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口腔颌面外科学》理论教学大纲(口腔)

(完整版)《口腔颌面外科学》理论教学大

纲(口腔)

一、课程背景与目的

1.1 课程背景

本课程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理论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能力,为将来成为优秀口腔医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2 课程目的

- 培养学生对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的理解;

-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口腔颌面外科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为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做好准备。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2.1 教学内容

1. 口腔颌面外科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

2. 口腔颌面外科病因与病理

3. 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与诊断

4.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技术与操作规范

5.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并发症与处理方法

6. 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应用与新技术发展

2.2 教学方法

- 授课结合案例分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

-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 定期进行综合实验与实践,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评估方式与课程成绩分配

3.1 评估方式

- 平时表现与作业:占总成绩的40%

- 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30%

-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30%

3.2 课程成绩分配

- 出勤情况和课堂参与度:10%

- 作业质量与完成情况:20%

- 期中考试成绩:30%

- 期末考试成绩:40%

四、参考教材与研究资源

4.1 参考教材

1.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程》(第三版),主编:×××

2. 《口腔颌面外科学理论与实践》(第二版),主编:×××

3. 《现代口腔颌面外科学》(第四版),主编:×××

4.2 研究资源

- 互联网学术期刊和论文数据库

- 相关学术会议和研讨会

- 口腔医学相关权威网站和数字资源库

五、教学进度安排

5.1 第一周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明确

- 口腔颌面外科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5.2 第二周

- 口腔颌面外科病因与病理

- 相关病例分析与讨论

5.3 第三周

- 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与诊断

- 实践操作与技能训练

(以下省略,根据具体情况安排)

六、教学团队

本课程由资深口腔医学专家和临床经验丰富的口腔医生组成的教学团队共同承担。教学团队将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教学进度,合理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最大化。

以上是《口腔颌面外科学》理论教学大纲的完整版,希望能够对学生们系统地研究口腔颌面外科学提供指导和帮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北京大学口腔颌面外科学长学制教学大纲

口腔颌面外科学长学制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是使口腔医学专业5年制和7年制第一阶段的学生掌握牙齿拔除术、牙槽外科技术以及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癌前病变、炎症、创伤器官畸形及组织缺损等疾患的诊断并熟悉治疗原则,了解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新进展。 教学采用课堂讲授与临床实习、见习相结合的方式,辅以相应的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在培养学生基本掌握和熟悉本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临床诊疗技术的同时,注意培养其分析综合及处理医疗问题的能力。 教学安排及时间分配如下: 二、正文 (一)系统理论课84学时 绪论(1学时) 1.口腔颌面外科的医疗范围 2.口腔颌面外科的发展简史 3.口腔颌面外科的国内外动态 4.口腔颌面外科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口腔颌面外科麻醉学(8学时) 1.绪论 熟悉:口腔科麻醉的特殊性 了解:口腔颌面外科麻醉的种类及方法的选择 2.局部麻醉药及其药理局部麻醉的应用解剖学 熟悉:常用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临床药理特点。 掌握:三叉神经和颈神经丛的起源、分支、走行和分布。 3.麻醉方法 掌握: (1)冷冻麻醉 (2)表面麻醉 (3)浸润麻醉:①软组织浸润②粘膜下浸润③骨膜下浸润 (4)阻滞麻醉(传导麻醉) ①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上颌结节麻醉) ②腭前神经阻滞麻醉(腭大孔麻醉) ③鼻腭神经阻滞麻醉(切牙孔麻醉)

