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基坑工程坑中坑支护设计方法及案例
软土基坑工程坑中坑支护设计方法及案例

1、水压力
大基坑开挖过程中,坑内地下水位一般 保持在普遍基底以下0.5~1.0m。
坑中坑支护结构内力及各项稳定性计算 时,需考虑坑中坑外侧水压力的作用, 坑外水位高度按实际观测水位取值。
第五届全国基坑工程学术讨论会 2008-10 中国天津
第五届全国基坑工程学术讨论会 2008-10 中国天津
坑内支撑的设计(一)
基础底板内设置暗梁作为钻孔灌注排桩的压顶圈梁, 利用基础底板作为围护结构的水平支撑体系,无需设 置水平支撑体系,可有效加快出土速度。
第五届全国基坑工程学术讨论会 2008-10 中国天津
坑内支撑的设计(二)
当排桩顶设置独立的压顶圈梁时,圈梁的设置应避 开基础底板,避免影响基础底板施工。
可在主体工程桩施工时同步进行,在基坑开挖 过程中即可实现混凝土的养护。
第五届全国基坑工程学术讨论会 2008-10 中国天津
钻孔灌注排桩的设计
当工程桩为钻孔灌注桩时,围护桩可结合工程桩进 行布置。
工程桩用作围护桩后,其受力形态发生改变,由纯 拉或纯压构件变成了施工阶段的受弯构件,应对工 程桩内力、变形和配筋计算。
软土基坑工程坑中坑支护的设计方法
第五届全国基坑工程学术讨论会 2008-10 中国天津
一、前言
目 二、坑中坑支护设计考虑因素
录
三、坑中坑支护方法
四、工程实例
第五届全国基坑工程学术讨论会 2008-10 中国天津
一、前言
第五届全国基坑工程学术讨论会 2008-10 中国天津
一、前言
坑中坑对整个基坑的影响未引起人们的足 够重视
坑中坑内支撑一般采用钢管支撑或型钢支撑。 深坑主体结构浇筑时,型钢支撑可浇筑在基础底板
SMW工法及内支撑在基坑支护设计中的应用

SMW工法及内支撑在基坑支护设计中的应用SMW工法水泥搅拌桩支护作为一种新颖的组合支护体系,在软土深基坑应用中越来越多。
文章对SMW工法及内支撑在工程实例中的运用以及内支撑在基坑支护中的安全管理进行了讨论。
标签:建筑工程;SMW工法;基坑支护;内支撑一、工程概况工程位于湖州市织里镇,上部为六幢14层住宅,下设1层地下室,为现浇钢砼框架结构。
工程东、西侧为已建多层建筑,基坑内边线最近处距建筑约为9.0米,北侧距河道约16米,考虑布置临时设施,南侧距主干道为10米。
基坑开挖深度考虑到承台垫层底100mm,黄海-2.350~-2.600,挖深为4.60m~6.10m。
为确保周围道路及地下管线和建筑物安全,必须对基坑进行支护。
本基坑周边条件复杂,均是建筑、道路及河道,开挖深度较深,采用SMW工法结合内支撑,基坑平面图及支撑平面图如图1、2所示。
三、基坑支护设计1、基坑支护方案选择本工程对变形的控制要求严格,故采用带撑桩墙式支护结构。
沉管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钻孔灌注桩支护结构工期较慢,排污不便,且经济性较差,鉴于此,我们采用SMW工法。
SMW工法是水泥搅拌桩内插H型钢结合支撑的围护体系,因SMW工法水泥搅拌桩连续施工,套打的水泥搅拌桩可兼作止水帷幕,无需另外设置止水帷幕,节省工程造价,且围护体占地少。
同时H型钢在地下室工程施工结束后可拔出再利用,可循环使用,材料损耗小,既节约造价,缩短工期,又环保节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综合分析场地地理位置、土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及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施工”的原则下,经多方案分析比较,最后确定基坑采用SMW工法,采用直径650的水泥搅拌桩内插H型钢作为围护桩,结合一道混凝土内支撑的围护体系。
本支护形式结合基坑的平面布置特点和周边环境,具體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这种围护形式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经济上,均比较适合于本工程。
本方案的特点主要如下:(1)本工程采用SMW工法水泥搅拌桩加一道支撑的围护形式,集围护桩和止水帷幕于一身,可最大程度利用场地空间;H型钢可回收利用,从而节省造价,缩短了工期。
某软土深基坑支护结构方案设计实例

某软土深基坑支护结构方案设计实例本文旨在介绍某软土深基坑支护结构方案设计实例。
基坑支护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施工的安全和工程的质量。
