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地貌旅游资源概述
新疆旅游之地-伊犁地质地貌及景点介绍

气象条件
年极端最高气温42.8℃,极端最低气温51.0℃,其中伊犁河谷年平均气温10.4℃, 塔城地区年平均气温8.7℃,阿勒泰地区年平 均气温5.8℃。年平均降水量:伊犁河谷 417.6毫米,山区600毫米左右;塔城盆地 342.7毫米,山区400毫米左右;阿勒泰山区 202.6毫米;其余地区100-200毫米。年平均 日照时数:伊犁河谷2898.4小时;塔城地区 2714.7小时;阿勒泰地区2976.8小时。
【凄美传说】
赛里木湖传说是由一对为爱殉情的年轻的蒙古族恋人的泪水汇集而成 的。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还没有赛里木湖的时候,这里是一个盛开鲜花 的美丽草原。草原上,有一位叫切丹的姑娘与叫做雪得克的蒙古族青年男 子彼此深深相爱,可是凶恶的魔鬼贪婪切丹姑娘的美色,将切丹抓入魔宫, 切丹誓死不从,伺机逃出魔宫,在魔鬼们追赶下,切丹被迫跳进一个深潭。 当雪得克勇拼后赶来相救时发现切丹已经死去,万分悲痛中也跳入潭中殉 情而死,刹时,潭里涌出滚滚涛水,于是,这对恋人的真诚至爱和悲痛泪 水,化成了赛里木湖。
一望无际的那拉提草原, 让你放飞你的梦想! 展翅高飞吧!
坐下来,小憩片刻!
那拉提,继续前行, 我们去看看另一草原---
巩乃斯大草原!
巩乃斯草原 与那拉提草原大同小异, 但你可以丛中获取那么点个中几味。
伊犁巩乃斯,蒙语意为 “太阳坡”分布在伊犁 新源境内,是新疆细毛 羊的故乡,也是“天马” 的著名产地,。
赛湖由于水深,透明度又极高,湖水碧绿湛蓝。 由于水底地形的影响,加之波浪湖流及天空状况的变幻, 湖水色彩斑斓,且随时改变着自己的颜色。"青蓝深浅层出,…… 修忽万变,莫可名状"(祁韵士语)。湖中倒影清晰逼真,且极富立体 感。
水中蓝、紫、青、绿、橙、黄、红、灰、白等各种色彩一应俱全, 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幅偌大的绝美水墨画诚如元朝邱处机 诗所云:"天池海在山头上,百里镜空含万象",其景美无比。
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第8章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本章导读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对自然旅游资源及环境和人文社会旅游资源及环境进行保护的具体措施。
关于自然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重点掌握对地质地貌、水体、大气和生物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措施;同时熟悉噪声污染防治、旅游垃圾处理、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的措施;关于人文社会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重点掌握对文物古迹、民俗风情与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措施,并了解旅游城市环境保护与建设及旅游社会环境治理与维护的措施。
第一节自然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一、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地质地貌是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和前提,优良的地质地貌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条件,同时,地貌现象在旅游景区景点中还起着重要的衬景作用.优美的地质地貌,尤其是一些奇特的地质地貌,往往是几万年,乃至上百万年大自然的变化所形成的,一般具有不可再生性,因而从旅游开发到旅游业经营的全过程都应特别注意对其加以保护。
