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急诊抗菌药物处方分析及改进措施
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与干预措施分析

个人进行交流沟通 ,并对临床医师进行相应法规宣传 。每月用 宜 处 方 均 在 干 预后 减 少 , 由干 预前 的 2 3 . 7 %、 7 2 . 7 %降 低 到 书面形式将 点评结果上报 医院医务处 , 并在每季度药讯 中进行 2 1 . 3 %、 7 0 . 2 %,显示我 院门急诊抗 菌药物处方总体质量得 到提 但依 旧不能放松监管[ 5 1 。医院相关部门对 门急诊抗菌药物处 通报 。医院医务处对不合格 的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反复批 高 ,
医院形象。 同时 , 应建议医院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 尽可能培 养临床医师专业能力 ,把好 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用药合理性关 降低 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不合格率 。 2 . 3干预前后 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不合格具体状况 : 干预后门急 口, 诊抗 菌药物处方 不合格 应用 中无适应 症用药 率显著 高于干 预 参 考 文 献 【 l 】 华友 海. 我 院 门急诊 抗 茵药物 处方点评分析及效果评价 f J ] . 北 前, 差异显著 ( P < O . 0 5 ) , 其他无显著变化 , 见表 3 : 方 药学 , 2 0 1 4 , 1 1 ( 9 ) : 1 1 5 . 表 3 干预 前后 门急诊抗 菌药物处方不合格具体状况 [ 2 ] 罗燕国, 马光晔 , 吕静波 , 等. 我 院门急诊 处方点评及干预措施 分析l J 1 . 海峡 药 学 , 2 0 1 2 , 2 4 ( 1 ) : 1 9 9 — 2 0 0 . 【 3 】 唐利群 , 龙靓 碱 院门、 急诊 抗 茵药物 处方点评 与用 药分析l J 1 . 西 南 国防 医药 , 2 0 1 3 , 2 3 ( 2 ) : 1 3 6 — 1 3 8 . [ 4 ] 佟岩 , 金彦, 唐淑含 . 我 院抗 茵药物处方及 医嘱点评结 果分析 [ J ] . 儿科 药 学杂 志 , 2 0 1 5 , 2 1 ( 3 ) : 4 O 一 4 3 . [ 5 】 周波 , 苏钿欢 , 邹尚荣 , 等. 某院急诊 抗菌药物处方分析及改进 措施 f J 1 . 中国当代 医药 , 2 0 1 3 , 2 0 ( 3 ) : 7 8 — 7 9 , 8 1 . 【 6 ] 卢秋 红 , 房树 华. 某院 2 0 1 2年 门急诊 抗 茵药物 处方的合理 性
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整改措施及处方点评分析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汇报(定稿)

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整改措施及处方点评分析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汇报(定稿)第一篇: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整改措施及处方点评分析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汇报(定稿)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整改措施及处方点评分析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汇报海东地区卫生局为及时了解我区各医院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废物管理条例》的执行情况,于2011年10月28日对我院进行了感染管理的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我院进行整改反馈,并感谢检查局对我们工作的指导。
执行情况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
院感科独立设置,专职人员一人。
手术备皮均在手术当日进行,剖宫产手术进行会阴剃毛。
内镜洗消设施符合规范化要求,清洗消毒登记本记录规范。
口腔精细器械均为物理灭菌。
医院配备了速干手消毒剂。
职业防护有培训记录。
医疗废物暂存处管理规范,医疗废物转运流程合理。
存在的问题1.未开展手术部位目标性检测;2.无现患率调查;3.口腔器械未使用手柄薄膜;4.未开展日常手卫生依存性考核;5.无干手设备;6.高危血源性职业操作中缺乏使用防护用具;7.无胎盘病理性医疗废物去向登记本;8.未开展医院整体网络信息化建设。
整改措施1.计划下一年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手卫生依存性考核。
新的灭菌及消毒设备在按计划引进,消毒室、清洗间的划分也列入手术室建设的日程中。
工作已经开展,并落实到后勤部门进行订购。
2.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规定对口腔科手柄的消毒灭菌处理和手柄薄膜的使用。
3.在医疗废物管理上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胎盘的去向,手术室和产房建立了胎盘去向登记本,并按病理性废物进行焚烧处理,并记录。
4.由于我院住院部大楼正在装修期间,有些灭菌及消毒设施在新的病区建设好后投入使用。
对上级检查发现的问题我院进行积极整改。
确保工作整改到位,并希望上级部门对我们的整改提出宝贵意见。
第二篇: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整改措施及处方点评分析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汇报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整改措施及处方点评分析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汇报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废物管理条例》的执行情况,于2012年10月30日州卫生局对我院进行了感染管理的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我院进行整改反馈,并感谢卫生局对我们工作的指导。
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管理与干预措施应用分析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2—7月的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以及遵循《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和我院相关的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管理方法和规定,进行研究。
1.2方法
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等,制定出相关细则,并通过分析比较,找出不合理的抗菌药物处方,对其进行分类统计,制定出干预措施,分组探究抗菌药物处方的具体使用情况,对其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积极开展抗菌药物应用级别、联合用药等方面的监测工作,做好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处方的指标登记工作,对干预前后每组门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比较研究。
综上所述,通过分组研究的方式,处方点评等干预措施,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管理得到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杨世杰.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0.
