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各地市地形地貌特点概述

安徽省各地市地形地貌特点概述
安徽省各地市地形地貌特点概述

安徽省各地市地形地貌特点概述

合肥市:位于东经117°10′~117°22′,北纬31°48′~31°58′,地处江淮丘陵,江淮分水岭横贯东西,形成较低缓的鱼背状地带。总趋势是西南、东南和北面高,中南部低。境内地形较平缓。

芜湖市:位于东经118°22′,北纬30°20′在长江与青戈江的交汇口。主要市区沿长江南岸呈一带状,区内圩区~丘陵~山区呈梯形上升。

蚌埠市: 位于东经117°22′,北纬37°57′,其北部是广阔的淮北平原, 地势坦荡;南部连接淮南丘陵,地势稍有起伏,市区地形河流众多。

淮南市: 位于东经116°21′~117°11′,北纬32°32′~32° 56′,地处安徽省中部偏北,跨淮河两岸。地形多样,地势南高北低。土壤类型亦复杂多样,淮河以北的平原地区,基质是古河流沉积物,主要为砂礓黑土和黄土。淮河沿岸的湾地为潮土类土壤。湾地与丘陵之间的岗地,基质为下蜀系黄土,土壤主要为黄棕壤。此外,凤台县留有部分白碱土。

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南岸,东经118 °24′9″~118° 39′37″,北纬31°38′7″~31°47′2″,呈丘陵地形,西临的长江近似于南北流向,从采石矶至马鞍山(山名)北沿江为一狭长的带状山脉,走向与长江流向一致,市区的东部、东北部、东南部多山区,呈东高西低形。

淮北市: 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东经116°23′~116°59′,北纬33°17′~34°02′。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倾。铜陵市:位于东经117°48′38″,北纬30°56′42″,地处安徽省长江南岸。铜陵为丘陵地带,境内岗峦起伏,东南山脉绵延,西北面为沿江洼地。

安庆市: 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倚山傍水,地势较平坦。

黄山市: 位于东经117°48′~118°21′,北纬30°00′~30°32′,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向西北倾斜。境内地势高峻,山岭纵横,岗峦起伏,溪水环绕。

阜阳地区: 位于安徽省的西北部,地处黄淮海平原南端,东经114°52′~116°49′,北纬32°25′~34°04′。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面最高处(亳县)海拔43.2米,最低处(颍上)海拔17.5米。区内地势平坦。

宿县地区: 位于安徽省的最北部,东经116°09′~118°10′, 北纬33°18′~34°39′。

滁县地区: 位于皖东江淮之间,是江淮丘陵的组成部分。境内的低山是淮阳山脉的延伸。自西南向东北构成江淮分水岭。

六安地区: 位于安徽西部,在北纬31°01′~32°40 ′,东经115°20′~117°14′。地貌类型多多样,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为大别山北坡山地,北部是沿淮平原,中部为江淮丘陵岗地。

宣城地区: 位于本省东南部,地跨北纬30°17′~31°19′,东经117°58′~119°40′,处于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的过渡地带,形成南高北低逐渐倾斜的概貌,境内有三大山脉,以绵亘于泾县、国和宣郎广南部的黄山山脉为主,东有天目山余脉延伸到泾县西北和宣城西部。过境有两大支水系,一是水阳江支水系,一是青戈江支水系。构成境内以中低山和丘陵为主体的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

巢湖地区: 位于皖中,地处江淮之间,山圩兼有,丘陵起伏,地势总的是西北高,东南低,海拔最高处595米,最低处为5.8米。

徽州地区: 位于本省南部偏东,处在东经117°11′~118°54′,北纬29°23′~30°31′。地形大致可分为四部分:北区,南高北低;西北区属长江水系;新安江谷地,四周高山环绕,中央地势低平,是一个小盆地;西部丘陵区,北高南低,小山区密布。

安庆地区:位于安徽省的西南部,西北靠大别山主峰,东南倚黄山余脉,长江斜贯全区, 地形从两侧高山逐渐向长江倾斜,呈“V”型,从山区到低山丘陵区再到圩区和湖泊水面,形成了梯形下降的四类地形。

最新历年安徽中考满分作文满分模板

最新历年安徽中考满分作文满分模板 历年安徽中考满分作文1:出发 出发无止尽,方式由你选择。——题记 楼下有一个早餐摊,摊里的早点和晚茶都还不错,稀饭也算是一样特色了,每碗也只要一元钱,站的老远便能闻到稀饭发出的淡淡的清香,每天早晨路过都会忍不住馋念吃上一碗,老板是一个个子中等的外地汉子,尽管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摊,可每天早上却要排着队等上一会儿才能端上那热腾腾的一碗稀饭,每当端起稀饭,慢慢的将一元钱扔进汉子身旁的铝饭盒中,大家便都会迫不及待的吸上一口先解解馋,吃那里的稀饭总让人心情格外的舒畅,如果需要增加一丝甜意,便可从旁边的罐子里挖上一勺红糖拌入稀饭中,再舀上一勺稀饭,甜丝丝的·· 每天与我们一起排队吃饭的也有一个衣装破漏不堪的男孩,他是一个流浪儿,每次当他也来排队买稀饭时,都会引起人们的一阵抱怨,因为他身上的味道实在让人难以忍受,汉子好像无所谓,也每次都带

有歉意的对大伙说:"兴许是我这的东西还不错,他也喜欢吃吧,所以天天都会来!"碰巧有一天,那男孩正好站在我的前面打稀饭,当汉子将打好的稀饭端给他时,他接过稀饭迅速的跑开了,独自蹲在墙角品尝着那可口的稀饭,我猛地想起那男孩没给钱,于是赶紧对汉子说:"他还没给钱,可他都已经拿着稀饭吃了!"说完,脸上显现出一丝得意。汉子却说:"他每次吃都没有给钱,都是接过饭就跑到那墙角。" "那你为什么不去找他呢?"我心里产生疑惑。 "那孩子太可怜了,我送他一碗稀饭没什么损失,可要他每天都给我一元钱,对他来说,真的很不容易,既然在我们身边,那我们就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不是吗?" 是啊,连普通的摊贩都能做到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呢,让我们一起出发去帮助那些孤独困难的流浪儿童吧,让这种爱传遍世界,让世界同我们一起出发! 历年安徽中考满分作文2:不会变的是向往天空 周日清晨,我独自一人走在长长的青石小巷上,掩面是一阵阵醇醇的清风。初夏的气息已在这座江南小城的角角落落里温润、发酵、舒展开来,让早起的人们都能感受到它的热度。今天,离中考只有可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概述

