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生物专题训练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带解析)

2018中考生物专题训练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带解析)
2018中考生物专题训练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带解析)

) )2018中考生物专题训练: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一.选择题

1.(2017·济南学业考如图表示细胞的几种生理过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①表示细胞的生长过程

B.通过③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C.③导致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②表示细胞分裂,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

【解析】选C。由题图可知,①过程中细胞的体积增大,所以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细胞的生长;②过程中细胞的数目增加,所以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细胞的分裂;③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所以③

表示的生理过程是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分化会形成不同的组织;在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过程中,细胞内的遗传物

质不会发生改变。因此C选项是错误的。

2.(2017·青岛学业考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多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

B.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

C.不同组织的细胞都有分裂能力

D.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

【解析】选C。本题考查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多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不断增多,A项正确;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性变化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B项正确;只有分生组织细胞保持分裂能力,其他细胞停止分裂开始分化,C项错误;细胞

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再均分到两个新细胞中,保证新细胞之间及新细胞与原细胞之间具有形态和数目

)

)

)

)

相同的染色体,D项正确。

3.(2017·青岛学业考绿豆汤是夏季消暑解渴的佳品,从生物体结构层次上看,其原料绿豆属于植物体的()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解析】选C。本题考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A项错;组织是形态结构相似和功能相同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B项错;器官是由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绿豆属于器官层次,C项正确;系统是动物体的结构层次,D项错。

4.(2017·枣庄学业考在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与皮肤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

A.神经元

B.血液

C.根

D.西瓜皮

【解析】选C。皮肤属于器官层次,植物体中的根也属于器官层次。神经元属于细胞,血液属于组织,西瓜皮属于保

护组织。

5.(2017·宿迁学业考图中能运输水和无机盐的植物组织是()

【解析】选D。本题考查植物组织的功能和识图能力。A是保护组织,起保护作用;B是营养组织,提供营养;C是分生组织,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细胞;D是输导组织,可以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6.(2017·烟台学业考从受精卵发育成鱼,图中省略号代表的过程不包含()

A.细胞的分裂

C.细胞的分化

B.细胞的生长

D.细胞的无限增殖

【解析】选D。本题考查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鱼,要经过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

)

)

)

化形成不同的组织,进一步形成各种器官、系统,进而发育成鱼。

7.(2017·潍坊模拟下列结构属于组织的是()

①皮肤②菜豆种子③叶脉④芽的生长点⑤神经纤维

⑥果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④⑤⑥

【解析】选C。①皮肤属于人体最大的器官;②菜豆种子属于器官;③叶脉中含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属于组织;

④芽的生长点的细胞具有分裂增生能力,属于分生组织;⑤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髓鞘构成,不属于组织;⑥果实属于器官。

8.(2017·泰安模拟下列关于杜鹃花与杜鹃鸟的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者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二者体内细胞的基本结构都相同

C.二者体内组织的种类都相同

D.二者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解析】选A。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正确;植物细胞的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和液泡,B错误;杜鹃花属

于植物,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杜鹃鸟属于动物,动物的组

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C错误;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因此,杜鹃鸟比杜鹃花多系统这一结构层次,D错误。

9.(2017·苏州模拟如图为人体不同结构层次的变化过程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A.a 是细胞分裂过程

B.经过 a 、b 过程得到的细胞和原细胞遗传物质数目一致

C.乙属于器官

D.人体细胞不断分裂和生长形成了甲

【解析】选 D 。a 过程使细胞数目增多,所以 a 是指细胞分裂,A 正确;a 是指细胞分裂,b 是指细胞分化,细胞分裂或

分化后的细胞遗传物质数目不变,B 正确;乙表示胃,胃是器官,C 正确;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甲是组织,可见人

体细胞不断分化形成了组织,D 错误。

10.(2017·泰安岱岳区模拟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下列各项属于同一个结构层次的是 ( )

A.南果梨、甲状腺、洋葱鳞片叶

B.导管、血管、肾小管

C.叶表皮、肾皮质、皮肤

D.血液、肝脏、神经元

【解析】选 A 。南果梨、甲状腺、洋葱鳞片叶都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属于器官,A

符合题意;导管属于输导组织,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静脉属于器官,肾小管属于组织,B 不符合题

意;叶表皮、肾皮质属于组织,皮肤属于器官,C 不符合题意;神经元是神经细胞,属于细胞,血液属于结缔组织,肝脏属

于器官,D 不符合题意。

11.(2017·娄底模拟南方盛产橘子,橘子也是湖南人喜欢的一种水果,吃橘子时我们剥开橘子皮后还会看到一条条

白色的筋络,橘子皮和这些筋络分别属于什么组织(

)

A.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C.机械组织、营养组织

B.保护组织、营养组织

D.保护组织、输导组织

【解析】选 D 。植物的组织是按功能来划分的。有保护作用的保护组织,有分裂作用的分生组织,有营养作用的营

)

