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在水中的浮力

物体在水中的浮力

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它是由于液体对物体的压力差而产生的。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且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的液体的重量。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处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以及重力加速度有关。

在水中,浮力是由水对物体的压力差而产生的。当物体浸入水中时,水会对物体产生向上的压力,这个压力是由于水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引起的。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水排开的重量,而水排开的重量等于物体的重量。因此,如果物体的重量小于等于水排开的重量,物体就会浮在水中;如果物体的重量大于水排开的重量,物体就会沉入水中。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处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用公式ρ=m/V表示,其中ρ为密度,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体积。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浮力的大小就会超过物体的重力,物体就会浮在液体中。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浮力的大小就会等于物体的重力,物体就会悬浮在液体中。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浮力的大小就会小于物体的重力,物体就会沉入液体中。

浮力的大小还与物体的体积有关。体积是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大小,用公式V=l×w×h表示,其中V为体积,l、w、h分别为物体在三

个方向上的长度。当物体的体积增大时,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也会增大,从而浮力的大小也会增大。因此,体积越大的物体在水中的浮力越大。

浮力的大小还与重力加速度有关。重力加速度是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的大小,通常用g表示,单位是米每平方秒。在地球上,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约为9.8米每平方秒。当物体的质量增大时,重力作用的大小也会增大,从而浮力的大小也会增大。

浮力的作用对于许多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都具有重要意义。例如,船只能够浮在水上,正是因为船的体积大,浮力的大小大于船的重量;潜水员需要穿戴浮力衣或配备气瓶,以增加浮力,从而在水中保持浮起状态;气球可以漂浮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部充满了轻于空气的气体,气球的浮力大于气球的重量。

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它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浮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所处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以及重力加速度。浮力的作用使得许多物体能够浮在液体中,对于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都具有重要意义。

浮力的计算方法

浸入气体和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气体和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计算浮力的大小呢下面介绍四种计算浮力的方法。 一、压力差法 浸入气体和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浸入气体和液体的深度不同,上表面浸入的深度小,受到的向下压力小,下表面浸入的深度大,受到的向上压力大,从而使物体受到向上的合力,就是浮力,这是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的大小等于下表面受到的向上压力减去上表面受到的向下压力,这种计算浮力的方法称为压力差法。公式:F=F向上-F向下 例1.一个长方体的木块浸没在水中,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20N,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50 N,求该木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解:由题意可得:F=F 向上-F 向下 =50N-20N=30 N 答:该木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30N。 二、称重法 先用弹簧称称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G,再用弹簧称称出物体浸入液体中时 的重量F,两次的示数差,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这种计算浮力的方法称为称重法。公式为:F 浮 =G-F 例2.铝球挂在弹簧秤下,在空气中示数为4牛,将铝球浸没在水中示数为牛,则铝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解:由题意可得: F浮=G-F=4 N- N= N 答:铝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N 三、平衡法 当物体在液体表面或液体中静止时,有两种特殊的状态悬浮和漂浮,此时,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浮力是对平衡力,重力的大小等于浮力的大小,这种方法称为平衡 法。公式:F 浮 =G。 例3.“武汉号”导弹驱逐舰在亚洲处于领先水平,参加了我国海军首批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护航任务。“武汉号”的排水量为7000t,是一种防空反潜反舰能力均衡的远洋驱逐舰。满载时,“武汉号”受到的浮力有多大(g=10牛/千克) 解:由题意可知,“武汉号”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即 F 浮 =G=mg=7000×1000Kg×10N/ Kg=N 答:该冰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N。 例4.一艘重1000000 N的潜水艇,悬浮在水中,求该潜水艇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解:由题意可知,潜水艇悬浮在水中,浮力等于重力,即F 浮 =G=1000000N 答: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1000000N