(一)山地地貌及环境的保护1.控制上山游客数量,合理疏散旅游人流针对目前风景区季节性和局部性的饱和、超载现象,管理者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来加强对山地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如通过门票的发售来合理地控制旅游者人数;通过新闻媒介及时向社会发布风景区旅游冷热的信息,避免和减少人们出游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管理人员在较热景点进行必要的分流等都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如黄山旅游目前绝大部分集中于温泉—天都峰—玉屏楼-西海—北海这条游览线上,而这条游览线只占黄山总游览线长度的32%,对处于温冷状态、尚“藏在深闺人未识"的68%的游览线进行宣传促销尤为必要.又如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使雪山风貌不因游人过多拥人而遭到破坏,云南玉龙雪山采取了限制游人上山数量的措施.上山索道的设计指标限定在每小时输送420人左右,并规定游人不许乘坐自备的车辆上山,为此,管理者准备了6台“大巴"免费运送游人.2.减少山地旅游垃圾滞留量登山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分散性和山地的特殊地形决定了旅游山地垃圾不仅量大、分布广、零散,而且污染物一旦形成,处理起来特别困难,因此更应设法减少环境污染物的产生,以此减少山地旅游垃圾的滞留量.可采取以下措施:(1)净物上山。
第三章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喷入海中的岩运动的一 种特殊形式。当地球运动变化所产生地应力 超过岩层或岩体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就会使 地壳发生断裂或错动,同时将受力时积累起 来的巨大能量骤然释放出来,并以纵波和横 波形式的地震波向四周传播,从而引起地表 的震动成为地震。
由于地球内部活动的复杂性以及人类对此 缺乏有效监测手段和预报模型,时至今日, 地震预报技术尚不完善,成功的例子很少, 地震预报仍是当今世界科学的一大难题。多 數政府目前都否認地震可以預報,包括200 8年汶川大地震。
➢具有形态美,可以开展观赏性旅游活动
奇特美(奇妙之态) --是指那些经过地球外力作用和人类开发改造而 形成的,具有奇特风格的地文景观形态. 奇特美能给人特殊的愉快高兴 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可以启发人们的智慧, 促进思维, 激励人们去追 求, 去探索,去创新. ( 图: 桂林象鼻山; 张家界 )
第三节 旅游吸引因素和旅游功能 ➢具有形态美,可以开展观赏性旅游活动
安山岩中的斑晶
美国黃石国家公园中被风化的玄武 岩柱状结构
由于玄武岩融化后黏度小,凝 结后坚硬致密,所以可以做铸石 的原料。铸石是将玄武岩经过熔 化铸造、结晶处理,退火而成的 材料。
美国田纳西州的石灰石性质的页岩层理结构
香港东面一帶离岛的沉积岩
变质岩
岩石在变质过程中形成新的矿物,所以变质过程也是一种重要的成矿过 程,中国鞍山的铁矿就是一种前寒武纪火成岩形成的一种变质岩
➢具有科学文化属性,可以开展求知,科学考察旅游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并蕴含着一定的 科学原理。人们在观赏过程中,既得到美的感受,又能认识一些科 学事物,学到新的科学知识,受到教育的启迪。因此,具有典型特 征的地区就成了科学考察的对象和大众的科普教育基地。
旅游地质资源

旅游地质资源的特点、分布及开发保护摘要:旅游地质资源是指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和与地质体直接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包括了旅游资源中那些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中形成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等自然遗迹,以及在人类形成发展过程中通过人类与地质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与人类有关的文化遗址遗迹。
我国旅游地质资源十分丰富,千姿百态且分布非常广泛,这些地质资源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复杂的地质变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同时也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
关键词:主要特点、分布情况、开发保护一、我国旅游地质资源的主要特点:1、丰富多样性。
我国的旅游地质资源种类繁多、十分丰富,分布的空间也极为广泛,同时又具有显著的区域分异。
就前者而言,无论是高山还是大河、无论是喀斯特还是黄土、沙漠,各种形态的旅游资源在我国都以不同方式存在。