)

养组织,有输导作用的输导组织,有支撑、保护功能、分布在茎等处是机械组织。橘子皮在果实的最外面具有保护

作用属于保护组织,橘子瓣上的筋络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因此筋络是输导组

织。

12.(2017·保定模拟甜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人们喜爱的瓜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结构层次上,甜瓜的瓜皮和瓜子都属于组织

B.甜瓜细胞有细胞壁,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

C.甜瓜甜甜的汁液主要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

D.甜瓜植株生长离不开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解析】选 A 。甜瓜的瓜皮属于组织,瓜子属于种子,是器官,A 错误;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

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植物的绿色部分还有叶绿体,

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B 正确;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甜瓜甜甜的

汁液主要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C 正确;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

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细胞生长过程中不断分化为新

的组织。所以甜瓜植株生长离不开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D 正确。

13.(2017·宜春模拟“风吹草低见牛羊”,下列有关草和羊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草只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而羊可进行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B.羊的血管和草的筛管都属于输导组织

C.草的营养器官中都含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结缔组织和输导组织

D.草的结构层次比羊少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解析】选 D 。草能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羊没有蒸腾作用,A 错误;羊的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

细血管,动脉、静脉属于器官,草的筛管属于输导组织,B 错误;植物的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

营养组织等,动物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C 错误;草属于植物,植物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羊属于动物,动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可见草的结构层次比羊

)

)

少系统这一结构层次,D 正确。

14.(2017·黄冈模拟依据图①~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示①~④构成生物中,④是原核生物

B.图示③、④的基本结构中都有细胞壁

C.图示②、③主要区别是③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等,②没有

D.图示②能形成肌肉组织,而图示③可形成上皮组织或营养组织等

【解析】选 D 。④大肠杆菌是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A 正确;④大肠杆菌与③植物细胞都

有细胞壁,B 正确;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泡和叶绿体等,而动物细胞没有,C 正确;

动物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而植物的组织中没有上皮组织,图示②能形成肌

肉组织,而图示③可形成保护组织或营养组织等,D 错误。

15.(2017·广州模拟人们曾经认为骨髓是唯一的造血器官,然而科学家在小鼠身上发现,肺也和骨髓合作,参与制造

血小板。造血干细胞产生血小板的过程称为(

)

A.细胞分裂

C.细胞分化

B.细胞生长

D.细胞成熟

【解析】选 C 。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

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

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新细胞,

因此造血干细胞能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造血干细胞产生血小板的过程称为细胞

的分化。

二、非选择题

) 。

16.(2017·青岛模拟下图 A 为植物细胞模式图,图 B 为草履虫`结构示意图。

(1)图 A 中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是图中标号________所示结构,液泡是图中标号________所示结构。

(2)图 B 中草履虫靠图中标号[__]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3)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整个身体就是一个细胞,其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表膜其实就是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②]细胞膜、[⑥]细胞质、[④]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动植物细胞结构。

(1)图 A 中的①为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作用,⑤是液泡,内有细胞液。

(2)图 B 中的⑦是纤毛,能摆动使草履虫在水中旋转前进。

(3)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最外面的结构是细胞膜,也称表膜。

(4)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在其细胞质中均具有线粒体。

答案:(1)①

⑤ (2)⑦ (3)细胞膜 (4)细胞核

17.弯弯的笑眼、大大的鼻头、清晰的五官,可爱的样子。在街头水果摊位上售

“憨态可掬”的“人参果”非常引人注目。经记者调查,它并不是新品种的水

而是西葫芦套模培育而成的。

(1)给西葫芦套模的过程中没有损伤西葫芦内部结构的原因是 __________起着

作用,属于________组织;内部的供食用部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绝大部分属于________组织。

(2)图中的“人参果”在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___。

(3)西葫芦除果实外还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等生殖器官。

(4)在“人参果”顶上的藤蔓中含有________组织,能为果实运输营养物质。

卖的

果 ,

保护

【解析】本题结合新闻报道考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西葫芦的果实是植物体的一种生殖器官,它是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最外面的表皮起着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内部的果肉是营养组织。生殖器官包

括花、果实、种子。果实的生长需要水分、无机盐、有机物等营养物质,是通过植物体内的输导组织运输的。答案:(1)表皮保护营养(2)器官(3)花种子(4)输导

七年级生物上册 2_2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2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复习教案 课题综合复习授课时间 课型复习课主备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正确认识是() A.细胞可以无限制地增大 B.子细胞和母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C.细胞分裂次数越多,体积越小 D.细胞分裂以后形成的子细胞,有的有细胞核,有的无细胞核 2.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可爱的宝宝,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神奇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④表示细胞分化 B.大脑皮层主要由图中的神经组织构成 C.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结缔组织 D.细胞分化可导致细胞中遗传物质改变 3.纳溪区天仙镇是泸州市著名的枇杷之乡。下列有关枇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属于细胞,是种子 B.属于系统,是果实 C.属于组织,是种子 D.属于器官,是果实

