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故事浸润孩子的心灵
营造书香班级,让书香浸润孩子的心灵

营造书香班级,让书香浸润孩子的心灵书香是一种文化氛围,是一种精神境界,也是一种价值观念。
营造书香班级,就是要让书香浸润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在书香的氛围中茁壮成长,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人文修养。
在书香的熏陶下,孩子们将更加懂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文化,更加具有理想和追求,更加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要营造书香班级,首先要从营造书香的环境入手。
教室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要营造书香的氛围,首先要打造一个富有文化氛围的教室。
可以在教室的墙上张贴一些名人名言、书法作品、文化图片等,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气息。
教室内可以摆放一些文化书籍、文化艺术品等,让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感受到文化的熏陶,激发他们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要通过课堂教育来营造书香的氛围。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导者,要营造书香的课堂氛围,首先要从教师自身入手。
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让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好榜样。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讲述一些名人故事、历史故事、文学故事等,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来获取知识和信息,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可以组织一些读书分享会、读书比赛、朗诵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来感受文化的魅力。
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文化活动来营造书香的氛围。
可以组织一些文化艺术节、书法比赛、文学论坛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感受到文化的美好和价值。
还可以组织一些文化参观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文化的厚重和深刻。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有效地营造书香的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从而渐渐培养起对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要通过家校合作来营造书香的氛围。
学校是孩子学习生活的重要环境,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基地,要通过家校合作来共同营造书香的氛围。
学校可以邀请家长来参加一些文化活动,让家长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对文化的热爱。
营造书香班级,让书香浸润孩子的心灵

营造书香班级,让书香浸润孩子的心灵书香班级是指营造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孩子在浸润的阅读环境中,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促进他们的心灵成长。
下面是一些方法和措施,可以帮助学校和教师打造书香班级。
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教师应该自己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并且经常读书。
通过自己的示范,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从小就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将自己的阅读经历和体会与学生分享,让他们了解到阅读的乐趣和收获。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阅读活动,邀请作家或知名人士到班级来给孩子讲述阅读的故事,让他们更加接近书籍。
学校和教师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图书资源。
学校可以建立一个图书馆或者阅览室,为学生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
图书馆或者阅览室中应该有丰富的书籍,包括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故事书、诗集等。
学校和教师还可以定期购买新书,更新阅读资源,满足孩子们的阅读需求。
学校还可以鼓励家长和社会参与进来,捐赠图书,增加班级的阅读资源。
教师应该将阅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阅读相关的活动,例如读书分享、文学经典赏析、写作等,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阅读活动。
通过活动,学生可以交流彼此的阅读心得,增进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图书,并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阅读。
每个月选择一本书作为班级的读书任务,学生需要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阅读,并写读后感,可以组织一次班级的读书分享会,让学生们互相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家长也是营造书香班级的重要力量。
家长应该与学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和成长。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读书,并在家中创造阅读的环境。
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阅读角落,定期带他们去图书馆借阅图书,并陪同孩子一起阅读。
家长还可以与孩子共同选择一些适合他们的图书,并与他们共同阅读、讨论。
家长与孩子的阅读互动可以增进亲子关系,同时也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意义。
营造书香班级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教师、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创建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将书香浸润孩子的心灵,可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丰富他们的知识和思想,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营造书香班级,让书香浸润孩子的心灵

