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知识讲解
第四章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第四章地质地貌旅游资源一、概念具有观赏、构景与适于开展特殊运动的地貌称之地貌旅游资源,地貌决定了风景的骨架、气势与纹理等要紧特征。
各类地貌都有旅游价值。
二、风景地貌资源类型特征及分布(一)海岸地貌指在海岸地带,由于地壳运动、海浪、潮汐、海流、风与生物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貌。
具有观赏价值的海岸地貌发育在岩石海岸与生物海岸地带,岩石海岸中具有海蚀崖、海蚀洞等奇异造型;沙滩海岸是旅游度假胜地,适合开展海水浴、沙浴与日光浴。
1、岩石海岸:我国的岩石海岸要紧分布于辽东半岛、胶东半岛与钱塘江口以南地区2、沙质海岸3、生物海岸:生物海岸包含红树林海岸与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是生长在潮间浅滩上的耐盐的木本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气根下垂,其奇特的繁殖方式与海面上壮观的植物群落气势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珊瑚礁海岸不仅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还是潜水旅游胜地。
生物海岸分布于海南岛(二)冰川地貌由于冰川运动所塑造的山地地貌,与冰川融化过程中所造成的冰体地貌景观的总称。
1、冰川地貌类型(1)堆积地貌:角峰、刀脊、冰蚀蘑菇等(2)侵蚀地貌:冰体与携带岩石共同构成的冰塔林、冰洞与冰瀑。
2、分布要紧分布在高纬度地区与高山地区。
我国要紧分布在西部地区的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
3、开发利用现状由于山高路险,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空气稀薄,通常游人难以抵达,除部分游览观光地外,目前要紧作为登山探险与科学考察的旅游胜地。
4、目前我国已向国内外登山爱好者开放的著名山峰有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博格达峰、贡嘎山、四姑娘山等。
5、我国已开发的冰川风景区四川贡嘎山的海螺沟、新疆阿尔泰山的喀纳斯冰川湖、天山的扎木尔峰、云南的玉龙雪山等。
(三)沙漠戈壁1、概述(1)沙漠是指地表覆盖有大片风成沙的地区(2)戈壁为地势起伏平缓、地面布满砾石的地区(3)一望无垠的沙漠与浩瀚无比的戈壁,尽管自然环境恶劣,缺乏生机,但其特殊而神秘的荒漠景观与特殊现象,仍具有神秘莫测的吸引力。
第三章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喷入海中的岩运动的一 种特殊形式。当地球运动变化所产生地应力 超过岩层或岩体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就会使 地壳发生断裂或错动,同时将受力时积累起 来的巨大能量骤然释放出来,并以纵波和横 波形式的地震波向四周传播,从而引起地表 的震动成为地震。
由于地球内部活动的复杂性以及人类对此 缺乏有效监测手段和预报模型,时至今日, 地震预报技术尚不完善,成功的例子很少, 地震预报仍是当今世界科学的一大难题。多 數政府目前都否認地震可以預報,包括200 8年汶川大地震。
➢具有形态美,可以开展观赏性旅游活动
奇特美(奇妙之态) --是指那些经过地球外力作用和人类开发改造而 形成的,具有奇特风格的地文景观形态. 奇特美能给人特殊的愉快高兴 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可以启发人们的智慧, 促进思维, 激励人们去追 求, 去探索,去创新. ( 图: 桂林象鼻山; 张家界 )
第三节 旅游吸引因素和旅游功能 ➢具有形态美,可以开展观赏性旅游活动
安山岩中的斑晶
美国黃石国家公园中被风化的玄武 岩柱状结构
由于玄武岩融化后黏度小,凝 结后坚硬致密,所以可以做铸石 的原料。铸石是将玄武岩经过熔 化铸造、结晶处理,退火而成的 材料。
美国田纳西州的石灰石性质的页岩层理结构
香港东面一帶离岛的沉积岩
变质岩
岩石在变质过程中形成新的矿物,所以变质过程也是一种重要的成矿过 程,中国鞍山的铁矿就是一种前寒武纪火成岩形成的一种变质岩
➢具有科学文化属性,可以开展求知,科学考察旅游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并蕴含着一定的 科学原理。人们在观赏过程中,既得到美的感受,又能认识一些科 学事物,学到新的科学知识,受到教育的启迪。因此,具有典型特 征的地区就成了科学考察的对象和大众的科普教育基地。
地理常识——我国地貌旅游资源(二)

地理常识——我国地貌旅游资源(二)地貌景观主要类型按照地貌形成的不同的地质条件,我们可以把地貌旅游资源分成不同的景观类型。
每一种景观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形态和魅力。
地貌不同,适宜开展的旅游项目也不同。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各种地貌景观特点及分布规律,在旅游规划与开发等实践中,既做到突出特色,又做到因地制宜。
一、花岗岩地貌(一)、成因与分布花岗岩是地表最常见的酸性侵入岩。
我国众多的名山景观中,由花岗岩所构成的景观为数最多。
泰山、黄山、华山、衡山、九华山、崂山、千山、天台山等都是由花岗岩构成的名山。
(二)、花岗岩地貌景观的突出特点是:1、主峰突出花岗岩地貌节理发育,经过抬升作用,可形成高大挺拔的山体,使主峰十分明显。
2、象形石峰花岗岩因为十分坚硬,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表面多呈“球状风化”,形成浑圆的“石蛋”,或其他各种惟妙惟肖的象形石峰。
像黄山的怪石就是黄山“四绝”之一。
3、危崖峭壁花岗岩山地岩体垂直节理发育,经流水切割侵蚀或风化崩塌作用,常出现大面积的危崖峭壁,峰林深壑。
