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基准和方法研究——以重庆市工业行业为例

合集下载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研究——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例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研究——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例
35 4 4 30 2 0 2 . 2 4 3 2 95 3 3 2 51 6 6 1 8 6 9 4 2 95 3 3 5 46 9 9 7 33 9 3
1 2 6 商业 时 代 ( 原名 《 商业 经 济研 究》) 2 0 1 3 年2 0 期
表2 解 释的 总方差
成 份 合 计
1 2 3 39 3 0 36 9 7 1 5 6 o
行产业选择 的过程 中要选 择那些具有发展
旋 转平 方 和载 八 合计 方 差的 % 累积 %
教授 ( 石 河子 大 学经济与 管理 学院
少、附加值高 、产业关联效应大 、技 术更
新 疆 石 河子

8 3 2 0 0 0)
新速度快 以及潜在市场大等 自身特点 及其
发展规律 ,并结合 中央给予 的一 系列优 惠 政策 以及现阶段兵 团的实际情况 来找准突 破 口,充分利用并发挥兵 团的比较优 势和 后发优势 ,建立具有兵 团特 色的战略性新
工体 系重新调整的境况。 为了应对金融危 机 的重创 ,一些长期 以来依靠虚拟经济来
兵团 战 略性新 兴产 业 发展 评价 指标 体 系
聚拢资金的国家 , 如美国、 英 国、 德 国、日
本等发达国家纷纷提 出战略转型 ,它们都
将注意力转移到 了科技创新和扶持本 国新 兴产业的发展上。作 为世界上最大 的发展 中国家 ,为 了应对这一次 的金融危机 ,中
引 言
随着 2 0 0 8 年金融危机 的过去 。 后危机
必会形成我 国各地新 的重 复建设、竞争过 度等混乱现 象 ( 肖艳 ,2 0 1 2 o
新疆生产建设兵 团地 处西北 ,是一个 以党政军企特殊体 制存在的组织 ,自恢复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研究以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韩民春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研究以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韩民春

CHINA COLLECTIVE ECONOMY摘要:文章首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进行了阐述,在其基础之上遴选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并根据目前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采用主因子分析与logistic 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筛选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得出了更加能代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指标内容。

最后,根据摘选出的指标内容,制定相关政策,进一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因子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和相关理论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由新科技新技术引导下,催生出的行业中的优势主导产业,这种产业对国民经济带动能力强,辐射相关产业范围广。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来源于高新技术产业,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提出钱纳里指数,钱纳里指数中突出反映了在这个阶段工业结构发生转变,技术取代劳动力,引领这种变革的产业被成为高技术产业。

后来,Solow和Swan建立了著名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MartinR.L.应用内生的技术解释了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一类产业能够集聚技术,形成区域发展的动力和机制。

这是对高新技术产业作用的第一次明确的解释。

目前高新技术产业理论不再是单纯的从科技出发,而更多的重视对社会和经济的带动。

Nadvi认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效应体现在产业集聚和技术外溢,他认为通过核心技术的突破能够形成竞争与合作,强调产业间的关联与协作,以核心技术体现地区综合竞争力。

WangJC认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目标是产业升级,而且是一定区域内的产业升级。

林毅夫认为高新技术产业会因为自身规模的扩大带动产业发展,而受高新技术产业影响波及的企业也会通过“干中学”扩大地方就业能力。

形成产业内的新型价值链和分工组织,创造新的制度安排。

国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认知起步较晚,学者们普遍都是从国家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文件之后才开始有所理论研究。

万钢认为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应从发展特点入手,只要具备前瞻性、长远性和导向性的产业都具有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潜质。

战略性新兴产业纵向一体化专利联盟对区域产业影响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纵向一体化专利联盟对区域产业影响研究
关键词: 战略性 新兴 产 业 ; 纵 向一 体化 ; 专利联 盟 ; 区域 产 业
中图分 类号 : F 0 6 2 . 9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8 . 5 8 3 1 ( 2 0 1 3 ) 0 6 - 0 0 0 9 - 0 6