营造书香班级,让书香浸润孩子的心灵书香是指一种文化氛围,它不仅代表着阅读的乐趣,更体现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美的追求。
营造书香班级,让书香浸润孩子的心灵,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还可以塑造孩子的品格和个性。
下面将从图书环境、阅读活动和读书推荐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营造书香班级,让书香浸润孩子的心灵。
一个书香班级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图书环境。
图书室是班级的心脏,需要有充足的书籍和舒适的阅读角落。
班级可以邀请家长、学校图书馆或社会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来指导图书室的建设,帮助选择适合孩子年龄和兴趣的书籍。
班级可以通过募捐、购买或借阅的方式增加图书馆的藏书量,让孩子有更多的选择。
图书室的布置也很重要,可以设置舒适的座椅、温馨的灯光和温暖的色调,打造一个舒适宜人的阅读环境。
举办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是营造书香班级的重要手段。
可以组织课外阅读小组,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喜欢的书籍,然后组成小组进行分享、讨论和评价。
小组活动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加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广度。
班级还可以定期组织读书分享会、作文比赛和朗诵比赛等活动,鼓励孩子们通过阅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对于营造书香班级来说,书籍的推荐是至关重要的。
班级可以邀请专业的图书推荐人员,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兴趣来推荐适合的书籍。
推荐的书籍应该兼具趣味性和教育性,能够引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思考。
班级可以每个月选定一本书作为全班共读的书籍,通过师生共读和讨论来增加孩子们对书籍的深度理解和思考能力。
同时还可以定期举办读书报告会,让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并进行读后感的撰写和分享。
营造书香班级,让书香浸润孩子的心灵

营造书香班级,让书香浸润孩子的心灵【摘要】在当今社会,营造书香班级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的关注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为什么要营造书香班级以及书香对孩子心灵的重要性。
正文部分将重点介绍提倡阅读文化、打造书香氛围、丰富的图书资源、激发孩子阅读兴趣和开展有益的读书活动。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营造出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让书香浸润孩子的心灵。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探讨营造书香班级对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以及推动班级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
通过营造书香班级,我们可以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书香中茁壮成长。
【关键词】书香班级、心灵、阅读文化、氛围、图书资源、阅读兴趣、读书活动、学生素质、学习潜能、班级发展、和谐、营造、培养、激发、引言、正文、结论1. 引言1.1 为什么要营造书香班级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孩子们的学习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在这样的背景下,营造书香班级显得格外重要和必要。
为什么要营造书香班级呢?书香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对人的精神世界进行滋养的力量。
通过阅读,孩子们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思想和信息,极大地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
书香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激发孩子们内心的热情和动力,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和学习。
书香还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他们健康的心灵和积极的情感。
营造书香班级不仅可以提升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更加快乐、自信地成长。
营造书香班级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1.2 书香对孩子心灵的重要性书香是一种气质,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精神境界。
在当今社会,孩子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身边充斥着各种娱乐方式,让他们很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短视频等虚拟世界中,而忽略了阅读的重要性。
书香却是孩子心灵成长的重要元素,它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阅读中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
儿童文学,浸润孩子心灵的书香

渐踏上 了快乐 的作 文之路 。
四 儿 童 文 学— — 助 我 成 一 位 时 尚 的 教 师
为它将孩 子从一些低俗 的垃圾作 品 ,快餐作 品中抢救 『来 . 叶 I
不是不给学 生 自主阅读 ,而是对学生 阅读提供 一个底 线 , 并
三 、 童 文 学— — 让 作 文 不 再 成 负 担 儿
而喜欢 这 门功 课 所 以一个 小孩子喜 欢你 , 自然就 会对这 门
功课产生兴趣 。什么样 的老师才是 好老师 , 那就是 做孩子们
喜欢的老 师。
通过组 织定期开展语 文课外活 动 , 如美 文本 、 电子报 、 读 书交谈会 , 让孩子在交 流中释放 , 宣泄 审美热情 , 善学 审美 的
口 文/ 任毓 萍
界的无穷魅力 ,最终使课 内学习到 的知识转化 为语 文能力 , 逐 步升 华为语 文素养 , 来越 多小孩 子已爱 上 了写 作 , 越 更多
本学 期伊 始 , 给学生们 推荐 的是曹 文轩 的《 美 小说 我 纯 系列 》秦文君《 里贾梅系列》 因为 以《 , 贾 , 草房子》 代表 的这 为
教
一
- 童妻 J 整 墨堕 J 乙 _ 塞. ± 望至
.— , 堡主 墨
担垫
的精神世界 墨 童 受 墓 Fra bibliotek 至一 复 鱼篁
的 彗
遇垒 宣鲎壹鲞 重量鲍堡 墨 垒塑 堡垒业
子从 小 爱 生 活 、 文 化 、 自然 、 社 会 以及 爱 自己 爱 爱 爱 作 为 一 个小 学语 文教 师 . 究竞 为什 么要 读 儿 童文 学 呢? 又该 怎样 更 为有 效 地指 导 孩子 开展 课 外 阅读 呢 ?
