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00001)

合集下载

2023青岛地产报告

2023青岛地产报告

2023青岛地产报告引言本报告旨在对青岛地产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和预测,为投资者、开发商和政府部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

通过对青岛地产市场的综合分析,我们将展望2023年青岛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潜在机会。

1. 青岛地产市场概述1.1 市场规模和发展历程青岛地产市场是中国重要的房地产市场之一。

自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地产市场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房地产项目的数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1.2 政府政策和市场环境青岛地产市场的发展得益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稳定环境。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例如购房补贴、土地供应等。

2. 青岛地产市场分析2.1 住宅市场2.1.1 市场需求与供应青岛的人口持续增长,住房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青岛住宅市场供应相对稳定,但市场需求仍未得到充分满足。

2.1.2 房价走势近年来,青岛的房价保持稳定增长。

尽管疫情对部分地产项目造成了影响,但整体上市场依然健康发展。

2.2 商业地产市场2.2.1 商业地产发展趋势青岛商业地产市场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随着青岛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地产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2.2.2 商业地产项目运营情况青岛商业地产项目的运营情况良好。

市中心地段的商业综合体和购物中心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和投资者。

3. 2023地产市场预测3.1 住宅市场预测3.1.1 市场需求预测随着青岛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住房需求将继续增加。

预计2023年青岛住宅市场的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3.1.2 房价预测尽管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预计2023年青岛的房价仍有上涨空间。

市场供应与需求的失衡可能会推动房价上涨。

3.2 商业地产市场预测3.2.1 市场需求预测青岛商业地产市场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商业地产项目将继续受到关注。

3.2.2 项目类型的发展趋势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青岛的商业地产市场将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青岛地产调研报告

青岛地产调研报告

青岛地产调研报告青岛地产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青岛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是山东省省会,也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青岛地产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本次调研旨在对青岛地产市场进行全面了解。

二、市场概况根据调研数据显示,青岛地产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房价稳定上涨青岛房价持续上涨,尤其是城市中心地段和热门地区的房价上涨较为明显。

这与青岛作为重要港口城市的地理优势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密不可分。

2. 住宅市场需求旺盛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人口流入的增加,青岛的住宅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中小型户型的住宅成交量较大,投资客也对小户型住宅感兴趣。

3. 商业地产市场发展迅猛青岛商业地产市场发展迅猛,各类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和写字楼纷纷涌现。

其中,海洋中心、青岛万象城等商业项目备受关注。

4. 国际化建设进展顺利青岛正在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和国际化建设,招商引资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进驻青岛,对地产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三、市场前景根据调研结果分析,青岛地产市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一些挑战:1. 土地供应紧张青岛地产市场的土地供应紧张,导致土地价格上涨,给房地产开发带来压力。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土地供应力度。

2. 买房成本较高青岛房价居高不下,对购房者而言成本较高,一些购房者难以承担。

政府需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提供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

3. 产业结构待升级青岛地产市场以住宅项目为主,商业地产项目较少。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产市场的综合竞争力,政府需要加大对商业地产项目的支持和培育。

四、建议为了进一步推动青岛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大土地供应力度政府需要加大土地供应力度,确保市场需求的满足,降低土地价格,提高房地产开发的可持续性。

2. 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支持政府需要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提供给低收入群体和困难家庭的经济适用房等,降低他们的购房成本。

2023年青岛房地产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青岛房地产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青岛房地产行业市场调查报告青岛是中国重要的沿海城市之一,也是山东省的经济中心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青岛的房地产行业在近几年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一、市场规模根据数据统计,青岛的房地产市场规模逐年递增。

2019年,青岛市房地产销售面积达到了25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10%。

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占比最大,商业办公用房和工业用地也有一定增长。

二、需求结构在需求结构方面,青岛市场以近年来快速增长的中产阶级为主要消费群体。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中产阶级对于居住环境和居住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他们更加注重小区环境、住宅配套设施和社区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

此外,青岛还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特别是海外归国人员和外籍人士。

他们也成为了青岛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消费群体。

三、政策支持为了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青岛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

