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法治的名言警句_中国古代法治名言

古代法治的名言警句_中国古代法治名言

谈到古代法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先驱管仲就提到“以法治国”。那么在中国古代,有哪些名言警句是关于法治的呢?下面店铺为你带来古代法治的名言警句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古代法治名言

1) 私情行而公法毁。《管子·八观》

2) 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羲冠子·度一》

3) 守法为官,一生平安;守法做人,清白本分;守法处事,达理明志;守法致富,根基稳固。——田桑

4)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鬼谷子·符言》

5) 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苏轼

6) 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

7) 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

8) 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董仲舒

9) 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饰邪》

10) 言出为箭,执法如山。——李绿园《歧路灯》

11) 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商君书·君臣》

12)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史襄哉《中华谚海》

13) 视时而立仪。《管子·国难》

14) 事断于法。——邓析

15)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砥石赋》

16) 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商君书·算地》

17) 圣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陈亮

古代法治名言警句

1) 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欧阳修《纵恶论》

2)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3) 宪律制度必法道。——《管子·伍法》

4) 先王以明罚敕法。——《易传·象传·噬嗑》

5) 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

6) 五权宪法。——孙中山

7) 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8) 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

9) 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君书》

10)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野叟曝言》

11)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夏敬渠《野叟曝言》

12) 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李悝(kui)

13)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

14) 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王夫之(明末清初)

15)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16)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17) 太平之世不立刑。——康有为

18) 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诸葛亮《论斩马谡》

19) 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

20) 私情行而公法毁。——《管子·八观》

中国古代法治名言

1) 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

2) 诛禁不当,反受其央。——《马王堆汉墓帛书·国次》

3) 诛恶不避亲爱,举善不避仇仇。——《汉书》

4) 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晏子春秋·内篇》

5)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6) 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7)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8) 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韩非子·解老》

9) 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尚书》

10)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金缨《格言联壁·从政》

11) 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汉·刘安《说苑·政理》)

12) 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王符《潜夫论·考绩》

13) 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欧阳修《魏梁解》

14)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尚书·大禹谟》

15) 有治人,无治法。——荀子

16) 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17) 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慎到

18) 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19) 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管子·明法》

20) 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管子·法法》

看了古代法治的名言警句还会看:

法治格言古代

法治格言、警句古代篇 一、法律:治乱安国的凭据 1、先王以明罚敕法.. 易传、象传、噬嗑 2、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 管子、心术上 3、法者;天下之仪也.. 管子、禁藏 4、宪律制度必法道.. 管子、伍法 5、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 管子、七臣七主 6、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管子、明法解 7、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墨子、法仪 8、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 羲冠子、度一 9、一民之轨;莫如法.. 韩非子、有度 10、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1、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12、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韩非子、饰邪 13、法者;编着之国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韩非子、难之 14、如平直必以准绳.. 吕氏春秋、分职 15、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乱也.. 黄帝经、经法、君正 16、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史记、循吏列传 17、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18、慎到: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 巧以作伪..唐、马总意林 19、君子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 全上古之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20、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 唐、吴兢贞观政要 21、夫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帝王所与天下划一;不以亲疏贵贱;而轻重者也..新唐书、魏徵传

22、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天论 23、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 刘禹锡砥石赋 24、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刘禹锡天论 25、驱天下之人而从善远罪;是刑之所以措;而化之所以成也.. 柳宗元断刑论 26、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 包拯致君 二、重法:公正执法的基石 1、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 2、而正方圆;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以治国.. 管子、法法 3、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 管子、法法 4、视时而立仪.. 管子;国难 5、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管子、明法 6、不为重宝轻号令;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爵禄分威权..管子、法法 7、圣人立法以导民之心;各使自然..使生者无德;死者无怨.. 文子、自然 8、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 商君书、算地 9、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 商君书、壹言 10、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 商君书、更法 11、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 韩非子、奸劫弑臣 12、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韩非子;诡练 13、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韩非子、解老 14、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 韩非子、解老 15、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商君书、君臣 16、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17、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关于法律的古文名言80句

