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绿洲农业和畜牧业
西北地区气候类型

西北地区气候类型西北地区地处内陆,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降水稀少,终年干旱,除东部个别地区和一些高山年降水量超过400毫米以外,其余地区降水量均低于400毫米,大部分地区不足200毫米,在新疆塔克拉玛干地区、青海的柴达木和和西藏藏北高原地降水量均低于50毫米。
西北地区植被稀疏,沙漠广布,冬春二季多风沙,大风卷起地面的沙尘,形成弥天的沙尘暴,并且向东吹至华北、华东等省市,给那里的环境带严重影响。
西北地区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
在山前水源充足的地方,农作物和各种瓜果产量高,品质优良,形成西北地区特有绿洲农业。
西北地区的主要地理特点西北地区地理分界位于黄土高原一黄河中上游以西,昆仑山一阿尔金山一祁连山一秦岭以北,国境线以东,国境线一蒙古高原以南。
西北地区年降水量从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毫米,甚至50毫米以下。
干旱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分别为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干旱、高寒气候)。
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和山地为主。
西北地区东部以黄土高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为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山脉和盆地相间: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阿尔金山、吐鲁番盆地、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沙漠。
西北地区地面植被由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石质戈壁、沙丘内流河、内陆湖、绿洲。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植被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大草原与全国畜牧业基地。
游牧与定居轮牧。
人工草场。
圈棚饲养、打草、挤奶、剪羊毛逐步实现机械化;马和骆驼为青海牧区重要交通工具,使用摩托车、汽车的逐渐增多。
灌溉农业。
“塞外江南”—宁夏回族自治区河套平原。
甘肃省河西走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山山麓块块绿洲。
吐鲁番葡萄、哈密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长绒棉。
点状、带状分布的村镇、城市、农田。
矿产资源丰富。
煤、石油、天然气、稀土、铁、镍、黄金、盐、宝石等储量较大。
交通地位重要。
连霍高速、京藏高速、包兰铁路、陇海铁路、兰新铁路。
初二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单元测试题答案解析

初二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1.绿洲农业是下列哪个地区的特征()A. 西北地区B. 南方地区C. 西双版纳D. 黄土高原【答案】A【解析】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绿洲农业指荒漠地区依靠地表水、地下水或泉水进行灌溉的农业.在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宁夏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形成特色的绿洲农业区.【点评】新疆西北部因受西风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一些.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2.西北地区由于水分的变化自东向西的景观大致呈现出()A. 荒漠—草原荒漠—草原B.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C. 森林—草原—荒漠D. 森林—沙漠—草原【答案】B【解析】我国地域辽阔,不仅南北跨越纬度广,东西经度也很广,四大区域中西北地区东西跨越较广,由于距海洋远近不同,从东到西,降水逐渐减少,距海洋越远,受海洋影响越小,因此造成了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植被景观。
3.下列说法中,属于西北地区位置或范围的是()A. 秦岭—淮河以北B. 昆仑山以南C. 大兴安岭以西D. 横断山以东【答案】C【解析】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大约只占全国总数的4%,汉族约占全区人口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考点】该题考查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4.胡杨林、骆驼刺等耐旱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A. 南方丘陵山地B. 青藏高原地区C. 东北平原地区D. 西北荒漠地区【答案】D【解析】胡杨林、骆驼刺等耐旱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荒漠地区,该地区降水稀少,干旱是其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胡杨林、骆驼刺能适应这种干旱的自然条件,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有关知识.5.关于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植被变化自东向西依次为荒漠一荒漠草原一草原B. 年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增多C. 地形以山地、盆地为主D. 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答案】D【解析】西北地区的自然植被变化自东向西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该地区的年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选项ABC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及其原因.读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与绿洲图,回答下面小题。
中国西北地区(人文地理特征)

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注入乌梁素海; 大量使用化肥后的灌溉用水注入乌梁素海,造成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中缺氧,鱼类死亡。
