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城北垃圾中转站工程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撰咨询)

南陵县城北垃圾中转站工程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撰咨询)
南陵县城北垃圾中转站工程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撰咨询)

南陵县城北垃圾中转站工程立项投资融

资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典型案例〃仅供参考)

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广州

目录

第一章南陵县城北垃圾中转站工程项目概论 (1)

一、南陵县城北垃圾中转站工程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二、南陵县城北垃圾中转站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 1

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

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

六、南陵县城北垃圾中转站工程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

七、南陵县城北垃圾中转站工程项目总投资估算 (6)

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

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

十、研究结论 (7)

十一、南陵县城北垃圾中转站工程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

第二章南陵县城北垃圾中转站工程产品说明 (15)

第三章南陵县城北垃圾中转站工程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15)

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5)

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5)

二、厂址选择方案 (16)

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

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

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7)

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8)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19)

一、建设内容 (19)

(一)土建工程 (19)

(二)设备购臵 (20)

二、建设规模 (20)

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1)

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1)

(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1)

(二)原辅材料来源 (21)

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1)

二、基本生产条件 (23)

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4)

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4)

二、工艺技术方案 (25)

(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5)

(二)技术保障措施 (25)

(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5)

南陵县城北垃圾中转站工程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5)

三、设备的选择 (26)

(一)设备配臵原则 (26)

(二)设备配臵方案 (27)

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8)

第八章环境保护 (28)

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9)

二、污染物的来源 (30)

(一)南陵县城北垃圾中转站工程项目建设期污染源 (30)

(二)南陵县城北垃圾中转站工程项目运营期污染源 (30)

三、污染物的治理 (31)

(一)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及治理措施 (31)

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2)

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5)

3、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6)

4、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7)

5、施工建议及要求 (39)

施工期间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一览表 (41)

(二)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42)

1、废水的治理 (42)

办公及生活废水处理流程图 (42)

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比较一览表 (43)

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一览表 (43)

2、固体废弃物的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3)

3、噪声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5)

主要噪声源治理情况一览表 (46)

四、环境保护投资分析 (46)

(一)环境保护设施投资 (46)

(二)环境效益分析 (47)

五、厂区绿化工程 (47)

六、清洁生产 (48)

七、环境保护结论 (48)

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及预期效果一览表 (50)

第九章项目节能分析 (51)

一、项目建设的节能原则 (51)

二、设计依据及用能标准 (51)

(一)节能政策依据 (51)

(二)国家及省、市节能目标 (52)

(三)行业标准、规范、技术规定和技术指导 (53)

三、项目节能背景分析 (53)

四、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55)

(一)主要耗能装臵及能耗种类和数量 (55)

1、主要耗能装臵 (55)

2、主要能耗种类及数量 (55)

项目综合用能测算一览表 (56)

(二)单位产品能耗指标测算 (56)

单位能耗估算一览表 (57)

五、项目用能品种选择的可靠性分析 (58)

六、工艺设备节能措施 (58)

七、电力节能措施 (59)

八、节水措施 (60)

九、项目运营期节能原则 (60)

十、运营期主要节能措施 (61)

十一、能源管理 (62)

(一)管理组织和制度 (62)

(二)能源计量管理 (62)

十二、节能建议及效果分析 (63)

(一)节能建议 (63)

(二)节能效果分析 (63)

第十章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64)

一、组织机构 (64)

二、工作制度 (64)

三、劳动定员 (65)

四、人员培训 (65)

(一)人员技术水平与要求 (66)

(二)培训规划建议 (66)

第十一章南陵县城北垃圾中转站工程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7)

一、投资估算依据和说明 (67)

(一)编制依据 (67)

(二)投资费用分析 (69)

(三)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69)

1、设备投资估算 (69)

2、土建投资估算 (69)

3、其它费用 (70)

4、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70)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70)

5、铺底流动资金估算 (71)

铺底流动资金估算一览表 (71)

6、南陵县城北垃圾中转站工程项目总投资估算 (71)

总投资构成分析一览表 (72)

二、资金筹措 (72)

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73)

三、南陵县城北垃圾中转站工程项目资金使用计划 (73)

资金使用计划与运用表 (74)

