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有理数及其运算

六年级数学有理数及其运算
六年级数学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复习教案

有理数及其运算是中学数学中一切运算的基础,准确的理解有理数相关的概念,以及它的运算法则、公式,并且善于根据所给题目要求,将推理与计算相结合,灵活巧妙的选择简捷的算法,可以很好的提高思维的敏捷性.为了帮助同学们能更好地将现实中的问题与学习中有理数的知识相结合,并合理的解决它,从中发现数学的很多乐趣,现将有理数及其运算的知识再来一次回顾.

一、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概念,进一步掌握有理数及其运算的意义.

2,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3,能熟练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

4,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及能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会用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有理数混合运算.

二、重点难点

《有理数及其运算》这一章的重点内容是绝对值的概念和有理数的运算(包括法则、运算律、运算顺序、混合运算)等;而绝对值的概念及有关计算,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及有理数的运算则是本章的难点.

三、思想方法

数学技能的掌握是靠反复训练,而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是靠深入领悟,数学思想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帮助的.复习《有理数》一章的内容应注意以下的思想方法:

1,观察方法在有理数这一章中的一些主要概念和性质中,如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有理数的运算法则以及运算律等等的学习与运用都离不开观察、分析、归纳,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2,分类思想分类就是根据所研究对象的性质差异,分各种不同的情况予以分析解决.分类讨论题覆盖知识点较多,利于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分类思想和技巧;同时方式多样,具有较高的逻辑性及很强的综合性,树立分类讨论思想,应注重理解和掌握分类的原则、方法与技巧、做到“确定对象的全体,明确分类的标准,分层别类不重复、不遗漏的分析讨论.”

有理数一章在研究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加法法则、乘法法则.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等,都是按有理数分成正数、为、负数等三类来研究的.

3,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问题的数量关系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像结合起来,关键是代数问题与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它可以使代数问题几何化,几何问题代数化.数形结合的思想,包含“以形助数”和“以数辅形”两个方面,其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借助形的生动和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即以形作为手段,数为目的,比如应用图形来直观地说明性质;二是借助于数的精确性和规范严密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即以数作为手段,形作为目的,从而充分体现了“数无形,少直观,形无数,难入微”.

在研究《有理数》一章时,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用数轴研究相反数、绝对值等等,就是数形结合的体现.

4,化归思想化归与转换的思想,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方式,借助某种性质、法则或通过对已知条件的变换加以转化,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思想.等价转化总是将抽象转化为具体,复杂转化为简单、未知转化为已知,通过变换迅速而合理的寻找和选择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在有理数加法的基础上,利用相反数的概念化归出减法法则,从而使加减得到统一;在有理数乘法的基础上,利用倒数的概念化归出除法法则,从而使得乘除法得到统一;在利用绝对值的概念将有理数运算化归为算术运算.可见,化归思想是解决新问题、获得新知识的重要数学思想.

四、知识归纳

(一)有理数的基础知识

1,三个重要的定义:(1)正数:像1、2.5等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2)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号,表示比0小的数叫做负数;(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有理数的分类:

按定义分:

0,

??

??

?

?

??

??

?

?

??

??

?

正整数,

整数

负整数,

有理数

正分数,

分数

负分数;

按性质符号分:0,

??

?

?

?

?

?

?

??

??

??

?

正整数,

正有理数

正分数,

有理数

负整数,

负有理数

负分数.

3,数轴.数轴有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叫做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在数轴上的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所以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4,相反数.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其中一个数就叫另一个数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互为相反的两上数,在数轴上位于原点的两则,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5,绝对值.(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该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2)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一个负数

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可用字母a表示如下:

(0),

0(0),

(0).

a a

a a

a a

>

?

?

==

?

?-<

?

(3)两个负数比较大

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二)有理数的运算

1,有理数的加法.(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a+b=b+a;加法的结合律:(a+b) +c=a+ (b+c).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基本思路是:先把互为相反数的数相加;把同分母的分数先相加;把符号相同的数先相加;把相加得整数的数先相加.

2,有理数的减法.(1)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2)有理数减法常见的错误:顾此失彼,没有顾到结果的符号;仍用小学计算的习惯,不把减法变加法;只改变运算符号,不改变减数的符号,没有把减数变成相反数.(3)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步骤:先把减法变成加法,再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3,有理数的乘法.(1)有理数乘法的法则:两个有理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2)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交换律:a(b+c)=ab+ac.(3)倒数的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即ab=1,那么a和b互为倒数;倒数也可以看成是把分子分母的位置颠倒过来.

4,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0不能做除数.这个法则可以把除法转化为乘法;除法法则也可以看成是:两个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等于0.

5,有理数的乘法.(1)有理数的乘法的定义:求几个相同因数a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是一种运算,是几个相同的因数的特殊乘法运算,记做“a n”其中a叫做底数,表示相同的因数,n叫做指数,表示相同因数的个数,它所表示的意义是n个a相乘,不是n乘以a,乘方的结果叫做幂.(2)正数的任何次方都是正数,负数的偶数次方是正数,负数的奇数次方是负数.

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关建是熟练掌握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运算律及运算顺序.比较复杂的混合运算,一般可先根据题中的加减运算,把算式分成几段,计算时,先从每段的乘方开始,按顺序运算,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同时要注意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2)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一是要注意运算顺序,先算高一级的运算,再算低一级的运算;二是要注意观察,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以提高运算速度及运算能力.

(三)科学计算器

在计算器上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只要按算式依次输入数字和符号,输完后,按等号

键即可得到结果.如,计算:(-4.2+2.4)÷32.

五、典型题析

(所选例题均出自2006年全国部分省市中考试卷)

考点1 负数的概念

例1(扬州市)如果收入200元记作+200元,那么支出150元记作()

A.+150元

B.-150元

C.+50元

D.-50元

简析因为收入200元记作+200元,所以支出150元就可以记作-150元.故应选B.

