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重油加工技术获重大突破
重油加工的趋势

重油加工的趋势
重油加工的趋势主要是趋向高效、环保和多元化。
1. 高效化:重油加工技术不断改进,追求更高的加工效率。
例如,采用先进的催化裂化技术,能够将重油转化为更高质量的轻质石油产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环保化:重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被要求减少到最低限度。
为了达到环保要求,重油加工厂纷纷引入先进的废气处理装置、催化剂再生设备等技术,使污染物得到有效处理。
3. 多元化:重油加工产品的多样性也是一个趋势。
通过进一步的炼油加工,可以将重油转化为汽油、柴油、航空燃料、润滑油等多种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多样化。
4.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重油加工厂致力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通过将重油加工为更高质量产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取原油中的有价值成分。
总的来说,重油加工的趋势是朝着高效、环保和多元化方向发展,以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并且使加工出的产品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绿色溶剂高温水在重油加工中的应用

绿色溶剂高温水在重油加工中的应用程燕;薛富民;徐清忠;李赛钰;刘建华;程传格【摘要】近年来,高温水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化学反应介质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
利用绿色溶剂水代替有毒有害的有机溶剂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
利用高温水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优化反应过程、提高反应效率、简化分离过程。
同时,石油高效加氢和加氢裂化是石油资源的有效利用的重要途径。
本文在介绍高温水性质的基础上,主要对近年来高温水在重油和重油模型化合物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总结。
%High-temperature water (HTW),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hemical reaction medium, has recently received atteniion. It is so significant fo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o substitute hazardous organic solvents with high-temperature water. Uniqu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HTW can be employed to optimize reaction process, to increase reaction efficiency and to simplify separation process. Highly efficient hydrogenation and hydrocracking of petroleum are important paths for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fossil resources. We survey research advances of HTW in hydrogenation and hydrocracking of heavy oil.【期刊名称】《山东科学》【年(卷),期】2011(024)004【总页数】5页(P6-10)【关键词】高温水;加氢;加氢裂化;焦炭【作者】程燕;薛富民;徐清忠;李赛钰;刘建华;程传格【作者单位】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山东济南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3.5;TE62水作为一种新型的反应介质,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环境友好溶剂,受到产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目前已成为最活跃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代表着绿色化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1-4]。
庆阳石化2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解项目招标