第四章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一、概念 具有观赏、构景和适于开展特殊运动的地貌称为地貌旅游资源,地貌决定了风景的骨架、气势和纹理等主要特征。各种地貌都有旅游价值。 二、风景地貌资源类型特征及分布 (一)海岸地貌 指在海岸地带,由于地壳运动、海浪、潮汐、海流、风以及生物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貌。 具有观赏价值的海岸地貌发育在岩石海岸和生物海岸地带,岩石海岸中具有海蚀崖、海蚀洞等奇异造型;沙滩海岸是旅游度假胜地,适合开展海水浴、沙浴和日光浴。 1、岩石海岸:我国的岩石海岸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和钱塘江口以南地区 2、沙质海岸 3、生物海岸:生物海岸包括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是生长在潮间浅滩上的耐盐的木本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气根下垂,其奇特的繁殖方式和海面上壮观的植物群落气势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珊瑚礁海岸不仅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还是潜水旅游胜地。生物海岸分布于海南岛 (二)冰川地貌 由于冰川运动所塑造的山地地貌,以及冰川融化过程中所造成的冰体地貌景观的总称。 1、冰川地貌类型 (1)堆积地貌:角峰、刀脊、冰蚀蘑菇等 (2)侵蚀地貌:冰体与携带岩石共同构成的冰塔林、冰洞和冰瀑。 2、分布

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 3、开发利用现状 由于山高路险,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空气稀薄,一般游人难以抵达,除部分游览观光地外,目前主要作为登山探险和科学考察的旅游胜地。 4、目前我国已向国内外登山爱好者开放的著名山峰有 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博格达峰、贡嘎山、四姑娘山等。 5、我国已开发的冰川风景区 四川贡嘎山的海螺沟、新疆阿尔泰山的喀纳斯冰川湖、天山的扎木尔峰、云南的玉龙雪山等。 (三)沙漠戈壁 1、概述 (1)沙漠是指地表覆盖有大片风成沙的地区 (2)戈壁为地势起伏平缓、地面布满砾石的地区 (3)一望无垠的沙漠和浩瀚无比的戈壁,尽管自然环境恶劣,缺乏生机,但其独特而神秘的荒漠景观和特殊现象,仍具有神秘莫测的吸引力。 2、我国荒漠的分布:(属温带荒漠) 我国的沙漠和戈壁面积有12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3%,主要分布在乌鞘岭和贺兰山以西的大陆腹地。新疆是荒漠分布最广的省区。 3、主要景观类型 (1)风积地貌主要由风力沉积作用而形成 a沙丘 b沙垄:是指沿一个方向延伸的沙质高地,包括纵向沙垄(与风向一致)和横向沙垄(与风向垂直)。 (2)风蚀地貌——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 a岩石单体造型:风蚀蘑菇、人头石等 b群体造型: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雅丹是维吾尔语,原意是具有陡壁的小丘,是干旱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在巨厚的湖相沉积层上发育的陡壁的小丘和风蚀沟槽、洼地相间分布的地貌组合,主要分布于新疆罗布泊的雅丹地区。 4、沙漠戈壁旅游资源的利用 沙漠、戈壁等干旱地貌景观,以其独特性和神秘性吸引着旅游者,成为极具观赏价值的旅游资源。但由于所处自然环境较差,这种旅游还不被广大游客所接纳。 (1)目前利用方式:主要建立各种沙漠公园、沙漠植物园和沙漠旅游专线

安徽省基本情况简介

安徽省及蚌埠市基本情况 一、安徽省经济社会和国土资源管理概况 (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安徽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与江苏、浙江、湖北、河南、江西、山东接壤,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土地面积1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45%。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将全省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境内巢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面积800平方公里。2014年,安徽省常住人口6082.9万人,全省生产总值2084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第一产业增加值2392.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20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252.4亿元。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为11.5:53.7:34.8,人均GDP达34427元。全年固定资产投资21256.3亿元,第一产业投资542亿元,第二产业投资9417.8亿元,第三产业投资11296.5亿元。全省财政收入366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18.4亿元。 (二)各市州GDP排名。安徽省辖16个地级市,省会合肥。2014年底,各市GDP和人均收入排名为:

(三)安徽省国土资源概况。 1.安徽省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储量丰富。其中煤、铁、铜、水泥用灰岩、方解石是安徽省优势矿产,其资源储量在华东乃至全国均位于前列,是长三角经济区能源、金属和非金属原材料基地。2007年资源储量统计表列入矿区1084处(不含共伴生矿床286处),其中大型矿床159处,中型227处,小型304处,小型以下394处。 2.安徽省2014年关闭非煤矿山367座,其中露天矿山229

座、地下矿山32座、尾矿库12座、砖瓦黏土矿山94座,超额完成国家和省政府下达的关闭任务 3.2013年底,安徽省建设用地总规模达2905.35万亩,全省人均占有建设用地达到27 4.5平方米,超过国家标准的上限。许多地方建设用地增速较快、用地效率不高、结构失衡等阶段性特征明显,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仍很突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任务繁重。 4.2013年第二批补充耕地指标交易会于2014年1月3日在省政务服务中心交易大厅举行,本次成交面积5538.7535亩,成交总价1620 5.6511 万元,平均成交价2.9万元/亩。 二、蚌埠市经济社会和国土资源概况 (一)蚌埠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蚌埠市是安徽省直辖市,因古代盛产河蚌而得名,有“珍珠城”的美誉。面积: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人口:总人口343万人。下设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四个市辖区,管辖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三个县。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京沪铁路、淮南铁路、三洋铁路的交汇点,同时也是京沪高铁、京福高铁、哈武高铁、哈沪高铁的交汇点。2014年生产总值(GDP)1108.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安徽省历年中考语文作文模板题.doc

