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泰勒斯的贡献

数学家泰勒斯的贡献
数学家泰勒斯的贡献

数学家泰勒斯的贡献

泰勒斯在数学方面的划时代贡献是开始引入了命题证明的思想.命题的证明,就是借助一些公理或真实性业经确定的命题来论证某一命题真实性的思想过程.它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这在数学史上是一次不寻常的飞跃.在数学中引入逻辑证明,它的重要意义可以从下面这几个方面看出来:一、保证命题的正确性,使理论立于不败之地;二、揭露各定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数学构成一个严密的体系,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三、使数学命题具有充分的说服力,令人深信不疑.证明命题是希腊几何学的基本精神,而泰勒斯是希腊几何学的先驱.

欧德莫斯(Eudemus,约公元前335年)有资料可查的第一个科学史家,曾著《算术史》、《几何学史》、《天文学史》,可惜均已失传.普罗克洛斯(Proclus)是雅典柏拉图学园晚期的导师,公元450年左右,给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卷Ⅰ作评注,写了一个“几何学发展概要”,通常叫做《普罗克洛斯概要》(Proclus'ssummary)(以下简称《概要》,见[10],pp.144—161),或叫《欧德莫斯概要》(Eudemiansummary),因为它主要取材于欧德莫斯的《几何学史》.

《概要》写道:“泰勒斯是到埃及去将这种学问(几何学)带回希腊的第一人.他自己发现了许多命题,又将好些别的重要原理透露给他的追随者.他的方法有些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也有一些只是经验之谈.”

普罗克洛斯指出他发现的命题有:

(1)圆的直径将圆平分.

普罗克洛斯说泰勒斯第一个证明了这个命题.多数学者认为他大概只是认识了这个性质而不是确实证明了它..在《几何原本》中,欧几里得也只是作为定义提出来(卷Ⅰ定义17:直径是通过圆心的直线,……将圆平分).M.康托尔(Cantor)推测,可能是受到某些图形的启发.从埃及的纪念碑上常看到将圆分成若干扇形的图,这些扇形显然都是相同的.

(2)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

在《几何原本》中,这是卷1命题5,也就是有名的“驴桥”.泰勒斯是用“相似”这个词来描述相等角的,说明他还未将角作为具有大小的量,而是看作有某种形状的图形.这和古代埃及人的观点一致.

(3)两直线相交,对顶角相等.

这是《几何原本》卷1命题15.

(4)有两角夹一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这是《几何原本》卷Ⅰ命题26.欧德莫斯在《几何学史》中将这定理归功于泰勒斯,并说他利用这定理测出从船只到岸边的距离.具体怎样测法,数学史家作过几种猜测.T.希思(Heath)设计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其原理实际就是“一顶军帽定河宽”:人站在岸边,将军帽戴得低一些,使得眼睛望着彼岸某一点,同时看到帽檐,这时,视线、河宽和身高构成一直角三角形.现在转过身来,同样顺着帽檐看到此岸的一点,这一点和人的距离就是河宽.如要更精确一些,可制作一个工具,站在高处测量.

(5)对半圆的圆周角是直角.

这是第欧根尼的记截,他引用潘菲拉(Pamphila)的话,说泰勒斯从埃及人那里学到了几何学,第一次在圆内作内接直角三角形,并为此宰了一头牛来庆祝.但也有人说这是毕达哥拉斯发现勾股定理时的故事.

如果这记载可靠,那么泰勒斯的几何学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应该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如三角形内角和等于两直角等.上述的命题看起来并不复杂,有些仅凭直观就能判断,然而泰勒斯不满足于“知其然”,还要穷究“所以然”.历史学家强调他证明了(至少是企图证明)这些命题.在数学中引入证明的思想,这是难能可贵的.从此数学从具体的、实验的阶段过渡到抽象的、理论的阶段,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演绎的科学.

其他的成就

泰勒斯是公认的希腊哲学鼻祖,他第一次冲破了超自然的鬼神思想的羁绊,去揭示大自然的本来面目.他看到一切生命都依赖于水,而水无处不在,于是断言水是万物的本质.而地球像一个圆盘,漂浮在浩瀚无垠的水中.这种观点使他无法解释日月食的现象.他可能写过《航海天文学》,建议希腊的航海者按小熊星座去寻找北极,他们过去的习惯是看大熊星座.欧德莫斯说他已知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来划分的四季是不等长的.在物理学方面,琥珀摩擦产生静电的发现也归功于他(见[11],中译本p.11).

中国古今26位著名数学家的故事[001]

