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不宜过量补充维生素A
三分钟读懂最新维生素A缺乏和防治指南

三分钟读懂最新维生素A缺乏和防治指南我国属于中度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国家,预防性补充维生素AD 对于中国婴幼儿人群来说非常有必要。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国际维生素A顾问组(IVACG)共同研究讨论,制定了《维生素A 补充干预方案》,对于世界范围内的维生素A缺乏的防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意义重大。
世界多个国家针对维生素A缺乏的预防提出了干预的措施,其中38个明确有维生素A缺乏的国家中92%的国家实施了定期大剂量维生素A补充干预,40个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的国家中68%实施了定期补充干预,45个国家对孕妇实施了维生素A的补充干预。
干预的结果表明:•补充维生素A可以使麻疹的死亡率降低50%,腹泻的死亡率降低40%,儿童因疾病引起的死亡风险降低25~35%。
•补充维生素A可以降低儿童罹患慢性腹泻、传染性疾病(如麻疹)的风险,同时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服务成本。
•补充维生素A可以降低孕妇维生素A缺乏的发生率,降低分娩风险,增加孕妇抗感染的能力,同时预防贫血的发生。
•补充维生素A可以增加血红蛋白浓度,提高铁的利用率,降低孕妇及婴幼儿贫血的发生率。
•补充维生素A可以降低夜盲症、干眼症和失明的发生风险。
•补充维生素A还能够提高免疫接种的成功率,减少出生缺陷,更多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关于维生素A的补充剂量,国际上采取的是定期大剂量的补充法(表),即每4-6个月补充一次,针对不同年龄,给予不同的剂量。
报告同时强调,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议采取小剂量口服法(即每日或每周补充),安全性和依从性更高,是更值得推荐的维生素A补充方法。
表国际维生素A补充剂量建议2013年,由重庆市营养研究中心李廷玉教授牵头,参考了国际上的2005年的维生素A补充干预方案,并结合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研究进展及我国国情,制定了我国维生素A缺乏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建议,并发表在2013年《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上。
维a的作用用量及功能主治

维A的作用、用量及功能主治一、维A的作用维A,即维生素A,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促进视力发育和维护视力健康•维护皮肤健康•改善免疫功能•促进骨骼和牙齿发育•有助于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二、维A的用量维A的用量因个体差异和年龄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常见的维A用量指导:1. 婴儿(0-6个月)•男婴:400 微克/天•女婴:400 微克/天2. 儿童(7个月-12岁)•7个月-3岁:300 微克/天•4-8岁:400 微克/天•9-13岁:600 微克/天3. 青少年和成人•男性(14岁及以上):900 微克/天•女性(14岁及以上):700 微克/天4.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妊娠期:770-1300 微克/天•哺乳期:1300-1500 微克/天三、维A的功能主治维A在人体中有着多种功能,并可用于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
1. 视力保健维A是视网膜中视紫红质的组成部分,对维护正常视力发育和维持视觉健康至关重要。
维A的补充可预防和治疗夜盲症、干眼症等眼部疾病。
2. 皮肤健康维A对皮肤细胞的生长、分化和修复有重要的影响。
它能够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增强皮肤的弹性和紧致度,缓解皮肤炎症和干燥。