就后者而言,由于地势、气候等方面的不同,即便是类似的旅游资源,也都有着不同形式的展现,比如,在山岳旅游地质资源方面,我国有数百座不同类型的大山,分布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且各具特色。
2、空间定位性旅游地质资源的空间定位性,是指旅游地质资源不仅占有一定的空间位置,而且这种空间位置受地层、岩性、构造、地貌、水文、气象、水文地质、海陆分布以及人类长期活动等因素的控制,具有一定的内在分布规律。
例如,丹霞地质景观只出现在红色碎屑岩分布的地区;岩溶地质景观,只出现在碳酸盐岩等可溶性岩石分布区,并且与岩层的产状、厚度、岩性等地质条件有密切关系,还与气温、降水等气候因素有关。
3、永续性及不可再生性地质作用的速度,除了一些突发性的变化,如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能使地质体瞬时发生变化以外,一般都是较为缓慢的。
因此,相对于人的生命及社会的历史来说,地质遗迹的存在具有永续性。
同时也正是如此,当人们或突发性事件破坏了这些遗迹时,它将是不可(或难以)再生的。
例如,石灰岩溶洞及洞中的石钟乳、石笋、石柱和其它钙华沉积物,其形成过程以百万年或万年计。
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

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第一节地质地貌景观地貌是各种地表形态的总称。
地球表面的常态地貌包括:盆地、平原、丘陵、山地及高原五种类型。
我国的地貌轮廓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整体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二是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我国地貌景观岩石类型齐全,景观特色鲜明,不仅本身具有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而且是其他旅游资源和景观的载体。
一、中国山地的分类(一)根据山地形成的原因1.褶皱山褶皱山是地壳岩层原始形状在地壳运动中受到横向挤压,从而形成连续弯曲的构造。
其基本类型有两种:一种是背斜,岩层向上弯曲,表现为地表的隆起,如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另一种是向斜,是指岩层向下弯曲的构造。
在没有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一般是“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2.断块山指地壳受力后发生变形,其连续性、完整性遭到破坏,形成断层构造。
其中有的部分抬高升起,有的部分陷落,错动上升形成山地。
断块山的特点是山的边线平直,多形成悬崖峭壁,如庐山、秦岭等。
3.褶皱-断块山是地壳受到强烈的褶皱作用,然后断裂抬升而形成的山地,如天山。
4.火山火山所形成的景观有两类:一类是欣赏火山喷发后所形成的地质景观,如锥形的火山锥、漏斗状的火山口、碧绿的火口湖等。
此类地质景观有日本富士山、我国吉林天池的火口湖等。
第二类是观赏火山的喷发和探险休眠的火山口。
目前全世界共有活火山1500多座,美国夏威夷火山和菲律宾的皮纳图博火山,都是观赏火山喷发和探险休眠火山口的绝佳胜地。
(二)根据山地的高度根据山地的高度,我国的山地可分为五大类型,如下表所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绝大部分高山和极高山分布在西部青藏高原周围。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享有“世界屋脊”之美誉。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27米,为世界第一高峰。
我国的中、低山和丘陵遍布全国各地,不少山岳风景秀美,环境宜人,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
(三)根据山地的岩性特征1.岩浆岩地质学上又称为“火成岩”,它包括火山侵入岩和火山喷出岩两大类。
简述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类型

简述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类型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可以分为岩溶旅游资源、火山旅游资源、滑坡旅游
资源、冰川旅游资源、河流旅游资源、湖泊旅游资源、崖沟旅游资源等。
岩溶旅游资源即岩溶景观、岩溶地貌,它以岩石及其表面上水溶性矿