中国古今26位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1.赵爽,三国时期东吴的数学家。曾注《周髀算经》,《周髀算经注》 中有一篇《勾股圆方图注》全文五百余字,并附有数幅插图(已失传),这篇注文简练地总结了东汉时期勾股算术的重要成果,最早给出并证明了有关勾股弦三边及其和、差关系的二十多个命题,他的证明主要是依据几何图形面积的换算关系。 2.朱世杰(公元1300年前后)朱世杰数学代表作有《算学启蒙》(1299) 和《四元玉鉴》(1303)。 3.祖暅,祖冲之之子,同其父祖冲之一起圆满解决了球面积的计算问 题,得到正确的体积公式。现行教材中著名的“祖暅原理”,在公元五世纪可谓祖暅对世界杰出的贡献。 4.祖冲之(429-500),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 家。他的最杰出贡献是求得相当精确的圆周率。经过长期的艰苦研究,他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七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 5.杨辉,字谦光,钱塘(今杭州)人,中国古代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 生平履历不详。(一)主要著述 《详解九章算法》,《日用算法》,《乘除通变本末》,《田亩比类乘除捷法》,《续古摘奇算法》,其中后三种为杨辉后期所著,一般称之为《杨辉算法》。 6.熊庆来(1893—1969),字迪之,云南弥勒人,他是中国近代数学研 究和教育的奠基人。 7.许宝騄(19l0.9.10一1970.12.18)是中国数学家,生卒于北京.许宝騄是中国概率统计领域内享有国际声誉的第一位数学家。他的主要工作是在数理统计和概率论两个方面。 8.徐光启(公元1562—1633年)字子先,编写了著名的《农政全书》。《几何原本》是我国最早第一部自拉丁文译来的数学著作还有《数理精蕴》。 9.吴学谋是中国数学家,生于广西柳州。 10.汪莱(1768一1813),是中国古代数学家,《参两算经》的最早的数学作品。1796一1798年,汪莱先后与自己的同乡好友巴树谷、江玉讨论数学,完成《弧三角形》和《勾股形》两部书稿。1789年,巴树谷将此两书合为一帙刊行,取名《衡斋算学》,这就是汪莱数学著作的最早刊本。

第二届小数报杯小小数学家第二轮活动评比结果汇总

第二届“小数报杯小小数学家”第二轮活动评比结果汇总 一等奖 袁亦睿(博爱)钱正一(博爱)王意(博爱)王一舟(兰陵)徐翊文(博爱) 李光浩(博爱)周润龙(解小)徐扬(清凉)吴昊一(中山)朱宇昊(朝二)韩辰昱(解小)徐彰(北环)洑亦唯(清凉)周喆洋(博爱)黄海烽(红梅)李秉炎(翠竹)费泽光(解小)施铭洲(博爱) 陆晗(博爱)徐时帆(博爱)王翌宇(翠竹)张智青(博爱)张俊杰(解小)王语珊(解小)屈康平(翠竹)张泽钜(怡康)周阳(雕庄)范泽恺(博爱) 陶东来(解小)陈子恺(解小)陆玖奕(博爱)周子寒(解小)胡心栩(博爱)左天宇(博爱)张天宇(翠竹)李凡(朝二)路易(北环)史莫及(博爱)刘慷慷(兰陵)常琳(丽二)陈灵珊(北环)吴涵(博爱)尤凯(北环)徐鋆(清凉)杨苏华(虹景)刘斌成(兰陵)浦家希(清凉)张子冲(北环)余冬杰(中山)陈家伟(博爱)张永杰(清凉)俞德水(延陵)蒋文鹏(朝阳)王雨绗(博爱)江奕涵(翠竹)周杰(翠竹) 二等奖 朱林涛(解小)徐安琪(解小)曹诚(博爱)储歆怡(虹景)伏蓉(博爱)余飞阳(博爱) 蒋逸天(清凉)张粼(博爱)邵沈烨(北环)朱晨仪(北环)窦心言(博爱)吴志祥(虹景)徐强(虹景)肖佳俊(博爱)石吕凯(朝二)程子柯(博爱)杨雨欣(博爱)丁英东(北郊) 薛逸安(博爱)束梓健(红梅)汪成(北环)李逸康(翠竹)郑俊豪(博爱)殷悦(朝二)余之阳(博爱)张一伟(丽三)沈裕涵(朝二)薛宇航(解小)蔡天佑(北郊)严常昊(虹景) 冯一非(雕庄)魏明达(北环)

毛心怡(博爱)高宇佳(清凉)沈希(北环)沈俊(青龙)陈新(清凉)李瀚达(解小)李雪菲(解小)陆文骁(北郊)陈旻佳(解小)丁涵玉(红梅)丁韵(朝二)赵镱(博爱)吴睿海(丽二)陈盈盈(解小)刘昊(虹景)庞宗怡(博爱)佘姿彦(浦前)蒋昊(丽三) 赵梦琦(博爱)奚彬涵(博爱)陈威(朝二)高源(延陵)张紫嫣(朝阳)蒋韬(博爱)陆旭娇(雕庄)严正(雕庄)周围(北环)苏一凡(虹景)黄舒雯(解小) 三等奖 巢鸿翊(北郊)吴霖峰(红梅)任欣怡(北环)徐凡(博爱)刘源(博爱)黄齐(怡康)赵旭楠(解小)石皓文(翠竹)徐辰星(中山)夏之淳(翠竹)仲世杰(红中)金永晔(红梅)张书扬(青龙) 熊忠赐(翠竹)潘凌芃(朝二)戴筠卜(兰陵)鲍莹莹(青龙)顾钰晗(虹景)包祎旸(丽二)莫非(解小)肖晨光(翠竹)石昱轩(解小) 王逸清(红梅)秦志超(解小)贾峥(博爱)陈茜(清凉)冯超逸(朝二)陈滢(中山)陆雨婷(清凉)顾欣贝(博爱)王志煜(红中)梁权威(虹景)江林(红梅)秦鸣珂(解小)朱桢(北郊) 冯子豪(红梅)沈飞(虹景)余畅(解小)李铮(解小)祁大卫(解小)周昱岑(解小)朱震(翠竹)蒋经钰(翠竹)马永杰(翠竹)李磊(兰陵)刘宸玮(清凉)毛子翼(丽三)杨帆(北郊)许杞钦(朝二)高丹(青龙)严凯(延陵)沈毅(博爱)袁苏韵(丽二)李文杰(浦前)任嘉敏(兰陵)陈宇轩(朝二)张逸晟(清凉)储越(兰陵)陈曦(北郊)崔迪(解小)袁佳伟(青龙)董杨潇(浦前)郭悦(兰陵)刘舟(红梅)杨帆(延陵)王蝶(红中)