④眶下神经阻滞麻醉(眶下孔麻醉) ⑤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下颌传导麻醉) ⑥颊神经阻滞麻醉 熟悉:(1)上颌神经阻滞麻醉(圆孔麻醉) ①翼腭管法;②颧下翼突法;③颧下法。 (2)耳颞神经阻滞麻醉 (3)下颌神经阻滞麻醉(卵圆孔麻醉) ①颧下翼突法;②口角外侧进针法。 (4)颈神经丛阻滞麻醉 以上各种麻醉方法均包括有适应证、麻醉神经、注射标志、方法、麻醉区域及效果检查、失败原因、注意事项。 4.局部麻醉并发症及其治疗防治 熟悉:晕厥、过敏反应、血肿、感染的原因、分型、临床表现处理及预防。第二章牙拔除术及牙槽外科(12学时) 1.牙拔除术适应征: 掌握拔牙的各种适应征,了解其适应征的相对性。 2.牙拔除术禁忌症 掌握在拔牙时患者若有全身性或局部的疾病时,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病、肝肾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妊娠及月经、恶性肿瘤、放疗前后、急性炎症期拔牙等问题时,可能会引发的并发症,允许手术的安全限,以及预防并发症的措施。 3.牙拔除术器械及使用方法 掌握:①各种器械的识别方法; ②基本持握方法; ③各种器械的用途; ④牙钳及牙挺的使用方法及原理。 4.牙拔除术的基本操作 掌握:①术前各种准备工作; ②各步骤的目的、方法要点; ③术后医嘱及处理。 5.各部位牙齿拔除的特点 熟悉各部位牙齿拔除的特点。 6.阻生牙拔除术 熟悉下颌阻生智齿的局部应用解剖、拔除适应证、分类、阻力分析、摘除方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7.牙根及各类复杂牙拔除方法 熟悉牙根及各复杂牙的拔除方法、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8.拔牙创的愈合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案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案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了解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定义和作用 •掌握常见的口腔颌面外科疾病和手术治疗方法•学会正确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操作技巧 •培养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口腔颌面外科学概述 •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发展历史和重要性 2. 口腔颌面外科学常见疾病 •牙齿拔除和智齿拔除的适应症和操作技巧•下颌骨骨折和上颌骨骨折的分类和处理方法•颌面部肿瘤和囊肿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颌面部感染的种类和处理方法

3.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技巧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准备工作和操作流程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常见困难及解决方法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4. 口腔颌面外科团队合作与管理 •口腔颌面外科团队成员及其职责分工 •口腔颌面外科团队合作中的沟通与协作技巧 •口腔颌面外科团队管理及患者信息保护 三、教学方法 •授课讲解结合案例分析 •实地临床观摩和模拟手术操作 •团队合作及案例讨论 •视频演示和学生自主学习 四、评价方式 •课堂参与及提问回答 •模拟手术操作表现 •小组讨论及案例分析报告

•期末考试成绩 五、教学资源及参考书目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材》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视频资源 •相关学术期刊论文 以上为口腔颌面外科学教案的基本框架,具体教学内容和资源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全面提升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优秀的口腔颌面外科医师。 具体教学内容 1. 口腔颌面外科学概述 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口腔颌面外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口腔、颌面骨和相关组织的疾病和损伤 口腔颌面外科学的重要性 •口腔颌面外科学在口腔颌面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口腔颌面外科学在颌面外科手术中的技巧和安全性要求

口腔颌面外科学-基本知识及技术讲义

基本知识及技术 考试大纲: 一单元:基本知识及技术八单元:唾液腺疾病 二单元:麻醉与镇痛九单元:颞下颌关节疾病 三单元:牙及牙槽外科十章单元:神经疾病 四单元:牙种植术十一单元:唇裂及腭裂 五单元:感染十二单元:影像学诊断 六单元:创伤十三单元:牙颌面畸形 七单元:肿瘤及瘤样病变十四单元:后天畸形和缺损 学习顺序:单元脉络梳理—知识内容细讲——重点总结——例题精讲 单元脉络梳理 一、基本知识及基本技术 1.口腔颌面外科病史记录(1)入院(2)门诊(3)急诊 2.临床检查(1)口腔(2)颌面部(3)颈部(4)颞下颌关节(5)唾液腺 3.辅助检查(1)病理学(2)影像学(3)实验室 4.消毒和灭菌(1)手术器械消毒和灭菌(2)手术者(3)手术区(4)无菌巾 5.手术基本操作(1)操作步骤(2)注意事项 6.创口处理(1)创口分类、愈合及处理原则 (2)换药的基本原则、注意事项及换药技术 (3)绷带包扎的目的 (4)口腔颌面部常用绷带类型及应用 知识内容细讲 入院病史 姓名:[姓名] 职业: 性别:[ ] 工作单位(电话): 年龄:[ ] 住址: 婚姻:[ ] 病史供诉者: 出生地址:入院日期:年月日 00:00 民族:记录日期:年月日 00:00 主诉:发热、咽痛4天,咳嗽1天。 现病史:母亲及患儿诉于4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发热,体温38.8~39℃,无畏寒、寒战、抽搐、意识障碍,同时伴咽痛,吞咽时加重,无声音嘶哑,流涕、鼻阻、肌痛、双眼球后疼痛。曾服“克感敏、风寒感冒冲剂、风热感冒冲剂”等药物及输液治疗(具体药物不详),上述症状无缓解,近1天来出现阵发性咳嗽,咳无痰,无胸痛、喘息、呼吸困难,时诉腹痛,无放射性及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无腹泻、恶心呕吐。继续服上述药物病情不见好转,为进一步诊治,今早到我院就诊,以“急性扁桃体炎”收住院。病程中患者神志清,精神饮食差,大便、小便如常,体重无改变。 个人史: 既往史:健康,常患病(扁桃体炎);惊厥史(无); 传染病或传染病接触史:(无);外伤、手术史(无); 过敏史:(无);输血史(无);

