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格局

合集下载

广西主要树种(组)异速生长模型及森林生物量特征

广西主要树种(组)异速生长模型及森林生物量特征

广西主要树种(组)异速生长模型及森林生物量特征汪珍川;杜虎;宋同清;彭晚霞;曾馥平;曾昭霞;张浩【摘要】基于广西11类主要树种(组)5个龄组(245株样木、345块样地)的生物量实测调查,建立了各树种(组)的生物量优化异速生长模型,探讨广西森林生态系统总生物量及不同森林类型、不同龄组、不同层次的生物量组成与分配.结果表明:(1)广西11类树种(组)叶、枝、干、根、全株生物量(除了杉树叶、桉树叶生物量)、地上-地下、胸径-树高的优化回归模型均为幂函数,经t检验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11类树种(组)以全株生物量的模拟效果最好;(2)广西森林总生物量为1425.37 Tg,平均生物量为105.36Mg/hm2,各森林类型总生物量为松树林(366.14 Tg)>硬阔(291.08 Tg)>软阔(239.75 Tg)>石山林(165.51Tg)>杉木林(164.01 Tg)>桉树林(99.55 Tg)>栎类(46.34 Tg)>八角林(20.21 Tg)>油茶林(19.59 Tg)>竹林(13.19 Tg),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各层次生物量均以乔木层占绝对优势,所占比例为78.30%-97.47%,各龄组地上生物量均大于地下生物量;(3)考虑统计学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平衡及异速生长模型的可解释量、回归系数的显著性,以胸径为变量的生物量模型能有效估算广西主要树种(组)各器官及总生物量;(4)优化筛选的广西各树种(组)的地上-地下优化异速生长模型及推算的地上-地下生物量比,对于估计广西森林地下生物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5(035)013【总页数】11页(P4462-4472)【关键词】树种(组);异速生长模型;生物量;龄组;广西森林【作者】汪珍川;杜虎;宋同清;彭晚霞;曾馥平;曾昭霞;张浩【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5;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长沙410128;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5;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系统研究观测站,环江547200;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5;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系统研究观测站,环江547200;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5;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系统研究观测站,环江547200;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5;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系统研究观测站,环江547200;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5;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系统研究观测站,环江547200;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5;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系统研究观测站,环江547200【正文语种】中文森林生物量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基础,也是度量植被碳库、研究整个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重要参数[1-4]。

贝加尔针茅草原主要植物地上生物量分配对放牧梯度的响应

贝加尔针茅草原主要植物地上生物量分配对放牧梯度的响应
须将 光合 作 用所 固定 的 能 量优 化 分 配 [ 。不 同植 物 5 ]
对 于 放 牧 干 扰 的 响 应 对 策 不 同 ] 可 能 由 于 放 牧 梯 度 ,
分配 增 大 。 由于放 牧 家 畜 对 植 物 生 长 有 两 面 影 响 , 一 方 面通过 伤 害植 物 的正 常组 织 、 态 , 制 植 物 生 长 , 形 抑
业 务 费 专 项 (0 9Z N—0 资 助 2 0 一J l )
作 者 简 介 :范 国艳 , 1 8 一 女 , 南 彬 州 人 , 士 研 究 生 。 ( 9 3) 湖 硕
E malf y 0 @ 1 3 c r — i:g 8 7 . o 6 n
要 植物 器 官的 生 物 量 分 配 变 化 , 索 其 与 草 原 主 要植 探
物 的功 能特 征 和 生 活 史 对 策 改 变 的联 系 , 以及 其 对植 物 群落 特征 的 变 化 的影 响 , 草 原 的 合 理 利用 和退 化 为 草 地恢 复与 重建 提供 理 论依 据 。
关 键 词 :贝加 尔针 茅 草 原 ; 牧 梯 度 ; 物 多样 性 ; 物 量 分 配 ; 殖 分 配 放 植 生 繁 中 图 分 类 号 : 1 S8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5 0 2 n ) 20 7 —6 0 95 0 (0 0 —0 90
1 材 料 和 方 法
收 稿 日期 : 0 00 —0 2 1—61 ;修 回 日期 : O O0 —1 2 1一62
基 金 项 目 :国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 0 7 3 7 , 国 农 业 科 学 3706 ) 中 院 院长 基 金 和 中央 级 公 益 性 科 研 院 所 基 本 科 研