中国著名数学家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数学家有 张丘建、朱世杰、贾宪、秦九韶、李冶、刘徽、祖冲之、胡明复、冯祖荀、姜立夫、陈建功、熊庆来、苏步青、江泽涵、许宝騄、华罗庚、陈省身、林家翘、吴文俊、陈景润、丘成桐、冯康、周伟良、萧荫堂、钟开莱、项武忠、项武义、龚升、王湘浩、伍鸿熙、严志达、陆家羲、苏家驹、王菊珍、谷超豪、王元、潘承洞、魏宝社、高扬芝、徐瑞云、王见定、吕晗等等。1.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 由他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对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其主要著作有《安边论》《缀术》《述异记》《历议》等。 2.华罗庚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向左转|向右转

五年级小小数学家数学社团活动计划

五年级“小小数学家”社团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拓宽他们的思维,培养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2、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5、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二、社团计划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极大兴趣。 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动手操作、实地考察、亲自测量……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学习,把他们的学习意识变被动为主动。 2.培养学生的知识面。 在兴趣小组中我将输入更多数学的知识并且更多的是讲述一些数学的相关知识,让更多同学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丰富其他各科的功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3.增加实践的机会。 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所以给同学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计算上,而更大的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4.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更应该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 三、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单周周三下午第三节课 2.活动地点:五(一)班教室 3.活动课题:小小数学家数学 4.活动形式:动手操作、课外搜集、综合实践、讲授等。 四、活动措施 数学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要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并且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富有吸引力。 1.乐学——数学游戏和趣味数学 小学生具有好胜、好奇的特点。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中,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学生特别感兴趣,能主动积极参与。如图形的拼摆、数学游戏等。学生在数学活动课中,学习趣味数学,既巩固所学的旧知识,更能学到新知识。同时也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敏性及独创性,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越学越想学,越学越会学,并从中领悟到数学知识的奥秘。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_3000字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_3000字 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 在中国,有一位数学家是家喻户晓的,这就是华罗庚,人们往往把这个名字当作"数学家"、"自学成才"和"聪明"的代名词。随着"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的广泛开展.这位当代中国的传奇数学家在少年儿童中也广为知晓了。 华罗庚于1910年11月12日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1924年从金坛中学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年仅14岁的华罗庚便在父亲经营的小杂货铺里当伙计。他的中学老师王维克很欣赏他的数学才华,鼓励他继续自学数学。19岁那年,华罗庚突然染上伤寒,此后在腿部留下了残疾。

在病痛和贫困面前,华罗庚没有失望,反而更加迷恋数学,他四处寻找数学书自修。在那个小镇上只有三本数学书可用,一本代数、一本几何以及一本50页的微积分。他贪婪地把它们读得烂透,并尝试写些论文,投寄到《科学》、《学艺》等刊物发表。1929年华罗庚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Sturm氏定理之研究"(《科学》第14卷第4期)。1930年l 2月他又在《科学》第15卷第2期上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文中指出,苏家驹的解法中把一个13阶行列式算错了。 这后一篇论文引起了清华大学数学系的重视,系主任熊庆来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1931年,华罗庚经他的同乡唐培经教员引荐,被破例录用为清华大学数学系的图书管理员,这为他的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不到一年半的光景,华罗庚旁听了数学系的全部课程,打下了坚实的现代数学基础。在杨武之教授(杨振宁之父)指导下,两年之中,华罗庚写出了一批很有质量的数论论文。凭藉他的天赋和雄厚的学力,1933年,华罗庚被清华大学破格聘为助教。一个乡间来的青年人,只有初中文凭,居然能登上中国最高学府的讲台,这简直是一个奇迹。1934-1936年,华罗庚在杨武之等教授的关心下,深入研究数论,他阅读丁许多当时国际上数论权

小学生经典数学故事几何之父

小学生经典数学故事几何之父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了小学生经典数学故事几何 之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练习。 我们现在学习的几何学,是由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公元前330-前275)创立的。他在公元前300年编写的《几何原本》,2019多年来都被看作学习几何的标准课本,所以我们称欧几里得为几何之父。 欧几里得生于雅典,接受了希腊古典数学及各种科学文化,30岁就成了有名的学者。应当时埃及国王的邀请,他客居亚历山大城,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研究。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 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

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古希腊的数学研究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曾经出过一些几何学著作,但都是讨论某一方面的问题,内容不够系统。欧几里得汇集了前人的成果,采用前所未有的独特编写方式,先提出定义、公理、公设,然后由简到繁地证明了一系列定理,讨论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还讨论了整数、分数、比例等等,终于完成了《几何原本》这部巨著。这本书是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最成功的教科书。它刚一问世就取代了所有以前的教科书,从此以后一直使用了2019多年。1482年印刷发行以后,重版了大约一千版次,还被译为世界各主要语种。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

中国最著名的五大数学家介绍

中国最著名的五大数学家 第一位:华罗庚 自学成材的天才数学家,中国近代 数学的开创人!在众多数学家里华罗 庚无疑是天分最为突出的一位! 华罗 庚通过自学而成为世界级的数学家, 他是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 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 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广泛数学领域 的中都做出卓越贡献。在这些数学领域他或是创始人或是开拓者! 华罗庚的重大贡献,有许多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定理,如华引理、华不等式、华算子与华方法。另外华罗庚还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美国著名数学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院士”。 “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简称“华杯赛”)就是为了纪念和学习我国杰出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的。

现代微分几何的开拓者,曾获数学界 终身成就奖----沃尔夫奖!他对整体微分几 何的卓越贡献,影响着半个多世纪的数学 发展。他创办主持的三大数学研究所,造 就了一批承前启后的数学家。 在微分几何领域有诸多贡献,如以他命名 的“陈空间”,“陈示性类”,“陈纤维从”。 一位数学家说“陈省身就是现代微分几何。”这是对他的最好评价!