练习题1

1,(绍兴市)冬季的一天,室内温度是8℃,室外温度是-2℃,则室内外温度相差()

A.4℃

B.6℃

C.10℃

D.16℃

2,(临安市)我市2005年的最高气温为39℃,最低气温为零下7℃,则计算2005年温差列式正确的是()

A.(+39)-(-7)

B.(+39)+(+7)

C.(+39)+(-7)

D.(+39)-(+7)

3,(南通市)某市今年1月份某一天的最高气温是3℃,最低气温是-4℃,那么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A.-7℃

B.7℃

C.-1℃

D.1℃

考点2 相反数

例2(临安市)如果a 与-2互为相反数,那么a 等于( )B

A.-2

B.2

C.12-

D.12

简析 因为a 与-2的相反数,所以a +(-2)=0,即a =2,故应选B .

练习题2

4,(广安市)-3的相反数是( )

A.-31

B.31

C.3

D.-3

5,(盐城市)-2的相反数是( )

A.-2

B.2

C.±2 D .-

12

6,(江西省)若m 、n 互为相反数,则m +n =___.

考点3 绝对值 例3(枣庄市)12

-

的绝对值是( ) A.-2 B.-12 C.2 D.12

简析 因为-12的绝对值是12,故应选D . 练习题3

7,(深圳市)-3的绝对值等于( )

A.-3

B.3

C.-13

D.13

8,(遂宁市)计算:︱-4︱=( ) A.0 B.-4 C.

14 D.4 考点4 倒数

例4 (攀枝花市)-0.5的倒数是( ) A.21-

B.2

1 C.-

2 D.2 简析 因为-0.5=-21,而-21的倒数是-2,所以-0.5的倒数是-2.故应选C . 练习题4

9,(重庆市)3的倒数是( )

A.-3

B.3

C.13

D.-13

10,(河南省)3

1-的倒数是( ) A.3- B.3 C.31-

D.31 11,(乐山市)若2x -3与13

-

互为倒数,则x =___. 考点5 数轴 例5(济南市)如图,数轴上A ,B 两点所表示的两数的( )

A.和为正数

B.和为负数

C.积为正数

D.积为负数

简析 观察A 、B 在数轴上对应的有理数分别是-3和3,所以数轴上A ,B 两点所表示的两数的积为负数.故应选D .

练习题5

12,(荆门市)点A 在数轴上表示+2,从点A 沿数轴向左平移3个单位到点B ,则点B 所表示的有理数是( )

A.3

B.-1

C.5

D.-1或3

考点6 有理数的运算

例6(广东省)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1+1=0

B.-2-2=0

C.3÷

31=1 D.52=10 简析 因为-2-2=-4,3÷3

1=3×3=9,52=25,所以只有-1+1=0正确.故应选A .

练习题6

13,(浙江省)计算1-2的结果是( )

A.-1

B.1

C.-3

D.3 14,(旅顺口区)计算-23是 ( )

A.-8

B.8

C.-6

D.6

15,(十堰市)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2222=-

B.()3322=-

C.2222-=-

D.()()33

22-=- 考点7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例7(南昌市)下列四个运算中,结果最小的是( )

-3 图

A.1+(-2)

B.1-(-2)

C. l×(-2)

D.1

(-2) 简析因为1+(-2)=-1,1-(-2)=3,1×(-2)=-2,1÷(-2)=-0.5,而-2=-1<-0.5<3.故应选C.

练习题7

16,(湖州市)请你写出一个比0.1小的有理数___.

17,(芜湖市)已知a>b>0,则下列不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A.ab>b2

B.a+c>b+c

C.1

a

1

b

D.ac>bc

18,(天津市)若0<x<1,则x,x2,x3的大小关系是()

A.x<x2<x3

B.x<x3<x2

C.x3<x2<x

D.x2<x3<x

考点8 计算器的应用

例8(烟台市)用科学计算器求35的值,按键顺序是()A

简析按照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方法,计算35的按键顺序应是

应选A.

练习题8

19,(旅顺口区)小王利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计算程序,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如下表:

那么,当输入数据为8时,输出的数据为___.

考点9 有理数的应用

例9(绍兴市)邮政部门规定:信函重100克以内(包括100克)每20克贴邮票0.8元,不足20克重以20克计算;超过100克,先贴邮票4元,超过100克部分每100克加贴邮票2元,不足100克重以100克计算.

(1)若要寄一封重35克的信函,则需贴邮票多少元?

(2)若寄一封信函贴了6元邮票,问此信函可能有多少重?

(3)七(1)班有九位同学参加环保知识竞赛,若每份答卷重12克,每个信封重4克.请你设计方案,将这9份答卷分装在两个信封中寄出,使所贴邮票的总金额最少.

简析(1)因为35克=(20+15)克,所以所贴邮票金额应为0.8×2=1.6(元);(2)

依据题意,贴了6元邮票,此信函应在大于100克且小于等于200克范围内的克数均可;(3)依据题意可以列表如下:

故9份答卷分1份、8份或3分、6份装,总金额最小,分别为4.8元,4.8元.

练习题9

20,(浙江省)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实施五年来,已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7 800万平方米,如果按一幢教学楼的总面积是750平方米计算,那么该项改造工程共修建教学楼大约有()

A.10幢

B.10万幢

C.20万幢

D.100万幢

21,(绍兴市)时是电视机常用规格之一,1时约为拇指上面一节的长,则7时长相当

于()

A.课本的宽度

B.课桌的宽度

C.黑板的高度

D.粉笔的长度

22,(苏州市)我国《劳动法》对劳动者的加班工资作出了明确规定.“五一”长假期间.前3天是法定休假日,用人单位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工资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后4天是休息日,用人单位应首先安排劳动者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工资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小朱由于工作需要,今年5月2日、3日、4日共加班三天,已知小朱的日工资标准为47元,则小朱“五一”长假加班三天的加班工资应不低于___元.

