已经完全实现了这项技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近年来,对于这种新型的冰蓄冷空调技术,我国虽然取得初步成果,但是仍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实践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探析冰蓄冷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探析冰蓄冷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探析冰蓄冷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前景摘要:文章针对了冰蓄冷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分析,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提出了下文中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够给与同行业工作的人员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冰蓄冷技术;空调系统;应用;分析1冰蓄冷系统概述冰蓄冷系统可以分为全负荷冰蓄冷系统和部分负荷冰蓄冷系统。

全负荷冰蓄冷系统在用冷时不使用冷冻机,只依靠蓄冰槽融冰来满足冷负荷需求。

这种系统要求的蓄冰槽和冷冻机容量都比较大,一般用于体育馆、影剧院等负荷大、持续时间短的场所。

对于一般商业建筑,由于其初投资过大而很少采用。

部分负荷冰蓄冷系统在供冷时则依靠蓄冰槽融冰和冷冻机共同运行负担冷负荷,冷冻机和蓄冰槽容量都比较小,初投资和运行费可以达到综合最优,因而被商业建筑和工业制冷等广泛采用。

全国如有300家30000平方米的商场采用蓄冰空调,其调峰能力相当于建设了一座30万千瓦的调峰电厂。

火电调峰电厂成本7000元/kW左右,30万千瓦的调峰电厂投资约21亿元;抽水蓄能电站的调峰电厂成本5500元/kW左右,30万千瓦的调峰电厂投资约16.5亿元。

而采用蓄冰技术小于2000元/kW,转移30万千瓦高峰负荷投资共计不足6亿元。

因此,在达到相同目的情况下,可节约投资约10亿元到19亿元。

目前,我国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冰蓄冷系统有164个,总蓄冰量达到2477302kWh,相当于每天转移高峰时段用电869200kWh,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还未计及建设电厂占用土地、电厂管理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2蓄冷技术的应用背景与发展过程蓄冷技术是一门关于低于环境温度热量储存和应用技术,是制冷技术的补充和调节。

蓄冷技术在空调领域内的应用从世界范围来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是以削减空调制冷设备装机容量为主要目标,以小冷机带动大冷负荷的水蓄冷阶段,旨在降低制冷系统的初投资;二是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是以转移尖峰用电时段空调用电负荷为主要目的的移峰填谷的冰蓄冷阶段;三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到今,除了转移尖峰用电时段的空调用电负荷目标之外,又增加了利用冰蓄冷的“高品位冷量”,以提高空调制冷系统整体能效和降低空调制冷系统整体投资及建筑造价,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和热舒适的目标,进入了低温、大温差供冷送风的蓄冷空调发展阶段。

冰蓄冷技术典型应用

冰蓄冷技术典型应用

一项冰蓄冷技术空调的典型应用冰蓄冷技术宜在有中央空调系统的办公、商业及高档住宅中采用。

电力冰蓄冷装置基本上就是在原有中央空调系统中增加一套蓄冷储冰槽,制冰机组在用电低谷时段将电能转为为冷能,并将冷能通过冷媒循环储存在储冰槽中,待到需要调节温度时将所储存的冷能再通过空调系统释放出来,此时关闭制冷机组,从而减少高峰用电量。

华南城1号广场,总建筑面积50万平米,空调面积近40万平米。

由110KV林锦店变电站Ⅲ华南线和Ⅳ华南线10KV 双电源供电,受电点为华南城1号广场的1#中心配和2#中心配。

1#中心配受电变压器8台,分别为2台800KVA和6台1600KVA,共计11200KVA; 2#中心配受电变压器12台,分别为2台800KVA和10台1600KVA,共计17600KVA;1号广场蓄冰空调系统的蓄冷设备由380V电源供电,蓄冷专用电变压器为4台1600KVA,共计6400KVA。

二、冰蓄冷技术简介及1号广场冰蓄冷设备情况(一)冰蓄冷技术简介冰蓄冷空调系统本身并不节能,但它起到了电力移峰填谷的作用,一般来说它对用电客户和电力供应生产带来的效益如下:1.对用电客户的效益:降低整个建筑变压器装机容量约10%;降低末端的供回水温差,减少末端泵循环能耗;依靠峰谷电价差,降低运行成本15%-30%;电源中断时,利用冰蓄冷以及水泵所需要的电力可继续供冷。