3. 免疫功能改善维A参与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预防感染疾病。
4. 骨骼和牙齿发育维A对骨骼和牙齿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
它参与维持骨骼和牙齿的正常生长和修复。
5. 正常生理功能维持维A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对细胞分化、生长和组织修复过程至关重要。
四、结论维A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的维生素。
适量补充维A可促进视力发育和维持视力健康,改善皮肤健康,增强免疫功能,促进骨骼和牙齿发育,并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在使用维A补充剂时,应根据不同年龄和特殊情况遵循适当的用量。
健康饮食是获取维A的最佳途径,可以摄入富含维A的食物如胡萝卜、红肉、鸡蛋等,从而维持良好的营养平衡和健康。
以上是关于维A的作用、用量及功能主治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种食物儿童不宜多吃

20种食物儿童不宜多吃医学专家提醒家长,以下20种食物儿童不宜常吃多吃,否则,有害无益。
1、桔子:桔子含有叶红素,吃得过多,容易产生“叶红素皮肤病”、腹痛腹泻,甚至引起骨病。
2、菠菜:菠菜中有大量草酸,草酸在人体内遇上钙和锌便生成草酸钙和草酸锌,不易吸收而排出体外。
3、鸡蛋:鸡蛋若吃过多,会增加体内胆固醇的含量,容易造成营养过剩。
4、浓茶:浓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在人体内遇铁便生成鞣酸铁,难以被人体吸收,容易造成人体缺铁。
5、果冻:果冻是由增稠剂、香精、着色剂、甜味剂等配制而成,这些物质吃多或常吃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健康。
6、咸鱼:各种咸鱼都含有大量的二甲基亚硝盐,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致癌性很强的二甲基亚硝胺。
7、泡泡糖:泡糖中的增塑剂含有微毒,其代谢物苯酚也对人体有害。
8、糖精:大量食用糖精会引起血液、心脏、肺、末梢神经疾病,损害胃、肾、胆、膀胱等脏器。
9、豆类:豆类含有一种能致甲状腺肿的因子,可促使甲状腺素排出,结果体内甲状腺素缺乏,机体为适应这一需要使甲状腺体积增大。
10、人参:儿童食用人参会导致性早熟。
11、罐头:罐头食品中的添加剂,对正发育的儿童有很大影响,还容易造成慢性中毒。
12、爆米花:爆米花含铅量很高,铅进入人体会损害神经、消化系统和造血功能。
13、方便面:方便面含有对人体不利的食用色素和防腐剂等。
14、葵花籽:葵花籽中含有不饱合脂肪酸,儿童吃多了会影响肝细胞的功能。
15、可乐饮料:可乐饮料中的咖啡因,对儿童尚未发育完善的各组织器官危害较大。
16、动物脂肪:儿童常吃或多吃动物脂肪,不仅会造成肥胖,还会影响钙的吸收利用。
17、烤肉串:羊肉串等火烤、烟熏食品,有强致癌物。
18、巧克力:儿童食用巧克力过多,会使中枢神经处于异常兴奋状态,产生焦虑不安、肌肉抽搐、心跳加快,影响食欲。
19、食盐:儿童食盐过多,成年后就容易发生高血压、冠心病、胃癌等疾病。
20、猪肝:猪肝含有大量胆固醇,儿童常吃或多吃,会使体内胆固醇含量升高,成年后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疾病

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疾病
维生素A又称视黄醇,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可以参与视觉、免疫和新陈代谢等生理功能,同时也是一种抗氧化剂。
维生素A缺乏是全球卫生问题,它主要累及低收入人群,特别是非洲和南亚,近50%的儿童处于过低摄入水平。
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疾病包括有眼病、呼吸道疾病、肠道病以及营养性贫血等。
1. 眼病
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眼病是最常见的疾病,包括乾眼症、视网膜营养不良、暗适应障碍等。
维生素A缺乏也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2. 呼吸道疾病