庆阳石化2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解项目招标摘要:一、项目背景介绍二、重油催化裂解技术概述三、项目招标具体情况四、项目对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影响五、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正文:庆阳石化2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解项目招标近日,庆阳石化公司启动了2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解项目招标,旨在提高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技术水平和产能规模。
该项目背景悠久,历经多方调研与筹备,现正式进入招标阶段。
一、项目背景介绍庆阳石化公司作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企业之一,一直致力于提高原油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重油催化裂解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石油加工技术,可以将重质原油转化为轻质烃类产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庆阳石化公司决定引进此项技术,并进行项目招标。
二、重油催化裂解技术概述重油催化裂解技术是一种在催化剂作用下,将重质原油分解为轻质烃类产品的工艺。
其主要特点是能耗低、投资省、产品附加值高。
通过这一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我国石油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进口依赖,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项目招标具体情况本次招标项目为2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解装置,包括工艺包、设备、土建及安装等全过程。
招标范围涵盖设计、采购、施工、验收等环节。
项目预计投资约20亿元人民币,计划在庆阳石化公司现有厂区进行建设。
此次招标旨在挑选具有先进技术、丰富经验和良好信誉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项目实施。
四、项目对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影响2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解项目的实施,将对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产生积极影响。
项目投产后,将显著提高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产能规模和技术水平,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项目还将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五、展望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石油化工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重油催化裂解技术作为一项成熟、先进的石油加工技术,在未来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庆阳石化公司将继续关注行业发展动态,积极引进新技术,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渣油加氢技术浅析

渣油加氢技术浅析摘要:作为原油中最重的馏分,渣油是加氢裂化工艺的重要原料之一。
由于不同油田生产的原油其性质和组成相差甚远,因此,通过对渣油的性质和组成的分析,一方面,为选择适宜的加工途径,生产合适的石油产品提供必要的依据;另一方面,为加氢裂化、加氢精制等生产过程中所使用催化剂的开发及其工艺的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渣油;加氢;工艺中图分类号:u41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原油变劣、变重,轻质油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渣油的利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渣油深度转化也成为炼油厂长期追求的目标。
如何深度加工产量日益增长的重质原油和其中的大量高硫减压渣油,以满足经济发展对清洁燃料和低硫锅炉燃料油的需要和环保法规的要求,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炼油工业开发的重点。
1渣油原料的主要特点渣油是原油中最重的馏分,包括常压渣油和减压渣油。
常压渣油是原油在常压蒸馏装置中蒸馏后的塔底剩余物,而减压渣油是常压渣油在减压蒸馏装置中进一步蒸馏后的塔底剩余物。
