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生产工艺综述

合集下载

湿法磷酸制备磷酸二氢钾方法综述

湿法磷酸制备磷酸二氢钾方法综述

第1期2021年2月No.1February,2021磷酸二氢钾具有优良的性质,在工业、农牧业、医药、化工等方面应用广泛。

我国作为制造大国,磷酸二氢钾的需求量巨大,其中50%为农业需求。

作为无机磷酸盐,磷酸二氢钾对农作物来说是一种高效无氯磷钾盐,分子式为KH 2PO 4,在提供磷的同时又提供钾,能够显著提高作物的抗旱和耐寒能力,同时具有显著的增产效能。

在农业上,磷酸二氢钾的应用主要受生产方法和成本的制约。

按照生产方法,可以将磷酸二氢钾制备方法分为中和法、萃取法、复分解法、离子交换法、直接法等。

除直接法外,制备磷酸二氢钾的原料主要有热法磷酸和湿法磷酸两类[1-3]。

传统的磷酸二氢钾制备主要通过热法磷酸与碱或者盐反应制备,虽然生产出的产品纯度高,但是成本高。

因此,在生产规模受到限制时,采用湿法磷酸制备磷酸二氢钾具有原料廉价易得的特点,但是也存在原料成分复杂、分离提纯难度大等问题。

1 净化湿法磷酸制备磷酸二氢钾湿法磷酸是通过无机酸与磷矿直接反应、浓缩后制得的磷酸产品。

相较于热法磷酸而言,湿法磷酸的生产成本降低了20%~30%。

湿法磷酸的净化方法主要有溶剂沉淀法、溶剂萃取法、结晶法、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等。

其中,溶剂萃取法以及化学沉淀法应用较广,工艺较为成熟。

1.1 湿法磷酸净化技术湿法磷酸的净化技术主要包括化学沉淀法、溶剂沉淀法、离子交换结晶法、溶剂萃取法、电渗析法。

化学沉淀法主要是通过在湿法磷酸中加入化学沉淀剂,将湿法磷酸中的有害重金属杂质离子去除。

溶剂沉淀法是在湿法磷酸中加入互溶于水的溶剂和少量氨,与湿法磷酸中的杂质离子形成不溶性金属磷铵络合物,然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净化磷酸。

离子交换树脂法是通过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将湿法磷酸中的阳离子杂质有效去除。

结晶法是通过改变温度,使磷酸结晶析出或者加入结晶剂与磷酸形成复盐结晶,将杂质留在母液中的方法。

溶剂萃取法则是利用杂质不溶于有机相的特点,利用复合有机溶剂,将磷酸萃取至有机相中达到净化。

溶剂萃取法净化盐酸法湿法磷酸的研究进展

溶剂萃取法净化盐酸法湿法磷酸的研究进展
IMI法净化工艺主要由盐酸分解磷矿和残渣的 分离、溶剂萃取分离磷酸、净化稀磷酸的浓缩、萃余 液中萃取剂的回收等4个部分组成,见图1
,_____ , ,_____
;——□
|
,_____ ,再生捌
|冷凝液]
产品磷酸一 酸浓缩 回鯉剂一」
—隔!T j
X盐醫解析卜T换热器卜T面收溶剂h
残渣
废液
图1盐酸法湿法磷酸净化流程一IMI法 Fig.1 Flow sheet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wet-process phosphoric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776180);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重点研发项目(21ZDYF4086)。 收稿日期:2021-02-08 作者简介:冉瑞泉(1975—),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分离、过程强化;E-mail: 774516718@。 通讯作者:金央(1984— ),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分离、过程强化;E-mail:jinyangyoung@;jinyangyoung@。
关键词:萃取;磷酸;盐酸;湿法;净化 中图分类号:TQ12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990(2021)07-0018-05
Research progress purification of solvent extraction of wet-process phosphoric acid by hydrochloric acid route
18・
2021 年 7 月
冉瑞泉等:溶剂萃取法净化盐酸法湿法磷酸的研究进展

酸。硫酸法二水硫酸钙流程生产的湿法磷酸占全世 界磷酸产量的80%以上。但是用硫酸法生产磷酸存 在一个很大的问题一副产大量的磷石膏,每生产 1t磷酸(以P2O5计)就会产生4~5t磷石膏[1]。由于 磷石膏中含有多种杂质,使得其开发利用非常困难, 特别是可溶的游离磷酸和氟化物会对环境造成严重 污染[2]。此外,磷石膏分布集中,远离消费市场,利用 率完全受限于建材市场需求。从20世纪60年代起, 研究人员就做了很多工作,以开发一种经济有效的 用盐酸取代硫酸分解磷矿制取磷酸的办法,即盐酸 法路线,该方法相比硫酸法,不会产生大量的磷石膏 堆积,对环境的污染相对较小。盐酸法路线可以使用 中低品位磷矿,并且酸解反应速率快、反应完全,适 合中国90%的磷矿为中低品位磷矿的国情咱3]。此外, 可以使用廉价的副产盐酸,若与有副产盐酸的工厂 相邻,几乎可以获得免费的盐酸。