23,(潍坊市)1883年,康托尔构造的这个分形,称做康托尔集.从数轴上单位长度线段开始,康托尔取走其中间三分之一而达到第一阶段;然后从每一个余下的三分之一线段中取走其中间三分之一而达到第二阶段.无限地重复这一过程,余下的无穷点集就称做康托尔

集.上图是康托尔集的最初几个阶段,当达到第八个阶段时,余下的所有线段的长度之和为___.

24,(烟台市)王会计在结帐时发现现金少了153.9元,查帐后得知是一笔支出款的小数点看错了一位,王会计查出这笔看错了的支出款实际是___元.

考点10 探索与创新

例10(烟台市)计算:21-1=1,22-1=3,23-1=7,24-1=15,25-1=31,….归纳各计算结果中的个位数字规律,猜测2

2006-1的个位数字是( ) A.1 B.3

C.7

D.5 简析 观察21-1=1,22-1=3,23-1=7,24-1=15,25-1=31,…发现它们的个位

数字按1,3,7,5循环,而2006=4×501+2,所以2

2006-1的个位数字是3.故应选B .

练习题10

25,(嘉兴市)定义一种对正整数n 的“F ”运算:①当n 为奇数时,结果为3n +5;②当n 为偶数时,结果为k n 2(其中k 是使k n 2为奇数的正整数),并且运算重复进行.例如,取n =26,则:

若n =449,则第449次“F 运算”的结果是___.

26,(重庆市)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一列数依次为:111111,,

,,,2310152635…,按此规律排列下去,这列数中的第7个数是___.

27,(日照市)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发现了下面的单位分数三角形(单位分数是分子为1,分母为正整数的分数):

第一行 1

1

第二行

12 12

第三行 13 16 13

第四行 14 112 112 14

第五行 15 120 130 120 15 … …… …… 26 13 44 11 第一次 F ② 第二次 F ① 第三次 F ② …

根据前五行的规律,可以知道第六行的数依次是:___.

练习题参考答案:

1,C ;2,A ;3,B ;4,C ;5,B ;6,0;7,B ;8,D ;9,C ;10,A ;11,0;12,B ;13,A ;14,A ;15,A ;16,略;17,D ;18,C ;19,

658;20,B ;21,A ;22,376;23,823?? ???

(或0.039);24,17.1;25,8;26,150;27,111111,,,,,.6306060306

小学1~6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最新版)

最全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11、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1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1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1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1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16、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17、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18、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19、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20、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21、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2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23、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24、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25、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26、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二、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 1公斤= 2市斤 (5)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单元重点公式

1.圆周长=直径×圆周率=半径×2×圆周率 2.半圆形周长=πr+2r=(π+2)r=5.14r(注意:半圆形周长不同于圆周长的一半,前者要加直径) 3.圆面积=半径2×圆周率=(直径÷2)2×圆周率=(周长÷圆周率÷2)2×圆周率 4.圆环面积=(R2-r2)×圆周率 5.外圆内方阴影面积=1.14r2 6.外方内圆阴影面积=0.86r2 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 3.14×6=18.84 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 3.14×42=50.24 3.14×52=78.5 3.14×62=113.04 1.圆周长=直径×圆周率=半径×2×圆周率 2.半圆形周长=πr+2r=(π+2)r=5.14r(注意:半圆形周长不同于圆周长的一半,前者要加直径) 3.圆面积=半径2×圆周率=(直径÷2)2×圆周率=(周长÷圆周率÷2)2×圆周率 4.圆环面积=(R2-r2)×圆周率 5.外圆内方阴影面积=1.14r2 6.外方内圆阴影面积=0.86r2 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 3.14×6=18.84 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 3.14×42=50.24 3.14×52=78.5 3.14×62=113.04 1.圆周长=直径×圆周率=半径×2×圆周率 2.半圆形周长=πr+2r=(π+2)r=5.14r(注意:半圆形周长不同于圆周长的一半,前者要加直径) 3.圆面积=半径2×圆周率=(直径÷2)2×圆周率=(周长÷圆周率÷2)2×圆周率 4.圆环面积=(R2-r2)×圆周率 5.外圆内方阴影面积=1.14r2 6.外方内圆阴影面积=0.86r2 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 3.14×6=18.84 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 3.14×42=50.24 3.14×52=78.5 3.14×62=113.04 1.圆周长=直径×圆周率=半径×2×圆周率 2.半圆形周长=πr+2r=(π+2)r=5.14r(注意:半圆形周长不同于圆周长的一半,前者要加直径) 3.圆面积=半径2×圆周率=(直径÷2)2×圆周率=(周长÷圆周率÷2)2×圆周率 4.圆环面积=(R2-r2)×圆周率 5.外圆内方阴影面积=1.14r2 6.外方内圆阴影面积=0.86r2 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 3.14×6=18.84 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 3.14×42=50.24 3.14×52=78.5 3.14×62=113.04 1.圆周长=直径×圆周率=半径×2×圆周率 2.半圆形周长=πr+2r=(π+2)r=5.14r(注意:半圆形周长不同于圆周长的一半,前者要加直径) 3.圆面积=半径2×圆周率=(直径÷2)2×圆周率=(周长÷圆周率÷2)2×圆周率 4.圆环面积=(R2-r2)×圆周率 5.外圆内方阴影面积=1.14r2 6.外方内圆阴影面积=0.86r2 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 3.14×6=18.84 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 3.14×42=50.24 3.14×52=78.5 3.14×62=113.04 1.圆周长=直径×圆周率=半径×2×圆周率 2.半圆形周长=πr+2r=(π+2)r=5.14r(注意:半圆形周长不同于圆周长的一半,前者要加直径) 3.圆面积=半径2×圆周率=(直径÷2)2×圆周率=(周长÷圆周率÷2)2×圆周率 4.圆环面积=(R2-r2)×圆周率 5.外圆内方阴影面积=1.14r2 6.外方内圆阴影面积=0.86r2 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 3.14×6=18.84 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 3.14×42=50.24 3.14×52=78.5 3.14×62=113.04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计算习题大全