战 略性 新兴产 业 纵 向一体化 专 利联盟
业纵 向一体 化 专利联 盟 对 区域 产 业 的影 响 。研 究发 现 区域 战略 性 新 兴 产 业 纵 向一 体 化 专 利联 盟 构 建 趋 势 不稳 定 , 与 区域 现有 产业 专利 联盟 相互 影响 , 受 区域 资 源禀赋 影 响 明显 , 纵 向一 体化 专 利联 盟 对 战略 性 新 兴 产业 有 引领 作 用 。最后提 出 了相 应的政 策 建议 。
后 通 过 国际 贸 易 来 交 换 , 而 不 是 生 产 所 有 的 商 品 J 。 Kr e me r通 过 整 个 人 类 社 会 人 口 规 模 的 时 间 序 列 数 据
1 0
重庆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 0 1 3年第 1 9卷第 6期
中期 , 他又 提 出 “ 国 际 比 较 需 求 增 长 率 标 准 ”和 “比
( 二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专 利 联 盟
较技 术进步 率 标 准 ” 。T r a j t e n b e r g认 为 , 每 个 国家 都
美 国缝纫 机 业 在 1 8 5 6年 组 成 的 专 利 联 盟 一 般
应 根 据 比较 优 势 的 原 则 , 集 中 生 产 并 出 口其 具 有 “比 被 认 为 是 最 早 的 专 利 联 盟 , 产 业 专 利联 盟 作 为 新技 较 优 势 ”的产 品 , 进 口其 具 有 “比较 劣 势 ”的 产 品 , 然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基于理论和国际视角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基于理论和国际视角
. 产业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 产业研宄
— —
基 于理 论 和 国 际视 角
郑 州 大 学 商 学 院
口张振亚

要: 在后 金 融危 机 时期 的 大 背景 下, 界 经 济 重 一 主 题 出现 显 著 变 化 。 据 全 球 经 济 格局 新特 点, 界 主要 经济 体 都 纷 纷 制 世 心和 根 世
定 义 并 且 提 供 了 一 个 区 域 战 略 性 产 业 选 择 的 新 方 法 ,给 我 们
以极 大 的启 发 【。 综 上 所 述 , 国 内学 者 对 于 战 略性 产 业 的研 究 与描 述 更 多 的
集 中 于 战 略 性 产 业 对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与 产 业 结 构 优 化 的 带 动 作 用 , 在 产 业 的 具 体 属 性 方 面 却 尚未 达 成 一 致 看 法 , 究 者 从 不 而 研
定新 的 中 长期 经济 发 展 战 略 , 在 发 展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方 面 有 了新 的政 策 和 举 措 。 尤其
关 键 词 : 略 性 新 兴产 业; 战 国际 经验 ; 相 关 建议
21 0 0年 1 0月 1 日, 8 国务 院正 式 下 发 的《 于加 快培 育 和发 关 展 战 略性 新 兴 产 业 的决 定 》以下 简 称 《 定 》要 求 , 将 战 略 性 ( 决 ) 要 新 兴 产 业 加 快 培 育 成 为 先 导 产 业 和 支柱 产 业 。同时 ,决 定 》 明 《 还 确 了七 大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的 发 展 重 点 , 据 安 排 , 2 2 根 到 0 0年 , 节
( ) 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渊源 一 战