磷酸铁锂制备工艺及研究进展

磷酸铁锂制备工艺及研究进展

磷酸铁锂制备工艺及研究进展
磷酸铁锂是一种重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较高
工作电压、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等优点,因此在电动汽车、电动工具和储能
系统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就磷酸铁锂的制备工艺及研究进展进行
综述。

磷酸铁锂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高温固相法和水热法等。

其中,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首先通过化学反应制
备金属盐水溶液,然后在适当条件下进行溶胶形成、凝胶形成和终产品形
成的过程。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产物具有均匀的微观结构和较好的颗粒形貌,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高温固相法是指将相应的金属盐与磷
酸进行共热处理,产物为晶体结构的磷酸铁锂。

水热法则是通过在高温高
压水体环境下进行反应合成,具有制备简单、反应速度快的优点。

目前,磷酸铁锂制备工艺及研究进展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着制备工艺的不断改进和优化,磷酸铁锂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例如,通过改变金属盐浓度、pH值和热处理条件等参数,可以控制
产物的晶体结构和形貌,从而提高材料的比容量和循环寿命。

此外,磷酸
铁锂与其他材料(如磁性材料、导电聚合物等)的复合以及表面改性等方
法也被广泛应用,以进一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

总之,磷酸铁锂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
制备工艺的改进和深入研究电化学性能的机理,可以进一步提高磷酸铁锂
的性能,并推动其在储能领域的应用。

磷酸二氢钾制备工艺综述

磷酸二氢钾制备工艺综述

doi:10.3969/j.issn.l004-275X.2019.04.007磷酸二氢钾制备工艺综述陆春宏,刘佳,曾波,王波(云南省化工研究院,云南昆明650227)摘要:综述了磷酸二氢钾的主要制备工艺,并评价了各种工艺的优缺点。

认为萃取法具有原料成本低、产品纯度高、技术先进等特点。

大型磷复肥企业,配套建设磷酸二氢钾生产装置将是未来生产的发展趋势。

关键&:磷酸二氢钾;制备工艺;萃取法中图分类号:TQ131.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275X(2019)04-020-03Summary of processes for production of 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Lu Chunhong,Liu Jia,Zeng Bo,Wang Bo(Yunn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Kunming,Yu.nnan650227,China)Abstract:The preparation methods of KH2PO4are reviewed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methods are discussed.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extraction metho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cost of raw materials8high purity of products and more advanced technology)Construction of 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production plant in large-scale phosphate and compound fertilizer enterprises will b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Key words: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preparation method%extraction method0引言磷酸二氢钾(简称MKP),别名磷酸一钾,英文名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其物化性1。

湿法磷酸副产物制取冰晶石综述

湿法磷酸副产物制取冰晶石综述

的氟化铵 溶 液 。同时 ,析 出 的二 氧 化 硅 经洗 涤 、干
燥后 得 到 白炭 黑 。
高浓 度氟 化铵 溶 液 和铝 酸 钠 溶液 反 应 就 能 制
得 冰 晶石 。制 取 冰 晶石 时 ,在 一 定 条 件 下 ,将 铝
酸钠 溶 液 和 氟化 铵 溶 液 反应 ,即可 生成 冰 晶石 结
2010年 12月 第 37卷 第 6期
云 南化 工
Yunnan Chem ieM Technology
Dec.2010 Vo1.37.No.6
湿 法磷 酸 副产 物 制取 冰 晶石 综述
匡 家 灵
(云 南 三 环 中化 化 肥 有 限公 司 ,云 南 昆 明 650113)
摘 要 : 目前 国 内 湿法 磷 酸副 产 的 四氟 化 硅 气 体 主要 用 水 吸 收 得 到 氟 硅 酸 或 进 一 步 加 工 为 氟 硅 酸 钠 ,只 有 少 量 用 来 生 产 氟 化 铝 、氢 氟酸 和 冰 晶石 。主 要 介 绍 国 内 外用 湿 法 磷 酸 副 产 物 生 产 冰 晶 石 技 术 ,分 析 对 比各 种 技 术 的优缺点 ,提出湿法磷 酸副产物 的综合利用思路。
关键词 : 湿法磷 酸 ;副产物 ;氟 ;冰晶石 中图 分 类 号 : X78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004—275X(2010)06-0068-O4
湿法磷酸生产 过程 中副产 的四氟化硅 ,一般用 水 吸收就可得到 氟硅酸 ,再将氟硅 酸制成氟硅 酸钠 。 但 氟硅酸和氟硅 酸钠 的市 场容 量有 限 ,且 都 为粗加 工产品 ,不只经济效 益较差 ,而且不 能合理有效利用 氟硅 资源 。因此 ,当前磷 肥 行业 的 主要 目标 和任务 是 :在 发展磷肥 生产 的同 时 ,如 何 综合 利用 好 氟硅 资 源 、治理好 含氟废气 和废 水就显得尤 为重要 。