2.对电力供应的效益:移峰填谷有益于电网供电平衡,可降低输、配电损失;充分利用移峰电力,提高发电的热效率;减少新电厂建设需求。

(二)1号广场冰蓄冷设备情况冰蓄冷系统主要由双工况冷水机组、蓄冰装置、板式换热器、水泵(板换冷冻泵、冷却泵、乙二醇泵)、冷却塔组成,其中双工况冷水机组、水泵以及冷塔风扇是系统中主要用电设备。

1号广场冰蓄冷系统用电设备分2014年和2015年两期投入,设备构成及用电容量情况如下:冰蓄冷系统主要用电设备构成1号广场冰蓄冷系统2014年投入设备负荷容量序号类别单机容量数量小计kW 台kW1 双工况冷水机组780 4 31202 基载冷水机组396 1 3963 乙二醇泵1324 5284 冷却水泵90 4 3605 板换负载泵110 5 5506 基载冷冻泵45 1 457 基载冷却泵55 1 558 冷却塔风扇电机11 18 198小计- - - 52521号广场冰蓄冷系统2015年最终投入设备负荷容量序号类别单机容量数量小计kW 台kW1 双工况冷水机组780 5 39002 基载冷水机组396 2 7923 乙二醇泵132 5 6604 冷却水泵905 4505 板换负载泵1106 6606 基载冷冻泵45 1 457 基载冷却泵55 1 558 冷却塔风扇电机11 18 198小计- - - 6760三、冰蓄冷用电和常规系统用电负荷对比分析(一)1号广场冰蓄冷系统与常规系统负荷容量对比1号广场冰蓄冷系统设计负荷为6760KW,若按常规空调制冷系统设计各设备功率为10330KW,冰蓄冷比常规制冷系统的用电负荷减少了35%。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应用与经济分析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应用与经济分析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应用与经济分析1. 引言1.1 冰蓄冷空调系统介绍冰蓄冷空调系统是一种利用冰的蓄冷效应来降低空调系统运行能耗的节能技术。

通常在夜间电力供应较为充裕时,利用低峰电力时段制冷,将水制成冰块并存储起来。

白天高峰电力时段,通过冰蓄冷系统释放存储的冰块来提供冷却效果,从而降低空调系统的电能消耗。

冰蓄冷空调系统不仅可以减少耗电量,还可以优化电力利用效率,降低用电峰值,减少供电紧张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冰蓄冷空调系统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包括商业建筑、办公楼、酒店、医院等。

它不仅可以为建筑物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还可以降低空调系统的运行成本,节约能源资源。

由于冰蓄冷空调系统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和政府机构的重视和推广。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冰蓄冷空调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降低运行成本,为企业和社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2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优势1. 节能环保:冰蓄冷空调系统采用冷冻水进行储存和循环利用,相比传统空调系统,具有更高的能效比和节能效果。

在峰电时段利用低成本的电力制冷水,然后在用冷却的过程中,据需求释放制冷水中的冷量,降低建筑物的负荷需求,从而有效降低了建筑物的全年度电力需求。

2. 调峰平谷:冰蓄冷空调系统可以根据电网的峰谷电价差异,合理利用低谷时段的电力进行制冷水的储存,从而在高峰时段减少电力需求,降低用电成本。

3. 稳定性强:冰蓄冷空调系统储存的冷水可以提供长时间的稳定制冷效果,避免了传统空调系统频繁启停带来的温度波动,提高了室内舒适度。

4. 声音低:由于制冷机组设在噪音较大的低谷时段运行,采用隔音的冰箱组,可以有效降低室内外的噪音污染。

2. 正文2.1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原理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原理是利用冰的蓄冷储能特性,在夜间低峰期通过制冷机组将水冷却至冰点以下并冻结成冰块,然后将这些冰块储存在特殊设计的冰块储存装置中。

