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宗教的起源地

合集下载

第八课 世界三大宗教

第八课 世界三大宗教
磐”境界, 才能消灭苦因,断绝苦果 • 道谛:说明摆脱苦难,刻苦修行的途径和方法
第8课 世界三大宗教
韩国通度寺( 646年建)
第8课 世界三大宗教
泰国首都曼谷的玉佛寺(建于1782年 )
第8课 世界三大宗教
日本奈良东大寺(约建于公元745年)
第8课 世界三大宗教
大乘教:尊如来佛为最高神,“普渡众生”
第8课 世界三大宗教
复活节彩蛋
第8课 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的圣礼:
洗礼▼ 忏悔礼
弥撒礼▼ 婚礼▼ 终傅礼
基督教的建筑象征:哥特建筑▼
取材于《圣经》的文学、绘画和雕塑▼
第8课 世界三大宗教
洗礼

第8课 世界三大宗教
婚礼
婚礼誓词
• I take you to be my wedded wife/husband, to have and to hold, from this day forward, for better, for worse, for richer, for poorer, in sickness and, in health, to love and to cherish, till death us do part, according to God's holy ordinance,and thereto I pledge you my faith and love.
不起活羊的穷人家也得想办法弄点儿肉来打打“牙祭”。
在《古兰经》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夜,先
知伊卜拉欣做了一个梦,梦见真主命他将儿子易司马仪杀
掉供献祭。易司马仪是他的独生儿子,但伊卜拉欣决心服
从真主的意志。“我的孩子呀,真主在梦中命令我把你杀

西方三大宗教

西方三大宗教

西方三大宗教,按照出现前后,分别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几大宗教之间令人眼花缭乱的流血冲突,往往给人造成错觉,那就是他们的信仰互相之间不共戴天。

实际情况是,三大宗教的本质信仰是一致的。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起源于古老的犹太教。

是犹太教,最先发展了宇宙中间独一真神的信仰,记载于圣经的旧约。

在其信仰中,人类犯了悖逆上帝的原罪,上帝最后会派来救世主“以赛亚”拯救人类。

几千年来,犹太人在等待这位救世主,至今还没有来临。

旧约的意思,是指上帝与人之间的,以摩西戒律为主体的约定。

两千年前,犹太教出现了一个重要分支,其教主是耶稣,30岁开始传教,自称是上帝之子,是预言中的那位救世主。

耶稣在旧约的基础上,代表上帝与人们立新约,于是圣经有了后半部分的新约,基督教从而诞生。

犹太教其他分支不承认耶稣救世主的身分,他们要继续等待真正的救世主,而对基督徒来说,那是极大的亵渎。

但分歧归分歧,犹太教基督教双方都还是以旧约为基础,自然,信仰的是同一个上帝。

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诞生于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

他起初是一个商人,但被上帝遴选为最新的信使,根据上帝的启示,录下了古兰经,创立了新的伊斯兰教。

古兰经传递了上帝最新的意旨,但它的基本源泉,仍然离不开犹太教的旧约。

于是有了下面的概括:犹太教:继续等待救世主,信奉旧约。

基督教:耶稣是那位救世主,因此耶稣是神,信奉旧约与新约,以实践新约为主。

伊斯兰教:继续等待救世主,穆罕默德是上帝最后的信使,传递了记载于古兰经中的上帝最后的信息。

穆罕默德是先知,但他不是救世主,他是人,不是神。

对待基督教,伊斯兰信徒尊重耶稣,但他们同样认为耶稣是人,不是神。

古兰经认为耶稣是较早的一位先知,与穆罕默德的地位相同。

耶和华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信徒们对上帝的称呼,安拉则是阿拉伯语对上帝的称呼,但称呼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归根到底,三大宗教信仰的是同一个上帝。

他们之间的分歧,只是对上帝后来的安排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三大宗教的发展

三大宗教的发展

三大宗教的发展一.佛教的起源与传入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相传于公元前6世纪到前5世纪在古北印度的迎毗罗卫国,由乔达摩·悉达多创立,大盛于公元前4世纪到前3世纪。