电子级磷酸的制备工艺及研究进展

电子级磷酸的制备工艺及研究进展

电子级磷酸的制备工艺及研究进展
冉孟杰;杨润德;任国兴
【期刊名称】《化肥设计》
【年(卷),期】2024(62)2
【摘要】电子级磷酸是晶圆、薄膜液晶显示器生产不可或缺的关键清洗和蚀刻材料,随着芯片产业高端化发展,对电子级磷酸的要求越来越高。

介绍了电子级磷酸的应用领域、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综述了电子级磷酸的制备工艺及研究进展,阐述了相关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对我国电子级磷酸的研究与开发提出了建议。

【总页数】4页(P1-3)
【作者】冉孟杰;杨润德;任国兴
【作者单位】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郑州大学关键金属河南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26.35
【相关文献】
1.电子级磷酸的制备工艺与应用研究进展
2.磷酸脲母液制备工业级磷酸二氢铵工艺研究
3.电子级磷酸的制备与研究进展
4.硝酸铁和磷酸共沉淀法制备电池级磷酸铁工艺研究
5.基于磷酸铁锂提锂渣的电池级磷酸铁制备工艺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磷酸铁锂综述

磷酸铁锂综述

磷酸铁锂综述引言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现阶段使用的石化能源也会在未来中使用殆尽,寻找新的替代能源是现在的重点.伴随人们节能意识的加强,电动车和混合电动车以与动力电源等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目前,电动车或混合电动车中主要使用的铅酸和镍氢电池使用寿命短,容易污染环境;而锂离子电池以其优良的性能,一经发现就受到广泛的关注,具有取代铅酸和镍氢电池做电动车或混合电动车电源的绝对优势.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高性能的二次绿色电池, 具有高电压、高能量密度<包括体积能量、质量比能量>、低的自放电率、宽的使用温度X围、长的循环寿命、环保、无记忆效应以与可以大电流充放电等优点,是未来几年最有潜力的电源电池,但是制约锂离子电池大量推广工业化的瓶颈之一就是正极材料,在要求锂离子电池上述优点稳定性的前提下,价格和资源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目前研究最广泛的正极材料有LiCoO2、L iNiO2 以与LMi n2O4 等, 但由于钴有毒且资源有限, 镍酸锂制备困难, 锰酸锂的循环性能和高温性能差等因素, 制约了它们的应用和发展.因此, 开发新型高能廉价的正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至关重要.1997年,Goodenough等首次报道了具有橄榄石结构的磷酸铁锂可以用作锂电池以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大量的研究,磷酸铁锂具有170mAh/g的理论比容量和3.5V的对锂充电平台,与上述传统的锂电池材料相比,具有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无环境污染,循环性能好,热稳定性好,安全性能突出等优点,是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理想正极材料.LiFePO4的结构和性能LiFePO4具有橄榄石结构,正交晶系,其空间群是Pmnb型.O原子以稍微扭曲的六方紧密堆积方式排列,只能为Li+提供有限的通道,使得室温下Li+在其中的迁移速率很小.Li与Fe原子填充O原子八面体空隙中.P占据了O原子四面体空隙.一个FeO6八面体与两个LiO6八面体共棱;由于近乎六方堆积的氧原子的紧密排列, 使得锂离子只能在二维平面上进行脱嵌, 也因此具有了相对较高的理论密度< 3.6 g/ cm3 >.在此结构中, Fe2+ /Fe3+相对金属锂的电压为3. 4 V, 材料的理论比容量为170mAh /g.磷酸铁锂充放电原理图是LiFePO4充放电过程中的相变过程.室温下,LiFePO4的脱嵌Li行为实际是形成FePO4和LiFePO4的两相界面的两相反应过程.充电时,Li+从FeO6层面间迁移出来,经过电解液进入负极,发生Fe2 +向Fe3 +转变的氧化反应,为保持电荷平衡,电子从外电路到达负极;放电时,发生还原反应,与上述过程相反,即充电:LiFePO4 - x Li + + x e →x FePO4 + <1 - x> LiFePO4放电:FePO4 + x Li + + x e →x LiFePO4 + <1 - x> FePO4目前, 在解释LiFePO4 中Li + 脱嵌机理的众多理论中, 最被接受的两种理论模型是: <1> 由A.K. Padhi 等人提出的辐射状锂离子迁移模型, 如图1 所示.其原理是Li +脱离LiFePO4 形成FePO4时, LiFePO4 和FePO4 间存在一个FePO4 界面接口.充电Li x FePO4 /Li1 - x时, 随着Li+脱嵌的不断进行, 该接口逐渐向内核推进, 接口的面积不断减少, 但要维持充电电流, Li + 和电子通过接口的速率就要不断上升.而Li +的扩散速度在一定条件下为常数, 这就意味着当界面面积小到所需的Li + 扩散速度达到其最大扩散速度时, 接口面积达到一个临界面积, 充电过程将中止, 位于接口内还未脱嵌的LiFePO4 由于无法被利用而造成容量损失.