关于法律的古文名言80句 1. 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 2. 知法者明,行法者智。-《墨子》 3. 民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诗经》 4. 守法如守山,守法如守宝。-《荀子》 5. 百姓若守约,祸乱自消除。-《山海经》 6. 法者,尚德之门也。-《战国策》 7. 同仇敌忾,同舟共济。-《礼记》 8. 赏善罚恶,使民安宁。-《红楼梦》 9. 泽被于下,则民安宁矣。-《左传》 10. 法者弃,而刑者止。-《司马法》 11. 法者,治国之大宝也。-《汉书》 12. 规矩是民生之本,法律是社会之基。-《庄子》 13. 善善者,虽无魁梧之力,必有过人之智。-《孟子》 14. 不法者,疾之也。-《史记》 15. 君子以法制民,小人以民制法。-《韩非子》 16. 法者,安民之器也。-《大学》 17. 无规矩,不成方圆。-《管子》 18. 天下艰难必以法律为上。-《庄子》 19. 法者,立国之本也。-《孟轲》 20. 法制之法,莫为众恶所轻。-《鬼谷子》 21. 严刑峻法,以防止悖乱。-《孔子家语》 22. 人欲行善,法者助之。-《荀子》 23. 法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论衡》 24. 法若明镜,治若细绳。-《荀子》 25. 法令者,安定之主也。-《汉书》

26. 举法乃治国之根本。-《三国志》 27. 法者,国之巨器也。-《刑法通义》 28. 德法相辅,共同维护社会的正义。-《孟轲》 29. 法者,人心之河山也。-《汉书》 30. 法本正直,不偏不倚。-《管子》 31. 笔者以德行为准则,法律为框框。-《梁启超文集》 32. 不守法律者,必将自食其果。-《左传》 33. 法者,维护公平正义之利剑。-《晏子春秋》 34. 其道虽远,其法必行。-《韩非子》 35. 法者,至治之纲。-《左传》 36. 法者,身之衣冠也。-《管子》 37. 法者,国之垣墙也。-《礼记》 38. 官恩,法正。-《孟轲》 39. 殷法不替,无以得治。-《荀子》 40. 法者,国之福祸。-《荀子》 41. 法无定法,治无常治。-《孔子》 42. 法者,社稷之本也。-《公美》 43. 凡人有法度,国有宪章仪则。-《论衡》 44. 浩荡大泽,必以法为注。-《管子》 45. 法者,如风雷之横行,肃颂而行之。-《汉书》 46. 法无容情,真假万里俱宜。-《庄子》 47. 民亲君则君亲民,法亲民则民亲君。-《春秋左传》 48. 法者,民之命也。-《在原赋》 49. 有子曰:有法不仁者,毒必伤人。-《礼记》 50. 法者,守望社稷之大宝也。-《礼记》 51. 不可一日无法令。-《庄子》 52. 法者,治国之纲纪。-《法经》

关于法律的古人的名言

关于法律的古人的名言 1、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 2、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管子·七臣七主》 3、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6、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6、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 7、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孟子》 8、法者,定分止争也。 9、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10、禁奸止过,莫如重刑,刑重而必得,则民不敢试,故国无刑民,国无刑民,故曰明刑不戮。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生,则重者无所至矣,此谓治之于其治也;行刑重其重者,轻其轻者,轻者不止,则重者无从止矣,此谓治之其乱也——《商君书·赏刑篇》 11、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12、任能者责成而不劳,任己者事废而无功