后世佛教徒尊称乔达摩·悉达多为“释迎牟尼”即“释迦族的圣人”。

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体系。

汉传佛教源于印度佛教,于东汉初年传入我国。

佛教传入中国内地所走路线有两条:一条是陆路,经由中亚细亚到我国新疆地区,再深入内地;另一条是海路,经由斯里兰卡、爪哇、马来半岛、越南到达广州,即通过南海路线进入中国内地。

佛教逐渐传播发展,成为我国的主要宗教之一。

二.汉传佛教建筑的演化1. 东汉时期佛教在东汉初年由印度传入中国,并迅速被中国文化吸收同化,其建筑形式自然也不例外。

最为明显的改变自是窜堵坡这一佛教建筑制式,刚一进入中国,便在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下,与中国楼阁式建筑结合,演变成中国化的“塔”这一种新的建筑类型。

“塔”这种音意形得兼的名称,最早见于晋代葛洪所撰《字苑》一书。

“塔”字,蕴涵了梵文Stupa和巴利文thup。

的音义,又从“土”旁,表明原为埋葬佛骨的土家之意。

最早见于中国史籍的佛教建筑,是东汉明帝时期的洛阳白马寺,其中即建有齐云塔,是中国“塔”之起始。

至于白马寺本身形制布局,己未有留存,但据北齐魏收所撰《魏书》记载,“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

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可见其时间寺院布局承接印度形制,以“塔”为中心。

2.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建筑在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而得以大量涌现,而且这段时期,也是佛教建筑开始中国化,外来的建筑风格与本土的建筑风格开始交错融合的一个时期。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二十四史·南史》亦曰:“时帝大弘释典,将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条以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

世界史考点3 4 5 三大宗教和阿拉伯帝国

世界史考点3 4 5 三大宗教和阿拉伯帝国
(3)阿拉伯帝国都城巴格达,与今天伊拉克首都 巴格达位置大致相当,都处在西亚两河流域附近。
4、阿拉伯文化的特点: (1)阿拉伯人在数学、天文学、化学等方面的 科技成就。 (2)《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作品中最为人 熟知的民间故事,又名《一千零一夜》。广泛 吸取了印度、埃及、希腊等地的民间故事。最 为有名的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与《阿拉 丁神话》。
先进性和包容性;阿拉伯文化在当时具有领先 的地位和融合的精神。
(3)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明的作用:
阿拉伯文化在世界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着 桥梁作用——地处亚欧非三洲交汇处。
世古史
考点1——5 1-5 BBABC 6-10 BAADD
11-15 ADDBC
16-20
DDCCC
21-25 CABAC
26.问题一:A古埃及;B古巴比伦王国;C古 印度;D中国。 问题二: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 古巴比伦王国位于西亚两河流域;古印度位于 南亚印度河、恒河流域;中国文明位于东亚黄 河、长江流域。 问题三:都位于大江大河流域,位于北纬20一 40°之间。 问题四:图二:希腊文明,位于地中海东北部 希腊半岛; 图三:罗马文明位于地中海北部亚平宁半岛。 问题五:亚非文明古国属于大河文明,希腊、 罗马属于海洋文明;
•阿拉伯帝国建立的方式:
依靠武力征服建立的,所以在10世纪后逐渐 衰落了。
3、学科联系:
(1)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有:
罗马帝国的建立(公元前27年)鼎盛时期(公 元2世纪)、阿拉伯帝国(公元8世纪中叶)及 两大帝国疆域特点。
(2)与阿拉伯帝国基本处在同一时期的封建大帝 国------ 中国的唐朝 ;与阿拉伯帝国都 城齐名的城市 中国唐朝都城长安。
2、三大宗教的建筑风格及象征意义:

宗教的传播

宗教的传播

中国 通过中亚、沿 丝绸之路来到 中国,与月氏 人的对外战争 和民族迁徙是 分不开的。
基督教传播与人口迁移的关系
3世纪以前,在中东 地区,南来北往、东 征西讨的民族都把巴 勒斯坦地区作为争夺 的重点,势力微弱的 犹太人在无数次的民 族征服中,经常被迫 流亡他乡。
4世纪下半叶席卷整个欧 洲的民族大迁徙,由原 始社会末期向封建制飞 跃的"蛮族"(指日耳曼 人、斯拉夫人和克勒特 人),在主宰几乎整个 欧洲的同时,也把基督 教传遍了欧洲大陆的各 个角落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大 量的欧裔移民涌入新大陆, 据统计,新大陆发现后的 400年间,欧洲向美洲移 民达3.8亿人。基督教就 是和这些欧洲移民一起被 移植到了新大陆,美洲从 此也就变成了基督教的一 统天下。
政治版图变化对世界三大宗教的影响
殖民扩张 和侵略 最终目的
实质 恩格斯所言: "每个不同 的阶级都利 用它自己认 为适合的宗 教
阿育王的孔 雀帝国在印 度全境的统 治。而贵霜 帝国则把佛 教从印度带 到了中亚, 进而影响中 国,并通过 中国在东方 世界的强大 影响
消灭帝国境 内矛盾。国 内有错综复 杂的阶级矛 盾和民族矛 盾
基 督 教
基督教成为世界霸主,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罗马帝 国、查理曼帝国。如果罗马帝国的皇帝君士坦丁不 宣布基督教为国教,或罗马本身不是一个雄跨欧亚 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如果查理大帝不扶持教皇或没 有一个法兰克人建立的查理曼帝国,那么,基督教 在欧洲和地中海沿岸各国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进 一步讲,如果不是欧洲列强对世界各地的殖民扩张 和侵略,基督教走向全世界也是不可想象的 伊斯兰教从创教之初就已经牢牢地绑在了阿拉伯帝 国的战车之上。如果没有穆罕默德对信奉多神教的 麦加古莱氏贵族在军事上的胜利,麦加克尔白神庙 的多神殿是不会皈依安拉的;伊斯兰教安拉的权威 如果失去了阿拉伯帝国的光辉,它在地中海周围的 广大地区是难以找到立足之地的

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

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

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彭超【摘要】宗教在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是一种普遍存有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观点和行为。

本文从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等多个方面,对世界三大宗教的特征实行阐述。

【关键词】宗教;人类文明;起源;宗教发展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它们能突破民族、国家和地区的限制实行传教布道,并能为世界各民族、国家和各地区的人们所接受,因而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世界宗教影响的范围很大,对人们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影响。

近几年来,基督教大约对十亿多人口有着较深的影响,伊斯兰教徒约有六亿多,受佛教影响的约有三亿人口。

世界上约有二十亿人口的生活受这三大世界宗教的影响。

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宗教,这决不是偶然,是由其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

[1]在世界化的过程中,世界宗教发展的趋势往往会形成局部地区的难点、焦点和世界性的热点、重点,对整个世界的格局和发展走向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1 基督教1.1 基督教的起源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左右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和小亚细亚一带。

在这个地区居住的犹太人,受到罗马统治者残酷的压迫,所以,一部分犹太人便把希望寄托于犹太经典中关于“救世主”拯救人类苦难的传说,这样,一种有别于犹太教的新教派便逐步形成了。

这种新教派的传道者在巴勒斯坦各地传教,宣扬“救世主”就是上帝的儿子耶稣,他奉了上帝的旨意降临人世来拯救苦难的人类。

“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为“基督”,所以,这种新教派后来就被称为基督教。

根据基督教的传说,耶稣是12月25日降生于耶路撒冷的, 后来这个天就成了基督教的重要节日——圣诞节。

耶稣为完成自己的使命,率领着12个门徒四处奔波,传经布道,他宣扬“天国”的美好,抨击富人的贪婪和罗马统治者的残暴,说他们要进入天国“比骆驼想要穿过针孔还难”。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1.基督教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基督教主要分三大派系:天主教(或称罗马公教)、新教(或称基督新教、耶稣教)和东正教。

⑴基督教的形成和发展基督教源于巴勒斯坦的犹太教。

在公元3年,罗马人征服巴勒斯坦,对犹太人进行残酷镇压。

为此,犹太人多次起义,起义失败使一些人寄希望于宗教,期待"救世主"出现,来拯救受苦的教民。

犹太下层民众中出现一种流传"救世主"将要来临的秘密教派,基督教实际上即是由此教派演变而来。

最早的该派教徒多为奴隶、被释放的奴隶和贫苦人民。

他们在城市中建立起小组进行活动,以十字架为标志,实行财产共有。

但由于其宗教向各民族开放,包括罗马人在内的各民族人士参加,原来敌视罗马统治的精神逐步转为对现实罗马统治予以容忍,宣传爱仇如己,寄希望于来世,鼓励对国家忠诚,对主人恭顺。

