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文化》期末复习试题1含答案

第一编总汇试卷

一、名词解释

1、旅游文化:

2、三纲五常

3、中国古代自然审美意识

4、“比德说”:

5、旅游文化的涵化:

二、填空题:

1、旅游是一种复杂的而综合性的社会现象。()、()、()都是它的重要属性。

2、旅游文化的消费结构包括()( )两大类

3、按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所涉及的文化内容,可以将旅游文化分为三大类

( )( )( )

4、旅游文化的特征:综合性( )( )( )

5、距今约7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我国产生了新石器时代文化.它的基本标志是农业和畜牧

业的产生和磨制石器.( )与( )的出现.

6、中国远古部落大体上可分为三大集团,即西北的华夏集团.东方的( )和南方的( )

7、文学上,西周诞生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

8、( )提出了”三纲五常”还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9、南宋的( )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10、华夏族是由夏.( ) ( )三族融合而形成的

11、少数民族中,被称为三大史诗的是: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族史诗( )和柯尔

克孜族的<<玛纳斯>>

12、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植物纤维纸是由( )制成的

13、唐朝陆羽编著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

14、我国两位大数学家( ).祖冲之在圆周率研究上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

15、徐霞客对于我国西南地区( )地貌的详细考察,尤其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

16、正式确立“比德说”这一审美观念的人是()

17、“五岳”中的西岳是()

18、()所作的《画山水序》是我国最早期山水画理论的代表作

19、( )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洞穴学巨著

20、唐高宗时期的苏敬等人编修的药物专著(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药典

三、选择题

1、旅游主体文化包括( )

A.旅游者的思想信仰

B.旅游历史文化

C.旅游建筑文化

D.旅游民俗文化

2、.旅游介体文化包括( )

A.旅游文学艺术

B.旅游管理文化

C.旅游娱乐文化

D.旅游宗教文化

3、楚地是古代文化艺术浪漫主义传统的发源地,产生过( )等巨著

A.《诗经》

B.《尚书》

C.《春秋》

D.《楚辞》

4、黄河中游新石器文化的第一阶段的代表是现已举世文明的( )

A.仰邵文化

B.河姆渡文化

C.良渚文化

D.龙山文化

5、在下列关于良渚文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是长江流域中游中华新石器文化的前期代表

B.是长江流域下游中华新石器文化的后期代表

C.是长江流域中游中华新石器文化的后期代表

D.是长江流域下游中华新石器文化的前期代表

6、长江流域的下游文化的前期代表是( )

A..仰邵文化

B.河姆渡文化

C.良渚文化

D.龙山文化

7、中国远古部落大体上可分为( )

A.西北的华夏集团东方的东夷集团南方的苗蛮集团

B.西南的苗蛮集团东方的东夷集团华北的华夏集团

C西南的苗蛮集团华中的华夏集团东方的东夷集团

D.东南的东夷集团西北的华夏集团西南的苗蛮集团

8、都江堰兴建于( )

A.夏

B.周

C.商

D.春秋战国

9、被称为”亚圣”的人是( )

A.孔子

B.老子

C.荀子

D.孟子

10、.夏.周两族,出自西方的( )

A.羌族

B.狄族

C.戎族

D.彝族

11、中国历史上第三次民族大融合是( )

A.夏.商.周

B.春秋.战国

C.魏晋南北朝

D.宋辽金元时期

12、下列不属于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物名城中的城市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是( )

A.承德

B.昆明

C.成都

D.丽江

13、民族迁徙出现对流是下列哪个时期民族大融合的特征( )

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

C.宋辽金元

D.清代

14、( )时的高昌乐等西域少数民族音乐对汉族音乐”燕乐”影响极大

A.汉朝

B.隋朝C唐朝 D.隋唐

15、下列典籍中没有记载过有关地震的是( )

A.<<诗经>>

B.<<春秋>>

C.<<左传>>

D.<<战国策>>

16、正式确立“比德说”这一审美观念是在()

A.秦

B.汉

C.春秋战国

D.夏

17、正式确立“比德说”的人是()

A、孔子

B、老、庄

C、宗炳

D、郭熙

18、正式确立“有序协调”的人是()

A、孔子

B、老、庄

C、宗炳

D、郭熙

19、佛教是()开始传人我国并迅速发展的

A、西汉

B、东汉

C、魏

D、晋

20、“坎儿井”为下列哪个地区的少数民族首创( )

A.内蒙古

B.云南 C 新疆 D 广西壮族自治区

四、判断题:

1、精神消费不是文化消费

2、在旅游文化中游.娱两项纯属精神消费

3、朱熹将<<礼记>><<大学>><<论语>><<孟子>>称为”四书”

4、孔子写成了<<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5、夏时数学在当时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6、长江中游以江汉平原为中心,前期代表是屈家岭文化,后期代表是大溪文化

7、山顶洞人被古人类学家认为原始黄种人的代表

8、商源于东方的戎族和北方的狄族.

9、在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广泛存在着一种用青铜铸造的铜鼓,最早产于春秋初年,直至秦汉,人称铜鼓文化

10、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传>>羌族的<<白狼歌>>被称为中国的三大史诗

11、唐太宗时期的<<金刚经>>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12、中国是世界上种茶.制茶.饮茶最早的国家

13、在<<春秋>>中,记载的哈雷慧星是在早的

14、宗炳是南朝宋人,他的代表作《林泉高致.山水训》是我国早期山水画理论的代表作

15、徐霞客在《游记》中,以无可辩驳的材料论证了金沙江是长江的正源

16、苏轼是反对“留意于物”而主张“寓意于物”的

17、孔子用“天然说”的原理运用到“东施效颦”中,进一步说明了自然之美的可贵

18、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对峨眉山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描述

19、百家争鸣中的四家是指:儒、墨、道、法四大学派

20、在商代,人们采用的是高岭土烧制原始瓷

五、简答题

1、简述旅游文化的特征:

2、简述儒学的精华与糟粕

3、简述汉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

4、简述僧侣在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化”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六、论述题

请举例说明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发展的贡献

第一编总汇试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创造的与旅游关系密切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凡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能使旅游者舒适.愉悦.受到教育,能使旅游服务者提高文化素质和技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属于旅游文化的范畴

2、三纲即君为君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讲的是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主从关系.五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