世界著名微分几何学家,射影微分几何学派的开拓者,40、50年代开始研究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60年代又研究高维空间共轭网理论,70年代以来在中国开创了新的研究方向——计算几何!为中国数学走向现代化做出巨大贡献! 第四位:陈景润 华罗庚的学生!数论学家,歌德巴赫猜想专家!离解决歌德巴赫猜想即“1+1”问题,最近的人,证明了“1+2”陈景润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人,那就是歌德巴赫猜想,他也一直只专注于这个领域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迄今为止,歌德巴赫猜想依然是世界级难题!众多数学家认为用现有数学理论系统无法解决这一问题,除非出现新的数学观念,新的数学理论系统!

2018年数学家的故事:数学之父---泰勒斯

数学之父—泰勒斯 泰勒斯生于公元前624年,是古希腊第一位闻名世界的大数学家。他原是一位很精明的商人,靠卖橄榄油积累了相当财富后,泰勒斯便专心从事科学研究和旅行。他勤奋好学,同时又不迷信古人,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积极思考问题。他的家乡离埃及不太远,所以他常去埃及旅行。在那里,泰勒斯认识了古埃及人在几千年间积累的丰富数学知识。他游历埃及时,曾用一种巧妙的方法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使古埃及国王阿美西斯钦羡不已。 泰勒斯的方法既巧妙又简单:选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在金字塔边竖立一根小木棍,然后观察木棍阴影的长度变化,等到阴影长度恰好等于木棍长度时,赶紧测量金字塔影的长度,因为在这一时刻,金字塔的高度也恰好与塔影长度相等。也有人说,泰勒斯是利用棍影与塔影长度的比等于棍高与塔高的比算出金字塔高度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要用到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这个数学定理。泰勒斯自夸,说是他把这种方法教给了古埃及人但事实可能正好相反,应该是埃及人早就知道了类似的方法,但他们只满足于知道怎样去计算,却没有思考为什么这样算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在泰勒斯以前,人们在认识大自然时,只满足于对各类事物提出怎么样的解释,而泰勒斯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能作出怎么样的解释,而且还加上了为什么的科学问号。古代东方人民积累的数学知识,主要是一些由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计算公式。泰勒斯认为,这样得到的计算公式,用在某个问题里可能是正确的,用在另一个问题里就不一定正确了,只有从理论上证明它们是普遍正确的以后,才能广泛地运用它们去解决实际问题。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初期,泰勒斯自觉地提出这样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它赋予数学以特殊的科学意义,是数学发展史上一个巨大的飞跃。所以泰勒斯素有数学之父的尊称,原因就在这里。 泰勒斯最先证明了如下的定理: 1.圆被任一直径二等分。 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3.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相等。 4.半圆的内接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5.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一条边以及这条边上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这个定理也是塞乐斯最先发现并最先证明的,后人常称之为塞乐斯定理。相传泰勒斯证明这个定理后非常高兴,宰了一头公牛供奉神灵。后来,他还用这个定理算出了海上的船与陆地的距离。 泰勒斯对古希腊的哲学和天文学,也作出过开拓性的贡献。历史学家肯定地说,泰勒斯应当算是第一位天文学家,他经常仰卧观察天上星座,探窥宇宙奥秘,他的女仆常戏称,泰勒斯想知道遥远的天空,却忽略了眼前的美色。数学史家Herodotus层考据得知Hals战后之时白天突然变成夜晚(其实是日蚀),而在此战之前泰勒斯曾对Delians预言此事。泰勒斯的墓碑上列有这样一段题辞:「这位天文学家之王的坟墓多少小了一点,但他在星辰领域中的光荣是颇为伟大的。」

中国著名当代数学家介绍 (2)