[2]武航海,边原,闰峻峰,中国药房,2013,24(20):1901
[3]李雄.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分析[J].医药前言201212(3):53-54.
干预前不合理处方类型多样,且发生率高,干预后不合理处方类型明显降低,且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具体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应用总体情况见表1。
与干预前比较:▲P<0.05
2.2干预前、后门急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典型处方具体使用情况:
干预前共抽查不合理典型处方75张,不合理用药表现225/次;干预后共抽查不合理典型处方70张,不合理用药表现120/次;干预前、后平均每张处方不合理用药表现分别为3.04/2.54人/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门急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典型处方具体指标变化见表2。
与干预前比较:●P<0.05
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与分析

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与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分析,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管理现状并提出对策,为提高我院抗菌药物管理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抽取我院门急诊2020年1月-6月共计8051张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统计不合理、不规范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
结果: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为86张,其中80张为用药不适宜处方,占不合理处方比例为93.02%。
结论: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不合理处方主要问题为用药不适宜,应加强医生严格根据用药指征选择治疗用药,确保临床安全、有效、经济用药。
关键词:抗菌药物;处方点评Comment and Analysis of Antibiotics Prescription in Outpatient andEmergency DepartmentZhu Lusha Zhang Yang Chen Mei(Department of Pharmacy, Taizhou People's Hospital, JiangsuProvince, Taizhou, Jiangsu, 225300)Correspondingauthor:ChenMei,Email:****************Abstract: Purpose: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ntibiotics management in our hospital and propose countermeasures by reviewing and analyzing the prescription of antibiotics in our hospital's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antibiotics management in our hospital and promoting rational drug use. Methods: A total of 8051 prescriptions in the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June 2020 were selected, and comments andanalysis were conducted. The statistics were unreasonable and irregular antibiotics prescriptions, summarized, summarized, and improved measures were proposed. Results: There were 86 prescriptions for ir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80 of which were inappropriate prescriptions, accounting for 93.02% of irrational prescriptions. Conclusion:The use of antibacterial drugs in the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is basically reasonable. The main problem of irrational prescription is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 Doctor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select therapeutic drugs strictly according to medication indications to ensure clinical safety, effectiveness, and economic use of drugs.Keywords: Antibiotics; Prescription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不合理应用会降低临床疗效,同时会导致细菌耐药[1-2]。
急诊科抗菌药物使用报告

急诊科抗菌药物使用报告在医疗领域中,抗菌药物是对抗细菌感染的重要武器。
然而,其合理使用至关重要,否则可能导致耐药菌的产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增加以及医疗资源的浪费。
本报告旨在对急诊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以促进其更加合理、安全、有效的应用。
一、急诊科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情况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急诊科的抗菌药物使用进行了深入调研。
数据显示,急诊科抗菌药物的使用较为广泛,涉及多种类型和品种。
其中,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青霉素类药物的使用频率较高。
头孢菌素类药物因其抗菌谱广、疗效确切、安全性相对较高等优点,成为急诊科医生的常用选择。
例如,头孢呋辛酯、头孢曲松钠等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因其口服方便、组织穿透力强,也在急诊科得到了较多应用,常用于治疗肠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青霉素类药物如阿莫西林,因其价格低廉、疗效明确,在一些轻症感染的治疗中仍占据一定地位。
二、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症在急诊科,抗菌药物的使用主要基于明确的感染诊断。
常见的适应症包括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皮肤软组织感染、腹腔感染等。
对于呼吸道感染患者,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如咳嗽、咳痰、发热)、体征(如肺部啰音)以及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C 反应蛋白、胸部影像学检查)来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并决定是否使用抗菌药物。
对于泌尿系统感染,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结合尿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升高、细菌培养阳性等结果,是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依据。
在皮肤软组织感染方面,伤口的红肿、化脓、发热等表现,以及细菌培养结果,有助于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