第十二章经济评价 (74)

一、经济评价的依据和范围 (74)

二、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75)

三、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76)

(一)销售收入估算 (76)

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一览表 (76)

(二)综合总成本估算 (76)

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77)

(三)利润总额估算 (78)

(四)所得税及税后利润 (78)

(五)项目投资收益率测算 (78)

项目综合损益表 (79)

四、财务分析 (79)

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 (81)

财务现金流量表(固定投资) (83)

五、不确定性分析 (84)

盈亏平衡分析表 (84)

六、敏感性分析 (85)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 (86)

第十三章南陵县城北垃圾中转站工程项目综合评价 (87)

第一章项目概论

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项目名称:南陵县城北垃圾中转站工程投资建设项目

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3、项目承办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4、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5、注册资金:100万元人民币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编制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该南陵县城北垃圾中转站工程项目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例如:资源条件、原辅材料、燃料和动力的供应、交通运输条件、建厂规模、投资规模、生产工艺和设备选型、产品类别、项目节能技术和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和劳动卫生保障等,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通过分析比较方案,并对项目建成后可能取得的技术经济效果进行预测,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作为该南陵县城北垃圾中转站工程项目进行下一步环境评价及工程设计的基础文件。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具体论述该南陵县城北垃圾中转站工程项目的设立在经济上的必要性、合理性、现实性;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财务上的盈利性、合法性;环境影响和

劳动卫生保障上的可行性;建设上的可行性以及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项目法人和备案机关决策、审批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准确可靠,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各项计算科学合理。对项目的建设、生产和经营进行风险分析留有一定的余地。对于不能落实的问题如实反映,并能够提出确实可行的有效解决措施。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2、XX省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

4、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5、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技术基础资料。

6、国家现行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等。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在该南陵县城北垃圾中转站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中,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遵循“创新、先进、可靠、实用、效益”的指导方针,严格按照技术先进、低能耗、低污染、控制投资的要求,确保该南陵县城北垃圾中转站工程项目技术先进、

垃圾中转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论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 ××县××镇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 1.1.2 项目承办单位及法人代表 项目承办单位:××县××镇人民政府。 项目法人代表:××。 1.1.3 项目拟建地点 ××县××镇××村东、××公路南侧。 1.1.4 承担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1)编制单位:××县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资质证书号:豫工资丙×× (3)法人代表:×× 1.1.5 编制工作的依据与研究范围 根据××县××镇人民政府关于《编制××县××镇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项目建设方案及其它基础资料,我公司组成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小组,按照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范围和深度的规定,依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筑专业法规、规范,结合现场调查情况,对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建设目标与依据、背景及现状、建设场地与条件、内容与规模、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消防及安全卫

生、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为有关部门和项目单位提供可靠的论证和评价依据。 1.2可行性研究结论 1.2.1 项目单位承办条件 ××县××镇人民政府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符合项目申报资格。其经济能力和管理能力,具备承担拟建项目投资建设的要求和基本条件。 1.2.2 项目规模 项目区占地面积10000㎡;项目总建筑面积2301㎡;附属设施建设:庭院、广场、围墙、绿化等3500㎡。 1.2.3 项目建设进度 本项目建设分为:项目申报、施工图设计、施工招标及签订合同、开工建设、竣工验收等几个阶段。自土建工程开始起,计划8个月(2009年3月—2009年10月)完成。 1.2.4 项目招标 为切实搞好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该项目建设及设备采购,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 1.2.5环境保护 项目所在区自然环境良好。项目建设环保措施设计合理、配套齐全,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1.2.6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550万元。

垃圾中转站项目建议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垃圾中转站项目建议书 篇一:xx县xx镇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建议书 第1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xx县xx镇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 1.1.2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1.1.3项目承办单位 xx县xx镇人民政府 1.1.4项目建设地址 xx镇区 1.1.5项目主要内容 1.2研究工作范围依据 1.2.1研究工作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4)《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 (5)《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政?20XX?21号) 1 (6)《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20XX年9月10日) 《xx省农村清洁工程实施办法》 (7)《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XX) (8)《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臵标准》(cJJ27-20XX) (9)《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10)《xx县市统计年鉴》20XX年 (11)xx县xx镇有关资料。 1.2.2研究工作范围 (1)根据《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 的实施意见》(皖政?20XX?21号)及《中共xx省委xx省人 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20XX年9月10日)要求,结合xx镇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现状,论证xx县xx 镇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根据《xx省农村清洁工程实施办法》,并结合地方