包括减免购房税费、提供优惠的购房贷款利率、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监管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并吸引了更多的购房者。

四、发展趋势未来,青岛的房地产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房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青岛将继续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落户,带动商业地产和工业地产的需求。

在发展趋势上,青岛的房地产市场将逐渐向高品质、高端化的方向发展。

购房者对住宅环境的要求将更加苛刻,更加关注小区配套设施和社区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

同时,商业地产和工业地产也将注重功能和地段的优势,满足不同行业和企业的需求。

总之,青岛的房地产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强规划和管理,保持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同时,购房者也需要理性消费,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经济实力选择合适的房产。

青岛的房地产市场将继续为城市发展和经济繁荣做出重要贡献。

青岛房地产市场分析XXX年总结报告49页

青岛房地产市场分析XXX年总结报告49页

青岛分市、区户数与人口数
青岛分市、区人口机械变动
2007年
2008年
2007年
2008年
市、区名称 人口(人)
人口增长 率
人口(人)
人口增 长率
市、区名称
迁入人数 迁出人数 增(+)、
(人)
(人)
减(-)
迁入人 迁出人 增(+)、 数(人) 数(人) 减(-)
总计
7579910
1.15%
7615647 0.47%
3532 -688 -1001
崂 山 区 口扎22根389青4 岛,-54也.34%推出了230相969应的3落.16户% 政策,崂大山量区 的人口393流6 入,1必734然会为220城2 市带57来68 大量1656
黄岛区
326770
3.21%
321069
-1.74%
黄岛区
14854
9964
4890
1季度,楼市快速恢复,出现量升价涨的势头。
4月中出台新国十条,为1季度的市场打下第一针冷静药 。市场开始步入调整。办公楼物业直线跌落,住宅市场受 交易签约滞后延缓至5月。
第二季度,楼市进入调整期,市场观望,等待政策第二 只靴子落下,结果6月初出台的二套房认定标准分量轻, 第三季度市场开始再次迅猛反弹。
胶南市
10150
3866
6284
8647
2839
5808
莱西市
728269
0.54%
731812
0.49%
莱西市
5309
3677
1632
5195
2567
2628
2009年青岛全市户籍总人口为762.92万人,增长0.18%,其中,市区275.47万人,下降0.28%;五市(县级)487.44万人,增长0.44% 。全年新出生人口63027人,出生率为8.27‰;死亡人口51418人,死亡率为6.7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2‰。

青岛市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文件

青岛市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文件

青岛市房地产市场分析月报(2007-11)11月国内重要房产类新闻●国土资源部拟定4条方法限制开发商囤地一是要求实行“净地”出让。

关于拟出让的土地,要在理顺土地产权和经济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的熟地,按“净地”分宗出让。

二是操纵单宗土地出让规模。

强调操纵单宗土地供应规模,以增加土地供应的宗数,吸引更多的中小开发商参与竞争,防止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凭借其资金实力“圈占”大面积土地,形成“垄断”。

三是规定每宗土地的开发建设时刻。

为了缩短土地开发周期,规定每宗地的开发建设时刻原则上不得超过3年,确保供应出去的土地能够及时开发建设,形成住房的有效供应。

这一规定,也为各地确定具体的单宗土地的供应规模提供了依据。

四是加大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

对超出合同约定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未动工开发的,要依法征收土地闲置费,并要责令有关企业限期动工、竣工。

土地闲置费原则上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征收。

满两年未动工开发的,要坚决无偿收回。

对虽按合同约定日期动工开发,但开发建设面积不足1/3或已投资额不足1/4,且未经批准中止开发建设满一年的,要严格按闲置土地依法进行处理。

●国家发改委与商务部限制外资涉足房地产行业投资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进展改革委和商务部联合颁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

此次调整将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行为全部列入“限制”行列,同时对外资进入服务业、资源金属业进行大幅度限制。

今年以来,商务部以及外管局等部门先后公布多个房地产行业限外政策,其中包括5月23日联合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外商直接投资房地产业审批和监管的通知》(50号文),规定外商投资内地房地产项目必须通过审批。