放电过程Li + 重新由外向内镶嵌时, 一个新的环状接口快速向内移动最后达到粒子中心, 未转换的FePO4 与脱出相似, 于是在LiFePO4 核周围留下一条FePO4 带, 从而造成LiFePO4 容量的衰减.这主要是受扩散控制引起的, 降低电流密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这部分容量, 但又牺牲了快速充放电能力, 所以可行的办法是尽可能地缩短Li + 扩散路径, 如制备纳米粉体或者多孔材料, 可以减少有效电流密度, 加快电化学反应的速度, 改善其高倍率性能.<2> A. S. Andersson 等人发现约20 %~25 %的LiFePO4 在充放电过程中不参与反应, 但可以通过改变颗粒的尺寸大小和表面形态来降低这个数字.发现容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支持了Li 的扩散受到每个粒子限制的说法, 并提出了马赛克锂离子迁移模型, 如图 2 所示.该模型同样认为脱嵌过程是Li + 在两相LiFePO4 / FePO4 接口的脱出、嵌入过程, 但充电过程不是如 A. K. Padhi 等人所认为的均匀地由表与里向内核推进的过程, 而是在LiFePO4 颗粒的任一位置发生.随着脱出的不断进行, Li + 脱出生成的FePO4 区域也不断增大,最后生成的FePO4 区域接触交叉, 部分没有接触的残留LiFePO4 被无定形物质包覆, 成为容量损失的来源, 放电过程与之类似.当今一般认为Li + 的脱嵌过程中是以上两种模型并存的过程, 即在"呈辐射状〞迁移的区域上具有"马赛克〞特征[5 ] .另外, 王德宇[ 6 ] 认为充放电过程中LiFePO4颗粒的破裂也是其容量损失的一个主要原因.在Li + 的脱出/ 嵌入过程中两相界面上有很强的剪切应力, 而且是晶粒越大, 应力越大.随着循环的进行, 某处应力最大的平面变成断面, 而且会出现多条相互平行裂纹.多次循环后仍然能够引起颗粒的开裂, 使得电极材料的电接触变差、容量变差.而当用碳包覆LiFePO4 做成纳米小颗粒时, 并没有发现LiFePO4 颗粒裂开的现象, 原因是碳包覆降低了颗粒尺寸, 减小了单个颗粒应力.磷酸铁锂制备方法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形态、颗粒的尺寸以与原子排列,因此制备方法尤为重要,目前制备磷酸铁锂的方法主要有:固相法和液相法,固相法包括高温固相反应法、碳热还原法、微波合成法和脉冲激光沉淀法;液相法包括溶胶-凝胶法、模板合成法、乳液干燥法、水热合成法、喷雾干燥法、沉淀法以与溶剂热合成法等.固相法〔1〕高温固相反应法高温固相反应法是指在高温的条件下各固相反应物之间发生反应,进而得到所需产物的一种材料制备方法.该法制备工艺简单、易于产业化,进而大规模生产.通常以铁盐〔如草酸亚铁FeC2O4·2H2O〕、磷酸盐〔如磷酸二氢铵〔NH4〕2HPO4〕和锂盐〔如碳酸锂Li2CO3〕为原料,按照化学计量比充分混合均匀后,在惰性气体氛围内先经过较低温预分解,再经高温焙烧,研磨粉碎制成.J.K.Kim等人用用Li2 CO3 、FeC2O4 ·2 H2O和N H4 H2 PO4 作为原材料,混合原材料质量分数为7.8%的乙炔黑粉末,在600℃的氮气氛围中退火10h,得到直径约为80nm并在表面包覆了一层约5nm无定形碳的LiFePO4 / C 颗粒,即使在1C、2C和3C的高倍率下初始容量分别为142、132和113mAh/g,分别为理论容量的83.5%、77.6%和66.5%.高温固相合成法的优点是操作与工艺路线简单,工艺参数易于控制,制备的材料稳定,易于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缺点是::①粉体原料需要长时问的研磨混合,且混合均匀程度有限,掺杂改性效果较差;②要求较高的热处理温度和较长的热处理时间,能耗大;③产物在组成、结构、粒度分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易出现Fe的杂质相;④材料电化学性能不易控制;⑤采用的草酸亚铁比较贵,材料制造成本较高;反应时需要大量的惰性保护气体,惰性气体成本较高;⑥同时烧结过程中会产生氨气、水、二氧化碳,他们在炉膛内经过冷却的过程时会产生碳酸氢铵晶体颗粒而造成产品的污染.此外,氨气的产生不利于环保,应进一步增加尾气处理设备.〔2〕碳热还原法碳热还原法也睡高温固相法的一种,是比较容易工业化的合成方法,多数,多数以磷酸二氢锂<LiH PO >、三氧化二铁<Fe O >或四氧化三铁、蔗糖为原料,均匀混合后,在高温和氩气或氮气保护下焙烧,碳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也就是通过碳热还原法合成磷酸铁锂.优点:解决了在原料混合加工过程中可能引发的氧化反应,使合成过程更为合理,同时改善了材料的导电性.缺点:反应时间相对过长,温度难以控制,产物一致性要求的控制条件更为苛刻,难以适应工业化生产.〔3〕微波合成法微波合成法是指在电磁场的作用下,物质吸收电磁能发生了自发热过程,导致温度升高而发生反应,进一步反应得到产物.该方法具有加热时间短,加热速度快,热能利用率高等优点.同时生产过程中利用活性炭吸收微波后产生的还原性气氛迅速加热前驱体,省去了通入惰性气体的过程.缺点是反应原料在反应过程中会有其他不利于环保的气体产生,只有通过尾气处理,增加了工艺改进的复杂性,同时生产过程较难控制,设备投入较大.〔4〕脉冲激光沉淀法Iriyama等首先使用固相合成方法制备出LiFePO4,然后将材料压片后在氩气中800℃煅烧24h,使用常规的脉冲激光沉淀系统得到薄层的LiFePO4,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循环100周后容量保持初始容量的90%.Sauvage等通过研究不同厚度LiFePO4薄膜的电化学性能,他们发现离子电导率是限制薄膜电极的主要因素.