备案项目网上申报-生活垃圾中转站项目(申报大纲)

备案项目网上申报-生活垃圾中转站项 目 项目申报指导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为进一步以法律手段规范和引导规模庞大的企业投资活动,国务院日前公布《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专家们指出,条例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第一部行政法规,在转变政府投资管理职能、巩固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为进一步加快政府转变投资管理职能、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条例将建立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写入其中,以行政法规形式确立了在线平台的法律地位,有利于在线平台的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在线平台的建设应用,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一次重大变革,是政府主动转变投资管理职能的一项重大举措。 在线平台实质上是政务服务大厅的延伸和深化,依托在线平台推进投资项目“一门式一网式”办理,实现企业“一站咨询”、审批“一门受理”、流程“一图导引”、项目“一码贯通”,力求打造便捷、高效、阳光的政府服务新机制。 “通过‘制度建设+技术支撑’,在平台的建设应用中落实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成果,通过加强投资领域法治建设巩固投资审批制度改革成果,切实转变政府的投资管理职能。” 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企业应当在开工建设前通过项目在线监管平台(以下简称在线平台)将下列信息告知备案机关:

(一)企业基本情况; 1、企业名称:XXXXXXX 2、注册地址:XXXXXXX 3、注册时间:XXXXXXX 4、注册资金:XXXXXXX 5、注册类型:XXXXXXX 6、经营范围:XXXXXXX 7、法定代表人:XXX (二)生活垃圾中转站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 1、项目名称:生活垃圾中转站 2、建设地点:XXXXXXX 3、建设规模:XXXXXXX 4、建设内容:XXXXXXX (三)生活垃圾中转站项目总投资额;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 第一章概述 1.1 编制背景 1.1.1项目名称 **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 1.1.2承办单位名称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1.1.3项目性质 新建 1.1.4项目类别 市政工程 1.2 编制依据、目的和范围 1.2.1 编制依据 1、政策、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4)《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5)《**省环境保护条例》

(6)《**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管理办法》 (7)《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8)《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0号) 2、标准、规范 (1)《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 47-2006) (2)《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 50337-2005) (3)《生活垃圾转运站评价标准》(CJJ/T156-2010) (4)《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17-2009) (5)《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计算及预测方法》(CJ/T 106-1999) (6)《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 27-2005) (7)《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给水与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05]157号) (8)《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 (9)《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93) (1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1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12)《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1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 (1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1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9) (1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3、其他 (1)《**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2)建设方提供城市生活垃圾基础数据资料

压缩垃圾中转站环保垃圾站项目建设申请

压缩垃圾中转站环保垃圾站项目建设申请 一、项目背景 1、园区推动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发展。鼓励产业园区制订信 息化行业解决方案,提高行业信息化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大力实施企业信 息化登高计划,积极开展企业信息化试点,支持企业信息化外包服务。推 动产业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云计算服务平台,建立公共基础数据库、经济运行监测、运营管理、产业服务、信用管理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发展,共享信息化成果。 2、目前,很多后发国家和地区着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赶超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但 也要看到,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附加值特点,众多资本会竞相投向战 略性新兴产业,导致一些地方出现了投资潮涌和“非理性繁荣”现象,如 光伏产业在一个时期就存在一哄而上分割有限的产品市场和创新资源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而且也降低了产业的预期利润。因此,企业进入新兴产业,要慎重选择和把握好时机。 3、目前,区域内拥有各类压缩垃圾中转站环保垃圾站企业685家,规 模以上企业29家,从业人员34250人,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截至

