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
十大宗教的起源

世界十大宗教的起源一、犹太教:犹太教在古代是民族宗教,由于经受多次亡国和流散的凄惨遭遇,犹太人发展了对民族神的排他性崇拜,进而自称为唯一真神的特选子民。
犹太教的经典是希伯来文《圣经》及口传律法汇编《塔木德》。
犹太教律法有种种戒规,如:凡母亲为犹太人,其子女即为犹太人;男孩出生后第八天,一律要受割礼,作为与上帝立约的标志;教徒死后,尸体以水洗净,白布包裹入葬。
犹太教在饮食方面亦有诸多禁忌。
古代犹太教以七连烛台为唯一标志,中世纪后期改用大卫之盾(六角星),沿用至今。
二、伊斯兰教:七世纪初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中国旧称天方教、清真教或回教。
伊斯兰一词原意为顺从,伊斯兰教即顺从真主意志的宗教,是最有活力的世界性宗教之一。
约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宣布奉到真主的启示,号召族人皈信正道,以免末日的惩罚。
他宣称真主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独一无二的主宰,反对流行的多神和偶像崇拜。
穆罕默德去世后不久,《古兰经》编成。
这部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被视为真主的言语。
三、神道教(神教)最初以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天皇崇拜为主,属于泛灵多神信仰,视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只,也赋予各代日本天皇神性。
公元五至八世纪吸收中国儒、佛教学说后,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
明治维新(公元1868年)前因佛教盛行,神道教处于依附地位。
明治维新后日本为了巩固王权,将神道教尊为国教,成为政府教导百姓忠贞爱国、誓死效忠天皇的工具,二次大战日本神风特攻队的“英勇表现”就是最佳证明。
二战日本投降后,一九四六年元旦,裕仁天皇发表宣言否认自己的神格地位,盟军总司令也要求日本废除国家神道,神道教遂成为民间宗教。
日本占人口的80%信仰神道。
神道教并没有经典可寻,可勉强称为神道教经典的是《古事记》与《日本书记》两部古书。
四、儒教在先秦,儒家学派在诸子百家中为较大学派。
秦代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汉初崇尚黄老,儒家一度消沉。
西汉时,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对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大宗教的发展

三大宗教的发展一.佛教的起源与传入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相传于公元前6世纪到前5世纪在古北印度的迎毗罗卫国,由乔达摩·悉达多创立,大盛于公元前4世纪到前3世纪。
后世佛教徒尊称乔达摩·悉达多为“释迎牟尼”即“释迦族的圣人”。
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体系。
汉传佛教源于印度佛教,于东汉初年传入我国。
佛教传入中国内地所走路线有两条:一条是陆路,经由中亚细亚到我国新疆地区,再深入内地;另一条是海路,经由斯里兰卡、爪哇、马来半岛、越南到达广州,即通过南海路线进入中国内地。
佛教逐渐传播发展,成为我国的主要宗教之一。
二.汉传佛教建筑的演化1. 东汉时期佛教在东汉初年由印度传入中国,并迅速被中国文化吸收同化,其建筑形式自然也不例外。
最为明显的改变自是窜堵坡这一佛教建筑制式,刚一进入中国,便在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下,与中国楼阁式建筑结合,演变成中国化的“塔”这一种新的建筑类型。
“塔”这种音意形得兼的名称,最早见于晋代葛洪所撰《字苑》一书。
“塔”字,蕴涵了梵文Stupa和巴利文thup。
的音义,又从“土”旁,表明原为埋葬佛骨的土家之意。
最早见于中国史籍的佛教建筑,是东汉明帝时期的洛阳白马寺,其中即建有齐云塔,是中国“塔”之起始。
至于白马寺本身形制布局,己未有留存,但据北齐魏收所撰《魏书》记载,“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
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可见其时间寺院布局承接印度形制,以“塔”为中心。
2.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建筑在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而得以大量涌现,而且这段时期,也是佛教建筑开始中国化,外来的建筑风格与本土的建筑风格开始交错融合的一个时期。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二十四史·南史》亦曰:“时帝大弘释典,将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条以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
中考历史知识点之世界历史:世界三大宗教

1、背景:古代印度社会中等级森严,形成了种姓制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佛教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
2、产生时间是公元前6世纪,产生的地点是古代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经典:“佛经”3、教义:(1)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不反对奴隶制度。
(2)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产生于人的欲望,人若想进入极乐世界,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4、佛教的传播:①原因:佛教教义对渴望解除苦难的劳苦大众有很大的吸引力;②其忍耐服从的说教,适应了统治者的统治需要,被统治者大力扶植。
