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例析判断题对提高高中生物科学素养的作用分析
高中生物教学中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策略研究

高中生物教学中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策略研究摘要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学生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实验技能、应用等方面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能力。
本文通过整理和分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策略,包括改变教学方式、注重实践环节、增加课外科普教育等措施。
经过实践验证,这些策略对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导言生物是我们身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物科学已成为当今的一门重要的学科。
高中的生物课程是学生接触生物学的重要时期,而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对于其未来的学习和就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目前高中生物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例如,教学内容单一,课堂教学缺乏互动性、缺乏实践环节等。
因此,如何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学方式的改变传统的生物教育采用的是讲授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远离学生的兴趣点,同时,也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该采用更加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如探究性教学、案例教学等。
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发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实践动手的能力。
注重实践环节生物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实验可以使学生亲身体验生物学知识,感受科学的魅力,为生物知识的理解提供更直观、更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和实施,让学生亲自动手,开展实际的观察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
此外,生物实验室的安全教育也要加强,确保学生的安全。
增加课外科普教育课外科普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科学知识普及,可以从生活中发现科学,从科学中看到生活。
对于生物科学学生而言,课外科普教育可以增加他们对生物的兴趣和热爱,促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参加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如生物科普讲座、科技比赛等,让学生接触到更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2019高考试题考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2018年高考试题突出考査了生物学核心素 养
1、 考查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 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 观念和思想方法。学生应该在较好的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 它包括以下内容:结构与功能观、适应与进化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 量观等。 原题再现 (2018年全国I卷·T1)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 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例3、(2017全国卷Ⅱ·T5)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核心素养例析】
1.生命观念: (1)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可体现“稳态与平衡观“。 (2)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可体现:“结构与功能观“。 2.理性思维: (1)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可体现“演绎与推理“。 (2)胰腺受到神经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激素调节:可体现“归纳与概括“。 3.社会责任: 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可体现“健康生活“。
20172018年高考理综生物试题突出了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及核心主干知识的考査生物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生物学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学习生物学内化的带有生物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成分
高中生物教学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相关措施探讨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最重要的教学项目之一,在新教改背景的影响下,教师采用全新的教学理念,通过长时间的教学摸索,能够促使学生获得大幅度的学习进步。
在素质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能够重新调整教学理念,明确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通过全新的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对生物教学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完善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效提高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高中生物科学素养高中生物科学素养主要是针对学生目前的学习环节、未来的学习生活和职业发展中,对于生物学科内容的应用能力、价值观、知识理解程度和情感态度等等,所以高中生物科学素养是高中阶段生物教学的主要目的,也是高中生物教训内容的重要意义。
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中生物科学素养主要通过全面掌握高中生物教学知识的基础上展现出来,所以通过高中生物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的时候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进行科学培养时,要保证学生能够熟练有效结合在一起。
2.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叛逆期,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用科学有效的办法,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提升学生的思想标准,从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增加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学生未来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有效统一。
3.知识储备情况。
充分的知识储备是高中生物学习的基础,也为未来的学习铺垫了道路,学生通过掌握生物教学内容能够快速创建出科学的生物知识框架,从而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提升学生高中生物科学素养的方法1.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积极推动探究式教学办法。
在高中阶段,通过探究式学习方法能够促进养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设置探究性问题,然后教师再督促学生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对教学问题产生分析、讨论、验证和总结,使学生能够对生物教学有更深层的了解,同时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高中生物教学中科学素养培养的思考

高中生物教学中科学素养培养的思考
高中生物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指人类在科学领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方法、知识等的综合能力。
在生物教学中,科学素养的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应该学会科学研究中的基本思维方式,包括观察、提出问题、做实验、归纳、推理、创新等。
通过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科学知识和概念的掌握:学生应该了解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和概念,掌握学科内涵,理解生物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 科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应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了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仪器、设备、技术和软件,掌握相关技能。
4. 科学价值观的培养:学生应该了解科学的发展、目的和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了解科学研究的伦理和道德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素养。
总之,高中生物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掌握科学知识和方法、了解科学价值观和伦理要求等方面进行。
高三生物总结生物学习中的科学素养与终身学习意识培养总结

高三生物总结生物学习中的科学素养与终身学习意识培养总结生物学是一门关于生命的科学,它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不仅是高中阶段的必修课,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意识的重要途径。
在我三年的高中生物学习中,我深刻意识到科学素养的重要性以及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在这篇总结中,我将分享我在生物学习中培养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意识的经验和感悟。
科学素养是指对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态度的理解和掌握。
在高中生物学习中,我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
首先,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高中生物学习重点关注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遗传与进化、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知识。
我努力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和原理,通过阅读教材、参加课堂讨论和做习题来强化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我也积极参加实验课程,通过实践操作,增加对科学原理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态度。
生物学习强调观察、实验、归纳和推理的能力培养。
我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我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图像,仔细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进而推测其功能。
同时,我也学会了提出科学问题、设计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的方法,这些思维方法和科学态度对我之后的学习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三,培养科学的研究能力和学习能力。
在生物学习中,我积极参加科学研究项目和科学竞赛,通过独立进行实验、收集和分析数据,提高了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自己的终身学习意识,不仅把高中生物学习视为一次学习的终点,而是将其作为终身学习的起点。
我通过阅读科普文章、参加学术讲座和关注科学研究进展来丰富自己的生物知识,保持对科学的持续热情和学习动力。
综上所述,高三生物学习在培养我的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意识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态度,以及提高科学的研究能力和学习能力,我深刻理解到了科学的魅力和重要性。
关于提高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分析