物质形成的溶孔、穴、洞、裂缝等景观形象著称。
常见的岩溶景观有自然
孔洞、溶谷、溶壑、瀑布、洞穴以及岩石堆等。
火山旅游资源是指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地质景观,其特色在于颜色艳丽,变幻繁多,给人以神奇而强烈的视觉冲击。
火山旅游资源包括火山岩石、
火山湖、火山口等景观;火山灰、火山灰景观等。
滑坡旅游资源指的是经历积淤、滑坡等地质历史的景观,它具有独特
的地质地貌形态,其特点主要是面积较大,形状多种多样,景观多样,伴
随着独特的地质历史以及新鲜有趣的探索体验。
冰川旅游资源指的是高山冰川中的景观,其特征是环境清幽,自然壮观,景色宏伟,色彩优美,并且令人震撼、激动。
常见的景观有冰川湖泊、冰洞、冰崖、冰沟、冰柱、冰瀑等。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介绍地质地貌旅游资源是指以其独特的地质和地貌景观而吸引游客的地点。
这些景点通常展示了自然界多样性和地质历史的壮观示例。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不仅提供了美丽的景观,还为游客提供了了解地球发展历史以及自然灾害和地质过程的机会。
世界上著名的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大峡谷(美国)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是世界七大自然奇迹之一。
它是由科罗拉多河在数百万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峡谷的深度达1.6公里,长达446公里,宽度约29公里。
游客可以在峡谷的边缘欣赏壮丽的景色,也可以通过徒步旅行和骑马等方式深入峡谷内部,感受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冰川国家公园位于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是世界上最大的冰川公园之一。
公园内有多个冰川和高山,景色壮丽迷人。
游客可以参加冰川探险活动,步行或坐船观赏冰川,还可以欣赏到众多野生动植物。
公园内的冰川可以追溯到上万年前的冰河时代,是地球历史的活化石。
大堡礁(澳大利亚)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系统,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海岸。
它由数千个珊瑚组成,覆盖了约344,400平方公里的海域。
大堡礁是生物多样性的天堂,拥有丰富的珊瑚和海洋生物。
游客可以潜水、浮潜、划船或乘坐直升机欣赏这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景点。
黄石国家公园位于美国怀俄明州,是美国第一个国家公园。
公园内有火山地貌、温泉、间歇泉、喷泉和火山口,还有丰富的野生动物。
游客可以在黄石国家公园看到令人惊叹的景色,如奇布尔顿峡谷、老忠实间歇泉和大瀑布。
此外,游客还可以进行徒步旅行、露营、钓鱼和观鸟等活动。
国内的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张家界风景名胜区(湖南)张家界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
这里以奇峰、秀丽的山水景观而闻名,其中的“阿凡达山”、“袁家界”等景点深受游客喜爱。
在张家界,游客可以乘坐玻璃桥观景、徒步爬山、乘坐索道等方式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乌鲁木齐天山山脉(新疆)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也是天山山脉的重要景点之一。
第四章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第四章地质地貌旅游资源一、概念具有观赏、构景和适于开展特殊运动的地貌称为地貌旅游资源,地貌决定了风景的骨架、气势和纹理等主要特征。
各种地貌都有旅游价值。
二、风景地貌资源类型特征及分布(一)海岸地貌指在海岸地带,由于地壳运动、海浪、潮汐、海流、风以及生物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貌。
具有观赏价值的海岸地貌发育在岩石海岸和生物海岸地带,岩石海岸中具有海蚀崖、海蚀洞等奇异造型;沙滩海岸是旅游度假胜地,适合开展海水浴、沙浴和日光浴。