与此同时,以后所有由地点部门审批的外资房地产公司必须上报商务部备案。

7月份《国家外汇治理局综合司关于下发第一批通过商务部备案的外商投资房地产项目名单的通知》(130号文)对外资公司结汇进行了严格限制。

青岛房地产市场分析总结报告

青岛房地产市场分析总结报告

拐点2
4月中第一 次重拳打 击
9月底-11月二 次重拳打击
2009-2010 年同期青岛办公楼成交对比图
4.50 4.00
成交面积(万平米)
第三季度市场开始再次迅猛反弹。 三季度末,为防止楼市再度过热,第三只靴子掷地有声, 三套房以上限贷。房价过高或增长快的城市被要求限购。 三套房限贷开始阻挡部分投机购房者,青岛出现退房现象。 10月进入限购猛药时代,限购城市应声跌落,暂未限购 城市,风声鹤唳,政策引发恐慌性抢购。
据地税局有关人员透露,青岛从12月1日起将征收房产税。
世界银行10月19日发布报告称,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复苏强劲,但美国宽松货 币政策催生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在大量全球流动性追逐受益的驱动下,今年以来这 些地区的资本流入大幅上升,导致股市和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暴涨。同时世界银行维持 今年中国经济增长9.5%的预测。国内经济强劲的增长加上西方国家异常宽松的货币政 策推动庞大的资金流涌向新兴市场,但这种繁荣背后潜藏着风险。
投资者和政府多方力量博弈的结果。两
峰顶 拐点1 谷底
6 7 8 9 10
者互为因果。
1月初国务院国十一条奠定2010年保稳定楼市方针。埋 下伏笔。 1季度,楼市快速恢复,出现量升价涨的势头。 4月中出台新国十条,为1季度的市场打下第一针冷静药。 市场开始步入调整。办公楼物业直线跌落,住宅市场受交 易签约滞后延缓至5月。 第二季度,楼市进入调整期,市场观望,等待政策第二 只靴子落下,结果6月初出台的二套房认定标准分量轻,
2009年,全国房价一路飙升,09年底的第一波房地产调控,并没有遏制住房价快速上涨 的势头。2010年4月出台的“史上最严厉”调控使得全国房地产市场在此后一段时间,成交 低迷,房价微跌,效果初显。但从9月份开始,房价再度上涨,致使第三波调控如期而至。 第三次调控——9·29新政

青岛市房地产市场分析

青岛市房地产市场分析

青岛市房地产市场分析2012级会计系三班 201200272057 高雯冰青岛,我的家乡,绿树红瓦,碧海蓝天,一座海风清新的浪漫小城。

随着今年来青岛经济的飞速发展,青岛市的房地产市场也随之水涨船高。

现在已在秦城监狱服刑的原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曾在2005年的市民见面会上说出“一个城市的房价代表一个城市的品味”这样的谬论,最终也正是他在房地长市场上的肆意妄为将他送进了无期徒刑的囹圄。

虽然现在青岛市房地产市场并不像八年前那样的疯狂,但又是怎么的现状呢?2014年上半年,青岛房地长市场受调控政策的持续影响,楼市相对于其他的二线城市来说,情况并不乐观,表现相对惨淡,新增趋缓、销量萎缩,后期去化压力沉重,商品住宅市场整天晓诗表现欠佳。

而另一方面,与住宅市场截然相反的是,写字楼、公寓、商业三大物业形态整体销售较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涨幅。

从外部宏观环境分析,有以下影响因素:一、政策1.青岛市预计在2014年年内启动不动产统一登记,此举或许成为房地产税的铺路石不动产统一登记首先要实现房地产的统一登记,最迟在今年年底,青岛市将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其实最早在今年的2月份,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不动产统一登记就已经提上日程,包括济南、青岛在内的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