读右图回答有关问题:
(1)A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_,发展 其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_____, 说明其原因及解决途径。
读右图回答有关问题:
钢铁工业 (1)A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_,发展 其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北重点区域:新疆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 1.地貌特征:三山夹两盆 -高山、荒漠和绿洲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睡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这里是一个以维吾尔、汉 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新疆境内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雄伟的天山山 脉横亘在新疆中部,南北两侧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和 准噶尔盆地。通常把天山北面称北疆,天山南面称 南疆。
读右图回答有关问题:
钢铁工业 (1)A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_,发展 其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近有白云鄂博铁矿,便利的铁路交通,近便的水源 水源 (2)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_____, 说明其原因及解决途径。
读右图回答有关问题:
5.潜力巨大的能源开发
新疆的油气资源潜力巨大。近年的勘探结 果表明,新疆预测石油、天然气储量约占全国陆 地总储量的1/3。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大部分主 力油、气田的开采已经到了中后期,陆续进入产 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很大。随着国家“稳 定东部,大力发展西部”的能源战略决策(20世 纪80年代开始提出)的逐步实施,新疆有望成为 中国重要的石油及天然气工业基地。
【高中地理】绿洲农业与畜牧业

【高中地理】绿洲农业与畜牧业西北三省区共有耕地984.25×104hm2(其中新疆366.85×104hm2、甘肃484.9×104hm2、宁夏132.5×104hm2),仅占土地总面积的4.51%。
耕地面积虽小,但全区人口仅有4817.7万(1997),人均占有耕地达0.24hm2即略超过3亩,却是东部许多地区所不具备的有利条件。
牧草地多达6643.61×104hm2(新疆4813.01×104hm2,甘肃1575.3×104hm2,宁夏255.3×10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0.47%。
全国五大牧区西北即占有两个。
畜牧业的重要性于此可见一斑。
新疆、甘肃河西和宁夏中北部气候干旱。
即使有肥沃的土壤和足够的光和热,没有灌溉也不可能发展农业。
因此,绿洲灌溉农业已成为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的一大特色,不同于湿润半湿润地区。
一、西北区的绿洲沙漠中有地表径流通过或地下水出露的地段,地势较低平坦,地表主要由类土物质组成。
在自然状态下,植被发育良好。
经过人工开发,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工厂和城镇建设,成为绿洲。
因此,绿洲是水作用于沙漠中类似表土的物质而引起的区域分异的产物。
一般来说,沙漠中有水形成绿洲的说法至少是不完整的。
沙漠由于地表成分不同,可分为岩石沙漠、盐沙漠、砾岩沙漠(戈壁)、沙漠和泥质沙漠。
水可以把岩石沙漠、盐沙漠、砾岩沙漠和沙漠变成绿洲,这显然是一种误解。
必须强调的是,地表的类土物质和淡水是绿洲形成必不可少的两个物质前提,一定的光照和辐射条件是绿洲形成的能量基础。
中国文献中的绿洲又称沃洲、沃野或水草田。
这一提法既明确地把绿洲置于“瀚海”的背景之下,突出了它与广阔荒漠的依存关系,同时又强调了其水源丰富和土地肥沃的特点。
英文绿洲(oasis)一词源自拉丁文,本义指利比亚荒漠中的肥沃土地,后来泛指荒漠中可居住且有水的地方,可见它也包容了土地的概念,与中文绿洲有异曲同工之妙。
八年级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复习知识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我国的偏远地区,地广人稀。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八年级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复习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八年级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复习知识点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一、西北地区1、西北地区大体位于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包括新疆、内蒙古和宁夏三个自治区及甘肃北部。
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总数的4%。
全区汉族人口占三分之二,少数民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2、本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
气候以干旱为主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降水从东部的400mm,往西减到200mm,再到50mm以下。
地表植被:由于降水的影响,从东到西。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成因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原因是它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上高大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所以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4、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受气候的影响,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表现为以上四个方面:①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风蚀作用显著,西部有浩瀚的戈壁、沙漠。