原油中大部分的硫、氮、残炭和金属等杂质均富集浓缩于渣油中,渣油原料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
从化学组成看,渣油含有较大量的金属、硫和氮等杂质元素以及胶质、沥青质等非理想组分。
从化学性质看,渣油平均分子量大、氢碳比低,在反应中易结焦物质多。
从物理性质看,渣油粘度大、密度高。
不同原油的渣油有其各自的特点,如有的渣油镍高、钒低,有的渣油硫高、氮低,而有的则相反。
2渣油加氢的发展背景2.1世界原油资源有限世界原油资源十分有限,以目前开采速度计算,世界原油储量可采40年左右,因此,原油资源十分紧张,应合理、充分利用宝贵的石油资源。
2.2原油变重、变劣世界原油质量总变化趋势为:含硫和高硫原油比例逐年增加,含酸和高酸原油的产量也逐年增加。
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的产量约占75%o同时,世界高酸原油 (酸值大于1.0mgkoh/g)产量和稠油产量也在不断增加,到20世纪末,世界稠油产量占到了原油总产量的30%,因此,重质原油的加工日益受到石油工业的重视。
重油催化裂化工艺技术进展

重油催化裂化工艺技术进展一、引言催化裂化是炼油工业中使重质原料变成有价值产品的重要加工方法之一。
近些年来,随着原油变重以及市场对轻质油需求的大幅度上升,如何把难转化的重质原油变为高质量的产品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作为重油轻质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催化裂化得到广泛的重视。
目前,重油催化裂化生产能力已占全世界fcc生产能力的25%以上[1]。
我国已拥有100mt/a以上的催化裂化加工能力。
据统计,国内现在约有130套催化裂化装置,其中90%以上加工渣油,掺炼渣油从1989年占总加工量的18.52%提高到1997年的43.64%t[2]。
近年来,我国的重油催化裂化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已开发出许多新的工艺。
二、多产柴油、液化气技术多产液化气和柴油工艺技术(mgd-maximizing gas and diesel process)[3]是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ripp)开发的以重质油为原料,利用现有的催化裂化装置经过少量改造,即可在常规催化裂化装置上同时增产液化气和柴油,并大幅度地降低催化汽油中烯烃含量的一项新工艺技术。
mgd工艺在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和广州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上的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液化气产率增加1.3~5.0%,柴油产率增加3.0~5.0%,在汽油的烯烃含量降低9.0~11.0个百分点同时,研究法辛烷值(ron)和马达法辛烷值(mon)分别提高0.2~0.7和0.4~0.9个单位。
该技术将提升管反应器从提升管底部到提升管顶部依次设计为4个反应区(汽油反应区、重质油反应区、轻质油反应区和总反应深度控制区),目前已在国内多套裂化装置上应用。
三、多产轻烯烃的家族工艺为给石油化工提供低碳烯烃原料,ripp先后开发了以重油为原料的催化裂化家族工艺,有多产丙烯的dcc、多产液化石油气+汽油的mgg、产乙烯+丙烯的cpp、多产异丁烯+异戊烯的mio等,统称为多产轻烯烃的催化裂化家族工艺。
燃料油(重油)深加工工艺概述

4、减压深拔加工工艺
减压深拔加工工艺装置是目前我国通用的 重油加工工艺,该装置的原料主要由催化油浆 及燃料油组成,减压深拔过程是原料油在220~ 260摄氏度和5~20帕的压力条件下,通过降低 油气分压,将轻重组分进行分离,轻重组分分 别经过换热和冷凝最终得到混合芳烃和重芳烃 的过程。其产品产率分布及特点如下表:
<60
<40 <160
--
--
备注 乙烯含量高 丙烯含量高 辛烷值低、安定性差
金属含量较高 --
催化裂解工艺(DCC)气相收率较高,其燃料气中 乙烯含量在22~28%,液化气中丙烯含量达30%以上,均可 进一步进行气体分离;裂解汽油辛烷值较低,安定性也较 差;中间馏分油和重油芳烃含量较少只能用来调和燃料油。
催化油浆 5~15
焦碳
5~7
>65 --
>120 --
粘度较大 --
催化裂化工艺(FCC)生产的液化气中丙烯含量较高,可进一步 进行气体分离;催化汽油辛烷值RON约85~93,安定性也较好;催 化柴油十六烷值较低,安定性较差,一般经过加氢精制后才能符合 国标柴油指标;催化油浆沥青质含量较低,富含多环芳烃,是橡胶 和塑料加工用芳烃油的良好原料。
重油催化裂化工艺流程图
烟机
反
再生器
应 器
取 热 器
主风 原料
分馏 系统
稳定 系统
液化气 汽油
柴油去加氢精制
燃料油 (油浆)
产品名称 收率% 芳烃含量% 闪点℃
备注
液化气 10~20
--
--
丙烯含量高
催化汽油 30~60 40~45
<25 辛烷值高、安定性较好
催化柴油 20~40
<50
<50 十六烷值低、安定性较差
分析现代重油加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热转化 工艺, 该 工 艺设 减 压 闪蒸 塔 , 可 以提 高蜡 油产 量 ; 残 渣
可 以 为 气化 提 供 原 料 , 用 于发 电 , 制 氢 和 生 产其 他 化 工品 。