此举一出,或许为日后的房产税做了准备。

2.青岛公积金贷款的新政策青岛市从2014年3月10日开始对住房公积金提取及公积金贷款管理办法执行新政。

此项政策将申请门槛提高,额度与账户余额挂钩,申请人的公积金账户需满一年;申请贷款资格的缴存标准也相应上升,借款申请人建立住房公积金账户满12个月,申贷时账户是正常缴存状态,且在申请贷款的近12个月内,连续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12个月;公积金提取管理方面,新规提取条件、提取人范围。

提取额度和监督管理等提取业务进行了全面规范。

二、城建规划1.国务院批复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成为第九个国家级新区2014年6月9日,国务院批复山东省政府,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正式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等之后的第九个国家级新区。

青岛房地产市场分析XXX年总结报告49页

青岛房地产市场分析XXX年总结报告49页

市区
77721
42184
35537 52669 55561 -2892
市南区
540431
3.19%
547414
1.29%
市南区
22437
10299
12138 14765 11401 3364
市 北 区 • 4782近98 年来0青.79岛% 一直48在236为0 申请0.8直5%辖市做准市 北备区,人口57数92是最基226本0 的目35标32,而5青980岛离2448
青岛房地产市场分析XXX年总结报告 49页
•2.青岛近年GDP情况
年份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上半年
GDP总额 3786.52亿元 4436.2亿元 5136.62亿元 2586.7亿元
增长率 16% 13.2% 13.8% 13.9%
全国排名 第八名 第九名 第八名
人均可支配收入 17856元 20464元 22368元 12313元
• 目前消费者已经患上了“调控综合症”,一旦房价大跌的预期没达到,很快就会形成 新一轮的恐慌性购买潮。政策出发点仍是从抑制需求出发,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高房价问题。 通过抑制需求来打压高房价在短期内或许能够达到价量齐跌的效果,但抑制的需求早晚得 爆发,而且反弹将会更加强烈。
青岛一向严格执行国家最新房地产调控政策,具体表现在: 无论是否之前有过贷款记录,只要有过买房行为,即暂停发放第三套房贷款。 据相关专家预测,青岛近期将出限购令。 据地税局有关人员透露,青岛从12月1日起将征收房产税。
• 2009年,全国房价一路飙升,09年底的第一波房地产调控,并没有遏制住房价快速上涨 的势头。2010年4月出台的“史上最严厉”调控使得全国房地产市场在此后一段时间,成交 低迷,房价微跌,效果初显。但从9月份开始,房价再度上涨,致使第三波调控如期而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青岛市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一、青岛市的 地理环境和人口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全市总面积为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等七区)为1102平方公里,所辖胶州、即墨、平度、胶南、莱西等五市为9552平方公里。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市区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洋面上的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缓慢,较内陆迟1个月;夏季湿热多雨,但无酷暑;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蒸发强;冬季风大温低,持续时间较长。据1898年以来百余年气象资料查考,市区年平均气温12.7℃,极端高气温38.9℃(2002年7月15日),极端低气温-16.9℃(1931年1月10日)。全年8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5.3℃;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0.5℃。日最高气温高于30℃的日数,年平均为11.4天;日最低气温低于-5℃的日数,年平均为22天。降水量年平均为662.1毫M,春、夏、秋、冬四季雨量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17%、57%、21%、5%。年降水量最多为1272.7毫M(1911年),最少仅308.2毫M(1981年),降水的年变率为62%。年平均降雪日数只有10天。