五年级小数乘除法计算题复习 一、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0.45×2.5=0.8×1.25=0.3×3.6=0.3×0.3=10×0.07= 0.3×1.4=0.05×7=0.92×0.4=0.2×0.26=0.14×4= 1.2×0.3=0.2×0.4= 8.2+1.8= 100-35.22= 2.3×4= 2.5×0.4= 2.4×5=0.22×4= 3.25×0=0.02×0.1= 0.9-0.52= 3.99×1=0×3.52=12.5×8=0.9×0.8= 3×0.9= 2.5×0.4= 3.6×0.4=4÷0.8= 1.6+2.4×0.3= 12.5×8=50×0.04=80×0.3 =1.1×9= 0.3×0.3= 0.16×5 ﹦ 1.78+2.2 = 9.6÷0.6 = 1.2×0.5-0.4 = 27+456+73= 2、用竖式计算 0.396÷1.2=0.756÷0.36=15.6×13=0.18×15= 0.04×0.12= 3.84×2.6≈ 5.76×3=0.025×14=(保留一位小数)7.15×22 = 90.75÷3.3= 3.68×0.25 = 3.06×36=

16.9÷0.13= 1.55÷3.9= 3.7×0.016= 13.76×0.8= 6.4×0.5 4.48×0.4 5.25×5 5.2×0.6 35.4×4.20.042×0.540.76×0.32 8.4×1.3 0.25×0.046 2.52×3.4 1.08×250.12×0.5×0.16= 4.8×0.25=0.125×1.4≈(保留两位小数)2.5÷0.7=(保留三位小数)10.1÷3.3=(商用循环小数)10.75÷12.5=(用乘法验算)

小学六年级数学试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试题一、填空。(24分) 1、()的3 5是27;48的 5 12是()。 2、比80米多1 2是()米;300吨比()吨少 1 6。 3、()互为倒数,()的倒数是它本身。 4、()∶()= 3 7=9÷()= () 35 5、18∶36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18∶36的比值是()。 6、“红花朵数的2 3等于黄花的朵数”是把()的朵数看作单位“1”,关系 式是()。 7、甲数和乙数的比是4∶5,则甲数是乙数的 () () ,乙数是甲乙两数和的 () () 。w w w .x k b 1.c o m 8、在○里填上><或= 5 6÷1 3○ 5 6× 1 3 4 9○ 4 9÷ 2 7 7 10× 5 2○ 7 10÷ 5 2 9、3 4×()= 3 4÷()= 3 4+()=1 10、用4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接口处不计),这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 比是3∶4∶5,最长的边是()厘米。 新|课|标| 第|一|网 二、判断。(5分) 1、4米长的钢管,剪下1 4米后,还剩下3米。() 2、20千克减少1 10后再增加 1 10,结果还是20千克。() 3、松树的棵数比柏树多1 5,柏树的棵数就比松树少 1 5。() 4、两个真分数的积一定小于1。() 5、一桶油用去它的1 5后,剩下的比用去的多。() 三选择。(6分)w w w .x k b 1.c o m 1、一个比的比值是7 8,如果把它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3倍,这时的比值是

()。 A、7 8B、 7 24C、 21 8 2、李冬坐在教室的第二列第四行,用数对(2,4)来表示,王华坐在第六列第一行,可以用()来表示。 A、(1,6 ) B、(6,1) C、(0,6) 3、下面各组数中互为倒数的是()。 A、0.5和2 B、1 8和 7 8C、 4 3和 1 3 4、有30本故事书,连环画是故事书的5 6,连环画有()。 A、36 B、30 C、25 5、一袋土豆,吃了它的3 5,吃了30千克,这袋土豆原有()千克。 A、20 B、50 C、18 6、一个数的加上23,和是37,这个数是()。 A、35 B、14 C、150 四、做一做。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各点的位置。(6分)新课标第一网A(5,9 )B()C()D() E()F()G() 五、计算题。(32分) 1、直接写得数。(4分)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

小学数学新版六年级上册 小学数学版六年级上册圆和扇形 圆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图,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2、让学生经历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生活中圆的存在与作用,感受其神奇与蕴含的美学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特征。 (二)教学难点: 归纳圆的特征,并能准确画出指定大小的圆。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一组生活中物体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1、刚才欣赏到的那些漂亮图片中的物体是什么形状? 2、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还有那些地方能看到圆? (学生衣服上的纽扣、身上的硬币、桌子里的杯子等等) 请学生用手指一指这些物体上的圆,并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3、看来,在我们的大自然中、生活中圆是无处不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虽然不熟悉但和我们处处在一起的圆。(板书:圆) (二)教学新知,初步画圆 1、刚才看了那么多的圆,说了那么多的圆。接下来请大家用你能想到的办法自己动手画一个圆。