4.右图所示为宋代《存真图》中一幅人体解剖图的部分信息。其中所标注的各器官,都没有涉及() A.神经系统 B.生殖系统 C.循环系统 D.呼吸系统 5.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D.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6.(2013 兰州)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植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B.植物叶片的表皮属于组织 C.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D.人体的心脏属于器官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B.所有细胞都具有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所有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细胞是动物体和植物体的最小结构层次 8.西瓜的果肉属于植物的哪类组织?() A.分生组织 B.机械组织 C.营养组织 D.输导组织 9.我们吃香蕉时剥掉的香蕉皮属于() A.保护组织 B.分生组织 C.输导组织 D.营养组织

2018中考生物专题训练: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带解析)

专题训练: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一.选择题 1.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血缘关系”,这里的“血缘关系”实质上是指( ) A.血液 B.遗传物质 C.血细胞 D.血浆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血缘关系的理解。血缘关系实质上是指遗传物质,血缘关系近的人,遗传物质越相似。 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兔的白毛和白毛 B.兔的白毛和黑毛 C.兔的白毛和长毛 D.兔的白毛和猫的白毛 【解析】选B。本题考查相对性状的判断。相对性状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即判断相对性状有三个关键点: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判断时三者缺一不可。选项A为同一表现类型;选项C不是同一性状;选项D不属于同一种生物,故选B。 3.下图是关于遗传知识的概念图,图中的代码1、2、3、4依次为( ) A.细胞核、染色体、基因、双螺旋结构 B.染色体、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基因 C.遗传信息、染色体、基因、双螺旋结构 D.遗传信息、细胞核、双螺旋结构、基因

【解析】选C。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主要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包含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 4.某生物的体细胞中有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下列图解中正确的是 ( ) 【解析】选C。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成对的基因在成对的染色体上。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基因成对,成对的基因在成对的染色体上的位置相同。选项A 中,A、a位置不同;选项B中,A与B,a与b不是一对基因;选项D中,成对基因的位置不同,因此只有选项C正确。 5.下列关于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 B.出现频率高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出现频率低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C.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D.隐性性状只有在子二代中才能表现出来 【解析】选C。本题考查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

2018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综合计算题》

题型复习(四)综合计算题 第1讲力学计算 题型之一压强和浮力的综合计算 1.(2017·威海 )夏鸥在研究某种物质的属性时发现该物体要浸没在煤油中保存.于是他将体积为1×10-3 m3、重为6 N的该物体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250 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并浸没在煤油中,如图所示.(煤油的密度为×103kg/m3,g取10 N/kg)求: (1)细线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2)若细线与物体脱落,待物体静止后煤油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多少 2.(2017·咸宁)底面积为100 cm2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体积为500 cm3、重为3 N的木块A轻放入容器内的水中,静止后水面的高度为8 cm,如图甲所示,若将一重为6 N的物体B用细绳系于A的下方,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水未溢出),不计绳重及其体积,ρ水=×103kg/m3,g取10 N/kg,求: (1)图甲中木块A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 (2)物体B的密度.甲乙 (3)图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2017·天水 ) 如图甲所示,不吸水的长方体物块放在底部水平的容器中,物块的质量为kg,物块的底面积为50 cm2,物块与容器底部用一根质量、体积均忽略不计的细绳相连,当往容器中缓慢

注水至如图乙所示位置,停止注水,此时,物块上表面距水面10 cm ,绳子竖直拉直,物块水平静止, 绳子的拉力为2 N .已知ρ水=×103 kg /m 3 ,g 取10 N /kg .求: (1)物块的重力. (2)物块的密度. 甲 乙 (3)注水过程中,绳子刚好竖直拉直时到图乙所示位置时,水对物块下表面压强的变化范围. 4.(2017·贵港)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100 cm 2,装有20 cm 深的水,容器的质量为 kg ,厚度忽略不计.A 、B 是由密度不同的材料制成的两实心物块,已知B 物块 的体积是A 物块体积的1 8 .当把A 、B 两物块用细线相连放入水中时,两物块恰好悬浮,且没有水溢出, 如图乙所示,现剪断细线,A 物块上浮,稳定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60 Pa ,物块A 有1 4 体积露出 水面.已知水的密度为×103 kg /m 3 ,g 取10 N /kg .求: (1)如图甲所示,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2)细线被剪断前后水面的高度差. 甲 乙 (3)A 、B 两物块的密度. 5.(2016·柳州)正方体塑料块A 的边长为L A = m ,它所受的重力G A =6 N ,另一圆柱体B 高h B = m ,底面积S B =5×10-3 m 2,它的密度ρB =×103 kg /m 3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103 kg /m 3,g 取10 N /kg )求:

专题03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解析版)

专题3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一、教材重点回顾: 1.细胞的分裂 (1)上图为细胞的分裂过程。 (2)过程:细胞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 (3)结果:细胞数目增多 (4)如下图: 相同点不同点 图一是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都是先细胞核一分 为二,然后是细胞质 分成两份 细胞膜向内凹陷,把细胞质溢裂成两份图二是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在原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 壁,形成两个新细胞 注意: ①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一样。 ②生物体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分裂是分不开的。 ③细胞生长导致细胞体积增大,细胞不能无限生长。 2.细胞的分化

(1)如图②过程为细胞的分化过程,经过②过程形成的是组织。 (2)在生物个体发育的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其形态结构和功能 出现了差异,我们把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3)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分化,只有分生组织衍生的新细胞,经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形成不 同的组织;具有经过细胞分化后形成的组织内的细胞,其遗传物质数目和原细胞保持一致; 若细胞只分裂不分化就会形成的肿瘤,癌变后的细胞与原细胞的遗传物质数目保持一致。 (4)动物的基本组织 组织名称功能举例分布 上皮组织保护、分泌皮肤表层腺体体表、各管腔的内表面 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骨、软骨、血液、肌腱、脂肪分布最广泛、占人体质量最大肌肉组织收缩、舒张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全身肌肉、心脏、内脏器官神经组织产生和传导兴奋组成脑、脊髓的组织神经系统 (5)植物的基本组织 组织名称分布功能 保护组织根茎叶种子果实的表皮保护 营养组织果肉、叶肉、木本植物的髓、草本植物茎的内部内含丰富的营养物质 机械组织草本植物茎、木本植物茎、叶脉周围、叶柄内等支持 输导组织根茎叶花果实内的导管或筛管内输送营养物质 分生组织根尖的分生区、茎尖的生长点、茎内的形成层分裂分化产生新的细胞 3.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由不同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如图中草具有的

中考生物备考专题复习资料大全

中考生物备考专题复习资料大全 专题一科学探究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纵观东营近五年中考,科学探究的方法中对照实验的设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中考中都有考查,分值在2~4分之间,主要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尤其是近几年开始出现实验中设计表格、实验变量的控制,考查比较明确。预测2019年将继续加重学生实验能力的检测。显微镜的使用及其常见的几个问题、动植物细胞的观察以及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都以选择题形式考查,预测2019年也一定会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关于细胞裂、生长和分化以及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常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形式出现进行考查,预测2019年对本专题的考查变动不大。 命题点一科学探究过程 1.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2.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量法等。 3.实验设计的几点注意事项: (1)要设计对照实验; (2)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3)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需要数值时求多组的平均值,尽量减小误差; (4)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要设计重复组或增加实验对象数量,减小实验偶然性。 命题点二细胞的结构与观察 1.显微镜使用问题汇总。 (1)成像问题:显微镜所成的像是放大、倒立的物像,与玻片上的图像相比,呈180°旋转,即将试卷旋转180°,倒过来看到的图像与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是一致的。 (2)移动问题:由于显微镜所成的像为倒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移动方向相反,即偏哪就向哪移,如物像偏左上方,玻片就向左上方移动。 (3)视野亮度问题: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大光圈。 (4)倍数问题: 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②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视野中的三变: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变少、细胞图像变大。 2.细胞的结构功能与观察。 (1)细胞的观察: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大致经过以下几步:擦、滴、取、放、盖、染。其中植物细胞滴清水,动物细胞滴生理盐水,染色用碘液。注意:盖的时候一定要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避免产生气泡。 (2)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细胞结构整合:

2018年中考物理专题电学计算专题

专题十电学计算专题 类型一开关、变阻器引起的电路变化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9 V,并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20 Ω,小灯泡上标有“6 V 3 W”字样。求: (1)灯泡的电阻和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少; (2)当S闭合,S1、S2都断开时,要使灯泡正常工作,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多大; (3)保持滑动变阻器的位置不变,闭合S、S1、S2,此时电流表示数为2 A,求R0的阻值是多少。

类型二电路安全前提下的取值围问题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 V,小灯泡标有“4 V 1.6 W”的字样,定值电阻R=20 Ω,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滑动变阻器上标有“0~20 Ω 1 A”字样。求: (1)小灯泡的电阻为多大。 (2)若只闭合S、S1时,要使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小,此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哪端移动;此时电路消耗最小功率是多少瓦。 (3)若电流表的测量围为0~0.6 A,电压表的测量围为0~3 V,当只闭合S与S2时,在不损坏用电器的前提下,求滑动变阻器的取值围。