4、雄伟险峻主峰高大挺拔,周围群峰簇拥,各种奇妙的石蛋和象形石峰,共同构成花岗岩地貌的最直观印象,就是它们的雄伟险峻。
像我国自古就有“泰山天下雄”、“华山天下险”之说,就是这个道理。
二、流纹岩地貌(一)、成因与分布流纹岩是酸性喷出岩。
我国流纹岩山地以浙江省为最多,著名的有雁荡山、天台山、会稽山以及西湖附近的宝石山等。
(二)、流纹岩地貌的特点1、流纹状构造流纹岩作为酸性喷出岩,在其流出地表后的冷凝成岩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不同颜色流纹状构造。
2、变幻造型流纹岩岩体多节理和裂隙,经过构造上升,河流下切,重力崩塌,常常造成造型奇特的微地貌。
像奇峰、异洞、幽谷、峭壁、石柱和石礅等。
这些造型不仅丰富逼真,而且同一景物从不同时间、不同角度观看,还会步移景换,呈现多种不同的形态特征。
比如浙江雁荡山的著名造型峰岩灵峰,在不同时间不同角度,可变幻成双手相合、雄鹰展翅、夫妻幽会等形象,因此又有合掌峰、雄鹰峰和夫妻峰等名称。
简述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类型

简述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类型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可以分为岩溶旅游资源、火山旅游资源、滑坡旅游
资源、冰川旅游资源、河流旅游资源、湖泊旅游资源、崖沟旅游资源等。
岩溶旅游资源即岩溶景观、岩溶地貌,它以岩石及其表面上水溶性矿
物质形成的溶孔、穴、洞、裂缝等景观形象著称。
常见的岩溶景观有自然
孔洞、溶谷、溶壑、瀑布、洞穴以及岩石堆等。
火山旅游资源是指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地质景观,其特色在于颜色艳丽,变幻繁多,给人以神奇而强烈的视觉冲击。
火山旅游资源包括火山岩石、
火山湖、火山口等景观;火山灰、火山灰景观等。
滑坡旅游资源指的是经历积淤、滑坡等地质历史的景观,它具有独特
的地质地貌形态,其特点主要是面积较大,形状多种多样,景观多样,伴
随着独特的地质历史以及新鲜有趣的探索体验。
冰川旅游资源指的是高山冰川中的景观,其特征是环境清幽,自然壮观,景色宏伟,色彩优美,并且令人震撼、激动。
常见的景观有冰川湖泊、冰洞、冰崖、冰沟、冰柱、冰瀑等。
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

东部山地成为旅游胜地的原因: ①大河下游,经济开发早 ②海拔高度适中,古代就是避暑 游览胜地, 留下许多古迹和传说 ③多为宗教胜地
地貌景观主要类型
按照地貌形成的不同的地质条件,我们 可以把地貌旅游资源分成不同的景观类 型。每一种景观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形态 和魅力。地貌不同,适宜开展的旅游项 目也不同。因此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各种 地貌景观特点及分布规律,在旅游规划 与开发等实践中,既做到突出特色,又 做到因地制宜。
1、东西走向的山脉 主要有三列五条: 北列是天山和阴山;中列是昆仑山和秦 岭;南列是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主要有三 列七条:西列是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 山和雪峰山;中列是长白山和武夷山; 东列是台湾山脉。
3、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主要有两 条:阿尔泰山和祁连山 。 4、南北走向的山脉 主要也有两条:贺 兰山和横断山。 5、弧形山系 喜马拉雅山是一条巨大的 弧形山脉,绵延于我国西南边境,并和 横断山脉等相连接,构成巨大的弧形山 系。
青藏高原为第一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形区,成为“世界屋 脊”。在青藏高原以东以北,到大兴安岭、 太 行山、 巫山、 雪峰山一线以西,是地势的二 级阶梯,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主要 是一些高原和盆地。此线以东的我国东部地区, 为地势的三级阶梯,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 以平原地形为主,并有低山丘陵地形分布。
(4)、丘陵 通常把海拔高度低于500 米,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坡度较缓的地 形称为丘陵。丘陵起伏比山地和缓,但 两者难以截然分开。 因此丘陵部分地具有山地的旅游价值, 同时有可能具有更丰富的人文景观。丘 陵也容易被开发成果园和茶园,发展观 光农业条件最好。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介绍地质地貌旅游资源是指以其独特的地质和地貌景观而吸引游客的地点。
这些景点通常展示了自然界多样性和地质历史的壮观示例。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不仅提供了美丽的景观,还为游客提供了了解地球发展历史以及自然灾害和地质过程的机会。
世界上著名的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大峡谷(美国)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是世界七大自然奇迹之一。
它是由科罗拉多河在数百万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峡谷的深度达1.6公里,长达446公里,宽度约29公里。
游客可以在峡谷的边缘欣赏壮丽的景色,也可以通过徒步旅行和骑马等方式深入峡谷内部,感受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冰川国家公园位于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是世界上最大的冰川公园之一。