5、向外传播: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王阿育王时向印度以外传播。
(佛教在西汉末年即公元前后传入中国)(二).基督教(P44)<识记>1、产生原因:中东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在罗马统治下灾难深重,多次反抗失败。
2、产生时间是1世纪时,产生的地点是罗马统治下的中东巴勒斯坦一带。
3、教义:他们宣扬说耶稣就是“救世主”教人忍受苦难,以便死后升入“天堂”;核心是对人类的博爱。
经典是《圣经》;4、基督教的演变:早期信仰基督教的主要是穷人;4世纪时,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
5、势力膨胀:中世纪教会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及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6、分裂:①11世纪分别以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为中心,正式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②16世纪从德意志开始,西欧出现反对罗马教皇统治的新教,这样基督教就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个教派。
(三)、伊斯兰教(P53):<识记>1、原因:6、7世纪阿拉伯半岛氏族制度日趋解体,社会矛盾尖锐,贵族和人民渴望统一。
2、产生:时间是7世纪初,产生的地点是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城,创始人是穆罕默德,他宣传宇宙间惟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它的经典是《古兰经》。
3、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4、作用: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
三大宗教诞生的先后顺序: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宗教的共同点:宣扬平等,劝人向善、忍耐顺从。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1.基督教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基督教主要分三大派系:天主教(或称罗马公教)、新教(或称基督新教、耶稣教)和东正教。
⑴基督教的形成和发展基督教源于巴勒斯坦的犹太教。
在公元3年,罗马人征服巴勒斯坦,对犹太人进行残酷镇压。
为此,犹太人多次起义,起义失败使一些人寄希望于宗教,期待"救世主"出现,来拯救受苦的教民。
犹太下层民众中出现一种流传"救世主"将要来临的秘密教派,基督教实际上即是由此教派演变而来。
最早的该派教徒多为奴隶、被释放的奴隶和贫苦人民。
他们在城市中建立起小组进行活动,以十字架为标志,实行财产共有。
但由于其宗教向各民族开放,包括罗马人在内的各民族人士参加,原来敌视罗马统治的精神逐步转为对现实罗马统治予以容忍,宣传爱仇如己,寄希望于来世,鼓励对国家忠诚,对主人恭顺。
因此,在公元313年君士坦丁颁布"米兰赦令",宣布给基督教以合法地位。
⑵罗马帝国后基督教的发展与分裂基督教随着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也出现了罗马与君士坦丁两个中心。
基督教东、西教会的分离,加上后来对教义的解释和仪式的差异,彼此相互指责为异端,到1054年相互逐出教门,断绝一切往来,正式分裂,成为两个教派。
东部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称东正教会,又称"正教"。
西部自称为罗马公教(即天主教)。
在西部,教会政治权力扩大,利用特权霸占了不少领地,对农民进行剥削。
教会还出售各种神职、"圣物"、"圣骸"、"赎罪卷"来榨取人民血汗。
教会的腐化与利用所谓"异端"镇压教徒与人民的反抗,使教会完全成为走上与人民对立的统治集团。
教会成为人们反对封建的焦点。
德国的教士马丁·路德提出宗教改革,闵采尔领导农民起义,使西部统一的教会从此不再存在,宗教改革在北部广大地区广泛进行下去。
世界三大宗教

第6课世界三大宗教一、佛教1、公元前6世纪,印度的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不满,社会矛盾尖锐。
2、创始人:释迦牟尼3、基本教义:佛教宣扬“众生平等”,提倡消除欲望以解脱苦难,教人忍耐顺从以进入“极乐世界”4、传播:3世纪,阿育王在位时,广建寺院和佛塔,并组织佛教徒聚会,编撰佛教经典并开始向古印度以外传播。
公元前1世纪时,佛教传中国汉族地区,之后再从中国传播到朝鲜和日本。
今天,全世界有两亿多人还在信奉着佛教。
5、经典:《金刚经》二、基督教1、你知道圣诞节的来历吗?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圣诞节的节日?2、公元前1世纪左右,基督教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塔、小亚细亚等地区。
3、创始人:耶稣4、基本教义:上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人类与生惧来即有“原罪”耶稣是上帝的救世主。
人们只要信奉耶稣,忍受苦难,死后灵魂可以升入“天堂”。
5、经典:《圣经》6传播:公元前4世纪末,罗马皇帝基督教为国教,基督教开始盛行于欧洲各地。
三、伊斯兰教1、长期以来,生活在阿拉伯半岛上的各部落信仰各不相同,经济发展不平衡,人们渴望统一。
2、创始人:穆罕默德(7世纪初)3、基本教义:主张人们信仰“真主”——安拉,安拉是宇宙间唯一的真神;他自称自己是安拉的使者,凡是信仰安拉的人不分部落氏族,都是亲兄弟。
4、经典:《古兰经》5、伊斯兰教创立和阿拉伯统一的过程: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在麦加城传教失败→带少数信徒走出麦地那成功→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6、传播: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地跨亚、欧、非的大帝国。