1、岩石海岸:我国的岩石海岸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和钱塘江口以南地区2、沙质海岸3、生物海岸:生物海岸包括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是生长在潮间浅滩上的耐盐的木本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气根下垂,其奇特的繁殖方式和海面上壮观的植物群落气势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珊瑚礁海岸不仅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还是潜水旅游胜地。
生物海岸分布于海南岛(二)冰川地貌由于冰川运动所塑造的山地地貌,以及冰川融化过程中所造成的冰体地貌景观的总称。
1、冰川地貌类型(1)堆积地貌:角峰、刀脊、冰蚀蘑菇等(2)侵蚀地貌:冰体与携带岩石共同构成的冰塔林、冰洞和冰瀑。
2、分布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
我国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
3、开发利用现状由于山高路险,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空气稀薄,一般游人难以抵达,除部分游览观光地外,目前主要作为登山探险和科学考察的旅游胜地。
4、目前我国已向国内外登山爱好者开放的著名山峰有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博格达峰、贡嘎山、四姑娘山等。
5、我国已开发的冰川风景区四川贡嘎山的海螺沟、新疆阿尔泰山的喀纳斯冰川湖、天山的扎木尔峰、云南的玉龙雪山等。
(三)沙漠戈壁1、概述(1)沙漠是指地表覆盖有大片风成沙的地区(2)戈壁为地势起伏平缓、地面布满砾石的地区(3)一望无垠的沙漠和浩瀚无比的戈壁,尽管自然环境恶劣,缺乏生机,但其独特而神秘的荒漠景观和特殊现象,仍具有神秘莫测的吸引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态上以顶平、身陡、麓缓、山形奇特、赤壁丹崖为其显著特征。
(3)成因
丹霞地貌的形成发育大致经历了三个过程:
a在低洼盆地中形成了透水性良好,垂直节理发育的红色水平砂砾岩层。
b红色水平砂砾岩形成后,盆地随周围地区一起整体抬升,不再有其他堆积物覆盖。
c在湿热气候下,岩体经强烈的流水侵蚀、溶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形成了种种地形奇观。
(4)分布
我国的丹霞地貌分布广泛,著名的丹霞地貌有广东的丹霞山和金鸡岭,福建的武夷山,湖南的武陵源,河北承德的磬锤峰、僧帽山和双塔山、安徽的齐云山、江西的龙虎山、甘肃的麦积山、四川的青城山、重庆的四面山、乐山凌云山等。
3、岩溶地貌
(1)概念
在巨厚的碳酸盐岩(主要为石灰岩)层上,由于水的溶蚀和析出、沉积等化学变化过程而形成的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分布集中于云贵高原,如桂林山水、石林等。
(2)影响岩溶地貌形成的因素
A地质因素:
地质因素主要包括岩性、地质构造等方面,它们影响岩石的可溶性和透水性。
①岩石性质:要具可溶性,主要是碳酸盐类岩石。
②地质构造:一般为断层、节理发育的地区,两组节理交叉部位,裂隙度大,透水性好,有利于岩溶地貌发育。
B气候因素:
①降水
a、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量大,有利于水循环,水的溶蚀力强。但纯水对碳酸盐类的岩石溶解是微弱的,只有当水中含有CO2时,岩石的溶解度才显著增大。
(二)冰川地貌
由于冰川运动所塑造的山地地貌,以及冰川融化过程中所造成的冰体地貌景观的总称。
1、冰川地貌类型
(1)堆积地貌:角峰、刀脊、冰蚀蘑菇等
(2)侵蚀地貌:冰体与携带岩石共同构成的冰塔林、冰洞和冰瀑。
2、分布
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
C生物因素:
因动、植物的生长和活动,可供给土壤大量有机质,土壤中有机质的氧化和分解可产生大量CO2,促进石灰岩的溶解。
(3)岩溶地貌的类型
A地表岩溶景观
3、主要景观类型
(1)风积地貌主要由风力沉积作用而形成
a沙丘
b沙垄:是指沿一个方向延伸的沙质高地,包括纵向沙垄(与风向一致)和横向沙垄(与风向垂直)。
(2)风蚀地貌——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
a岩石单体造型:风蚀蘑菇、人头石等
b群体造型: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雅丹是维吾尔语,原意是具有陡壁的小丘,是干旱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在巨厚的湖相沉积层上发育的陡壁的小丘和风蚀沟槽、洼地相间分布的地貌组合,主要分布于新疆罗布泊的雅丹地区。