公园内有多个冰川和高山,景色壮丽迷人。
游客可以参加冰川探险活动,步行或坐船观赏冰川,还可以欣赏到众多野生动植物。
公园内的冰川可以追溯到上万年前的冰河时代,是地球历史的活化石。
大堡礁(澳大利亚)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系统,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海岸。
它由数千个珊瑚组成,覆盖了约344,400平方公里的海域。
大堡礁是生物多样性的天堂,拥有丰富的珊瑚和海洋生物。
游客可以潜水、浮潜、划船或乘坐直升机欣赏这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景点。
黄石国家公园位于美国怀俄明州,是美国第一个国家公园。
公园内有火山地貌、温泉、间歇泉、喷泉和火山口,还有丰富的野生动物。
游客可以在黄石国家公园看到令人惊叹的景色,如奇布尔顿峡谷、老忠实间歇泉和大瀑布。
此外,游客还可以进行徒步旅行、露营、钓鱼和观鸟等活动。
国内的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张家界风景名胜区(湖南)张家界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
这里以奇峰、秀丽的山水景观而闻名,其中的“阿凡达山”、“袁家界”等景点深受游客喜爱。
在张家界,游客可以乘坐玻璃桥观景、徒步爬山、乘坐索道等方式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乌鲁木齐天山山脉(新疆)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也是天山山脉的重要景点之一。
第四章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第四章地质地貌旅游资源一、概念具有观赏、构景和适于开展特殊运动的地貌称为地貌旅游资源,地貌决定了风景的骨架、气势和纹理等主要特征。
各种地貌都有旅游价值。
二、风景地貌资源类型特征及分布(一)海岸地貌指在海岸地带,由于地壳运动、海浪、潮汐、海流、风以及生物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貌。
具有观赏价值的海岸地貌发育在岩石海岸和生物海岸地带,岩石海岸中具有海蚀崖、海蚀洞等奇异造型;沙滩海岸是旅游度假胜地,适合开展海水浴、沙浴和日光浴。
1、岩石海岸:我国的岩石海岸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和钱塘江口以南地区2、沙质海岸3、生物海岸:生物海岸包括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是生长在潮间浅滩上的耐盐的木本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气根下垂,其奇特的繁殖方式和海面上壮观的植物群落气势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珊瑚礁海岸不仅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还是潜水旅游胜地。
生物海岸分布于海南岛(二)冰川地貌由于冰川运动所塑造的山地地貌,以及冰川融化过程中所造成的冰体地貌景观的总称。
1、冰川地貌类型(1)堆积地貌:角峰、刀脊、冰蚀蘑菇等(2)侵蚀地貌:冰体与携带岩石共同构成的冰塔林、冰洞和冰瀑。
2、分布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
我国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
3、开发利用现状由于山高路险,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空气稀薄,一般游人难以抵达,除部分游览观光地外,目前主要作为登山探险和科学考察的旅游胜地。
4、目前我国已向国内外登山爱好者开放的著名山峰有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博格达峰、贡嘎山、四姑娘山等。
5、我国已开发的冰川风景区四川贡嘎山的海螺沟、新疆阿尔泰山的喀纳斯冰川湖、天山的扎木尔峰、云南的玉龙雪山等。
(三)沙漠戈壁1、概述(1)沙漠是指地表覆盖有大片风成沙的地区(2)戈壁为地势起伏平缓、地面布满砾石的地区(3)一望无垠的沙漠和浩瀚无比的戈壁,尽管自然环境恶劣,缺乏生机,但其独特而神秘的荒漠景观和特殊现象,仍具有神秘莫测的吸引力。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2020/11/10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每当大风狂吼时,卷起漫天沙尘,日月无 光,不辨方向,风声如神哭鬼嚎,完全是 一个恐怖的世界。大风停息后,风蚀垄脊、 土墩、风蚀沟槽、洼地犹如城堡、街巷及 各种及其形象。而当再一场大风之后,会 一切都变样。所以乌尔禾的雅丹地貌地区 被称为“魔鬼城”。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雅丹地貌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亚龙湾沙滩
•返回
•砾石滩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东寨港红树林生物海岸——红树林海岸是由红树科植物与泥沼结合的海岸, 是热带海岸特有的地貌类型之一。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边特有的常绿 灌木或小乔木丛林。红树可耐盐、耐碱,树干上生长许多气根,以适应长 期浸泡在海水或泥滩里缺乏空气的环境。红树植物以“胎生”来繁殖,果 实在树上还未脱落,种子就在果实内发芽,吸取母树养分成长幼苗。幼苗 脱落后落入淤泥滩中,几小时内就能生根成长新树株。