2、请学生交流画圆的方法。如借助圆形的物体画,还有书上讲到的方法或是用圆规画) 3、通过刚才的看圆、说圆与画圆,你觉得圆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总结: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圆比较光滑,没有角。 4、大家介绍了很多画圆的方法。为了使我们能画出任意大小的圆来,勤劳、智慧的人们制成了专门用来画圆的工具——圆规。 (三)认识圆规,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1、认识圆规。 让学生取出课前准备好的圆规,一起认识圆规的的构成并介绍圆规两脚的功能:圆规有两只脚,一只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两只脚可以随意叉开。 2、尝试画圆。出示活动要求。 1)请你用圆规画一个圆。学生独立画圆。 2)刚才老师转了转,发现有些同学要么没画好,要么画出来的不圆,下面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注意观察如何使用圆规画圆。(使用实物投影仪,教师示范使用圆规画圆) 3)说说,老师刚才是如何使用圆规画圆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两脚叉开——固定针尖——旋转成圆。 4)学生按照这个方法再练习画一个圆,同时思考:通过两次画圆,应该注意什么? 总结:针尖要固定,不能移动;两脚间的距离保持不变;要旋转一周。 5)练习画一个两脚之间距离是2厘米的圆。 (四)学习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先自学书本,然后请你结合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方法解决以下问题: 1、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1)教学圆心:刚才我们画圆时,针尖固定的这个点,我们把它叫做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找出你刚才所画的圆的圆心,并标上字母O。同桌相互检查一下,有没有标对。 2)教学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一点的线段是半径,用字母r表示。指导学生画一条圆的半径,并标上字母。在我们用圆规画圆时,这个半径就是指什么?(两脚之间的距离)因此圆的大小就是由圆的半径决定的。

六年级数学期末练习题 精选

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 计算。(27分) 1.直接写得数 8× 43= 7 6 ÷3= 51+61= 0.13= 16÷94= 21-83= 103×65= 167÷8 7 = 2.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29×45÷29×4 5 (91-121)×4×9 187 - 12 ÷ 34 - 13 5÷ 75 - 75 ×51 14 5÷〔76×(94+61)〕 3.解方程 40%χ - 20= 140 52χ+4 1 χ=26 二 、填空。(24分) 1. 3∶4=( )∶ 12=12÷( )= 15 ( ) =( )% 2. 4.8立方分米=( )毫升 3 50 升=( )立方分米 3.右面是一个( )体的展开图, 它的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 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4.( )吨的 51是75吨,比75吨多5 1 吨是( )吨,比( )吨多 2cm 上面 8cm 5cm 后面 左 面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51 是72吨。 5. 在○里填上“>”、“<”或“=”。 18÷ 32 ○18×3÷2 12×65○12÷6 5 6. 5 7 :0.35的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7. 六(1)班女生人数是男生的5 4 ,女生占总人数的( )%, 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女生比男生少( )%。 8. 如右图,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是72厘米,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9. 2015年9月,胡强把5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五年,年利率是4.22%。到期后,应 得利息( )元。 10. 小红把(m+ 52)×3错当成了m+5 2 ×3进行计算,这样算出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 )。 11.右图是由同样大小的小方块堆积起来的,已知每个小 方块棱长是1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三、选择。(填写正确答案的序号)(10分) 1. 一辆汽车5 4 小时行60千米,那么这辆汽车每小时行( )千米。 A .40 B.75 C.60 2. 如图,李静用4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体积木拼成不同的图形玩,她发现在拼的过程 中,这些图形的( )不变,( )在发生变化。 A. 表面积 B.体积 C.容积 3. 五(6)班人数在40—50人之间,若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4:5,全班有( )人。 A. 40 B.48 C.45 4. 两根同样长的木条都不足1米,第一根用去9 10 米,第二根用去90%,剩下的部分相 比,( ) A.两根剩下的一样长 B. 第一根剩下的长 C. 第二根剩下的长 5. 与右边杯子的糖水一样甜的是( )杯子的糖水。

大学高等数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详解(计算题)

大学数学期末高等数学试卷(计算题) 一、解答下列各题 (本大题共16小题,总计80分) 1、(本小题5分) .d )1(22x x x ? +求 2、(本小题5分) 求极限 lim x x x x x x →-+-+-2332121629124 3、(本小题5分) 求极限lim arctan arcsin x x x →∞?1 4、(本小题5分) ? -.d 1x x x 求 5、(本小题5分) .求dt t dx d x ?+2 021 6、(本小题5分) ??.d csc cot 46x x x 求 7、(本小题5分) .求?ππ 2 1 21cos 1dx x x 8、(本小题5分) 设确定了函数求.x e t y e t y y x dy dx t t ==?????=cos sin (),22 9、(本小题5分) . 求dx x x ?+3 01 10、(本小题5分) 求函数 的单调区间y x x =+-422 11、(本小题5分) .求? π +2 02sin 8sin dx x x 12、(本小题5分) .,求设 dx t t e t x kt )sin 4cos 3()(ωω+=- 13、(本小题5分) 设函数由方程所确定求.y y x y y x dy dx =+=()ln ,226 14、(本小题5分) 求函数的极值y e e x x =+-2 15、(本小题5分) 求极限lim ()()()()()()x x x x x x x →∞++++++++--121311011011112222 16、(本小题5分) .d cos sin 12cos x x x x ? +求 二、解答下列各题

小学1-6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一.图形计算公式 1.周长公式 类型公式字母表示 长方形周长= (长+宽)×2 (a+b)×2 正方形周长 =边长×4 a×4=4a 圆的周长= 直径×π = 2×π×半径 c=π×d =2×π×r 2,面积公式 类型公式字母表示 长方形面积= 长×宽 s=a×b 正方形面积= 边长×边长 s=a×a 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高 s=a×h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三角形面积= 底×高÷2 s=a×h÷2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a×b+a×h+b×h)×2 正方体表面积 =棱长×棱长×6 s= a×a×6 圆面积= π×半径的平方 s=πr2 圆柱体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π×直径×高 =2×π×半径×高 =c×h =π×d×h

=2×π×r×h 圆柱体表面积=侧面积+2×底面积 =底面周长×高+2×π×半径的平方 =π×直径×高+2×π×半径的平方 =2×π×半径×高+2×π×半径的平方 =c×h+2πr2 =π×d×h+2πr2 =2×π×r×h +2πr2 3.体积公式 类型公式字母表示 长方形长×宽×高a×b×h 正方体棱长×棱长×棱长a×a×a 圆柱体底面积×高Πr2h 圆锥体底面积×高÷3 π×半径的平方×高÷3s×h÷3 πr2h÷3 补充说明: 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 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 二.熟记下列正反比例关系: 正比例关系:y=kx 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关系