因此,在公元313年君士坦丁颁布"米兰赦令",宣布给基督教以合法地位。

⑵罗马帝国后基督教的发展与分裂基督教随着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也出现了罗马与君士坦丁两个中心。

基督教东、西教会的分离,加上后来对教义的解释和仪式的差异,彼此相互指责为异端,到1054年相互逐出教门,断绝一切往来,正式分裂,成为两个教派。

东部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称东正教会,又称"正教"。

西部自称为罗马公教(即天主教)。

在西部,教会政治权力扩大,利用特权霸占了不少领地,对农民进行剥削。

教会还出售各种神职、"圣物"、"圣骸"、"赎罪卷"来榨取人民血汗。

教会的腐化与利用所谓"异端"镇压教徒与人民的反抗,使教会完全成为走上与人民对立的统治集团。

教会成为人们反对封建的焦点。

德国的教士马丁·路德提出宗教改革,闵采尔领导农民起义,使西部统一的教会从此不再存在,宗教改革在北部广大地区广泛进行下去。

世界三大宗教的诞生地分别是在哪里

世界三大宗教的诞生地分别是在哪里

世界三大宗教的诞生地分别是在哪里世界三大宗教中的佛教诞生地是在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基督教诞生地是在古罗马统治的巴勒斯坦,创始人是基督耶稣;伊斯兰教诞生地是在阿拉伯半岛,创始人是穆罕默德。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宗教是一个一神论的宗教,指所有相信主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教会。

虽然耶稣基督所建立的是一个合一的基督教会,但基督教在历史进程中却分化为许多派别,2013年全世界范围当中有超过一万个基督教派,主流的派别主要有天主教、基督新教、东正教三大传统教派,以及一些在信仰人数上虽不如传统教派多。

按照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经典的说法,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他30岁左右(公元一世纪30年代)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传教。

耶稣声称,他的来临不是要取代犹太人过去记载在旧约圣经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

耶稣思想的中心,在于“尽心尽意尽力爱上帝”及“爱人如己”两点。

世界三大宗教的之一伊斯兰又称伊斯俩目,在阿拉伯语有顺从、和平和安宁之意,英文写作Islam。

这是一个顺从安拉、崇尚和平、祈求安宁的宗教。

伊斯兰教特有的绿色就代表着和平之意。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622年,伊斯兰教世界的国家遍布亚、非两个大洲,总体算来也有大约五十个。

此外,在各大洲很多国家里都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穆斯林)。

伊斯兰教是科学的宗教,它鼓励人们通过真科学对宇宙、世界进行认识和思考,从而使信仰更加坚固。

伊斯兰教主张和平,主张对人应有慈爱之心。

他们相信安拉是造化、调养宇宙万物,掌管今世与执掌后世最后审判的唯一主宰。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公元前6世纪以前,距今约2500-2600多年。

据经文记载,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代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王子,以国王净饭王为父、王后摩诃摩耶为母。

作为王子娶妻生子之后,有一天在城中行走,于一日之中见到了生老病死:婴儿、老者、大病者和尸体,生出了修行的念头,于是四处求法、苦行,最后在菩提树下静坐七日(也有记载说49日)而大彻大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宗教的起源地
“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尽在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啊,我若忘了你,让我的手断;你若不是我的欢乐源泉,让我的齿寒。

”古老的《圣经》用这样的语句描绘耶路撒冷。

在希伯来语中,耶路的意思是城市,撒冷是和平,耶路撒冷即和平之城。

然而五千年来,这座和平之城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它被四方群雄征服过三十七次,曾被战火十八次夷为平地,但它仍在废墟上得到再生。