用故事浸润儿童心灵

用故事浸润儿童心灵摘要: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伴随着儿童的成长,故事中的真善美也逐渐在孩子心中萌芽。
有经验的老师都深切得感觉到,与其对孩子空洞地说教,还不如利用那些故事来浸润儿童的心灵,那么,故事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尝试着从故事语言的幽默性、故事内容的大胆想象、故事情感的纯美三方面入手,教给孩子选择故事、品读故事的方法,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
关键词:幽默感;想象力;文学味一个孩子天生就有听故事的欲望,当他开始有接受能力的时候,就流露出对故事的渴望。
“你听话,我就讲个好听的故事”是大人对小孩最大的恩赐;“你再闹,我就不给你讲故事了”当然也成了惩治小孩的法宝。
你会选择怎样的儿童故事给你的孩子呢?选择怎样的儿童故事,我们心中需要有一杆秤。
一、好的儿童故事要有幽默感,要有极度的幽默感台湾有个作家叫侯文詠,他的故事非常幽默,每看一回我都笑得前仰后合。
其中有个故事《我和祖母的战争》说的是“我”因为调皮,祖母在院子里画了个圈,处罚“我”站在里面不许出来,还要背《三字经》。
“我”讨价还价说圈可不可以自己画,得到允许后在自己肚子上画了个圈,把《三字经》扔在圈圈中跑出去玩了。
回家后被祖母气急败坏地追打,一边逃跑一边大喊:“圈圈画在肚子上,没有超过……”在大人眼中的狡辩,也许正是儿童古灵精怪的智慧,我们是不是也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呢?我们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会发现他们喜欢的儿童故事首先就是好玩的。
每个人的心中都躲着一个精灵,聪明又调皮,有时它会闪出来作弄一番,既活泼又可爱,也让人哭笑不得,它的名字叫童心。
二、好的儿童故事要有想象力,要有非凡的想象力《我的妈妈是精灵》这个故事讲得非常精彩。
九岁的女孩陈淼淼不小心发现了自己的妈妈是“精灵”后,随之而来的自然是惊恐,不想秘密背后竟有着更大的家庭危机:爸爸要离婚。
于是淼淼在好朋友的帮助下,故意生病、假装学坏、夜不归宿,幼稚地想让爸爸回到从前。
读到精灵妈妈为了爱选择了离开人间,在月光下一点一点变空,一点一点变蓝……此时每个成年人的心都是湿润的。
营造书香班级,让书香浸润孩子的心灵

营造书香班级,让书香浸润孩子的心灵书香氛围是指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丰富的图书馆资源、精心设计的阅读环境和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使学生在书香中茁壮成长,成为优秀的人才。
为了营造书香班级,让书香浸润孩子的心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要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教室内的墙壁可以贴上与阅读相关的海报或书评,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在教室里放置一些富有特色的图书架,搭配丰富多彩的绘本、文学作品等书籍,各种类型的书籍应有所涵盖,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阅读需求。
在班级角落也可设置一个小型的图书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书籍,自由阅读。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诗歌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互动性的朗读、合唱等形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阅读,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如朗诵比赛、读书分享会、图书馆参观等。
举行“亲子阅读节”,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阅读活动,营造亲子共读的氛围。
又如开展“阅读推广周”,在这一周内,组织举办各种图书展、阅读比赛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亲身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四、老师带头阅读教师要带头阅读。
只有在教师积极参与阅读的活动中,才能更好地影响学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推荐一些好书等方式,为学生树立一个典范。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阅读小组,与学生一起读一些课外书籍,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书香班级的营造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通过这些途径的努力,相信书香班级便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学生的心灵将会在书香的浸润中茁壮成长,成为更有内涵的人才。