中国著名当代数学家介绍 1.国际著名数学大师,沃尔夫数学奖得主,陈省身 1931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1934军获硕士学位.1934年去汉堡大学从Blaschke 学习.1937年回国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3年到1945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研究员.1949年初赴美,旋任芝加哥大学教授.1960年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授,1979年退休成为名誉教授,仍继续任教到1984年.1981年到1984年任新建的伯克利数学研究所所长,其后任名誉所长。陈省身的主要工作领域是微分几何学及其相关分支.还在积分几何,射影微分几何,极小子流形,网几何学,全曲率与各种浸入理论,外微分形式与偏微分方程等诸多领域有开拓性的贡献.陈省身本有极多荣誉,包括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1)及国家科学奖章(1975),伦敦皇家学会国外会员(1985),法国科学院国外院士’(1989),中国科学院国外院士等。荣获1983/1984年度Wolf 奖,及1983年度美国科学会Steele奖中的终身成就奖. 2.享有国际盛誉的大数学家,新中国数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奠基人华罗庚 华罗庚是一位人生经历传奇的数学家,早年辍学,1930年因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熊庆来的重视,被邀到清华大学学习和工作,在杨武之指引下,开始了数论的研究。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邀请任研究员,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1948年开始,他为伊利诺伊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数理化学部委员和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主席团委员等职。还担任过多届中国数学会理事长。此外,华罗庚还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华罗庚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家,他的名字在美国施密斯松尼博物馆与芝加哥科技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中,与少数经典数学家列在一起。他被选为美国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又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荣誉博士。华罗庚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广泛数学领域中都作出卓越贡献。由于华罗庚的重大贡献,有许多用他他的名字命名的定理、引理、不等式、算子与方法。他共发表专著与学术论文近三百篇。华罗庚还根据中国实情与国际潮流,倡导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研制。他身体力行,亲自去二十七个省市普及应用数学方法长达二十年之久,为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3.仅次于哥德尔的逻辑数学大师,王浩 1943年于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毕业。1945年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哲学部毕业。1948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0~1951年在瑞士联邦工学院数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51~1953年任哈佛大学助理教授。1954~1961年在英国牛津大学作第二套洛克讲座讲演,又任逻辑及数理哲学高级教职。1961~1967 年任哈佛大学教授。1967年后任美国洛克斐勒大学教授,主持逻辑研究室工作。1985年兼任中国北京大学名誉教授。1986年兼任中国清华大学名誉教授。50年代初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后又被选为不列颠科学院外国院士,美籍华

数学名著

数学名著 《几何原本》 《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一部不朽之作,是当时整个希腊数学成果、方法、思想和精神的结晶,其内容和形式对几何学本身和数学逻辑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自它问世之日起,在长达二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盛行不衰。它历经多次翻译和修订,自1482年第一个印刷本出版后,至今已有一千多种不同的版本。除了《圣经》之外,没有任何其他著作,其研究、使用和传播之广泛,能够与《几何原本》相比。但《几何原本》超越民族、种族、宗教信仰、文化意识方面的影响,却是《圣经》所无法比拟的。 公元前7世纪之后,希腊几何学迅猛地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希腊学者们开始对当时的数学知识作有计划的整理,并试图将其组成一个严密的知识系统。首先做出这方面尝试的是公元前5世纪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其后经过了众多数学家的修改和补充。到了公元前4世纪时,希腊学者们已经为建构数学的理论大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欧几里得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对希腊丰富的数学成果进行了收集、整理,用命题的形式重新表述,对一些结论作了严格的证明。他最大的贡献就是选择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最原始的定义和公理,并将它们严格地按逻辑的顺序进行排列,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演绎和证明,形成了具有公理化结构的,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几何原本》。 《几何原本》的希腊原始抄本已经流失了,它的所有现代版本都是以希腊评注家泰奥恩(Theon,约比欧几里得晚七百年)编写的修订本为依据的。《几何原本》的泰奥恩修订本分13卷,总共有465个命题,其内容是阐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及算术理论的系统化知识。 第一卷首先给出了一些必要的基本定义、解释、公设和公理,还包括一些关于全等形、平行线和直线形的熟知的定理。该卷的最后两个命题是毕达哥拉斯定理及其逆定理。这里我们想到了关于英国哲学家T.霍布斯的一个小故事:有一天,霍布斯在偶然翻阅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看到毕达哥拉斯定理,感到十分惊讶,他说:“上帝啊!这是不可能的。”他由后向前仔细阅读第一章的每个命题的证明,直到公理和公设,他终于完全信服了。 第二卷篇幅不大,主要讨论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几何代数学。 第三卷包括圆、弦、割线、切线以及圆心角和圆周角的一些熟知的定理。这些定理大多都能在现在的中学数学课本中找到。第四卷则讨论了给定圆的某些内接和外切正多边形的尺规作图问题。 第五卷对欧多克斯的比例理论作了精彩的解释,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数学杰作之一。据说,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位并不出名的数学家和牧师波尔查诺(Bolzano,1781-1848),在布拉格度假时,恰好生病,为了分散注意力,他拿起《几何原本》阅读了第五卷的内容。他说,这种高明的方法使他兴奋无比,以致于从病痛