该方法是一种制备薄膜电极的方法,但是需要特殊的设备.液相法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以无机盐或金属醇盐为前驱物,经水解缩聚过程逐渐凝胶化与相应的后处理而得到所需原料的方法.为了提高制备出的LiFeP4电化学性能,往往在原料中加入少量的金属或者表面活性剂.Croce等以Fe<NO3 >3,H3 P0 4和LiOH为原料,添加质量分数1%的cu或Ag作为导电剂,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合成出LiFePO4正极材料,加入铜粉的材料在0.2 C放电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0 mA·h/g,比没有包覆金属粉末的提高了25 mA·h/g溶胶-凝胶法的优点:前驱体溶液化学均匀性好〔可达分子级水平〕、凝胶热处理温度低、粉体颗粒粒径小而且分布窄、粉体烧结性能好、反应过程易于控制、设备简单.缺点是干燥收缩大、工业化生产难度大、合成周期较长.〔2〕模板合成法模板法是溶胶-凝胶法的进一步发展,它可以根据合成材料的大小和形貌设计模板,通过模板的空间限制和调控对合成材料的大小、形貌、结构和排布等进行控制,对纳米磷酸铁锂的合成有指导意义.但是由于生产成本高,不适合大批量生产.Yang等以FeC2O4·2H2O,<N H4 > H2 PO4和Li2CO3为原料制备磷酸铁锂,用三种不同的有机凝胶来包覆碳,分别是聚丙烯酰胺模板、糖和酚醛树脂.结果显示含30%聚丙烯酰胺的混合物制得的样品粒径约30~50nm,包覆了5.6%的碳,且表现了最好的电化学性能,在所有样品中具有最高的能量密度,在C/6倍率放电容量为113.2mAh/g.Yu等以Li2CO3 、Fe <NO3 > 3 ·9H2O、N H4 H2 PO4为原料,柠檬酸为模板,合成过程中还结合了喷射干燥,制备出了介孔磷酸铁锂材料.所得颗粒为34~52nm多孔球体.0.1C下放电容量为158.8mAh/g,在20C放电容量仍有59.7mAh/g,循环稳定性好,不同倍率下40个循环后放电容量几乎保持在初始容量的95.5%.〔3〕乳液干燥法Myung等将1:1:1的的LiNO,、Fe<NO3 >3,、<NH4 >2 HPO4溶于水中,得到的混合液与一种油相〔Tween 85和煤油混合物〕混合得到均匀的水油型乳液.将上面得到的乳液滴在热煤油〔170~180℃〕中就得到粉体的前躯体,干燥后的前驱体在无空气箱中300 ℃或者400 ℃燃烧一定时间,得到的粉末然后在Ar气氛下,管式炉中继续热处理.不同温度下煅烧干燥后的前躯体发现最佳温度是750℃,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10 -4S/cm的电导率,在11C倍率下放电容量超过90 mA·h/g.这种合成方法的优点是反应物混合均匀,有效抑制生成颗粒的团聚现象.〔4〕水热合成法水热合成法是指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以水溶液为反应介质,在密封的压力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的合成方法,该法的主要过程就是溶解- 再结晶的过程.由于水热体系中O的溶解度较小,因此水热条件下无需惰性气氛,常以可溶性亚铁盐、2锂盐和磷酸为原料直接合成LiFePO4 .该方法具有物相均一、过程简单等优点,但对生产设备的要求高,工业化生产的困难较大.X俊玲以LiOH ·H2 O、FeSO 4·7H2O、H3 PO4为原料,加入少量的表面活性剂<预计产物量的2 wt%>,置于密封的釜体中升温至180℃保温4 h,然后以预定降温速度进行冷却降温至100℃以下,过滤、洗涤,样品于120℃下真空干燥2 h,将所得粉体与15%葡萄糖混合,放人管式炉,N2保护下600 ℃保温2 h,得碳包裹的LiFePO /c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在30℃的环境温度下,材料0.2 C、1 C和5 C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7、152和136 mA·h/g,经过35次5 C倍率充放电循环后,比容量无衰减.J in 等以LiOH ·2H2O、FeSO4 ·7H2O、<NH4 > 3 PO4 ·3H2O 为原料,按摩尔比 2.5 ∶1 ∶1 配料,添加L-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防止水热反应过程中Fe2 + 向Fe3 + 的转化以与阻止在退火过程中α-Fe2O3 的形成.发现在170 ℃下水热反应10h ,500 ℃下烧结1h 所得材料最好.通过该法制备出的LiFePO4 / C 粉末平均粒径为200nm ,在0. 1C条件下首次放电容量为167mAh /g.优点:水热法可以在液相中制备超微细颗粒,原料可以在分子级混合.具有物相均匀、粉体粒径小以与操作简单等优点,且具有易量产、产品批量稳定性好、原料价廉易得的优点.同时生产中不需要惰性气体.缺点是水热合成法制备的产物结构中常常存在铁的错位,生成亚稳态的FePO4,影响了产物的化学和电化学性能.同时也存在粒径不均匀、物相不纯净、设备投资大〔耐高温高压反应器的设计制造难度大,造价也高〕或工艺较复杂的缺点.〔5〕喷雾干燥法喷雾干燥法是将金属盐溶解于溶剂中形成均匀的溶液, 呈流变相, 使起始原料达到分子级混合,通过物理手段使其雾化, 再经过物理、化学途径将其转变为超微粒子的方法磷酸铁锂表征技术存在问题与展望。