选择合适的支护方案,对于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按时完工以及减少成本都有非常大的意义。
某建筑工程为地下3层地库,基坑深度达到12米,基坑内载荷为5000kPa,地质情况属于软黏土地基。
为了确保基坑施工期间不会发生坍塌和沉降等问题,需要进行合理的支护结构设计。
基坑周围的环境条件和现场特点:在基坑形成区域四周,周边交通非常繁忙,塔吊悬挂的高度为68.4米,外墙垂直高度为15.4米,一层高度为3.8米,地下室1层高度为3.6米,地下室2层以及3层高度均为3.6米。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选择了经济实用、施工简便且安全可靠的支护方案,具体内容如下:1.选择框架结构作为基坑支护形式,可以满足深基坑开挖及支护的要求,能充分发挥框架结构的优点,提高基坑施工效率,保证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配合框架结构,我们采用了桩墙结合技术,将橡胶管桩和钢板桩结合起来,形成了稳固的桩墙支护系统。
同时,我们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软土地基的特性,选择了分段灌注桩,采用了有计划的灌注技术,可以降低灌浆压力,减少强度损失,提高了灌浆桩效果。
3.在设计时,我们还采用了预应力钢绞线,增加了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和抗弯强度,提高了支护结构的整体性能,能够有效地抵抗周围土体的水平位移和倾斜变形。
4.我们还针对现场的特殊情况,采用了应力调整措施,对于桩身与钢板之间的力的分配进行了合理的调节,确保了支护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结论:通过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方案,我们成功地完成了某软土深基坑的支护结构设计,确保了基坑施工期间的安全和稳定。
建议在未来施工中,对于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应更加注重实际情况,以便更好地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软土地质基坑支护坍塌事故案例

水泥土搅拌桩2φ500@ 400,L=8000
-10.810
1 - 1剖面
(b)支护做法剖面图
竖向锚管φ48@ 800,L=6000
混凝土面层C 20厚80
支护锚管φ48@ 100,L=15000(12000)浆体直径180
插筋φ16@ 800,L=1000
1 1 1 1
2012.06
(a)基坑平面示意图
2 施工过程的事故 2.1 第一次支护坍塌事故 2#、3# 地下室土方于 2009 年 8 月中旬开挖到承台底(标高 为 -6.4m 至 -8.1m),部分承台垫层、砖模已砌完。8 月 24 日上午 7:30~8:30 左右,北侧基坑支护(2# 楼 22~44 轴、3# 楼 03/1~ 22 轴)发生滑移,坑顶土体塌陷,坑底淤泥土隆起,造成 2#、3# 该处部分工程桩发生倾斜,已施工的垫层砼隆起破坏,承台砖模倒 塌。主楼 2#、3# 该处共断桩 38 根,断桩位置位于淤泥与粉质粘 土交界处。 2.2 原因分析及第一次加固处理方案 根据现场调查,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设计水泥搅拌桩设计桩长为 8m 和 9m 两种,桩长不够长,桩底落在淤泥层土,未进入粉质黏 土层,如果要进入粉质黏土持力层 500mm,设计桩长应为 10.5m。 由于淤泥含水率高达 75.3%,土方开挖厚,产生“挤淤”现象。由 于淤泥已产生活动其抗剪强度明显降低,流塑淤泥绕过水泥土搅拌 桩桩底和喷锚支护加固土体范围外致使基坑内垫层隆起,产生支护 失稳垮塌。根据以上原因,提出了以下的处理方法,如图 2 所示: (1)先对支护进行加固处理,加固方式采用砂浆进行堆载反 压; (2)堆载完后对滑移面部分土方进行卸载,卸载过程中如遇到 原有支护锚管和裙房工程桩进行切割处理,卸载完成后按原设计变 更对护坡坡面进行喷射砼; (3 )对 2# 、3# 楼深基坑处离基坑底边最近一排承台及时封 地并及时进行工程桩动测。动测合格后,绑扎承台钢筋浇筑砼至地 梁梁底标高。
软土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实例

[ ] J J 42 0 , 2 G —0 8 建筑桩基技 术规范[ ] 9 s.