创新驱动科技支撑全力打造新兴产业之区

创新驱动科技支撑全力打造新兴产业之区

建立 各种形 式 的产 学研合 作关 系 。 与 中科 院 、 重 庆大
学、 西 南大 学 、 东北 大学 、 华 中科 技大学 、 第 三军 医大
学等科 研 院所和高 等 院校 开展 广泛合作 ,构 建产 学 研基 地 , 辐 射全 区5 0 余家 大 中型企 业 。 加 大知识 产权 保护 力度 , 大力资 助企业 制定专 利战 略 、 建设 专利 数 据库 、 开展 产学研 合作 , 制定 出台 了全 市 首个 园区知 识产 权战 略规划 ,建桥 园区被 确定 为全市首 批知 识
体系 , 积极 引导企业 加 大R &D 经 费投入 , 吸引更 多社 会资 本特别是 科技 风险 资本投 向R & D 活动。 2 0 1 2 年, 区政 府科技 投入 达到 1 5 0 0 万元 ,带 动企业 科研 投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备 制造 、新材料 、生 物医药 等新兴产 业集 群渐 成格 局, 区域 经济核 心竞争力 显 著增强 。 二是 推动传 统产 业 高新化 。“ 只有 夕 阳的企业 , 没 有夕 阳的产 业” 。 始


创 新决定 城市 的高度 ,重 视科技就 是重 视大 渡 口的 明天 , 投 资科技 就是投 资大 渡 口的未来 。 大渡口 转 型发 展必须 在持续 深化 改革 开放 的同时 ,进一 步 增 强 自主创新 能力 , 加快构 建 以企业 为主体 、 市场 为 导向 、 产 学研 紧密结 合 的技 术创 新体 系 , 实 现科技 创 新 与经 济社会 发展 深度 融合 , 步 入创新 驱动 、 内生 增 长 的 良性 轨道 。 一 是突 出企业 主体地 位 。 始终把企 业 作 为科 技投入 的 主体 、 技术 创新 的主体 、 成果 应用 和 转 化 的主体 ,切实 强化企 业在科 技创新 和成 果转 化 中的 主体作用 。 抓 住转 方式 、 调 结构 背景 下 国家实 施 创 新驱 动战 略 的大 好机遇 ,整合 金融科 技 、知识 产

因子法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实证

因子法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实证
行业探讨 | Industry Discussion
因子分析法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 选择的实证研究
□沈孟康
[摘 要 ] 国家和区域两个层面在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时会有所不同 。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着重强调经济社会安全和国家综合 竞争力,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强调区域资源禀赋 、 技术经济特征和区域技术经济需求适应性, 因此, 要注重结合地 区产业基础现状, 考虑产业技术进步吸纳能力和社会效益, 来选择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 。 基于以上考量, 本文运用因 子分析数学模型,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进行实证分析,指出了中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 选择方向 。 [ 关键词 ] 因子分析法; 域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选择 [ 中图分类号 ] F127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6 - 5024 ( 2012 ) 09 - 0106 - 04 “中山市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 ( 批准号: 20114A246 ) [ 基金项目 ] 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 [ 作者简介 ] 沈孟康,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经济师, 管理学硕士, 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 创业教育等 。 ( 广东 中山 528404 ) Abstract: There exists a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ation and regions to select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National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focus o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security and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while regional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focus on the industry fundamental situations, including the regional resource endowments, technical economy characteristics and regional economic adaptabilities, etc. Therefore, with the factor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takes a case study of th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of Zhongshan and points out the choice direction of th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of Zhongshan. Key words: factor analysis method; regional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industry choice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重庆优势产业选择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重庆优势产业选择研究

第19卷 第1期 2010年1月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JoumM of Chongqing CoU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Vo1.19 No.1 

lan.2010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重庆优势产业选择研究 范亚舟,刘 斌,余兴厚 (重庆工商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重庆400067) 

摘 要:采用因子分析法,选取包括产业能耗、产业排污等八个环保指标.对重庆优势产业进行全面深入 的研究,提出选择优势产业的标准和如何发展重庆优势产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因子分析;优势产业选择;重庆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787(2010)01—0046-03 