13、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杀人而不能使人仁……所贵良吏者,贵其绝恶于未萌,使之不为非,非贵其拘之囹圄而刑杀之也——《盐铁论》 14、惩其未犯,防其未然——长孙无忌《唐律疏议》 15、销恶于未萌,弥祸于未形——司马光 16、大臣为小臣之表率,京官为外吏之观型。大法则小廉,源清则流洁,此从来不易之理。大臣果能精白乃心,恪遵法纪,勤修职业,公而忘私,小臣自有顾畏,不敢妄行——康熙《清圣祖实录》 17、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四库全书·政法类·法令之属按语》 18、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19、昔之欲抑民权,必以塞民智为第一义;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梁启超 20、立国于大地,不可无法也。立国于20世纪文明竞进之秋,尤不可以无法,所以障人权,亦所以过邪僻,法治国之善者,可以绝寇贼、息讼争——孙中山 21、法是关于人世和神世的学问,关于正义与不正义的科学---《法学阶梯》 22、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中】《四库全书·政法类·法令之属按语》 23、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陈弘毅

关于法律的古文名言

关于法律的古文名言 法律又是什么?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古代起就有很多的是关于法律的,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法律的古文名言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关于法律的古文名言 1) 有治人,无治法。——荀子 2) 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3) 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桓宽(汉)《盐铁论·疾贪》 4) 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5)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尚书·大禹谟》 6) 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慎到 7) 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8) 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管子·明法》 9) 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欧阳修《魏梁解》 10) 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饰邪》 11) 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管子·法法》 12)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鬼谷子·符言》 13) 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苏轼 14) 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 15) 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 16) 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董仲舒 17)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唐)《砥石赋》 18) 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苏轼(宋)《策别安万民六》 19) 五权宪法。——孙中山 20) 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古代关于法律的名言

1) 诛恶不避亲爱,举善不避仇仇。——《汉书》 2) 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晏子春秋·内篇》 3)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4) 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5)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6) 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韩非子·解老》 7) 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尚书》 8)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金缨《联壁·从政》 9) 先王以明罚敕法。——《易传·象传·噬嗑》 10) 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 11) 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战国)《管子·禁藏》 12) 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 13) 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14)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15) 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汉)《汉书·刑法志》 16) 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 17)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 18) 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19) 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政治学》 20) 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王符

中国古代法律谚语格言名言精选

中国古代法律谚语格言名言精选 1、法立于上则欲成于下。苏辙 2、立法设禁而无刑以待之,则令而不行。苏辙 3、圣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宋、陈亮 4、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5、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张居正 6、善制法者,为匠人之用矩,不善制法者,如陶人之用型。(明、庄元臣) 7、立宪利于国,利于君,利于民。清、郑观应 8、立法之业,益为政治上第一关键,觇国家之盛衰强弱者,皆于此焉。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9、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举天下惟法之知。苏轼《策别第八》 10、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苏轼 1、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 2、而正方圆;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以治国。《管子、法法》 3、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管子、法法》 4、视时而立仪。《管子,国难》 5、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管子、明法》 6、不为重宝轻号令,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爵禄分威权。《管子、法法》 7、圣人立法以导民之心,各使自然。使生者无德,死者无怨。《文子、自然》 8、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商君书、算地》 9、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商君书、壹言》 10、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商君书、更法》 11、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韩非子、奸劫弑臣》 12、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韩非子,诡练》 13、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韩非子、解老》 14、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韩非子、解老》

古代法治的名言警句_中国古代法治名言

古代法治的名言警句_中国古代法治名言 谈到古代法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先驱管仲就提到“以法治国”。那么在中国古代,有哪些名言警句是关于法治的呢?下面店铺为你带来古代法治的名言警句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古代法治名言 1) 私情行而公法毁。《管子·八观》 2) 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羲冠子·度一》 3) 守法为官,一生平安;守法做人,清白本分;守法处事,达理明志;守法致富,根基稳固。——田桑 4)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鬼谷子·符言》 5) 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苏轼 6) 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 7) 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 8) 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董仲舒 9) 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饰邪》 10) 言出为箭,执法如山。——李绿园《歧路灯》 11) 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商君书·君臣》 12)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史襄哉《中华谚海》 13) 视时而立仪。《管子·国难》 14) 事断于法。——邓析 15)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砥石赋》 16) 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商君书·算地》 17) 圣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陈亮 古代法治名言警句 1) 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欧阳修《纵恶论》 2)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3) 宪律制度必法道。——《管子·伍法》

