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桩施工方案

方桩施工方案
方桩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徐州新城区新元大道中学桩基工程

建设单位:徐州市新城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勘察单位:徐州中国矿大岩土工程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合肥市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联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锦宸集团有限公司

拟建徐州新城区新元大道中学锤击方桩工程位于徐州市新城区东部,位于小韩村、大韩村之间,正在建设的小韩村拆迁安置小区以西,正在建设的徐州市奥体中心东南侧,拟建的新元大道以西、峨眉路以北、体育路以南,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该工程由江苏省徐州市新城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开发,由上海联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进行设计,由合肥市建设工程监理公司进行监理,由锦宸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总承包施工。

该工程采用先张法部分预应力方桩处理地基,工程桩采用PRS-45B 2-11+9、PRS-45B 2-16+9(AB)、PRS-30B 2-11+9、PRS-30B 2-16+9、PRS-45B 2-15+9先张法部分预应力方桩,方桩总数约为742根,根据图纸设计实行以桩长控制为主、贯入度控制为辅的方法进行管桩施工,桩端持力层为12层砂姜粘土。本工程±0.000均相当于绝对标高39.750米(黄海高程系)。

二、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徐州市新城区新元大道中学地勘报告》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3、《先张法部分预应力方桩》(苏G∕T22-2012)

4、《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04G361)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9、《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二)对本工程的承诺

1、质量承诺:工程质量优良。

2、安全承诺: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杜绝安全事故,确保安全。

3、服务承诺:做好工程服务,提供满意产品。

三、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详见工程勘察报告。

四、施工准备:

(一)施工技术准备

1、认真阅读设计文件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进行施工图会审,有问题预先解决;

2、根据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要求,技术部门向项目部分发与本工程相关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并组织学习,掌握施工工艺;

3、在技术质量部门的组织下,进行工程质量策划,并在施工方案的编制及施工过程控制中体现质量策划的结果;

4、根据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编印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及本工程监理方的要求,核对并备齐工程技术资料表格;根据公司质量体系程序要求,备齐本工程质量体系运行记录表格;

5、根据已审查批准的施工方案编制技术、质量及安全交底书,并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交底,形成书面记录。

6、对专业技术工人进场前进行短期技术安全培训。

(二)施工现场准备

1、处理好管材贮备场地;

2、作好雨天施工的接桩防雨设施准备;

3、根据计划组织机械、人员、材料立即进入施工现场;

4、解决现场办公场所,提前解决工人的吃、住场所,保证顺利开工。

5、施工前向业主了解地下的供、排水管线,在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前不得随意施工。

(三)施工测量准备

1、建立本工程测量控制网时应在轴线四周不少于20M处设置半永久性控制点,使其在放线及施工过程的校核中起到控制基准的作用;控制点启用前须进行封闭校核及报审复验。准备各类测量仪器的配套器材;

2、准备适量滑石粉、小木桩及铁钉等放样放线材料。

3、在正式压桩前对每个桩位的原始标高进行测量记录,并计算出每根桩的送桩距离,正式压桩时依水准仪控制送桩距离。

五、施工组织机构

1、组织管理机构

组建本工程项目部,挑选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和高度责任心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主要负责人。

2、自项目开工到结束的施工期间,所有项目部管理人员无特殊原因均不得离

开施工现场。

3、项目部重要管理人员,若发生工作调动必须上报业主并征得业主同意方可离开本工程项目部。

六、施工资源计划:

(一)、岗位责任制表1

项目管理班子的人员配备情况

施工管理职能分配表

(二)、主要施工机具的配置及进场计划表2

桩机进场计划:按照建设单位要求,接到施工许可后立即组织桩机进场。

材料进场计划:按照建设单位要求,接到施工许可后,方桩提前2天进场,当施工顺利进行后,再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进桩,进桩数量不得与压桩相矛盾,更不得影响施工进度。

(四)、材料、能源需用计划:

施工用电:场地保证三通一平,电通,由业主提供380/220V电力源,本台机

器启动电力均需65KW

七、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一)锤击沉桩的施工工艺

测量定位压桩机就位吊桩喂桩桩身对中调直送桩接桩压桩终止压桩循环以上操作工序(二)压桩顺序

按照“自东向西、由北向南、先内后外”的顺序原则进行施工,为了减少

压桩施工的挤土效应必要时还要采取跳压。

(三)施工测量及桩位控制

1、设置测量控制网

根据测绘单位提供的测量基准,采用电子全站仪精确建立施工场区控制网(包括水准点),为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控制点不易被破坏,其位置应在打桩区边缘外10M以上,并不少于二点。控制网建立之后须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并加以保护。

2、控制点保护

控制点所用木桩边长10cm,进入土中深度大于30cm,控制点定位后,木桩周围用素砼浇筑加固。在控制点周围做醒目标志,以防破坏。

3、控制网复检

在施工过程中利用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对现场建立的测控网每10天进行校核一次,以确保施工测量精度,避免积累误差。由于本工程压桩产生挤土效应,桩位放线以及桩位复测均采用较远处的控制点监控。

4、桩位测放及验收

按照设计桩位图及测量控制网点准确施放工程桩桩位。为防止土体推移影响,须分区,施放桩位,原地面抬升较大(超过20cm)时应采用逐桩施放的方法以确保桩位准确性,经自检无误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5、桩位监测

为保证桩位的准确须坚持插桩前复测、压桩过程中监测和打桩后实测的“三测”原则,保证沉桩桩位准确。开根据甲方提供的控制点,施放轴线和桩位,每个桩点插短桩,并做成管桩等径模具,白灰沿模具撒放。到桩机就位后再进行复测。测量定位、放线、复核工作由专人负责,对测量仪器定期检查,做好测量定位放线的原始资料。形成的定位、放线测量成果资料用书面形式报监理和甲方复核检查,轴线偏差不小于1cm,桩位偏差小于2cm,确认后方可开始施工。

6、垂直度控制

垂直度的质量控制。当方桩插入地面和接桩时施工人员要用两只线锤,在两个成90度的侧面观察,调整好桩的垂直度,然后开始压桩,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1%。在施压过程中,决不允许用桩机拖桩,以免桩倾斜而影响桩的质量。

(四)方桩的现场验收

1、桩运至现场后,由业主、监理、施工单位,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先张法部分预应力方桩》(苏G∕T22-2012)及《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04G361)对桩进行外观检查验收,验收包括:桩身完整性、桩径、桩长、矢度等项目。

2、桩材验收率应达到100%,须作好桩材的到货物资记录及标识工作,对不合格桩材开启不合格品报告并严禁压桩。

3、桩材验收时供货方需出具与桩材编号相一致的桩材合格证、砼立方体抗压强度报告、钢材、水泥、砂、石料合格证及复试记录等。

(五)验收的方法及允许偏差

预应力方桩钢筋骨架允许偏差表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