伊斯兰教也随之传到世界各地。
小结:三个宗教的本质是什么?第七课古代科技和文化一、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1、象形文字(1)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
用图形表示事物或概念。
(2)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用符号把客观事物形象的描摹下来的文字之一,即所谓“画成其物”。
2、楔形文字(1)是苏美尔人所发明,是两河流域众多民族通用的文字,对西亚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世界三大宗教是哪三个

世界三大宗教是哪三个你知道世界三大宗教是哪三个吗?世界三大宗教都有哪些习俗和禁忌呢?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世界三大宗教资料,希望对你有用!世界三大宗教是哪三个世界三大宗教之一:____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世界三大宗教,是以新旧约全书为圣经,信仰人类有原罪,相信耶稣为神子并被钉十字架从而洗清人类原罪、拯救人类的一神论宗教。
早期__只有一个教会,在历史的进程中分化出多个教派,主要有天主教(中文也可译为公教、罗马公教)、东正教、新教(中文又常称为基督__大派别,以及其他一些影响较小的派别。
由于翻译的问题,中国内的基督__基督新教。
世界三大宗教之二:佛教佛教:最早的世界性宗教,距今三千多年,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参考佛诞);东汉明帝时经丝绸之路正式传入我国。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历史最悠久的。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信仰之一,其间经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许多帝王卿相、饱学之士也都加入这个行列,终于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
而佛教的哲理部份则与儒、道等相结合、相融会、相激荡,然后汇入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大海里,形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之一,为中华文化放射出灿烂辉煌的光芒。
文化的内容极其广泛,项目极其繁多,凡人类从野蛮进化到文明的一切总成绩,都可以叫文化。
世界三大宗教之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__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中国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回回教门等。
公元七世纪由麦加人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上首先兴起,原意为“顺从”、“和平”,又译作伊斯俩目,指顺从和信仰创造宇宙的独一无二的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
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
世界三大宗教习俗和禁忌一、 __及其习俗忌讳1. __教派简介__为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的总称。
主要教派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以及一些小的教派。
"基督"是希腊文的音译。
世界三大宗教的比较

世界三大宗教的比较宗教名称产生时间产生地点创始人教义经典传播佛教公元前6 世纪古印度释迦牟尼宣扬“众生平等”,提倡消除欲望以解脱苦难,教人忍耐顺从以进入“极乐世界”。
《金刚经》公元前3 世纪,印度摩揭陀国的阿育王定佛教为国教。
此后,佛教逐渐发展为世界性的宗教。
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基督教公元1 世纪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地区耶稣宣扬上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类与生俱来即有“原罪”,耶稣是上帝派来的救世主,人们只要信奉耶稣,忍受苦难,死后灵魂就可以升入“天堂”。
《圣经》4 世纪末,罗马皇帝定基督教为国教,基督教逐渐盛行于欧洲各地。
伊斯兰教公元7 世纪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宇宙间惟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凡是信仰安拉的人,不分部落氏族,都是兄弟。
《古兰经》公元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伊斯兰教也随之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试从背景、领导者、性质、方式、内容、结果等方面比较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相同点背景相同两国都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且资本主义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性质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方式相同都是依靠统治者采取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方式;内容相同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比较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时间1640--1688 年1775--1783 年1789--1794 年根本原因英国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波士顿倾茶事件三级会议召开任务推翻封建专制, 发展资本主义摆脱殖民统治, 发展资本主义推翻封建制度, 发展资本主义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代表:克伦威尔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代表:华盛顿资产阶级;代表:罗伯斯庇尔主要过程①开始标志: 1640 年,新议会召开,要求限制王权, 革命爆发。