4) 先王以明罚敕法。——《易传·象传·噬嗑》 5) 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 6) 五权宪法。——孙中山 7) 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8) 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 9) 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君书》 10)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野叟曝言》 11)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夏敬渠《野叟曝言》 12) 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李悝(kui) 13)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 14) 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王夫之(明末清初) 15)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16)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17) 太平之世不立刑。——康有为 18) 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诸葛亮《论斩马谡》 19) 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 20) 私情行而公法毁。——《管子·八观》 中国古代法治名言 1) 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 2) 诛禁不当,反受其央。——《马王堆汉墓帛书·国次》 3) 诛恶不避亲爱,举善不避仇仇。——《汉书》 4) 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晏子春秋·内篇》 5)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6) 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古人关于法律的名言

古人关于法律的名言 1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2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3 太平之世不立刑。——康有为 4 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诸葛亮《论斩马谡》 5 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 6 私情行而公法毁。——《管子·八观》 7 私情行而公法毁。《管子·八观》 8 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羲冠子·度一》 9 守法为官,一生平安;守法做人,清白本分;守法处事,达理明志;守法致富,根基稳固。——田桑 10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史襄哉《中华谚海》 11 视时而立仪。《管子·国难》 12 事断于法。——邓析 13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砥石赋》 14 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商君书·算地》 15 圣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陈亮 16 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韩非子·奸劫弑臣》 17 圣人立法以导民之心,各使自然。使生者无德,死者无怨。——《文子·自然》 18 省刑之要在禁文巧。——《管子·牧民》 19 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 20 诛禁不当,反受其央。——《马王堆汉墓帛书·国次》 1 诛恶不避亲爱,举善不避仇仇。——《汉书》 2 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晏子春秋·内篇》

3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4 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5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6 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韩非子·解老》 7 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尚书》 8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金缨《格言联壁·从政》 9 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汉·刘安《说苑·政理》 10 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王符《潜夫论·考绩》 11 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欧阳修《魏梁解》 12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尚书·大禹谟》 13 有治人,无治法。——荀子 14 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15 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慎到 16 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17 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管子·明法》 18 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管子·法法》 19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鬼谷子·符言》 20 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苏轼 1 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 2 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 3 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董仲舒 4 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饰邪》 5 言出为箭,执法如山。——李绿园《歧路灯》

中国古代法律格言100句

中国古代法律格言100句 有关古代的法律格言大家知道多少呢?下面是摘抄网小编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中国古代法律格言,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中国古代法律格言100句。——包拯《致君》 2.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3.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4.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管子·心术上》 5.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6.设若上无道栓,则下无守法。——葛洪《抱朴子·判子》 7.如平直必以准绳。——《吕氏春秋·分职》 8.法不阿贵,绳不绕曲。——韩非《韩非子有度》 9.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韩非子有度》 10.宁正以逆众意执法而违私志。——桓范《政要论·为君难》

11.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上不行法则民不从彼。——《管子·法法》 12.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夏敬渠《野叟曝言》 13.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钧刑殊则百姓惑,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汉书》 14.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15.宪律制度必法道。——《管子·伍法》 16.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 17.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羲冠子·度一》 18.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 19.其知而犯之谓之故,意以为然谓之失。——张斐 20.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清) 21.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 22.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23.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汉书·王尊传》