大兴安岭不同龄组兴安落叶松林乔木层生物量分配

大兴安岭不同龄组兴安落叶松林乔木层生物量分配

大兴安岭不同龄组兴安落叶松林乔木层生物量分配王飞;叶冬梅;臧传富;张秋良【摘要】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天然林(Larix gmelinii)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的调查,采用异速生长方法,对兴安落叶松乔木层生物量器官分配特征及随龄组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杜香-兴安落叶松从幼龄至成熟林,乔木层生物量为98.63~249.46 t/hm2,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别占83.30%~88.40%和12.60%~16.70%.总生物量及地上生物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大,根冠比则呈降低的趋势.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各器官生物量积累因龄组而异,乔木生物量的主体为树干,占总生物量的58.26%~68.78%,其次是根(11.38%~16.12%),叶生物量最小(1.01%~2.21%),随龄组的增加,树干生物量比例呈单峰曲线,地上生物量比例增加,树根、树枝、树皮和树叶生物量比例则呈“U”型曲线,在近熟林最低.如果采用本地的参数并按年龄进行详尽的调查和统计,得到的兴安落叶松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估算将更可靠.%Taking the natural Larix gmelinii forests occurring in Daxing'anling Mountains in Inner Mongolia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is paper analyzed the tree layer biomas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variations among different age group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s on the young,middle-aged,nearly mature and mature fores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ee layer biomass of Ledum palustre-L.gmelinii forests from young to mature ranged from 98.63-249.46 t/hm2,the ground and underground biomass accounted for 83.30%-88.40% and 12.60%-16.70%,respectively.Total biomass and ground biomass increased with forest age,but the root to crown ratio decreased with age.The biomass of different tree positions was different among different age groups.Treetrunk was the main body of tree biomass,which accounted 58.26%-68.78%of the total,followed by root(11.38%-16.12%),and leaf (1.01%-2.21%).The biomass percentage of tree trunk in total biomass presented a unimodal curv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forest age,and the percentage of ground biomass increased with forest age.The percentages of root,branch,bark and leaf presented a "U-shaped" curve,lowest for the mature forest.It would be more reliable to estimate the biomass and productivity if the relative parameters of the local forest were adopted.【期刊名称】《西北林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2)005【总页数】6页(P23-28)【关键词】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乔木层生物量;器官分配【作者】王飞;叶冬梅;臧传富;张秋良【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9;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9;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9;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1.220.1森林生物量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为能量流动和养分循环等功能过程提供基础数据[1],是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影响的基本工作[2],能为探索生态系统的源汇关系,进而对全球变化进行预测提供基本资料[3]。

26年生红椎人工林的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①

26年生红椎人工林的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①

26年生红椎人工林的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①摘要:采用径阶平均标准木法,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的红椎人工林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26年生红椎人工林乔木层的生物量为114.933 t/hm2,年均净生产量为4.421 t/(hm2.a);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格局为干材(59.57%)>根(17.15%)>枝(13.98%)>干皮(6.29%)>叶(3.01%);其地上部分生物量主要集中分布于树高12m以下,占66.49%;林木径级为20cm~36cm范围的生物量占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75.01%;根系生物量的分配是以根兜的最大(57.81%),吸收根的最小(3.10%)。

关键词:红椎人工纯林生物量分配格局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 A. Dc)又名红黎、红栲,属壳斗科(Fagaceae)栲属(Castanopsis)常绿乔木,是喜热、喜湿润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主要分布于华南的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的南部。

红椎生长快、成材早、适应广、改土效果好、涵养水源的能力强,是优良的水源林和公益林树种;其干形通直、心材大、坚硬、耐腐蚀,也是家具、船舶、建筑和农具的优质用材,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近年来,对红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丰产栽培、生长规律、木材特性[1-3,14]等方面。

唐玉贵等[1]对红椎人工林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表明,培育壮苗、间伐整枝和中期施肥能有效提高林分生长量;黄全能[2]研究了红椎天然林的生长规律,指出4~18龄为其树高和胸径的速生期,不苛求立地;吕建雄等[3]报道了红椎木材的力学性质,表明其树干南北向的木材弦面顺纹抗剪强度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80cm,表土层厚18~20cm,pH = 4.8~5.5。

1.2 试验林的基本概况1983年,将24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纯林(立地指数16~18)采伐后,种植红锥(苗高30~40cm),初植密度1250株/hm2。

广东省汕头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 生物含答案

广东省汕头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 生物含答案

试卷类型:A 2023年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生物(答案在最后)本试卷8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生物学知识的应用有科学性错误..的是A.用差速离心法可分离出大小不同的细胞器B.用高Ca2+、高pH融合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C.酵母菌可用于乳制品的发酵、泡菜的腌制D.应用太阳能水生态修复系统改善湖水水质2.在真核细胞中,膜联蛋白参与膜的运输和组织,如囊泡运输、信号转导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膜联蛋白合成的起始阶段在游离核糖体上进行B.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可能有膜联蛋白参与C.膜联蛋白是需要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D.膜联蛋白参与蛋白质从内质网到髙尔基体的运输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句出自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诗句中的生物组成了群落B.诗句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C.诗句中蕴含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D.诗句创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4.长日照植物是指在24h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必须长于一定时数才开花的植物,短日照植物是指日照长度短于一定时数才开化的植物。