②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 英国进入共和国时代。
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形成与发展首先,基督教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1世纪的古代希伯来地区。
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基督,他是犹太教的一位教师和先知。
耶稣基督的传教活动以及他的观念和教义吸引了许多追随者,形成了一个新的宗教团体。
基督教的形成和发展与罗马帝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
随着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的容忍和认可,基督教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成为欧洲主要的宗教之一其次,伊斯兰教起源于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穆罕默德,他是阿拉伯半岛的商人和政治领袖。
穆罕默德在麦加城开始传播伊斯兰教,并逐渐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追随者。
伊斯兰教的形成和发展与当时阿拉伯半岛的社会和政治环境密切相关。
伊斯兰教对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穆斯林世界的扩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最后,佛教起源于公元6世纪的印度。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他是一位印度王子。
释迦牟尼在面对人生的苦难和痛苦后,放弃了王子的地位,成为了一位修行者。
他通过冥想和觉悟,得到了名为“佛”的敬称。
佛教的形成和发展与当时印度的宗教和哲学环境有密切关系。
佛教主张人们通过修行、慈悲和觉悟来克服痛苦,成为自己的救世主。
世界三大宗教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创始人的教义和教义以及当时社会和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基督教的起源与罗马帝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有关,而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形成与当时阿拉伯半岛和印度的宗教和文化背景有关。
这三大宗教的发展也受到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的影响,例如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认可下获得了发展机会,伊斯兰教则通过经济和军事成功扩张到世界各地,佛教则通过修行者和僧侣的广泛传教而传播到亚洲各地。
总的来说,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与创始人、历史事件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它们的教义和传统不仅在各自的信徒中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世界文化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彭超【摘要】宗教在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是一种普遍存有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观点和行为。
本文从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等多个方面,对世界三大宗教的特征实行阐述。
【关键词】宗教;人类文明;起源;宗教发展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它们能突破民族、国家和地区的限制实行传教布道,并能为世界各民族、国家和各地区的人们所接受,因而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世界宗教影响的范围很大,对人们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影响。
近几年来,基督教大约对十亿多人口有着较深的影响,伊斯兰教徒约有六亿多,受佛教影响的约有三亿人口。
世界上约有二十亿人口的生活受这三大世界宗教的影响。
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宗教,这决不是偶然,是由其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
[1]在世界化的过程中,世界宗教发展的趋势往往会形成局部地区的难点、焦点和世界性的热点、重点,对整个世界的格局和发展走向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1 基督教1.1 基督教的起源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左右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和小亚细亚一带。