哄小朋友睡前温馨小故事

哄小朋友睡前温馨小故事最美好的童年时光,用各种优秀、美妙的故事浸润心灵,必将对其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决定孩子的一生是否会感到幸福和满足。
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哄小朋友睡前温馨小故事,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哄小朋友睡前温馨小故事一经过了长远的路途,撒母耳终于来到伯利恒?耶西家的门口。
耶西和他的儿子们,恭敬地接待老先知撒母耳。
撒母耳看着耶西的儿子们心里想:“他们之中,那一个是神要立的王呢?神怎么都说不是呢?”撒母耳问耶西说:“你只有这七个儿子吗?”耶西吩咐仆人到野地去把他最小的儿子──大卫找回来。
大卫得到消息后把羊群交给阿金叔,飞也似的赶回家去。
神对撒母耳说:“就是他,你现在可以用圣膏油倒在他的头上,将来他要作以色列的王。
”有一天,凶恶的非利士人组成大队军兵来攻打以色列。
扫罗王就率领军队和非利士人对抗。
大卫的哥哥们也被召去打仗。
大卫给哥哥们送饼去的时候,看见巨无霸──歌利亚对着以色列军队大声叫嚷:“你们谁敢出来和我打?不然的话,你们就全部作我们的奴隶。
哈!哈!哈!”以色列人看着歌利亚,心里虽然很气,但是没有一个人敢出去。
只有大卫说:“神是我们以色列的帮助。
我们不要怕他!”大卫说完带着弹弓跑到河边选了五个小石头当作武器。
歌利亚看到出来迎战的是一个小男孩,忍不住笑了起来。
“歌利亚,你不要笑,我是奉了神的名,来向你迎战。
”歌利亚像一只发狂的野兽,向小大卫冲过来。
大卫拉紧了弹弓,“咻”的一声,石头打中了歌利亚的额头。
所有的人都吓呆了,小大卫居然打败了歌利亚。
以色列全国上下,都激动地赞美神。
因为大卫精明能干,所以扫罗王封他作战士长。
几年以后,扫罗王死了,大卫就真的做了以色列的国王。
哄小朋友睡前温馨小故事二纸小人是个普普通通的纸小人儿,他被一个小男孩折成纸小人后,就随手丢弃了。
纸小人是一张很白很光的32开纸,那会儿他正在做梦,就感觉被一双粗暴的小手拧来拧去,最后拧成了现在的样子。
纸小人所有的梦都被击碎了啊。
纸小人想哭,可是没有一滴泪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故事浸润孩子的心灵
发表时间:2017-02-06T14:52:18.210Z 来源:《素质教育》2016年11月总第222期作者:杨军梅[导读]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讲故事也要把握恰当的教育时机,让故事滋润他们干涸的心灵,指明他们前进的方向。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五里铺小学730000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使我懂得空洞的说教苍白无力,而命令式教育又让学生感到反感,而蕴藏着人生哲理、妙趣横生的教育故事能慢慢地渗入孩子的心灵,对孩子的心灵起到滋养、教育、感化和治疗的作用,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一、把握时机,让故事引领孩子成长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讲故事也要把握恰当的教育时机,让故事滋润他们干涸的心灵,指明他们前进的方向。
1.根据年龄特征讲故事。
学生的年龄不同,感悟能力也不同。
小学低年段,可以讲一些通俗易懂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
如教育学生学会礼让,可以讲《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学生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时,可以讲《乌鸦喝水》的故事。
高年级学生思想变化复杂,感悟能力增强,可以讲一些哲理故事,如《困难吓不倒我》的故事告诉他们如何做人。
《青苹果乐园》故事则提醒学生注意青春期男女生的正常交往。
除了这些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哲理故事,美德故事能够流传至今,成为一代代人念念不忘的故事,也是美德故事育人效果的见证。
《程门立雪》、《闻鸡起舞》等故事,让学生通过听和读去体验人性的美好和丑恶,拥有同情、悲悯和感恩的情怀。
2.跟随生活旋律讲故事。
与学生的生活旋律相结合,紧紧把握生活节奏,适机讲故事,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感恩节,我就给孩子们讲感恩节的来历,一个个感恩的故事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端午节我们可以给孩子讲一讲屈原的故事来唤起孩子们的爱国之情,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浓浓的母爱,我就给他们讲一讲汶川大地震那一幕幕感人的场面。
为了让学生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培养刻苦学习的意志,我就给他们讲《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的故事。