维生素A缺乏可能会导致呼吸道炎症,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和支气管炎等,中国的调查显示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人数增加三倍以上。
3. 肠道病
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肠道功能障碍,如腹泻、消化不良等,这些疾病对小儿尤其危害,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受损。
4. 营养性贫血
缺乏维生素A可导致贫血,如视网膜营养不良性贫血、低胱氨酸血症等,这些贫血的发病率均非常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总之,维生素A缺乏是常见的全球性卫生问题,它对人体的影响极其严重。
应加大政策力度,积极实施营养补充,以保障全球儿
童健康成长。
婴儿补充维生素ad标准

婴儿补充维生素ad标准
婴儿补充维生素AD标准。
婴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各种营养物质的充分补充,其中维生素AD是非常重要
的一种营养素。
婴儿补充维生素AD的标准对于其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婴儿补充维生素AD的标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婴儿补充维生素AD的标准是根据婴儿的年龄和生长发育情况而定的。
通常来说,出生后的头6个月内,母乳是最好的营养来源,可以为婴儿提供足够的维生素AD。
如果无法母乳喂养,可以选择添加婴儿配方奶粉,这些奶粉通常会添
加适量的维生素AD,以满足婴儿的需求。
其次,6个月后,婴儿开始进食辅食,这时候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AD。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每天需要补充适量的维生素AD。
一般来说,每天需要补充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AD,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比如食物、维生素AD补充剂等。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过量补充维生素AD同样会对婴儿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在补充维生素AD时,一定要按照标准剂量进行,切忌过量。
同时,应选择正规的产品进行补充,避免购买质量不过关的产品,以免对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总的来说,婴儿补充维生素AD的标准是根据婴儿的年龄和生长发育情况而定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搭配,合理补充维生素AD。
同时,应该注意避免
过量补充,选择正规的产品进行补充,以保障婴儿的健康成长。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您对婴儿补充维生素AD的标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能
够更好地照顾宝宝的健康成长。
祝愿每个宝宝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儿童保健品误区多

儿童保健品误区多保健品补出性早熟上海,家住车站北路的孙女士哭诉:为了让女儿长得更高更健康,从女儿5岁时,就给她服用某进口品牌的保健品,并坚持了近两年。
不久前发现8岁的女儿乳房增大,个子却不见高。
医生告诉孙女士,她女儿的症状属“性早熟”,骨龄超前了3年。
孙女士心急如焚,后悔莫及……像孙女士的女儿这样出现“性早熟”的儿童绝非一二,孩子服用补品补药,即使孩子还是学龄前儿童,甚至是未满周岁的婴儿也可能会发生性早熟。
这种性早熟是父母催出来的,所以叫假性性早熟。
其特征是男孩阴茎变粗,女孩乳房突然增大或阴道流出白带样的分泌物。
这完全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导致儿童“性早熟”的主要诱因是孩子服用了含有雌性激素类药物或营养补品,如鸡胚宝宝素、蜂皇浆、花粉以及含人参的保健品等。
许多家长听说给孩子吃保健品有好处,可以促进生长发育。
