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7.2静电现象》PPT课件 (1)

合集下载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7.2静电现象》PPT课件 (1)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7.2静电现象》PPT课件 (1)

二、 静电现象
类型二
两种电荷
例2 只要留心,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可以做不少物理小实验。如 图7-2-4所示,塑料吸管与纸巾摩擦后会吸引小泡沫,说明吸管带了 电。那么用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带的是正电还是负电呢?给你玻璃棒
、丝绸、橡胶棒、毛皮、塑料吸管、纸巾和细线,请设计一个可行的实 验方案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图7-2-5
二、 静电现象 A.找一块塑料板,用丝绸快速摩擦整个板面。 二、 静电现象 B.用干燥的手指在塑料板上写上一个“大”字。 C.将塑料板平放,上面均匀地撒上一层干木屑,再将塑料板缓慢竖起,随着静止在 塑料板上木屑的滑落,一个“大”字就在塑料板上显现出来了。
[操作意图]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摩擦使整块塑料板带电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人将“大”字区域内的电荷导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所示,观察到两玻璃棒相互排斥。 (2)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如图乙所示,观察 到两橡胶棒相互排斥。 (3)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
如图丙所示,观察到橡胶棒和玻璃棒相互吸引。
二、 静电现象
图7-2-3 分析与论证:两根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一定是相同的,同样,两根与毛皮 摩擦的橡胶棒也带同种电荷。只要是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吸引的带电体,一定和用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排斥;只要是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排斥的带电体,一定和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
物 理
二、 静电现象
导 学 设 计
学点1 摩擦起电
实验1:将你的圆珠笔笔杆与头发摩擦后靠近小纸屑,小纸屑被吸起。 实验2:将摩擦过的塑料梳子靠近细水流,塑料梳子吸引细水流。

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2《静电现象》ppt课件

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2《静电现象》ppt课件

二、 静电现象
学点3 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现象1: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声,如果
在黑暗处,还会看到闪光,这是由于毛衣与内衣摩擦而带了 电。 现象2:梳头时,头发会飘起来,这是由于梳子与头发相 互摩擦带了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 现象3:夏季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是自然界发生的 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
着静止在塑料板上木屑的滑落,一个“大”字就在塑料板上显现出来了。
[操作意图]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摩擦使整块塑料板带电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将“大”字区域内的电荷导走 C. 由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大”字以外区域的塑料板吸 ____________ 附木屑;塑料板竖立时,“大”字区域内的木屑由于重力作用而滑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 静电现象
[解析] 判断吸管带何种电荷的原理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
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将带已知电荷的 带电体靠近悬挂的吸管,根据排斥和吸引的作用,即可判断出 吸管带的是正电还是负电。根据所给器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 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可以设计出两个 实验方案。 [点评]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两物体相 互吸引时,要注意有两种情况:(1)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带 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二、 静电现象
应 用 示 例
类型一 摩擦起电 例1 台式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为保证电脑的稳定性, 需要打开主机箱盖除尘,这是因为散热风扇的扇叶在转动过程 电荷(静电) ,可以________ 吸引 轻小物体,所 中与空气摩擦带上了__________ 以灰尘会附着在扇叶上。 [解析] 散热风扇转动的过程中与空气摩擦,使扇叶带上了 电(荷),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的物体的性质,所以扇叶就把灰尘 吸附在表面上了。 [点评] 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会带上异种电荷,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八年级物理下册 7.2 静电现象课件 (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7.2 静电现象课件 (新版)苏科版

吸引 相互作用
轻小 轻小 性质
二、 静电现象
问题3:验电器不仅能检测一个物体是否带_电____,还可 以粗略地判定物体带电量的_多__少____(验电器两金属箔片张开 角度大,物体带电量就__多___),但是不能用来判断所带电荷 的_种__类____。
问题4:除了用_摩__擦____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外,还可以使 物体接__触_靠近不带电的物体)。
二、 静电现象
问题1:轻小物体是指_质__量_____很小的物体,如纸屑、头 发、灰尘、通草球、细水流等。
问题2:只有两种由__不__同_____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 时,物体才会带电。摩擦起电在__干__燥_____的环境下容易发生。
二、 静电现象
学点2 两种电荷 实 验:(1)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如
实验。如图7-2-4所示,塑料吸管与纸巾摩擦后会吸引小泡沫 ,说明吸管带了电。那么用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带的是正电 还是负电呢?给你玻璃棒、丝绸、橡胶棒、毛皮、塑料吸管、 纸巾和细线,请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二、 静电现象
[答案] 实验方案1:先用细线将与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悬挂起来 ,再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塑料吸管,若吸管与玻璃棒 相互吸引,说明吸管带负电;若吸管与玻璃棒相互排斥,说明 吸管带正电。 实验方案2:先用细线将与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悬挂起来 ,再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塑料吸管,若吸管与橡胶棒 相互吸引,说明吸管带正电;若吸管与橡胶棒相互排斥,说明 吸管带负电。
二、 静电现象
类型三 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例3 静电复印技术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如图7-2
-5所示是利用身边的素材来简单模拟静电复印原理的示意图。 请依据图示及操作步骤,结合“人作为导体可以将电荷导走” 的知识,简要说明其操作意图。