在这个地区居住的犹太人,受到罗马统治者残酷的压迫,所以,一部分犹太人便把希望寄托于犹太经典中关于“救世主”拯救人类苦难的传说,这样,一种有别于犹太教的新教派便逐步形成了。
这种新教派的传道者在巴勒斯坦各地传教,宣扬“救世主”就是上帝的儿子耶稣,他奉了上帝的旨意降临人世来拯救苦难的人类。
“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为“基督”,所以,这种新教派后来就被称为基督教。
根据基督教的传说,耶稣是12月25日降生于耶路撒冷的, 后来这个天就成了基督教的重要节日——圣诞节。
耶稣为完成自己的使命,率领着12个门徒四处奔波,传经布道,他宣扬“天国”的美好,抨击富人的贪婪和罗马统治者的残暴,说他们要进入天国“比骆驼想要穿过针孔还难”。
耶稣的这些言行触怒了富人和统治者,最后犹太贵族勾结罗马总督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
虽然这些仅仅传说, 但这毕竟是对处于绝望中的人们一种巨大的精神安慰和思想寄托。
早期的基督教还主张“反对富人,仇恨罗马”, 因而基督徒往往受到罗马统治者残酷的迫害。
后来因富人逐步控制了教会,原来教义中等待来世降临的思想逐渐被忍受苦难、服从现实的思想所代替,从而有利于罗马帝国的统治。
从公元4世纪初,罗马帝国统治者对基督教由迫害转为利用, 以后,又宣布基督教为国教。
从此,基督教在罗马帝国所统治的广泛区域内传播开来。
在资本主义时代,基督教随着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传播到非洲、美洲和亚洲以至全世界,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在基督教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教派,主要有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但因为它们主要经典《圣经》的相同和基本教义的一致,所以在习惯上都能够称它们为基督教。
[3]1.2 基督教各教派的形成基督教主要可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大教派。
公元1054年,基督教逐渐分裂,西部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称罗马公教会(我国称它为天主教会)。
东部以东罗马首都君土坦丁堡为中心的称正教会(即东正教)18世纪,西部教会在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产生了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一些新宗教,总称新教(我国称之为耶稣教或叫基督教)。
[4]基督教产生的初期是一种下层人民的宗教,参加者多为贫民、手工业者、奴隶或半自由人,组成一些秘密的小型团体,实行传教。
后来,逐渐联合起来,统一教规,设立牧师、主教等,形成了基督教会。
至公元3 世纪,一些工商主、官员、知识人士也加入教会,有些还担任了主教、牧师等神职,基督教也就逐渐演变,由下层人民的宗教变成可为统治集团利用的宗教。
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是西方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从此以后基督教文化替代古典希腊罗马文化成为欧洲文化的主流,即由神本主义的文化思想替代了人本主义的文化思想。
基督教创建以后, 历经演变, 1054 年时罗马教皇利奥九世与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色路拉里乌互相开除对方教籍, 形成基督教会正式分裂, 西部教会称自己为“公教”( 加特力教,中文译成天主教),东部教会称“正教”( 中文译为东正教)。
十六世纪时,马丁·路德、加尔文等又从罗马公教( 天主教) 中分裂出去成立新的宗派:“抗议宗”基督教,或称为基督教新教。
此后欧洲很多国家也都发生宗教改革运动,成立了很多基督教新教宗派。
由此,形成当前这种格局的基督教的三大系统。
[5]1.3 基督教的发展据《国际宗教研究学报》发表的《2001年度世界宗教工作统计表》所言:世界总人口在1900年是16亿,1970年是37亿,2000 年是60亿,预计到2025年会达到78亿;世界基督教信徒人数在1900年是5亿6千万,1970年是12亿3千万,2000年是20亿,预计到2025年会达到26亿。
[6]随着历史的进步,和平成为现代的主要话语。
在如此背景之下,宗教之间也开始积极实行对话、合作,以求共同发展。
向来以自由化著称的基督教首先行动起来,在上个世纪20年代基督教的新教展开了普世救会运动,倡导各派消除隔阂,平等地在基督教内组成一体。
1948年,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成立,标志着普世救会运动进入新阶段。
为进一步适合世界潮流,该会把促动人类平等、正义和平,展开与其他宗教的对话作为重点,产生了很大影响,它使过去相互对立,甚至相互仇视的一些教派在逐步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实行对话与合作。
罗马天主教会1962年到1965年召开的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更是积极推动对话与合一的运动,热情支持与东正教、新教的合一,表示尊重其他宗教,要与全人类对话,与无神论者和马克思主义者对话,这无疑起了很好的作用。
[7]对于基督教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1955年中国基督教界爱国人士发起了反帝爱国运动,建立了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确立了独立自主自办的办教原则,在政治上跟上了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相适合的步伐。
“文革”结束后,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促动了国人思想的解放,人们如饥似渴地徜徉在思想的各个领域,探寻那些以前避之唯恐不及的禁区,了解和思索先前曾被自己唾弃和否定过的东西。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执行,基督教活动也逐步得到恢复,信徒数量开始大幅增长。