中国古代法律名言

中国古代法律名言 1、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2、设若上无道栓,则下无守法。 3、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4、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 5、圣人立法以导民之心,各使自然。使生者无德,死者无怨。 6、不为重宝轻号令,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爵禄分威权。 7、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8、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9、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 10、君子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 11、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12、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 13、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 14、立法之业,益为政治上第一关键,(next88)觇国家之盛衰强弱者,皆于此焉。 15、夫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帝王所与天下划一,不以亲疏贵贱,而轻重者也。 16、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17、法出于仪、威于义。 18、宥过无大,刑故无小。 19、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 20、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 21、可行必守,有弊必除。 22、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23、善制法者,为匠人之用矩,不善制法者,如陶人之用型。 24、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 25、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 26、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27、立法设禁而无刑以待之,则令而不行。 28、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29、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常,法度制度,各因其宜。 30、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 31、执法如山,守身如玉。 32、夫立法之大要,必令善人劝其德而乐其政,邪人痛其祸而悔其行。 33、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 34、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 35、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 3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7、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 38、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 39、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无。

中国古代法制名人名言

中国古代法制名人名言 中国古代法制名人名言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管子禁藏》 ●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管子七臣七主》 ●立法以典民则祥,离法而治则不祥。——管子《管子任法》 ●立法而行私,与法争,其乱甚于无法。——邓析《邓析子转辟》 ●法者,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慎到《慎子佚文》 ●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慎到《慎子君臣》 1、“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明法解》) 释义:法是治国的标尺,是社会的客观准则,如果没有法,国家就将混乱不堪,人们的行为将没有规矩约束,法 之所以这么重要其根据在于法本身是公平正义的。 2、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管子?任法》 释义:这是对周朝“刑不上大夫”、“刑有等级”制度的巨大挑战,他要求君主和官吏在适用法律上要“不知 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因为法律是公平的,法在根本意义是代表国家的整体利益的,是统 一天下的最高标准。管仲将法律称为“公法”,认为法具有最高权威,具有普遍适用的价值功能,任何社会成 员都不能置于法外,凌驾于法律之上。即使法自君出,但是法律高于意欲,君主也应带头遵守法律,君主不得 随意更改法律,也应有悟守法律的义务,并要求官吏和百姓同样遵守法律。 3、法律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管子?法禁》 释义:君主大臣和百姓平民同样应当遵从法律。

4、“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管子?任法》 释义:法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在法律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5、“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管子?明法解》 释义:作为法家先驱的管仲以尚法、重法而著称,他反对西周把“礼治”作为政治生活的最高准则,主张治理 国家应当以法为依据,任法而国治,舍法而国乱。 6、人主之所以令行禁止者,必令于民之所好,而禁于民之所恶也。民之情莫不欲生而恶死,莫不欲利而恶害, 故上令于生利人,则令行;禁于杀害人,则禁止,令之所以行者,必民乐其政也”《管子.形势解》 释义:要立治民之刑、法,必先符合民情,为民所乐,才能“令行禁止”,可谓从心理上把握住了“治民”的要 害。 7、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管子.版法解》 释义:在国家的管理过程中,法是一种十分具体的工具。如何正确地使用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 安危。要执法必严,执法公正。 8、法者,定分止争也。 释义:典出《管子?七臣七主》“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定分: 确定名分。止争:止息纷争。法律中常用这个词语表示确定物的权属。 二、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 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

古代关于法律重要性的名言

古代关于法律重要性的名言 法律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是人们过着美好生活、安居乐业、平静过日子的基本保障,没有法律,世界就乱了,人们就会惶惶不可终日,可见,法律是非常重要,那么古代关于法律重要性的名言有哪一些呢?今天店铺为你分享的是古代关于法律重要性的名言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 古代关于法律重要性的名言 1) 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苏轼 2) 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 3) 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 4) 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董仲舒 5)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唐)《砥石赋》 6) 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 7) 法小弛则是非驳。――刘禹锡(唐)《天论上》 8) 规外求圆,无圆矣;法外求平,无平矣。――宋祁(宋)《宋景文笔记》 9) 法宽则刑者少,刑者少则民为耻矣。――崔敦礼(宋)《刍言》 10) 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苏轼(宋)《策别安万民六》 11) 五权宪法。——孙中山 12) 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13) 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 14) 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尚书》 15)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金缨《格言联壁·从政》 16) 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桓宽(汉)《盐铁论·疾贪》 17) 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18)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尚书·大禹谟》