耶路撒冷,又是一座神圣之城,它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三大宗教的起源地。

耶路撒冷,位于地中海与死海之间的山区,海拔八百米,现约一百七十平方公里。

它最早是由迦南人约在公元前3000年建立,距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了。

以后又被非力斯人占领。

公元前1000年,大卫战胜非力斯人,建立起以色列王国,定都耶路撒冷。

大卫王死后,他的儿子所罗门继位。

所罗门王动用二十万人,花了七年时间,建造了第一座犹太教圣殿。

这座圣殿位于耶路撒冷的锡安山上,外面有一道椭圆形的石头围墙,里面有一座高大的殿堂,殿堂中央供放着装有经书的柜子。

殿堂内墙壁、门窗、柱子、祭台全都涂上了一层厚厚的金粉,显得金碧辉煌。

在圣殿落成的庆典上,所罗门王向以色列人的上帝耶和华祈祷:“我已建造了一所圣殿,作为您的永久居所。


圣殿的建成,使所罗门王声威大震。

圣殿成了犹太人宗教活动的中心。

从此,耶路撒冷成为犹太教的圣地。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攻占了耶路撒冷,一把火烧了犹太教圣殿,成千上万的犹太人被俘后押往巴比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巴比伦之囚”。

又过了五十年,波斯帝国灭了新巴比伦王国,大批犹太囚徒返回耶路撒冷。

这些犹太人花费了二十年时间,重建了犹太教圣殿,这就是犹太教第二圣殿。

到了公元一世纪,耶路撒冷又被罗马军队毁灭,第二圣殿成了废墟。

几十万犹太人被卖为奴隶,其余的被驱逐出巴勒斯坦。

从此,犹太人开始在世界各地流浪迁徙。

后来,一些犹太人在第二圣殿外墙废墟上,用石块垒起一堵长四十八米、高十八米的大墙。

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常聚集到这堵墙下流泪哭泣,缅怀先辈。

此墙是犹太教最神圣的地方,被称为“哭墙”。

对基督教徒来说,耶路撒冷也是他们心目中的圣地。

相传公元一世纪,上帝使犹太少女玛利亚怀孕。

不久,她来到了耶路撒冷的一个叫伯利恒的小镇,由于找不到住所,玛利亚在一个马棚里生下了耶稣。

当时有天使前来宣告,这个叫耶稣的小男孩是救世主,也就是基督,是上帝派来拯救人类的。

耶稣在耶路撒冷长大。

公元30年,耶稣自称救世主,带领门徒四处传播上帝的福音。

同时,耶稣还治病救人,据说他能使病孩痊愈,瞎子复明。

耶稣的传教遭到罗马当局的仇视。

他们勾结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犹大,设计逮捕了耶稣,最后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

人们把耶稣埋葬在耶路撒冷。

耶稣在死后的第三天复活了,升上了天堂。

耶稣的信徒们相信他会重返人间,创建天国。

基督教就是耶
稣和他的信徒们建立起来的。

后来,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境内最大的宗教。

公元335年,古罗马皇帝的母亲巡游耶路撒冷时,在耶稣墓地上建了一座圣墓教堂。

基督徒将耶路撒冷奉为圣地。

如今,在耶路撒冷老城里,还能找到不少《圣经》里提到的地方。

阿拉伯人把耶路撒冷称为“古德斯”,意为“圣城”。

伊斯兰教认为,穆罕默德是继摩西、耶稣后,上帝派往人间的最后一位先知。

公元七世纪,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传教。

在麦加城,他的传教活动遭到了贵族的反对。

相传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天使给穆罕默德送来一匹马,这是一匹漂亮的银灰色牝马。

穆罕默德飞身骑上这匹马,一路奔驰到耶路撒冷。

在耶路撒冷,马蹄一脚踏上一块圣石,顿时,骏马直向七重天飞腾而去。

在天上,穆罕默德接受了真主安拉的启示,又连夜赶回了麦加城。

如今,在耶路撒冷金顶清真寺的岩石上,还清晰地留下了他升天时的马蹄印。

这次神奇的“夜行和登天”,生动地记载在伊斯兰教《古兰经》的《夜行篇》中。

这样,耶路撒冷成为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地,其地位仅次于麦加和麦地那。

早期的穆斯林信徒,他们朝拜的方向就是耶路撒冷。

后来,阿拉伯人在耶路撒冷建起了宏伟的清真寺,吸引着无数的穆斯林前往朝拜。

耶路撒冷成为三大宗教圣地后,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教派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各自都想独占圣地。

它一次次地被战争摧毁,又一次次奇迹般地从战火中复兴,始终吸引着世人关注的目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