中考语文考前冲刺指导考前复习很重要,多得一分,多一份力量。考前有计划地复习更重要,多得几十分, 为你的明天创造更多的辉煌。 各区县模拟考试在即,你应该如何应战呢?请同学们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复习。 一. 基础知识(字词、古诗文默写、作家作品) (一)《考试说明》附录五词语表1020 个词。 能正确地书写,读准字音,掌握词语的基本意义,特别是200 个四字词语和 20 个俗语的解释要掌握。 建议每天默写五十个词语和背二十个解词(成语和俗语),要雷打不动,坚持。 (二)《考试说明》附录三古诗文背诵篇目中的22 篇诗文,要背、默,保证一字不错。 建议每天都要背、默,把22 课分成十次默完。 (三)《考试说明》附录四作家作品。要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要掌握名着 的人物性格及故事等。 二.文言文 《考试说明》附录二中十六篇文言文,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背、默十六篇文言文书下注释,并掌握文章中比较重要的实词解释。 2.了解句意,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注意不要漏掉一些语句、词语的解释。以 往在阅卷时经常看到一些同学丢掉一个小句没翻译,多可惜呀! 3.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希望同学赶快行动起来,把以上内容落实,应该背的,赶快去背;必须记的,立即 去记。

三.综合性学习 四. 现代文阅读 这两方面在老师的指导下继续练习,逐步提高。也可以做上学期各期期末语文试卷, 提醒一点,希望同学做题时读懂题干,审清题目,确定答案所在的区间等。 五.写作 1.审题是作文的第一关,要使作文内容符合题意。审清题目才能选好材料,才能做 到紧扣中心写作,所以考前应该挑一些题目跟同学“说题” ,或请老师“评题” ,并不一定篇篇都动笔来写。 2.准备有关亲情、友情、励志、写人、写事的素材,把自己写的比较好的作文整理 一下。 希望同学精神饱满投入战斗,传来佳音! 安徽省历年中考语文作文题 2000 年 假如你是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我” ,请进行合理想象,以“ ‘这是我的责任’”为题,写一篇文章。(55 分) 初二开学,“我”被同学选为班长。于是“我”开始用自己的方式来管理班级。不久,一 些同学说“我”爱管闲事,好出风头。对此,我说:“这是我的责任!”此后,班里常常响起这句话。一学期下来,当听到同学们日渐多起来的赞扬时,“我”还是说:“这是我的责任。” 要求: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2001 年 有生活就有需要。在特定情况下, 人们会有某种迫切的欲望和要求。如: 遇到困难时最需

1保定市地形地貌主要特征(概述)

保定市地形地貌主要特征 全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分为山区、平原和洼淀三大类。以黄海高程100m等高线划分,山区面积约11056km2,约占总面积的50%;平原约8624 km2,约占总面积的39%;洼淀区约2432 km2,约占总面积的11%。 山区按高程的地貌划分为中山区、低山区及丘陵区三类。西部为中山区,海拔高程一般在1000m以上。北起涞水县宋各庄、易县紫荆关、涞源县走马驿,南到阜平县岔河以西。包括涞源县全部,涞水、易县、满城、顺平、唐县、阜平的西部深山区。中山区山体切割强烈,山势高峻,河谷深切。支脉发育,并有小型盆地和断裂谷地。涞源盆地、阜平盆地、东团堡盆地、走马驿盆地位于该区。中山区东南部是低山区和丘陵区,呈条带形。北起涞水,南至阜平,包括涞水、易县、徐水、满城、顺平、唐县、曲阳、阜平的大部。低山区坡缓谷宽,陆地发育,有黄土覆盖。海拔一般在500m-1000m之间。丘陵区海拔一般在100m-500m 之间,地形低缓起伏,向东逐渐坡展为平原,并有孤山园丘突出。西部山区:阜平与易县一带分布有太古代的片麻岩。涞水至唐县西部分布着元古代震旦砂质灰岩、古生代寒武、奥陶系灰岩、页岩。二迭系砂页岩零星分布于涞水县累子煤矿至曲阳县灵山等构造盆地中:中生代岩脉活动形成的流纹岩、安山岩、辉绿岩零星分布于西部山区各地;河谷两侧及山间盆地分布着新生代第三系地层的砾岩。 平原区由大小不等的冲积扇构成,其地形宛如半碟状。自北、西、南三个方向,向东部白洋淀倾斜。按其成因分为山前洪积平原、冲积平原及洼淀区三部分。京广铁路两侧为山前冲积平原。主要由拒马河、易水、漕河、龙泉河、唐河、沙河出口后冲积物而成。水力切割、冲沟发育。地面坡降为千分之1-4。冲积平原系河流冲积扇前部相连接而成。河流交叉处多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洼地。上部主要是近代河流冲积层,下部为倾状冲积层。地势平坦,海拔10m-30m之间,地面坡度小于千分之一。雄县、高阳、清苑大部、容城、徐水、定兴、高碑店、博野、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自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次生自然环境 “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三层次”: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部门地理学 “三重性”: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地理学研究、区域地理学研究 “表层”的别称:“地理圈”、“地理壳”、“景观壳”、“地球表层” 部门自然地理学:气候学、地貌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 宇宙天体:恒星、行星、卫星、陨石、小行星、彗星、星云、等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被规定为矮行星) 地球的三个切片:赤道面(与地轴垂直所截出最大截面所在面)、黄道面(地球轨道所在面)、白道面(月球轨道所在面) 科里奥利力方向:南左北右 地球圈层内三圈:地核、(古登堡面)、地幔、(莫霍面)、地壳 地球圈层外三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地理学六圈层: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智慧圈 陆地水: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地下水、矿物水 海陆两半球:海半球(新西兰东南)、陆半球(法国南特附近) 大洲分界:(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欧非)直布罗陀海峡;(亚美)白令海峡;(美洲)苏伊士运河; 岛屿:大陆岛、海洋岛(火山岛、珊瑚岛) 造岩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钛、氢、磷、碳、锰…… 造岩物质:硅酸盐类、含氧盐类、氧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硫酸盐、卤化物、单质 造岩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橄榄石 岩石种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岩(按矿物分):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 岩浆岩(按形成分):喷出岩、侵入岩 岩浆岩构造:块状构造、斑杂构造、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状构造 沉积岩:碎屑岩类(砾岩&角砾岩、砂岩、粉砂岩)、黏土岩类(钙质页岩、铁质页岩、炭质页岩)、生物化学岩类(硅质岩、石灰岩、白云岩) 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接触热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超变质作用) 构造运动特性: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匀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 构造运动基本方式:水平运动、垂直作用 沉积建造:地槽型建造、地台型建造、过渡型建造 地层接触关系:整合、假整合、不整合、侵入接触、侵入体的沉积接触 地质构造: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 水平构造:桌状地台、平顶山、方山 倾斜构造:单面山、猪背岭 褶皱构造:向斜山、背斜谷、背斜山、向斜谷 断裂构造:一线天、试剑石、断层崖、断层三角面、断层悬谷、错断山脊