19) 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慎到 20) 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有关法律重要性的古代名言 1) 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 2)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 3) 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4) 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政治学》 5) 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王符《潜夫论·考绩》 6) 有治人,无治法。——荀子 7) 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8)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9) 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汉·刘安《说苑·政理》) 10) 言出为箭,执法如山。——李绿园《歧路灯》 11) 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商君书·君臣》 12) 大海和陆地服从宇宙,而人类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辖。――西塞罗(古希腊)《法律篇》 13) 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管子(战国)《管子·法法》 14) 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 15)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夏敬渠《野叟曝言》 16) 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李悝(kui) 17)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 18) 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王夫之(明末清初) 19) 先王以明罚敕法。——《易传·象传·噬嗑》

古代法治名言警句

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苏辙(宋)《河南府进士策问三首之一》 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苏轼(宋)《策别安万民六》 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法律不负杀人的职责,也就像这职责不就应使枪刀担负一个样。——沈从文 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尚书》 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 赏厚而刑,刑重而威,必不失疏远,不违亲切。——《商君书》 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务必为明天做准备。它务必具备成长的原则。——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法令因此导民也,刑罚因此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律者,因此定分止争也。——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 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韩非(战国)《韩非子·守道》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唐)《砥石赋》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明法解》 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韩非子.守道》

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韩非子》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孟子》 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鞅《商君书定分》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韩非子,诡练》 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王安石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 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也。──刘恒(汉文帝) 使人民幸福就是最高的法律。──《十二铜表法》 夫法度者,朝廷所以治天下也。──明太祖朱元璋 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沈家本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韩非子·解老》 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尚书》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金缨《格言联壁·从政》 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汉·刘安《说苑·政理》)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王符《潜夫论·考绩》

古代法治名人名言_中国古代法治名言

古代法治名人名言_中国古代法治名言 中国古人说过很多关于法治的话语,对现代建设法治社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古代法治名人名言,欢迎大家阅读。 古代法治名人名言【经典篇】 1. 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管子、心术上》 2. 法者,天下之仪也。《管子、禁藏》 3. 宪律制度必法道。《管子、伍法》 4.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明法解》 5. 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羲冠子、度一》 6. 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 7. 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8. 先王以明罚敕法。《易传、象传、噬嗑》 9. 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 10. 如平直必以准绳。《吕氏春秋、分职》 古代法治名人名言【精选篇】 1. 宁正以逆众意执法而违私志。 2. 历法禁,自大更始,则小臣不犯矣。 3. 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 4. 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5. 法出于仪威于义。 6. 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 7. 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乱也。 8. 言出为箭,执法如山。 9.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10. 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 11.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12. 设若上无道栓,则下无守法。 13. 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14. 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15. 立法之业,益为政治上第一关键,觇国家之盛衰强弱者,皆于此焉。 16. 善制法者,为匠人之用矩,不善制法者,如陶人之用型。 17. 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18.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19.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20.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古代法治名人名言【热门篇】 1.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史记、循吏列传》 2. 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3. 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管子、七臣七主》 4.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5.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6. 法者,编著之国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韩非子、难之》 7. 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乱也。《黄帝经、经法、君正》 8. 慎到: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作伪。(唐、马总《意林》) 9. 君子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全上古之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10. 夫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帝王所与天下划一,不以亲疏贵贱,而轻重者也。《新唐书、魏徵传》 11. 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12. 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古代关于法律重要性的名言