水的浮力计算公式

【一】:浮力计算的方法 北京中考之浮力计算的方法总结(5种) 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第八章压强和浮力,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难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重点。关于浮力的计算是很多学生较为头痛的问题。以下我就如何理解并掌握这一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想要学会计算,首先必须理清概念。 其一掌握物体的沉浮条件,及由沉浮条件决定的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如下 下沉 G>F浮ρ悬浮 G=F浮ρ上浮 Gρ=ρ< ρ<ρ 液 物液 液 物 液 物液 表示物体的密度ρ表示液体的密度) 其二理解并掌握浮力的计算公式。常用的浮力计算公式有三个 1根据实验法得出如用弹簧秤称得某物体重为G,把物体浸入某种液体中弹簧秤的示数为F示,则应有 F浮=G -F示

2 将上面的问题扩展可以得到下面的方法只将烧杯和水放在台秤上的时候,台秤示数为M1,将物体悬于细绳下置于烧杯中时,台秤示数为M2 ,则应有 F浮=(M2-M1)×g 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所受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即为浮力,则有 F浮=F向上-F向下(F向上和F向下分别为物体上下两表面所受到的液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计算时根据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F向下=p上s=ρh上gs F向上=p下s=ρh下gs 代入可得浮力的大小。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即 F浮=G排=ρ 液 v排 g 对于一般的浮力运算,或用物体的沉浮条件或用浮力的三个计算公式,可独立完成,有些题型可能要用到这几种方法的结合来求解。以下我举例说明如何利用上面的思想来求解浮力中的常见题型。(一)、利用物体的沉浮条件来解题 例一质量为50克的物体悬浮在水中不动,它所受浮力为多少?此物体的密度为 多少?(g=10牛/千克) 〔分析与解答〕根据悬浮的条件G=F浮和密度关系ρ F浮=G=mg=0.05千克牛/千克=0.5牛ρ 物 物 =ρ 液 可得 =ρ 水 =0×103千克/ 米3。

五种方法求浮力

五种方法求浮力一、五种方法求浮力 1、由F浮=G物-F拉求浮力。 当物体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大时,物体被一个力拉住悬浮在液体中,则物体受到了三个力的作用,由同一直线上三力平衡,应用公式:F浮=G物-F拉,再由F浮=G物-F拉求浮力。 例1:弹簧秤下挂一铁块,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是4N,将铁块一半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3.5N,这时铁块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_N。 例2: 弹簧测力计下吊着一重为1.47N的石块,当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98N。则石块受到的浮力为。 例3.一个1牛的钩码,挂在弹簧秤钩上, 当钩码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是0.87牛,这个钩码受到水的浮力是_____牛; 若钩码受到的浮力是0.1牛时,弹簧秤的示数应是_______牛。 例4.弹簧秤下悬挂一物体,在空气中称时弹簧秤的示数是392牛,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是342牛,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 例5.将质量为1kg的物体浸没在水中称,其重为8N,则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 力是_______N,它的方向是_______ (g取10N/kg)。 例6.如图10甲所示,物体重 _______N。把物体浸没在水中,弹 簧测力计示数为3N,如图l0乙所 示,则物体受到浮力为_______N。 还可利用此实验器材探究浮力大小 与的关系。 2、应用F浮=F向上-F向下求浮力。这是浮力的最基本的原理。 例:如图所示:某物块浸没在水中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2.3牛,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5牛,则该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___ 牛,方向为________。 3、应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计算浮力 例1.将2.00牛的金属块用线悬挂,使其全部浸入盛满酒精的容器中,测得溢出的酒精重为0.32牛,则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牛。 例2.中国“辽宁号”航空母舰,舰长304米,舰宽70.5米,满载时排水量达67500吨,问:满载时所受的浮力为。(g取10N/kg)4、应用F浮=ρ液gV排计算浮力大小 例1:将体积是50cm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多大?若此物体有一半浸在煤油中,它所受的浮力多大?(ρ煤油=0.8×103kg/m3)g取10N/kg 例2:一个体积为80cm3的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36cm3的体积露出水面,试问:物块所受浮力为多少? 例3:在"抗洪抢险"中,几位同学找到了一张总体积为0.3m3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塑料泡膜床垫,将其放入水中时,床垫有1/5的体积浸没在水中,若g取10N/kg,求:此时床垫受到的浮力有 多大? 该泡膜床垫的密度为? 例4:一实心塑料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排开水的体积是300厘米3。问:塑料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当在塑料块上放置一个重为2牛的砝码后,塑料块刚好没入水中,问此时塑料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5、应用漂浮(悬浮)条件F浮=G物计算浮力 例1:一塑料块重为2牛,漂浮在水面上,问此时塑料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例2:把质量是200g的实心塑料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塑料块有一半露出水面。(g取10N/kg)求:(1)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 )塑料块的体积和密度?