磷矿粉制备球团生产黄磷的技术综述-冶金工程论文-工程论文

磷矿粉制备球团生产黄磷的技术综述-冶金工程论文-工程论文

磷矿粉制备球团生产黄磷的技术综述-冶金工程论文-工程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简述了黄磷生产的必要性及磷矿粉制备球团的意义, 分析了黄磷生产对磷矿的要求和对磷矿粉制备球团的性能要求, 从圆盘造球机造球、磷矿粉压球和磷精矿成球3个方面对磷矿粉制备球团生产黄磷的技术现状进行了总结, 并对球团制备工艺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磷矿粉; 造球工艺; 压球工艺;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necessity of yellow phosphorus produc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producing pellets from phosphate rock and analyses the requirements for yellow phosphate production and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pellets produced from phosphate rock powder.The technical status of producing yellow phosphorus from pellets made from phosphate rock powder is summarized by three directions of disk pelletizing, phosphate powder extruding ball and phosphate concentrate pelletizing and suggestions on pellet production are put forward.Keyword:phosphate rock powder; pelletizing process; extruding ball process;0、引言黄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以其为原料生产的各种磷化物和磷酸盐品种繁多, 用途广泛[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磷酸生产工艺大PK□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王佩琳工业化生产磷酸主要方法有湿法净化磷酸、热法磷酸和窑法磷酸。

近年国内湿法磷酸生产企业不再单一生产磷肥用酸,而是开始走湿法酸净化,进一步向生产工业级、食品级磷酸,向磷酸盐产品的系列化方向发展。

国内自行开发的窑法磷酸有转窑法和燧道窑法两种。

湖北宝康建成了1万t/a工业性转窑法磷酸示范装置,正在试运行;湖北三新磷化公司已建成了3万t/a的燧道窑法磷酸工业装置。

本文将通过对湿法磷酸、热法磷酸、窑法磷酸生产工艺及其生产成本、竞争力的分析对比,提出今后我国工业磷酸的发展方向。

为对比不同工艺生产的磷酸制造成本,测算过程中采用统一的矿价和煤、电、水等公用工程价格,并对固定成本和折旧成本进行了统一。

工艺路线分析1.湿法净化磷酸湿法净化磷酸生产的主要特点:①95%以上用于生产高浓度磷复肥,仅有少量商品酸;②90%以上采用硫酸萃取工艺,硫酸价格对其生产成本影响较大;③装置规模大型化,30万t/a以上的装置占有较高的比例;④磷肥是支农产品,其生产原材料及公用工程如电、煤供应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同时其产品销售也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制约;⑤我国磷肥生产主要集中在云、贵、鄂,2007年3省DAP产量占全国DAP总量的70%,MAP产量前5位的省市鄂、川、黔、云、渝合计产量占到全国MAP总量的82.6%。