将故事与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打好良好的道德基础。
3.抓住孩子的心理讲故事。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讲故事的内容应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
学生消极了,可以给他们讲励志的故事;学生失落了,可以给他们讲激励的故事。
学生失败了,可以给他们讲一讲《卧薪尝胆》的故事。
当孩子们心理有障碍的时候,老师就是良医,故事就是良药,它让学生感觉不到医治的痛苦;当孩子的心理缺乏营养时,老师就是营养师,故事就是琼浆玉液,它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广开渠道,让故事陪伴孩子成长
1.课前三分钟讲故事。
课前三分钟活动,指的是利用上课前的三分钟时间,让1~3名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一定的要求,轮流上讲台对着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发言等。
利用课前三分钟和学生说说笑笑,看似无心的闲聊却往往能够收到“以心换心”的效果,课前三分钟的开展在班级管理中也起着润物无声的作用。
它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让班主任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还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教师产生强大的亲和力,融洽师生关系。
2.“故事妈妈”进课堂。
为了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里聆听故事,让孩子们不要局限在课堂的学习中,也为了让孩子感受亲情的温暖,所以我们办了每月一期的“故事妈妈讲故事”活动。
目的就是想通过故事引领孩子们走进阅读世界,体验快乐,享受童年。
没想到,这一活动得到班里孩子的热烈响应,家长们的积极性也很高,“故事妈妈”讲故事的主角慢慢地也从妈妈变成了爸爸,变成了姐姐,孩子们充分发挥全家的优势资源加入到这场“故事接力”中。
每一个“故事妈妈”或“故事爸爸”在参与此项活动的过程中也同时享受到了与孩子们一起阅读的快乐和教育的幸福。
3.班级网站分享故事。
在班级网站中建立“故事锦囊”专栏,搜集古今中外富有教育意义与哲理意义的故事,师生共同分享故事,共悟故事意义,让学生从这些名家大师的经典故事中得到启迪与教育。
三、注重积累,让故事和孩子共同成长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只有心中有故事,才会在需要的时刻恰如其分地讲故事教育学生,达到点石成金的效果。
因此,我们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故事储备,使“故事资源库”讲之不完,用之不尽。
1.勤手积累故事。
“书到用时方恨少”,为了不断积累故事,我们积极从各方面积累有价值、有针对性的教育故事。
可以收集系列故事书籍,可以从报刊杂志上剪辑故事,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体了解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使它们成为“故事库”中的资源,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便利。
2.慧眼发现故事。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社会就是一个大课堂,社会上的许多真人真事,就具有很好的现实性和教育意义,对学生也会起到很好的说服作用。
比如前段时间我校一名学生发生车祸,失去了自己的家人和自己的双臂,于是全校师生共同开展献爱心活动,帮助这位同学安装了假肢,解决了这个家庭的后顾之忧。
让这个孩子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
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往往可以震撼学生的心灵。
3.爱心创编故事。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们会因为爱而产生创编故事的灵感。
著名的教育家孙静修就常用这种方法,有一次他看见孩子们在折树枝,于是他就把耳朵凑上去,做出倾听的样子。
孩子们就好奇地问他在听什么,于是他就创编了《小树苗哭了》的故事,孩子们听了脸红了,立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真实深刻的故事,维系着师生的情感,触动着孩子的心灵,滋养着孩子的精神。
孩子们在故事中成长着、收获着……让故事说话,它是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指明灯,让故事说话,它是班主任工作的法宝。
让我们把对孩子发自肺腑的爱寄托在故事之中,让孩子去触摸、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快乐与芬芳,从而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