这样做常常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这些含有性激素类物质,具有促进和加强性功能的作用,儿童服用后会出现性早熟和“骨骼超龄”。
“骨骼超龄”就会过早地关闭生长点(骺板),孩子反而长不高。
蜂王浆触发过敏《英国医学》杂志和《美国医学论坛报》先后报道了蜂王浆引起儿童哮喘的病例:有的在服用蜂王浆胶囊后40分钟发生急性哮喘发作;有的发作时,需要气管插管加以监护;有1例很明显地在服用蜂王浆胶囊后发生急性哮喘,随后心跳停止,一直人事不省,2天后死亡。
美国免疫学医师卡金指出,蜂王浆可能被花粉或其他物质所污染,这些物质触发免疫反应。
患有未曾诊断出的变态反应患者,在初次服用蜂王浆后便有可能发生一次致命的变态反应。
现已有充分证据表明,蜂王浆含有致敏蛋白,它有可能使哮喘或过敏反应患者发生危及生命的变态反应。
小胖墩患上脂肪肝近年小胖墩越来越多,成了家长的一块心病,有些7~8岁的小胖墩竟然患上脂肪肝。
这其中除了营养过剩、缺少运动等因素外,滥用保健品也起了煽风点火的作用。
有些保健品中可能含有激素,不仅刺激了孩子的食欲,还会导致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体内糖、脂肪代谢紊乱,脂肪异常蓄积,怎不让胖墩再患上脂肪肝?有的还患上了糖尿病呐!“佝偻症”补成肌骨钙化某病儿,女性,生后一直服用浓缩鱼肝油及钙片。
维生素A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患者有营养不良,四肢伸侧有毛囊性角化丘疹,同时合并暗适应障碍或夜盲,结膜干燥,角膜软化,结合暗适应检查与血浆维生素A水平测定而确诊。本症应与毛发苔藓及毛囊角化病鉴别,毛发苔藓多见于身体健康的青年女性,慢性经过,30岁后可慢慢消失,毛囊性丘疹中可见毳毛卷于其中,毛囊角化病有家族史,组织病理中有角化不良细胞。
人们每天都需要补充维生素A虽然过去一般将皮肤角化(蟾蜍样皮肤)归因于缺乏维生素A,但现在看来,这种病究竟是否与维生素A有关也值得考虑。更大的可能性是缺乏一种必需脂肪酸。
因视网膜杆细胞功能减退致暗适应功能减退,可发生夜盲症。泪腺上皮受累,分泌停止,脱落上皮细胞阻塞泪腺排泄管,而产生干眼病,尤其角膜外侧的结合膜干燥,形成境界明显的腊状白斑(Bitot斑),呈圆或卵圆形,或呈尖端向眼角的三角形,表现特殊。结膜和角膜干燥,严重者产生角膜软化,甚至穿孔。
相关书籍预防与治疗
轻度维生素A缺乏可因吸收不良(如肠疾病、胃切除),代谢异常(发烧)或过份丢失(肾炎)而发生,去除有关发病因素,给予富有维生素A的食物,如猪肝、鸡肝、羊肝、牛奶、蛋黄、胡罗卜、菠菜、韭菜、荠菜、莴苣叶、金针菜或果类杏干等。给予大剂量维生素A,每日口服20-30万国际单位,若口服吸收不良,可改肌肉注射,一般一个月左右好转,3-4个月后痊愈,使用时应注意长期大量应用维生素A可产生维生素A过多症。如有合并其他维生素缺乏反复感染,精神障碍,生长滞缓及脑积水等。
本病病程较长,预后大多良好,如治疗不及时,可造成角膜穿孔。
实验室检查:患者有暗适应障碍,血浆维生素A和胡罗卜素含量不足(正常人血浆维生素A含量40国际单位%,胡罗卜素含量85-266微克%)。
病理变化
表皮中等角化过度,毛囊上部有大的角质栓。毛乳头、皮脂腺和汗腺萎缩,间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儿童禁忌慎用药物汇总名单及药理

儿童禁用或慎用药物一、氨基糖苷类: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卡那霉素、小诺米星、大观霉素、新霉素等6岁以下儿童禁止使用,6岁以上慎用,使用过量会导致听力下降,严重者可使听神经发生变性和萎缩,从而导致不可逆性的耳聋、耳鸣。
禁止与速尿合用,可加强耳毒性;禁止与头孢菌素合用可致肾功能衰竭。
二、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无味红霉素 2 个月以内尽可能避免使用,2个月以上慎用或医生密切监护使用。
严重者导致儿童肝脏损伤、肝功能衰竭、药物性肝炎,甚至死亡。
三、林可霉素 1 月龄以下的新生儿禁用。
四、氯霉素新生儿和早产儿禁用,儿童慎用,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灰婴综合征,肝功能衰竭。
五、喹诺酮类: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禁用于幼儿,未成年儿童慎用,可导致软骨发育障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六、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8 岁以下小儿禁用,引起呕吐、腹泻、牙釉质发育不全及黄染,并有终生不退的可能,骨骼生长迟缓,小婴儿还会产生脑水肿。