先天性唇和腭裂--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口腔颌面外科学》第十一章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https://www.360docs.net/doc/9019175247.html,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口腔颌面外科学》第十一章讲义 先天性唇和腭裂 第一节 概论 (一)胚胎发育与唇腭裂的形成 1.胚胎发育 口腔颌面部的发育始于胚胎发育的第3周,形成额鼻突、上下颌突,以后发育为原始口腔。第5周时,额鼻突的下缘两侧各形成嗅窝,嗅窝的内外侧缘高起,称为内侧鼻突和外侧鼻突,嗅窝即为原始鼻腔。第7周时,左右侧上颌突与外侧鼻突相连形成鼻孔底及上唇;两侧内侧鼻突相连形成鼻小柱、人中及前颌骨。同时,下颌突也向内侧生长并在中线相连而形成下颌。以后形成了原始口腔,但仍与原始鼻腔相通。 胚胎发育至第8周时,胎儿的面部初步完成。同时,左右上颌突的内面生出一对继发腭突。两侧的继发腭突在中线融合而形成腭的大部,与形成前颌骨的原发腭突相结合处即为切牙孔。腭的形成使口腔和鼻腔分割开。在已融合的组织内,其前端与鼻中隔相连部分骨化后形成硬腭;其后端不与鼻中隔相连部分无骨质发生,即为软腭。胚胎发育的第 12周左右,胎儿的口和鼻即具备成人的形态结构。 2.唇腭裂的形成胎儿在发育过程中,特别是胎儿发育成形的前12周,若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而使各胚突的正常发育及融合受到阻挠时,就有可能使胎儿发生各种不同的相应畸形。例如:一侧上颌突未能在一侧与内侧鼻突融合,则在上唇一侧产生单侧唇裂,如在两侧发生,则形成双侧唇裂。上颌突与内侧鼻突有一部分或全部未融合,则发生各种不同程度的唇裂,以及不同程度的牙槽突裂,两个内侧鼻突未能正常融合则发生上唇正中裂。上颌突与下颌突未能融合则形成面横裂。上颌突与外侧鼻突未能融合则形成面斜裂。 腭裂的形成与唇裂相似,同样为胚突融合不全或完全不融合所致。如原发腭突未能在一侧或两侧与继发腭突融合,则形成单侧或双侧腭裂;如在前颌部分未能融合,则形成牙槽突裂。由于腭突的融合过程是由前向后逐渐 发生的,软腭裂与不完全腭裂都是在硬腭已经完全或部分融合后才发生的,因此。单纯的软腭裂只有正中裂而无单侧或双侧之分。 (二)发病因素和流行病学