一公里=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00毫米 2.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公亩 1公亩=1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体积单位: 1立方千米=1000000000立方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 升 1升=1000毫升 1亩=666.666平方米 4.重量单位: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500克=1斤 5.时间单位: 一世纪=100年一年=四季度一年=12月 一年=36天(平年)一年=366天(闰年) 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 一季度=3个月一个月= 3旬(上、中、下) 一个月=30天(小月)一个月=31天(大月) 一星期=7天一天=24小时一小时=60分

最新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练习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相关练习题 一、填空。 1、画圆时,()决定圆的位置,()决定圆的大小。 2、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都(),所有的半径都(),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倍。 3、一个圆的周长是25.12厘米,它的面积是()。 4、在一个长6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周长是(),面积是();如果画一个最大的半圆,这个半圆的半径是(),周长是(),面积是()。 5、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个小扇形,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12.56分米,这个圆的周长是(),面积是()。 6、当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5厘米时,画出圆的周长是()厘米。 7、一个车轮的半径是30厘米,车轮转动一周,大约前进()米。 8、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直径扩大()倍,周长扩大()倍,面积扩大()倍。 9、圆的周长公式C=(),面积公式S=();半圆的周长C=(),面积S=()。 10、用12.56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面积是(),如果把它围成一个圆,圆的面积是()。 11、一根铁丝正好围成一个直径2米的圆,这根铁丝长()米;如果改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米,面积是()平方米。 二、判断。 1、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圆,周长一定不相等。() 2、两条半径的长度等于一条直径的长度。() 3、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直径是最长的一条。() 4、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 5、大圆的圆周率大,小圆的圆周率小。() 6、圆的半径和直径都分别相等。() 7、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直线叫做直径。() 8、直径4厘米的圆与半径2厘米的圆一样大。() 9、半径2分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一样大。() 10、一个圆的面积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它们的周长也一定相等。() 三、选一选。 1、把一张圆形纸片沿半径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其周长()。 A 等于圆周长 B 大于圆周长 C 小于圆周长 D 无法比较 2、圆的直径扩大2倍,它的面积扩大()。 A 2倍 B 4倍 C 6倍 D 无法确定 3、把一个直径10厘米圆分成两个相等的半圆,两个半圆的周长的和是() A 31.4 B 62.8 C 41.4 D 51.4 4、一个直径1厘米的圆与一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相比,它们的面积()。 A 圆的面积大 B 正方形的面积大 C 一样大 D 无法比较 5、一个半圆,半径是r,它的周长是()。 A、πr + 2r B、πr C、π/4 6、下面正确的说法是()。 A、π等于3.14。 B、周长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也相等。 C、半径是2厘米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7、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取()。 A、2厘米 B、4厘米 C、3.14厘米 8、周长相等的圆和正方形,圆的面积()正方形面积。 A、小于 B、大于C、等于 9、圆的半径扩大2倍,圆的面积扩大()。 A、2倍 B、4倍C、8倍 四、解决问题。 1、一种钟表的分针长6cm,3小时分针尖端走过的距离是多少? 2、一种自行车轮胎的外直径60厘米,如果小红骑车车轮每分钟转动100周。她骑车每分钟行使多少米? 3、一个池塘的周长251.2米,池塘周围是一条5米宽的水泥路,在路的外侧围一圈栏杆。水泥路的面积是多少?栏杆长多少米? 4、将一个半径5厘米的圆形铁片,加工成半径为4厘米的圆形铁片零件,铁片的面积减少了多少平方厘米?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 期末测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10分) (1)一根电线长120m ,截取1/3后,还剩()m 。 A.359/3 B. 40 C.80 (2)一件上衣的价格是100元,先提价1/10在降价1/10 ,现在的价格()。 A. 比原价低 B. 比原价高 C. 等于原价 (3)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5:6:7,这个三角形是()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4)钢笔每支12元,圆珠笔每支7元,共买了6支,用了52元,钢笔买了()支。 A. 2 B. 4 C. 3 (5)右图是“百姓热线电话”一周内接到的热线电话情况统计图,其中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电话70个,本周“百姓热线电话”共接热线电话()个。 A. 180 二、判断题(5分) 1、7米的1 8 与8米的 1 7 一样长。() 2、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3、1 100 和1%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它们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同。()

4、5千克盐溶解在100千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5%。 ( ) 5、比的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1.1。 ( ) d 三、填空题(20分) 1. ( )÷5=0.6= 15( ) =( ):40=( )% 2. 119和10 9的比值是( ),化简比是( )。 3. 在3 1、0.333、33%、0.3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4. 一道数学题全班有40人做,10个做错,这道题的正确率是 ( )。 5. 25比20多( )%。 ( )米的54是7 4米。 6. 一台榨油机3 1小时榨油300千克。照这样计算,1小时榨油( )千克,榨1千克油需( )小时。 7. 某班学生人数在40人到50人之间,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这个班有男生( )人,女生( )人。 8. 在长为8厘米,宽为6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周长是( )厘米。 9.用圆规画一个周长为31.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取( )厘米,所画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 买同一个书包,小明花去了他所带钱的85,小红花去了她所带钱的5 3。小明所带的钱与小红所带的钱的比是( )。 四、计算题(共35分) 1.直接写得数(8分) 0.2+35= 2-117= 12÷25= 1.2+22 1= 8×20%= 12÷31= 2÷3 1= 1÷1%= 2、简算:(4分) ①447955?+ ②7×13 +14÷3