出率 , 首先应该提 高常压拔 出率, 应 该采取 以下措 施 : ①减 压
炉 炉 管 分段 扩径 ;( 控 制 减 压 塔 塔 底 温 度 ,减 少裂 解 气 的 产
1 . 3 溶 剂脱 沥 青
溶 剂脱 沥青技 术的 主要表现 在 : ① 改进塔 内件 , 使 用规
整原料 ;②使 用重溶 剂 , C 4 C 5溶剂 脱沥青 可以与其他溶 剂
工艺组成联 合 工艺 , 增产催 化裂化 与 氢裂化 原料 。 沥 青 则 供 焦化加 工 ; 其次 , 与渣 油加 氢 , 气化组成 联合 工艺 , 脱 沥青 油 供 加氢 处理 ,沥青供 气化 制 氢 , P P将 溶 剂 脱 沥 青 用 于 L C —
L O W C A R B 0 N W o R L D 2 O i 3 , 4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2 0 6 6 ( 2 0 1 3 ) 0 8 — 0 0 5 9 — 0 2
煤炭资源
分 析现 代 重 油加 工 技 术 的应 用和 发展
张 杨( 中国 石油四J l l 石化公司, 四川 彭 州6 1 1 9 0 0 )
溶 剂脱沥青+ 减 粘 裂化 可 以 为 催 化 裂 化 和 氢 处 理 提 供 更 多 的 原 材 料 ;④ 减 粘 裂 化 可 以 用来 生产 重 交 沥青 扩 大重 交 沥青 的
原 油资 源
( 2 ) 减 粘 裂 化 和 热 裂化 现 在 已 经发 展 成 为 多 种特 色工 艺 。
重油浆态床加氢解构全转化技术

重油浆态床加氢解构全转化技术
一、技术介绍
重油浆态床加氢解构全转化技术是一种将重质石油加工成高附加值产
品的技术。
该技术采用了浆态床反应器和催化剂,能够将高硫、高钠、高镍的重油转化为低硫、低钠、低镍的轻质油品。
二、工艺流程
1. 前处理:将原料油经过脱盐、脱水等前处理,去除杂质和水分。
2. 加氢反应:将前处理后的原料油送入浆态床反应器中,与催化剂在
高温高压下进行加氢反应,产生轻质油品和气体。
3. 分离:将加氢反应产生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得到轻质油品和气体。
4. 蒸馏:对轻质油品进行蒸馏分离,得到各种不同馏分。
5. 加氢裂化:对部分馏分进行再次加氢裂化,产生更多的轻质油品。
三、催化剂选择
浆态床反应器中使用的催化剂需要具备以下特点:
1. 高活性: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催化反应。
2. 耐高温:能够承受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反应。
3. 抗中毒:能够抵抗原料油中的杂质和硫、钠等元素对催化剂的毒性。
目前常用的催化剂有氧化铝、硅铝酸盐、镍钼等。
四、技术优势
1. 能够将重油转化为轻质油品,提高石油加工产值。
2. 采用浆态床反应器,反应效果好,反应速度快。
3. 催化剂具备耐高温、抗中毒等特点,使用寿命长。
4. 产物低硫、低钠、低镍,符合环保要求。
五、技术应用
重油浆态床加氢解构全转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加工行业。
其产物可以作为汽车燃料或航空燃料,也可以作为基础原料进行进一步加工,生产出更多的精细产品。
该技术对于提高石油加工效率和环保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重油加工技术获重大突破记者日前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获悉,我国首套自主研发的超级悬浮床工业示范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在发布会上表示,待超级悬浮床工业装置取得长周期稳定运行后,将在全行业广泛推广应用超级悬浮床工业装置可将重质原油、渣油等转化为汽油、柴油等轻油,可降低原油进口依存度、实现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也标志着我国跻身重油加工技术世界领先行列。
据协会相关人员介绍,该套超级悬浮床工业示范装置由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华石联合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位于河南鹤壁的15.8万吨/年工业示范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已连续安全平稳运行近2个月,悬浮床单元总转化率96%至99%,轻油收率92%至95%。
“通俗地说,就是把重油变成轻油,把脏的变成干净的。
”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林科在发布会上说,该技术可降低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
目前,我国催化裂化和延迟焦化产能达2亿吨/年,如果全部应用该技术,每年可增产4000万吨以上汽柴油,相当于再造一个大型油田。
此外,整个提炼过程还可以实现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
传统逻辑认为,低油价对可再生能源来说是个坏消息。
首先,这意味着较低的汽油和燃料价格,使得电动汽车和生物燃料的竞争力下降。