安徽、合肥市概况导游词

安徽、合肥市概况导游词 【安徽省情】安徽省位于华东腹地,全省总面积13.96万平方千米,在中国省份面积中排名第22位;全省总人口约745.7万人(行政区划调整后),在中国省份人口中排名第5位。换句话说,安徽用全国排名第22的土地,养育了排名第5的人口。 安徽省的旅游地理面貌可以形象地用一首民谣来概括:“两根筷子夹着碗,屏障在西也在南,东面不平北边平,黄山胜过九华山。”意即:两条江河(长江和淮河)像两根筷子,巢湖如碗,西面的大别山和东南面的天目山如屏,北边是一马平川的江淮大平原。而皖南的黄山、九华山则是安徽最有名的风景名胜区。 安徽建省始于清康熙初年。安徽得名取自历史上的安庆府、徽州府两府的首字。安徽简称“皖”,源于周朝时分封的诸侯国——皖国,都城在安徽安庆潜山县。在潜山县,有座天柱山,历有潜山、皖山、皖公山、万岁山诸名。天柱峰深踞群山之中,峰顶拔尖,故称“潜(尖)山”。西周时天柱山一带册封过一个由皖伯作领主的皖国,故改为“皖山”,皖,原有美好、明媚的意思,安徽省简称为皖,亦由来于皖山、皖水。相传皖伯执政时,体察民情,施以德政,后人为纪念他,又改皖山为“皖公山”,安徽简称皖由此而来。 安徽的代称为“江淮”。这是因为万里长江和千里淮河一南一北横贯全省,淮河和长江把安徽一分为三,淮河以北是皖北地区,皖北有阜阳、亳州、淮北、宿州四座城市;淮河以南长江以北是皖中地区,皖中

有六安、安庆、淮南、合肥、蚌埠、滁州六座城市,合肥市就处在皖中地区的中心;长江以南是江南地区,江南有池州、黄山、宣城、铜陵、芜湖、马鞍山六座城市。 在经济上,咱们安徽是一个正在加速崛起的中部省份,东面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无缝接轨,目前已是沿海发达地区向内地实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和主阵地,大力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2010 年我们安徽省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2263亿元,全国排名第14位;2010年安徽省GDP2064亿元;2011年GDP3600亿元,财政收入623.8亿元。 [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王三运。安徽省树是黄山松,安徽省花是皖杜鹃,安徽省鸟是灰喜鹊。] 【安徽产业】说到经济发展不得不说我们安徽大型企业:马鞍山钢铁集团为全国五大钢铁生产基地之一;(芜湖)海螺集团是全国最大的水泥和塑料型材生产企业;全国最大的铜生产加工基地之一铜陵有色集团,它的电解铜产量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淮南淮北煤矿的煤炭储量居华东之首;合力叉车、日立挖掘机的产销量居全国第一;在家电行业,除了有本土的美菱电冰箱和荣事达洗衣机,外来的海尔、美的、格力、西门子、康佳等家电巨头也纷纷进驻安徽,共同打造安徽的家电生产基地。 在汽车工业上,合肥的江淮汽车、芜湖奇瑞两大汽车集团是民族汽车工业的两面旗帜。我们重点提一下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它的前身是创建于1964年的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江淮客车专用底盘改写了中国客车由货车底盘改装的历史。江淮JAC最大的特色一是完全拥有

安徽省历年中考语文作文题[1]1

中考语文考前冲刺指导 考前复习很重要,多得一分,多一份力量。考前有计划地复习更重要,多得几十分,为你的明天创造更多的辉煌。 各区县模拟考试在即,你应该如何应战呢?请同学们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复习。 一.基础知识(字词、古诗文默写、作家作品) (一)《考试说明》附录五词语表1020个词。 能正确地书写,读准字音,掌握词语的基本意义,特别是200个四字词语和20个俗语的解释要掌握。 建议每天默写五十个词语和背二十个解词(成语和俗语),要雷打不动,坚持。 (二)《考试说明》附录三古诗文背诵篇目中的22篇诗文,要背、默,保证一字不错。 建议每天都要背、默,把22课分成十次默完。 (三)《考试说明》附录四作家作品。要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要掌握名著的人物性格及故事等。 二.文言文 《考试说明》附录二中十六篇文言文,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背、默十六篇文言文书下注释,并掌握文章中比较重要的实词解释。 2.了解句意,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注意不要漏掉一些语句、词语的解释。以往在阅卷时经常看到一些同学丢掉一个小句没翻译,多可惜呀! 3.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希望同学赶快行动起来,把以上内容落实,应该背的,赶快去背;必须记的,立即去记。 三.综合性学习 四.现代文阅读 这两方面在老师的指导下继续练习,逐步提高。也可以做上学期各期期末语文试卷,提醒一点,希望同学做题时读懂题干,审清题目,确定答案所在的区间等。 五.写作 1.审题是作文的第一关,要使作文内容符合题意。审清题目才能选好材料,才能做到紧扣中心写作,所以考前应该挑一些题目跟同学“说题”,或请老师“评题”,并不一定篇篇都动笔来写。 2.准备有关亲情、友情、励志、写人、写事的素材,把自己写的比较好的作文整理一下。 希望同学精神饱满投入战斗,传来佳音! 安徽省历年中考语文作文题