三、抗菌药物使用的剂量和疗程在剂量方面,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感染的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
例如,对于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会适当减少抗菌药物的剂量,以避免药物蓄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分析及改进措施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分析及改进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抗菌药物在医疗机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防止感染、救治患者生命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近年来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当使用现象日益严重,导致了诸多问题的出现,如细菌耐药性的增长、治疗效果的下降以及医疗费用的增加等。
为了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确保患者的安全与健康,医院必须深入分析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一、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1. 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在我国,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普遍较高,尤其是在手术、重症患者和新生儿等特殊人群中,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较为严重。
2. 药物选择不当:部分医生在选用抗菌药物时,没有根据患者的感染病原体、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和药物代谢特点等进行合理选择,导致抗菌药物的疗效不佳,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3. 用药时间过长:一些医生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过度延长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甚至长达数周,这样不仅增加了细菌耐药性的风险,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4. 联合用药不合理:部分医生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药物相互作用特点进行合理联合用药,导致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加。
5. 抗菌药物采购和管理不规范:一些医院在抗菌药物的采购、储存、配送等环节存在不规范现象,导致药物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二、医院抗菌药物改进措施1. 加强抗菌药物知识培训:医院应定期组织医生、药师等人员进行抗菌药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和能力。
2. 完善药物使用指南:医院应制定完善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南,明确各种感染病原体对应的药物选择、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等,为医生提供科学的用药依据。
3. 推广药物敏感试验:医院应大力推广药物敏感试验,确保医生在选用抗菌药物时,能够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合理选择,提高药物疗效。
4. 加强用药监测:医院应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制度,定期对医生开具的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审核和点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某院急诊抗菌药物处方分析及改进措施

某院急诊抗菌药物处方分析及改进措施目的了解本院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抗生素合理使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随机抽查2012年9月急诊处方601张,对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
结果2012年9月急诊处方中含抗菌药物处方194张,占处方总数的32%。
其中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处方64张,占抗菌药物处方总数的33%。
抗生素口服处方、静脉给药处方均占抗生素总处方数的42%。
单用抗生素处方和二联抗生素处方分别占抗生素处方总数的75%和25%。
儿科开具抗生素处方最多,占54%。
在不同类抗生素中,头孢类药物使用频率最高,占89%。
结论本院抗菌药物存在一定程度不合理应用,应重视抗生素应用知识教育和宣传,加强抗生素合理应用。
标签:抗菌药物;处方分析;合理用药;改进措施抗生素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药物,我国使用量和销售量在前15位的药品中,有10种是抗菌药物。
据统计,我国使用抗菌药物总量是美国的10倍,住院患者抗菌药用量是发达国家的2.8倍[1]。
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养殖业、畜牧业等,虽然增强了对抗疾病的能力,但是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毒副作用增加,二重感染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危害人类健康和增加社会负担。
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细菌耐药性,不仅是医药行业,也是整个社会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
为了解本院急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使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本次抽取本院2012年9月急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目前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资料与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9月急诊处方共601张,其中包括内科、儿科、妇产科、外科。
筛选出含有抗生素的处方,对每张处方中抗生素的类型、给药途径、联用情况、不合理用药进行分类统计,其中不合理用药评价根据药品说明、《处方管理方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2 结果抽查601张处方,抗菌药物处方有194张,占处方总数的32%,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有64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33%。
急诊科抗菌药物使用报告

急诊科抗菌药物使用报告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武器,但不合理使用可能导致耐药菌的产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增加以及医疗资源的浪费。
为了解急诊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特对我院急诊科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收集我院急诊科 20XX 年 1 月至 20XX 年 12 月期间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病历,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品种、剂量、给药途径、用药时间等)。