还意味着,一些石油公司可能会转而专注于天然气生产,并压低价格,降低太阳能和风能作为电力来源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油价暴跌对石油巨头和政府的经济影响也会对可再生能源造成威胁。
如果政府和石油巨头被迫削减开支,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补贴很可能是最先被削减的对象之一。
据国际能源机构负责人法蒂赫·比罗尔(Fatih Birol)表示,油价暴跌肯定会对清洁能源转型的需求构成下行压力。
与此同时,由于经济放缓,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预期全球太阳能需求将大幅降低。
尽管可再生能源投资在过去10年里一直在迅速攀升,但到2018年,投资增速已经开始放缓。
考虑到这些因素,油价暴跌极有可能对全球能源转型产生短期的负面影响。
然而,从长期来看,最近的油价暴跌可能会加快清洁能源的使用。
在过去几年里,市场一直处在倡导ESG投资大趋势下,可再生能源的竞争力越来越强,一些不可再生能源项目因担心投资陷入困境而难以获得批准。
如今,随着油价跌破30美元/桶,石油和天然气项目不再能获得比清洁能源项目更高的回报。
值得注意的是,在可行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被提出之前,石油需求和价格将会反弹,新的项目无疑是需要的。
但6年来的第二次油价暴跌突显了市场的波动性,以及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所带来的稳定价值。
随着全球目光从化石燃料转向清洁能源,清洁能源的竞争日益激烈。
石油巨头和政府正在加倍努力,以实现能源投资的多元化。
美元走软叠加供需失衡,多数大宗商品近来价格均出现一波上涨。
然而,与大多数其他大宗商品相反的是,美国原油库存持续下降,OPEC+大多数成员国也在继续坚持减产承诺,油价却仍旧波澜不惊地在40多美元的低位徘徊着。
此前,咨询公司Tyche Capital Advisors全球宏观部门成员Tariq Zahir就已对媒体表示,在过去几周库存利好的情况下,油价无法突破高点并不是一个好兆头,下行风险仍旧存在。
如今,能源新闻网站OilPrice进一步分析认为,油价毫无起色,主要有供应过剩、疫情不确定性和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三大原因,这三大因素甚至压过了美元走软所带来的利好。
上述网站看到,油价能自春季的暴跌当中反弹,很大一部分因素在于供应严重过剩和库存空间不足的问题得到了改善。
而现在市场所面临的问题是,尽管美国原油库存连降四周,但其降幅已经开始大幅缩小。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7月24日当周,美国石油库存减少1060万桶,随后的三周则分别减少740万桶、450万桶和160万桶。
按照这个趋势来看,若库存迅速开始转降为升,显然对油价而言十分不利。
另外,自本月以来,OPEC减产规模已有所放松,从此前的970万桶/日缩减为770万桶/日,对于供应过剩的担忧也因此进一步浮现。
第二,OilPrice看到,近来市场的上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投资者对新冠疫苗面世的乐观情绪,但值得注意的是,疫情不确定性仍旧存在,阴云未散。
具体来看,目前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能得到完全验证,投放市场的时间也尚未可知,且油市仍然容易受到全球二次疫情所带来的冲击。
就在上月,OPEC也曾表示,因二次疫情持续蔓延的风险不断增加,十分担心油市复苏步伐慢于预期。
第三,通常来看,低油价或将减缓市场转向可再生能源的速度。
但上述网站发现,目前尚无任何证据表明低油价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势头造成了负面影响。
与之相反的是,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在疫情期间继续增长,而原油需求则面临史上最大危机。
或许正如壳牌首席执行官三年前所预测的那样,油价“永远走低”将成为业内的新常态。
原油价格处于相对低位,国内动辄投资上百亿的煤制烯烃项目成本优势缩小,正面临盈亏挑战。
“目前,国际油价(布伦特原油)约为45美元/桶左右,国内部分煤制烯烃企业已跌破了盈亏平衡线。
”近日,华创证券一位能源领域分析师指出。
国内生产烯烃主要有两种路线——油制(以石油为原料)和煤制(以煤炭为原料),到底谁的盈利能力更强,取决于油价和煤价的高低。
今年4月受疫情影响,国际油价经历了史无前例暴跌,史上首次负油价惊现。
油价的剧烈波动,给煤制烯烃行业带来不小压力。
今年一季度,受因烯烃量价齐跌等影响,中国神华(601088,SH)煤化工板块营收下滑近三成,毛利率由24.6%跌至7.1%,下滑17.5个百分点。
虽然目前油价已经攀升至45美元/桶,但中国神华预计,上半年公司煤化工业务依然是下滑状态。
因油价下跌导致煤制烯烃行业承压,但当前,国内能源巨头对动辄投资上百亿的煤制烯烃项目热情不减。
“目前,国内烯烃的供给仍存在不小的缺口。
”国内一家煤制烯烃龙头企业高管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去年我国烯烃进口量达到2015万吨,对外进口依赖度超过33%。
较大的市场需求成为巨头加码煤制烯烃的重要动力。
不过,国内进口主要是高端烯烃材料。