年平均气压为1008.6毫巴。年平均风速为5.2M/秒,以南东风为主导风向。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7月份最高,为89%;12月份最低,为68%。青岛海雾多、频,年平均浓雾51.3天、轻雾108.2天。 2003年底,全市共有720.68万人,比上年(下同)增长0.70%。其中,市区246.77万人,增长2.08%;五市473.91万人,基本持平。全年出生人口51076人,出生率7.11‰;死亡48110人,死亡率6.70‰;全年净增人口5026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41‰。全市登记暂住人口(1个月以上者)91.19万人,其中市内四区25.39万人。 二、青岛市居住格局及发展变化 解放前夕,青岛市的主要居住区大致分为以下三类:一类在观海山、观象山、青岛山、信号山和小鱼山等地区,这里多是别墅、洋楼和公寓区;第二类是德县路、保定路以北至小港大港地区,主要是平民区,建筑较为简陋,亦有“里院式”的货栈和公寓等建筑;第三类是东镇、四方的居民居住区。自建国至改革开放时期,城市“带状”布局得到有效调整,但改变甚微。九十年代青岛市实施“跨越式”大发展,在实施旧城保护性开发与改造的同时,市南区东部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区和商务中心区,该区集中了大量的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使这一地区的中介机构、服务结构和各类设施快速发展,该区的购买力大大提高。经济快速发展,外销房、商品房大量地集中于市南区东部地区,崂山区西部海尔路地段的高科技、国际会展中心和文化中心等行业和设施的集中将使该地段成为未来居住生活极具吸引力的地方。 综观近年来青岛房地产发展态势,由于市区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城市半径的不断放大,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日趋增强,必然促使开发商的外向突围 。规模化动向日趋明晰,“规模化范围”的概念逐步得到了市场更清晰的强化。居住生活城郊化将成为青岛楼市发展的又一新阶段。 大青岛“品”字形的发展战略,正在努力缩小南北经济差距的政策扶持,也为这种趋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市郊城镇在几年“退二进三”的城市经济规划引导下,利用青岛制造业和重工业的生产基地纷纷迁离市区的发展契机,带动当地经济的升级改造,以此吸引了大量的居民在当地工作、生活和居住,为房地产的发展带来直接的市场驱动力。同时,市中心拥挤的居住环境现状、“非典”肆虐后所启动的绿色健康理念、区间交通设施的改善和私家车的广泛普及也为居住地域革命带来不小的冲击。再有,市郊房地产尚处于启动阶段,巨大的升值潜力也是吸纳市场游资的最理想栖息地。 首先,随着2001年政府已作出了城市经济发展重心西移的决定,在比较长远的未来(5—8年)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是青岛西海岸。黄岛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胶南市,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外资企业投资和市内企业外迁的区域都在该区,预期该区域亦将是吸引人口迁移和房地产开发的重点区域。 其次,近年来即墨市不断涌现出一些大手笔的楼盘。例如“御墅临枫”、“江南花园”等。即墨市的城郊人口基数很大,经济发展日趋活跃,自身的城市化进程也有较快发展,其综合规模化的发展,正是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这其中,消费需求的裂变与细分,是重要的诱因之一。当前的房地产消费市场,住宅产品的“梯次”消费需求形成了“住宅链”,住宅产品要适应这种需求链,就要将具备明显差异化的产品提升到同类别等级的规模化范围内,以适应市场越来越挑剔的选择。 市郊楼盘由于土地廉价大都以规模化出现,“规模化范围”的开发方式势必带来经济的规模效益,使开发商在相同价位为市场提供优质高档的居住环境成为可能。同时,低密度、低容积率的规划模式,迎合了那些向往市郊居住生活方式的新潮居住者。开发商不管在建筑工程设计方面,还是内部户型设计和装潢都极其考究,展现工程的科学含量和居住的新概念。更为可喜的是,其已经逐渐重视对楼盘园林规划的投入,多色系植被、小溪水景和人造丘坡的出现已经屡见不鲜,尽力强调房屋的高附加值和人文居住风尚。 房地产市场的市郊规模化发展潜流如何,升变为青岛城市发展和房地产拓展的主流,由度假、休闲的少数派居住定位转变为朝出晚归的大众生活居所,真正实现西方发达国家的市郊平民化生活方式,最根本的途径就是需要政府和房地产商共同努力解决“工作、休闲、居住”三度空间的成本问题(这里所说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突破市郊楼盘所面临的交通问题、生活设施配套和物业经管三大瓶颈。