优势产业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其客观实际具有 市场竞争力和良好经济效益的产业部门,在当前的经济 总量中占有一定的份额.运行状态良好.资源配置基本合 理.资本营业效率较高.在一定空间区域和时间范围内有 较高投入产出比率的产业.具有发展壮大的趋势和前景. 是市场、自然资源、区位、资金、技术、产业政策和产业发 展机会等多种优势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具有较强的比较 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是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综合 体现.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优势产业 1 文献综述 当前,优势产业的选择主要有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 法、投入一产出法、数据包络分析法。许娟等运用DEA方 法对我国高技术行业的效率进行比较和分析评价.并对 不同的地区进行了分类….张璞运用了基于指标法和主 成分分析法对包头市优势产业选择与评价.并结合区位 商对包头市优势产业选择进行了分析 文婷运用AHP 对重庆优势产业的选择进行了研究 从已有研究成果 看,指标的选择不够全面,同时,选取方法也不尽相同。本 文选择主分量分析法评价优势产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 个方面:一是投入一产出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价优势 产业缺乏综合性:二是层次分析法虽然能满足综合性和 全面性的要求.但不能排除评价者的主观因素 四种方法 中.主成分分析法能够排除主观因素影响.能够排除指标 间的相关性.能够全面评价优势产业各方面的特征 2 指标体系及数据的选取 2.1因子分析法… 设评价指标体系V={v。,v ,v,,v },为n维随机变量, ∑v为V的协方差阵,即: 