白天高峰期,空调系统需要制冷时,冰块被融化而释放出储存的冷量,冷水通过冰块储存装置输送至空调系统的蒸发器,实现空调系统的制冷作用。

冰蓄冷储能 示范作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冰蓄冷储能 示范作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冰蓄冷储能示范作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冰蓄冷储能作为一种新兴的储能技术,在能源管理和节能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利用低峰时段的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冷能,然后储存起来,在高峰用电时释放出冷能,从而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需求的灵活调节。

冰蓄冷储能系统具有大容量、高效性、可靠性等优点,因此在建筑物空调、工业制冷、能源供应管理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冰蓄冷储能的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其示范作用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我们将介绍冰蓄冷储能的基本原理,包括冰蓄冷储能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部分。

然后,我们将探讨冰蓄冷储能在建筑物空调、工业制冷以及能源供应管理中的应用领域,包括其在节能减排、电力峰谷填谷、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的价值和潜力。

通过对冰蓄冷储能的示范作用的分析,我们将探讨其在能源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冰蓄冷储能可以通过平衡电网负荷、提高节能效果、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为未来能源供应提供重要支持。

同时,我们也将对未来冰蓄冷储能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包括其在能源管理、可再生能源发展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冰蓄冷储能作为一种新型的节能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示范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冰蓄冷储能技术,我们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电力系统的可靠稳定以及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进一步推动可持续能源的发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整篇文章的框架和主要内容安排,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大纲,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

在介绍文章结构时,可以使用下述内容: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组织论述内容: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将简要介绍冰蓄冷储能的背景和概念,引发读者对该技术的兴趣。

随后,将详细介绍本文的结构,包括各个部分的标题和主要内容,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全文的组织结构。

最后,明确本文的目的,即通过论述冰蓄冷储能的示范作用和未来发展前景,提高读者对冰蓄冷储能技术的认识和了解。

冰蓄冷空调技术探讨与应用

冰蓄冷空调技术探讨与应用

冰蓄冷空调技术探讨与应用从冰蓄冷空调工作的原理,蓄冷方式,系统的流程配置等方面对冰蓄冷空调技术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同时就其在北京周边的华北地区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标签:冰蓄冷空调;蓄冷系统;应用1 引言在夏季,我国各省市电力供应紧缺的形势日益严峻,特别是在大城市,白天时空调负荷量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大城市应用蓄冷空调技术便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蓄冷空调技术不仅可以很好地转移尖峰用电至低谷用电的时间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峰谷供电平衡,减少电站新建数量和输配电的损失量,同时,采用蓄冷空调技术也可以起到削峰的作用。

现如今大部分的国家都在研究开发区域性蓄冷空调供冷站,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开发新型的蓄冷空调机组等。

2 冰蓄冷空调工作的原理空调蓄冷的原理就在于其是将电网低谷时间段“便宜能源”储存起来,当处于需要用大量能量的峰值时段时,将事先贮存的冷能释放出来,满足峰值时期负荷的要求。

目前,由于各国着力研究空调工程的蓄冷,蓄冷方式种类比较多,如果按贮存冷能的方式来划分的话,则可以分为显热蓄冷和潜热蓄冷。

在夜间,由于电力负荷程度很低,则可以采用电动制冷机制冷,以使水结冰,进而利用冰的相变潜热达到冷量贮存的效果;而当白天电力达到高峰负荷时期时,便可以利用空调在工作时发出的热量将冰释冷,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生产需要。

3 蓄冷常用方式3.1 水蓄冷系统水蓄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在于利用水的显热进行冷量蓄存,现如今这种方式的主要缺点在于:由于利用的是水显热进行冷量蓄存,但是水的蓄冷密度较低,所以可以利用的温差小,同时冷损耗大。

3.2 冰盘管式蓄冷系统冰盘管式蓄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在于采用载冷剂间接冷却,在冷却的过程中,低温载冷剂将从冷水机组进入盘管内循环,以使得管外的水转化为冰。

在释冷这个过程中,将空调系统的回水送入到蓄冰槽中去,与管道外部的冰接触,以使得冰融化,进而达到制冷的效果。

3.3 冰晶式蓄冷系统冰晶式蓄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在于将水与乙二醇或丙二醇的混合溶液的温度降至冻结点温度以下,以使其产生冰晶。