• 地质旅游资源: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 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力的地质作用, 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 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地质遗迹)。包 括:有重大观赏和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 地质地貌景观;有重要价值的地质剖面 和构造形迹;有重要价值的古人类遗迹、 古生物化石遗迹;有特殊价值的矿物、 岩石及典型产地;典型的地质灾害遗迹。
•甘肃敦煌鸣沙山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风蚀地貌——雅丹地貌和风蚀城堡 ❖风蚀地貌以雅丹和风蚀城堡景观为代表,
新疆罗布泊洼地的雅丹地区发育最为典型, 准噶尔盆地的乌尔禾“风城”和将军戈壁 滩上的“魔鬼城”最为著名。
❖“雅丹”,源于维吾尔语,意为“有陡壁 的小丘”。雅丹地貌是因强大的风力侵蚀 和搬运、堆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常呈现 风蚀垄脊、土墩、风蚀沟槽、洼地等形态。 此种地貌出现于多大风、干涸的古湖盆或 湖积平原和戈壁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生代——地球历史上生命发展处于承前启后的阶段
新生代——地球历史上生命发展的新时期
每个代中又划分出若干纪
第三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第三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浙江省长兴县煤山——全球二叠系(纪)——三叠系 (纪)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俗称“金钉子”,也是古生 界(代)——中生界(代)的界限,是地球历史上三个 最重要的断代界线之一 殷鸿福院士、杨遵仪院士科研集体20年努力获得 纪录片:《地球年轮——金钉子的故事》
第三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2、岩石矿物、矿产资源景观
(1)岩石景观
①小型的奇石、怪石景观 三峡灯影峡的灯影石、蘑菇石、黄山的猴子观海、仙桃石等
②自然博物馆中陈列的岩石标本
第二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第二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Nhomakorabea第二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第二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第三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代表:我国新疆的化石森林景观;美国亚利桑那州、犹他 州的化石森林;北京延庆下德龙湾的硅化木林;湖北阳逻 第四纪地层中保存的硅化木区
第二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第二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第三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②古动物化石景观 古动物化石公园、恐龙博物馆 古人类化石及古人类遗址
第二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例:李娴等人在贡嘎山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项目, 形成多个旅游产品组合带
第二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第三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第二节 地质旅游资源 一、概念
地质旅游资源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 由于内外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 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
第三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第三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2)地球的外部结构
第三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二、地质作用
1、概念 地质学把自然界引起地壳的物质成分、结构、
构造及地表形态等发生不断改变和发展的各种作 用称为地质作用,把引起这些变化的各种自然动 力称为地质营力。
第三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2、分类
依据:能量来源
(1)内营力地质作用 能量来源于地球本身,包括放射性元素产生的热能,
第三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第一节 概述
一、地球的基本性质
1、地球的形状、质量、运动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旋转椭球体,两极比较扁平,赤道
部分相对突出 地球的总体积10833亿立方公里,平均半径约6371公里,