口腔颌面外科学

一、名词解释: 1•阻生牙: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的牙。多见于下颌第三磨牙。 2颌间挛缩(关节外强直):关节外上下颌间皮肤、粘膜和或深层次组织的斑痕导致的张口受限。 3咬肌间隙:位于咬肌与下颌卄外侧考试,大收集整理件壁之间。由于咬肌在下颌丹下份附丽紧,故潜在间隙位于下颌升支上段外侧。 4•贝尔氏而瘫:指临床上不能确定病因,不伴有其他体征或症状的单纯型周国而神经麻痹。 5•涎石症/病:是在腺体或导管内发生钙化团块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多见于下颌下腺及导管, 常使涎液排除受阻而继发感染。 6. 淸创术:是早期对局部伤口进行早期外科处理,是预防伤口感染和促进愈合的基本方法。一般包括冲洗伤口,淸理伤口,缝合三个步骤。 7. 干槽症:是指拔牙2-3天后有剧烈疼痛,并可向耳撅部,下颌下区或头顶部放射,一般镇痛药物不能止痛,拔牙窝内可空虚,或有腐败的残留血凝块,如用棉球沾取内容物嗅之,有恶臭。 8.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是注射局麻药与上颌结节,以麻醉上牙槽后神经,因此又称上颌结节注射法。本法适用与上颌磨牙的拔除以及相应的颊侧龈、粘膜和上颌结节部的手术。分口内和口外注射法。 9. TMD::撷下颌关节紊乱症,指与咀嚼肌和颛下颌关节有密切关系的,具有共同发病因素及相同或相似的临床症状的一种疾病的总称。一般表现为额下颌关节区及其周弗I软组织包括肌肉在内的疼痛、下颌运动功能障碍以及关节弹响等三类症状。 10. 病史记录:亦称病例、病案记录,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标、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二、填空: 1. 口腔颌而外科学的临床实践在我国古代即有记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唇裂修补术见于我国(西晋)朝史书。【答案】西晋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详细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详细(总 41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第一章绪论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 诊治疾病的前提和基础。关系诊疗质量与成败。要求方法正确,全面细致,客观有序 1、轻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两横指,约左右 中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一横指,约左右 重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距不足一横指,约1cm以内 完全张口受限:完全不能张口,也称牙关紧闭 2、面部器官检查:先天畸形,上颌窦癌,颌面部外伤(伴眼耳鼻畸形,鼻衄复视,脑脊液耳漏),必要时邀请有关专科会诊 3、淋巴结检查:对口腔颌面部炎症和肿瘤具有诊断治疗意义。 顺序:枕后、耳后、耳前、腮、颊、下颌下及刻下;顺胸锁乳突肌前后 缘,颈前后三角直至锁骨上窝。 内容: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压痛、波动感、皮肤与基地有无粘连 垂直链:颈深淋巴结上群(胸锁乳突肌深面沿颈内静脉前后,上达颅底,下至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深淋巴结(中)下群(颈总动脉分叉以下,沿颈内静脉至静脉角),副链(颈深淋巴结上群向外扩展的部分),锁骨上淋巴结(系颈深淋巴结下群向锁骨上方扩展的部分) 4、髁突动度检查:双手食指或中指分别置于两侧耳屏前方,髁突外侧,让病人做开闭口运动,感触髁突活动度。或将两手小指伸入外耳道内,贴外耳道前臂进行触诊 5、唾液腺检查:腮腺(食中无名指三指凭触为宜,切忌提拉触摸);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双手双合诊) 内容:大小、形态、肿块、导管充血、变硬、结石、分泌液 6、活组织检查:切取、切除、冰冻(血管性肿瘤、血管畸形、恶性黑色素瘤、腮腺混合瘤不做活检) 7、X线检查:牙体、牙髓、牙周、颌骨疾病;平片,体层摄影,造影 第三章麻醉镇痛重症监护 1、麻醉: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人整个机体或机体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疼痛的治疗 2、local anesthesia 局部麻醉局麻,是指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疼痛消失。包括冷冻麻醉,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麻醉。 3、infiltration anesthesia 浸润麻醉是将局麻药液注入组织内、以作用于神经末梢,使之失去传导痛觉的能力而产生的麻醉效果。骨膜上浸润麻醉,牙周膜注射麻醉。 4、block anesthesia 阻滞麻醉是将局麻药液注射到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附近,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被阻滞的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 前言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通过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教学(理论讲授、临床示教、临床实习),要求学生能全面了解口腔颌面外科的学科范围、学术发展趋势和今后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原则和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初步具有独立诊治口腔颌面外科领域内多发病、常见病的能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在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中,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正确阐明局部与整体、内因与外因、功能与形态等对立统一规律;要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加强基础理论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避免理论脱离实践或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 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形式多样化、趣味化。更要重点突出。重点内容要讲透,熟悉内容要一般讲授,了解内容仅作介绍。实习课内容包括病历书写、病案讨论分析、基本技能训练,形式以临床示教、模型、幻灯为主;为适应现代教学要求,积极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为了贯彻多出人才、早出人才的精神,要因才施教,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在规定的教学内容之外,增发中、外文自学资料供自学使用;适量适度地参加科学研究工作。对于尚感吃力的学生,应给予积极帮助,增加辅导答疑,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口腔颌面外科学指导性教学计划规定,本教学大纲规定口腔颌面外科学总学时数为学时,其中理论授课学时,实习课学时,理论课与实习课学时之比约为∶。考试时间不包括在内。 第一部分理论部分 第一章绪论 目的:、熟悉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发展简史,学科内容与任务。 、熟悉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成就与贡献及今后发展和努力方向。 学时:学时。 教学内容:、重点讲授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学习指导思想,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讲授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发展简史和所取得的成就及贡献,讲授学术发展和努力方向。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 第一节一般检查 目的:掌握口腔颌面外科一般检查方法,为临床诊断打下理论基础。 学时:学时 教学内容:.口腔检查 口腔检查:包括口腔前庭检查、牙及咬合检查、固有口腔及口咽检查。 口腔前庭检查:依次检查唇、颊、牙龈黏膜、唇颊沟以及唇颊系带情况。 牙及咬合检查:牙的检查要明确牙体硬组织、牙周和根尖周情况;咬合检查咬合关系是否正常;张口度检查是否存在张口受限,并对影响张口运动的因素进行分析。 固有口腔及口咽检查:包括对腭、舌、口底、口咽的检查。 .颌面部检查 颌面部检查:包括表情与意识神态检查、外形与色泽检查、面部器官检查、病变部位和性质检查、语音及听诊检查。 .颈部检查 颈部检查:包括一般检查和淋巴结检查。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内容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内容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内容 简介 口腔颌面外科是口腔医学的重要专业领域之一,主要涉及口腔颌面部的疾病诊断、手术治疗及术后管理等内容。下面将对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 基础知识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的基础知识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口腔颌面部解剖学 –口腔的组成及结构 –颌骨的解剖结构 –颌面部血管、神经的分布 2.口腔颌面部疾病分类与诊断 –口腔颌面部的常见疾病及相关症状 –临床检查、影像学等诊断手段的应用