3.(2017·一模)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标有 “4 V 1.6 W”字样,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为20 Ω,定值电阻R2=20 Ω,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电压表的量程为0~3 V。求: (1)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多少。 (2)只闭合开关S、S2和S3,移动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使电流表示数为0.5 A 时,R2消耗的电功率为1.25 W。此时滑动变阻器R1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是多少。 (3)只闭合开关S和S1,移动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小灯泡L的I-U图像如图乙所示,在保证各元件安全工作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R1允许的取值围是多少。

七年级生物《细胞是怎样构成生物体的》教案

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举例说明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2.知道细胞分化的概念、过程及结果。 3.能够说出植物体的器官组成和结构层次。 4.知道高等动物及人体的系统组成和结构层次。 能力目标 1.进一步熟悉显微镜的使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分析细胞分化与组织形成的关系,继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运用程序观察法观察绿色开花植物体和动物、人体结构挂图和模型。 情感目标 1.通过实验,让学生形成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 2.在实验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通过本章知识的学习,初步接受“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建议 本章的知识结构 教材分析 这一章包括“植物体的组成”、“动物和人体的组成”。其中心是:在认识和学习细胞的基础上,以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来认识植物体、动物和人体的构成:植物体即由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植物体;动物和人体即由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各个系统构成动物和人体。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认知顺序。 教法建议 本章内容建议课时为2课时 本章的知识,最好能利用投影、录像等电教手段将细胞的分化、组织、器官、系统的形成生动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从微观角度去认识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功能单位——细胞的同时,能联系组织、器官、系统的知识,初步接受“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重点: 1.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2.植物体、动物和人体的结构层次。 3.研究方法的训练: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认知顺序和使用术语正确表达的能力。

冀教版生物七上第一节生物体由细胞构成同步测试题二

第一节一发现细胞习题精选 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擦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所观察的材料必须是的,因此必须将要观察的材料制成,有时还需要染色,才可以进行观察。 3.常用的玻片标本有、、种,从洋葱鳞片叶上撕下一块表皮制作成的临时玻片标本是片,用人的血液做成的玻片标本是片,从植物茎上切取一薄片所制成的玻片标本是片。 4.在做装片时,经常需要染色,其目的是。 5.你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面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完全一样的(填“是”或“不是”)。 6.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血液涂片即是一种玻片标本。( ) (2)若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一污点,则该污点一定是在玻片标本上。( ) (3)地球上种类繁多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4)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5)人类对细胞的认识与显微镜的发明是分不开的。( ) (6)细胞的发现,大大促进了生物学的发展。( ) 7.分析说明。 (1)下面是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步骤,其正确的顺序是 a.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b.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试干净。 c.用镊子夹取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 d.用镊子夹取生物材料,将其浸人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平。 e.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 (2)在制作临时玻片标本时,你将如何尽量避免玻片中出现气泡?如果出现了气泡,你如何“赶走”气泡? 8.某同学做的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视野中一片黑暗,请你分析原因,并提出修改措施。 9.下图是某同学观察洋葱表面细胞装片时用铅笔画的图解,请说出它的不妥之处。(以生物图的画法为评价依据) 10.如图是小华同学做的洋葱表面细胞装片在显微镜视野中的图解。图中的a是,b是,产生a的可能原因是。 11.如图是小红同学观察到的视野中的图解,怎样调节才能更好地看清图中的标本,调节的步骤是先;而后,最后。 12.如果你想观察植物茎和叶脉的细胞,应如何取材做成玻片标本?

2018年中考文言文阅读阅读专题训练

2018年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16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乙)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①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②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注:①肱:(gōng)胳膊。②义:遵守道义 1.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相同 的一项是()。(3分) .. A.清流见.底见.往事耳 B.实是欲界之.仙都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C.于.我如浮云皆以美于.徐公 D.自.康乐以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①古来共.谈共:②夕日欲颓.颓: ③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⑵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4.请说说甲乙两文“乐”的情趣分别是什么?(4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18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昔周人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王充《仕数不遇》) 1.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标一处)(2分) (1)食之不能尽其材(2)用老主亡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4分) (1)才美不外见.()(2)策.之不以其道()(3)泣涕.于途者()(4)是以未尝.一遇() 3.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一食或.尽粟一石人或.问之 B.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吾年少之.时学为文 C.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武节始就. D. 其.真不知马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018年中考物理 光路图专题练习题

光路图 1.(l)图1中OA′是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BO的折射光线OB′的大致位置. 【答案】如下图所示 2.作出下列图3中各图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 【答案】 3.如图所示,一束光从半球面上的A点沿半径方向射入半球形玻璃,已知半球形玻璃的球心为O,请画出这束光线在半球形玻璃左侧平面发生的折射、反射光路图. 【答案】如下图所示