物体在水中的浮力

物体在水中的浮力 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它是由于液体对物体的压力差而产生的。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且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的液体的重量。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处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以及重力加速度有关。 在水中,浮力是由水对物体的压力差而产生的。当物体浸入水中时,水会对物体产生向上的压力,这个压力是由于水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引起的。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水排开的重量,而水排开的重量等于物体的重量。因此,如果物体的重量小于等于水排开的重量,物体就会浮在水中;如果物体的重量大于水排开的重量,物体就会沉入水中。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处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用公式ρ=m/V表示,其中ρ为密度,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体积。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浮力的大小就会超过物体的重力,物体就会浮在液体中。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浮力的大小就会等于物体的重力,物体就会悬浮在液体中。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浮力的大小就会小于物体的重力,物体就会沉入液体中。 浮力的大小还与物体的体积有关。体积是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大小,用公式V=l×w×h表示,其中V为体积,l、w、h分别为物体在三

个方向上的长度。当物体的体积增大时,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也会增大,从而浮力的大小也会增大。因此,体积越大的物体在水中的浮力越大。 浮力的大小还与重力加速度有关。重力加速度是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的大小,通常用g表示,单位是米每平方秒。在地球上,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约为9.8米每平方秒。当物体的质量增大时,重力作用的大小也会增大,从而浮力的大小也会增大。 浮力的作用对于许多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都具有重要意义。例如,船只能够浮在水上,正是因为船的体积大,浮力的大小大于船的重量;潜水员需要穿戴浮力衣或配备气瓶,以增加浮力,从而在水中保持浮起状态;气球可以漂浮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部充满了轻于空气的气体,气球的浮力大于气球的重量。 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它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浮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所处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以及重力加速度。浮力的作用使得许多物体能够浮在液体中,对于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都具有重要意义。

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和排水量的关系

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和排水量的 关系

1. 水的浮力与物体的排水量 水的浮力是支撑物体浮力的主要因素,它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体积和 重量。当物体的体积和重量增加时,水的浮力也会增加,从而使物体 能够在水中浮动。此外,物体的排水量也会影响它在水中浮力的大小。当物体的排水量增加时,它在水中的浮力也会增加,从而使物体能够 在水中浮动。反之,当物体的排水量减少时,它在水中的浮力也会减少,从而使物体不能够在水中浮动。因此,水的浮力与物体的排水量 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是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主要原因。 2. 水的密度与物体的浮力 。 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与水的密度有关。当水的密度增加时,物体所 受的浮力也会增加,因为更多的水分子支撑着物体,使其获得更大的 浮力。另一方面,当水的密度降低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也会降低,因 为支撑物体的水分子数量减少,使其获得较小的浮力。此外,水的密 度也会影响物体排水量,当水的密度增加时,物体排水量会减少,因 为更多的水分子支撑着物体,使其获得更大的浮力,而减少了排水量。反之,当水的密度降低时,物体排水量会增加,因为支撑物体的水分 子数量减少,使其获得较小的浮力,而增加了排水量。因此,可以看出,水的密度与物体的浮力和排水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3. 物体的形状与排水量