手术治疗 对口腔颌面部疾病进行手术治疗是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核心内容,其中包括以下方面: 1.手术准备 –手术前的患者评估与准备工作 –手术器械与设备的选择与准备 2.麻醉技术 –局部麻醉、全身麻醉等麻醉方式的选择与应用 3.手术技术 –口腔颌面部手术的基本步骤与技巧 –特殊病例的手术处理方法 4.术后处理 –术后伤口的护理与恢复指导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术后管理与康复 对口腔颌面部手术患者进行术后管理与康复指导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术后病情观察

–术后疼痛、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术后定期复诊与随访 2.饮食与生活护理 –术后饮食的注意事项 –术后口腔卫生的指导 3.康复锻炼 –术后口腔功能康复的指导与训练 –术后面部外形与咀嚼功能的恢复 综合实践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中还 应包括实践环节,如: •临床见习 •手术观摩 •病例讨论与报告 以上就是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内容的相关阐述。口腔颌面外科学 作为口腔医学的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系统学习以上内容,将能够在日后的临床实践中有效应对口 腔颌面部相关疾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口腔颌面外科学》理论教学大纲(口腔)

《口腔颌面外科学》理论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使用) Ⅰ前言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涎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预防和外科治疗为主要内容的学科。通过口腔颌面外科的教学(包括理论讲授、临床示教、临床实习和生产实习),要求学生能全面了解口腔颌面外科的业务范围、发展趋向及今后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熟悉有关口腔颌面外科疾病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原则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临床思维方法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以及良好的医德医风,以便将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教授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阐明局部与整体、功能与形态对立统一的规律;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加强基础理论的教学和基本操作的训练,避免理论脱离实际或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为了增加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了解,教学中还应介绍和讲授一些国内外有关的最新成就,反映现代口腔颌面外科的新水平,为学生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在教学方法上应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学方法也应当多样化。讲授内容重点应突出,介绍常见病名的中英文对照,对自学内容给予指导和辅导,最后通过实习以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128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1:1.13。理论课60学时,实验68学时。四教材:《口腔颌面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邱蔚六,5版,2004年。 II 正文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 了解世界和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发展史(包括我系、科的发展史),我院口腔颌面外科科、教、研的特色,并适当介绍国内外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和科研的最新进展。 二教学要求 了解世界和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发展史。

(完整版)《口腔颌面外科学》理论教学大纲(口腔)

(完整版)《口腔颌面外科学》理论教学大 纲(口腔) 一、课程背景与目的 1.1 课程背景 本课程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理论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能力,为将来成为优秀口腔医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2 课程目的 - 培养学生对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的理解; -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口腔颌面外科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为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做好准备。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2.1 教学内容 1. 口腔颌面外科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 2. 口腔颌面外科病因与病理 3. 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与诊断 4.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技术与操作规范 5.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并发症与处理方法 6. 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应用与新技术发展 2.2 教学方法 - 授课结合案例分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 -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 定期进行综合实验与实践,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评估方式与课程成绩分配 3.1 评估方式

- 平时表现与作业:占总成绩的40% - 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30% -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30% 3.2 课程成绩分配 - 出勤情况和课堂参与度:10% - 作业质量与完成情况:20% - 期中考试成绩:30% - 期末考试成绩:40% 四、参考教材与研究资源 4.1 参考教材 1.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程》(第三版),主编:××× 2. 《口腔颌面外科学理论与实践》(第二版),主编:××× 3. 《现代口腔颌面外科学》(第四版),主编:×××