八年级物理下册 7.2 静电现象课件1 (新版)苏科版.ppt

八年级物理下册 7.2 静电现象课件1 (新版)苏科版.ppt
7
巩固例题 1、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若甲与 乙相互排斥,乙与丙相吸,且乙带 负电,则甲带__负_电____,丙带 __正_电___。
8
• 2、如图所示,若甲带正电,则乙可负能电___, 也可不能带__电______。


9
• 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的多的
• 3、如图所示,则甲乙带同_种__电__荷_,这是因为 同__种__电_荷__相_。互排斥


15
1、将与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分别接 触下列验电器,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A、验电器原来不带电 B、验电器原来带很少量正电 C、验电器原来带很少量负电
16
全对了吗?
• A、金属箔片张开 • B、金属箔片张角变大 • C、金属箔片先合拢后张开
11
摩擦起电的原因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
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原子核束缚电子 的本领强,它就容易得到电子带负电,而失
去电子的物质因缺少电子而带等量的正电。
兽皮 羊皮 石英 玻璃 丝绢 木 条 胶木 松香 硫磺
(束缚电子的本领由 弱到强)
12
摩擦起电的本质
•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 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 转移
思考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 微粒吗?
科学家研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的。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化合 物分子;由相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 单质分子。
1
金刚石结构模型 单质分子
乙醇分子彩图
化合物分子
2
镇江实验学校魅力之城分校
3
经摩擦过的绝缘体能够吸引 轻小物体,人们就说它带了 “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7.2静电现象》课件(完美版)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7.2静电现象》课件(完美版)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2.一个轻小的气球靠近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时相互排斥,由此可知,这个气球
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正电
C.可能不带电
D.一定带负电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6、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7、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8、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9、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0、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1、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2、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3、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4、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5、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6、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17、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18、××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19、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0、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1、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2、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3、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4、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2静电现象》ppt课件1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2静电现象》ppt课件1

二、两种电荷
正电荷
一种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 同,称为正电荷
两 种 电 荷
负电荷
一种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 同,称为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二、两种电荷
你能举一些生活中的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有关的例子吗? 用手捋过的塑料细丝; 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越梳头发越蓬松;

课堂练习
4、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发现它们会粘在一起,这说明 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________________;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 棒,它们会相互吸引,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5、某悬挂的通草球与绸布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则通草球( A.负电 B.正电 D C.不带电 D.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二、两种电荷
活动2 1、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相互靠近 排斥 /排斥) 现象:两根玻璃棒相互 (吸引
2、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 现象:两根橡胶棒相互 (吸引 排斥/排斥)
3、将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 现象:玻璃棒和橡胶棒相互 (吸引/排斥) 吸引
验电器:实验室里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原理:用带电体接触它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它的 两片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 而张开。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三、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静电的应用 静电植绒
静电复印 静电除尘
三、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静电的危害

课堂练习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静电现象》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静电现象》课件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两种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正 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负 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 。 异种电荷相互 吸引 。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你有什么办法检验 物体带电吗?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验电器
1、作用:实验室里常用验电器来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
说明该物体带电吗? 带电体之间的作用有什么规律吗?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活动2:
1:把一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悬挂起来, 再用另一根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你 会发现什么现象?
2:把一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悬挂起来, 再用另一根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 你会发现什么现象?
3:把一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悬挂起来, 再用另一根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 你会发现什么现象?
现象2:干燥的季节,夜晚脱毛衣是会听到“噼啪”声, 并伴随着“火花”,这是为什么?
现象3:加油站能看到一条醒目的警示“严禁用塑料桶运汽 油”,而且油罐车尾部有一条拖到地面的铁链,这是为什么?
现象4:天空中划过的闪电和摩擦起电相关吗?
7.2静电现象
➢(1)静电现象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解释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
活动1:
将塑料尺在头发上摩擦然后让它靠近小的纸屑(头 发,灰尘等轻小物体)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现象:摩擦过的塑料尺吸引纸屑
静电现象
通过什么方式使物体带电?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上电(电荷) 带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带电体性质: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反之能
【想一想】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为何会张开?
2、原理: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3、使用:

7.2静电现象-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苏科版)

7.2静电现象-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苏科版)

增加湿度
问题解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尝试解释课前给出的情景中包含的物理知识:
情景1:干燥的冬天,化纤衣 服很容易吸附灰尘.
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会通过 摩擦带上电荷,带电体具有 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情景2:用梳子梳理干燥的头 发时,头发越来越蓬松.
梳头时,梳子与头发摩擦, 使头发带上同种电荷,同种 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头发越 来越蓬松。
5.静电的应用与防护
检测反馈
1.(2023•江苏镇江)如图所示,在科技节表演中,小林用PVC塑料管隔空
推起塑料细丝,使它不下落,已知塑料细丝带负电荷,则PVC管( B )
A. 带正电荷
B. 带负电荷
C. 不带电
D. 无法判断
2.(2023•江苏常州)“金陵金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打造的金箔轻薄柔软,不能用 手直接拿取,正确拿取的方法是:手持羽毛轻轻扫过纸垫,如图甲所示;再将羽毛靠近工 作台上方的金箔,羽毛即可将金箔吸住,如图乙所示。羽毛扫过纸垫的结果和吸住金箔的 原因,分别是( B ) A. 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 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异种电荷;带电物体吸引轻小物体
摩擦起电
电的由来:在古希腊,约公元前600年左右,有位哲学家泰勒斯,记载了摩擦起 电的现象,这是对静电现象最早的记载。
带电体性质:通过毛皮和丝绸摩擦琥珀等,可以产生静电,以致 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摩擦起电: 采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 活动: 利用手边的塑料尺、塑料笔等物品,与头皮摩擦,
你有什么发现?
方案A的设计依据是__带__电__体__吸__引__轻__小__物__体___,如果观察到吸引,表明
吸管右端带电;
按方案B实验,如果观察到相互吸引,_不__能___(选填“能”或“不能”)判断吸管带负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1:静电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静电_复__印____、静 电_植__绒____、静电_喷__涂____、静电_纺__纱____以及静电_除__尘____等。
雷电 问题2:静电也会产生危害,如_________会导致人畜伤 亡,能摧毁房屋;静电产生的火花会引起煤矿瓦斯爆炸等。
二、 静电现象
应用示例
二、 静电现象
[解析] 静电复印技术是静电现象的应用,摩擦起电是静电 的一种形式。
二、 静电现象
课堂小结
二、 静电现象
当堂检测
► 知识点1 摩擦起电现象
图7-2-6
二、 静电现象
1.在综合实践课上,小明和小华发现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 和塑料圆珠笔杆都能吸引纸屑,如图7-2-6所示,此现象说明 ()
图7-2-3甲所示,观察到两玻璃棒相互排斥。
(2)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如图乙所示, 观察到两橡胶棒相互排斥。
(3)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 互靠近,如图丙所示,观察到橡胶棒和玻璃棒相互吸引。
二、 静电现象
图7-2-3 分析与论证:两根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一定是相同的,同样, 两根与毛皮摩擦的橡胶棒也带同种电荷。只要是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吸 引的带电体,一定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排斥;只要是和用丝绸摩擦过的 玻璃棒相互排斥的带电体,一定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
类型一 摩擦起电 例1 台式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为保证电脑的稳定性,
需要打开主机箱盖除尘,这是因为散热风扇的扇叶在转动过程 中与空气摩擦带上了_电__荷__(_静__电__) ,可以__吸__引____轻小物体,所 以灰[尘解会析附] 着散在热扇风叶扇上转。动的过程中与空气摩擦,使扇叶带上了 电(荷),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的物体的性质,所以扇叶就把灰尘 吸附在[点表评面]上不了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会带上异种电荷,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二、 静电现象
类型三 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例3 静电复印技术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如图7-2
-5所示是利用身边的素材来简单模拟静电复印原理的示意图。 请依据图示及操作步骤,结合“人作为导体可以将电荷导走” 的知识,简要说明其操作意图。
二、 静电现象 A.找一块塑料板,用丝绸快速摩擦整个板面。
二、 静电现象 B.用干燥的手指在塑料板上写上一个“大”字。 C.将塑料板平放,上面均匀地撒上一层干木屑,再将塑料板缓慢竖起,随 着静止在塑料板上木屑的滑落,一个“大”字就在塑料板上显现出来了。
[操作意图] A.___摩__擦__使__整__块__塑__料__板__带__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人__将__“__大__”__字__区__域__内__的__电__荷__导__走______________; C. 由木于屑带;电 塑体料具板有竖吸立引时轻,小“物大体”的字性区质域,内“的大木”屑字由以于外重区力域作的用塑而_料滑__板落__吸__附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静电现象
类型二 两种电荷 例2 只要留心,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可以做不少物理小
实验。如图7-2-4所示,塑料吸管与纸巾摩擦后会吸引小泡沫 ,说明吸管带了电。那么用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带的是正电 还是负电呢?给你玻璃棒、丝绸、橡胶棒、毛皮、塑料吸管、 纸巾和细线,请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 C.分子是带电的粒子 D[.答带案电] 体D 能吸引轻小物体