产业经济学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经济学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五、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高端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高端制造业还缺乏统一的界定,更缺乏一个 明确的统计分类标准。一般而言,高端制造业的概念可以 从行 业和产业链环节两个角度来进行界定。从行业的角度讲,高端 制造业是指制造业中新出现的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 加值、强竞争力的行业;从所处产业链的环节上讲,高端制造 业处于某个产业链的高端制造业环节。
础性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着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针对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 瓶颈制约,有效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 作用。
战略性新兴产业 (2) 创新驱动、开放发展。坚持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 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掌 握关键核心技术,健全标准体系,加速产业化,增强自主发展能 力。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探索国际 合 作发展新模式,走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道路。 (3) 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坚持突出科技创新和新兴产 业发展方向,选择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重点方向作为切入 点和突破口,明确阶段发展目标,集中优势资源,促进重点领域 和优势区域率先发展。总体部署产业布局和相关领域发展, 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适时动态调整,促进协调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 (3) 高端软件。高可信服务器操作系统、安全桌面操作 系统的研发,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大数据环境下数据库 管理系统、云平台中间件、移动端和云端办公套件的研发和 应用。 (4) 信息技术服务。以集成实施、数据服务、系统运维 服务为重点,大力发展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业,提高信息系统的 综合集成、应用集成能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
(1)物联网。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 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 络 。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制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 智能 化3个重要特征。物联网把所有物品通过信息传感设备 与互 联网连接起来, 进 行 信 息 交 换 ,即物物相息,以实现智能化识 别和管理,主要应用于智能家居、健康医疗、智 能 交 通 、 智能楼宇等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6 ) 0 0 5
( 重庆邮 电大 学 网络社会发展 问题研 究 中心 ,重庆
摘 要 :结合 战略 性 新 兴 产 业 的 内涵 和 区域 主 导 产 业 的 选 择 基 准 提 出 了 5个 区域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的 选 择 基 准 , 即 综 合 效益 基 准 、 带 动性 基 准 、技 术 资 源 基 准 、可 持 续 发 展 能 力 基 准 和 区 域 比较 优 势 基 准 ,并 分 析 了战 略 性 新 兴
1 区域 战 略性 新兴产 业 的选择 基准 战略性 新 兴 产业 的选 择 是 提 振 区域 经 济 、提 升 竞 争能力 的战略抉 择 。 区域 战 略性 新兴 产 业 的选择 , 不 仅要遵 循 科 学 的选 择 原 则 ,还 要 有 合 理 可 行 的 选 择基 准 。在 区 域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的选 择 基 准 方 面 , 可以借鉴 的成熟基准理论及研究成果主要包括 : ( ) 罗斯 托基 准 :1 6 1 9 0年 ,美 国经 济 学 家罗 斯 托在 《 经济成 长 阶 段论 》 中提 出了起 飞 理 论 ,对 主
m eg n n usre ee td. Atl t r i g i d tiss l ce as ,wih t a tra a y i t he fco n l ss,t e p pe sa s lc in a d e l a in o o g i g i u — h a rha ee to n vau to n Ch n q n nd s te i r s,t e r s ls s o t a o g ngs o l o uso e m ae a s,e i h e u t h w h tCh n qi h u d fc n n w tr l i qupme tma u a trn n n f cu g,bitc oo y a d n w n— i o e hn lg n e e e g e il s r y v hc e .
Ab t a t A c r i g t h o n tt n o t t gc e r i gi d sr sa d t e c oc e c ma k fa e o n n d s s r c : c o d n ot e c n o ai fs a e i me gn n u ti n h h i eb n h r so r ad mia ti u — o r e n t r y,t e p p rp t r r v h ie b n h r so e i n l tae i me gn n u tis a l o r h n ie ef in h a e u sf wa df e c oc e c ma k fr go a r tgc e r i gi d sr ,n mey c mp e e sv f ee — o i s e i c fb n h r s pl —o e e c ma k,t c n lg e o r e e c ma k,c p c t o u t i a l e eo me tb n h y o e c ma k ,s i l v rb n h r e h oo yrsuc sb n h r a a i f rs san be d v lp n e c — y ma k a d r go a o a ai e a v n a e o e c ma k ta ay e e ea y ia t o s a o tt e r go a sr tgc e r n e i n lc mp r t d a t g fb n h r .I n lz s sv r ltp c lmeh d b u h e in l tae i — v