如北京的市郊通州就是因为开通了轻轨后而使房价从前几年的2000多元/平方M猛升至近年的4000多元/平方M。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多方共赢的理想局面。人们为了早日实现“购房梦”,无论是“被动郊区化”还是“主动郊区化”,青岛西海岸和千年古城即墨,在自然条件与文化底蕴上,都占尽地利,推动郊区楼盘“规模化范围”的开发并不是某一个资本雄厚的发展商,也不是小开发商的联盟拼盘,而是时代趋势的正确选择。 三、青岛市房地产市场现状 今年以来,青岛市房地产开发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青房”景气指数继续攀升,处于比较景气的运行状态,八个分类指数全面处于景气区间。 (一)房地产总体发展水平向好 综观前三季度,虽然一季度“青房”景气指数短期处于不景气状态进入黄灯预警区,但随着4月份以来竣工房屋量的激增,全市房地产开发呈现出投资规模扩大,供需渐趋平衡的总体运行态势,上半年“青房”景气综合指数重跃103.97点的景气状态;进入7月份以后,青岛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与消费全面活跃,促动前三季度“青房”景气总指数进一步攀高,跃至104.05点的比较景气状态,比去年同期上提2.01点。 (二)开发投资分类指数小幅升高 前三季度,青岛市房地产开发规模快步扩大,至9月末累计完成投资107.6亿元,增长39.2%,比去年前11个月100.6亿元的累计投资额多出7亿元,从投资构成看,用于土建工程的投资73.3亿元,增长48.6%,高于全市投资增速9.4个百分点,在全部投资额中占68.1%,比去年占比提高4.3个百分点;从房屋用途看,商品住宅投资完成86.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9.1%,高于全市房地产投资增速9.9个百分点。投资的快速增长促动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分类指数达到101.63点,比去年同期上提0.92点,比2003年12月份升高2.11点。 (三)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两大先行指数纷纷回落 今年以来,国家启动土地和信贷两个重要“杠杆”对房地产行业进行宏观调控,青岛市房地产企业土地购置和土地开发力度有所放缓。前三季度,全市房地产企业完成土地转让收入17.1亿元,增长13.9%,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95.1个百分点,完成土地开发面积330.1万平方M,增长29.1%,增速比去年回落8.7个百分点。这两项前期开发指标增速的放缓,促使全市土地转让收入和土地开发面积两项分类指数回落,前三季度这两类指数分别为103.59点和105.07点,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4.05点和0.59点。 (四)新开工面积分类指数临近“景气”界线 由于目前青岛市在建房屋盘子很大,房地产企业为了化解风险加大了在建工程的投入,新开工工程上马步伐有所放缓,前三季度全市新开工施工面积达687.9万平方M,比去年增长15.5%,增幅比去年回落11.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596.0万平方M,增长15.8%,占全部新开面积的86.6%,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新开工面积13.2万平方M和56.3万平方M,分别增长2.8%和5.8%。新开工程的走缓,使青岛市新开工面积分类指数落至100点的景气界线,为100.84点,比去年下降0.6点,比2003年底下降1.2点。 (五)竣工面积分类指数升幅最大 今年以来,由于各房地产企业加大了在建工程的投资力度,施工进度加快,市面上竣工房屋量快速增加,市场供应缺口缩小。前三季度,全市累计竣工各类房屋278.8万平方M,比去年增长36.8%,其中:住宅竣工214.4万平方M,增长25.0%。竣工房屋面积的增多,促使竣工面积分类指数大幅上提,前三季度达到104.56点,比去年同期提高7.03点,比2003年底提高5.12点,成为8个分类指数中升幅最大的一个,也是促动青岛市房地产开发综合景气水平上扬的重要因素。 (六)销售价格分类指数点位最高 竣工工程的增多增加了市面上可销售房屋的供应量,带动商品房销售持续走热,青岛市房地产市场总体供需渐趋平衡,加上土地价格、建造成本及投资炒作等诸因素的共同影响,青岛市全部商品房屋平均价格涨势显著,拉动房屋销售价格分类指数跃至高位,成为8个分类指数中点位最高的一个,达到111.45点,比去年同期上升6.42点,比2003年底提高5.6点。据测算,前三季度全市商品房屋平均销售价格为3102元/平方M,比去年同期提高622元/平方M,其中: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为2781元/平方M,比去年提高357元/平方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