十个数学家的故事文档

华罗庚 有一次,他跟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出城去玩,他们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路旁有座荒坟,坟旁有许多石人、石马。这立刻引起了华罗庚的好奇心,他非常想去看个究竟。于是他就对邻居家的孩子说: “那边可能有好玩的,我们过去看看好吗?” 邻居家的孩子回答道:“好吧,但只能呆一会儿,我有点害怕。” 胆大的华罗庚笑着说:“不用怕,世间是没有鬼的。”说完,他首先向荒坟跑去。 两个孩子来到坟前,仔细端详着那些石人、石马,用手摸摸这儿,摸摸那儿,觉得非常有趣。爱动脑筋的华罗庚突然问邻居家的孩子:“这些石人、石马各有多重?” 邻居家的孩子迷惑地望着他说:"我怎么能知道呢?你怎么会问出这样的傻问题,难怪人家都叫你‘罗呆子’。” 华罗庚很不甘心地说道:“能否想出一种办法来计算一下呢?” 邻居家的孩子听到这话大笑起来,说道:“等你将来当了数学家再考虑这个问题吧!不过你要是能当上数学家,恐怕就要日出西山了。” 华罗庚不顾邻家孩子的嘲笑,坚定地说:“以后我一定能想出办法来的。” 当然,计算出这些石人、石马的重量,对于后来果真成为数学家的华罗庚来讲,根本不在话下。 金坛县城东青龙山上有座庙,每年都要在那里举行庙会。少年华罗庚是个喜爱凑热闹的人,凡是有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有一年华罗庚也同大人们一起赶庙会,一个热闹场面吸引了他,只见一匹高头大马从青龙山向城里走来,马上坐着头插羽毛、身穿花袍的“菩萨”。每到之处,路上的老百姓纳头便拜,非常虔诚。拜后,他们向“菩萨”身前的小罐里投入钱,就可以问神问卦,求医求子了。 华罗庚感到好笑,他自己却不跪不拜“菩萨”。站在旁边的大人见后很生气,训斥道: “孩子,你为什么不拜,这菩萨可灵了。” “菩萨真有那么灵吗?”华罗庚问道。 一个人说道:“那当然,看你小小年纪千万不要冒犯了神灵,否则,你就会倒楣的。” “菩萨真的万能吗?”这个问题在华罗庚心中盘旋着。他不相信一尊泥菩萨真能救苦救难。庙会散了,看热闹的老百姓都回家了。而华罗庚却远远地跟踪着“菩萨”。看到“菩萨”进了青龙山庙里,小华罗庚急忙跑过去,趴在门缝向里面看。只见“菩萨”能动了,他从马上下来,脱去身上的花衣服,又顺手抹去脸上的妆束。门外的华庚惊呆了,原来百姓们顶礼膜拜的“菩萨”竟是一村民装扮的。 华罗庚终于解开了心中的疑团,他将“菩萨”骗人的事告诉了村子里的每个人,人们终于恍然大悟了。从此,人们都对这个孩子刮目相看,再也无人喊他“罗呆子”了。正是华罗庚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陈景润 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

数学之父名人故事

数学之父名人故事 塞乐斯生于公元前624年,是古希腊第一位闻名世界的大家。他原是一位很精明的,靠卖橄榄油积累了相当财富后,塞乐斯便专心从事科学研究和旅行。他勤奋好学,同时又不迷信古人,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积极思考问习题。他的家乡离埃及不太远,所以他常去埃及旅行。在那里,塞乐斯认识了古埃及人在几千年间积累的丰富数学知识。他游历埃及时,曾用一种巧妙的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使古埃及阿美西斯钦羡不已。 塞乐斯的方法既巧妙又:选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在金字塔边竖立一根小木棍,然后观察木棍阴影的长度变化,等到阴影长度恰好等于木棍长度时,赶紧测量金字塔影的长度,因为在这一时刻,金字塔的高度也恰好与塔影长度相等。也有人说,塞乐斯是利用棍影与塔影长度的比等于棍高与塔高的比算出金字塔高度的。是这样的话,就要用到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这个数学定理。塞乐斯自夸,说是他把这种方法教给了古埃及人但事实可能正好相反,应该是埃及人早就了类似的方法,但他们只满足于知道怎样去计算,却没有思考为什么这样算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在塞乐斯以前,人们在认识大自然时,只满足于对各类事物提出怎么样的解释,而塞乐斯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能作出怎么样的解释,而且还加上了为什么的科学问号。古代东方人民积累的数学知识,

王要是一些由经验中总结归纳出来的计算公式。塞乐斯认为,这样得到的计算公式,用在某个问习题里可能是正确的,用在另一个问习题里就不一定正确了,只有从理论上证明它们是普遍正确的以后,才能广泛地运用它们去解决实际问习题。在人类文化开展的初期,塞乐斯自觉地提出这样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它赋予数学以特殊的科学意义,是数学开展史上一个巨大的飞跃。所以塞乐斯素有数学之父的尊称,原因就在这里。塞乐斯最先证明了如下的定理: 1.圆被任一直径二等分。 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3.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相等。 4.半圆的内接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5.假如两个三角形有一条边以及这条边上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这个定理也是塞乐斯最先发现并最先证明的,后人常称之为塞乐斯定理。相传塞乐斯证明这个定理后非常,宰了一头公牛供奉神灵。后来,他还用这个定理算出了海上的船与陆地的。 塞乐斯对古希腊的和天文学,也作出过开拓性的奉献。历史学家肯定地说,塞乐斯应当算是第一位天文学家,他经常仰卧观察天上星座,探窥宇宙奥秘,他的女仆常戏称,塞乐斯想知道遥远的天空,却忽略了眼前的美色。数学史家Herodotus层考据得知Hals战后之时白天突然变成夜晚(其实是日蚀),而在此战之前塞乐斯曾对Delians 预言此事。

我们班的小小数学家作文范文

我们班的小小数学家作文范文 我们班又转来一位同学——刘同学。她是一位漂亮的女同学,总是呆呆地坐着,所以同学们都叫她刘呆子,但是一到做数学题的时候,她的脑瓜子,比谁都灵。 有一次,李老师给了她一道奥数题,能做出这道题的人寥寥无几。自从李老师给了她这道题后,她就像是木头人一样不离开座位(除了放学)。她正在专心致志地思考,眉头紧锁,又拿出一张纸来回计算。这时我们班的最大学霸走了过来,一手夺过这道题说:“我就说你这几天怎么不出去活动?原来是李老师又在提拔你啊?”还没等学霸说完,她就急地站起来,说:“你快还给我!”刘同学说的那一瞬间,掉下了几滴眼泪,那是急切的眼泪。学霸却不分是非地说:“你哭有什么用?我没有的,你也别想得到!”刘慧怡委屈地直抹眼泪。这时我们班的救命之星来了,在最大学霸的面前掠过,夺过了题,还给了刘同学。刘同学忙着说:“谢谢!”她眼眶里流出了眼泪,这不是急切的眼泪了,那是激动的眼泪。 刘同学又重新坐在位置上开始做题。她拿出一张张稿纸,又从书桌里拿出课本来翻找学过的内容,一行行,一列列,不停地计算着,一张张稿纸被扔进垃圾桶。忽然,她的眼睛一亮,做出了这道题。她才兴冲冲地把稿纸整理好小心翼翼地放在书包里。 第二天,她交给了老师。经过老师来回验证,最后证明答案正确。