浅谈对我国冰蓄冷空调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浅谈对我国冰蓄冷空调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浅谈对我国冰蓄冷空调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办公、生活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满足要求,各类建筑,尤其是办公大楼,写字楼均安装了中央空调。

然而,常规的中央空调由于能耗较大,增加了成本,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为了符合我国政府提出的节能减排政策,蓄能空调应运而生,冰蓄冷空调作为蓄能空调的一种,凭借诸多优点和良好的运行获得了人们的好评。

能源紧张的问题有增无减,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正常生活,因此合理利用能源、最大限度地使用能源已然成为当今社会最被关注的话题。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一天天的提高,空调已经成为了人们必不可少的一环。

但空调的运行离不开电力的供给,为了既能保证获得冷热风又同时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电能的使用,冰蓄冷空调技术应运而生,并作为在用户侧进行电力负荷管理、改善电力负荷昼夜峰谷差不断增加和用电高峰期电力短缺的重要手段之一,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冰蓄冷;空调技术;电力1冰蓄冷的内容及工作原理21世纪以来,节能环保作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人类苦苦钻研、潜心思考,不断摸索出一些既能缓解能源短缺问题又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技术手段,而冰蓄冷空调技术将作为这些手段技术当中颇为重要的一项,具有较好的社会效应,经济效益也较好。

在当今这个将节能与环保作为重要关注点的世界,冰蓄冷空调技术将作为我国利用夜间电负荷进行移峰填谷,提高电网用电负荷率和电能的使用效率,节约电价费用及空调运行费用并减少污染物或有害气体的排放量进而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的新手段、新技术。

1.1冰蓄冷的内容所谓冰蓄冷空调技术简而言之就是在夜间用电负荷相对较低的用电低谷时间,通过制冷机制冰蓄冷,根据冰蓄冷介质显热或者潜热性质将冷量储存起来,等到白天用电负荷较高的时间即用电高峰期溶冰,将夜间所储存的冷量再释放出来,与冷冻机组共同供冷,满足建筑物内空调高峰负荷或者生产工艺需要的一项新型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冰蓄冷技术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空调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空调的制冷系统在不断改进,将冰蓄冷技术应用到空调系统中,在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的同时还降低了能源的消耗,有效控制了成本,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标签:冰蓄冷技术;空调系统;科技生态园项目
引言
冰蓄冷空调系统就是在电力负荷比较低的时候,也就是用电低谷期,利用电制冷机制冰,将冷量用冰的形式存储起来,在用电高峰期,比如电力负荷较高的白天,把存储的冷量释放出来,从而起到制冷效果,满足建筑物的空调负荷需求,目前在很多大型工业园或者生态园中,冰蓄冷空调系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用户节省了大量的电费,还解决了用电高峰期的输电问题。

1、冰蓄冷技术概述
蓄冷技术在空调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按照储存介质的类型以及使用方式分类主要包括水蓄冷、冰蓄冷和气体水合物蓄冷等,冰蓄冷是蓄冷技术中的一种常见类型。

冰蓄冷技术具有蓄冷槽容量小的特点,可以节约空间的使用,提高空间的使用率。

此外,还具有冷损小的特点,与其他蓄冷技术相比,冷损减少了2%-3%,可以节约电能,减少电能消耗的情况,从而有效节约成本。

由于其能耗低和成本低等优点,在空调系统、商业建筑等领域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冰蓄冷系统又包括动态冰蓄冷和静态冰蓄冷。

动态冰蓄冷技术,根据制冰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片冰式、冰晶式等,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储冰装置、制冰装置分离了。

在储冰的过程中,当冰结到一定厚度的时候,通过融冰将冰块和制冰装置分离,然后输送到储冰装置中。

冰蓄冷系统可以分为全负荷的冰蓄冷系统和部分符合的冰蓄冷系统,全负荷的冰蓄冷系统在用冷时不使用冷冻机,仅仅依靠蓄冰槽中的冰溶来满足冷负荷的需求。

部分负荷冰蓄冷系统在供冷时共同依靠冰槽融冰和冷冻机负担冷负荷。

目前冰蓄冷在空调系统、商业建筑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如此,在粮食的储存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冰蓄冷技术的低温储存,将粮食的储存温度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从而达到安全储存的目的。