22 1 0 ̄ 7 1 期
di1 .9 9 ji n 10 7 9 . 0 2 1. 2 o:0 36 /.s .0 0— 6 52 1. 70 4 s
… …d 1 1 e
麓… e R s
区域 战略性 新兴产业选择基 准和方法研究
— —
以重庆 市 工 业行 业 为例
敖 永春 ,金 霞
战略性 新兴 产业 链 上 寻 求 各 自的产 业 定 位 ,防止 造 成 经济 学 中的 “ 成谬误 ” 合 。产 业 区域 比较 优势 基准 体 现 了 区域 战 略性 新 兴 产 业 的地 域 性 特 征 ,本 文 采 用区位 商和 产值 比重两个 指标 来进行 量化 。
2 区域 战 略性新 兴产 业选择 方法
( )赫希曼产业关联基准 :美国经济学 家赫希 3 曼于 15 年在其名著 《 98 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 了 “ 业 关 联 基 准 ”,他 认 为 要 选 择 前 后 向关 联 度 产 大 、扩散效应 较 大 的产 业作 为主 导产业 。 ( ) 区内相 对 比较 优 势 度基 准 j 4 :从 现 实 的情 况看 ,区域 比较 优 势 是 区 内各 产 业 相 比较 的结 果 , 即动态的 比较优势 。其选择基准有五个 :区内增加 值 比重 、区 内 比较 劳 动生 产 率 、区 内 比较 资 本 产 出 率 、区内比较经济效率指标 、 综合经济效率指标。 ( ) 过密 环 境 和 丰 富 劳 动 内容 基 准 j 日本 5 : 产业 结构 审议 会 在 1 7 9 1年 提 出 的 主 导 产 业 选 择 基 准 ,要求 选择 能 满 足 提 高 能 源利 用 效 率 、强化 社 会 防止和 改善公 害 的能 力 、并 具 有 扩 充 社 会 资本 能力 的产业作 为 主导产业 。 在综 合考 虑 战 略性 新 兴 产 业 内涵 、特 征 及发 展 前 景 的基础 上 ,借 鉴 区域 主 导产 业 的选 择 理论 和前 人 有关 战 略性 产 业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选 择 的经 验 , 本 文将 区域 战 略性 新 兴 产 业 选 择 基 准 确 定 为 :产 业 综 合效 益基 准 、产业 带 动 性 基 准 、产 业 技 术 资 源 基 准 、产业 可持续 发 展 能 力 基 准 和 产业 区域 比较 优 势
的使命 ,只有 产业 具 有 较 高 的 可持 续 发 展 能 力 才 能 得 到长远 的 发展 。本 文 选 择 单位 产 值 能 耗 率 和 三 废 综 合产 品产值 作 为 考察 其 产 业 可持 续发 展 能 力 的 指 标。 ( ) 产业 区域 比较 优 势基 准 :区域 战略 性 新 兴 5 产 业 的选 择 应该 充 分 发 挥 区域 比较 优 势 ,或 在 国家
A0 n c u Yo g h n,JN a I Xi
( h nqn nvrt o ot adTlcm u i t n , e okS c l eeom n R sac e t ,C o gig 40 6 ,C ia C ogigU i sy f s n e o m n ai s N t r oi vl et eerhC n r hnqn , 0 05 hn ) e i P s e c o w aD p e
来 经 济发 展支 柱 的可 能 性 ,对 经 济 社 会 发 展具 有 重 大影 响 ;所 谓 新 兴 的 “ ” 是 以 科 技 创 新 为 核 心 , 新 而 “ ”是 指技 术 的先 导 性 ,产 业 的辐 射 性 ,经 济 兴 的带 动性 ,发 展 的 可 持续 性 ,占领 竞 争 制 高点 的可 能 性 ;还有 一个 关键 词是 “ 产业 性 ” ,即把 新技 术新 材 料产业 化 ,有 利 于提 高 劳 动生 产 率 ,有 利 于实 体 经 济 的发展 。
12 2
敖 永春 等 :区域 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基准和方法研究—— 以重庆市 工业行业 为例
导产 业 的选择 和 培 育 提 出 了若 干基 本 理 论 原 则 ,为 发展 中国家和 地 区提供 了一 种 持 续 发 展 模 式 ,即 以 “ 主导部 门” 的优 先发 展 来 带 动 整 个 区域 经 济 “ 起 飞 ” 和持续 发 展 。 ( ) 筱原 动态 比较 费 用论 : 日本 经 济学 家筱 原 2 三代 平 于 15 97年 在 《 济 研 究 》 杂 志 发 表 了 题 为 经 《 产业结 构与 投 资 分 配 》 的 著 名 论 文 ,提 出 了 “ 动 态 比较 费用论 ” 和 “ 需求 收 入 弹性 ” 和 “ 产率 上 生 升 率 ” 两基 准 ,他认 为要 选 择 收入 弹性 大 、有 巨大 社会 需求 、生 产 率 上 升 快 、技 术 水 平 高 的 产业 作 为 主 导产业 。
产业选择 的几种方法 。最后 ,用因子分析 法对重庆的 工业行 业进行 了选择评 价研 究。结果 显示 ,重庆 市在. 业 3 7 - . 行 业方面应把 重点放在新材料 、高端装备 制造 、生物技 术和新能源汽车这些领域 。
关 键 词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选 择 ; 因子 分 析 ; 重庆 中 图 分 类 号 :F6 . 029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7 9 (0 2 1 0 2 0 0 0— 6 5 2 1 ) 7— 11— 4
Re e r h n Be c m a k nd M e ho f Re i sa c o n h r sa t dso gona r t g c Em e g n nd t is lSt a e i r i g I usr e
— —
Ba e n he D a a f o n s ra t r r s s i s d o t t r m I du t i lEn e p ie n Cho qi ng ng
从其战略性来讲 ,战略性新兴产业 必须 在区域经 济 中具有 战 略地 位 ,具 有 能够 成 为一 个 国 家或 地 区 未
收 稿 日期 :2 1 0 2—0 4—2 。修 回 日期 :2 1 1 0 2—0 0 8— 6
基金项 目:重庆市软科学资助项 目 “ 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选及发展研究 ”( s 2 1 c k A 00 ) ct 0 1x—rx 4 03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