②由东向西,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因为自西向东,距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量逐渐减少)③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④农田、村镇、城市多沿河流或山麓水源地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5、以牧业为主的地区(一)西北和青藏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①本区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内蒙古大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是重要的牧业区基地。
主要牲畜有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细毛羊。
②在全国的地位:肉、奶、皮、毛等占据突出的地位。
③西北和青藏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
牧场类型主要优良畜种西北地区内蒙古温带草原牧场三河马、三河牛宁夏滩羊新疆山地牧场细毛羊青藏地区青海高寒牧场牦牛、藏绵羊、藏山羊西藏4、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在有水源的地区可以发展灌溉农业。
大西北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有哪些亮点

大西北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有哪些亮点提起大西北地区,人们往往会想到广袤无垠的沙漠、荒凉的戈壁以及脆弱的生态环境。
然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浪潮中,这片土地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出众多令人瞩目的亮点。
首先,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成效显著。
过去,由于过度开垦、放牧等人类活动,大西北地区的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
但近年来,一系列大规模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得以实施,比如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工程等。
在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推动下,曾经的耕地逐渐被绿树和草地所覆盖,不仅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还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而防沙治沙工程则通过种植防风固沙林、设置沙障等措施,成功遏制了沙漠的扩张,使得一些曾经被沙漠侵蚀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也是一大亮点。
水是生命之源,对于干旱缺水的大西北地区来说尤为重要。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当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水资源管理等。
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通过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对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进行合理分配和调控,保障了水资源的供需平衡。
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为大西北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过去,该地区主要依赖煤炭等传统能源,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也给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
如今,随着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大西北地区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成为了我国清洁能源的重要基地。
大规模的风力发电场和太阳能电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为当地提供了充足的电力,还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了碳排放,改善了空气质量。
生态农业的发展也是不容忽视的亮点之一。
大西北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了具有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
例如,在一些干旱地区推广的绿洲农业,通过合理利用水资源和科学的种植技术,实现了农业的高产高效。
同时,有机农业也逐渐兴起,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土壤和水资源。
1、西北地区农业

3青藏高原气候特点农业分布特点及条件: 冬季严寒,夏季凉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 在400以下日照充足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农业分布特点:多分布在河谷地带 条件:优: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 劣:气温低、风大、土壤贫瘠 4江南丘陵农业发展条件: 优:雨热同期,水源充足,作物种类多 劣:降水变率大、旱涝频发、水土流失严 重、土壤贫瘠、人多地少、冬季寒潮影响 越冬作物生长
西北、华北、东北河流水文特点: 西北:大部分属内流河河流短水量 少,雪融水与山地降水补给为主 汛期集中在夏季,多季节性河流 华北:水量小水位变化大汛期多在 夏季有结冰期含沙量大 东北:流量较大,结冰期长有春夏 两个汛期,含沙量小
台湾的类型、特征及东西两岸的气 候差异。 类型:亚季、热季。 特征:雨热同期、冬季温暖干燥夏 季炎热多雨 差异:东岸为夏季风迎风坡夏季湿 润东岸降水多于西岸 西岸为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低温, 降水较多
专题21 西北地区(第01期)-2019年中考真题地理试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2019年中考真题分项解析汇编专题21 西北地区考点1 自然特征与农业1.(2019年黑龙江绥化市)我国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A.种植业B.林业C.畜牧业D.渔业【答案】1.C【解析】1.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牧区,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所出产的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在国内占据突出地位。