安徽省各地市地形地貌特点概述

安徽省各地市地形地貌特点概述 合肥市:位于东经117°10′~117°22′,北纬31°48′~31°58′,地处江淮丘陵,江淮分水岭横贯东西,形成较低缓的鱼背状地带。总趋势是西南、东南和北面高,中南部低。境内地形较平缓。 芜湖市:位于东经118°22′,北纬30°20′在长江与青戈江的交汇口。主要市区沿长江南岸呈一带状,区内圩区~丘陵~山区呈梯形上升。 蚌埠市: 位于东经117°22′,北纬37°57′,其北部是广阔的淮北平原, 地势坦荡;南部连接淮南丘陵,地势稍有起伏,市区地形河流众多。 淮南市: 位于东经116°21′~117°11′,北纬32°32′~32° 56′,地处安徽省中部偏北,跨淮河两岸。地形多样,地势南高北低。土壤类型亦复杂多样,淮河以北的平原地区,基质是古河流沉积物,主要为砂礓黑土和黄土。淮河沿岸的湾地为潮土类土壤。湾地与丘陵之间的岗地,基质为下蜀系黄土,土壤主要为黄棕壤。此外,凤台县留有部分白碱土。 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南岸,东经118 °24′9″~118° 39′37″,北纬31°38′7″~31°47′2″,呈丘陵地形,西临的长江近似于南北流向,从采石矶至马鞍山(山名)北沿江为一狭长的带状山脉,走向与长江流向一致,市区的东部、东北部、东南部多山区,呈东高西低形。 淮北市: 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东经116°23′~116°59′,北纬33°17′~34°02′。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倾。 铜陵市:位于东经117°48′38″,北纬30°56′42″,地处安徽省长江南岸。铜陵为丘陵地带,境内岗峦起伏,东南山脉绵延,西北面为沿江洼地。 安庆市: 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倚山傍水,地势较平坦。 黄山市: 位于东经117°48′~118°21′,北纬30°00′~30°32′,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向西北倾斜。境内地势高峻,山岭纵横,岗峦起伏,溪水环绕。 阜阳地区: 位于安徽省的西北部,地处黄淮海平原南端,东经114°52′~116°49′,北纬32°25′~34°04′。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面最高处(亳县)海拔米,最低处(颍上)海拔米。区内地势平坦。 宿县地区: 位于安徽省的最北部,东经116°09′~118°10′, 北纬33°18′~34°39′。 滁县地区: 位于皖东江淮之间,是江淮丘陵的组成部分。境内的低山是淮阳山脉的延伸。自西南向东北构成江淮分水岭。

皖江城市带简介

皖江城市带简介 (2009-8-11 作为安徽第一个进入“国字号”的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记者了解到,示范区已经由早期的9个市扩容了,除了原先涵盖在内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新增加了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 成员市:9个。由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宣城、池州、滁州9市组成。 数据:面积5.6万平方公里,占安徽省的40.3%;人口2120.3万,占全省的32.5%;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2254.5亿元,占全省的41.9%。 目标:建成临江产业密集带、沿江城镇密集带,到2010年,沿江城市群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2500元,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5000元。 开放促开发加速融入长三角 皖江城市带最大的特点是与长三角的紧密关系。“无缝对接长三角”,皖江城市带的人们喜欢这样描绘他们与长三角的关系。 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安徽省委、省政府确立“东向发展”战略为今后较长时期发展的基本战略。“沿江地区无论从区位、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看,都是东向发展战略的前沿地带和桥头堡,发挥对全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安徽省发改委副主任吴劲松表示。 安徽省1990年7月拉开沿江开发开放的序幕,正是在同年4月

浦东开放开发的大背景下。“抓住机遇、开放皖江、强化自身、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带动全省”成为当时安徽省的重大决策。2006年8月,《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皖江城市带作为“全省对外开发的门户”的战略定位,要求“主动迎接长三角辐射,推进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市场体系、管理体制的全面对接,成为率先接轨长三角、接轨国际的开发型经济区域。” 而在皖江示范区规划中,把省会合肥纳入其中,并作为增长极发挥带动作用,是这次规划的一大亮点。这就突破了2006年中央10号文件对皖江城市带的范围定义,可称为“新皖江”。 实际上,把合肥放到领头雁的位置,可以发挥“一城带六方”的巨大作用,用合肥市政协副主席盛志刚的总结,就是“1+N”区域经济布局。 具体来说,向东,合肥滁州家电产业基地;向东南,合巢芜经济带;向南,合铜黄发展轴;向西,合六经济带;向北,合淮同城化;向西南,合安经济带。再加上合巢六省会经济圈、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一个巨大的“连城诀”布局已基本形成。 放眼整个皖江示范区,合肥可谓一路绝尘,“榜眼城市”芜湖的经济总量只有合肥的一半。而在这背后,合肥的底气来自于产业的支撑。 只要稍稍留意合肥市经济版图,你就会感觉到产业集群的积聚效应。 从城市西部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格力工业园、三洋电器开始,以顺时针方向转动,到北边的庐阳工业园、双凤工业园,再到东边的美菱