地球质量不大不小,引力适中,形成了适宜的大气圈与水 圈
地球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运动形式主要包括自转和绕 太阳公转
(2)矿物景观 以室内的博物馆和陈列馆参观为佳 例:方铅矿晶体、辉锑矿晶体、石英晶簇、方解石晶簇等
各大洲平均海拔排序:南极洲(2263米)、亚洲(950)、 北美(700)、非洲(650)、南美(600)、大洋洲 (340)、欧洲(300)
四大洋平均深度排序:太平洋(4300)、印度洋 (3897)、大西洋(3626)、北冰洋(1205)
第三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3、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结构 依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差异和变化
第二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第二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第三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③古生物遗迹景观
地质历史时期生物活动的遗迹或遗物,包括动物爬行、 栖息、觅食、居住、逃逸等活动留下的遗迹,它们的排 泄物、蛋卵等
河南南阳西峡的恐龙蛋化石群——“世界第九大奇迹” 湖北郧阳地区的恐龙蛋化石群
第三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第三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2、地球的表面形态
(1)海陆构成比例 地球表面70.8%的面积被海洋覆盖,陆地面积只占 29.2%
(2)海陆分布不均匀 65%的陆地集中在北半球,占该半球面积的39.3%, 在南半球,陆地只占总面积的19.1%
第三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3)地球表面起伏不平 大陆最高点:珠穆朗玛峰(8848.13米) 大陆最低点:约旦境内的死海(-392米) 我国大陆最低点: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155米)
地球自转产生的旋转能和重力作用形成的重力能 对地球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 ①地壳运动:垂直运动、水平运动 ②岩浆活动:侵入岩、喷出岩 ③变质作用: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等方
面发生变化
第三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2)外营力地质作用
能量来源:太阳能
①风化作用: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是一切外 力作用的开端 ②剥蚀作用: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冰川侵蚀 ③搬运作用:流水、风力、冰川、海浪搬运 ④沉积作用:较粗的物质先沉积,愈细的物质后沉积 ⑤成岩作用:固结、脱水、结晶、胶结
第二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思考:这些图片中的地貌分别 是由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
第三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三、地质地貌条件是构成旅游资源的重要因素
1、地质地貌条件直接提供种类繁多的旅游资源 例:吉林长白山天池、古代生物掩埋形成的山东临朐山
旺化石、云南腾冲温泉
2、地质地貌条件构成的自然旅游景观所表现的美,是自然 显示出来的美,它离不开自然
(2)古生物化石
古生物化石是指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 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包括植物、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等化石及其遗迹化石。
它是地球历史的见证,是研究生物起源和进化等的科 学依据。
第二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①古植物化石景观
主要景观:石化林、硅化木
成因:远古地质时代原始森林或树木被泥沙和火山灰等掩 埋后在缺氧条件下被硅化、石化形成的
第二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第三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其他地层剖面:
我国第一个国际地层剖面——云南昆阳寒武系剖面 陕西洛川黑木沟的第四纪黄土典型地层剖面 辽宁大连金石滩震旦纪——寒武纪沉积岩剖面 陕西东秦岭岩相剖面 内蒙古东胜区三叠系——中侏罗统剖面 萨拉乌素组河湖相沉积剖面 宁夏六盘山地质剖面
第三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二、分类
1、地层古生物旅游景观
(1)地层 ①概念:
地层是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的总称。 某一地质时代所形成的一套层状岩石,称为那一时代的地 层。
第三章 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②地质年代:
据古生物(化石)演化的情况划分,各代的命名,表示着
生物的进化
太古代 元古代
年代太古老
古生代——地球上出现古老生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