故选C。
(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河西走廊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文物古迹众多,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
近年来,该地制种业结构不断变化,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种规模迅速扩大。
如图示意甘肃省地形与降水分布。
据此完成2—4题。
2.甘肃天水的小明,暑假乘汽车到敦煌旅行,看到沿途植被景观变化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降水量B.热量C.地形类型D.光照强度3.与华北平原制种基地相比,河西走廊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优势条件是A.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捷B.地形平坦,利于耕种C.海拔高气温低,病虫害少D.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4.河西走廊制种业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节水技术改进B.机械化水平提高C.土壤肥力下降D.市场需求改变【答案】2.A 3.C 4.D【解析】2.甘肃天水的小明,暑假从天水到敦煌一路感到景观变化大,这是由于从天水到敦煌离海越来越远,降水量越来越少导致的,故选A。
3.与华北平原制种基地相比,河西走廊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优势条件是该地区海拔更高,气温更低,病虫害少,故选C。
4.由题目可知,河西走廊的制种业结构不断变化,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种规模迅速扩大,这是由于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导致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业才能创造更大的效益,故选D。
5.(2019年黑龙江大庆市)西北地区自然景现从东到西依次是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C.荒漠草原—荒漠—草原D.荒漠草原—草原—森林【答案】5.A【解析】5.西北地区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跨经度最广的区域,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难以受到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自东向西由于离海越来越远,降水量越来越少,其植被景观呈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故选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洲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
课前说明
§姓名:田丰元
§主讲内容:第五节 绿洲农业 和畜牧业
第五节 绿洲农业和畜牧业
一、西北地区的绿洲 二、绿洲农业 三、畜牧业
表一、西北地区耕地和牧草地比较
项目
总计
占总面 积的百 新疆 分比
甘肃
宁夏
耕地
98425 00h㎡
4.51%
36685 00h㎡
48490 00h㎡
13250 00h㎡
牧草地
(3)半农半牧地区
以农牧交错区环境、草料农家饲料兼用、舍饲栏 饲与养放牧相结合为特征,在我国农区和草原放牧 区的交错地带,也是敏感的生态脆弱带。强调因地 制宜,不滥垦不过牧,以牧为主,草、林、农结合, 以农养牧。华北、西北半农半牧地带的水、热条件 较好,临近畜产品消费区,已形成重要的肉、毛 生 产基地。
除人工生态功能外,还具有生产、生活、社会管理 等功能,是生态、社会、经济整体功能的统一
生长季以农作物为主,各种适生对路的园林和草被
边界景观类型 荒漠草场、沙漠、戈壁和天然绿洲
森林、草甸、湖泊、湿地等自然生 态景观
通过地表径流或地下潜流、泉水等 形式,以天然补给为主
除樵采、放牧等少量直接干预外, 主要受人为间接影响
农业区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东北商品农 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②夏季 纬度高,气温低,
业基地
日照时间长,雨热同期③人均 热量不足
耕地多,交通便利④工业基础
好
华北旱作农 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②雨热 ①人多地少②旱涝、
业区
同期,光照充足
盐碱、风沙
南方水田农 ①光、热、水丰富,配合好② 春季低温多雨,夏
业区
劳动力充足③市场广阔
(4)城郊畜牧区
以城市郊区环境、用人工配合饲料和农家饲料、 颇具规模的舍饲方式为特征,在城乡结合部,也是 畜牧业效益最高的地带。以生产肉、蛋、乳、禽为 主,商品率高。向集中、大型、现代化方向发展的 趋势明显。这里,强调畜产品质量和品种的更新。
(二)西北畜牧业
西北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天然草场主要位于山地和 高原。海拔高度不同,放牧季节也随之变化。高山草甸和草原 宜夏季放牧,畜群常接近冰川末端。中低山带的山地草原或荒 漠草原宜冬季放牧。农业区内不宜垦殖的丘陵、黄土沟谷、坡 地,也多用于放牧。因此西北农区放牧现象比较普遍,畜产品 至少半数产自农业区。
天然绿色植被的生态功能为主导, 兼有微弱经济功能
胡杨、灰杨、榆树、桦树、沙枣、 红柳、梭梭、芦苇等
荒漠草场、沙漠、人工绿洲
兴衰演替因素
在干旱区的地 位
水系变迁、风沙危害、土地劣变、人口剧增、生产 方式、社会动乱和技术进步
干旱区的精华地带,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场所,进 一步开发的根据地
水系变迁,气候变化,人类活动
西北地区绿洲农业的基本特点
(1)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2)土地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 (3)水资源严重短缺。制约着农业及经济建设的
发展
问:目前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什么?——缺水
解决措施: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种植耐旱 作物,改变种植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表三、中国五大农业区的比较
洲和退化衰败型绿洲
近半个世纪以来,西北地区荒漠中涌现了一批新