安徽历年中考作文题目

安徽历年中考作文题目 【篇一:安徽十年中考作文题】 05-14安徽中考语文作文题目集锦 2005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课改区) 四、写作(55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美术鉴赏课上,老师挂出一幅画,说:“你们认为这幅画哪些地方画得精彩,哪些地方画得不好?先想一想,然后彼此交流一下看法。”大家惊异地发现:被某位同学认为最美妙的地方,却被另一位同学斥为最糟糕的败笔。老师问大家有何感想,有同学说:“对于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同学说:“一件艺术品不可能各个方面都被所有人认可。”?? 最后,老师说:“我想借此提醒大家: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别人都可能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就像我们今天评画一样。”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是否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想向别人介绍或说明些什么?是否得到某种感悟,引发一些感想?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会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品行,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200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课改实验区) 四、写作(55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了,原朱女儿的锁骨受了伤。妈妈又急又疼,可是晶晶却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妈妈,我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她知道了:痛的那边就是左! 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安徽省、合肥市基本情况介绍

安徽省基本情况介绍 一、安徽省概况 安徽建省于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因境内有皖山、春秋时期有古皖国而简称皖。现辖16个地级市、62个县(市)、43个县级区和152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012年末,全省户籍人口6902万人,常住人口5988万人。 安徽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腹地,居中靠东、沿江通海,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土地面积1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45%,居第22位。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世称江淮大地。长江流经安徽境内约400公里,淮河流经省内约430公里,新安江流经省内242公里。长江、淮河横贯东西,将全省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境内巢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面积800平方公里。 安徽在中国交通干线网中具有承东启西的地位,铁路密度居华东前列。武汉—合肥—南京铁路客运专线将合肥到上海、武汉的行程缩短到3个小时和2个小时;京沪高速铁路使合肥到北京的行程缩短到4小时左右。截至2012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3210公里,在建里程超过1000公里,合宁高速东达宁沪,芜宣高速南连杭

州,合安高速西接武汉,合徐高速北通徐州,一个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已基本形成。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是国内4E级枢纽干线机场。 安徽资源条件优越,全省已发现矿种达158种,探明资源储量的有126种(含普通建筑石料矿种),其中煤、铁、铜、硫铁矿等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黄山、西递和宏村古民居群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拥有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齐云山、采石矶、巢湖、花山谜窟、太极洞和花亭湖等10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拥有歙县、寿县、亳州、安庆和绩溪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9个国家级森林公园,56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曾培育出道教文化、建安文学、桐城派、北宋理学、徽文化等,涌现出老子、庄子、管子、曹操、华佗、包拯、朱元璋、李鸿章、胡适等一批著名历史人物。产生于淮河流域的老庄道家学派,与儒家学说一起构成我国传统文化两大支柱;徽文化是明清时期最有影响的文化流派。徽剧是京剧的主要源流之一,黄梅戏是中国四大戏曲门类之一,池州的傩戏号称"戏剧活化石",淮河两岸流行的花鼓灯被誉为"东方芭蕾"。 安徽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能源、原材料和加工制造业基地,汽车、机械、家电、化工、电子、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在全国占有

2011安徽省中考满分作文

【题目】 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觉,不会变的是真实。 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 请以“不会变的是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在横线处填写一个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2)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3)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4)文章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5)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6)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不会变的是向往天空(一) 周日清晨,我独自一人走在长长的青石小巷上,掩面是一阵阵醇醇的清风。初夏的气息已在这座江南小城的角角落落里温润、发酵、舒展开来,让早起的人们都能感受到它的热度。今天,离中考只有可怜的一个月了,对于我们初三的学生来说,临考的紧张气氛绝不逊色于夏日的温度。 公园里的石径小路、湖畔亭下停歇着的闲人,或三五成群低语,或凝望薄雾中一池吹皱的湖水。所见的景色确实很美,但此时的我却没有一点赏景的心情。中考前的几次模拟成绩都不够理想,每次拿着成绩回家,虽听不到父母以前的抱怨声,但从我们目光相视的那一瞬

间,我便清晰地知道他们内心的焦虑和担忧。而从他们那些刻意鼓励的话语中,我倒觉得自己就像一只找不准风向的风筝,随时有坠地的危险。 正当我沉思的时刻,远远地传来孩子们爽朗的嬉笑声,打破了公园清晨的寂静。我寻声望去,只见洁爽的天空中多了几只迎风起舞的风筝。我迈开脚步,朝风筝的方向寻觅走去,一块葱郁的草坪上,正有一对孩子放飞手中的风筝。一个孩子拿着风筝,另一个握着绕着棉线的线轴。清风从湖边悠悠吹来,拿风筝的孩子将风筝往天上扔去,握线轴的孩子一面快速奔跑,一面飞快地将棉线绕出来。风筝颤巍巍地飘浮起来,摇摇欲坠,放风筝的孩子表情肃穆,沉着冷静,左手持着线轴,右手捏着细线,一牵,一抖,一放,终于,风筝像一条灵动的游鱼在空中游动起来了。 风,慢慢吹动。顷刻间,这些纸扎之物像成了一个个精灵,好似一只只翱翔天空的鸟,不,它比鸟飞得更自由、更让孩子目痴神迷! 记得有位诗人说过:看一眼鸟儿的飞翔,就可以减轻心灵的重压。因为人类有着自由翱翔的渴望!而眼前的欢跃再一次激活了我内心潜藏的渴望:在长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 仰望苍穹,伫足凝思:是否要坚守一方的田地,周而复始地刀耕火种?是否要追逐脱缰后奔驰的凉风快意?或许只要跨出一小步,我就可以把自己放飞,去兑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的志向。 候鸟也是在不断的迁徙当中,寻找自己的最佳栖息地,并在长途艰苦的跋涉中,挖掘了飞翔的潜能,丰满了全身的羽翼。在屋檐下盘旋的鸟,除了麻雀,还能想到谁?鼓起勇气去展翅一跃,别再让飞翔成为翅膀永不释怀的渴望。纵使有“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后的四顾茫然、没有着落的失落,也要快乐地来把它消受! 因为自己始终相信:只要有向往天空的信念,风筝总归属于天空! 不会变的是坚持(二)