【强烈推荐】小学数学毕业班期末总复习—计算题专项练习

小学数学毕业班期末总复习—计算题专项 练习 哈尔滨市松北区乐业小学 陆国发 一、 直接写得数。 3.5+2 4.06+3 2.5×4 0×1.89 6.3÷2.1 3.8-2.9 6.05-4 0÷9.7 3.4×10 56÷100 7.5÷3 1.25×8 1-32 61+65 21+41 3+85 7-91 85+811 0.25×100 24.3÷1000 二、 竖式计算。 0.35×1.4 20.5×3.6 0.7×5.9 2.17×32 4.25×1.2 3.6÷0.15 42.6÷0.6 20.8÷1.6 86.4÷32 9.38÷6.7 6.4×1.03 5.8×0.11 3.1×0.29 56×2.5 8.5×0.12 42.63÷2.1 70.8÷0.03 25.6÷1.6 36.1÷19 2.89÷1.7 三、脱式计算。w W w .x K b 1.c o M 3.6×2.5÷0.12 86.4÷1.8÷1.6 2.7+7.3×1.5 4.6+ 5.4÷1.8 1.7×25×0.4 39.6÷1.25÷8 3.9+5.6+14.4 1.25×4.8 (40+0.4)×0.25 8.7×6.3+6.3×11.3 四、 解方程。 x+97=1 y-512=5 8 57-z=28.2 4y=25.2 3.9x+1.4=9.2 4.5y+y=22 z-0.26z=74 4.8x+3=27 4.6y+2.9×7=20.3 59.8-6.5z=54.6÷2 五、列式计算。

1、3.7与2.8的和的1.4倍是多少?X|k |B | 1 . c| O |m 2、5.2与2.8的和乘以它们的差,积是多少? 3、7.9与1.4的差是1.3的多少倍? 4、一个数的3.5倍是2.1,这个数是多少? .

精选-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2019年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练习。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8圆形 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1.和差问题的公式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12.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试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练习题 姓名:评分: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3分) 1、画圆时,固定的一点叫做(),从()到()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通过()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 2、用圆规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圆的()。 3、在同一个圆内,有()条直径,有()条半径;直径的长度都是半径长度的()倍。 4、圆不论大小,它的周长总是直径的()倍多一些,这个固定的倍数叫做(),通常用字母()表示。 5、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 6、已知圆的直径d,周长C=();已知圆的半径r,周长C=()。 7、圆是()图形,它有()条对称轴。 1、()决定圆的大小,()决定圆的位置。 A.直径 B.圆心 C.半径 D.周长 2、下面图形中()只有一条对称轴,()有无数条对称轴。 A.正方形 B.等腰三角形 C.圆 D.长方形 3、一个圆知道它的周长,要求面积,必须先要求出圆的()。 A.直径 B.半径 C.圆周率 4、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面积()。 A.扩大3倍 B.扩大9倍 C.缩小3倍 D.缩小9倍 5、一个圆的周长是6.28米,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A. 2 B. 3.14 C. 1 四、判断。(5分) 1、圆周率的值是3.14。 2、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3、直径是7厘米的圆比半径是4厘米的圆大。 4、在圆内,任意一条直径都是圆的对称轴。 5、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五、计算。(28分)()()()()()

1、求下面各圆的周长。(12分) ② 半径是6dm 半径是5cm 直径是25m 2、求下面各圆或圆环的面积。(16分) ② ④ 六、动手操作。(10分) 1、 2、画出以下图形的所有对称轴。(5分) 七、解决问题。(30分) 2、一根圆形柱子的周长是6.28米,这根柱子的直径是多少米? 3、一种自行车的轮胎外直径是0.8米,每分钟转动60周,每分钟能前进多少米? 4、学校草地上有一个自动旋转洒水器,射程是20米,这个洒水器最多可以淋到多少平方米的草地? 5、右图是一个边长8dm 的正方形,在正方形中作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6、李叔叔有471米长的铁丝,计划把它围成一个圆形牛栏,并绕牛栏3圈,这个牛栏占地多少平方米? 8cm 2m 6m 5m 2dm 3dm 在右边画一个直径是6厘米的圆,并用字母标出 它圆心、半径和直径。(5分) 8dm 1、一个圆形花坛,半径是1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试卷(人教版) 考试时间:100分钟 姓名: 一、填空题。20分 1、214 小时=( )小时( )分 304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2、( )72 =15÷( )=( )÷30=七五折=( )% 3、圆的周长是6.28分米;那么半圆的周长是( )分米。 4、把3.14、31.4%、3950 、三成四、π五个数从大到小排列 ( )﹥( )﹥( )﹥( )﹥( ) 5、40米的15 正好是50米的( )%。48米减少14 后是( )米。 6、甲数是415 ;比乙数少20%;乙数是( )。 7、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8段;每段长是( )米;每段是全长的( )。 8、 六(3)班今天有48人到校上课;有2人请假; 六(3)班今天的出勤率是( )%。 9、一根绳子第一次用去20%;第二次又用去余下的20%;两次相差2米。这根绳原来 的长( )米。 二、我是小法官;对错我来断。10分 1、如果A 和B 互为倒数;那么1÷A=B 。…………………………( ) 题目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加分题) 得分

2、10克糖溶于10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10%。………………( ) 3、质检部门在市场上抽查是发现:40箱苹果汁中只有30箱合格;50箱荔枝汁中只有 35箱合格;因此;荔枝汁的合格率高于苹果汁。………………( ) 4、120千克的34 就是90。…………………………( ) 5、甲数比乙数多20%;乙数就比甲数少20%………… ( ) 三、请你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10分 1、用一块长12米、宽8米的长方形铁皮剪成半径是1.5米的小圆(不能剪拼);至多 能做{ }个。 A 、11个 B 、8个 C 、10个 D 、13个 2、一个三角行的底与高都增加10%;新三角形的面积比原来三角形的增加( ) A 、20% B 、21% C 、120% D 、121% 3、某人18 小时步行34 千米;求步行一千米需要多少小时?算式是( ) A 、18 ÷ 34 B 、34 ÷ 18 C 、18 ÷ 34 D 、34 ÷ 18 4、如右图;以大圆的半径为直径画一小圆;大圆的周长是小圆周长的( )倍。 A 、2 B 、4 C 、6 D 、8 5、一根绳子;王明剪去了35 ;李东剪去了35 米;两人剪的( ) A 、王明剪的多 B 、李东剪的多 C 、两人剪的一样多 D 、无法比较 四、计算部分。21分 1、直接写出得数。 1÷32×23 = 3:0.9= 9.9×100%=