2017年底,区域内压缩垃圾中转站环保垃圾站产值164146.79万元,较2016年142575.17万元增长15.13%。产值前十位企业合计收入79272.71万元,较去年68191.58万元同比增长16.25%。 二、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压缩垃圾中转站环保垃圾站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xxx(集团)有限公司 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述 (一)项目选址 该项目选址位于某经济新区。 (二)项目用地规模 该项目总征地面积36958.47平方米(折合约55.41亩),其中:净用地面积36958.47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55.41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45458.92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32893.26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45458.92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3385.98万元。 四、项目产品方案 项目主要产品为压缩垃圾中转站环保垃圾站,根据市场情况,预计年产值17574.00万元。

垃圾填埋场可行性报告

篇一:垃圾填埋场可行性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及主管单位 项目名称:市垃圾处理场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市桥头镇紫阳林场猪场作业区西侧 建设单位: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主管单位:市人民政府 编制单位: 1.2建设单位简介 1、项目法人简介 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于2008年10月29日经工商部门批准设立,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人民币,由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和市交通基础实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分别出资4760万元和240万元作为公司两个股东组建。公司现有员工5人,均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公司在去年完成验资、注册登记、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土地、房产清理登记等工作的基础上,今年重点加快了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土地、房产的移交、过户工作,目前,全市科局一级单位的土地、房产移交工作已基本结束,移交的土地面积611647平方米、房产面积111180平方米。其中对已经过户并办理新证的园区22号地块、原田野饲料厂、市政府大院以及食堂四宗土地的国有土地使用证(228338平方米,约343亩)交评估机构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城投公司的有效资产预计将达到10亿元人民币以上。 2、法人代表简介 1.3编制依据和主要资料 1.3.1主要法律法规及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22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主席令第23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主席令第98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5、《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18772-2002; 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7、《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8、《城镇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 9、《工业企业厂界噪声限值》gb12348-2008; 10、《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11、《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12、关于发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建城 [2000]120号; 1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 14、《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t231-1998; 15、《生活垃圾中转站技术规范》cjj47-2006; 1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7、《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 18、《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2007

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

建筑垃圾资源化可研报告 一.建筑垃圾的定义 根据建设部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 二.什么是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 是指将建筑垃圾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再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 三.建筑垃圾的产生情况 (1)国内 中国建筑平均寿命仅30年,年产数亿垃圾。年中国消耗全球一半的钢铁和水泥用于建筑业,产生了巨大建筑废物,现在政府号召房地产开发企业提高建筑质量,将目前30年的建筑平均寿命延长至100年。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据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万平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垃圾就会产生500~600吨;而每万平方米拆除的旧建筑,将产生7000~12000吨建筑垃圾而中国每年拆毁的老建筑占建筑总量的40%。

(2)国外 总体来讲,国外大多施行的是“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即在建筑垃圾形成之前,就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其减量化;对于产生的建筑垃圾则采用科学手段,使其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如美国的CYCLEAN公司采用微波技术,可以100%的回收利用再生旧沥青路面料,其质量与新拌沥青路面料相同,而成本可降低1/3,同时节约了垃圾清运和处理等费用,大大减轻了城市的环境污染。 对于已经过预处理的建筑垃圾,则运往“再资源化处理中心”,采用焚烧法进行集中处理,如德国西门子公司开发的干馏燃烧垃圾处理工艺,可使垃圾中的各种可再生材料十分干净地分离出来,再回收利用,对于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燃气则用于发电,每t垃圾经干馏燃烧处理后仅剩下2~3kg的有害重金属物质,有效地解决了垃圾占用大片耕地的问题。日本:建筑垃圾要首先控制源头 通常建筑材料的原料价格要比再循环的材料价廉,由于国土面积小、资源相对匮乏,日本的构造原料价格要比欧洲高。因此日本人将建筑垃圾视为“建筑副产品”,十分重视将其作为可再生资源而重新开发利用。比如港埠设施,以及其他改造工程的基础设施配件可以利用再循环的建筑垃圾,代替相当量的自然采石场砾石材料。 197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