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在水中的排水量。较小的物体,如一个小石头, 会更容易排出水,因为它有较少的表面积接触水面。而较大的物体, 如一块木头,会更难排出水,因为它有较多的表面积接触水面。此外,物体的形状也会影响它在水中的浮力。椭圆形物体,如一个橡皮球, 会更容易浮起,因为它的表面积更大,可以抵抗更多的浮力;而立方 形物体,如一个立方体,会更难浮起,因为它的表面积更小,不能抵 抗足够的浮力。因此,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在水中的排水量和浮力。4. 物体的体积与浮力 物体的体积越大,浮力也就越大。浮力是物体在水中所受的外力,它 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体积和排水量。当物体的体积增加时,排水量也 会增加,从而使浮力增大。反之,当物体的体积减小时,排水量也会 减小,从而使浮力减小。由于浮力取决于物体的体积,因此,物体的 体积越大,浮力也就越大。 5. 水的温度与浮力 水的温度与浮力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随着水温的升高,浮力也会 增加,而降低水温则会减少浮力。这是因为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密 度会降低,从而使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增加,而降低水温则会使水 的密度增加,从而减少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此外,水的温度也会 影响物体在水中的排水量,即物体在水中的排水量会随着水温的升高 而增加,而降低水温则会使物体在水中的排水量减少。

物体在水中的浮力与沉浸

物体在水中的浮力与沉浸 在物理学中,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它是由于液体对物体施加的压强差所产生的。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浮起或者沉没的原因。本文将探讨一些与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和沉浸相关的概念和原理。 一、浮力的概念 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施加的压强差产生的,这个压强差是由于液体下方受到的压强大于上方所产生的。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在液体中排挤出的液体的重量。也就是说,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体积与液体的密度的乘积。 除了浮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排开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外,浮力的方向也很重要。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浮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上的,与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重力方向相反。这是因为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压强差是垂直于物体表面的,从而施加到物体上的浮力也是垂直向上的。 二、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现象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现象是由于液体对物体的压强差所产生的。当物体完全或部分浸入液体时,液体对物体施加的压强差会导致浮力的产生。 当物体与液体的密度相等时,物体将漂浮在液体中,浮力和重力平衡,物体保持在液体表面。这是因为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等于物体本身的质量,所以浮力等于重力,物体保持平衡。

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将沉入液体中。物体受到的 浮力小于重力,所以物体向下移动,直到它触及液体底部或受到其他 阻力。 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将浮起来。浮力大于重力, 物体向上移动,直到它浮到液体表面。 三、浸入液体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计算公式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以 下公式计算:浮力 = 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液体的密度 ×重力加速度。 例如,假设一个铁球完全浸入水中,铁球的体积为0.1立方米,水 的密度为1000千克/立方米,重力加速度为10米/秒²,则铁球受到的浮力为0.1 × 1000 × 10 = 1000牛顿。 四、浮力与物体的形状和体积的关系 除了物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之外,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对浮力的大 小也有影响。 相同质量的物体,形状越薄片状,受到的浮力越大。这是因为薄片 状的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相对较大,从而浮力也相对较大。 相同密度的物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这是因为体积越大,排开的液体体积也越大,从而导致浮力增大。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大型船只可以浮在水上,而小石子则会沉入水中。 五、沉浸体验的影响因素

浮力知识点总结

浮力知识点 1、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 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 浸在指漂浮或全部浸没。 2、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由此可知如果物体与容器间没有空隙,物体下外表不受液体压力,则物体不受浮力,如打入河底的木桩,建在淤泥中的桥墩。 3、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当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一样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所受浮力越大;当液体的密度一样时,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所受浮力越大。 4、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个规律叫做阿基米德原理,即F浮=G排=m排g=ρ液gv排 5、阿基米德原理适用于液体和气体。 6、物体的浮沉条件: 方法一:(1)F浮>G物、上浮的最终结果是物体处于漂浮状态, 当物体处于漂浮状态F浮= G物漂浮时V排