[] 陈 4
军 . 础 形 式 的 合 理 选 取 [ ] 山 西 建 筑 ,0 8 3 ( ) 基 J. 20 ,4 6 :
[ ] J J 92 0 , 3 G —0 2 建筑地基 处理技 术规范[ ] 7 s
f l gs t n df l gs t no at ign at ,iu t t h e ae n lcin ffu d t n dte t n to s n dc n ii e i sa ii e i fp ri dg igp rs l sr e t reb sme ts e t so n ai sa rame t ln c o n ln c o l a l as e o o o n meh d ,a o —
收 稿 日期 :0 00 —0 2 1—41 作者 简介: 竺 松 (9 3 , , 士 , 理 工 程 师 , 江 华展 工 程研 究 设 计 院 , 江 宁 波 18 一)男 硕 助 浙 浙 3 5 1 102 3 5 1 10 2 龚 迪 快 (9 9 , , 程 师 , 江 华 展 工 程研 究设 计 院 , 江 宁 波 17 .)男 工 浙 浙
浅, 这对于减短支 护桩 桩长 , 防止支护桩踢脚 , 减小桩身 内力都 非 灌注 桩。平面支 护体 系: 由于基坑 比较规则 , 支撑 体系采 用 比较 角撑 体系受力 明确 , 施工经验 丰富 , 可分 区分块 常有利 。4 基坑 的西面及西 北角有 老河道 穿越 ( ) 河宽 约 1 现 常规 的角撑体 系 , 6m, 拆撑 。竖 向支护体 系 :) 1在基坑北侧 , 充分利用 良好 的场地条件 , 已 回填 ) 。
基坑支护工程常用方法介绍

名目1.1简易支护 (2)1.1.1短柱横隔板支撑 (2)1.1.2临时挡土墙支撑 (3)1.1.3斜柱支撑 (3)1.1.4锚拉支撑 (3)1.21.31.41.51.61.71.81.91.9.1无锚板桩 (10)1.9.2有锚板桩 (11)一、基坑支护工程为保证地下构造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承受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下是常用的基坑支护措施的简洁介绍1.1 简易支护放坡开挖的基坑,当部份地段放坡宽度不够时,可承受短柱横隔板支撑、临时挡土墙支撑等简易支护方法进展根底施工1.1.1 短柱横隔板支撑图3.1 短柱横隔板支撑示意图适用性:仅适用于局部地段放坡不够、宽度较大、对邻近建筑物没有特别要求的基坑使用。
1.1.2 临时挡土墙支撑图3.2 临时挡土墙支撑示意图适用性:仅适用于局部地段下部放坡不够、宽度较大,对邻近建筑物没有特别要求的基坑使用1.1.3 斜柱支撑图 3.3 斜柱支撑示意图先沿基坑边缘打设柱桩,在柱桩内侧支设挡土板并用斜撑支顶,挡土板内侧填土夯实。
适用于深度不大的大型基坑使用。
1.1.4 锚拉支撑图3.4 锚拉支撑示意图先沿基坑边缘打设柱桩,在柱桩内侧支设挡土板,柱桩上端用拉杆拉紧,挡土板内侧填土夯实。
适用于深度不大、不能安设横(斜)撑的大型基坑使用。
1.2排桩支护图 3.5 排桩支护现场图片开挖前在基坑四周设置砼灌注桩,桩的排列有间隔式、双排式和连续式。
施工便利、安全度好、费用低。
排桩构造:可依据工程状况为悬臂式支护构造、拉锚式支护构造、内撑式支护构造和锚杆式支护构造。
成桩方式:排桩包括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及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等。
适用性:(1)列式排桩支护: 当边坡土质较好、地下水位较低时, 可利用土拱作用, 以稀疏的钻孔灌注桩或挖孔桩作为支护构造(2)连续排桩支护: 在软土中常不能形成土拱,支护桩应连续密排, 并在桩间做树根桩或注浆防水也可以承受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密排。
存在大面积填石的软土场地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

—
少
丫 ri
_ 丰 _ ‘ _羊、 心 _ _ 一旦一 二刨 通 _
厂 仁
‘ 厂
图 1 基坑平面布里图Βιβλιοθήκη 图 2 支护 、监洲 平面 图
们采用两幅大小 512 x 5 玲 的图像作为原始 图像模拟灰度多聚焦图像, 分别采用以上几种 方法进行融合比较, I 列出了这几种方法融 表 合结果采用以上定量评价的计算结果。 下列彩色图便分别用以上几种方法进行 融合对比, 列出了这几种方法融合结果采 表2 用以上定量评价的计算结果。 下列彩色图像分别用以上几种方法进行 融合对比, 3 列出了这几种方法融合结果采 表 用以上定量评价的计算结果。 4 结语 通过对多组不同类型图像的融合实验及
(12) , 116 - 118. 对融合效果的定量评价计算结果的分析比较 , [3] 徐永华, 孙炯宁.基于 CL 多小波的语音信 本文所迷融合方法均取得 了良好的视觉效果 和较好的评价计算结果, 这说明基于方向对比 号去噪U ]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04 , 3 : 56- 60 . 度的融合方法较好地解决 了 一些不同类型图 像的融合问题. [4] 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MA TLA B7辅助 信号处理技术及应用【 . 北京: 电子工业 M] 出版社 , 2005 : 198- 202 . 参考文献