4. 完成下列图7中各透镜的光路 【答案】 5.如图SA是由水底射灯射出的一条光线,请画出SA的折射光线和被平面镜反射处的光线. 【答案】如下图所示

6.如图所示,一块平面镜置于O处,恰能使光线AO被平面镜反射后照亮墙壁上的B点,请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答案】 7.如图8所示,A′O′是AO在平面镜中的像,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答案】 8. 如图所示,一束光经凸透镜后射在平面镜上,请完成光路图. 【答案】

9.如图所示物体AB通过凸透镜所成正立、放大的像A′B′,请画出凸透镜的位置,并确定该 透镜焦点F. 【答案】如下图所示 10.根据题目的要求作图: (1)做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2)根据图中的两条光线找到光源的位置.并画光路图标出人的影子的长度.; 【答案】 11.如右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法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在图上标明三条光线的名称)

【答案】如图所示: 12.如图所示,一束水平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在交界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在图上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答案】如下图所示 13.如图,一束光从空气射到水面O点,反射光线在容器壁上形成一光点A。(1)画出反射光线及对应的入射光线;(2)大致画出该入射光线进入水的折射光线;(3)A在水中的像到A的距离为____________cm。 【答案】(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

生物:5.1《生物体由细胞构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冀教版七年级上)

第一节生物体由细胞构成 教材分析 从教材的知识体系上来讲,本课前面的内容是使学生从宏观的水平认识生物界,而从本节内容起是引导学生从微观水平认识生物的结构。作为初中生,这是第一次从细胞水平学习生物体的结构,也是第一次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显然,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是十分重要的。另外,细胞结构及各部分主要功能的知识是学生深入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例如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组织和器官的概念等知识无一不是以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作为学习的基础的。因此,从知识的衔接上来讲,本节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从学生认知角度的变换上来讲,本节课也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必须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从微观角度认识生物体,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提高和发展,与此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本课便于实验的教学契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从教学内容上讲,细胞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加之,学生不能亲自将各部分的功能一一加以验证,以及受所掌握知识的局限,细胞各部分的功能的理解又构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所以教师要凭借生动的语言及联系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从生物技能上看,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尽管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相对比较简单的,但却是今后制作切片和其他生物玻片的基础。这个基础打不好将直接影响到今后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环节。因此,使学生学会模仿制作装片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分析 第一课时:由于实验的安排,学生兴趣会很浓厚,积极性会很高,教师要充分发挥其积极因素,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大胆实验的兴趣及鼓励其表现出来的创新及探索行为。但由于刚刚接触玻片的制作及显微镜的使用,学生操作及观察方面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不规范、识别错误(如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气泡当作是细胞等)教师一方面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一方面要及时纠正学生的操作上错误。 第二课时:学生刚刚接触细胞的有关知识,在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分析中可能会显得吃力。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本质上找到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第第三课时:本小节的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受到知识水平的限制,理解起来会有些困难,授课中应采用生动而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及协调一致性。

中考生物专题训练题(答案)-word

2018学年中考生物专题训练题(答案) 临近中考,学生要有一定的自主性,光跟着老师“跑”没用。因为每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同,复习进度也不同。查字典大学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了中考生物专题训练题,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助到大家。 1.(1分)(2018?郴州)美国学者米勒探索生命起源的模拟实 验表明,在原始地球上可以产生( ) A. 复杂的蛋白质 B. 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 原始藻类 D. 原始单细胞动物 考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分析: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米勒的实验及其结论,据此解答. 解答:解: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

段. 根据米勒的实验装置可知: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故选:B 2.(1分)(2018?郴州)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化石.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古生物都能形成化石 B. 在越古老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高等 C.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D. 在越浅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低等 考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训练试卷及答案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训练试卷及答案

目录 实数专题训练 (4) 实数专题训练答案 (8) 代数式、整式及因式分解专题训练 (9) 代数式、整式及因式分解专题训练答案 (12) 分式和二次根式专题训练 (13) 分式和二次根式专题训练答案 (16) 一次方程及方程组专题训练 (17) 一次方程及方程组专题训练答案 (21) 一元二次方程及分式方程专题训练 (22) 一元二次方程及分式方程专题训练答案 (26)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专题训练 (27)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专题训练答案 (30) 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专题训练 (31) 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专题训练答案 (35) 二次函数及其应用专题训练 (36) 二次函数及其应用专题训练答案 (40) 立体图形的认识及角、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训练 (41) 立体图形的认识及角、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训练答案 (45) 三角形专题训练 (46) 三角形专题训练答案 (50) 多边形及四边形专题训练 (51) 多边形及四边形专题训练答案 (54) 圆及尺规作图专题训练 (55)