兴工业城市镇,如新疆的克拉玛依、独山子,甘 肃的嘉峪关市、金昌市、柳园等。有人称为工业 绿洲,实际上它们只是戈壁城镇。
独山子
金昌
二、绿 洲 农 业
西北绿洲所在地区同全球其他荒漠绿洲区相 比较,其海拔和纬度双双偏高,日照时数多,太 阳辐射值高,热量标准至少达到温带水平,一般 情况下不会成为农业生产的障碍,水源则堪称得 天独厚,因此农业发达,成为我国西北的粮棉瓜 果基地。
附:吐鲁番盆地的坎儿井
定义1:干旱地区利用地下渠道截引砾石层中的地 下水,引至地面,实现地表自流灌溉的水利设施。
定义2:利用竖井分段开挖的地下暗渠,用来汇集山 前冲积扇的地下水,自流引出地面进行灌溉的水利 设施。
定义3:用以汇集地下水自流引出地面进行灌溉的 暗渠等整套建筑物。
坎儿,意井穴,为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
(5)按绿洲坐落地貌部位分为前山沟谷绿洲、山前倾斜平原或扇形地 绿洲、沿河绿洲(河谷平原绿洲、河流冲积平原绿洲)、三角洲 绿洲及沙漠—戈壁绿洲
(6)按空间区划或绿洲所在地域分,如河西绿洲、河套绿洲、柴达木 绿洲等
(7)按绿洲形态分为团块状绿洲、条带状绿洲、星角状绿洲等 (8)按绿洲发展状态分为高度发展绿洲、中度发展绿洲、低度发展绿
西北区优良品种,有巴里坤马、伊犁马、焉耆马、山丹马、 河曲马、洮州马等挽乘兼用或军马。有新疆细毛羊,阿勒泰、 巴音布鲁克和塔什库尔干肥臀羊,库车羔皮羊,三北羔羊,宁 夏和陇中滩羊等。此外,新疆和甘肃河西产骆驼,甘南高原产 牦牛。驴、骡、黄牛等家畜更为普遍,但各类牲畜中仍以绵羊 最多。
干旱区生物基因库之一,自然生态 研究的重要对象,人工绿洲的重要 屏障
(三)绿洲的分类
(1)按人类干预程度分为天然绿洲、人工绿洲和半人工绿洲 (2)按绿洲历史演变分为原始绿洲、古绿洲、老绿洲、新老结合型
绿洲、新(现代)绿洲
(3)按绿洲所依托的水系(河流)类型分为内流型绿洲和外流型绿 洲
(4)按空间尺度分为特大型绿洲(大于100万亩)、大型绿洲(10万 亩到100万亩之间)、中型绿洲(1万亩到10万亩之间)、小型绿 洲(小于1万亩)
巴旦杏
地膜 甘肃梯田
除绿洲外,西北区有 过半耕地分布于湿润、半 干旱的浅山区、黄土丘陵 和河谷地,主产小麦、水 稻、玉米、糜、马铃薯等 粮食作物,花椒等经济作 物,油菜、向日葵等油料 作物。其中除少数地区可 引河水灌溉外,大部分因 地高水低,地形破碎,只 能进行旱作,产量一直低 而不稳,称为贫困地区,。 近年采取覆盖地膜、集雨 灌溉、修建水平梯田、建 塑料大棚、培育耐旱品种 等措施,显著提高了产量。
66436 30.47 100h㎡ %
48130 15753 25530 100h㎡ 000h㎡ 00h㎡
一、西北地区的绿洲
(一)绿洲的概念及形成
中国文献中的绿洲称为沃洲、沃野或水草田。 既突出了绿洲与广阔荒漠的依存关系,天山又强 调了其水源丰富和土地肥沃的特点。英文绿洲 (oasis)一词源自拉丁文,本义指利比亚荒漠中 的肥沃土地,后来泛指荒漠中的可居住且有水的 地方,它也包容了土地的概念。 绿洲可定义为:荒漠中有可靠外来水源供给(非天 然降水),草木繁茂或生产发达,人口聚集繁衍 的生态地理景观。
表二、天然绿洲和人工绿洲的比较
项目
形成时期(年 代)
人工绿洲
2000多年前(新石器时期)牧业社会向农业社会的 过渡
天然绿洲 距今约10万年
主体景观
农田、林园、城镇、工矿等人造生态景观
供水方式 人类干预程度 主导功能 植被类型
通过水库、水渠或打井等人工方式取水;天然降水 (除降雪外)无实际意义
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人类干预的广度和深 度不断提高
米和水稻等。棉花分布广泛,
而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吐鲁
番盆地、喀什三角洲及塔里木
盆地南北缘绿洲为主。年产量
约占全国产量的1/3,并以质
量优良著称。
哈
油料作物以向日葵和油菜为 密
主,还有胡麻、芝麻、花生等 品种。
瓜
由于光照充足和日温差大,
西北区还富产甜而多汁的优质 瓜果。
啤酒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 全国80%~90%,绝大部分产 于新疆,河西走廊也少量生产。 枸杞也是西北区的一大特色产 品,主产于中卫平原和银川平 原。
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 的
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 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 坡度,巧妙地 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
灌溉农田。坎儿并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 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 灌溉。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 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 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 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其中大多数 坎儿井分布在吐鲁番和哈密盆地,对发展 当地农业生产和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等都具 有很重要的意义。
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与万里长 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 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近千条,全长约
5000公里。
坎儿井的结构,大
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 道(暗渠)、地面渠道 (明渠)和“涝坝”(小 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
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 水源,在一定间隔打一深 浅不等的竖井,然后再依 地势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 沟通各井,引水下流。地 下渠道的出水口与地面渠 道相连接,把地下水引至 地面灌溉桑田。
(二)天然绿洲和人工绿洲
天然绿洲
天然绿洲
人工绿洲
天然绿洲的存在与繁衍是十分珍贵的:
(1) 天然绿洲是干旱区的“活化石”。
(2)天然绿洲是干旱区生物基因库。
(3) 天然绿洲是研究人工绿洲的“反光镜”和“参照 系”
据统计,我国西北区人工绿洲共约94500平方千米,其 中新疆73400平方千米,甘肃17900平方千米,宁夏 3200平方千米,主要分布于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边 缘、天山山间盆地、河西走廊和宁夏平原
三、畜 牧 业
(一)畜牧业生产类型:
根据生产环境、饲料来源和饲料方式,可以将我国畜 牧业分为4种生产类型:
(1)牧区畜牧业 牧区畜牧业的生产,靠
野外放牧
天然草场放牧,蓄群较
大,逐水草而居的游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