六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

六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 南乐县千口镇中学冯帅强 一、仔细想,认真填。(24分) 1、0.25的倒数是(),最小质数的倒数是(),的倒数是()。 2、“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诗中“春”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 总字数的()%。 5、你在教室第()行,第()列,用数对表示你的位置是(,)。 7、小明的存钱罐里有5角和1角的硬币共18枚,一共有5元。则5角的硬币有()枚,1角的硬币有( )枚。 9、我国规定,如果个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超过2000元的部分就要按5%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 税。小红的妈妈月收入2360元,她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元。 10、数学课上,小兰剪了一个面积是9.42平方厘米的圆形纸片,你能猜出她至少要准备(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 二、火眼金睛辨真伪。(5分) 3、两个半径相等的圆,它们的形状和大小都相等。() 4、小华体重的与小明体重的相等,小华比小明重。() 三、快乐A、B、C。(5分) 1、一件商品原价200元,涨价15%后在降价15%,现价()

原价。 A、高于B、低于C、等于D、无法比较 4、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是3米,在花坛一周铺一条宽1米的碎石小路,小路的面积是()平方 米。 A、28.26 B、50.24 C、15.7 D、21.98 5、去年每千克汽油的价格为5.5元,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汽油价格的涨幅达到了10%。你对“涨幅”一词的理解是( )。 A、今年售价是去年的百分之几 B、去年售价是今年的百分之几 C、今年售价比去年多百分之几 D、去年售价比今年少百分之几 六、数学与生活。(28分)(1、2小题各4分,其余每题5分) 1、全班50本作业都交了,可老师说有2本作业做错了。你知道这次作业的正确率吗? 2、某方便面的广告语这样说:“赠量25%,加量不加价。”一袋方便面现在的重量是120克,你 知道赠量前是多少克吗? 3、小明和小刚坐出租车回家。当行到全程的 3/5 时,小明下了车;小刚到终点才下车。他们两

六年级上学期还数学 期末测试卷 带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填 空。(第5和第8题各2分,其余每空1分,共22分) 1. 汽车速度的 12 相当于火车速度,单位“1”是( 汽车速度 )。 2. 4 3吨=( 750 )千克 15分=( 0.25 )时 3. 一个圆直径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 12.56厘米),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 4. 16是20的( 80 )%,20比16多( 25 )%。 5. ( 4 )÷8 = ( )4 2 = 0.5 =( 50 )% = ( 1 ):( 2 )。 6. 80的60%是( 48 );( 75 )的80%是60。X Kb1. Co m 7. 在3:2中,如果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要加上( 4 )。 8. 在○里填上“>、<、=” 2.2×1.5○>2.2 8÷12○<66.7% 1÷12 5○>1 115×4.4○>11 5 9. 元旦期间,一家商场原价100元的毛衣只售85元,算一算,这种毛衣打( 八 五 )折销售。 10. 从一个边长是10分米的正方形纸里剪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 ( 31.4 )分米,面积是( 78.5 )平方分米。 11. 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和底角的比是4∶3,顶角是( 72 )度, 12. 把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分成若干等份,然后把它剪开,照右图的样子拼起来,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比原来圆的周长增加( 4 )厘米。 13、把10 7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2段,每段占全长的( 1/2 ),是( 7/20 )米。 14、有甲、乙两袋大米,如果从甲袋中倒出1/5给乙袋,两袋米就一样重,原来甲、乙两袋大米的重量比是( 5:3 ) 二、判断。(5分) 1. 某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7:8,男生占全班人数的15 7。 ( √ )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计算题练习

一、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25×13 ÷52 ×3 10 13.09-8.12-4.88 12×103-4500÷75 23×7+23×5 18 ×[12 ÷(35 ×109 )] (215 +311 )×15×11 37.5+19.5÷2.5×4 0.92×1.41+0.92×8.59 235 - 135÷18 35 ×153 – 0.6×53 (45 +14 )÷73 +710 10 - 719 - 1219 + 1 19 4-115-117 81×58+81×41+81 54×74×45-21 54×65+52÷53 54÷[(85-21)÷8 5] (21×73+74×21)×41 (99+109)÷9 54×65÷85 1514÷[(54+32)×11 10] ( 65+54)×30 31+3÷21 (41125-)65÷ 5912512795÷+? 6 5 524532-?+ )7321495(63-+? 2316]43)3121(85[÷?+- (32×41+17)÷125 (25+43)÷41+4 1 2518×169+257×169+169 (16-112)×24-45) (57×47+47)÷47 15÷[(23+15)×113 ] 3-712-512 57×38+58×57 815×516+527÷109 18×(49+56) 65×56-109÷5 9 2008×20062007 1113 -1113 ×1333 ( 32+43-21)×12 23 +( 47 + 12 )×725 257×101-257 2538 ×8 227 ×(15×2728 )×215 38 +38 ×47 +38 ×37 89 ×89 ÷89 ×8 9 29÷2713×27 13 二、解方程 78χ=1116 χ×(34+23)=724 χ-35χ=65 6×112-12χ=12 8x -41×3=445 (x -6)×6 5 =25 x:107=285 111095=÷x 2431=+x 43χ+41=21 χ-54χ=12 χ+10%χ=110 5X -3×107=5 7 54+21X=10 9 31χ+60%χ=28 1.6∶χ=0.125∶0.5 1.75x -0.5x =6.25 34 x -58 =56 ×30% X×53=20×41 25% + 10X = 5 4 X - 15%X = 68 6:x =37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