圆及尺规作图专题训练答案 (59) 轴对称专题训练 (60) 轴对称专题训练答案 (64) 平移与旋转专题训练 (65) 平移与旋转专题训练答案 (70) 相似图形专题训练 (71) 相似图形专题训练答案 (75) 图形与坐标专题训练 (76) 图形与坐标专题训练答案 (81) 图形与证明专题训练 (82) 图形与证明专题训练答案 (85) 概率专题训练 (86) 概率专题训练答案 (90) 统计专题训练 (91) 统计专题训练答案 (95)

2018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1-12【12个专题汇总,含解析】

专题1 走进物理世界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2018?钦州)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初中物理课本宽度的是() A.1.6m B.7.5dm C.18cm D.70um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 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为18cm。 故选:C。 2.(2018?黄石)下列物理学家中,早在19世纪20年代,对电流跟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大量研究的科学家是() A.欧姆 B.法拉第C.伽利略D.焦尔 【分析】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最先通过实验归纳出一段导体中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即欧姆定律,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电阻的单位。 【解答】解: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最先通过实验归纳出一段导体中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即欧姆定律; 故选:A。 3.(2018?杭州)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下列实验过程中没有用到这一科学原理的是() A.用天平测出某物体的质量 B.用弹簧秤测出测出某物体的重力 C.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D.用 PH 试纸测出某溶液的 PH 【分析】在物理学中,要想进行比较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比较标准,故每个物理量都有各自的单位。

【解答】解: A、用天平可以测出某物体的质量,通过物体质量与砝码的比较得出测量值,故A正确; B、用弹簧秤测出测出某物体的重力,通过物体的重力与弹簧的伸长的比较得出测量值,故B正确; C、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时,通过血液的位置变化得出结论,是观察法,故C错误; D、用 PH 试纸测出某溶液的PH值,通过对比得出测量值,故D正确。 故选:C。 4.(2018?攀枝花)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支新铅笔的长约为17cm B.攀枝花市夏季平均气温约为50℃ C.一瓶500mL的矿泉水质量为5kg D.复兴号高铁列车运行速度可达350m/s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新铅笔的长度略小于此数值,在17cm左右。故A符合实际; B、攀枝花市夏季高温炎热,最高气温可能超过35℃,但平均气温要低于35℃.故B不符合实际; C、一瓶500mL=500cm3的矿泉水的质量在m=ρV=1.0g/cm3×500cm3=500g=0.5kg左右。故C 不符合实际; D、复兴号高铁运行速度可以达到350km/h。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5.(2018?济宁)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下列选项中与PM2.5颗粒物大小相当正确的是() A.米粒 B.柳絮 C.细菌 D.原子 【分析】首先对PM2.5的直径作出估测,然后根据对常见物体尺度的了解作出选择。

2018中考生物专题训练: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带解析)

2018中考生物专题训练: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一.选择题 1.(2017·济南学业考)如图表示细胞的几种生理过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表示细胞的生长过程 B.通过③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C.③导致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②表示细胞分裂,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 【解析】选C。由题图可知,①过程中细胞的体积增大,所以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细胞的生长;②过程中细胞的数目增加,所以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细胞的分裂; ③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所以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分化会形成不同的组织;在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过程中,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因此C选项是错误的。 2.(2017·青岛学业考)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多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 B.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 C.不同组织的细胞都有分裂能力 D.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 【解析】选C。本题考查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多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不断增多,A项正确;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性变化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形成

不同的组织,B项正确;只有分生组织细胞保持分裂能力,其他细胞停止分裂开始分化,C项错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再均分到两个新细胞中,保证新细胞之间及新细胞与原细胞之间具有形态和数目相同的染色体,D项正确。 3.(2017·青岛学业考)绿豆汤是夏季消暑解渴的佳品,从生物体结构层次上看,其原料绿豆属于植物体的(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解析】选C。本题考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A 项错;组织是形态结构相似和功能相同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B项错;器官是由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绿豆属于器官层次,C项正确;系统是动物体的结构层次,D项错。 4.(2017·枣庄学业考)在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与皮肤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 ) A.神经元 B.血液 C.根 D.西瓜皮 【解析】选C。皮肤属于器官层次,植物体中的根也属于器官层次。神经元属于细胞,血液属于组织,西瓜皮属于保护组织。 5.(2017·宿迁学业考)图中能运输水和无机盐的植物组织是( ) 【解析】选D。本题考查植物组织的功能和识图能力。A是保护组织,起保护作用;B是营养组织,提供营养;C是分生组织,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细胞;D是输导组织,可以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6.(2017·烟台学业考)从受精卵发育成鱼,图中省略号代表的过程不包含( )

2016学年中考生物专题训练题(答案)