口腔颌面外科学-医考讲义-口腔颌面部创伤

口腔颌面部创伤 概论 1.血运丰富(利、弊) “利”:由于血运丰富,组织抗感染与再生修复能力较强,创口易于愈合;因此,清创术中应尽量保留组织,减少缺损,争取初期缝合。 “弊”:由于血运丰富,伤后出血较多,易形成血肿;组织水肿反应快而重,如口底、舌根或下颌下等部位损伤,可因水肿、血肿而影响呼吸道通畅,甚至引起窒息。 2.牙在损伤时的利弊(二次弹片伤——感染) 颌面损伤时常伴牙损伤。牙碎块还可向邻近组织内飞溅,将牙齿上的结石和细菌带入深部组织,引起创口感染。颌骨骨折线上的龋坏牙有时可导致骨创感染,影响骨折愈合。另一方面,牙列的移位或咬合关系错乱,是诊断颌骨骨折的重要体征,而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是治疗颌骨骨折的重要标准。在治疗牙、牙

槽骨或颌骨损伤时,常需利用牙作结扎固定。 3.易并发颅脑损伤 颌面部上接颅脑,上颌骨或面中1/3部损伤容易并发颅脑损伤,包括脑震荡、脑挫伤、颅内血肿和颅底骨折等,其主要临床特征是伤后有昏迷史。颅底骨折时可有脑脊液由鼻孔或外耳道流出。 4.有时伴有颈部伤 颈部为大血管和颈椎所在,下颌骨损伤容易并发颈部伤,因此要注意有无颈部血肿、颈椎损伤或高位截瘫。 5.窒息 口腔颌面部在呼吸道始端,损伤时可因组织移位、肿胀、舌后坠、血凝块和分泌物的堵塞而影响呼吸

或发生窒息。救治患者时,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6.影响进食和口腔卫生 颌面损伤后,尤其行颌间牵引时,会影响张口、咀嚼和吞咽功能,妨碍正常进食,需选用适当的饮食和喂食方法,以维持患者的营养。进食后应及时清洗口腔,注意口腔卫生,预防创口感染。 7.感染 口腔颌面部腔窦多,有口腔、鼻腔、鼻窦及眼眶等。在这些腔窦内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如与创口相通,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总论 主要介绍世界和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发展史(包括我院、系、科的发展史),并适当介绍国内外 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和最新进展。 讲授:2学时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 实习:4学时,了解颌面外科门诊、病房及手术室情况,了解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检查。 第三章口腔颌面外科麻醉与镇痛 掌握内容:口腔颌面外科局部麻醉的基本理论(包括药物种类、浓度、剂量和肾上腺素的作用)、 操作方法、局部麻木并发症的防治。 熟悉内容:颌面外科全身麻醉的特点,常用的几种全身麻醉方法。 了解内容:全麻术后护理及拔管指征 自学内容:口腔颌面外科麻醉的局部解剖,有关神经阻滞麻醉的口外注射方法。 讲授:6学时(其中包括全身麻醉2学时) 实习:12学时 1.各种局麻方法示教、同学间互相进行下齿槽神经及上齿槽神经阻滞麻醉注射。 2.麻醉注射法电影。 3.颅骨及标本复习 第四章牙及牙槽外科

掌握内容:牙拔除术的力学原理;牙拔除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的防治及牙拔除术的基本步 骤和手术操作方法;各类牙拔除的特点以及舌系带矫正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熟悉内容:种植义齿及种植外科的基本知识 了解内容:拔牙创的愈合过程,牙槽嵴增高术等修复前牙槽外科手术 自学内容:要求掌握牙与牙周的局部解剖结构以及牙齿、牙槽部神经、血管分布。 讲授:6学时 1. 识别牙槽外科的拔牙手术器械。 2. 各类普通牙拔除示教。 3. 拔牙术电影。 4. 普通拔牙操作。 5. 阻生牙拔除示教。 第五章种植外科 熟悉内容:种植义齿及种植外科的基本知识。 讲授:2学时 第六章口腔颌面部感染 掌握内容:冠周炎、颌面部诸间隙感染;口底峰窝组织炎;化脓性骨髓炎;放射性颌骨骨髓炎;淋 巴结炎等疾病的原因、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熟悉内容:颜面部疖痈的并发症及其治疗特点以及颌面骨结核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特点。