关于提高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分析摘要:本文围绕高中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现状、以及如何通过有效措施培养高中生生物科学素养两个方面展开讨论,笔者对高中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升进行了一些探索,同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希望能够对今后高中生物教学以及高中生学习生物提供一些理论建议。
关键词:高中生;生物科学素养;应试教育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对学生的生物素养培养是这一课程的基本目标。
所谓生物素养,主要是指人民群众在投入社会经济生产个人实践活动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生物科学知识以及实践能力、价值观念以及情感态度,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个人对生物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技能水平。
因此,作为高中生,必须努力抓住这些特点来进行学习。
一、高中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现状纵观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可以很容易发现我国生物科学素养教育工作相比于西方国家来说显著滞后,我国生物科学素养教育工作现状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二)生物结构与教材改革为生物科学素养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目前,在我国高中教育中,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必修课课程体系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这样能使学生在选课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学习主动性。
这样一种课程体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这些能力都是生物学习过程中必备的基本技能。
在对学生生物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生物课程通常作为必修课而存在,在此过程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学会如何主动去进行生物科学的研究。
(二)生物教学观念以及思想都未走出应试教育的局限尽管越来越多的人都意识到生物教学在生物素养培养方面的重要性,但事实上目前大多数学校在生物教学的观念以及思想上都没有从应试教育的局限中走出来,比如虽然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地参加了各种由教师组织的活动,但是教师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模式,整个课堂中仍然是以教师作为主要发言人,且教学方法也基本上使用传统的黑板板书法,这种说教式的教学方法无法将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的潜力有效挖掘出来。
例析判断题对提高高中生物科学素养的作用

的疑难 知识 进行 细化 , 化 整 为零 , 逐层 分解 , 设 计 成一 个 个 简 明的判 断 题 , 可 以帮 助 学生 由浅人 深 , 循序 渐 进, 逐 步掌握 正 确概念 。 1 . 3 判 断题 的训 练 可加 强培 养学 生细 心审题 的 能力
例析判断题对提高高中生物科学素养的作用
王元军 ( 江苏省 丹 阳市第五 中学 江苏镇 江
高考试题 的组成中 , 虽没有判断这一题型 , 但判 断题以其 简洁、 明快的特点 , 在新课教学和复习整理 中, 在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 的掌握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都有着极其重
要 的作 用 。 判 断 题 主 要 是对 围绕 某 一 观点 和现 象 产 生 的多 种看 法进 行 判 断分 析 的一 类 题 型 , 通 常 以一 些 比较 重
要 充 分 的理 解 相 关 知识 的要 点 、 易错点 , 千 万不 能将
基 础知 识学 成 “ 夹生饭 ” 。教 师利 用判 断题 , 将 书本 中
要的概念 、 事实 、 原理 、 结论等为载体来设题 , 考查学
生 的基 础知 识 、 认知 水平 、 辨 别是 非 能力 、 辩 证 思维 能 力 以及分 析 问题 、 解 决 问题 的能力 。
肉食 性 动物 同化 植
食性动物的能量是— — 。 ( 2 )生产者的能量流向植食性动物的传递效率 是 植食性动物的能量流向肉食性动物 的
— —
传递 效 率是
参考 答案 : ( 1 )1 1 0 1 6 2 5 ( 2 )1 2 . 7 % 1 5 . 6 %
解析 : 对于该类试题 的解答 , 不仅需要求 出各 营 养级生物的同化能量 , 还要求 出其同化能量 中来 自于 上一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值。由图可知 , 要想求 出生产 者 的 同化 能量 ,必 须 要 得 知 流 向植 食 性 动 物 的能 量 值, 依次 类 推 。 因此 , 要想 顺利 求 出各 营养 级生 物 的 同 化能量 , 必须先要求 出最高营养级生物 同化能量的相
高中生物教学中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策略漫谈