七、磺胺类:复方新诺明(SMZ-TMP) 新生儿忌用,可产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临床表现为缺氧性全身发紫;新生儿黄疸,2岁以上医生指导使用。
甲氧苄啶(TMP) 早产儿、新生儿避免使用。
八、其它:呋喃妥因、呋喃唑酮(痢特灵):婴儿忌用,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炎,表现为手、足、皮肤麻、胀、痛感或蚁行感,并逐渐向躯干伸延,严重时手拿不住东西,足背抬不起来,感觉全部消失,皮肤粗糙、冰凉、不出汗;新生儿溶血性贫血。
咪康唑:(1 岁以下儿童禁用)。
嗪类驱虫药:(2 个月以内尽可能避免使用,2个月以上慎用或医生密切监护使用)。
苯达唑(肠虫清):2 岁以下小儿禁用。
呋塞米(速尿):儿童慎用,用药量宜少,间隔适当延长,忌与氨基糖苷类合用。
肼苯哒嗪婴儿、新生儿忌用,可致红斑性狼疮综合征。
氯丙嗪:新生儿忌用,可致麻痹性肠梗阻,新生儿黄疸。
异丙嗪:早产儿、新生儿禁用,儿童慎用。
孕妇临产禁用。
氯雷他定:儿童慎用,2 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不宜过量补充维生素A
--南京解放军八一医院儿科
许多人只知道缺乏维生素A会有碍健康,却不知道过量摄入的危害,尤其是婴幼儿和儿童对超量维生素A特别敏感。
短期内摄入大量维生素A(儿童一次性误服)极易发生急性中毒,表现为颅内压增高、脑积水或假性脑瘤,出现烦躁不安、惊厥、呕吐,重者可死亡。
而长期超量摄入维生素A的儿童为慢性维生素A过多症,出现骨骺提前闭合(人就长不高),并出现发热、头痛、呕吐、前囟门隆起、腹痛、食欲不振、溶血、贫血等症状。
维生素A和D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须物质,尤其对胎儿、婴幼儿的发育,上皮组织的完整性,视力,生殖器官,血钙和磷的恒定,骨骼、牙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A过量会降低人体细胞膜和溶酶体膜的稳定性,导致细胞膜受损,组织酶释放,引起皮肤、骨骼、脑、肝等多种脏器组织病变。
脑受损可使颅内压增高;骨组织变性引起骨质吸收、变形、骨膜下新骨形成,血钙、尿钙都上升。
肝组织受损则引起肝脏肿大、肝功改变。
维生素A过多症一旦确诊,应立即停止服用维生素A制剂和含维生素A的食物。
维生素A过多症的症状一般在1-2周内消失。
骨骼改变也逐渐恢复,但较缓慢,约需2-3个月。
一般不需要其他治疗。
愈后良好,个别严重者留有身材矮小后遗症。
目前由于家长缺乏合理应用维生素A的知识,医务人员亦缺乏警惕性,滥用浓缩鱼肝油的现象呈上升趋势,这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浓缩鱼肝油不是营养品而是药品,过量服用有中毒的危险。
家长应了解浓缩鱼肝油的服用方法。
其次,在治疗佝楼病或维生素A缺乏症时,一定要按剂量给伊可新(伊可新每丸含维生素D 500单位、维生素A 1500单位。
鱼肝油丸每丸含维生素D 1000单位、维生素A 10000单位),达到治疗目的后,服药时间不宜超过20天。
单纯佝楼病可单独使用维生素D剂,有可能避免维生素A中毒的发生,以避免导致的颅内压增高等损害的出现。
食品是人类维生素A摄入的主要途径,动物性食物的肝脏、奶与奶制品、禽、蛋都富含维生素A,植物性食物中菠菜、胡萝卜、豆苗、红心山芋、南瓜、青椒等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它在人体内可转变为维生素A。
如果能经常多吃这些食品就能有效防止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各种病症。
各年龄组每人需摄入的维生素A量是不一样的。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0.5-3岁儿童的适宜摄入量为400微克;4-6岁儿童为500微克;7-10岁儿童为600微克;14岁以上700-800微克。
如果因各种主、客观原因不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或胡萝卜素,那么补充维生素A是应该的,但必须掌握好“量”,应该规定剂量服用,因为吃得太少无作用,吃得太多则有害,甚至会中毒,千万不要自作主张地增加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