口腔颌面外科学

口腔颌面外科学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专注于口腔、颌面和颏下区域的疾病、损伤和畸形的诊断、治疗和研究。口腔颌面外科学涵盖了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和牙骨正畸等专业领域,为患者提供复杂的颌面外科手术治疗和矫正畸形的方案。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概况、常见手术和技术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一、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概况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相对独立于其他医学科学,专注于处理口腔颌面区域的疾病和畸形。口腔颌面外科学需要丰富的解剖学知识、临床技术和手术经验。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口腔颌面外科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并成为一门独立的专科学科。 二、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常见手术 1. 牙齿拔除手术: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常常需要执行拔牙手术,包括智齿拔除和其他牙齿的拔除。这些手术通常需要使用手术器械和镇静剂,以确保手术的安全与顺利。 2. 牙槽骨整复手术:口腔颌面外科医生有时需要进行牙槽骨整复手术,这是一种复杂的手术过程,目的是修复牙槽骨的形态,为种植牙齿做准备。 3. 颌面畸形矫正手术:口腔颌面外科医生也进行颌面畸形的矫正手术,例如颌面骨移植、颏下整形等。这些手术能够改善颜面外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口腔颌面肿瘤切除手术:对于口腔颌面肿瘤的患者,口腔颌面外 科医生需要进行手术切除。这是一项高风险的手术,需要医生精确的 操作和细致的治疗计划。 5.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的康复:在执行外科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 康复护理,以便更好地恢复和适应手术后的生活。这包括口腔保健、 伤口护理、营养调理等方面的工作。 三、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技术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口腔颌面外科学在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下是一些技术发展的例子: 1. 三维图像重建:通过使用三维图像重建技术,口腔颌面外科医生 能够更加准确地诊断和规划手术。这项技术可以提供详细的颌面和口 腔结构信息,帮助医生进行更准确的手术。 2. 微创手术技术:微创手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 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这种技 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风险,并提高患者的手术体验。 3. 医疗器械的创新:随着医疗器械技术的突飞猛进,口腔颌面外科 手术所需的器械也不断创新和改进。新型的器械可以提供更好的操作 体验和手术结果,使口腔颌面外科医生能够更好地服务患者。 结语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专注于口腔、颌面和颏下区域的疾病、损伤 和畸形的诊断、治疗和研究的重要学科。通过掌握口腔颌面外科学的

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颌面部感染讲义

口腔颌面部感染 知识内容细讲 概论 口腔内有多种非致病菌与致病菌寄宿 颌面部存在多个窦腔,颌骨周围存在潜在的筋膜间隙 病灶牙为感染发生提供了特有的条件 1.口腔颌面部解剖特点与感染的关系 危险三角

2.感染途径 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 3.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急性: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慢性:炎性浸润块,开口受限、瘘口 2)全身症状 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乏力化验: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核左移 4.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大多能作出正确诊断。如诊断及时、治疗得当,对缩短病程、防止感染扩散和恶化均有重要意义。