刘同学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她是我们学校的三好学生。今后,李老师常常以刘同学为例子,在班上授课。她还经常代表学校参加数学竞赛,为我们八小添光添彩。人们也渐渐忘了刘呆子的外号,给她又取了一个小外号“小小数学家”。她一题成名,全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的,我们应该以她为榜样,好好学习。 这就是我们班的新星学霸,她总是沉浸在数学题中,每解答一道难题,每攻克一道难关,她就会绽放出美丽的笑容。

人物简介 代数学之父 韦达

人物简介: 代数学之父——韦达 韦达(F ? Viete,Francois,1540~1603),法国数学家。 韦达1540年出生于法国普瓦图地区的一个律师家庭,早年在家乡接受初等教育,后来考入普瓦杰大学学习法律。20岁时,他大学毕业了,理所当然地继承父业,成为一名律师。但过了4年之后,他便辞掉律师职务,去给别人做了一段时间的秘书和家庭教师。直到1573年,韦达才又重操旧业,出任法国某地方法院律师,后来在政治上几经波折,于1589年被亨利三世任命为法国最高法院律师。1595年~1598年,法国和西班牙发生战争,韦达效力于亨利四世,为法国军队翻译截获的军事密码,立下汗马功劳。但政治生涯多变化,在韦达去世前一年,他被亨利四世免去了职务,韦达的一生可谓波折起伏。但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他始终将数学作为业余爱好,在工作之余坚持数学研究,并自费印刷和发行自己的数学着作,最终取得了许多创造性的成就,充分体现了一个数学家对数学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韦达在数学上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方程理论、符号代数、三角学及几何学等,在每一个领域他都做了一些有意义的工作。 符号代数与方程理论 数学中代数与算术的区别在于代数引入了未知量,用字母等符号表示未知量的值进行运算,而算术则是以具体的数进行运算。1591年,韦达出版了他最重要的代数学着作《分析方法入门》,这是最早的符号代数专着。在书中,韦达引入字母表示未知量,并使之系统化,使得代数成为研究一般的类和方程的学问,为代数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此,韦达被后人称为“代数学之父”。 在研究方程的一般解法的过程中,韦达试图创立一种一般的符号代数来代替原来的每一问题各有一种特殊解法的情形。他引人字母来表示量,用辅音字母B,C,D等表示已知量,用元音字母A表示未知量,并将这种代数称为“类的运算”以区别于原来的“数的运算”。同时,韦达还规定了“类”的 运算法则(与数的运算法则相同)。以此为起点,韦达对代数方程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韦达这样给出了方程的定义:一个方程是一个未知量和一个确定量的比较。他将方程作了一定的分类,给出了饵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1615年,韦达的生前好友将韦达早在1591年完成的《论方程的识别与订正》一书整理出版。书中研究了几类高次方程的解法,并得到了一般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更为重要的是,韦达在书中提出了着名的韦达定理,即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式。他清楚地论述了对于二次方程,若第二项的系数是两数的和的相反数,第三项的系数是这两数的乘积,那么这两个数就是此方程的根。这在我们的中学代数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定理,想来同学们对此肯定不会太陌生吧! 几何学上的贡献 韦达充分发挥自己在代数研究上的优势,用代数方法研究解决了一些几何问

中国著名数学家生平事迹及卓著贡献

中国著名数学家生平事迹及卓著贡献 陈景润 个人履历 1953年~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因口齿不清,被拒绝上讲台授课,只可批改作业,后被“停职回乡养病”,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论,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尖端技术、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等问题也作了研究。 195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1980年当选中科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院士)。 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安德烈·韦伊(André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历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兼贵阳民族学院、河南大学、青岛大学、华中工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校教授。 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数学季刊》主编等职。 发表研究论文70 余篇,并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著作。 著作 《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 《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哥德巴赫猜想》 荣誉 陈景润在解析数论的研究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华罗庚数学奖等多项奖励。 任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人物生平 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 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 195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在华罗庚教授指导下从事数论方面的研究。 1965年称自己已经证明(1+2),由师兄王元审查后于1966年6月在科学通报上发表。 1974年被重病在身的周总理亲自推荐为四届人大代表,并被选为人大常委。 1979年完成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80推进到16,受到国际数学界好评。 1979年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之邀前往讲学与访问,受到外国同行的广泛关注。 1981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 1984年4月27日在横过马路时,被一辆急驶而来的自行车撞倒,后脑着地,诱发帕金森氏综合症。 1996年3月19日因病住院,经抢救无效逝世,享年62岁。 家庭:妻:由昆(1951- ) 子:陈由伟( 1981年12月生) 华罗庚(中科院院士、数学家) 人物简介

第六届“小数报杯·小小数学家”