240《自然地理学(一)》答案

《自然地理学(一)》练习题一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 1.河流袭夺:是指河流的干流或支流在溯源侵蚀中,切穿分水高地,直至相邻高位河流的河床,将其上游河段构成自己水系的组成部分,使水系合并的过程。 2.正地形:相对于高出某一近似水平面而呈凸形的地貌形态。 3.波浪变形:当外海的波浪进入深度小于1/2波长的浅水区时,海水的波动触及海底,波浪中的水质点与海底相互摩擦,水质点运动轨道的垂直轴开始变小,轨道由圆形变为椭圆形。 4.牛轭湖:如果河床弯曲度愈来愈大,同一河床的上下游河曲彼此非常接近,形成了很狭窄的曲流颈,遇到特大洪水时,河道自然裁弯取直,裁弯取直后形成新的直河道,使老河道断流。被淤塞的老河道形成一个新月形的湖泊,称为牛轭湖。 5.逆地形:地表形态与构造形态不一致的现象,如向斜山背斜谷。 6.冰劈作用:脉冰一经形成,便会由于冰体冻张对围岩的巨大压力,使裂隙不断扩大,这种作用亦称冰劈作用。 7.混合溶蚀作用:由于水量、水温、气压等条件的不同,形成几种不同浓度的饱和水溶液,它们如在碳酸岩体内某一点相遇,不同浓度的饱和水溶液发生混合作用,混合后的溶液由原先的饱和状态变为不饱和状态,从而产生新的溶蚀作用,这种过程称为溶液的混合溶蚀作用。 8.气候地貌:受外营力控制并反映不同气候特征的地貌,称气候地貌。 9.溶沟与石芽:地表水沿可溶性岩石表面的缝隙溶蚀而成的小型沟槽称为溶沟,溶沟间的石脊,称为石芽。 10.石河:亦称石流,主要发育在具有一定坡度的山坡凹槽或沟谷之中,由山坡上融冻崩解的碎石充塞集中而成,在重力和融冻作用下,碎石可徐徐向下蠕动。 11.大陆架:指靠近海岸水深较浅的海底平缓地形,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也称陆棚。 12.溯源侵蚀:侵蚀方向指向河流上游,是河床纵剖面形成与发展一种重要方式,它不仅可使河床纵剖面延长,同时也加深河床,改变其纵比降。 13、侵蚀基准面:是控制河流下切深度的一个面状的界限,在这个界限以下,河流侵蚀能力消失,不再加深河床,也简称侵蚀基面,控制局部河段或支流下切深度的基面称地方侵蚀基面,对所有入海河流来说,海面是最终控制其下切深度的基面,因此海面也称终极侵蚀基

安徽地理概况

安徽地理概况 [面积]全省南北长约570公里,东西宽约45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 [时区] 安徽省与中国首都北京处于同一时区,北京与世界一些城市时差对照表如下:北京时间20:00与世界一些城市当时时间对照表: [地形地貌]安徽省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全省大致可分为五个自然区域: (1)淮北平原。(2)江淮丘陵。(3)皖西大别山区。(4)沿江平原。(5)皖南山区。 主要山脉有大别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最高峰黄山莲花峰海拔1860米。长江流经安徽南部,境内全长416公里,淮河流经安徽北部,在境内全长430 公里,新安江为钱塘江正源,境内干流长240公里。长江水系湖泊众多,较大的有巢湖、龙感湖、南漪湖。其中巢湖面积800平方公里,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气侯]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侯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侯,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侯。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800毫米。 [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全省耕地面积408万公顷,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2)水资源。全省水资源总量约680亿立方米。全省重要的水利工程为淠史杭灌溉工程,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

(3)动植物资源。全省森林面积千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全省植物种类丰富,共有本植物300余种,草本植物约2100余种,动物约5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4种,以扬子鳄、白鳍豚最为珍贵。(4)矿产资源。安徽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种类较全,储量丰富。2008年全省已发现的矿种138种(含亚矿种)。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种105种(含普通建筑用石料矿种),其中能源矿产5种,金属矿产19种,非金属矿产79种,水气矿产2种。全年地质勘查部门开展各类地质(科研)项目204项,新增查明资源储量的大中型矿产地20处,新增查明煤炭资源储量亿吨。新增查明资源储量矿种1种(镓)。其中煤、铁、铜、硫、明矾石为五大优势矿产。 农业区划 安徽农业分区概述 根据农业地域分异的客观规律,按照“区别差异性归纳相似性方法,可将我省划分为淮北平原农业区、江淮丘陵农业区、皖西大别山地林茶区、沿江平原农业区和皖南山地林茶粮区,5个一级农业区和25个二级区。现将5个一级区农业生产特点简述如下: 一、淮北平原农业区 淮北平原农业区,土地总面积3.74万平方公里,农业人口1526.3万,耕地面积3206.5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人均占有耕地2.1亩,是我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农业区。 该区地处暖温带的南缘,年平均气温14~15℃,≥0℃积温为5100~5500℃,≥10℃积温为4500~4800℃,无霜期200~220天,光热水等条件较好,适于农业的综合发展。作物布局以旱作为主,耕作制度多为两年三熟,也有较大部分一年二熟和三年五熟,远田薄地多实行一年一熟,复种指数180%左右。播种面积占全省70%以上的作物有甘薯、大豆、烤烟、高梁等;占60%以上有小麦、玉米、芝麻等;占40%以上的有棉花、花生等。本区是我省重要的粮、棉、油、烟、麻、果产区,但目前粮食产量在全省处于中下等水平,低产面积还很大,低产土壤约占耕地面积的60%,其中又以砂姜黑土面积最大,约有1800万亩,棉花单产也较低,但从区内高产典型来看,