目前冰蓄冷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静态冰蓄冷技术,运用已经非常成熟和稳定。

冰蓄冷在常温下容易流动,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会开发新型的蓄冷介质,以在常温下不易挥发或者流动的介质为主。

2、空调系统中冰蓄冷技术的应用
2.1冰蓄冷低温送风系统
冰蓄冷低温送风系统就是将冰蓄冷技术和低温送风空调进行有效的结合,既实现了空调的功能,同时还可以降低整个系统中的运行费用,在初始阶段的投资成本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通过这两者的结合,还可以有效的控制室内的相对湿度,使室内的环境得到改善,提高整体品质,使人们感觉更舒适。

在冰蓄冷低温送风系统中,推广低温送风系统是一个关键的步骤,而冰蓄冷技术在低温送风系统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将冰蓄冷技术和低温送风空调结合主要有3中形式,分别为一次冷源+ 低温送风散流器、一次冷源+ 二次冷源+ 串联式混合箱和一次冷源+ 二次冷源+ 诱导式风机盘管。

和常规的空调系统相比,低温送风空调系统可以提高空调房间的舒适度。

其送风温度较低,送风量也较小,所以可以有效减少整个系统的电能消耗。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低温送风系统应该要加强保温措施,避免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结露。

2.2区域性蓄冷空调供冷站
区域性供冷或者供热在节能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的控制空调运行的成本,并且可以减少电能的消耗,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区域性蓄冷空调供冷站可以根据区域空调负荷的实际大小,来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分类,用户在利用低温冷水的时候就非常方便,不用担心用量不足的现象。

区域供冷能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建筑中峰值负荷不同步的特征,从而大大减少了设备的容量。

区域供冷能技术的主要保障因素就是大温差,当把区域供冷、冰蓄冷和超低温送风空调系统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之后,就形成了一种很好的供冷形式,性价比非常高。

2.3热泵和冰蓄冷联合系统
在空气源热泵户型中央空调的使用中,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热泵机组是以空气为热源,因此会受到室外空气的巨大影响。

地源热泵机组的热源是土壤,在一年四季中,土壤发生温度变化的幅度比较小,基本全年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温度,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的变化也比较稳定。

和空气热源相比,地源热泵的COP值明显升高,所以可以很大程度减少中央空调对电能的消耗量,为用户减少了很多的空调运行费用。

冰蓄冷系统具有削峰填谷的效果,可以克服冰蓄冷技术和水源热泵技术单独使用时受到的局限,在节能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3、冰蓄冷技术的发展趋势
3.1不断完善冰蓄冷技术的理论
随着冰蓄冷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冰蓄冷设备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冰蓄冷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冰蓄冷设备性能试验研究也会更加深入和完善,人们将建立数值分析模型来预测冰蓄冷设备的性能,并且会设计出更加优化的冰蓄冷空调系统。

和常规空调系统相比,冰蓄冷空调系统的控制和设备选择、机组的确定都不一样,在未来的发展中,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总结和测试都将变得更加便捷,会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

3.2经济评价体系的开发和建立
冰蓄冷空调系统在节约电能方面具有突出的贡献,可以有效减少电费的消耗。

在未来的发展中,会开发和建立冰蓄冷技术的客观经济评价体系。

通过客观经济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客观的分析和评估冰蓄冷空调系统的经济性,可以规范冰蓄冷空调市场,不断促进冰蓄冷技术的发展,从而使冰蓄冷技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

结语:
将冰蓄冷技术运用到空调系统中,在用电高峰期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制冷系统的用电量,同时大幅度提高了用电低峰期的用电量,起到了电力转峰填谷的作用,可以使电网供电平衡,有效降低了输送、配电的损失,将其应用在商业建筑项目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曹红奋.冰蓄冷空调的应用与技术经济分析[D].上海海运学院,2001.
[2]晏旺,唐中华,靳俊杰.冰蓄冷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J].节能,2013,(05):41-4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