(2) ρ物=ρ液、悬浮 (3) ρ物>ρ液、下沉 ρ物可以理解为物体的平均密度 7、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1〕轮船:〔钢铁的密度比水大,有它制成的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呢.〕要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可以把它做成空心的,以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轮船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制成的。 轮船的大小通常用排水量来表示,轮船排水量是指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 〔2〕潜水艇:由于潜水艇中两侧有水箱,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不变,但是可以通过调节水箱中的储水量来改变潜水艇自身的重力,从而使它下沉、悬浮或上浮。 〔3〕气球:充入的是密度比空气小很多的气体,如氢气、氦气。空气对他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所以气球可以升入高空。 〔4〕飞艇、热气球:里面充的是被燃烧器加热而体积膨胀的热空气,热空气比气球外的空气密度小,他们受到的浮力就大,所以能升入高空。 〔5〕密度计:漂浮在液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浮力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就越小;密度越小,排开液体的体积就越大。 ※密度计的刻度是从上到下刻度变大,刻度不均匀,且刻度无单位。 读法:例:液面与1.2刻度对齐时,表示被测液体的密度是1.2×103kg/m3. 8:计算浮力的方法小结 (1)、压力差法〔原因法〕:F 浮=F 向上 -F 向下

物体在水中的浮力

物体在水中的浮力 引言 物体在水中的浮力是指物体在水中受到的向上的力,是由于物体的重力与水对物体的压力差所产生的。浮力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将深入探讨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原理、计算方法以及与浮力相关的现象和应用。 一、浮力的原理 浮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压力差异。根据帕斯卡定律,液体中的压力是均匀分布的,而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压力与物体所受到的液体高度有关。当物体完全或部分浸入液体中时,液体对物体的压力将会不均匀,上部受到的压力较小,下部受到的压力较大。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受到的压力差会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相等。 二、浮力的计算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即F=ρgV,其中F为浮力,ρ为液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V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浮力与物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成正比。 三、浮力与物体的浸没程度 当物体完全浸入液体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最大,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时,它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但仍然

有浮力的存在。当物体浸没程度较小时,浮力的大小可以根据浸没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来计算。 四、浮力的应用 1. 漂浮和沉没 根据浮力原理,密度小于液体的物体会漂浮在液体表面,密度大于液体的物体会沉没。这是我们常见的现象,如木块浮在水上,石块沉入水中。 2. 潜水和浮潜 浮力的原理也被广泛应用于潜水和浮潜活动中。通过利用浮力,潜水员可以在水中保持平衡,调整浮力的大小来控制下潜和浮升的速度。 3. 潜艇和船舶 潜艇和船舶的浮力原理基本相同,都是通过控制排除或注入液体来调整浮力的大小,从而控制其在水中的浮沉状态。潜艇通过排除或注入水来调整浮力,从而实现下潜和浮起。船舶则通过设计艏尾的形状和体积来获得足够的浮力,使其能够浮在水面上。 4. 热气球 热气球的升空原理也与浮力有关。热气球内部充满了热空气,因为热空气比冷空气密度小,所以产生的浮力足以支持热气球和其搭载的人或物体上升。

物体在水中的浮力

物体在水中的浮力 一、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物体在水中能够浮起或沉没。为什么 有的物体可以浮在水面上,而有的物体却会下沉呢?这跟浮力有关。 你知道什么是浮力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物体在水中的浮力。 二、浮力的定义与原理 浮力是指物体浸没或浸泡在液体中时,液体对物体的上升作用力。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物体在液体中时,液体会对物体施加一个由下 往上的浮力,这个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三、浮力公式与计算 浮力的大小可以使用如下公式来计算: 浮力 = 液体密度 ×重力加速度 ×物体体积 其中,液体密度是指液体的密度,重力加速度是指地球上的重力加 速度,物体体积是指物体在液体中所占的体积。 四、浮力与物体的浮沉关系 根据浮力原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与物体的重力和浮力之间的关 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会沉下去;当物 体的重力小于或等于浮力时,物体会浮起来。 五、浮力的应用