摘 要 根据拟建建筑墓坑的工程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基坑开挖深度等特点综合考虑 , 对基坑分段采用放坡加桩锚和放坡加土 钉墙的复合支护方案。实践证明. 该工程所采用的复合式支护方案, 技术安全可蠢, 经济合理, 其经验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关键词:大面积填石 基坑 放坡加桩锚 放坡加土钉墙
中图 类 TU1 分 号:
57m ,
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上部松散层的上层 滞水和孔隙潜水, 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及fil l 向渗硫补给, 水位埋深在 1. 3- 3 .Om 之间。 3 基坑 特点及支护 设计 由于场地四周存在较大的放坡空间, 场地 填土内广泛存在一层块石层, 1-6m,埋深 厚度 2` 8m , 大部分位于填土层底部, 且仅西侧地下 管线距离墓坑较近 , 基坑支护总体上采用上级 放坡(超过填石层), 下级联合土钉墙, 部分支护 段联合桩锚支护(见图2 支护、监侧平面图) 。 尽量采用搅扑桩作隔水帷幕, 部分支护段采用
中山某深基坑支护方案论文

中山某深基坑支护方案浅析摘要:本基坑为中山地区典型的软土地质条件下的深基坑支护工程,根据基坑周边环境及工程地质条件,分别采用了桩撑、桩锚的支护体系。
基坑支护桩采用钻孔灌注桩,设一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和一道预应力锚索的支护结构,局部区段采用两道预应力锚索的支护结构。
支护结构有效的限制了软土的位移,确保了基坑工程的稳定安全。
关键词:基坑支护灌注桩支撑锚索中图文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工程概况拟建中山市某商业城位于中山市石岐区,拟建地上10层,地下2层。
本工程±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90m,基坑开挖深度为8.70~9.10m;局部边桩承台坑开挖深度为9.40~11.30m。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
场地周边为中山市老城区,建筑物密集且紧靠基坑开挖边线,基坑周边有大量管线通过,对支护结构的变形的控制要求高。
2工程地质条件本基坑为中山地区典型的软土地质条件下的基坑支护工程,地基土由人工填土和第四系淤积成因的淤泥类土,冲积砂土、粉质粘土,残积砂质粘性土和侏罗系(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各项相关岩土指标如下:表1 各岩土层参数取值表场地地下水主要赋存在松散土层和基岩裂隙中,两者水力联系密切,属孔隙~裂隙潜水类型。
砂层为主要含水层,其富水性和透水性较好。
淤泥土层含水量高,但透水性较差。
粘性土层和全风化岩富水性和透水性较差。
强风化~中风化岩富水性和透水性稍好于粘性土层和全风化岩。
3支护方案选型本基坑工程地质条件差,开挖深度深,周边环境复杂,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要求严格,根据各支护区段的周边环境和地质条件采用不同的支护技术,主要包括:①基坑东北角基坑形状不适合内支撑布置,且考虑基坑出土口设置,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及两道预应力锚索的桩锚支护结构;②基坑其余区段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及一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和一道预应力锚索的支护结构。
基坑中北段,地质条件相对较好,支护桩采用桩径为1000mm的钻孔灌注桩;基坑中南段,地质条件相对较差,支护桩采用桩径为1200mm的钻孔灌注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苏州东方之门支护平面图
➢ 基坑面 积2.66 万㎡
➢ 普遍区 域开挖 深度约 20m
苏州东方之门坑中坑剖面图
➢ 塔楼区域相对裙楼区域落低3.0m,塔楼电梯井相对塔 楼区域落地4.55~5.45m,坑中坑呈阶梯状分布。
3.碧玉蓝天工程
➢ 基坑面积约 5000㎡
➢ 普遍区域开 挖深度约 20m
软土基坑工程坑中坑支护的设计方法
一、前言
目
二、坑中坑支护设计考虑因素
录
三、坑中坑支护方法
四、工程实例
一、前言
一、前言
➢ 坑中坑对整个基坑的影响未引起人们的足 够重视
➢ 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坑中坑支护设计是 基坑围护工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二、坑中坑支护设计考虑因素
二、坑中坑支护设计考虑因素
1. 水压力 2. 土压力 3. 施工超载 4. 承压水 5. 工程桩 6. 基坑周边围护体
2、重力式挡墙
➢ 适用于相对开挖深度在1.5m~4.0m的坑 中坑
➢ 优点:1.在基坑开挖期间可完成养护; 2.自立式的支护体系,在开挖期间不用架 设内支撑;3.自身具有良好的止水性能。
➢ 重力式挡墙按施工工艺不同可分为搅拌桩 重力式挡墙和高压旋喷桩重力式挡墙
水泥土搅拌桩重力式挡墙
➢ 施工工艺成熟、施工方便、造价相对较低 ➢ 双轴:最大施工深度在18m左右 ➢ 三轴:施工深度远远大于双轴水泥土搅拌桩;
➢ 坑中坑相对 落深为 4.0m
碧玉蓝天工程坑中坑支护剖面图
谢谢!