2、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收集的病历进行逐一分析,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相关管理规定,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二、结果1、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在调查期间,我院急诊科共接诊患者_____人次,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有_____人次,抗菌药物使用率为_____%。
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包括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
2、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证在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以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外伤及手术切口感染等为主要适应证。
其中,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占_____%,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占_____%,外伤及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占_____%。
3、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静脉给药是急诊科抗菌药物使用的主要途径,占_____%;口服给药占_____%。
4、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情况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有_____人次,占使用抗菌药物患者总数的_____%。
其中,二联用药占_____%,三联用药占_____%。
5、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评价(1)用药指征明确:在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有_____%的患者用药指征明确,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2)药物选择合理:_____%的患者选用的抗菌药物品种合理,能覆盖可能的病原菌。
(3)给药剂量和给药频次合理:_____%的患者抗菌药物的给药剂量和给药频次符合药品说明书和相关指南的要求。
(4)用药疗程合理:_____%的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疗程合理,在感染控制后及时停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院急诊抗菌药物处方分析及改进措施
[摘要] 目的了解本院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抗生素合理使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随机抽查2012年9月急诊处方601张,对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
结果 2012年9月急诊处方中含抗菌药物处方194张,占处方总数的32%。
其中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处方64张,占抗菌药物处方总数的33%。
抗生素口服处方、静脉给药处方均占抗生素总处方数的42%。
单用抗生素处方和二联抗生素处方分别占抗生素处方总数的75%和25%。
儿科开具抗生素处方最多,占54%。
在不同类抗生素中,头孢类药物使用频率最高,占89%。
结论本院抗菌药物存在一定程度不合理应用,应重视抗生素应用知识教育和宣传,加强抗生素合理应用。
[关键词] 抗菌药物;处方分析;合理用药;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c)-0078-03
抗生素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药物,我国使用量和销售量在前15位的药品中,有10种是抗菌药物。
据统计,我国使用抗菌药物总量是美国的10倍,住院患者抗菌药用量是发达国家的2.8倍[1]。
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养殖业、畜牧业等,虽然增强了对抗疾病的能力,但是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毒副作用增加,二重感染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危害人类健康和增加社会负担。
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细菌耐药性,不仅是医药行业,也是整个社会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
为了解本
院急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使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本次抽取本院2012年9月急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目前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9月急诊处方共601张,其中包括内科、儿科、妇产科、外科。
筛选出含有抗生素的处方,对每张处方中抗生素的类型、给药途径、联用情况、不合理用药进行分类统计,其中不合理用药评价根据药品说明、《处方管理方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2 结果
抽查601张处方,抗菌药物处方有194张,占处方总数的32%,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有64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33%。
2.1 抗菌药物联用及给药途径情况
单用一种抗菌药物占75%,二联用药占25%。
口服抗生素占42%,注射剂型抗生素占42%,注射剂型和口服抗生素占13%,其他途径占3%。
具体见表1、2。
2.2 急诊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急诊各科室使用抗生素中,儿科使用抗生素频率最高,占54%;内科占37%;外科占9%;妇科占1%。
见表3。
2.3 各类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到,头孢菌素类使用频率最高,占89%;氟喹诺酮类占12%,青霉素类占10%,氨基糖苷类占4%,硝基咪唑类占3%,
具体见表4。
2.4 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统计与分析
不合理处方主要表现为无指征用药,给药方案不合理,联用不当,溶媒不当,选药不当,给药时间过长。
其中,给药方案不合理比例最高,占25%。
见表5。
3 分析
3.1 抗生素使用情况
通过随机抽查本院抗菌药物处方194张,占总处方数的32%,其中不合理处方数占总抗菌药处方数的33%,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定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比例相对较高,还需进一步规范抗生素用药。
从表1看到,本次调查的处方抗生素多为单用抗生素,未见三联用药。
门诊患者多属于轻、中度感染,使用一种抗生素即可控制多种感染,不主张联合用药。
从用药途径来看,口服和静脉输注途径均为42%,注射用抗生素应用率偏高,这也与急诊患者希望症状能在短时间得到缓解有关,临床上对于轻症感染应当首先考虑口服给药,减少静脉给药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3.2 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应用指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其次是真菌、结核分支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病原微生物感染,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以及病毒性感染者,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2]。