1. 船只 船只之所以能够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船的重力相对于船的体积而言相 对较小,从而使得浮力大于重力,使船得以浮在水面上。 2. 潜水 潜水员在进行潜水时会穿着潜水服和负重物。负重物的存在增加了 潜水员的重力,从而使其能够下潜;而潜水服在充满空气的状态下可 以减小潜水员的密度,增加浮力,从而使其能够浮起来。 3. 热气球 热气球之所以能够悬停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填充的热气比周围的气 体密度小,从而使得浮力大于重力,使热气球能够浮在空中。 六、实验演示 我们可以利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浮力的作用。首先,准备一个 容器,并倒入适量的水。然后,选择一些不同的物体,如纸张、木块、塑料球等,将它们依次放入水中观察其浮沉情况。我们可以通过观察 实验结果来验证浮力的存在。 七、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物体在水中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 重力和物体的体积有关。同时,我们也了解到浮力与物体的浮沉关系 以及一些实际应用。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并应用这些知识,进一步拓 展对浮力的理解。

四种计算浮力的方法-浮力水深公式

四种计算浮力的方法 四种计算浮力的方法:这四种方法都可以用来计算浮力的大小,具体用哪一个要看所给的条件而定.希望通过以下题目的训练,并不断总结,能让你在今后做浮力计算题时有所帮助的,愿你的不懈努力能给你取得优异的成绩! 方法一、压力差法:F 浮=F 向上-F 向下 (F 向上 =P 向上S=ρ液gh 1 S , F 向下=P 向下S=ρ液 gh 2S ) 方法二、称重法:F 浮=G -F(G:物体本身的重力;F: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方法三、原理法:F 浮=G 排= m 排g =ρ液gV 排 (注意:G 排:指物体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m 排:指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指物体排开的液体密度;V 排:指物体排开的液 体的体积。) 方法四、 平衡法:当物体漂浮或悬浮时, F 浮=G #1、弹簧测力计下挂吊着一个重为1.47N 的石块,当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98N ,求:(1)石块受到的浮力(2)石块的体积(3)石块的密度 #2、体积为100cm 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浸没在密度为0。8×103kg/m 3 的煤油中时浮力是多少? ( g=10N/kg) #3、。现有一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物块漂浮在水中,如图所示,其上表面距水平面2.5 cm ,它的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是多大?它受到的浮力多大?木块的密度是多少? ( g=10N/kg) #4、边长为0。05m ,的正方体实心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物块浸没在水中, 上表面与水面 第3题图

相平,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N,根据上述条件,请你求出相关的五个物理量。(含过程和结果) 边长为0.05m,的正方体实心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物块浸没在水中,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N,根据上述条件,请你求出相关的五个物理量.(含过程和结果) 1、如图15所示,容器中装有水,水中有一个木块被细线系着,已知水重200N,水深为0.5m,木块的体积为4dm3,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试求: (1)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是多少?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若绳子断了,最终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大? 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第(1)问中的大还是小? 2、用一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刚好与水面接触(未浸入水)如图甲,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柱体逐渐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化情况,求:(g取10N /kg) (1)圆柱体受的最大浮力。 (2)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

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的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的知识点 浮力(F浮)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产生原因: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阿基米德原理 1、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3、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大小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形状、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的深度、运动状态无关。 轮船是利用漂浮的条件F浮=G物来工作的。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的知识2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物体的浮沉条件: 比较液体密度与物质密度(物体平均密度) 上浮F浮>G; ρ物< ρ液 漂浮F浮=G; ρ物< ρ液

悬浮F浮=G; ρ物= ρ液 下沉F浮ρ液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和沉,决定于所受的浮力和重力的合力的情况。还可以通过改变液体和物体密度来改变物体的浮沉状态。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2、浮力的应用 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 3)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来改变浮力。 4)密度计是漂浮在液面上来工作的,它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3、浮力的计算: 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称量法:F浮=G物-F拉 漂浮悬浮法:F浮=G物 阿基米德法:F浮=G排=ρ液gV排 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的知识3 浮力知识点总结 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计算物体所受浮力,最有效四种计算方法,拿走不谢!