垃圾中转站个人总结垃圾中转站建设标准

垃圾中转站个人总结垃圾中转站建设标准垃圾中转站是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系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你了垃圾中转站个人总结,希望可以帮到您。 再回首,思考亦多,感慨亦多,收获亦多。忙并收获着,累并快乐着成了心曲的主旋律,常鸣耳盼。对我而言,xxxxx年上半的工作是难忘、印记最深的半年。工作内容的转换,连带着工作思想、方法等一系列的适应与调整,(包括工作上的适应与心态上的调整)压力带来了累的感觉,累中也融进了收获的快乐。在办各位领导的支持下,在所各位同志的密切配合下,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作风务实,思想坚定,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和领导交下来的其它工作。现简要回顾总结如下: 我于xxxx年xx月xx日,进入公司工作,起初先于锡山区柏庄垃圾中转站工作,xxxx年xx月初至xxxx年xx月底期间,担任中转站现场总负责,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站内工作人员的配合和共同努力下,中转站内工作非常顺利。并在期间,多次迎接检查和接待参观,赢得好评。 因为公司岗位调动需要,我于xxxx年xx月,调入运营公司业务科工作,现担任运营公司车队负责人职务,主要负责:蓝藻拖运、

工业污泥拖运、拉臂式移动厕所和大巴移动厕所的租赁、生活垃圾的清运,以及道路的机扫与冲水作业任务。 一、半年来的工作表现 (一)强化形象,提高自身素质。为做好督查工作,自我严格要求,注重以身作则,以诚待人:一是爱岗敬业讲奉献。业务科的工作最大地规律就是无规律,因此,我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工作和价值,正确处理苦与乐,得与失、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坚持甘于奉献、诚实敬业;二是锤炼业务讲提高。经过半年的学习和锻炼,我在工作上取得一定的进步,细心学习他人长处,改掉自己不足,并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二)严于律已,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半年来我对自身严格要求,始终把耐得平淡、舍得付出、默默无闻作为自己的准则,始终把作风建设的重点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上。在工作中,以制度、纪律规范自己的一切言行,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尊重领导,团结同志,谦虚谨慎,主动接受各方面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坚持做到:不利于公司形象的事不做,不利于公司形象的话不说,积极维护公司的良好形象。

某镇垃圾中转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县**镇、**镇镇区 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二O一O年十一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1.2研究依据 (1) 1.3研究原则 (2) 1.4研究范围 (3) 1.5项目服务对象 (3) 1.6研究结果概要 (3)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6) 2.1城市概况 (6) 2.2**县两乡镇概况 (7) 2.3自然条件 (8) 第三章垃圾处理现状及建设必要性 (12) 3.1垃圾处理现状及问题 (12) 3.2工程建设必要性 (13) 第四章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方式的选择 (15) 4.1城市生活垃圾收集方式概述 (15) 4.2各乡镇生活垃圾收集方式选择 (16) 4.3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概述 (16) 4.4各乡镇生活垃圾处理方式选择 (19) 第五章工程总体设计 (22) 5.1工程规模 (22)

5.2垃圾转运方案的选择 (25) 5.3垃圾转运站场址选择 (30) 5.4垃圾转运站路线建议 (31) 第六章垃圾转运系统工艺设计 (32) 6.1设计依据 (32) 6.2垃圾转运站设计 (32) 6.3辅助收运措施 (35) 6.4转运系统配备总结 (37) 第七章辅助公用工程设计 (40) 7.1建筑设计 (40) 7.2结构设计 (40) 7.3给排水和消防设计 (41) 7.4电气设计 (42) 第八章项目管理、实施与定员 (44) 8.1 项目管理 (44) 8.2项目实施 (44) 8.3劳动定员 (44) 8.4人员培训 (45) 第九章项目招标方案 (46) 9.1项目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 (46) 9.2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 (46) 9.3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 (47) 第十章环境保护 (48)