我国高浓度磷复肥企业60%以上是采用硫磺制酸,多为大型骨干企业。

以DAP为例,产量在前10家的企业(合计占全国总产量的80%)中就有7家采用硫磺制酸,而云、贵、鄂、渝是缺硫地区,硫磺的价格变化对磷酸乃至磷肥的生产成本影响很大。

特别是2007年以来,受硫磺价格巨变影响,硫酸价格已上涨10倍左右,湿法磷酸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磷肥的生产。

表1为湿法磷酸(肥料级)生产成本统计。

湿法磷酸在采用酸分解磷矿石(国内绝大多数为硫酸法)时,矿石中的铁、铝、镁等各种杂质会同时进入到磷酸产品中,萃取后的湿法磷酸浓度低,需要经过浓缩才能达到生产高浓度磷肥的质量要求,但经过浓缩的磷酸仍含有很多杂质,必须经净化除杂后才能达到工业级和食品级磷酸的要求。

湿法磷酸净化技术包括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结晶法及溶剂萃取法等多种工艺,目前多采用溶剂萃取法。

不同净化工艺得到的净化酸的质量、生产成本有很大差异。

近年国内采用溶剂萃取法净化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贵州宏福引进以色列贝特曼化工技术公司湿法磷酸精制技术的10万t/a P2O5装置已于2006年10月投产;安徽六国化工也开始与比利时Prayon公司洽谈引进湿法磷酸精制技术。

此外,利用国内净化工艺技术的1万t/a装置也在建设中,这标志着我国湿法磷酸净化技术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由表1可见,硫酸占湿法磷酸直接成本的59.3%,磷矿占20.9%。

根据四川大学钟本和教授对溶剂萃取法湿法磷酸净化工艺的净化生产成本分析(基本采用钟教授2005年的数据,对矿价、公用工程及萃取酸价格数据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在湿法磷酸净化制造成本中,原材料占91.5%,其中湿法酸占84.9%,折算成湿法净化磷酸总成本中硫酸占其制造成本的50.3%,磷矿占17.74%。

由此可见,硫酸的价格是湿法净化磷酸制造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

2.热法磷酸热法磷酸有传统的一步法工艺和二步法工艺,近年国内二步法工艺随着云南化工研究院研究开发出“高效利用反应热副产工业蒸汽的热法磷酸生产技术”而有较快的发展。

为了更准确地与湿热法磷酸对比,本文仍以传统的一步法工艺为基础进行论述。

表2为热法磷酸生产成本分析。

在热法磷酸成本中,黄磷占制造成本的94.1%,经对黄磷制造成本的分解,则在磷酸制造成本中电费占47.1%,磷矿占21.0%,焦炭占18.8%。

由此可见,电费是影响热法磷酸制造成本的主要因素。

由上述分析可见,以2008年8月硫磺和磷矿价格为基准,湿法磷酸与热法磷酸生产成本相当。

如果计算黄磷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回收,那么自产黄磷生产热法磷酸与采用湿法净化磷酸相比,热法占优势,但如果外购黄磷,在当前黄磷价格下,其生产成本将在此基础上增加2000元/t左右。

3.窑法磷酸燧道窑法磷酸是采用隧道窑为主反应器,以中低品位磷矿和选矿后的尾矿为原料,通过配料、粉磨、成型,将料坯做成建筑材料的形状,进入窑炉烧结,含P2O5的窑气用水合塔吸收,制取工业级磷酸,并回收尾气中的氟,副产氟硅酸钠,脱磷后的固体残渣直接以建筑用砖形式出窑。

燧道窑法磷酸生产成本构成见表3。

隧道窑法磷酸制造成本远低于热法磷酸和湿法净化酸,磷矿粉仅占制造成本的18.7%,而辅助材料占29.2%,公用工程占37.3%。

隧道窑法磷酸技术直接利用中低品位磷矿和选矿后的尾矿生产工业磷酸,将磷矿可利用品位从28%降到12%,大幅度提高我国磷矿的可利用储量。

该工艺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采用PLC自动控制技术,在隧道窑内循环利用反应热,有效控制窑内的温度,加之巧妙地将反应窑气隔离分流、间接降温、冷却技术,实现了高温炉气热能的充分利用,减少了热能的损耗。

窑法磷酸生产过程中磷的总利用率高达88%以上,且磷矿中各种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磷渣制成磷渣砖,可取代粘土砖,节约了大量粘土资源和能源。

如果将选矿与隧道窑法磷酸联合,精选富矿用于生产湿法磷酸,将选矿后的尾矿用窑法生产磷酸,可大大降低选矿成本,提高磷矿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效解决选厂建设投资较大、经济效益较差的问题。

热法、湿法和窑法磷酸成本之比为1:1:0.68,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之比为1:0.98:0.35;原材料在制造成本中所占比例,热法为94.1%、湿法为91.5%、窑法为48.2%。