二、 静电现象 ► 知识点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四个悬挂着的通草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关系如图7-2-7所示,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图7-2-7 A.A球与C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 C.B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B.B球与D球一定带有同种电荷 D[答.案D球] 可D 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物体可以吸引_______物体,带负电荷的物体也可以吸引______物体。但前者是电
荷与电荷间的__________,后者是带电体的一种________。
吸引
轻小
相互作用 轻小 性质
二、 静电现象
问题3:验电器不仅能检测一个物体是否带_电____,还可 以粗略地判定物体带电量的__多__少___(验电器两金属箔片张开
有相互作用的吸引力 ②说明分子间__有__空__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说明分子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静电现象
[解析] 墨水滴在水中后,墨水分子和水分子都在永不停息 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整杯水全部被染色;铅块压紧后能吊起 台灯,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吸引力;酒精和水混合后,总 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二、 静电现象
[答案] 实验方案1:先用细线将与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悬挂起来 ,再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塑料吸管,若吸管与玻璃棒 相互吸引,说明吸管带负电;若吸管与玻璃棒相互排斥,说明 吸管带正电。 实验方案2:先用细线将与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悬挂起来 ,再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塑料吸管,若吸管与橡胶棒 相互吸引,说明吸管带正电;若吸管与橡胶棒相互排斥,说明 吸管带负电。
[解析] B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接触金属球后 ,使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也带上正电。金属箔由于带同种 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二、 静电现象
► 知识点4 分子动理论 5.如图7-1-8所示,根据分子动理论解释现象: ①说明分子__在__永__不__停__息__地__做___无__规__则__运__动_______________;
多 角度大,物体带电量就_____),但是不能用来判断所带电荷 的_种__类____。
摩擦 接问触题4:除了用_______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外,还感可应以使 物体_______带电(用带电体去接触不带电的物体)或_______ 带电(让带电体靠近不带电的物体)。
二、 静电现象
学点3 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现象1: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声,如果
二、 静电现象
问题1:轻小物体是指_质__量_____很小的物体,如纸屑、头 发、灰尘、通草球、细水流等。
问题2:只有两种由__不__同_____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 时,物体才会带电。摩擦起电在__干__燥_____的环境下容易发生。
二、 静电现象
学点2 两种电荷 实 验:(1)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如
物理
二、 静电现象
导学设计
学点1 摩擦起电 实验1:将你的圆珠笔笔杆与头发摩擦后靠近小纸屑,小纸屑被吸起。 实验2:将摩擦过的塑料梳子靠近细水流,塑料梳子吸引细水流。 实验3: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中梳几下后靠近通草球,通草球向
梳子靠近。 分析与论证:经摩擦后的物体具有共同的特征,都能吸引轻小物体。
在黑暗处,还会看到闪光,这是由于毛衣与内衣摩擦而带了 电。
现象2:梳头时,头发会飘起来,这是由于梳子与头发相 互摩擦带了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
现象3:夏季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是自然界发析与论证:静电现象指的是在电荷产生和消失过程中 所产生的电现象的总称。静电可因多种原因而发生,摩擦起 电是静电的一种表现方式。
二、 静电现象
棒相互吸引。也就是说,所有带电体带的电要么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 电(称为正电荷)相同,要么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称为负电荷)相同, 没有第三种电荷。
问题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只有两种情况:相互_排__斥____和相互_____吸__引___。
问题2:带两种不同电荷的两个物体之间可以相互__________;带正电荷的
二、 静电现象
[解析] 判断吸管带何种电荷的原理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 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将带已知电荷的 带电体靠近悬挂的吸管,根据排斥和吸引的作用,即可判断出 吸管带的是正电还是负电。根据所给器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 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可以设计出两个 实验方[点案评。]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两物体相 互吸引时,要注意有两种情况:(1)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带 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二、 静电现象
► 知识点3 分子间的作用力 3.实验室里常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将用丝绸摩 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可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会 因排斥而张开,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二、 静电现象
A.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不带电 B.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正电 C.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带负电 D.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负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