山东地貌概述

山东地貌概述 崔巍(山东省潍坊市)一、基本概况 (一)地理位臵:山东,古代为齐鲁之地,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省会设在济南。陆地南北最长约420公里,东西最宽约700余公里,陆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居全国第十九位。西部连接内陆,从北向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拱卫京津与渤海湾,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则临靠较宽阔的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近年来山东亦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二)自然环境:山东是我国10个沿海省市之一,地处黄河下游,大

致介于北纬34°22′52″至38°15′02″(岛屿达38°23′N),东经114°19′53″至122°43′之间。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计跨纬度3°52′10″、经度8°23′07″,这使得山东自然地理的东西差异远比南北差异明显。山东半岛的东南部为沂蒙山地丘陵,水文属于淮河水系(沂河),而山东半岛西北部为华北平原,水系属于黄河水系(徒骇河),造成两地自然环境不同,山东半岛的东南部为海洋性较强的温带季风气候,西北部为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季风气候。总体来说,山东省气候温和,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偏南风,炎热多雨,冬季多偏北风,寒冷干燥;春季天气多变,干旱少雨多风沙;秋季天气晴爽,冷暖适中。 (三)地貌特征:山东省的地貌基本特征,一是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水系呈放射状。全省地势以泰鲁沂山地为中心,海拔高度向四周逐渐降低。泰山、鲁山、沂山共同组成鲁中地的主体,构成山东省中部一条东西向的分岭。东部及南部为起伏和缓的低山丘陵,北部及西部为坦荡的平原,呈弧形围绕在山地丘陵的外围。全省地势中南部凸起;东部地势稍低,缓丘起伏;西北部地势低平,黄河、大运河穿行其间,9/10的地面在海拔50米以下。由历史上形成的黄河冲积扇、泛滥平原和近代黄河三角洲组成的平原呈弧形环抱于中南部山地的西、北两侧。在山麓冲积平原和黄河冲积平原之间为低洼地带,形成带状湖群。众多的山间盆地和山间平原散布于低山丘陵之间,海拔高度都在200米以下。山东海岸北依渤海、东及东南濒临黄海,除黄河三角洲与莱州湾沿岸为淤泥质海岸以外,大部分海岸为岩石的侵蚀海岸,海岸曲折,多港湾、岛屿。

安徽地区阜阳市说明介绍

安徽省阜阳市简介 阜阳市地处安徽省西北部,总生齿900万人,面积9775平方公里,耕地58.5万公顷。辖界首市和太和、临泉、阜南、颍上四县及颍州、颍东、颍泉三区。是安徽省生齿最多的城市,乡村充裕劳动力200多万人,是全国重要的劳务输出基地。 阜阳历史悠长,名流辈出。这里是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故乡,墨客嵇康的桑梓。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各人"中欧阳修、曾巩、苏轼曾在这里为民多年。区内奇迹遍及,人文蔚盛,交相照映。颍州西湖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齐名,颍上县小张庄和八里河南湖公园先后被团结国情况庇护署定名为"全球500佳"。 阜阳交通便利,七通八达。京九铁路自北向南贯串全境,与商阜、漯阜、青阜、阜淮四条铁路在境内组成"米"字型框架,间接与陇海、京广、京沪等铁路支线接轨,形成八线引入、五路交汇的铁路网,京九铁路阜阳编组站是京九线上最大的铁路关键。4C级阜阳民航机场可升降大中型客机,已开通合肥、北京、上海等航路。东连京沪高速、西接京珠高速的界阜蚌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完工,二期工程正在扶植;山东东营至香港高速的紧张构成部门阜六高速公路将于2006年建成通车;合阜高速公路也将在"十五"时期建成通车。境内淮河、颍河、泉河、茨淮新河等六条航道可入江达海,是中原通往华东的水运要塞。 阜阳天气适合,资源丰厚。这里天气暖和,四时清楚,雨量适中,光照充沛。是国家大型商品粮、棉、油、肉生产基地,全国秸秆养牛树模基地和全国山羊板皮重点产地。境内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储藏雄厚。 阜阳经济快速发展,综合气力逐年加强。改革开放以来,特殊是1992年以来,阜阳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对外开放不竭扩大,城乡面目一日千里,人民生涯程度逐渐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周全发展。轻工、纺织、机器、化工、食物、医药工业等已成为阜阳经济突起的收柱行业。优胜的投资环境,使数百家"三资"企业、近千家内联企业瓮中之鳖,如日方升。 阜阳的经济发展硬环境日益完美。市委、市当局下大气力管理经济环境,专门设立行政办事中心,实施一站式服务,简化处事法式,提高行政效力,2003年全市共引进市外资金24.5亿元,招商引资实现了良性轮回。 阜阳生长潜力庞大,远景夸姣。将来5至10年,阜阳人将依照"劣化一产、强化二产、繁华三产"和"扶植皖西北中心乡村"的整体思绪,努利巴阜阳建成地区性的优良平安农产品供给中古道热肠、加工制造业中间和现代商贸物流散集中央。 阜阳市物华天宝,自然资源很是丰富。主要有颍上谢桥的煤矿;颍上县淮河北岸陶坝子一带的铁矿;阜南、颍上2县淮河段数百万立方米的石英砂矿;界首、太和2县沙河道域地下的石油矿及遍及全市的制陶器用的胶黏土等。泥土有棕壤土、砂礓黑土、潮土、水稻土。丛林资源主如果由落叶、阔叶树种组成的夏绿林,境内约有银杏、泡桐、侧柏、香椿、桑、榆、柳、杨、槐等51科160多种树木3亿余株。动物质源则有陆栖脊椎动物53科146种,如天鹅、鸳鸯、杜鹃、喜鹊、蟾蜍、黄鼬、刺猬、蛇、鳖、燕、雀、珠颈斑鸠、黄眉柳莺等。 阜阳市历史长久,人文蔚盛。历史上以颍州(今阜阳郊区)为中心的南部开辟较早。西周今后,在今阜阳境内即创立了妫姓的胡子国,临泉境内的沈子国,颍上境内的慎等。春秋战国时,又呈现了太和原墙的原阳,倪邱的新,临泉的寝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