祁东县归阳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报告表修改建议版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报批) 项目名称:祁东县归阳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祁东县亮洁环卫清洁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1年7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祁东县归阳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祁东县亮洁环卫清洁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谭喜平联系人陈镇长 通讯地址湖南省祁东县归阳镇城建站内 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421507 建设地点祁东县归阳镇财宏村周家组地段 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 及代码 N8022城市环境卫生管理 占地面积(平方米)2667 绿化面积 (平方米) 533.4 总投资(万元) 800 其中:环保投 资(万元) 45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5.625%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2013年3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由来 祁东县为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村村容村貌整治及卫生清洁工程,以强化农村生活环境整治力度,加快生态乡镇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祁东县决定实施祁东县归阳镇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在该县的归阳镇镇建设与垃圾无害化处理相配套的生活垃圾中转站。生活垃圾经中转站处理后运至祁东县炼晚城市生活垃圾第二卫生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既可以保证垃圾及时处理,也避免了垃圾滞留镇区而造成二次污染。祁东县归阳镇生活垃圾中转站服务归阳镇、河州镇、粮市镇、鸟江镇四镇居民生活垃圾的收集、压缩转运(运输路线见附图1),该项目的建成可解决祁东县东半区的垃圾转运问题,对促进祁东县的城镇的建设和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98)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祁东县亮洁环卫清洁有限公司委托九江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祁东县归阳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

北湖垃圾中转站建设工程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撰咨询)

北湖垃圾中转站建设工程立项投资融资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典型案例〃仅供参考) 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广州

目录 第一章北湖垃圾中转站建设工程项目概论 (1) 一、北湖垃圾中转站建设工程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二、北湖垃圾中转站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 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 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 六、北湖垃圾中转站建设工程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 七、北湖垃圾中转站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估算 (6) 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 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 十、研究结论 (7) 十一、北湖垃圾中转站建设工程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 第二章北湖垃圾中转站建设工程产品说明 (15) 第三章北湖垃圾中转站建设工程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15) 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5) 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5) 二、厂址选择方案 (16) 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 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 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7) 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8)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19) 一、建设内容 (19) (一)土建工程 (19) (二)设备购臵 (20) 二、建设规模 (20) 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1) 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1) (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1) (二)原辅材料来源 (21) 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1) 二、基本生产条件 (23) 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4) 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4) 二、工艺技术方案 (25) (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5) (二)技术保障措施 (25) (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5) 北湖垃圾中转站建设工程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5) 三、设备的选择 (26) (一)设备配臵原则 (26) (二)设备配臵方案 (27) 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7) 第八章环境保护 (28) 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8) 二、污染物的来源 (29) (一)北湖垃圾中转站建设工程项目建设期污染源 (30) (二)北湖垃圾中转站建设工程项目运营期污染源 (30)

XX县XX镇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建议书

第1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XX县XX镇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 1.1.2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1.1.3项目承办单位 XX县XX镇人民政府 1.1.4项目建设地址 XX镇区 1.1.5项目主要内容 1.2研究工作范围依据 1.2.1研究工作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4)《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 (5)《 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政…2012?21 号)

(6)《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2012年9月10日) 《XX省农村清洁工程实施办法》 (7)《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 47-2006) (8)《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臵标准》(CJJ 27-2005) (9)《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 (10)《XX县市统计年鉴》2012年 (11)XX县XX镇有关资料。 1.2.2研究工作范围 (1)根据《 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政…2012?21 号)及《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2012年9月10日)要求,结合XX镇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现状,论证XX县XX镇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根据《XX省农村清洁工程实施办法》,并结合地方财力,合理确定垃圾收集中转系统及配套设施的规模和布局。 (3)对推荐方案进行投资估算及经济分析。

(最新版)城区垃圾转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城区垃圾转运站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 XX县城区垃圾转运站建设项目 二、建设单位名称及负责人 建设单位名称:XX县建设局 单位负责人:XX某 三、项目性质:新建 四、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省XX市XX县污水处理厂东南角,该项目北侧为污水处理厂储水池,南侧为污水处理厂围墙,西侧为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间,东侧为污水处理厂空地。 五、建设规模及内容 本报告中垃圾转运站是为了减少垃圾清运过程的运输费用而在XX县至XX市垃圾处理场之间所设的垃圾中转站。在此,将各收集点清运来的垃圾集中,再继续运往处理场。根据垃圾转运量确定XX 县转运站的转运能力为100吨/天。总建设工期4个月。 XX县垃圾转运站建设项目占地2000㎡,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垃圾处理用生产厂房450㎡、办公用房100㎡。场区道路300㎡、地面硬化350㎡,绿化及隔离带800㎡。 另外,配套购置水平压缩机(直压式)2台、垃圾转运箱4个、车箱可卸式垃圾车(拉臂车)6辆、勾臂车2台、清洗设备1套、地磅系统1套、喷药洒水设备1台、电气设备等。