数据来源:Wind油价下跌,煤制烯烃成本优势减少今年3、4月,大幅下挫的国际油价一度让煤制烯烃行业陷入困境。
“据我们测算,油价在50美元/桶,是多数煤制烯烃企业的盈亏平衡线。
”华创证券一位分析师对记者表示,此前油价重挫让不少煤制烯烃企业跌破盈亏线,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较大。
烯烃(乙烯、丙烯)是最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之一,乙烯和丙烯通过聚合反应,可以生成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
聚乙烯在生活中俗称塑料,但聚乙烯的种类不同,用处也不同,既可以用做普通的包装、家具,也可以用于汽车、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
聚丙烯也类似。
年初,受疫情影响和欧佩克+减产谈判破裂等影响,布伦特原油从约70美元/桶迅速跳水,今年3月底,跌至约21美元/桶的低位。
4月,国际油价更是遭遇“史诗级崩盘”,部分原油期货合约跌至负数。
直到4月底,疫情影响逐步消退,布伦特原油开始回升,6月后基本在40美元/桶上方盘整,目前约45美元/桶左右。
相比之下,国内煤炭价格的波动则小得多。
Wind资讯显示,今年初国内动力煤结算价约560元/吨,4月份最低跌至480元/吨左右,便迅速回升。
目前,国内动力煤价格约570元/吨。
油价与煤价的变化,让油制烯烃与煤制烯烃两种路线,在成本端的变化明显。
“油价的暴跌,让油制烯烃行业成本大幅下降。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而此前我国煤制烯烃的成本明显低于油制烯烃。
国内烯烃产业主要由油制烯烃所主导,其生产成本与原油价格直接相关。
“一桶原油每下降10美元,油制烯烃成本下降约800元/吨。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原化学工业部规划院)副院长白颐表示。
再加之疫情下烯烃产品需求不振,使得烯烃的价格一度跳水,这让国内煤制烯烃企业面临更大挑战。
今年一季度,中国神华烯烃产品量价齐跌,公司煤化工板块营收下滑近三成,毛利率由24.6%跌至7.1%,公司整体净利润下滑22.1%。
8月20日,中国神华公告称,今年1~7月,公司烯烃产品销量均有所下滑。
而1~3月,中煤能源(601898,SH)烯烃产品的销售均价下滑了20.8%,但销量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数据来源:Wind低成本优势企业仍能持续盈利“未来一段时间,油价或保持在50美元/桶~70美元/桶的中低位震荡,国际能源市场将会出现较严重的过剩状况,倒逼能源价格下跌。
”近日,白颐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而自2018年以来,国内烯烃价格明显下滑。
Wind资讯显示,2018年~2019年,国内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聚丙烯期货结算价格,整体呈现下滑态势。
其中,LLDPE价格由2018初约1万元/吨,跌至2019年末的约7500元/吨;同期,聚丙烯价格9500元/吨跌至约7600元/吨。
2020年以来,受疫情和油价下跌影响,LLDPE和聚丙烯基本呈现V型走势。
其中,LLDPE由7500元/吨跳水至5500元/吨,随后迅速回升,目前价格约7200元/吨。
而聚丙烯由7600元/吨跌至5700元/吨后,目前回升至7650元/吨。
油价中低位运行下成本优势减少,加之烯烃销售价格下滑,煤制烯烃企业如何应对?“拼成本很重要!”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低油价下,宝丰能源(600989,SH)这类低成本优势的煤制烯烃企业仍能持续盈利。
宝丰能源位于中国能源化工“金三角”(宁夏宁东、榆林、鄂尔多斯)之一的宁东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区域内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3。
丰富的煤和水资源,对于发展煤制烯烃,可谓得天独厚。
宝丰能源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75.2亿元,同比增长15.35%,归母净利润为20.92亿元,同比增长10.75%。
宝丰能源为何能够逆势增长?一方面,今年上半年宝丰能源募投项目全面投产,产能大幅提升;另一方面,相比于其他同行,宝丰能源具有成本优势。
行业数据显示,2019年,布伦特原油均价约62美元/桶,此时宝丰能源烯烃生产成本为3994元/吨,中国神华成本约5274元/吨,中煤能源成本为5475元/吨。
油制烯烃的成本则更高,普遍在5800元/吨~6100元/吨。
“一般而言,布伦特原油价格在45/桶~50美元/桶,是煤制烯烃可盈利的临界油价。
”一位能源领域分析师对记者说,但宝丰能源的盈亏平衡线,所对应的国际油价约在30美元/桶~35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在30美元/桶时,油制烯烃成本约4900元/吨,宝丰能源的成本为3400元/吨,仍具有成本优势。
”宝丰能源总裁刘元管介绍称,这主要由于公司投资成本低同行30%以上,运营成本低约35%。
“公司的生产基地基本建在煤矿边,煤炭通过履带运输,节约了运输成本;一体化布局,也节约了不少运营成本。