可见窑法磷酸具有成本低的优势,但燧道窑法磷酸最大的缺点是设备单位体积的产能低,占地面积大,不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表1 湿法磷酸生产成本(以100%P2O5浓磷酸产品计)元项目及规格数量/t 单价/元·t-1 单位成本占直接成本/%原辅材料 3831.8 80.2磷矿石(30%P2O5) 3.56 280 996.8 20.9硫酸(100%) 2.7 1050 2835.0 59.3公用工程 454.1 9.5副产品 -370 -氟硅酸(12%H2SiF6) 0.37 1000 -370 -可变成本 3915.9 82.0固定成本 352.4 7.4折旧成本 509.0 10.6合计 4777.3 100表2 热法磷酸生产成本分析(85%磷酸) 元项目单耗/t 单价/元·t-1 单位成本占制造成本/%原辅料黄磷 0.28 12772 3576.7 94.1公用工程 59.8 1.6电 60.1 0.45 27.0工艺水 4.6 1.5 6.9循环冷却水 124 0.1 12.4低压蒸汽 0.09 150 13.5可变成本 3636.5 95.7固定成本 48.0 1.3折旧成本 118.0 3.1合计 3802.5 100表3 窑法磷酸生产成本分析(85%磷酸)元项目单耗/t 单价/元·t-1 单位成本占制造成本/%直接成本 2216 85.2磷矿粉(P2O5 12%) 5.86 83 486 18.7辅助材料 760 29.2公用工程 970 37.3工资及附加 74 2.8折旧费 253 9.7车间经费 57 2.2合计 2600 100发展趋势1.热法磷酸热法磷酸工艺成熟、设备简单、易操作管理、产品纯度高,易经进一步提纯净化生产高纯级产品如电子级磷酸。

日本供应电子和半导体行业的磷酸全部由高纯黄磷加工或从热法高纯磷酸再加工而来,这也是近年我国黄磷和热法酸大量出口的原因。

随着电子工业向中国的迅速转移,未来国内高纯电子级磷酸需求会迅速增加,将为热法磷酸生产电子级高纯磷酸提供很好的发展机遇。

2.湿法磷酸2007年我国磷肥自给率大于120%,首次成为净出口国。

今年国家为维持磷肥价格,保护农民利益,曾3次提升磷肥出口关税,限制磷肥出口;而另一方面,磷矿品位下降,价格提高,硫磺价格上涨,使磷肥生产成本上升,迫使磷肥企业考虑新的出路,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延伸产业链,向下游磷化工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目前国内湿法磷酸净化技术已经突破国外封锁,企业可以选择适当的净化技术生产工业级乃至食品级磷酸,湿法净化磷酸工业生产工业级食品级磷酸将会得到快速发展。

国内溶剂萃取法净化湿法磷酸成本在3700~4000元/t,与之对应的热法磷酸成本平衡点是黄磷价格为1.3万~1.4万元/t。

最近国际硫磺价格已由800美元/t降至300美元/t以下,预期硫磺价格还将有一定幅度的降低,湿法磷酸生产成本将大幅下降,其与热法磷酸竞争优势将明显增强。

预计湿法酸净化生产工业级磷酸将迅速发展起来,取代热法磷酸的幅度将不断增加。

但湿法磷酸精制技术仅仅是磷化工产业链中的一个关键的技术瓶颈。

湿法磷酸精制装置只能提供基本原材料,工业或食品级磷酸产品没有下游精细磷化工产品附加价值高,而成本往往受到原材料价格、技术水平、装置规模、污染物治理、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

此外,湿法磷酸精制涉及到磷矿选矿和粗酸加工,需要配套硫磺制酸、余热发电等装置,生产的净化磷酸也还需要考虑进一步深加工。

因此,建议国内湿法磷酸生产企业在选用湿法酸净化技术生产工业、食品级磷酸的同时,要统筹安排企业组总体规划,进行产业结构、产业链的设计。

3.窑法磷酸窑法磷酸利用中低品位磷矿和选矿后的尾矿为原料进行生产,今后必将快速发展。

长远来看,窑法磷酸是磷酸生产的发展方向,但目前尚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因此短时间内还不会对热法酸和湿法酸产生较大影响。

窑法磷酸企业发展方向:①向磷酸后加工发展,生产磷酸盐,可结合工艺特点,将所得到的酸分级处理,将质量较好的酸用于生产食品级、牙膏级、陶瓷级等产品,品质较差的用于生产基础大宗产品;②尾气中的氟化物必须回收利用,在规模较小时可将回收的氟硅酸钠外销,当达到一定规模时则可配套生产氟深加工产品;③加强磷渣利用和提高附加值的研究。

窑法磷酸中磷渣不同于黄磷,其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配方调节磷渣的组成,如将磷渣制成耐火材料,其附加值大大高于普通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