[键入文字] 2016 学年中考生物专题训练题(答案) 临近中考,学生要有一定的自主性,光跟着老师“跑”没用。因为每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同,复习进度也不同。大学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了中考生物专题训练题,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助到大家。 1.(1 分)(2014?郴州)美国学者米勒探索生命起源的模拟实验表明,在原始地球上可以产生( ) A. 复杂的蛋白质 B. 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 原始藻类 D. 原始单细胞动物 考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分析: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米勒的实验及其结论,据此解答. 解答:解: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 根据米勒的实验装置可知: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 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 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 1

2018年语文中考综合性学习训练题及答案

中考综合性学习训练题及答案 (一)班级开展“走近‘锐词’”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8分) (1)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有关“锐词”的材料。根据材料,说说什么是“锐词”。(3分) 【材料一】锐词: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意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做出全面部署。 【材料二】锐词:四海八荒体随着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播出而出现的网络流行文体,句式特点为:句中要带有“四海八荒”几个字。如“四海八荒中最美的上神”“四海八荒谁敢惹帝君”“四海八荒中谁比得了太子夜华”等等。比如你想称赞一个姑娘美,只会说倾国倾城就落伍了,要说“四海八荒第一绝色”。 【材料三】近年来的一些锐词:一带一路人工智能共享单车无人超市两免一补厕所革命二次元电竞 (2)根据下面材料,提炼出一个“锐词”。(2分) 【材料四】在2017年底结束的利比里亚总统大选中,51岁的前AC米兰传奇球星乔治·维阿,成为利比里亚新总统。维阿从小就展露出足球天赋,逐渐成长为世界级球星。 也曾囊括世界足球先生、欧洲足球先生以及非洲足球先生的称号,如今则以首位“球星总统”的荣誉再次创造历史。 (3)就“‘锐词’要不要收入《现代汉语词典》”,班上展开辩论。反方同学认为:不必收入,因为社会发展很快,“锐词”很快就会过时。如果你是正方同学,你将怎样反驳?(3分)

(三)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2017年12月发布“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它们是:“十九大”、新时代、雄安新区、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忘初心、金砖国家、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人工智能、天舟一号。其中,与“十九大”有关的流行语有五个,分别是:“十九大”、新时代、雄安新区、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忘初心。 【材料二】据悉,“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是基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利用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结合人工后期处理,经提取、筛选而获得的。语料来源包括《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等国内15家报纸2017年1月1日至11月底的全部文本,语料运用量近5亿字次,突显了我国主流媒体的高关注度和使用的高频度。 请你探究这些词语成为流行语的原因。 (四).语言啄木鸟行动(共5分) 小红搜集到《咬文嚼字》公布的“2017年十大语文差错”,其中“敬请期待”和“一言九鼎”两个词语榜上有名。请仔细品读,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不得体的礼貌用语“敬请期待”呈流行趋势。商店即将开张,商家总会挂出横幅:“开业在即,【A】敬请期待”;电视剧即将播出,电视台也会推出预告:“开播在即,【B】敬请期待”。 写出【A】【B】两处的正确用语。(每处1分,共2分) 【A】【B】

(完整word版)2018年中考物理光学专题复习学案(含答案)

第一讲、光学专题(学案) 一、 知识点睛 色散 二、 精讲精练 【板块一】光现象 1.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柳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线折射形成的 B .黑色物体能够反射黑色光 C .光线在电影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D .影子是光反射形成的 光 现象 光 的 直 线 传 播 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光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的反射 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图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面镜成像 光的折射 成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像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图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图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透 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的颜色 凸透镜 凹透镜 作用:________________。 成像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 应用:______________。 透明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 不透明物体:__________________。 红外线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 紫外线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

114.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2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测试卷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如图是小磊用洋葱根尖细胞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分裂过程后绘制的示意图,分裂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丁→乙→甲→丙D.甲→丙→乙→丁2.下列与多细胞生物体结构层次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植物体表的组织都有保护作用,都属于保护组织 B.人体内担负着运输任务的组织属于输导组织 C.心脏作为输送血液的泵,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 D.系统是动物体具有而植物体不具有的结构层次 3.在植物体内具有分裂能力的组织属于() A.输导组织B.保护组织C.基本组织D.分生组织 4.植物中具有保护作用的组织是() A.营养组织B.保护组织C.上皮组织D.输导组织 5.如图所示是被子植物有关器官的结构图。图中标注有错误的是() A.B.C.D. 6.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以下对人体结构的层次关系表述科学的是()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B.细胞→器官→组织→人体→系统 C.组织→细胞→器官→系统D.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人体 7.与松鼠相比,松树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8.构成一株小麦的基本单位是细胞,下列关于小麦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细胞、器官、组织、系统,小麦个体B.细胞、组织、系统、器官、小麦个体 C.细胞、组织、器官、小麦个体D.细胞、器官、组织、小麦个体 9.下列四种植物组织中,具有输导功能的是() A.B.C.D. 10.最近,科研人员在我省磐安发现一种新的被子植物﹣﹣“磐安樱”,“磐安樱”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