第四章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一、概念
具有观赏、构景和适于开展特殊运动的地貌称为地貌旅游资源,地貌决定了风景的骨架、气势和纹理等主要特征。各种地貌都有旅游价值。
二、风景地貌资源类型特征及分布
(一)海岸地貌
指在海岸地带,由于地壳运动、海浪、潮汐、海流、风以及生物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貌。
具有观赏价值的海岸地貌发育在岩石海岸和生物海岸地带,岩石海岸中具有海蚀崖、海蚀洞等奇异造型;沙滩海岸是旅游度假胜地,适合开展海水浴、沙浴和日光浴。
(三)沙漠戈壁
1、概述
(1)沙漠是指地表覆盖有大片风成沙的地区
(2)戈壁为地势起伏平缓、地面布满砾石的地区
(3)一望无垠的沙漠和浩瀚无比的戈壁,尽管自然环境恶劣,缺乏生机,但其独特而神秘的荒漠景观和特殊现象,仍具有神秘莫测的吸引力。
2、我国荒漠的分布:(属温带荒漠)
我国的沙漠和戈壁面积有12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3%,主要分布在乌鞘岭和贺兰山以西的大陆腹地。新疆是荒漠分布最广的省区。
4、沙漠戈壁旅游资源的利用
沙漠、戈壁等干旱地貌景观,以其独特性和神秘性吸引着旅游者,成为极具观赏价值的旅游资源。但由于所处自然环境较差,这种旅游还不被广大游客所接纳。
(1)目前利用方式:主要建立各种沙漠公园、沙漠植物园和沙漠旅游专线等。
(2)我国对沙漠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①开辟了沿戈壁滩和沙漠西行的古代“丝绸之路”(想一想:途经何地?)②观赏沙漠地貌景观
b、水中CO2的含量越高,溶蚀力就越强。岩溶作用是通过一系列化学过程进行的:
CO2+H2O=H2CO3
H2CO3=H++HCO3
H+
②温度
a、温度高,水中CO2含量就少,溶蚀作用会减弱。
b、温度高,水的电离度大,水中H+离子增多,溶蚀力增强。总的看,温度高,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③气压:气压高,水中CO2的含量就增多,溶蚀力增强。
3、开发利用现状
由于山高路险,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空气稀薄,一般游人难以抵达,除部分游览观光地外,目前主要作为登山探险和科学考察的旅游胜地。
4、目前我国已向国内外登山爱好者开放的著名山峰有
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博格达峰、贡嘎山、四姑娘山等。
5、我国已开发的冰川风景区
四川贡嘎山的海螺沟、新疆阿尔泰山的喀纳斯冰川湖、天山的扎木尔峰、云南的玉龙雪山等。
1、岩石海岸:我国的岩石海岸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和钱塘江口以南地区
2、沙质海岸
3、生物海岸:生物海岸包括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是生长在潮间浅滩上的耐盐的木本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气根下垂,其奇特的繁殖方式和海面上壮观的植物群落气势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珊瑚礁海岸不仅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还是潜水旅游胜地。生物海岸分布于海南岛
③建立沙漠公园和鸣沙观赏点(鸣沙成因:电荷、碰撞、风暴前奏)
(四)其它地貌
1、花岗岩地貌
(1)类型特征:
a山地:高大、雄伟、峭拔、险峻,顶部轮廓圆滑如华山、黄山的莲花峰、山东的泰山等。
b丘陵:山体高度小,起伏缓和如浙江的普陀山、福建厦门的鼓浪屿、泉州的清源山、蓟县的盘山等。
c石块:轮廓浑圆、造型奇特的石头蛋遍布于花岗岩山地、丘陵和岩石海岸的海滩上,如泉州的风动石。
(2)花岗岩地貌综合特点
主峰突出、山岩陡峭险峻、气势宏伟,多奇峰、悬崖、深壑、怪石、石柱林立、雄伟壮观。
(3)花岗岩的特点
岩性坚硬,组成颗粒粗,抗蚀力强,节理发育、层状剥离作用明显,球状风化显著,呈肉粉色或青灰色,有结晶体。
2、丹霞地貌
(1)概念
在巨厚的红色沙砾岩上,由内外营力作用发育而成的奇峰、赤壁、岩洞等特殊地貌,因最早发现于广东仁化丹霞山,故称为丹霞地貌。中国有350多处丹霞地貌,多分布在南方。如福建的武夷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