➢ 坑中坑支护设计时应对周边围 护体的刚度和插深进行加大或 进行坑内土体加固等措施。
三、坑中坑支护方法
三、坑中坑支护方法
1. 放坡 2. 重力式挡墙 3. 复合土钉墙 4. 钻孔灌注桩
1、放坡
➢ 相对开挖深度小于1.5m ➢ 放坡坡度一般不大于1:1.5 ➢ 坡体表面浇筑混凝土护坡面层 ➢ 土层较差时可加打短钢筋
3、施工超载
➢ 基础底板、垫层的自重 ➢ 施工期间产生的施工超载。
4、承压水
➢ 基坑底部存在承压水时,相对普遍基坑底,坑中坑 基底土体抗承压水突涌能力更小
5、工程桩
➢ 坑中坑开挖过程中,过大的坑壁位移会使工程桩 产生偏位
➢ 尤其当工程桩为PHC管桩时,会产生桩身开裂;
6、基坑周边围护体
➢ 贴边坑中坑对基坑周边围护体 的变形和抗隆起稳定性都较为 不利;
1、水压力
➢ 大基坑开挖过程中,坑内地下水位一般 保持在普遍基底以下0.5~1.0m。
➢ 坑中坑支护结构内力及各项稳定性计算 时,需考虑坑中坑外侧水压力的作用, 坑外水位高度按实际观测水位取值。
2、土压力
O
H
支撑
B 坑中坑
围护结构
A A’ A”
基坑开挖后根据坑底土自重计算 的侧向土压力分布
基坑开挖后的实际侧向土压力分布 基坑开挖前的实际侧向土压力分布
在普遍基底以上土体内需要低掺量回掺水泥。
高压旋喷桩重力式挡墙
➢ 成桩深度深,无需在基 底以上低掺量回掺;
➢ 可下坑施工,减小空钻 费用,保证垂直度;
➢ 桩位布置灵活,可在密 集的工程桩间施工
3、复合土钉墙
➢ 主要适用于粉性土、砂性土、软塑~硬塑粘性土 等土层;
➢ 适用于相对开挖深度在3.0m~4.0m左右的坑中 坑。
四、工程实例
1.上海世博活动中心
➢ 基坑面积约42000㎡,基坑普遍开挖深度为6.50m ➢ 承台深坑和集水井深坑,挖深2.2m~4.4m ➢ 舞台深坑,面积约2500㎡,相对普遍基底落深约为
4.5m
承台侧围台深坑支护结构平面图
舞台深坑支护结构剖面图
舞台深坑支护结构现场照片
➢ 可在主体工程桩施工时同步进行,在基坑开挖 过程中即可实现混凝土的养护。
钻孔灌注排桩的设计
➢ 当工程桩为钻孔灌注桩时,围护桩可结合工程桩进 行布置。
➢ 工程桩用作围护桩后,其受力形态发生改变,由纯 拉或纯压构件变成了施工阶段的受弯构件,应对工 程桩内力、变形和配筋计算。
坑内支撑的设计(一)
➢ 基础底板内设置暗梁作为钻孔灌注排桩的压顶圈梁, 利用基础底板作为围护结构的水平支撑体系,无需设 置水平支撑体系,可有效加快出土速度。
3、复合土钉墙
优点: ➢ 自立式的挡土止水结构,可实现敞开式开挖、
方便出土、造价经济;
3、复合土钉墙
缺点: ➢ 施工组织较为复杂; ➢ 邻近基坑周边的坑中坑采用复合土钉墙支护
时,会对被动区土体产生拉应力,对外侧围 护体不利。
3、钻孔灌注排桩
➢ 坑中坑的开挖深度超过4m时通常采用钻孔灌 注桩结合坑内支撑的支护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