中国2019年《宗教蓝皮书》公布了我国基督教信徒人数的最新数据:当前我国基督教信徒总数为2305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8%。
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基督教徒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长江流域地区。
调查亦显示基督教徒信教的主要原因中,受家庭传统影响而信教的占15%,归因自己或家人生病的信徒占到了68.8%。
[8]2 伊斯兰教2.1 伊斯兰教的起源伊斯兰教产生于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
当时,阿拉伯半岛正处于社会历史的大转折时期,社会动荡,内部民族部落体制正处于解体过程之中,贵族与平民矛盾加剧。
外部受到强邻波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对北部地区的威胁,南面遭受埃塞俄比亚人的侵扰。
这些国家都想控制阿拉伯半岛上的商道,因为半岛正处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
这时候,阿拉伯半岛上的各阶层人士普遍要求实现政权统一,政局稳定,希望社会通过改革求得进步。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便应运而生。
伊斯兰在阿拉伯语中是“服从”的意思,穆斯林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信仰真主安拉的人”。
穆罕默德从公元7世纪初在阿拉伯半岛上的重要城市麦加开始传教,他称自己是真主的使者,是信徒的先知;他号召人们信仰宇宙间惟一的神真主安拉;他宣传穆斯林都是兄弟,反对欺诈、掠夺等不良行为;他还规定穆斯林的朝拜仪式和应尽的义务等等。
穆罕默德的这些言行, 后来被集录在一起, 就形成了伊斯兰教的惟一经典——《古兰经》。
公元622年,为躲避麦加贵族的迫害,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到了麦地那,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组建了军队。
公元630年,穆罕默德率军兵临麦加城下,麦加贵族被迫皈依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为宗教和世俗领袖。
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城,成为全世界穆斯林朝拜的中心。
在穆罕默德逝世前不久,阿拉伯半岛已经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基本统一起来。
随后,穆罕默德的继承者(阿拉伯语为“哈里发”)便以“圣战”的名义向外实行领土扩张,伊斯兰教也随之向外传播而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
伊斯兰教在中世纪由近东传入中亚地区、印度尼西亚、印度和中国。
到今天全世界约有八九亿人信仰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对中东以及以后逐渐传入的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2 伊斯兰教各教派的形成伊斯兰教的信仰人群主要是在阿拉伯半岛、西亚、北非、南亚和东南亚等地,但在世界其它地方也有很多信奉伊斯兰教的教徒,他们被统一称为穆斯林。
就世界范围来说,伊斯兰教的分布面积最为广阔。
“伊斯兰”指的是“归顺”、“顺安”,意译为“清真”或“真教”。
因为中国回族信伊斯兰教的人甚多,中国人一般称之为“回教”,或是“清真教”、“天方教”。
在各种宗教中伊斯兰教的形成相对较晚,它是在吸收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教义基础上,同时结合阿拉伯自己原始的宗教创造出来的。
伊斯兰教有很多不同的教派,其中两个最大的教派,就是逊尼派和什叶派。
七世纪中叶以后,随着阿拉伯统治者的分化。
伊斯兰教出现不同教派,正统派拥护哈里发统治,信奉追记穆罕默德生前言行的《圣训》,认为《圣训》应同《古兰经》同样受到尊重,被称为“逊尼派”:反对派被称为“什叶派”(什叶是阿拉伯“小集团”、“改宗者”之意)。
“什叶派”认为哈里发一职应由穆罕歌德的后裔承袭,否认俊马哈里发的合法伊朗霍梅尼即为什叶派领袖,在伊斯兰教中属少数派。
什叶派其后又分裂,分出了一种军亭民主派,称为”哈瓦里杰派”(意为“退出者”)。
这个派主张恢复原始的平等与民主,土地归穆斯林公有,战利品应由一般战士平均分配,哈里发应由教徒选举产生。
霍梅尼认为应按照《古兰经》的教谕,以伊斯兰教指导每个人的精神生活,还要统治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比较独裁,属“激进派”。
已故埃及总统萨达特则属温和派他主张把世间事务与精神事务截然分开, 认为宗教不应涉及政治。
[9]2.3 伊斯兰教的发展宗教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宗教作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由宗教观点、宗教感情、宗教行为、宗教组织、宗教器物等组成的复杂系统,20 世纪末以来的最深刻变化,是世界化进程的加快,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整个世界的发展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世界化浪潮也改变了宗教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使宗教发展出现了复杂的局面。
[10]原教旨主义最初是一种保守的基督教思想,之后原教旨主义在世界各个主要宗教中都有了市场,其中又以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对当今国际政治影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