古代关于法律重要性的名言(30句) 1、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君书》 2、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尚书》 3、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 4、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读》 5、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饰邪》 6、圣人立法以导民之心,各使自然。使生者无德,死者无怨。——《文子·自然》 7、用赏贵信,用刑贵正。——《鬼谷子·符言》 8、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管子•任法》 9、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战国)《管子·禁藏》 10、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七臣七主》 11、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管子·法法》 12、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管子法法》 13、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14、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晏子春秋·内篇》 15、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管子·明法》

16、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17、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汉)《汉书·刑法志》 18、诛恶不避亲爱,举善不避仇仇。——《汉书》 19、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 20、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汉·刘安《说苑·政理》) 21、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 22、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23、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24、法小弛则是非驳。——刘禹锡(唐)《天论上》 25、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吴兢(唐)《贞观政要》 26、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 27、凡法始立必有病。——韩愈(唐)《钱重物轻状》 28、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苏轼 29、言出为箭,执法如山。—李绿园《歧路灯》 30、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夏敬渠《野叟曝言》

关于法律的古文名言

关于法律的古文名言 1 有治人,无治法。——荀子 2 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3 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桓宽汉《盐铁论·疾贪》 4 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5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尚书·大禹谟》 6 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慎到 7 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8 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管子·明法》 9 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欧阳修《魏梁解》 10 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饰邪》 11 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管子·法法》 12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鬼谷子·符言》 13 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苏轼 14 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 15 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 16 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董仲舒 17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唐《砥石赋》 18 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苏轼宋《策别安万民六》 19 五权宪法。——孙中山 20 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1 诛恶不避亲爱,举善不避仇仇。——《汉书》 2 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晏子春秋·内篇》

3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4 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5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6 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韩非子·解老》 7 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尚书》 8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金缨《格言联壁·从政》 9 先王以明罚敕法。——《易传·象传·噬嗑》 10 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 11 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战国《管子·禁藏》 12 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 13 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14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15 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汉《汉书·刑法志》 16 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 17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 18 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19 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政治学》 20 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王符《潜夫论·考绩》 1 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 2 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君书》 3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夏敬渠《野叟曝言》 4 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李悝kui

中国古代法律名言

中国古代法律名言 导读:本文是关于中国古代法律名言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 欢迎点评和分享! 1、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2、设若上无道栓,则下无守法。 3、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4、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 5、圣人立法以导民之心,各使自然。使生者无德,死者无怨。 6、不为重宝轻号令,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 爵禄分威权。 7、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8、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9、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 10、君子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 11、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12、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 13、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 14 、立法之业,益为政治上第一关键,觇国家之盛衰强弱者,

皆于此焉。 15 、夫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帝王所与天下划一,不以亲疏贵贱,而轻重者也 16 、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17、法出于仪、威于义。 18、宥过无大,刑故无小。 19、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 20、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 21、可行必守,有弊必除。 22、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23 、善制法者,为匠人之用矩,不善制法者,如陶人之用型。 24 、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 25、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 26、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27、立法设禁而无刑以待之,则令而不行。 28、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29、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常,法度制度,各因其宜。 30、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 31、执法如山,守身如玉。

古代法治名言警句

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苏辙宋河南府进士策问三首之一 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苏轼宋策别安万民六 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国着名法学家郭道晖 法律不负杀人的职责,也就像这职责不就应使枪刀担负一个样;——沈从文 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尚书 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 赏厚而刑,刑重而威,必不失疏远,不违亲切;——商君书 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务必为明天做准备;它务必具备成长的原则;——着名大法官卡多左 法令因此导民也,刑罚因此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律者,因此定分止争也;——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 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韩非战国韩非子·守道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唐砥石赋 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明法解 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韩非子.守道 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孟子 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鞅商君书定分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韩非子,诡练 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王安石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 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也;──刘恒汉文帝 使人民幸福就是最高的法律;──十二铜表法 夫法度者,朝廷所以治天下也;──明太祖朱元璋 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沈家本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韩非子·解老 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尚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