第六届“小数报杯·小小数学家” 推荐评选活动方案 一、活动名称 第六届“小数报杯·小小数学家”推荐评选活动 二、活动目的 贯彻落实全省教育报刊宣传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教育系统内优秀教育报刊对广大青少年儿童的宣传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认知功能、辅导功能和服务功能,满足广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通过生动活泼的读报刊用报刊活动,引导青少年儿童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展示他们的创造智慧和个性特长,促进他们素质的全面发展;通过各地推荐和活动观察,发现并培养一批有数学天赋的人才。 三、参与对象 六年制小学一至六年级、五年制小学一至五年级的《小学生数学报》读者。 四、活动计划 1.第一轮推荐评选活动。2013年12月26日下午1:00至2:30,由各县(市、区)教育局通联站、教研室集中组织一至六年级小读者进行推荐评选。《小学生数学报》编辑部将提供推荐评选必需的操作材料和文本资料。每位参与学生需提交一篇数学小论文,由教研室集中在12月31日之前寄送编辑部闫林勤老师收(地址: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B楼,邮编:210036),并及时将各地数学小论文学生信息电子汇总表(格式见文后),发送至编辑部电子邮箱(jingziwu@https://www.360docs.net/doc/908542376.html,)。推荐参加第二轮活动的学生名单请于2014年1月18日之前报《小学生数学报》编辑部和大市通 —1—

联站、教研室各一份。在推荐过程中,请特别注意发现并推荐具有数学学习天赋和学习兴趣特别浓厚的学生,并在推荐材料中注明。 2.第二轮推荐评选活动。2014年3月21日下午2:00至3:30(使用A组活动材料)或22日上午9:00至10:30(使用B 组活动材料),由各大市教育局通联站、教研室集中组织三、四、五、六年级获得推荐资格的学生进行第二轮推荐评选。《小学生数学报》编辑部将提供推荐评选必需的操作材料和文本资料,并派员协助做好活动的组织工作。对特别推荐的学生,编辑部将建立成长档案,予以特别关注。 3.第三轮“小小数学家”展示交流活动。2014年5月,编辑部将组织全省200名获得“小小数学家”特等奖的选手,举行数学素养现场展示赛、数学小论文现场创作赛、“小小数学家”读者见面会等系列活动,届时还将举办本次活动的颁奖大会,邀请院士、数学家和数学科普专家作报告,并与小读者进行现场互动。届时将举行“小学生数学报少年数学科学院”成立仪式。 4. 2014年6月,编辑部将依据本届“小数报杯〃小小数学家”推荐评选结果,分年级出版《优秀数学小论文汇编》、《“小小数学家”成长故事》等系列丛书。 5.2014年7月,《小学生数学报》编辑部将组织“小小数学家”获奖选手,参加第二届“两岸小小数学家魅力数学文化科技之旅”夏令营系列活动。 五、“小小数学家”推荐评选标准 1.热爱科学,关心国家科技重大事件;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素质全面。 2.喜爱数学,具有较好的数学学习品质,能积极主动地探索—2—

人物简介代数学之父韦达

人物简介代数学之父韦达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人物简介: 代数学之父——韦达 韦达(F Viete,Francois,1540~1603),法国数学家。 韦达1540年出生于法国普瓦图地区的一个律师家庭,早年在家乡接受初等教育,后来考入普瓦杰大学学习法律。20岁时,他大学毕业了,理所当然地继承父业,成为一名律师。但过了4年之后,他便辞掉律师职务,去给别人做了一段时间的秘书和家庭教师。直到1573年,韦达才又重操旧业,出任法国某地方法院律师,后来在政治上几经波折,于1589年被亨利三世任命为法国最高法院律师。1595年~1598年,法国和西班牙发生战争,韦达效力于亨利四世,为法国军队翻译截获的军事密码,立下汗马功劳。但政治生涯多变化,在韦达去世前一年,他被亨利四世免去了职务,韦达的一生可谓波折起伏。但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他始终将数学作为业余爱好,在工作之余坚持数学研究,并自费印刷和发行自己的数学着作,最终取得了许多创造性的成就,充分体现了一个数学家对数学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韦达在数学上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方程理论、符号代数、三角学及几何学等,在每一个领域他都做了一些有意义的工作。 符号代数与方程理论 数学中代数与算术的区别在于代数引入了未知量,用字母等符号表示未知量的值进行运算,而算术则是以具体的数进行运算。1591年,韦达出版了他最重要的代数学着作《分析方法入门》,这是最早的符号代数专着。在书中,韦达引入字母表示未知量,并使之系统化,使得代数成为研究一般的类和方程的学问,为代数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此,韦达被后人称为“代数学之父”。 在研究方程的一般解法的过程中,韦达试图创立一种一般的符号代数来代替原来的每一问题各有一种特殊解法的情形。他引人字母来表示量,用辅音字母B,C,D等表示已知量,用元音字母A表示未知量,并将这种代数称为“类的运算”以区别于原来的“数的运算”。同时,韦达还规定了“类”的 运算法则(与数的运算法则相同)。以此为起点,韦达对代数方程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韦达这样给出了方程的定义:一个方程是一个未知量和一个确定量的比较。他将方程作了一定的分类,给出了饵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1615年,韦达的生前好友将韦达早在1591年完成的《论方程的识别与订正》一书整理出版。书中研究了几类高次方程的解法,并得到了一般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更为重要的是,韦达在书中提出了着名的韦达定理,即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式。他清楚地论述了对于二次方程,若第二项的系数是两数的和的相反数,第三项的系数是这两数的乘积,那么这两个数就是此方程的根。这在我们的中学代数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定理,想来同学们对此肯定不会太陌生吧! 几何学上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