六、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316.56万元人民币 七、资金筹措:拟申请上级资金316.56万元人民币。 八、建设期限:本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自2010年5月至2010年8月份,总建设工期为4个月。 九、项目编制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编制《报告》的委托合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22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主席令第23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主席令第98 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6)《关于发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 知》建城【2000】120号 7)国家发改委及有关部门关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的规定 8)国家有关政策、规定 9)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数据 10)本报告编制的技术资料依据是国家及地区现行有关的设计及 施工验收规范及技术标准、《XX省建设工程概算编制办法》、 《XX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XX省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及 有关取费文件。 该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对项目区的实地考察,了解项目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分布等因素后,拟定出项目建

云阳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泾阳县云阳镇 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工程概况及主要研究结论 (1) 第一章:总论 (6) 1. 编制依据 (6) 2. 执行标准及遵循的设计规范 (6) 3. 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及前期工作概况 (7) 4. 建设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7) 5. 工艺技术的先进性与可靠性 (8) 6. 设计和建设的主要原则 (8) 7. 编制范围 (9)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环境概况 (10) 1. 区域概况 (10) 2. 环境概况综述 (11) 3. 项目建设背景 (12) 4. 项目实施意义 (12) 第三章:垃圾产出量及成分预测 (14) 1. 设计年限与预测依据 (14) 2. 服务范围 (14) 3. 人口及垃圾产出量预测 (14) 4. 垃圾成分预测 (16) 第四章:垃圾消纳方式及转运站作业方式研究 (20) 第一节:垃圾消纳方式 (20) 1. 区域位置概况 (20) 2.桥底镇官苗沟垃圾填埋场概况 (20) 3. 垃圾消纳方式确定 (21) 第二节:垃圾转运站运行方式研究与比选 (21) 1. 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 (21) 2. 垃圾收运系统方案比较 (22) 3. 垃圾收运系统方案选择 (24) 4. 垃圾收集转运计划 (25) 第五章:垃圾转运站建设位置比选及建设条件概况 (26) 第一节:垃圾转运站建设位置研究与比选 (26) 1. 选址原则 (26) 2. 卫生防护距离确定 (26)

第二节:建设条件概况 (28) 1. 区域地形地貌 (28) 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29) 3. 气象 (29) 4. 供应措施 (30) 5. 保障措施 (30) 第六章:转运站工艺及运输车辆设置 (31) 第一节:垃圾收集站设施及收运车辆配置 (31) 1. 垃圾收集站点分布 (31) 2. 垃圾收集桶设置 (31) 3. 收集站及收运车辆配置 (31) 4. 运输车辆选型 (32) 第二节:压缩式垃圾转运站 (32) 1. 遵循的规范及设计原则 (32) 2. 垃圾压缩原理及系统配置 (33) 3. 垃圾压缩机技术参数 (34) 4. 集装箱 (35) 5. 垃圾压缩机选型 (37) 6. 转运站运距运输路线及车辆测算 (37) 7. 降尘除臭系统 (39) 8. 称量及自动控制系统 (40) 9. 垃圾渗滤液处理 (40) 第七章:总平面布置 (42) 1. 设计依据及遵循的设计规范 (42) 2. 布置原则 (42) 3. 平面布置 (42) 4. 竖向布置 (43) 5. 道路及地面硬化 (43) 6. 环境绿化与美化 (45) 7. 总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5) 第八章:公用工程 (46) 1. 建筑、结构 (46) 2. 给水排水 (50)

