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的看法

马太效应,指科学界名声累加的一种反馈现象,其名称来自于《新约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简而言之,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科学共同体是指遵守同一科学规范的科学家所组成的群体,用通俗的话来讲即是“科学界”。在同一科学规范的约束和自我认同下,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掌握大体相同的文献和接受大体相同的理论,有着共同的探索目标。它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范畴之一。

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是指在科学奖励过程中经常存在的一种不公平分配现象,非常有名望的科学家更有可能被认定取得了特定的科学贡献,并且这种可能性会不断增加,而对于那些尚未成名的科学家,这种承认将会更加困难。

这种“涝的涝死,旱的旱死”的现象存在科学界中,带来的好处并不少,同时,他的消极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

马太效应在科学共同体中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一、促进某一学术领域权威的形成

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某学科领域形成了学术权威是这门学科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学术权威可带领和指导广大研究者不断向科学的深度与广度探索,在研究探索过程中,这种“权威”角色对科技进步和推动学科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学术权威在其学术领域中,好比一座高峰,是每位成员所向往的,而马太效应则可以将该领域中的各种“砂石”汇聚于高峰之中,不断累积,学术高峰不断上升,促进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二、提高资源的利用度

马太效应的存在,可以汇集学术领域里的大部分好资源,这部分资源掌握在少部分人手里,有点类似于“墨菲定律”,如果这少部分人是该学术领域的精英,那么这少部分的精英在这大部分的资源配置下,将可能更加利用好这些资源,取得更多的成果,惠及社会。三、促进人才的集中和培养

在人才辈出的单位,由于“马太效应”的作用,使得优秀的人才更加容易集中一起,更容易得到各种资源,形成难以抗衡的巨大优势,成为一流的学术机构。具体来说,人才总是往人才集中的地方流动。诺贝尔奖获得者领导的实验室,著名科学家领导的研究所、名牌大学的领先院系更容易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而人才集中又容易造成硕果累累、英雄辈出。杰出科学家的作用决不限于能够吸引优秀人才和获得各种资助,他们对于自己所在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地位和水平具有促进作用。

马太效应的好处非常明显,然而其弊端也常常为人所诟病。历史上遭受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事迹有很多。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是19世纪自然科学史的重大成就之一。但是当时35岁的年轻人门捷列夫首次提出它时,却遭到了科学界的冷嘲热讽。甚至他的导师沃斯克列森斯基教授,也说门捷列夫是“痴人说梦”。而在几年后,元素周期律终于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门捷列夫的学术观点才为人所接受,也渐渐获得了赞誉。简而言之,马太效应存在于科学共同体中,其消极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不公平、不公正

“马太效应”的这种不公正、不公平作用,对默默无闻的科学家或研究者来说是极大不公正和不公平,比如在合作研究成果发表的不公正、科学发现优先权承认的不公正、无名氏成果认可的不公正,因为他们的科学研究总是在无意中被忽略,这导致了部分不知名的科学家在一段时期内,即使有了科学贡献,也没有得到科学共同体的承认,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二、压制人才

一个学术新人的成败与他们研究成果能否被及时承认密切相关,而这种承认又往往取决于一些权威的态度,由于学术权威们居高临下,他们拥有对他人学术成果评价的大权,从而增加了对“小人物”压制的机会,这样的学术上的这种积累效应,容易使人们造成对“权威”们的盲目崇拜,从而把对科学成果的承认和评价演变为对人的承认。没有权威的科学(学术)新人一是很难被学术权威们承认,一是很难被其他科学共同体内的同行承认,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才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压制的弊端。比如上述举例的门捷列夫的事例。

三、带入歧途

从第二点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由于马太效应的存在,可能导致学术领域内对某些权威人物的盲目崇拜,或者说过分迷信。只要是业界大咖,无论其言论或者研究成果,都盲目相信,没有认真辨别真假。如果出现了某些错误而没有及时发现纠正,而是不加辨别地接受,认可,甚至往错误的方向研究下去,那对研究者,对社会资源将是极大的浪费。比如前阵子哈佛医学院教授的心肌干细胞学术造假事件。因其当年的学术研究轰动一时,且是干细胞研究的前沿领域领军人物,少有人对其研究成果进行证实,以至于后来者依据其错误成果继续研究。最终成了心肌干细胞研究领域最大的学术造假。

《道德经·七十七章》讲:“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平衡之道固然是一种好的状态,马太效应也有其有益的一面,关键在于如何扬长避短,比如在学术领域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如何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这都是我们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