计算物体所受浮力,最有效四种计算方法,拿走不谢! 1、浮力大小测定welcome 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在液面外弹簧秤读数F1(即为物体的重力G)与浸在液体中弹簧秤读数F2之差。即F浮=F1-F2 例1、一金属块所受的重力为26.5牛,用弹簧秤吊着金属块浸在水中,这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6.7牛,则金属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为多少? 解:由金属块浸在液体中受力分析,可得: F浮=G-F=26.5牛-16.7牛=9.8牛。 2、浮力产生原因分析welcome

如果物体与容器底部不密合情况下,浸在液体里的物体,由于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所以物体受到向上压力大于向下压力,物体受到向上与向下的压力差即为物体受到的浮力。即F浮=F 上-F下。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如果物体底部与容器底部密合时,则底部受向上的压力为零,即浮力也为零。 例2、把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物块水平地浸入水中,其上表面距水面5厘米,则这个物块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为_____牛,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为_____牛,其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若该物体下沉到盛水容器的底部,且与底部紧密结合,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牛。 解:上表面所在处的液体的压强为p=籽gh=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05米=490帕 下表面所在处的液体的压强为p=籽gh=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5米=1470帕 物块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大小为F下=pS=490帕×(0.1米)2=4.9牛。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小为F上=pS=1470帕×(0.1米)2=14.7牛。 物块左右两侧面受到的压力相平衡。 所以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F浮=F上-F下=14.7牛-4.9牛=9.8牛。如果物体底部与容器底部密合,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0牛。 3、对浮体或悬浮体,由平衡条件可知:F=G welcome

物理知识点之浮力3篇

物理知识点之浮力3篇 考试将至,祝福送给广大的莘莘学子。考试无需太紧张,平常心面对就好,相信自己平日所学,正常发挥就好,愿所有的学子们都能考出好的成绩。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物理知识点之浮力,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浮力知识点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 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悬浮上浮漂浮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ρ液<ρ物>ρ物ρ液>ρ物 (3)、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 分析:F浮 = G 则:ρ液V排g =ρ物Vg ρ物=( V排/V)?ρ液= 2 3ρ液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浮 = G 不同:悬浮ρ液=ρ物 ;V排=V物 漂浮ρ液<ρ物;v排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

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 ⑤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ρ物= Gρ/ (G-F) 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 = G排=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6: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7、浮力的利用: (1)、轮船: 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 t 由排水量m 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 = m g ;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 = m g 轮船和货物共重G=m g 。 (2)、潜水艇:

浮力的基本定义

浮力的基本定义

浮力的基本定义 概念 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解释 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 浮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 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和向下的压力差。 物体在液体中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大于物体在液体中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所以合力为F向上-F向下,原因是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那么物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给它的一个向下的压力,而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给它的一个向上的压力。由于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所以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很明显要大于物体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所以是F向上-F向下(理论推导)。 浮心 浮力的作用点称为浮心。浮心显然与所排开液体体积的形心重合。 实物分析 产生浮力的原因,可用浸没在液体内的正立方体的物体来

分析。该物体系全浸之物体,受到四面八方液体的压力气体对物体的浮力,而且是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所以这个正立方体的前后、左右、上下六个面都受到液体的压力。因为作用在左右两个侧面上的力由于两侧面相对应,而且面积大小相等,又处于液体中相同的深度,所以两侧面上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力彼此平衡。同理,作用在前后两个侧面上的压力也彼此平衡。但是上下两个面因为在液体中的深度不相同,所以受到的压强也不相等。上面的压强小,下面受到的压强大,下面受到向上的压力大于上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液体对物体这个压力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这个力等于被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总结当一个浮体的顶部界面接触不到液体时,则只有作用在底部界面向上的压力才会产生浮力。至于一个位于容器底面上的物体,这种现象并不多,因为只要其间有一层很薄的液膜,就能传递压强,底面就有向上的压力,物体上下表面有了压力差,物体就会受到浮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