5.治疗原则 局部治疗: 手术治疗:切开引流(指征、要求、目的)、清除病灶 全身治疗 目的: ①使脓液或腐败坏死物迅速排出体外; ②解除局部疼痛、肿胀及张力,以防发生窒息; ③颌周间隙脓肿引流,以免并发边缘性骨髓炎; ④预防感染向颅内和胸腔扩散或侵入血液循环,发生海绵窦血栓、脑脓肿、纵隔炎、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指征: ①疼痛加重,搏动性跳痛,皮肤表面发红、光亮;触诊时有明显压痛点、波动感,呈凹陷性水肿,穿刺有脓。 ②急性化脓炎症,经抗生素控制感染无效,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 ③儿童颌周蜂窝组织炎已累及多间隙感染,出现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者。 ④结核性淋巴结炎,经局部及全身抗结核治疗无效,皮肤发红已近自溃的寒性脓肿。 要求: ①切口在脓腔的重力低位。 ②切口瘢痕隐蔽,切口长度取决于脓肿部位的深浅与脓肿的大小,尽力选用口内引流。颜面脓肿顺皮纹方向切开,勿损伤重要解剖结构。 ③一般切开至黏膜下或皮下即可,按脓肿位置用血管钳直达脓腔后再钝分离扩大创口。 ④手术操作应准确轻柔。颜面危险三角区的脓肿切开后,严禁挤压,以防感染扩散。 下颌智牙冠周炎 病因:盲袋 智牙冠周炎是指第三磨牙(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临床上以下颌智牙冠周炎最常见。上颌第三磨牙亦可发生冠周炎,但发生率较低,且临床症状较轻,并发症少,治疗相对简单。 智牙冠周炎常以急性炎症形式出现。 初期,一般全身无明显反应;患者自觉患侧磨牙后区胀痛不适,当进食咀嚼、吞咽、开口活动时疼痛加重。如病情继续发展,局部可呈自发性跳痛或沿耳颞神经分布区产生反射性痛。当炎症遍及咀嚼肌时,可引起肌肉反射性痉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开口受限,甚至出现“牙关紧闭”。由于口腔不洁,表现为口臭,舌苔变厚,龈袋处有咸味分泌物溢出。 全身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及大便秘结、白细胞总数稍有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 慢性冠周炎在临床上多无明显症状,仅局部有轻度压痛、不适。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 2.课程名称:口腔颌面外科学 3.总学时/周学时/学分:90/5/5 4.考核方式:考试 5.开课院(系):医学系 6.面向专业:口腔医学 7.应对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名称:口腔颌面外科 二、课程性质和目标: 1.课程性质: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研究口腔器官、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本课程围绕培养高等口腔医学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加强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从事简单口腔外科疾病的防治。 2.课程目标: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口腔工艺技术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等的防治知识与常用技能,初步形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走向临床工作打下基础。同时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基本知识教学目标:了解口腔常见外科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和主要方法。 能力培养目标:1、初步具有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的知识。2、初步具有常用相关技术操作的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1、初步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作风。3、具有关心和尊重病人的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内容、任务和简史 2.了解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成就与贡献 3.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和努力方向 (二)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口腔颌面外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2.一般介绍祖国医学在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成就以及建国以来口腔颌面外科的发展和成绩。 3.重点讲授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学习思想,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口腔颌面外科的特点 2.掌握口腔外科门诊和病房病志书写的要点 3. 掌握口腔外科专科检查的内容、步骤和方法 4.掌握口腔外科手术特点、基本手术操作技术和各类创口的特点和处理原则 5. 熟悉口腔外科消毒和灭菌的特点和围手术期的准备 (二)教学内容: 1. 一般介绍口腔颌面外科的特点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详细

第一章绪论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 诊治疾病的前提和基础。关系诊疗质量与成败。要求方法正确,全面细致,客观有序 1、轻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两横指,约2-2.5cm左右 中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一横指,约1-2.0cm左右 重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距不足一横指,约1cm以内 完全张口受限:完全不能张口,也称牙关紧闭 2、面部器官检查:先天畸形,上颌窦癌,颌面部外伤(伴眼耳鼻畸形,鼻衄复视,脑脊液耳漏),必要时邀请有关专科会诊 3、淋巴结检查:对口腔颌面部炎症和肿瘤具有诊断治疗意义。 顺序:枕后、耳后、耳前、腮、颊、下颌下及刻下;顺胸锁乳突肌前后缘,颈前后三角直至锁骨上窝。 内容: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压痛、波动感、皮肤与基地有无粘连 垂直链:颈深淋巴结上群(胸锁乳突肌深面沿颈内静脉前后,上达颅底,下至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深淋巴结(中)下群(颈总动脉分叉以下,沿颈内静脉至静脉角),副链(颈深淋巴结上群向外扩展的部分),锁骨上淋巴结(系颈深淋巴结下群向锁骨上方扩展的部分) 4、髁突动度检查:双手食指或中指分别置于两侧耳屏前方,髁突外侧,让病人做开闭口运动,感触髁突活动度。或将两手小指伸入外耳道内,贴外耳道前臂进行触诊 5、唾液腺检查:腮腺(食中无名指三指凭触为宜,切忌提拉触摸);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双手双合诊) 内容:大小、形态、肿块、导管充血、变硬、结石、分泌液 6、活组织检查:切取、切除、冰冻(血管性肿瘤、血管畸形、恶性黑色素瘤、腮腺混合瘤不做活检) 7、X线检查:牙体、牙髓、牙周、颌骨疾病;平片,体层摄影,造影 第三章麻醉镇痛重症监护 1、麻醉: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人整个机体或机体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疼痛的治疗 2、local anesthesia 局部麻醉局麻,是指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疼痛消失。包括冷冻麻醉,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麻醉。 3、infiltration anesthesia 浸润麻醉是将局麻药液注入组织内、以作用于神经末梢,使之失去传导痛觉的能力而产生的麻醉效果。骨膜上浸润麻醉,牙周膜注射麻醉。 4、block anesthesia 阻滞麻醉是将局麻药液注射到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附近,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被阻滞的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常用局麻药物:利多卡因、丁卡因 利多卡因:维持时间长,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较强,可用作表面麻醉,但临床上主要以含1:100000肾上腺素的1%-2%利多卡因行阻滞麻醉。有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 丁卡因:穿透力强,主要用于表面麻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