从表3看到,抽查的处方中儿科处方占54%,诊断多为急性上
呼吸道感染,用药多选用抗生素和利巴韦林,且多选用三代头孢,起点过高。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为病毒所致,其次为细菌。
对于单纯病毒感染者,常采用抗病毒治疗,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因其具有自限性,给予对症治疗即可治愈[3]。
轻微皮外伤、软组织挫伤、头昏、关节痛、痛风等都没有使用抗生素的指征,且抗生素使用起点较高,一般给予三代头孢菌素,盲目滥用抗生素,容易引起细菌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3.3 给药方案不合理
抗生素根据药动学和药效学,可分为时间依赖型和浓度依赖型。
时间依赖型抗生素是指杀菌效果由血药浓度超过所针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一般3~4个半衰期给药1次,日用药总量分3~4次给予,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和林可酰胺类[4]。
浓度依赖型抗生素则取决于药物浓度高低,包括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
抽查的处方中发现:青霉素类抗生素使用多采用1 d 1次给药总量方法,如磺苄西林8.0 g,每日1次;头孢呋辛钠3.75 g,每日1次。
时间依赖型抗生素1次以日总量给药,药物浓度有相当一部分时间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影响杀菌效果,诱发细菌耐药的产生,同时大剂量给药易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5]。
3.4 联用不当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对于抗生素联用有明确的规定,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
抽查中发现,临床上一般一种抗菌药物可控制的感染,如尿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等存在
联合药物治疗,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头孢菌素类和左氧氟沙星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拉氧头孢是广谱抗生素,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具有抗菌活性;左氧氟沙星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抗菌谱广。
两药联用抗菌谱重叠,没有增强临床疗效,反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加重肾损害,产生交叉耐药。
此外,抗生素与活菌剂合用,如头孢菌素与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合用。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说明书中药物相互作用说明,本品不宜与抗生素类药物同时服用。
由于抗生素可杀死活菌散中的有益菌,故不宜合用,如必须使用,两者用药应间隔2 h以上。
3.5 选药不合理
对抗菌药物抗菌谱和适应证掌握不全面,没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药物。
如临床诊断为腹痛选用奥硝唑,腹痛原因多样,一般腹痛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判断腹痛原因,予以对症给药。
奥硝唑为硝基咪唑类药物,主要用于厌氧菌感染,对于急诊腹痛患者,由于不能全面检查病因,应先治疗处理缓解病情,经辅助检查确诊再用药,避免盲目选用抗生素,延误病情,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4 改进措施
4.1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培训及宣传
对临床医生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考核,合格后医生方可开具抗生素处方和药师调配抗菌药物处方。
邀请专家系统介绍抗菌药物药动学、药效学、不良反应、适应证及最新用药信息等,提高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水平。
利用医院宣传栏和药物咨询窗口,向患者
和家属宣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相关知识[6]。
4.2 提高药学服务水平
药学服务利用药学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协助临床医生对患者提供合理用药方案。
除了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水平外,还通过点评处方和病历,将点评结果反馈到医生,详细向医生说明用药不合理的地方,共同探讨如何合理用药,共同进步。
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临床工作,与医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发挥专业优势,为医生和患者选择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建议。
4.3 实施行政监督干预
医院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在抗菌药物不同管理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
医院已制定本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管理规定》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细则》。
对不同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限进行严格限定,加强对特殊类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每月开展对抗菌药物情况进行抽查和点评,并对抗菌药物使用量较多医生进行专项点评。
5 小结
综上所述,抽查本院2012年9月急诊处方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抗菌药滥用,注射给药比例过高等问题。
由于急诊患者发病急、应诊时间零散、流动性大等特点,急诊用药多以经验用药为主,处方评价存在局限性,基本能反
映处方合理性。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关键是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专业知识的认识,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和适应证,以宣传教育与行政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法,以确保临床经济、安全、有效使用抗菌药物。
[参考文献]
[1] 刘大治. 抗菌药物在医院中的合理应用和管理[j]. 黑龙江医药,2012, 25(2):288-289.
[2] 卫生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 卫医发,[2004]285号.
[3] 李玉珍,李秀兰. 抗生素在我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83-84.
[4] 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 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5] 刘又宁. 应重视实践与浓度依赖性抗生素的合理应用[j].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1):5.
[6] 朱君荣,陶宜富,刘军,等. 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j]. 中国医院管理,2012,32(4):57-58.
(收稿日期:2012-10-26 本文编辑:郭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