高中生物教学中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策略漫谈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致力于开展经济和教育,我国在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开展,人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层次也随之提高。
社会的开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发的严格,人才不仅要具有较强的根底知识,还需要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
笔者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现就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进行论述。
一、生物科学素养包含的要素1、掌握生物科学的根本素质技能。
在高中生物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生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积累生物知识的过程,最后在心中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生物知识体系。
在这其中生物科学素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根底知识的掌握有着较大的影响,还会影响学生在生活中对生物知识的积累。
当然,除了对于书面知识的更多的了解,生物素养也包含了对于生物科学技能的掌握。
比方,如何识别生物的种类、如何解剖生物等生物科学技能。
2、培养学生正确的生物科学观念。
这里所说的科学态度,实际上就是指学生的一种习惯,主要表达在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以致用,并形成良好科学观念方面。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对学生进行鼓励,切勿严厉批评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
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培养他们对于生物科学的好奇心和良好的科学观,激发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才能为培养生物科技类的人才打下坚实的根底。
可以说,生物科学态度对于学生在未来科学学习道路上的影响十分巨大,广阔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学生的兴趣点,吸引他们主动、自觉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科学观念,从而终身收益。
3、认识到生物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学习生物知识就是为了考个好成绩,为了将来能进入好的大学。
但是这种传统的学习理念,已经与时代的开展不相符合,社会需要的不是只会考试,“高分低能〞的“书呆子〞人才。
而生物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生物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因此,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物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是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的核心内容,也是各位同仁努力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咨询/教学研究2019年第09期(总第628期)
关于例析判断题对提高高中生物科学素养的作用分析
邓晓兵
(重庆市江津中学校 402260)
摘 要:判断题,是生物考试中的一个类型题,是检测学生基础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就高中生物判断题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三个特点。
在此基础上,对判断题在教学提升学生生物学科素养作用进行简单的阐述,希望对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中生物;判断题;科学素养
引言
在高中生物考试中,判断题占据一定的分值。
对于学生而言,这一类型题比较简单,解题难度小。
正因为如此,教师忽略对判断题的教学。
在日常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教师可以将判断题作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巩固学习内容。
本文就判断题对提高高中生物科学素养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高中生物判断题特点
(一)精炼简短
判断题,在生物类型题中,判断题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
判断题一般只有一句话,减少学生阅读时间,提高解题效率。
虽然短小精悍,但是蕴含知识点较多,主要考察学生基础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此进行教学,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二)考察知识点明确
判断题,一般是围绕某一知识点或者某一类型的知识点[1]。
学生在解题的过程,可以通过对自身学习基础,对知识点进行回顾,分析问题是否正确。
将判断题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了解自身不足,进行针对性学习。
(三)减小学生之间差异
在生物教学中,应用判断题教学时,可以减小学生之间的差异,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学生解决主观题时,用的时间会不同,学生表现出的能力也会存在很大差异。
而判断题则不同,可以缩小学生之间差异,有利于学生素质培养。
二、判断题对提高高中生物科学素养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基础能力,深化对基础知识学习
高中生物学习中,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前提,也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
当学生具备良好的基础能力,可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速度,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2]。
而判断题,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其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此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基础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基础能力,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判断题训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原核生物的基因与真核生物的基因本质相同、结构不同
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③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不同世代间基因的传递规律
④植物杂交所收获的种子,种皮性状由母本基因决定,属细胞质遗传
⑤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⑥在获取真核生物细胞中的目的基因时,一般采用基因文库方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④⑤⑥
D.③④⑤⑥
这一判断题主要是考察对基因的认识,学习基因方面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基础知识分析这一组问题,并得到正确答案B。
(二)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思维
在高中生物学习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教学活动开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判断题,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实现科学素养的形成。
对于学生而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遗传等内容都是学习难点。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学习难度较大[3]。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采用判断题,突破教学难点,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判断题的应用,可以将分散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是实现高效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
例如,学习遗传内容时,为了突破学生对教学难点的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下判断题,引导学生分析:
1.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2.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3.某遗传病,双亲正常,女儿患病,则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
经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得到以下答案。
第一,HIV遗传物质是RNA,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为DNA,因此错误。
第二,遗传物质就是DNA,没有“主要”一词,只要有细胞结构的物质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因此,因此错误。
第三,正确。
首先是“无中生有为隐性”,若双亲正常后代患病的是隐性遗传病。
如果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则父亲Aa,母亲Aa,女儿aa,符合。
如果是伴随X隐性遗传病,父亲XaY,母亲XAXa,女儿XaXa,父亲会患病,不符合。
(三)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判断题培养学生审题能力,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中的陷阱,找到问题答案。
在高中生物判断题中,出题人为了混淆学生思维,会在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添加一些词语,以此考察学生审题能力与解题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审题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例如,ATP的结构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嘌呤,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
解决这一问题时,学生可能就会直接得出正确的答案,看到腺嘌呤就认为是正确的。
但是并不是这样,A代表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而不是腺嘌呤。
以此应仔细审题,确定正确答案。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判断题的应用,实现判断题教学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此掌握生物知识,提高学生生物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判断题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促进教学活动开展。
参考文献:
[1]康日凌.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7):83+90.
[2]吴晓燕.利用生命科学史教学提高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05):162-164.
[3]陈益飞.浅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J].中学课程资源,2017(04):15-16.
教学探讨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