闽东沿海秋茄天然林与人工林生物量比较

闽东沿海秋茄天然林与人工林生物量比较

闽东沿海秋茄天然林与人工林生物量比较王韧;李晓景;蔡金标;张典铨;何东进;刘翠;王其炳;郑开基;林峰【摘要】闽东(福鼎市)是中国红树林(秋茄)自然分布的最北端,在红树林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采用标准木法以及收获法,研究闽东沿海不同起源秋茄林生物量及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秋茄天然林生物量为58.305 t/hm2,地上部分为32.919t/hm2,地下部分为25.386 t/hm2;人工林生物量为25.359 t/hm2,地上部分为14.711 t/hm2,地下部分为10.648 t/hm2.花、叶、枝、干等生物量数据显示.秋茄种群生物量分配为枝>干>粗根>叶>中根>墩>细根>花;生物量及器官分配反映了秋茄种群对高纬度生境的适应性.【期刊名称】《西南林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30)001【总页数】5页(P16-20)【关键词】秋茄;天然林;人工林;生物量;福建福鼎【作者】王韧;李晓景;蔡金标;张典铨;何东进;刘翠;王其炳;郑开基;林峰【作者单位】福鼎市林业局,福建,福鼎,355200;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霞浦县林业局,福建,霞浦,355100;福鼎市林业局,福建,福鼎,355200;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霞浦县林业局,福建,霞浦,355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2.990.2红树林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滩,即北纬25°至南纬25°的范围内,约75%的海岸上生长有红树林[1]。

在我国,红树林广泛分布于两广、福建、浙江及台湾等地沿海海滩。

秋茄(Kandeliacandel(Linn.)Druce)为红树林科秋茄属植物,是热带和亚热带海滩造林特有的经济防护林树种。

不同谷子品种地上干物质量积累及分配规律比较

不同谷子品种地上干物质量积累及分配规律比较

不同谷子品种地上干物质量积累及分配规律比较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不同谷子品种地上干物质量积累及分配规律比较引言谷子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广泛种植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谷子的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

而地上干物质的积累和分配是谷子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对谷子的产量和品质具有关键的影响。

深入研究不同谷子品种地上干物质量积累及分配规律的比较,对谷子的生长规律和产量形成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关于不同谷子品种地上干物质量积累及分配规律的研究仍存在较大的空白,尤其是对于不同谷子品种之间的比较研究较少。

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不同谷子品种地上干物质的积累过程和分配规律,揭示不同品种之间生长和发育的差异,为谷子生长调控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不同谷子品种地上干物质量积累及分配规律的比较研究,探讨各种谷子在生长过程中地上干物质的积累情况以及分配规律,进一步了解不同谷子品种的生长发育特点,为优化谷子种植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分析影响地上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因素,在探讨谷子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系的基础上,为谷子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对于提高谷子产量、改进谷子种植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谷子的生产发挥潜在潜力,促进我国谷子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3 研究意义谷子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农田种植面积广泛,产量高。

研究不同谷子品种地上干物质量积累及分配规律对于指导农民科学种植、提高谷子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不同谷子品种地上干物质量积累及分配规律,可以了解各品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地上部分的生物量积累情况,探索不同品种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

这有助于农民根据不同地区的生长条件和种植要求选择适合的谷子品种,提高生产效率。

深入研究地上干物质分配规律可以帮助科学制定施肥和农艺措施,合理调控谷子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营养分配,提高作物的养分利用率和产量。

天山林区6种优势种灌木林生物量比较及估测模型

天山林区6种优势种灌木林生物量比较及估测模型

天山林区6种优势种灌木林生物量比较及估测模型王文栋;白志强;阿里木·买买提;刘端;郭忠军【摘要】采用平均标准木收获法测定了天山东、中、西部林区6种优势种灌木,多刺蔷薇(Rosa spinosissima L.)、黑果小檗(Berberis heteropoda Schrenk.)、刚毛忍冬(Lonicera hispida Pall.)、天山绣线菊(Spiraea.tianschanica Pojark.)、新疆方枝柏(Juniperus seudosabina Fisch.et Mey.)和黑果栒子(Cotoneaster melanocarpus Lodd.)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并构建基于D2H变量的个体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1)天山西部林区灌木林的总生物量大于中部和东部的;(2)6种灌木的平均生物量大小排序为刚毛忍冬>黑果栒子>黑果小檗>新疆方枝柏>天山绣线菊>多刺蔷薇;(3)6种灌木的生物量贡献主要源于根和枝生物量,不同器官生物量的大小排序根>枝>叶;6种灌木叶生物量的大小与枝的生物量之间呈极显著相关(P<0.01);(4)以D2H为自变量建立6种灌木不同器官及个体生物量估测模型24个,除黑果小檗和新疆方枝柏叶生物量模型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他各组成生物量模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o1),模型模拟结果达到了较高的准确度,可用于推算灌木生物量.研究结果可为定量评估天山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提供数据支撑,也可为深入开展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提供依据.【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6(036)009【总页数】10页(P2695-2704)【关键词】灌木;生物量模型;生物量分配;天山【作者】王文栋;白志强;阿里木·买买提;刘端;郭忠军【作者单位】新疆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63;新疆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63;新疆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63;新疆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63;新疆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63【正文语种】中文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当今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