垃圾中转站站技术方案

常宁市300T垃圾转运站 工 艺 及 设 备 方 案 湖北精功科技有限公司 2011-01-03

1.中转站主要参数与设计依据 ............................................................... - 3 - 1.1 中转站主要参数 ................................................................... - 3 - 1.2 设计依据......................................................................... - 3 - 2.工艺方案的选择......................................................................... - 4 - 2.1 双模预压式与压装式的比较 .......................................................... - 4 - 2.2.1 操作及工艺流程 ............................................................. - 6 - 2.2.2 工艺流程图 .................................................................. - 7 - 4. 主要设备介绍........................................................................... - 8 - 4.1 双模式垃圾压缩机 .................................................................. - 8 - 4.2 全自动半潜推头式卸料槽 ............................................................ - 9 - 4.3车厢可卸式转运车.................................................................. - 10 - 4.4 集装箱移位系统................................................................... - 11 - 4.5 PRT40型除尘除臭系统.............................................................. - 11 - 4.6 称重计量系统..................................................................... - 13 - 4.7高压洗车系统...................................................................... - 14 - 4.8 自动控制及监测系统 ............................................................... - 14 - 5 主要设备清单........................................................................... - 17 - 6. 环境保护.............................................................................. - 18 - 6.1 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 - 18 - 6.2 中转站的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控制技术 ............................................. - 18 - 6.2.1 废气粉尘污染治理 ........................................................... - 18 - 6.2.2 中转站车辆及场地清洁 ....................................................... - 18 - 6.2.3 废水治理措施 ............................................................... - 18 - 6.2.4 噪声控制................................................................... - 19 - 6.2.5 蚊蝇控制................................................................... - 19 - 7. 结束语................................................................................ - 20 -

乡镇垃圾中转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概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项目建设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项目建设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达产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8综合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项目背景及现状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项目建设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社会经济状况与现状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项目投资环境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项目区产业优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项目提出的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产品市场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XX县XX镇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建议书

XX县XX镇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建议书(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你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XX县XX镇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 1.1.2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1.1.3项目承办单位 XX县XX镇人民政府 1.1.4项目建设地址 XX镇区 1.1.5项目主要内容 1.2研究工作范围依据 1.2.1研究工作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4)《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 (5)《 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6)《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

设的决定》(2012年9月10日) 《XX省农村清洁工程实施办法》 (7)《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 47-2006) (8)《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臵标准》(CJJ 27-2005) (9)《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 (10)《XX县市统计年鉴》2012年 (11)XX县XX镇有关资料。 1.2.2研究工作范围 (1)根据《 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政…2012?21 号)及《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2012年9月10日)要求,结合XX镇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现状,论证XX县XX镇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根据《XX省农村清洁工程实施办法》,并结合地方财力,合理确定垃圾收集中转系统及配套设施的规模和布局。 (3)对推荐方案进行投资估算及经济分析。

垃圾中转站可行性实施计划书

目录 第一章概述........................................................................................ - 1 - 1.1 编制背景.............................................................................................. - 1 - 1.2 编制依据、目的................................................................................ - 1 - 1.3 可行性研究内容................................................................................ - 3 - 1.3.1 服务范围及对象...................................................................... - 3 - 1.3.1 建设地点与规模...................................................................... - 3 - 1.3.2 项目建设内容.......................................................................... - 3 - 1.3.3 项目建设进度.......................................................................... - 3 - 1.3.4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3 - 1.3.5 效益分析................................................................................... - 3 - 第二章项目区域概况.................................................................................... - 5 - 2.1 自然概况.............................................................................................. - 5 - 2.1.1 地理位置................................................................................... - 5 - 2.1.2 气候............................................................................................ - 5 - 2.1.3 矿产资源................................................................................... - 5 - 2.1.4 旅游资源................................................................................... - 5 - 2.1.5 经济概况................................................................................... - 6 - 2.2 **总体规划.......................................................................................... - 7 - 2.2.1 规划期限................................................................................... - 7 - 2.2.2 规划范围................................................................................... - 7 - 2.2.3 规划人口................................................................................... - 7 - 2.3 环卫管理系统现状............................................................................ - 7 - 2.3.1 环卫现状................................................................................... - 7 - 2.3.2 环卫规划................................................................................... - 8 - 第三章垃圾处理现状及建设必要性...................................................... - 10 - 3.1 垃圾处理现状.................................................................................. - 10 - 3.2 工程建设必要性............................................................................. - 10 - 3.2.1项目的建设符合相关的产业政策.................................... - 10 - 3.2.2 加快**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建设的需要.................. - 11 - 3.2.3保护人民健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 11 - 3.2.4 保护环境的需要................................................................... - 12 - 3.2.5 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完善城市总体功能的需要........ - 1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